CN104732808A -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2808A
CN104732808A CN201510030537.7A CN201510030537A CN104732808A CN 104732808 A CN104732808 A CN 104732808A CN 201510030537 A CN201510030537 A CN 201510030537A CN 104732808 A CN104732808 A CN 104732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way point
described aircraft
flight
prob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0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2808B (zh
Inventor
李锐
朱衍波
付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30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2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2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2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2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28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5/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aircraft, e.g. air-traffic control [ATC]
    • G08G5/0043Traffic management of multiple aircrafts from the gr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若所述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减少虚警,且能够同时保证飞行安全。

Description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告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飞行器性能的提高和地面设备的投入使用,中国陆续开通了高原机场航线。但是由于高原机场具有净空条件差、海拔高、气候复杂多变等特点,一直以来仍然是飞行安全的大敌。同时,受地形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这些机场和区域的传统陆基导航设施投资巨大,维护成本高,且其导航性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行需要。随着高原机场的不断开辟,保障飞行器在高原机场安全高效飞行的技术的研究极为迫切。
所需导航性能(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简称RNP)是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一种新型航空运行概念,是利用飞机自身机载导航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引导飞机起降的新技术。它与传统陆基导航模式下飞行器只能沿着导航台进行直线飞行不同,RNP将飞行器先进的机载设备与卫星导航及其他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提供更加精确、安全的曲线飞行方法,是解决高原机场运行困难的重要手段。
机载近地告警系统是一种对飞行器的预警系统,其预测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并根据所预测的飞行轨迹以及地形数据库进行预警。由于某些原因,飞行器虽然执行的是RNP飞行,但是其所使用的告警系统却是机载近地告警系统,这会产生虚警的问题。例如,在高原机场执行RNP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山体等复杂地形较为普遍,机载近地告警系统可能会给飞行员提供一种虚警。图1为现有技术中近地告警系统提供虚警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飞行器T正处于图中位置时,由于近地告警系统是利用飞行当前速度等状态信息,将飞行器当前位置直接到映射到飞行器未来位置A,由于A处为障碍物,会对飞行器T的安全产生威胁,因此近地告警系统会给飞行员提供即将碰撞危险地形的告警信息,而此时飞行器并不会按照近地告警系统预测的直线飞行,而是会按照航迹1飞行,所以此时的近地告警系统提供的是虚警,将给飞行员造成误导,从而影响飞行器的正常飞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近地告警系统提供虚警,给飞行员造成误导,从而影响飞行器正常飞行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告警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
若所述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告警装置,包括:
航迹分布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
报警模块,若所述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由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当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时发出报警,可有效减少虚警,且能够同时保证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近地告警系统提供虚警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飞行器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飞行器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飞行器的一种实际飞行航迹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飞行器的另一种实际飞行航迹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飞行器告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飞行器告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飞行器告警方法适用于各种飞行器,例如飞机、直升机、飞艇等。本实施例的飞行器告警方法的执行主体是飞行器告警装置。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飞行器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飞行器告警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即根据飞行器的当前位置预测未来飞行航迹所服从的分布。具体来说,该预测飞行航迹上分布有多个点,这些点均是对预测时间进行采样获得的采样点,每个采样点服从的分布可相同可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得到,这些采样点服从的分布即是预测飞行航迹分布。采样点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预测时间为1分钟,每1秒获得一个采样点,因此这种采样方式可使1分钟内获得60个采样点,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102,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预设飞行航迹即飞行器的计划飞行航迹,预设偏航距离即飞行器可以偏离预设飞行航迹飞行的距离,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即飞行器可以偏离预设飞行航迹预设偏航距离的范围。预设飞行航迹可以从RNP飞行程序中获得。预设偏航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400m或者500m,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103,根据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
