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4185A -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4185A
CN104724185A CN201510045882.8A CN201510045882A CN104724185A CN 104724185 A CN104724185 A CN 104724185A CN 201510045882 A CN201510045882 A CN 201510045882A CN 104724185 A CN104724185 A CN 104724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rib
floor
article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58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军
赵让祥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458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4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4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在后地板本体上设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多条横向加强筋包括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包括第一纵向长加强筋和第二纵向长加强筋、第三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设在后地板本体中部的第五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均分别与两条第一、一条第二、一条第三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第五纵向加强筋和第六纵向加强筋分别与一条第二、一条第三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本发明的结构刚度得到较大的提升,能够满足NVH性能的要求;同时还能指示焊点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背景技术
通常,微型汽车后地板为平板形结构。为了提升后地板的刚度,在后地板上设置一些加强筋。如CN 202944452 U公开的“一种轿车后地板”,通过布置不同结构的加强筋,使后地板备胎池处的结构刚度和模态得到提高,避免发生低频共振现象。该轿车后地板的中部设有备胎安装凸台,备胎安装凸台的周围设有备胎容置凹部,关键在于所述备胎容置凹部内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左右加强筋和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前后加强筋,所述左右加强筋和前后加强筋在备胎安装凸台处交汇,且左右加强筋和前后加强筋均延伸至备胎容置凹部的边缘。通过在后地板上布置各种加强筋,增强了地板强度,提高了其模态,并通过在轮罩、侧围搭接处设置翻边,提高了实际焊接时的操作方便性,并有效提高了轿车后地板的NVH性能。但有的微型汽车后地板往往由于加强筋深度不足或布置位置不合理,使得后地板刚度仍不能满足NVH性能要求,还得借助于增加加强件来提升局部刚度,最终增加了整车重量,增大了油耗;同时,由于加强筋的布置位置未考虑焊接工艺需求,对焊点分布未能起到限定及指示作用,最终还需增加一些焊接指示特征(比如凸点等)指示焊点位置,使得后地板结构冗余,不便于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加强筋的位置布置合理,结构刚度得到较大的提升,能够满足NVH性能的要求;同时还能指示焊点的位置,满足焊接工艺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包括后地板本体,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上设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
所述多条横向加强筋包括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上部的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偏上部位的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偏下部位的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下部的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
所述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包括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左部的第一纵向长加强筋和第二纵向长加强筋、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右部的第三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的第五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
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第二纵向长加强筋、第三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均分别与所述两条第一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相交分隔出的平面区域为后地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焊点位置;所述第五纵向加强筋和第六纵向加强筋分别与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相交分隔出的平面区域为后地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焊点位置。通过优化加强筋的布置,有效地指示了焊点分布位置,提高焊接工艺性。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包括五条设在所述第二纵向长加强筋与第三纵向长加强筋上部之间的第一纵向短加强筋,该五条第一纵向短加强筋均与所述两条第一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一条设在所述第五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之间的第二纵向短加强筋,该第二纵向短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第三纵向短加强筋,一条设在所述第二纵向长加强筋与第五纵向长加强筋之间,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六纵向长加强筋与第三纵向长加强筋之间,该两条第三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
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包括两条第四纵向短加强筋,一条设在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的左边,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四纵向长加强筋的右边,两条第四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设在所述第五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下部之间第五纵向短加强筋,该两条第五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第六纵向短加强筋,一条设在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下部的左边,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四纵向长加强筋下部的右边,该两条第六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
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所述多条横向长加强筋的宽度为38-42mm,深度为4mm;所述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的深度为8mm,所述两条纵向长加强筋或/和两条纵向短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35mm-40mm。
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所述的后地板横梁包括第一后地板横梁、第二后地板横梁、第三后地板横梁和第四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与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与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与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与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在后地板本体与每根后地板横梁搭接的位置设置了“栅栏状”的加强筋群组,该加强筋群组由多条平行的横向加强筋及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及多条纵向短加强筋交叉组成,形“栅栏”结构,从而可以使后地板由“单点受力模式”优化为“连片受力模式”,使整个后地板上的加强特征连成一体,有效提升了后地板整体刚度,同时,优化了力传递路径,提升了受力特性;所述纵向加强筋群组与横向加强筋群组交错布置,将后地板平面划分为若干细小的平面,使得平板式后地板的刚度大幅提升;一方面,纵向加强筋沿后地板纵向分布,在横向限定了后地板与后地板各横梁的焊点分布,另一方面,横向加强筋沿后地板横向分布,又在纵向限定了后地板与后地板各横梁的焊点分布,通过这样的结构形式将后地板上的焊点位置以“空间坐标”的形式准确的限定下来,从而优化了后地板焊接工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背面与四根后地板横梁搭接的示意图。
图中:1-后地板本体,11-第一横向加强筋,12-第二横向加强筋,13-第三横向加强筋,14-第四横向加强筋;21-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2-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3-第三纵向长加强筋,24-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5-第五横向长加强筋,26-第六横向长加强筋,31-第-纵向短加强筋,32-第二纵向短加强筋,33-第三纵向短加强筋,34-第四纵向短加强筋,35-第五纵向短加强筋,36-第六纵向短加强筋;41-第一后地板横梁,42-第二后地板横梁,43-第三后地板横梁,44-第四后地板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包括后地板本体1,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上设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
