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348A -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7348A
CN104717348A CN201310687224.XA CN201310687224A CN104717348A CN 104717348 A CN104717348 A CN 104717348A CN 201310687224 A CN201310687224 A CN 201310687224A CN 104717348 A CN104717348 A CN 104717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mera
reverberation
judg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72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静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6872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73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9109 priority patent/WO20141873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7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3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 H04W52/02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by controlling a display operation or backlight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确定收到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及终端。

Description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中的背光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可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的微型传感器种类繁多,一般的智能终端已经标配有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子指南针、环境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微型传感器,有些高端的智能终端可能还会配有RGB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微型传感器。
除了微型传感器外,还有越来越多可以应用在智能终端上、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的微型芯片也正在逐步推广中,比如气味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红外遥控器、湿度传感器、血压脉搏传感器等等。这些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智能终端的体积带来了压力。
因此,在节约智能终端占用空间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布局这些传感器器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包括:
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
确定收到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射光为:设置在终端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遇到阻碍物反射到所述摄像头的反射光。
上述方案中,所述激光发射器为除红外光发射器外的其它激光发射器。
上述方案中,在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及执行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
执行模块,用于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且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且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利用摄像头接收反射光的功能实现目前接近传感器所能做的工作,采用了尽可能少的器件完成了尽可能多的功能,如此,节省了器件的布局空间和终端的整体体积,为终端节省终端越来越大的空间开销提供了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摄像头在终端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智能终端中,常用的微型传感器包括: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子指南针、环境光传感器以及接近传感器等。其中,接近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当用户接听来电或发起来电,并将移动终端靠近耳朵时,将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关掉,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接近传感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红外光发射器,另一个是红外光接收器。根据合理的结构设计,红外光发射器与红外光接收器设置在靠近移动终端听筒的位置。
利用接近传感器关闭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原理为:当接听或发起来电,且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耳朵,此时,红外光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光遇到障碍物并反射回来,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就会给主芯片反馈一个信号,主芯片来完成关闭屏幕背光的功能,即:将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关掉。
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确定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或者,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且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
这里,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所述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具体为:
判断所述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确定小于第一阈值后,则认为用户已将终端靠近耳朵,否则,认为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
其中,当终端所处的环境的光线充足时,当有物体靠近终端,即:将终端靠近耳朵时,感光量会明显降低,从而认为终端靠近了耳朵。
可以将摄像头测量出的终端所处环境的感光量作为第一阈值。当认为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时,说明用户还在使用终端的其它功能,需要使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即:需要将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处于开启状态。
摄像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光电传感器阵列,在拍照时,光电传感器阵列感受到光照,并且把接收到的光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信号的大小来确定感光量的大小,即进光量的大小。曝光时,根据当前感光量的大小与曝光所要达到的目标值作比较,通过比较的差异来调整曝光策略。当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摄像头的光电传感器阵列会检测出此时的感光量,因此,可以利用摄像头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所检测出的感光量的大小,来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了耳朵。
所述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是指:用户将终端的听筒靠近耳朵。
在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其中,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步骤102:确定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这里,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关闭背光灯的目的是:节约终端的电能,保持终端的续航能力。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利用摄像头实现目前接近传感器所能做的工作,采用了尽可能少的器件完成了尽可能多的功能,如此,节省了器件的布局空间和终端的整体体积,为终端节省终端越来越大的空间开销提供了方向。
另外,先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再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如此,能有效地节约终端的电能,使终端有较强的续航能力。
实施例二
当终端所处的环境的光线较弱甚至全黑时,此时,由于环境的光线较弱,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会相对较小,甚至可能与终端靠近耳朵时测量出的感光量相同,因此,如果仅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方法去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是不太准确的,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确定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后,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
这里,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所述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具体为:
判断所述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确定小于第一阈值后,则认为用户已将终端靠近耳朵,否则,认为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
其中,可以将摄像头测量出的终端所处环境的感光量作为第一阈值。
摄像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光电传感器阵列,在拍照时,光电传感器阵列感受到光照,并且把接收到的光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信号的大小来确定感光量的大小,即进光量的大小。曝光时,根据当前感光量的大小与曝光所要达到的目标值作比较,通过比较的差异来调整曝光策略。当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摄像头的光电传感器阵列会检测出此时的感光量,因此,可以利用摄像头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所检测出的感光量的大小,来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了耳朵。