根据采样点服从的分布可判断出该采样点是否落在允许航迹范围内,若没有落在允许航迹范围内,则该采样点偏离了允许航迹范围,对所有采样点是否偏离允许航迹范围进行统计,并计算该统计结果在所有采样点中的概率。
步骤104,若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预设门限值即是预先设置的一个门限值,比如可以是90%或者95%,若采样点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小于该预设门限值,表明此时飞行器满足RNP性能需求,不提供预警信息,若采样点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大于该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本实施例中的飞行器告警方法,通过获取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然后根据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只有当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时,才发出报警,可有效减少虚警,且能够同时保证飞行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飞行器告警方法。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飞行器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飞行器告警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其中,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为预设飞行航迹上的点。
预设飞行航迹中的每一个航路点都可以从RNP飞行程序中获得,他们的位置坐标是已经确定的,因此,在确定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时,只需根据飞行器的当前位置在预设飞行航迹的航路点中确定出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
该步骤的具体操作为:
获取预设飞行航迹上的各航路点。
根据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上一个航路点为与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下一个航路点为与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
具体的,从RNP飞行程序中可获取预设飞行航迹上的各航路点,然后根据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上一个航路点为与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下一个航路点为与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举例来说,若飞行器在时刻u的位置坐标为(x(u),1,x(u),2),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坐标为(x(h1),1,x(h1),2),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坐标为(x(h2),1,x(h2),2),其中,h1<h2,h1表示过去的某一时刻,h2表示未来的某一时刻。计算飞行器的当前位置(x(u),1,x(u),2)与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坐标为(x(h1),1,x(h1),2)的欧式距离,获取该欧式距离最小的航路点,该航路点即为所求的上一个航路点,同样的,计算飞行器的当前位置(x(u),1,x(u),2)与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坐标为(x(h2),1,x(h2),2)的欧式距离,获取该欧式距离最小的航路点,该航路点即为所求的下一个航路点。
步骤202,获取飞行器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根据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获取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g(u):
其中, &pi; g , ij ( u ) = P ( L m ( u ) T [ x ( u ) T , &mu; ] T + &lambda; m ( u ) > 0 ) , i , j &Element; [ 1,2 , . . . , N ] ;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πg,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飞行模式转换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Lm(u)=[1/km(u),1,1]T,T表示转置;
λm(u)=-[1/km(u),1]wm(u)+1+rm(u)(sin(φm(u))/km(u)-cos(φm(u)))/cos(ρm(u));
wm(u)为所述上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1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2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rm(u)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wm(u)+1处的转弯半径;
φm(u)=(ψm(u)+1m(u))/2,ρm(u)=(ψm(u)+1m(u))/2;
ψm(u)=arctan(wm(u)+1,1-wm(u),1,wm(u)+1,2-wm(u),2)∈[0,2π];
ψm(u)+1=arctan(wm(u)+2,1-wm(u)+1,1,wm(u)+2,2-wm(u)+1,2)∈[0,2π];
km(u)=(wm(u)+1,2-wm(u),2)/(wm(u)+1,1-wm(u),1);
wm(u),1表示wm(u)的第1个参数,wm(u),2表示wm(u)的第2个参数;
同理,wm(u)+1,1表示wm(u)+1的第1个参数,wm(u)+1,2表示wm(u)+1的第2个参数;
wm(u)+2,1表示wm(u)+2的第1个参数,wm(u)+2,2表示wm(u)+2的第2个参数;
μ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μ∈[50,150]的高斯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可设置σμ=100。
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飞行模式的个数为3个,即N=3,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加限定。其中,飞行模式中的第一模式代表匀速直线运动,飞行模式中的第二模式代表顺时针匀速转弯,飞行模式中第三模式代表逆时针匀速转弯。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飞行器的一种实际飞行航迹示意图,如图4所示,点A、B、C为预设飞行航迹上的航路点,线段AB、BC为一段预设飞行航迹,假设在某一时刻u,飞行器正在AB段上飞行,即飞行器当前正在航路点A、B之间飞行,wm(u)为航路点A的位置坐标,wm(u)+1为航路点B的位置坐标,wm(u)+2为航路点C的位置坐标。从实际情况来看,飞行器从AB段运行至BC段,不可能直接在航路点B处转弯,而是需要提前转弯,走一条弧状的航迹,如图4中的弧ab,即为飞行器转弯时实际走过的航迹。
