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073B -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7073B
CN104717073B CN201510121026.6A CN201510121026A CN104717073B CN 104717073 B CN104717073 B CN 104717073B CN 201510121026 A CN201510121026 A CN 201510121026A CN 104717073 B CN104717073 B CN 104717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personal information
server
informatio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10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7073A (zh
Inventor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210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7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7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7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包括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及与之关联的社交应用服务器和金融机构服务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包括会员信息存储模块、大数据采集模块、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及网上开户模块,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接收来自社交应用服务器的实名认证请求并反馈个人资料以进行实名认证,网上开户模块发送开户申请至金融机构服务器,金融机构服务器查询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保存的个人资料、确认会员身份并复制个人资料而完成网上开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对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和网上开户,提高了社交活动的安全并降低了开户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及个人身份认证方法。

Description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进入了网络世界,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银行交易,也可以在网上购物,还可以在网上相亲、交友。但是,由于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因此,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网上欺诈活动,诈骗、盗刷、恶意营销等各种违法行为不断地在危害网络的安全,一个巨大的黑色产业链已经形成。
其中,社交网中尤其以QQ、微信、婚介网的诈骗行为最为严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诈骗专业,有数百万计的不法分子利用QQ、微信、婚介网进行职业性诈骗活动和违规活动。虽然腾讯公司有人专门处理这类事件,发现会员利用QQ或微信进行诈骗或非法活动时立即冻结其账号,然而,由于QQ和微信都是虚拟网络,无法进行个人身份查证,你冻结他一个账号他又申请开一个账号,继续进行诈骗活动,连头像和昵称都不换;而婚介网站虽然也接受大家的投诉,把一些婚托、酒托、传销人员、期货业务员、保险、商品推销员的ID号冻结,一些违法会员的ID号被封后,换一个新的ID又开始在婚介网行骗。要解决上述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对QQ、微信和婚介网实行实名制,但要实行实名制必须有一个服务于互联网的实名认证机构和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认证方法。
同时,目前银行的新开账户工作占用了银行营业所员工的很多时间,一个新客户的开户工作一般在15至20分钟,而很多新客户在本银行或其它银行开过户,留下了开户资料,这些资料如果能够得到共享,可以供其它银行复制其资料,可以大大地减少银行工作人员录入资料的时间,真正做到网上银行卡开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信息共享系统,以实现社交应用网站的实名认证,并能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网上开户,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信息共享方法,以实现社交应用网站的实名认证,并能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网上开户,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身份认证方法,以实现通过网络或面对面方式对个人身份进行认证,进而为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和个人信息共享方法提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信息共享系统,包括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社交应用服务器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金融机构服务器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相互关联,其中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包括:
会员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经身份认证的会员的身份ID、登录密码以及个人资料,所述会员通过所述身份ID和登录密码登陆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大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查询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
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的实名认证请求并反馈所述个人资料至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以供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对所述会员的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以及
网上开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信息共享系统包括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社交应用服务器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且社交应用服务器包括会员信息存储模块、大数据采集模块、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以及网上开户模块,通过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实现了对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提高了社交活动的安全性,而通过网上开户模块可以实现金融机构的网上开户申请,避免了人工开户时需要重新录入资料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具体的,所述网上开户模块包括:
银行开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银行服务器,所述银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银行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银行开户;
证券公司开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证券公司服务器,所述证券公司服务器根据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证券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证券公司开户;以及
移动通信公司开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所述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根据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移动通信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手机卡申请。
较佳地,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账户关联模块,用于关联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账户以允许所述会员在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后操作任一所述账户。