所述多条横向加强筋包括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上部的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11、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偏上部位的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12、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偏下部位的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13和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下部的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
所述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包括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左部的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1和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2、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右部的第三纵向长加强筋23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4、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的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
    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第二纵向长加强筋、第三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均分别与所述两条第一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相交分隔出的平面区域为后地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焊点位置;所述第五纵向加强筋和第六纵向加强筋分别与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相交分隔出的平面区域为后地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焊点位置。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包括五条设在所述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2与第三纵向长加强筋13上部之间的第一纵向短加强筋31,该五条第一纵向短加强筋均与所述两条第一横向加强筋11垂直相交,将后地板本体后部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平面区域,这些区域与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41对应,并作为后地板本体与第一后地板横梁41焊点指示区域。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一条设在所述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之间的第二纵向短加强筋32,该第二纵向短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垂直相交、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向加强筋13垂直相交。所述第二纵向短加强筋32与第二横向加强筋12相交的位置,与第二后地板横梁42焊接边对应,并且划分出的网格状平面区域作为后地板本体与第二后地板横梁42焊点指示区域;所述第二纵向短加强筋32与第三横向加强筋13相交的位置,与第三后地板横梁43焊接边对应,并且划分出的网格状平面区域作为后地板本体与第三后地板横梁43焊点指示区域.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第三纵向短加强筋33,一条设在所述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2与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之间,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与第三纵向长加强筋23之间,该两条第三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垂直相交。
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包括两条第四纵向短加强筋34,一条设在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1的左边,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4的右边,两条第四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垂直相交,所述第三纵向短加强筋33和第四纵向短加强筋34分别与第二横向加强筋12相交,进一步将后地板本体与第二后地板横梁42焊接指示区域细化。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设在所述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下部之间第五纵向短加强筋35,该两条第五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垂直相交。
进一步,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第六纵向短加强筋36,一条设在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1下部的左边,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4下部的右边,该两条第六纵向短加强筋36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垂直相交。所述第五纵向短加强筋35和第六纵向短加强筋36分别与第四横向加强筋14相交形成的网状区域与第四后地板横梁44焊接边对应,作为指示第四后地板横梁44焊点指示。
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所述多条横向长加强筋的宽度为38-42mm,深度为4mm;所述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的深度为8mm,所述两条纵向长加强筋或/和两条纵向短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35mm-40mm。
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所述的后地板横梁包括第一后地板横梁41、第二后地板横梁42、第三后地板横梁43和第四后地板横梁44,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与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11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与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12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与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13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与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构成横向加强筋群组与纵向加强筋群组交错,使加强特征连成一体,同时将平板式后地板平面划分为若干细小平面,提升后地板1整体结构刚度,在不增加零件厚度和不增加加强件的前提下满足车身NVH性能,有助于实现整车轻量化及低耗环保的开发目标。横向加强筋群组与纵向加强筋群组交错,形成“栅栏状”加强筋格局,一方面,使后地板由“单点受力模式”优化为沿加强筋纵向和横向分布的“连片受力模式”,同时还可将外力迅速沿后地板横梁传递至车身骨架,优化传力路径;另一方面,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犹如后地板1上的空间坐标,将后地板本体与各后地板横梁之间的焊点位置准确的标识出来,方便焊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焊接工艺性能。

Claims (8)

1.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包括后地板本体(1),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上设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其特征是:
所述多条横向加强筋包括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上部的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11)、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偏上部位的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12)、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偏下部位的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13)和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下部的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
所述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包括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左部的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1)和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2)、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右部的第三纵向长加强筋(23)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4)、设在所述后地板本体中部的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