飞行器在AB段飞行时,处于飞行模式1,当飞行器从AB段飞行到BC段时,将会以一定的概率处于模式2,即飞行器会以一定的概率顺时针匀速转弯,此时飞机的飞行模式将是从模式1转为模式2,此时的转换概率可表达如下:
&pi; g , 12 ( u ) = P ( L m ( u ) T [ x ( u ) T , &mu; ] T + &lambda; m ( u ) > 0 )
x(u)为飞行器在时刻u的位置坐标,μ表示模式转换的随机性,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μ的高斯分布;为转弯直线,它垂直于预设飞行航迹AB,表示的即是线段oa所在的直线,满足Lm(u)=[1/km(u),1,1]T,通过RNP飞行程序获得航路点B处的转弯半径为rm(u),并且转弯中心Om(u)在转弯直线上,Om(u)即是点a,也即弧ab的圆心,所以Om(u)满足:
Om(u)=[wm(u)+1,1-rm(u)sinφm(u)/cosρm(u),wm(u)+1,2+rm(u)cosφm(u)/cosρm(u)]T
因此,计算可得:
λm(u)=-[1/km(u),1]wm(u)+1+rm(u)(sin(φm(u))/km(u)-cos(φm(u)))/cos(ρm(u))
其中,φm(u)=(ψm(u)+1m(u))/2,ρm(u)=(ψm(u)+1m(u))/2,
ψm(u)=arctan(wm(u)+1,1-wm(u),1,wm(u)+1,2-wm(u),2)∈[0,2π];
ψm(u)+1=arctan(wm(u)+2,1-wm(u)+1,1,wm(u)+2,2-wm(u)+1,2)∈[0,2π];
km(u)=(wm(u)+1,2-wm(u),2)/(wm(u)+1,1-wm(u),1);
因为图4中没有需要逆时针匀速转弯的情况,即没有从模式1转换为模式3的可能性,所以πg,13(u)=0,于是飞行器保持飞行模式1不变的概率为:
πg,11(u)=1-πg,12(u)
根据图4中AC段的航迹特点可知,其他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概率趋于O,因此飞行器在u时刻的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g(u)为:
M g ( u ) = &pi; g , 11 ( u ) &pi; g , 12 ( u ) 0 0 1 0 0 0 1
根据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获取飞行器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c(u)。
其中,
πc,ij(u)=P(η+(θ(u)-Θ(u))>0)。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沿着预设飞行航迹飞行,另一方面,当发现飞行偏离预设飞行航迹时,需要调整飞行方向来减少误差,通过采用纠正飞行方向来减少偏航距,纠正后的方向满足:
Θ(u)=γ(de(u),wm(u)m(u)+[1-γ(de(u),wm(u))]ψm(u)
其中γ(de(u),wm(u))=min{1,|de(u)|/d}是纠正方向上的权重;
πc,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d是预设偏航距离;
ξm(u)=ψm(u)-sgn(de(u))π/2指纠正方向,其中sgn为符号函数;
de(u)表示飞行器在u时刻的实际偏航距离;
η表示模式转换的随机性,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η∈[1°,5°]的高斯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可设置ση=5°;
θ(u)为飞行器在u时刻的飞行方向,可由RNP飞行程序获得。
举例来说,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飞行器的另一种实际飞行航迹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二维坐标系x1Ox2下,θ(u)为飞机u时刻的飞行方向,当θ(u)大于Θ(u)时,飞机将顺时针匀速转弯,转为飞行模式2,反之,转为飞行模式3。因此,计算得纠正操作状态转移概率如下:
πc,i2(u)=P(η+(θ(u)-Θ(u))>0),πc,i3(u)=1-πc,i2(u),
其中i∈[1,2,…,N],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由上式可得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的模式转移矩阵如下:
M c ( u ) = 0 &pi; c , 12 ( u ) &pi; c , 13 ( u ) 0 &pi; c , 12 ( u ) &pi; c , 13 ( u ) 0 &pi; c , 12 ( u ) &pi; c , 13 ( u ) ;
根据飞行器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g(u)和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c(u),可得飞行器在时刻u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
M ( u ) = 1 2 ( M g ( u ) + M c ( u ) )
步骤203,获取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具体的,可按照如下步骤获取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步骤1,初始化各参数
假设预测飞行航迹分布的初始时刻为uc,初始时刻飞行器的飞行模式q(uc)=n,其中n∈[1,2,...,N],飞行器的位置坐标的均值x(uc)=xn(uc),误差协方差矩阵P'(uc)=Pn'(uc),可得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初始条件P(q(uc)=n)=1,P(q(uc)≠n)=0,飞行器的位置坐标与误差协方差矩阵初始条件分别为xi(uc)=xn(uc),Pi'(uc)=Pn'(uc)。令u=uc,执行下面的计算。
步骤2,计算预测模型概率
预测模型概率即预测飞行器在某个采样时刻u处于何种模式转换的概率。
利用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计算预测模型概率αij(u):
αij(u)=ciP(q(u+1)=i|q(u)=j)P(q(u))
其中ci是归一化系数,使得P(q(u+1)=i|q(u)=j)=Mji(u),其中Mji(u)为矩阵M(u)的第j行第i列个元素。u为采样时刻,u+1为采样时刻的下一秒,q(u)表示所述飞行器u时刻的飞行模式,q(u+1)表示所述飞行器u+1时刻的飞行模式。
步骤3,计算条件状态分布
计算得到的条件状态服从如下高斯分布:
p(x(u+1)|q(u+1)=i)~N(xi(u+1),Pi(u+1))
其中该高斯分布的均值和误差协方差矩阵分别为:
xi(u+1)=Aixi0(u)
p i &prime; ( u + 1 ) = A i P i 0 ( u ) A i T + &Sigma; i ( u )
其中Ai和Σi(u)分别为第i模式的状态转移矩阵和误差协方差矩阵。x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i时的均值,P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i时的协方差矩阵,混合状态 x i 0 ( u ) = &Sigma; j = 1 N &alpha; ij ( u ) x j ( u ) , 混合协方差矩阵 P i 0 &prime; ( u ) = &Sigma; j = 1 N &alpha; ij ( u ) { P j &prime; ( u ) + [ x j ( u ) - x i 0 ( u ) ] [ x j ( u ) - x i 0 ( u ) ] T } .