较佳地,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非注册会员信息共享模块,用于提供编辑窗口以供警察或所述会员输入并共享犯罪嫌疑人资料或任一所述会员的不诚信行为,所述犯罪嫌疑人资料包括所述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QQ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头像。
较佳地,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专用U盾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C机或移动终端上是否插入专用U盾,并在检测到专用U盾时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登录,所述专用U盾与所述身份ID唯一对应。
较佳地,所述专用U盾包括U盾主体结构、USB插头以及音频插头,所述USB插头和音频插头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U盾主体结构的两端,且所述USB插头用于与所述PC机上的USB插口连接,所述音频插头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上的音频插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网上支付模块,与购物平台或实名购票系统以及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的转账并对所述购物平台或实名购票系统进行网上支付。
较佳地,所述社交应用网站包括QQ、微信、飞信以及婚介网站,所述身份ID由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号码唯一生成。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登录社交应用账户后,选择对所述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输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身份ID;
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和所述身份ID至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根据所述身份ID查找相应的个人资料并将所述个人资料反馈至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
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从所述个人资料中提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第一验证码至所述电话号码,并在接收到所述会员反馈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所述第二验证码是否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成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失败。
较佳地,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还包括:
会员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选择任一金融机构并提出开户申请;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金融机构服务器;
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较佳地,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还包括:
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在大数据采集模块输入查询请求以及待查询会员的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
所述大数据采集模块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查找相应的所述会员,并搜索所述会员名下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
较佳地,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还包括:
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并选择实名购票;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自动输入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号码并将所述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实名购票服务器;
所述实名购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身份证号码生成包含有所述身份证号码的车票或机票;
网上支付模块自动支付费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包括面对面认证方法和网络认证方法,所述网络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网站上输入个人资料,并选择所述个人资料的网络认证方式;
用户输入与所述网络认证方式相应的账户信息,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发送所述账户信息和身份认证请求至与所述账户信息相应的功能服务器;
所述功能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信息查找并发送所述用户在所述功能服务器存储的客户信息至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从所述客户信息中提取电话号码以发送第一验证码至所述电话号码,并在接收到所述用户反馈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所述第二验证码是否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身份认证成功,所述用户成为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为所述会员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并保存所述个人资料,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提示所述用户身份认证失败并自动删除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接收到的所述个人资料。
较佳地,所述网络认证方式包括银行账号认证、护照或通行证认证、社保账号认证以及证券公司账号认证,所述功能服务器分别对应为银行服务器、公安局服务器、社保局服务器以及证券公司服务器。
较佳地,当所述网络认证方式为银行账号认证时,所述账户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任一已开户行的银行卡账号,且所述客户信息包括所述用户存储于所述银行服务器上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以及照片。
较佳地,所述面对面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在具有实名认证资格的认证部门登记所述个人资料,所述个人资料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以及照片;
所述认证部门当面核实所述个人资料,并在确认无误后为所述用户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所述用户成为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并通过所述身份ID和登录密码进行登陆。
较佳地,用户身份认证成功之后还包括: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为所述会员分配一个第三方支付账户;
所述会员向第三方支付公司申请激活所述第三方支付账户;
所述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递一个与所述会员的身份ID唯一对应的专用U盾至所述会员,其中所述专用U盾与PC机或移动终端连接。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个人身份认证方法中网络认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个人身份认证方法中面对面认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图3中网上开户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实现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时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实现网上开户时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进行网上银行开户时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进行网上证券公司开户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认证方法和面对面认证方法,其中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对应有一网站和身份认证服务器,其中网络认证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用户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网站上输入个人资料,并选择个人资料的网络认证方式;其中个人资料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口所在地地址、婚姻状况以及照片等信息,网络认证方式包括金融机构账号认证、护照或通行证认证、社保账号认证等,而金融机构账号认证又包括银行账号认证、证券公司账号认证等;