步骤102:进一步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确定终端有明显移动后,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这里,所述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具体为:
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的测量值,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
更具体地,判断所述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测量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确定大于第二阈值后,则认为终端有明显移动,确定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后,则认为终端没有明显移动。这里,可以依据需要设置第二阈值。
步骤103: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这里,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关闭背光灯的目的是:节约终端的电能,保持终端的续航能力。
步骤104:保持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的开启状态。
这里,当确定终端没有明显移动时,说明用户还在使用终端的其它功能,需要使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即:需要将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处于开启状态。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利用摄像头实现目前接近传感器所能做的工作,采用了尽可能少的器件完成了尽可能多的功能,如此,节省了器件的布局空间和终端的整体体积,为终端节省终端越来越大的空间开销提供了方向。
另外,先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再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如此,能有效地节约终端的电能,使终端有较强的续航能力。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
这里,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在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其中,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所述反射光为:设置在终端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遇到阻碍物反射到所述摄像头的反射光;其中,激光发射器设置在与所述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由于所述摄像头的摄像头模组中有一层滤除红外光的结构,所以,所述摄像头不能接收红外光,因此,所述激光发射器为除红外光发射器外的其它激光发射器。
实际应用时,为了节约资源,在接收反射光时,可以只利用所述摄像头中的一小块区域作为接收端来代替接近传感器中的激光接收器。可以根据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数和像素大小,确定所述摄像头中开辟的这一小块区域的大小;实际应用时,开辟的这一小块区域的大小需要灵活控制,以达到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反射的光为准则。
步骤402:确定收到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这里,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关闭背光灯的目的是:节约终端的电能,保持终端的续航能力。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利用摄像头接收反射光的功能实现目前接近传感器所能做的工作,采用了尽可能少的器件完成了尽可能多的功能,如此,节省了器件的布局空间和终端的整体体积,为终端节省终端越来越大的空间开销提供了方向。
另外,先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再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如此,能有效地节约终端的电能,使终端有较强的续航能力。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到有来电或用户发起通话,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如果已经建立,则执行步骤502,否则,执行步骤507;
这里,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步骤502:启动前置摄像头,使前置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这里,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步骤503: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确定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后,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5;
这里,所述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具体为:
判断所述前置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确定小于第一阈值后,则认为用户已将终端靠近耳朵,否则,认为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
其中,可以将所述前置摄像头测量出的终端所处环境的感光量作为第一阈值。当确定小于第一阈值后,说明光亮有了明显变化,进而说明用户将终端靠近了耳朵。
摄像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光电传感器阵列,在拍照时,光电传感器阵列感受到光照,并且把接收到的光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信号的大小来确定感光量的大小,即进光量的大小。曝光时,根据当前感光量的大小与曝光所要达到的目标值作比较,通过比较的差异来调整曝光策略。当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摄像头的光电传感器阵列会检测出此时的感光量,因此,可以利用摄像头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所检测出的感光量的大小,来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了耳朵。
步骤504:进一步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确定终端有明显移动后,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6;
这里,所述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具体为:
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的测量值,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
更具体地,判断所述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测量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确定大于第二阈值后,则认为终端有明显移动,确定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后,则认为终端没有明显移动。其中,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
步骤505: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这里,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关闭背光灯的目的是:节约终端的电能,保持终端的续航能力。
步骤506:保持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的开启状态。
这里,当确定终端没有明显移动时,说明用户还在使用终端的其它功能,需要使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即:需要将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处于开启状态。
步骤507:不启动前置摄像头。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利用摄像头实现目前接近传感器所能做的工作,采用了尽可能少的器件完成了尽可能多的功能,如此,节省了器件的布局空间和终端的整体体积,为终端节省终端越来越大的空间开销提供了方向。
另外,先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再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如此,能有效地节约终端的电能,使终端有较强的续航能力。
实施例五
为实现实施例一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摄像头61、第一判断模块62及执行模块63;其中,
第一判断模块62,用于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61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确定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触发执行模块63;
执行模块63,用于收到第一判断模块62的触发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其中,所述摄像头61为前置摄像头;这里,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该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摄像头61,使摄像头61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实际应用时,第一判断模块、执行模块及第三判断模块可由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中的第一判断模块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为实现实施例二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摄像头61、第一判断模块62、执行模块63及第二判断模块64;其中,
第一判断模块62,用于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根据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61测量出的感光量,判断用户是否将终端靠近耳朵,确定用户将终端靠近耳朵后,触发执行模块63,确定用户未将终端靠近耳朵后,触发第二判断模块64;
执行模块63,用于收到第一判断模块62的触发或第二判断模块64的触发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第二判断模块64,用于收到第一判断模块62的触发后,进一步判断终端是否有明显移动,确定终端有明显移动后,触发执行模块63。
其中,所述摄像头61为前置摄像头;这里,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64,还用于确定终端没有明显移动后,保持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的开启状态。