步骤4,计算飞行模式分布
由状态转移概率可计算飞行模式分布如下:
P ( q ( u + 1 ) = i ) = &Sigma; j = 1 N M ji ( u ) P ( q ( u ) = j )
步骤5,计算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由全概率公式,可得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如下
P ( x ( u + 1 ) ) = &Sigma; j = 1 N P ( x ( u + 1 ) | q ( u + 1 ) = j ) P ( q ( u + 1 ) = j )
由以上可得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同样服从高斯分布,记为
P(x(u+1))~N(x(u+1),P′(u+1))
xj(u+1)表示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j时的均值;
P(q(u+1)=i)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的概率;
P(q(u+1)=j)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第j模式的概率;
x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时的位置均值;
xj(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j模式时的位置均值;
P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时的协方差矩阵。
步骤6,迭代计算
令u=u+1,重复上述步骤2-6。本实施例设定飞行预测时间长度为120秒,即当u=uc+120时,流程结束。
其中,u为采样时刻,u+1为采样时刻的下一秒,当然,也可以设置u=u+2,即每2秒钟采样一次,并进行上述计算。
步骤204,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该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飞行器的预设飞行航迹;
根据飞行器的预设飞行航迹和飞行器的最大预设偏航距离获取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预设飞行航迹即飞行器的计划飞行航迹,最大预设偏航距离即飞行器可以偏离预设飞行航迹飞行的最大距离,此时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即飞行器可以偏离预设飞行航迹最大预设偏航距离的范围。预设飞行航迹可以从RNP飞行程序中获得。最大预设偏航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205,根据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
该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门特卡罗方法仿真N(u)个服从均值为x(u)协方差矩阵为P(u)的高斯分布的采样点,其中u为采样时刻;
根据采样点的位置获取超出允许航迹范围的采样点的个数Ne(u);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Pe(u):
P e ( u ) = N e ( u ) N ( u )
具体的,根据采样点服从的分布通过门特卡罗方法仿真可判断出该采样点是否落在允许航迹范围内,若没有落在允许航迹范围内,则该采样点偏离了允许航迹范围,对所有采样点是否偏离允许航迹范围进行统计,获取超出允许航迹范围的采样点的个数Ne(u),并计算该采样点的个数Ne(u)在所有采样点N(u)中的概率Pe(u)。
步骤206,若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预设门限值即是预先设置的一个门限值,比如可以是90%或者95%,若采样点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小于该预设门限值,表明此时飞行器满足RNP性能需求,不提供预警信息,若采样点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大于该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本实施例中的飞行器告警方法,通过计算飞行器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综合考虑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沿着预设飞行航迹飞行,另一方面,当发现飞行偏离预设飞行航迹时,需要调整飞行方向来减少误差,然后对多个采样点计算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最后根据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若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虚警,且能够同时保证飞行安全。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飞行器告警装置,用于执行实施例一的飞行器告警方法。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飞行器告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飞行器告警装置包括:航迹分布获取模块601、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602、判断模块603和报警模块604。
其中,航迹分布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602,用于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判断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报警模块604,若所述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本实施例的飞行器告警装置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飞行器告警装置通过获取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然后根据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只有当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时,才发出报警,可有效减少虚警,且能够同时保证飞行安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三的飞行器告警装置做进一步补充说明,用于执行实施例二的飞行器告警方法。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飞行器告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飞行器告警装置包括概率矩阵获取模块605、航迹分布获取模块601、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602、判断模块603和报警模块604。
其中,概率矩阵获取模块605具体包括:第一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1、第二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2和第三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3。
第一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1,用于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为所述预设飞行航迹上的点;
可选地,第一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飞行航迹上的各航路点;然后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所述上一个航路点为与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所述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所述下一个航路点为与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所述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
第二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2,用于根据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g(u);
其中, &pi; g , ij ( u ) = P ( L m ( u ) T [ x ( u ) T , &mu; ] T + &lambda; m ( u ) > 0 ) , i , j &Element; [ 1,2 , . . . , N ] ;
πg,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飞行模式转换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Lm(u)=[1/km(u),1,1]T,T表示转置;
λm(u)=-[1/km(u),1]wm(u)+1+rm(u)(sin(φm(u))/km(u)-cos(φm(u)))/cos(ρm(u));
wm(u)为所述上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1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2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rm(u)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wm(u)+1处的转弯半径;