步骤S102,用户输入与网络认证方式相应的账户信息,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该账户信息和身份认证请求至与该账户信息相应的功能服务器;
如:当用户选择金融机构账号认证时,用户输入的账户信息包括任一已开户金融机构(下面以金融机构为银行为例进行说明)的银行卡账号和开户行,而功能服务器则为选择的已开户银行的银行服务器;当用户选择护照或通行证认证时,用户输入的账户信息包括用户的护照或通行证号码,而功能服务器则为公安局服务器;当用户选择社保账号认证时,用户输入的账户信息为社保卡账号,而功能服务器则为社保局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各个功能服务器之间通过专用线路连接。
步骤S103,功能服务器根据账户信息查找并发送用户在功能服务器上存储的客户信息至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身份认证服务器);如当功能服务器为银行服务器时,银行服务器根据用户输入的银行卡账号查找用户在该银行开户时存储的客户信息并将客户信息发送至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而客户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信用等级、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以及照片等信息;
步骤S104,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从客户信息中提取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发送第一验证码至电话号码并接收用户反馈的第二验证码;
步骤S105,判断第二验证码是否与第一验证码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6,反之,执行步骤S107;其中用户接收到第一验证码后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网站上输入第一验证码,此时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码与接收到的第二验证码相同,则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反之,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码与接收到的第二验证码不同,则说明当前进行身份认证的用户身份不能明确,不能将其作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
步骤S106,身份认证成功,用户成为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为会员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并保存从功能服务器接收到的客户资料与之前录入的个人资料共同作为会员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上的个人资料;其中身份ID与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唯一对应且是基于身份证号码生成的,如:身份ID由身份证号码的前缀和尾部(如末2位)组成,若用户B的身份证号码的前缀为4425011970,后两位为26,则用户B的身份ID为442501197026,通过前缀4425011970可以知道用户B的出生地址和出生年份(如广东惠州人、1970年出生)这些信息,由于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确定的,因此得到的身份ID也是唯一确定的。
步骤S107,提示用户身份认证失败并自动删除从功能服务器接收到的客户信息。
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7实现了对个人身份的认证,当认证成功后,用户成为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从而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上的会员可以确保经过了实名认证,其身份是确定的。需要说明的是,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功能服务器(如公安局系统对应的公安局服务器、社保局系统对应的社保局服务器、银行系统对应的银行服务器等)通过专用线路连接,从而采用网络认证方法时,可以从功能服务器获取客户信息。其中公安局服务器上存储的客户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护照或港澳台通行证号码、电话号码、驾照、个人照片、户籍所在地地址、婚姻状况等信息;社保局服务器上存储的客户信息包括社保卡账号、身份证号码,照片、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等信息;银行服务器上存储的客户信息包括:银行卡账号、信用等级、身份证号码,照片、户籍所在地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此外,用户在移动通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驾照管理部门保存的资料也可以用于进行个人身份的网络认证。此外,通过银行服务器进行个人身份认证时,银行服务器上预先存储的客户信息可以为用户人工开户时所保存的资料,也可以为用户通过银行的自助发卡机所采集的客户信息。具体的,当用户通过自助发卡机采集客户信息时的操作步骤为:用户来到银行的营业厅,在自主发卡机上选择客户信息采集业务,按提示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等资料,然后扫描自己的身份证、拍照片,采集工作完成后,个人身份资料被保存到专用的资料库里,该资料可以用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身份认证。
再请参考图2,面对面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用户在具有实名认证资格的认证部门登记个人资料,其中个人资料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口所在地地址、婚姻状况以及照片等信息;
步骤S202,认证部门当面核实个人资料无误后为用户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并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上为用户存储个人资料,用户即成为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其可以通过身份ID和登录密码登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实名认证资格的认证部门包括专门采集个人身份资料的公证处、三大移动通信公司(移动、电信和联通)设立的代理采集个人身份资料的人工服务部门以及得到认可的可以代理采集个人身份资料的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而认证部门当面核实个人资料无误后为用户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之后用户成为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可以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此外,通过网络认证方法或面对面认证方法进行身份认证成功(即注册为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后,身份认证系统还为会员分配一个第三方查验密码以准许第三方查验会员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上存储的个人资料,如:当会员A需要把部分个人资料提供给第三方(如会员C)验证时,会员A可以将自己的身份ID和第三方查验密码告知第三方(会员C),然后第三方(会员C)通过输入会员A的身份ID和第三方查验密码可以查看会员A的部分资料,如照片、年龄、居住城市等。同时,用户身份认证成功之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为每个会员分配一个第三方支付账户,会员可以向第三方支付公司申请激活第三方支付账户,激活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递一个可在PC机或移动终端使用的专用U盾至用户,其中该专用U盾与会员的身份证号码唯一对应。其中,第三方支付账户可以进行小额信用支付和小额透支,即第三方支付账户允许会员进行一定限度的透支,如果会员有意不还钱可以按协议强行在会员的所有银行账户和证券公司及理财公司的账户扣款,也可以把该客户列入黑名单,让他失去信用。如:某会员从银行透支了一万元,逾期不还,银行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查询到该会员在证券公司有资产,由于该会员与银行签订有如果当事人违约时,银行可以从会员的其它金融机构的账户扣款,于是依据与会员签订的贷款协议,强行冻结其在证券公司账户的相应资金,并通知客户,走完程序后强行扣款,挽回了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功能服务器之间相互连接,从而在进行个人身份认证(即会员注册)时,用户可以提供相应的账户信息(如银行卡账号、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护照或港澳通行证号码或社保卡号码等)作为查验个人身份资料的根据,之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查验和采集用户在相应账户信息所对应的功能服务器(如银联、银行、证券公司、移动公司、社保局、公安局等)所保留的客户信息,达到确认用户身份的目的。同理,银行、移动公司、公安局等单位也可以反过来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获取某一会员的个人资料,如:当锁定某一个嫌犯时,可以利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银行、移动公司、婚介网站、网上支付公司进行信息交换来查找破案线索,通过输入嫌犯个人身份证号码(嫌犯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身份ID与身份证号码唯一对应)可以在所有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有信息交换联系的机构发起搜索,寻找破案线索。