    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第二纵向长加强筋、第三纵向长加强筋和第四纵向长加强筋均分别与所述两条第一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相交分隔出的平面区域为后地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焊点位置;所述第五纵向加强筋和第六纵向加强筋分别与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两条第四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相交分隔出的平面区域为后地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焊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包括五条设在所述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2)与第三纵向长加强筋(13)上部之间的第一纵向短加强筋(31),该五条第一纵向短加强筋均与所述两条第一横向加强筋(11)垂直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一条设在所述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之间的第二纵向短加强筋(32),该第二纵向短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垂直相交、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向加强筋(13)垂直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第三纵向短加强筋(33),一条设在所述第二纵向长加强筋(22)与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之间,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与第三纵向长加强筋(23)之间,该两条第三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垂直相交;
    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包括两条第四纵向短加强筋(34),一条设在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1)的左边,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4)的右边,两条第四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设在所述第五纵向长加强筋(25)和第六纵向长加强筋(26)下部之间第五纵向短加强筋(35),该两条第五纵向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垂直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多条纵向短加强筋还包括两条第六纵向短加强筋(36),一条设在所述第一纵向长加强筋(21)下部的左边,另一条设在所述第四纵向长加强筋(24)下部的右边,该两条第六纵向短加强筋(36)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垂直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多条横向长加强筋的宽度为38-42mm,深度为4mm;所述多条纵向长加强筋和多条纵向短加强筋的深度为8mm,所述两条纵向长加强筋或/和两条纵向短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35mm-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地板横梁包括第一后地板横梁(41)、第二后地板横梁(42)、第三后地板横梁(43)和第四后地板横梁(44),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与两条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11)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与一条第二横向加强筋(12)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与一条第三横向加强筋(13)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与两条平行的第四横向加强筋(14)对应并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
CN201510045882.8A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Pending CN104724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5882.8A CN104724185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5882.8A CN104724185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185A true CN104724185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4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5882.8A Pending CN104724185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41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723A (zh) * 2018-09-14 2019-01-25 临泉县赛莱斯农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电动车吸震车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8418A (en) * 1992-04-07 1993-02-23 Pullman Industries, Inc. Truck be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WO2010133779A1 (fr) * 2009-05-20 2010-11-25 Renault Sas Plancher arrièr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véhicule équipé d'un tel plancher
CN103507865A (zh) * 2012-06-30 2014-01-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
CN103612667A (zh) * 2013-12-09 2014-03-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地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8418A (en) * 1992-04-07 1993-02-23 Pullman Industries, Inc. Truck be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WO2010133779A1 (fr) * 2009-05-20 2010-11-25 Renault Sas Plancher arrièr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véhicule équipé d'un tel plancher
CN103507865A (zh) * 2012-06-30 2014-01-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
CN103612667A (zh) * 2013-12-09 2014-03-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地板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723A (zh) * 2018-09-14 2019-01-25 临泉县赛莱斯农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电动车吸震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427B (zh) 车辆上部后端结构
CN102673663B (zh) 轻卡驾驶室地板总成
CN106638301A (zh) 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加工方法和一种桥梁
CN106697084A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备用轮胎容器
CN104527690A (zh) 一种铁路敞车底架
KR101673340B1 (ko) 차체 보강구조
CN202944452U (zh) 一种轿车后地板
CN104724185A (zh) 一种微型汽车后地板
CN104340279A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组件
CN104986225A (zh) 一种车身a柱底部连接结构
CN103507865B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
CN106275109B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05186281U (zh) 一种副车架及车辆
CN104903181A (zh) 车辆的车顶构造
JP2018043743A (ja) 車体上部構造
CN203793417U (zh) 主副梁一体化自卸车车架
CN104631828B (zh) 工程机械驾驶室主体骨架及制造方法、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CN206125211U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04161474U (zh) 起重机车架和具有该起重机车架的起重机
CN111071342A (zh) 一种电动汽车白车身后端连接组件
CN203402284U (zh) 一种汽车的后地板
CN204368297U (zh) 工程机械驾驶室主体骨架、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CN203199039U (zh)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及车辆
CN203528606U (zh) 一种轮式装载机副车架
CN202574407U (zh) 带有安全防护板的自卸汽车货箱前栏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