φm(u)=(ψm(u)+1m(u))/2,ρm(u)=(ψm(u)+1m(u))/2;
ψm(u)=arctan(wm(u)+1,1-wm(u),1,wm(u)+1,2-wm(u),2)∈[0,2π];
ψm(u)+1=arctan(wm(u)+2,1-wm(u)+1,1,wm(u)+2,2-wm(u)+1,2)∈[0,2π];
km(u)=(wm(u)+1,2-wm(u),2)/(wm(u)+1,1-wm(u),1);
wm(u),1表示wm(u)的第1个参数,wm(u),2表示wm(u)的第2个参数;
同理,wm(u)+1,1表示wm(u)+1的第1个参数,wm(u)+1,2表示wm(u)+1的第2个参数;
wm(u)+2,1表示wm(u)+2的第1个参数,wm(u)+2,2表示wm(u)+2的第2个参数;
μ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μ∈[50,150]的高斯分布,实际应用中可设置σμ=100。
第三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6053,用于根据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获取所述飞行器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c(u):
其中,
πc,ij(u)=P(η+(θ(u)-Θ(u))>0),
Θ(u)=γ(de(u),wm(u)m(u)+[1-γ(de(u),wm(u))]ψm(u)
γ(de(u),wm(u))=min{1,|de(u)|/d}是纠正方向上的权重;
πc,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d是预设偏航距离;
ξm(u)=ψm(u)-sgn(de(u))π/2指纠正方向,其中sgn为符号函数;
de(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的实际偏航距离;
η表示模式转换的随机性,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η∈[1°,5°]的高斯分布;
θ(u)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的飞行方向;
所述飞行器在时刻u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
M ( u ) = 1 2 ( M g ( u ) + M c ( u ) )
航迹分布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P(x(u+1)):
P ( x ( u + 1 ) ) = &Sigma; j = 1 N P ( x ( u + 1 ) | q ( u + 1 ) = j ) P ( q ( u + 1 ) = j )
其中,均值 x ( u + 1 ) = &Sigma; i = 1 N P ( q ( u + 1 ) = i ) x i ( u + 1 ) ,
协方差矩阵 P &prime; ( u + 1 ) = &Sigma; j = 1 N { P i &prime; ( u + 1 ) + P ( q ( u + 1 ) = i ) [ x j ( u + 1 ) - x ( u ) ] [ x j ( u + 1 ) - x ( u ) ] T } ,
P ( q ( u + 1 ) = i ) = &Sigma; j = 1 N M ji ( u ) P ( q ( u ) = j ) , i , j &Element; [ 1,2 , . . . , N ] ,
u为采样时刻;
u+1为采样时刻的下一秒;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q(u)表示所述飞行器u时刻的飞行模式;
P(q(u+1)=i)表示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i的概率;
x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i时的位置坐标;
P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i时的协方差矩阵;
Mji(u)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M(u)的第j行第i列个元素。
可选地,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602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预设飞行航迹,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最大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允许航迹范围。
可选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根据门特卡罗方法仿真N(u)个服从均值为x(u)协方差矩阵为P(u)的高斯分布的采样点;
根据所述随机点的位置获取超出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采样点的个数Ne(u);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Pe(u):
P e ( u ) = N e ( u ) N ( u ) .
本实施例飞行器告警装置的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二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飞行器告警装置通过计算飞行器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综合考虑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沿着预设飞行航迹飞行,另一方面,当发现飞行偏离预设飞行航迹时,需要调整飞行方向来减少误差,然后对多个采样点计算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最后根据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飞行器偏离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若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虚警,且能够同时保证飞行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飞行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
若所述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P(x(u+1)):
P ( x ( u + 1 ) ) = &Sigma; j = 1 N P ( x ( u + 1 ) | q ( u + 1 ) = j ) P ( q ( u + 1 ) = j )
其中,均值 x ( u + 1 ) = &Sigma; i = 1 N P ( q ( u + 1 ) = i ) x i ( u + 1 ) ,
协方差矩阵 P &prime; ( u + 1 ) = &Sigma; i = 1 N { P &prime; i ( u + 1 ) + P ( q ( u + 1 ) = i ) [ x j ( u + 1 ) - x ( u ) ] [ x j ( u + 1 ) - x ( u ) ] T } , P ( q ( u + 1 ) = i ) = &Sigma; j = 1 N M ji ( u ) P ( q ( u ) = j ) , i,j∈[1,2,…,N],
u为采样时刻;
u+1为采样时刻的下一秒;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q(u)表示所述飞行器u时刻的飞行模式;
q(u+1)表示所述飞行器u+1时刻的飞行模式;
P(q(u+1)=i)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的概率;
P(q(u+1)=j)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第j模式的概率;
x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时的位置均值;
xj(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j模式时的位置均值;
P′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时的协方差矩阵;
Mji(u)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M(u)的第j行第i列个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为所述预设飞行航迹上的点;
根据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g(u);
其中, &pi; g , ij ( u ) = P ( L m ( u ) T [ x ( u ) T , &mu; ] T + &lambda; m ( u ) > 0 ) , i,j∈[1,2,…,N];
πg,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飞行模式转换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Lm(u)=[1/km(u),1,1]T
λm(u)=-[1/km(u),1]wm(u)+1+rm(u)(sin(φm(u))/km(u)-cos(φm(u)))/cos(ρm(u));
wm(u)为所述上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1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2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rm(u)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wm(u)+1处的转弯半径;