再请参考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人信息共享系统100,其包括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社交应用服务器30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40,其中社交应用服务器30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40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相互关联。具体的,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包括:
会员信息存储模块201,用于存储经身份认证的会员的身份ID、登录密码以及个人资料,会员通过身份ID和登录密码登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其中个人资料包括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照片等信息,且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会员的注册方法(身份认证方法)如图1至图2所示,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大数据采集模块2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查询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其中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理财公司、保险公司等,社交应用网站包括QQ、微信、飞信以及婚介网站等;
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203,用于接收来自社交应用服务器30的实名认证请求并反馈个人资料至社交应用服务器30以供社交应用服务器30对会员的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以及
网上开户模块204,用于接收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金融机构服务器40,金融机构服务器40根据接收到的开户申请查询会员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201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个人资料确认会员身份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其中,大数据采集模块202与各个金融机构、社交应用网站之间通过专用线路或加密线路相连接,当某个人或某单位对某一会员提出查询请求时,大数据采集模块202采集该会员身份证名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和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其中金融机构的账户信息可供金融机构或其它单位用作个人信用评估用,同时,也可以为执法部门的侦查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如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会员A在某银行贷款违约,该银行通过大数据采集模块202查到会员A在另一个金融机构有资产,则该银行可以向执法部门申请强行扣款,或者依据与会员A签订的特殊协议,经银行同意强行扣款;而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可以用作个人社交信用评估。
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203与各个社交应用网站对应的社交应用服务器30相互连接,用于对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下面以社交应用为QQ为例进行说明:会员登录QQ账号后,点击QQ界面上的实名认证的条目,之后出现一个输入界面,界面的空格提示“请输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身份ID,输入后请点击认证”,会员输入身份ID后,QQ后台管理服务器(即社交应用服务器30)向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的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203发送实名认证请求(内含输入的身份ID),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203根据接收到的实名认证请求查询身份ID对应的个人资料,并将个人资料发送至社交应用服务器30,社交应用服务器30从接收到的个人资料中提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第一验证码至该电话号码,而会员接收到该第一验证码后,在QQ的认证框内填入接收到的第一验证码,之后社交应用服务器30判断接收到的验证码(记为第二验证码)与发出的第一验证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实名认证完成,并通过消息提示认证结果:您的QQ账户实名认证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在该QQ账户上增添该QQ账户为实名认证账户的标志,且标记该QQ账户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身份ID,从而其它QQ好友若对该会员有兴趣或疑问,可以向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要求查看该会员的部分资料。
而网上开户模块204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银行开户单元2041,用于接收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银行服务器(即金融机构服务器40),银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开户申请查询会员在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个人资料,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会员在当前开户银行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银行开户;
证券公司开户单元2042,用于接收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证券公司服务器(即金融机构服务器40),证券公司服务器根据会员的开户申请查询会员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201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个人资料确认会员身份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会员在当前开户证券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证券公司开户;以及
移动通信公司开户单元2043,用于接收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即金融机构服务器40),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根据会员的开户申请查询会员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201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个人资料确认会员身份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会员在当前开户移动通信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手机卡申请,其中移动通信公司包括移动、电信以及联通。
下面分别说明银行开户单元2041、证券公司开户单元2042以及移动通信公司开户单元2043的工作原理:
对于银行开户单元2041,如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会员D已经有一个银行账户(如工行账户),而现在会员D需要在另一银行(如招商银行)申请开户,则会员D首先登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然后再点击开户银行(即招商银行)的链接,在网上向该银行(招商银行)提出开户申请,在该银行的网上开户界面上,有一个提供本行或它行账号复制资料开户的界面,用户输入一个已有的银行账户(工行账户),开户银行(即招商银行)查看会员D在已开户银行(即工商银行)所保存的个人资料,若认定会员D是守信用的老客户且个人资料齐全(包括身份证地址和号码、照片、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等),则开户银行把已开户银行存储的个人资料复制过来,作为会员D在开户银行的原始资料,完成网上银行开户,然后通过快递把银行卡邮至会员D,从而实现了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网上银行开户,而无需会员D到银行营业厅去人工开户,大大地减少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对于证券公司开户单元2042,如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会员E选择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网上证券公司开户,则会员E首先登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然后选择某一证券公司提出开户申请,之后在该证券公司的开户界面上输入其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身份ID,之后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身份ID查询会员E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201所保存的个人资料,并在会员E的个人网页上点击验证码转发界面,在转发界面上输入想要转发的验证码,点击转发,验证码被发送到会员E的手机上,会员E在证券公司的网上开户界面上输入收到的验证码就可以确认自己的身份,当证券公司确认用户E的身份ID后,可以通过证券公司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的协议获取会员E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存留的个人资料,完成注册手续后的会员E可以得到一个证券公司的操作账户,从而实现了网上证券公司开户,而无需会员E到证券公司提供身份证资料进行人工开户。
对于移动通信公司开户单元2043,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会员F选择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网上手机卡申请,则会员F首先登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然后点击网上实名手机卡办理业务,之后在三家移动通信公司中选择任一家提出开户申请,并输入其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身份ID,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将会员F的开户申请以及身份ID发送至选择的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身份ID查询会员F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保存的个人资料,并审核,若审核通过同意会员F申请手机卡,则复制会员F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个人资料作为会员F在当前开户移动通信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手机卡申请,并将手机卡快递至会员F,而无需携带身份证到营业点办理。
再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系统100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其中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还包括账户关联模块205、非注册会员信息共享模块206、专用U盾检测模块207以及网上支付模块208,分别说明如下:
账户关联模块205,用于关联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账户以允许会员在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后操作任一账户。
非注册会员信息共享模块206,用于提供编辑窗口以供警察或会员输入并共享犯罪嫌疑人资料或任一会员的不诚信行为,犯罪嫌疑人资料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QQ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头像等信息;通过非注册会员信息共享模块206,为公众和执法部门提供了一个非注册会员的个人金融信用度和个人社交信用记录共享平台,如某个身份证为XXX的人是负案在逃的嫌犯,他没有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进行注册,则警方可以把他的犯罪资料发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为他建立一个网页,供公众查阅,避免新的受害者出现,同时,提示大家,如果发现该嫌犯,应立即向警方报告;同理,在社交中,若某个人有不诚信的行为,受害人也可以把其资料发上这个系统,公众可以利用这个系统查看某个公民的社交信用记录。
专用U盾检测模块207,用于检测PC机或移动终端上是否插入专用U盾,并在检测到专用U盾时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登录。其中,专用U盾与身份ID唯一对应。具体的,专用U盾包括U盾主体结构、USB插头以及音频插头,USB插头和音频插头分别活动连接于U盾主体结构的两端,且USB插头和音频插头在不使用时可以缩入U盾主体结构内,其中USB插头用于与PC机上的USB插口连接,音频插头用于与移动终端上的音频插口连接,从而通过专用U盾可以实现在PC机或移动终端上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
网上支付模块208,与购物平台或实名购票系统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40连接,用于接收来自金融机构服务器40的转账并对购物平台或实名购票系统进行在线支付。
需要说明的是,会员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有一个属于会员个人所有的网页,网页上显示有头像、各家金融机构(如银行)交易选择项、网上支付操作平台、证券公司开户及账号操作连接、购票(车票和机票)操作平台、社交应用网站(包括QQ和微信)登陆连接、网址大全等,会员一次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就可以进行任一操作。此外,会员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方法(如身份ID和登录密码)进行登陆,也可以通过专用U盾进行登陆,且通过专用U盾登陆后,会员可以操作自己的银行和其它金融账户。
请参考图6至图9,描述了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的流程图,其中个人信息共享方法适用于图3至图5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图6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在实现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时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在实现网上开户时的流程图,图8为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进行网上银行开户的具体流程图,图9为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进行网上证券公司开户的具体流程图。具体的,如图6所示,当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时,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登录社交应用账户后,选择对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输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身份ID;其中社交应用界面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有实名认证条目,用户点击该条目即选择了进行实名认证;
步骤S302,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和身份ID至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步骤S303,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根据接收到的身份ID查找相应的个人资料并将个人资料反馈至社交应用服务器;
步骤S304,社交应用服务器从个人资料中提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第一验证码至电话号码,并接收会员反馈的第二验证码;
步骤S305,社交应用服务器判断第二验证码是否与第一验证码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306,反之,执行步骤S307;