该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摄像头61,使摄像头61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其中,实际应用时,第一判断模块、执行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及第三判断模块可由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中的CPU、DSP或FPGA实现。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中的第一判断模块及第二判断模块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为实施例三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摄像头81、接收模块82及执行模块83;其中,
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81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
执行模块83,用于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且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81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其中,所述摄像头81为前置摄像头;这里,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摄像头是指: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即:与终端的液晶显示屏及听筒在同一侧,且设置在终端的顶部;其中,所述终端的顶部是指:以用户正常使用时终端的位置为参照物,此时终端的顶部。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摄像头81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其中,实际应用时,接收模块、执行模块及判断模块可由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中的CPU、DSP或FPGA实现。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中的执行模块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除了图8所示的各组成及相应的功能外,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终端上的激光发射器91;相应地,所述反射光为:激光发射器91发射的光遇到阻碍物反射到摄像头81的反射光;其中,激光发射器91设置在与摄像头81相对应的位置;由于摄像头81的摄像头模组中有一层滤除红外光的结构,所以,摄像头81不能接收红外光,因此,所述激光发射器为除红外光发射器外的其它激光发射器。
实际应用时,为了节约资源,在接收反射光时,可以只利用所述摄像头81中的一小块区域作为接收端来代替接近传感器中的激光接收器。可以根据所述摄像头81的像素数和像素大小,确定所述摄像头81中开辟的这一小块区域的大小;实际应用时,开辟的这一小块区域的大小需要灵活控制,以达到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反射的光为准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图6、图7、图8或图9所示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其各种变形和等同替换,不做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时,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
确定收到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为:设置在终端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遇到阻碍物反射到所述摄像头的反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为除红外光发射器外的其它激光发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6.一种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及执行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
执行模块,用于当有来电或发起通话,且收到设置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接收到反射光的消息后,关闭终端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为:设置在终端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遇到阻碍物反射到摄像头的反射光。
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为除红外光发射器外的其它激光发射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通话链路是否已建立,确定通话链路已建立后,启动所述摄像头,使摄像头进入模拟传感器模式。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装置。
CN201310687224.XA 2013-12-13 2013-12-13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ithdrawn CN1047173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7224.XA CN104717348A (zh) 2013-12-13 2013-12-13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CT/CN2014/079109 WO2014187387A1 (zh) 2013-12-13 2014-06-03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7224.XA CN104717348A (zh) 2013-12-13 2013-12-13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348A true CN104717348A (zh) 2015-06-17

Family

ID=51932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7224.XA Withdrawn CN104717348A (zh) 2013-12-13 2013-12-13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7348A (zh)
WO (1) WO20141873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6274A (zh) * 2017-10-27 2018-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发射器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448A (zh) * 2011-09-07 2012-04-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66849A (zh) * 2012-09-18 2013-01-0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关闭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2970437A (zh) * 2012-11-27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触摸屏手机通话时误操作的方法及触摸屏手机
CN103324289A (zh) * 2013-06-25 2013-09-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178B (zh) * 2011-04-07 2013-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背光控制方法
CN102185967A (zh) * 2011-04-08 2011-09-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根据通话模式控制背光及触摸屏误操作的通讯终端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448A (zh) * 2011-09-07 2012-04-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66849A (zh) * 2012-09-18 2013-01-0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关闭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2970437A (zh) * 2012-11-27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触摸屏手机通话时误操作的方法及触摸屏手机
CN103324289A (zh) * 2013-06-25 2013-09-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6274A (zh) * 2017-10-27 2018-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发射器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7387A1 (zh) 2014-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0925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07761B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79698A (zh) 环境光强度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051841A (zh) 曝光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71393A (zh) 用户设备灯光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4832446A (zh) 控制风扇方法及装置
CN103760758A (zh) 智能手表及其智能显示方法
CN103428368A (zh) 一种实现智能终端来电静音的方法及装置
KR20110023567A (ko) 이동 단말기의 충전방법
CN104125344A (zh) 提示方法和系统
CN111899545B (zh) 一种行车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649658A (zh) 多电池的切换方法、供电装置、电子设备
CN103823626A (zh) 显示内容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15367B (zh) 驱动芯片异常侦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31750A (zh) 用于测试待测终端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3530974A (zh) 一种用于移动智能设备的防跌落方法和装置
CN104717347A (zh)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700116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5526992A (zh) 水位测量方法及装置、容器
CN103491291A (zh) 一种拍照时的操作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348962A (zh) 基于激光测距的手机解锁方法及具有激光测距功能的手机
CN106648205B (zh) 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17348A (zh) 管理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806325B (zh) 电子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159039A (zh)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