φm(u)=(ψm(u)+1m(u))/2,ρm(u)=(ψm(u)+1m(u))/2;
ψm(u)=arctan(wm(u)+1,1-wm(u),1,wm(u)+1,2-wm(u),2)∈[0,2π];
ψm(u)+1=arctan(wm(u)+2,1-wm(u)+1,1,wm(u)+2,2-wm(u)+1,2)∈[0,2π];
km(u)=(wm(u)+1,2-wm(u),2)/(wm(u)+1,1-wm(u),1);
wm(u),1表示wm(u)的第1个参数,wm(u),2表示wm(u)的第2个参数;
wm(u)+1,1表示wm(u)+1的第1个参数,wm(u)+1,2表示wm(u)+1的第2个参数;
wm(u)+2,1表示wm(u)+2的第1个参数,wm(u)+2,2表示wm(u)+2的第2个参数;
μ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μ∈[50,150]的高斯分布;
根据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获取所述飞行器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c(u):
其中,
πc,ij(u)=P(η+(θ(u)-Θ(u))>0),
Θ(u)=γ(de(u),wm(u)m(u)+[1-γ(de(u),wm(u))]ψm(u)
γ(de(u),wm(u))=min{1,|de(u)|/d}是纠正方向上的权重;
πc,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d是预设偏航距离;
ξm(u)=ψm(u)-sgn(de(u))π/2指纠正方向,其中sgn为符号函数;
de(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的实际偏航距离;
η表示模式转换的随机性,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η∈[1°,5°]的高斯分布;
θ(u)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的飞行方向;
所述飞行器在时刻u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
M ( u ) = 1 2 ( M g ( u ) + M c ( u ) )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飞行航迹上的各航路点;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所述上一个航路点为与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所述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所述下一个航路点为与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所述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预设飞行航迹;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最大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允许航迹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包括:
根据门特卡罗方法仿真N(u)个服从均值为x(u)协方差矩阵为P(u)的高斯分布的采样点;
根据所述随机点的位置获取超出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采样点的个数Ne(u);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Pe(u):
P e ( u ) = N e ( u ) N ( u ) .
7.一种飞行器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航迹分布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
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允许航迹范围;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飞行航迹分布判断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
报警模块,若所述概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发出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迹分布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P(x(u+1)):
P ( x ( u + 1 ) ) = &Sigma; j = 1 N P ( x ( u + 1 ) | q ( u + 1 ) = j ) P ( q ( u + 1 ) = j )
其中,均值 x ( u + 1 ) = &Sigma; i = 1 N P ( q ( u + 1 ) = i ) x i ( u + 1 ) ,
协方差矩阵 P &prime; ( u + 1 ) = &Sigma; i = 1 N { P &prime; i ( u + 1 ) + P ( q ( u + 1 ) = i ) [ x j ( u + 1 ) - x ( u ) ] [ x j ( u + 1 ) - x ( u ) ] T } ,
P ( q ( u + 1 ) = i ) = &Sigma; j = 1 N M ji ( u ) P ( q ( u ) = j ) , i,j∈[1,2,…,N],
u为采样时刻;
u+1为采样时刻的下一秒;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q(u)表示所述飞行器u时刻的飞行模式;
q(u+1)表示所述飞行器u+1时刻的飞行模式;
P(q(u+1)=i)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的概率;
P(q(u+1)=j)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飞行模式为第j模式的概率;
x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时的位置均值;
xj(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j模式时的位置均值;
P′i(u+1)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1时刻且所述飞行模式为第i模式时的协方差矩阵;
Mji(u)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M(u)的第j行第i列个元素。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概率矩阵获取模块,所述概率矩阵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预测飞行航迹分布之前,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上一个航路点和下一个航路点,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为所述预设飞行航迹上的点;
第二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g(u);
其中, &pi; g , ij ( u ) = P ( L m ( u ) T [ x ( u ) T , &mu; ] T + &lambda; m ( u ) > 0 ) , i,j∈[1,2,…,N];
πg,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飞行模式转换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N为飞行模式的个数;
Lm(u)=[1/km(u),1,1]T
λm(u)=-[1/km(u),1]wm(u)+1+rm(u)(sin(φm(u))/km(u)-cos(φm(u)))/cos(ρm(u));
wm(u)为所述上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1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wm(u)+2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的下一个航路点的位置坐标
rm(u)为所述下一个航路点wm(u)+1处的转弯半径;
φm(u)=(ψm(u)+1m(u))/2,ρm(u)=(ψm(u)+1m(u))/2;
ψm(u)=arctan(wm(u)+1,1-wm(u),1,wm(u)+1,2-wm(u),2)∈[0,2π];
ψm(u)+1=arctan(wm(u)+2,1-wm(u)+1,1,wm(u)+2,2-wm(u)+1,2)∈[0,2π];
km(u)=(wm(u)+1,2-wm(u),2)/(wm(u)+1,1-wm(u),1);
wm(u),1表示wm(u)的第1个参数,wm(u),2表示wm(u)的第2个参数;
wm(u)+1,1表示wm(u)+1的第1个参数,wm(u)+1,2表示wm(u)+1的第2个参数;
wm(u)+2,1表示wm(u)+2的第1个参数,wm(u)+2,2表示wm(u)+2的第2个参数;
μ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μ∈[50,150]的高斯分布;
第三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获取所述飞行器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的模式转移矩阵Mc(u):
其中,
πc,ij(u)=P(η+(θ(u)-Θ(u))>0),