步骤S306,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成功,在社交应用界面上提示用户:您的社交应用账户(如QQ或微信账户)实名认证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在该社交应用账户上增添该社交应用账户为实名认证账户的标志,且标记该社交应用账户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上的身份ID,从而其它好友若对用户有兴趣或疑问,可以向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要求查看该用户的部分资料;
步骤S307,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失败。
社交应用账户的实名认证借助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实现,通过对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保证了社交应用账户的安全性,避免了通过社交应用账户进行网络犯罪等不法行为。此外,还可以发布新的规则,如果发现有人利用社交用于账户(如QQ或微信或婚介网站等)做不法活动,则其身份证名下的所有社交用于账户都会被冻结,不法分子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被冻结一个账号又开一个新的账号继续行骗,一旦被人举报就无法用原有的身份证再开账户。同时,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在登录社交应用账户时,还可以选择通过插入专用U盾登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再链接登陆社交用于账户,由于专用U盾的无法复制性,使得犯罪分子无法盗用会员的密码进行非法活动,因此大大降低了社交应用网站的犯罪率,提高了社交活动的安全性。
再请参考图7,当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网上开户时,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会员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选择任一金融机构并提出开户申请;
步骤S402,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将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金融机构服务器;
步骤S403,金融机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开户申请查询会员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个人资料确认会员身份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其中此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如图8所示,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网上银行开户时,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会员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选择任一银行并提出开户申请;
步骤S502,会员在银行的开户界面上输入会员在已开户银行的银行账号;
步骤S503,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将开户申请以及会员已开户银行的银行账号发送至当前进行开户的银行对应的银行服务器(即金融机构服务器);
步骤S504,银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开户申请以及已开户银行的银行账号查询会员在已开户银行的个人资料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当前开户银行的原始资料以完成网上银行开户;
步骤S505,当前开户银行将银行卡邮寄至会员。
再请参考图9,当金融机构为证券公司,即网上证券公司开户时,本发明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会员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选择任一证券公司并提出开户申请;
步骤S602,会员在选择的证券公司的开户界面上输入会员的身份ID;
步骤S603,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将开户申请以及会员的身份ID发送至当前进行开户的证券公司对应的证券公司服务器(即金融机构服务器);
步骤S604,证券公司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开户申请以及身份ID查询会员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上保存的个人资料并复制个人资料作为当前开户证券公司的原始资料以完成网上证券公司开户。
需要说明的是,会员还可以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进行移动通信公司开户(即申请新的手机卡),其具体操作方法与图9所示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同时,还可以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查找任一会员身份证名下的所有账户信息,具体过程包括:
(1)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在大数据采集模块输入查询请求以及待查询会员的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
(2)大数据采集模块根据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查找相应的会员,并搜索会员名下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
由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各个社交应用服务器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相互连接,因此可以快捷地采集到某个会员的活动数据,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可以成为执法部门破案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执法部门可以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输入嫌犯的个人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之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向有关联的银行、证券公司、支付平台、QQ、微信、飞信、婚介网等发起搜索,高效率地把与嫌犯有关的交易和活动线索都集中在一起,从而方便了执法部门的破案工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个人身份认证系统20进行实名购票,具体过程包括:
(1)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并选择实名购票;
(2)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自动输入会员的身份证号码并将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实名购票服务器;
(3)实名购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身份证号码生成包含有身份证号码的车票或机票;
(4)网上支付模块自动支付费用。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网络活动中的个人身份认证问题,使虚拟的网络活动成为实名网络活动;(2)为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即金融机构根据会员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可以对会员进行信用进行深入全面的信用评估,决定是否同意会员的贷款或信用卡申请;(3)实现了网上开户,为会员及各个开户机构的工作人员节约了时间;(4)实现了账户关联,将会员的所有账户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相互关联,从而会员登录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后即可操作所有的银行和其它金融账户(5)实现了实名购票;(6)实现了非注册会员信息共享,从而可以对一些没有注册的会员的金融信用和社会信用进行信用查证,进而避免上当受骗。简言之,本发明建立了一个包括金融和社交的个人信息认证平台,实现了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社交应用、金融机构等之间的信息联动、信息共享,有助于推动诚信社会的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减少犯罪行为。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6)

1.一种个人信息共享方法,适用于个人信息共享系统,所述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包括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社交应用服务器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金融机构服务器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相互关联,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包括:
会员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经身份认证的会员的身份ID、登录密码以及个人资料,所述会员通过所述身份ID和登录密码登陆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大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查询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
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的实名认证请求并反馈所述个人资料至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以供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对所述会员的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以及
网上开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登录社交应用账户后,选择对所述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输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身份ID;
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和所述身份ID至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根据所述身份ID查找相应的个人资料并将所述个人资料反馈至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
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从所述个人资料中提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第一验证码至所述电话号码,并在接收到所述会员反馈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所述第二验证码是否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成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社交应用账户实名认证失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上开户模块具体包括:
银行开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银行服务器,所述银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银行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银行开户;
证券公司开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证券公司服务器,所述证券公司服务器根据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证券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证券公司开户;以及
移动通信公司开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所述移动通信公司服务器根据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所保存的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移动通信公司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手机卡申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账户关联模块,用于关联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账户以允许所述会员在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后操作任一所述账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非注册会员信息共享模块,用于提供编辑窗口以供警察或所述会员输入并共享犯罪嫌疑人资料或任一所述会员的不诚信行为,所述犯罪嫌疑人资料包括所述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QQ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头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专用U盾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C机或移动终端上是否插入专用U盾,并在检测到所述专用U盾时进行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登录,所述专用U盾与所述身份ID唯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U盾包括U盾主体结构、USB插头以及音频插头,所述USB插头和音频插头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U盾主体结构的两端,且所述USB插头用于与所述PC机上的USB插口连接,所述音频插头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上的音频插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网上支付模块,与购物平台或实名购票系统以及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的转账并对所述购物平台或实名购票系统进行网上支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交应用网站包括QQ、微信、飞信以及婚介网站,所述身份ID由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号码唯一生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会员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选择任一金融机构并提出开户申请;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金融机构服务器;
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在大数据采集模块输入查询请求以及待查询会员的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
所述大数据采集模块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查找相应的所述会员,并搜索所述会员名下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登录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并选择实名购票;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自动输入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号码并将所述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实名购票服务器;
所述实名购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身份证号码生成包含有所述身份证号码的车票或机票;
网上支付模块自动支付费用。
12.一种个人身份认证方法,适用于个人信息共享系统,所述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包括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社交应用服务器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器,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金融机构服务器与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相互关联,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包括:
会员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经身份认证的会员的身份ID、登录密码以及个人资料,所述会员通过所述身份ID和登录密码登陆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大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查询所述会员的身份证名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和/或社交应用网站的账户信息;
社交应用实名认证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的实名认证请求并反馈所述个人资料至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以供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对所述会员的社交应用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以及