Θ(u)=γ(de(u),wm(u)m(u)+[1-γ(de(u),wm(u))]ψm(u)
γ(de(u),wm(u))=min{1,|de(u)|/d}是纠正方向上的权重;
πc,ij(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通过纠正操作减少偏航距时飞行模式从第i模式转换为第j模式的概率;
d是预设偏航距离;
ξm(u)=ψm(u)-sgn(de(u))π/2指纠正方向,其中sgn为符号函数;
de(u)表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的实际偏航距离;
η表示模式转换的随机性,服从零均值标准差为ση∈[1°,5°]的高斯分布;
θ(u)为所述飞行器在u时刻的飞行方向;
所述飞行器在时刻u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
M ( u ) = 1 2 ( M g ( u ) + M c ( u ) )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概率矩阵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飞行航迹上的各航路点;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上一个航路点和所述下一个航路点,所述上一个航路点为与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所述飞行器已经过的航路点,所述下一个航路点为与所述飞行器的当前位置的欧式距离最小且所述飞行器未经过的航路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允许航迹范围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预设飞行航迹;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预设飞行航迹和所述飞行器的最大预设偏航距离获取所述飞行器的所述允许航迹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门特卡罗方法仿真N(u)个服从均值为x(u)协方差矩阵为P(u)的高斯分布的采样点;
根据所述随机点的位置获取超出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采样点的个数Ne(u);
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飞行器偏离所述允许航迹范围的概率Pe(u):
P e ( u ) = N e ( u ) N ( u ) .
CN201510030537.7A 2015-01-21 2015-01-21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2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537.7A CN104732808B (zh) 2015-01-21 2015-01-21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537.7A CN104732808B (zh) 2015-01-21 2015-01-21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2808A true CN104732808A (zh) 2015-06-24
CN104732808B CN104732808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45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053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2808B (zh) 2015-01-21 2015-01-21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280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5720A (zh) * 2016-04-11 2016-08-03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减少短期飞行冲突告警虚警的优化方法
CN105912749A (zh) * 2016-03-31 2016-08-31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05978999A (zh) * 2016-06-27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8238284A (zh) * 2017-12-29 2018-07-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近地告警测试系统
CN109003470A (zh) * 2018-06-29 2018-12-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迹一致性监测与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9035870A (zh) * 2018-06-15 2018-12-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迹保持性能的一致性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9979247A (zh) * 2019-04-18 2019-07-05 西安希德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飞机飞行性能的近地告警方法
CN111540239A (zh) * 2020-04-03 2020-08-14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直升机地形感知和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11613096A (zh) * 2020-06-04 2020-09-01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tc系统的cfl指令预先告警方法和系统
CN113538974A (zh) * 2021-07-14 2021-10-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飞行目标异常检测方法
CN114115312A (zh) * 2021-11-25 2022-03-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实时机载自动防撞地告警及回避决策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4018A1 (en) * 2000-07-10 2003-08-14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Multisource target correlation
CN101465064A (zh) * 2009-01-15 2009-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终端区飞行冲突解脱方法和系统
CN101527089A (zh) * 2009-04-01 2009-09-0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地形数据的近地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1572019A (zh) * 2009-06-01 2009-11-04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雷达航迹拟合及统计分析的装置
EP2226779A1 (en) * 2009-03-03 2010-09-08 Alenia Aeronautica S.p.A. Method of collision prediction between an air vehicle and an airborne object
CN102509475A (zh) * 2011-10-26 2012-06-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4d航迹运行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及方法
CN103354041A (zh) * 2013-06-25 2013-10-1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民用飞机地形感知与告警系统的告警包线生成方法
CN10390348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近地告警系统中前视预测告警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4018A1 (en) * 2000-07-10 2003-08-14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Multisource target correlation
CN101465064A (zh) * 2009-01-15 2009-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终端区飞行冲突解脱方法和系统
EP2226779A1 (en) * 2009-03-03 2010-09-08 Alenia Aeronautica S.p.A. Method of collision prediction between an air vehicle and an airborne object
CN101527089A (zh) * 2009-04-01 2009-09-0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地形数据的近地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1572019A (zh) * 2009-06-01 2009-11-04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雷达航迹拟合及统计分析的装置
CN102509475A (zh) * 2011-10-26 2012-06-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4d航迹运行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及方法
CN10390348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近地告警系统中前视预测告警系统和方法
CN103354041A (zh) * 2013-06-25 2013-10-1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民用飞机地形感知与告警系统的告警包线生成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2749A (zh) * 2016-03-31 2016-08-31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05912749B (zh) * 2016-03-31 2019-06-04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05825720B (zh) * 2016-04-11 2018-03-30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减少短期飞行冲突告警虚警的优化方法
CN105825720A (zh) * 2016-04-11 2016-08-03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减少短期飞行冲突告警虚警的优化方法
CN105978999B (zh) * 2016-06-27 2019-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5978999A (zh) * 2016-06-27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8238284A (zh) * 2017-12-29 2018-07-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近地告警测试系统
CN109035870A (zh) * 2018-06-15 2018-12-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迹保持性能的一致性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9035870B (zh) * 2018-06-15 2020-08-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迹保持性能的一致性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9003470A (zh) * 2018-06-29 2018-12-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迹一致性监测与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9003470B (zh) * 2018-06-29 2020-07-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迹一致性监测与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9979247A (zh) * 2019-04-18 2019-07-05 西安希德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飞机飞行性能的近地告警方法
CN111540239A (zh) * 2020-04-03 2020-08-14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直升机地形感知和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11540239B (zh) * 2020-04-03 2021-07-27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直升机地形感知和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11613096A (zh) * 2020-06-04 2020-09-01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tc系统的cfl指令预先告警方法和系统
CN111613096B (zh) * 2020-06-04 2021-07-30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tc系统的cfl指令预先告警方法和系统
CN113538974A (zh) * 2021-07-14 2021-10-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飞行目标异常检测方法
CN114115312A (zh) * 2021-11-25 2022-03-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实时机载自动防撞地告警及回避决策方法和系统
CN114115312B (zh) * 2021-11-25 2023-1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实时机载自动防撞地告警及回避决策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2808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2808A (zh) 飞行器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6970648B (zh) 城市低空环境下无人机多目标路径规划联合搜索方法
CN106846919A (zh) 一种基于ads‑b信息更新的四维航迹动态预测方法
CN101692315B (zh) 基于实时雷达数据的高精度4d飞机航迹分析方法
Patron et al. Flight trajectories optimiz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ind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CN104008674B (zh) 一种基于模式匹配的终端区进场飞行时间预测方法
CN110243359A (zh) 基于低空风预测模型的安全航迹规划方法
CN106340209A (zh) 基于4d航迹运行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管制方法
CN105894862A (zh) 一种空中交通管制智能化指挥系统
CN104246641A (zh) Uav的安全紧急降落
CN104007426A (zh) 一种基于lse(最小方差估计)的ads与雷达信息系统误差配准算法
CN109918818B (zh) 一种基于性能导航的pbn单发程序保护区划设方法
Zhang et al. Collision probability between intruding drone and commercial aircraft in airport restricted area based on collision-course trajectory planning
El Marady Enhancing accuracy and security of ADS-B via MLAT assisted-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
Xue et al. Intent Modeling and Conflict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for Operations in Upper Class E Airspace
CN114115354A (zh) 一种异质平台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Goncharenko et al. Continuous flight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 group of converging aircraft
CN114489123B (zh) 一种固定翼飞行器水平航线切换的装置
Ivashchuk et al. Separation Minimums for Urban Air Mobility
Zheng et al. Time-of-arrival taxi conformance monitoring for surface operations
Weitz et al. Deriving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accuracy requirements for time-based traffic management
Ennis et al. A formal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aircraft protected zone
Hu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for uas safety and traffic management
McAree et al. Artificial situation awareness for autonomous terminal area operations of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Ivashchuk et al. Graph Analysis of Connections in Ukrainian-Turkish Flight Route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