网上开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会员的开户申请并将所述开户申请发送至相应的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所述金融机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户申请查询所述会员在所述会员信息存储模块或已开户机构所保存的所述个人资料,根据所述个人资料确认所述会员身份并复制所述个人资料作为所述会员在当前开户机构的原始资料,进而完成网上开户;
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对面认证方法和网络认证方法,所述网络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网站上输入个人资料,并选择所述个人资料的网络认证方式;
用户输入与所述网络认证方式相应的账户信息,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发送所述账户信息和身份认证请求至与所述账户信息相应的功能服务器;
所述功能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信息查找并发送所述用户在所述功能服务器存储的客户信息至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从所述客户信息中提取电话号码以发送第一验证码至所述电话号码,并在接收到所述用户反馈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所述第二验证码是否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身份认证成功,所述用户成为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为所述会员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并保存所述个人资料,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提示所述用户身份认证失败并自动删除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接收到的所述个人资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认证方式包括银行账号认证、护照或通行证认证、社保账号认证以及证券公司账号认证,所述功能服务器分别对应为银行服务器、公安局服务器、社保局服务器以及证券公司服务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认证方式为银行账号认证时,所述账户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任一已开户行的银行卡账号,且所述客户信息包括所述用户存储于所述银行服务器上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以及照片。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对面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在具有实名认证资格的认证部门登记所述个人资料,所述个人资料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地址以及照片;
所述认证部门当面核实所述个人资料,并在确认无误后为所述用户分配一个身份ID和登录密码,所述用户成为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会员并通过所述身份ID和登录密码进行登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身份认证成功之后还包括:
所述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为所述会员分配一个第三方支付账户;
所述会员向第三方支付公司申请激活所述第三方支付账户;
所述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递一个与所述会员的身份ID唯一对应的专用U盾至所述会员,其中所述专用U盾与PC机或移动终端连接。
CN201510121026.6A 2015-03-19 2015-03-19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Active CN104717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1026.6A CN104717073B (zh) 2015-03-19 2015-03-19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1026.6A CN104717073B (zh) 2015-03-19 2015-03-19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073A CN104717073A (zh) 2015-06-17
CN104717073B true CN104717073B (zh) 2018-09-18

Family

ID=5341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1026.6A Active CN104717073B (zh) 2015-03-19 2015-03-19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70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260A (zh) * 2015-07-20 2017-0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银行卡信息进行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57923A (zh) * 2015-09-29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信息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5407002A (zh) * 2015-12-02 2016-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上营业厅的开户入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50928B (zh) * 2015-12-03 2020-02-18 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商业银行网络远程开户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74172A (zh) * 2015-12-17 2016-05-11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
CN109617860B (zh) * 2016-01-13 2021-10-2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账户的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7025397B (zh) * 2016-01-29 2020-09-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743928A (zh) * 2016-04-28 2016-07-0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6249989B (zh) * 2016-07-20 2020-03-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内容时的社交应用程序图标排列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85487A (zh) * 2016-10-13 2017-03-0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网上支付方法、域名系统及网上支付装置
CN106534076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
JP6308707B1 (ja) * 2017-08-09 2018-04-11 有限会社マーク 名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9727142B (zh) * 2018-05-14 2023-05-26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投保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3464A (zh) * 2018-08-16 2018-12-21 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市粮食局)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系统安全认证与自动授权方法和系统
CN109743322A (zh) * 2019-01-04 2019-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身份认证系统
CN111833063B (zh) * 2019-04-16 2024-02-0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92792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海付移通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支付账户的开户方法、支付管理系统以及装置
TWI777105B (zh) * 2019-11-21 2022-09-11 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確認時取得附加資料以執行對應作業之系統及方法
CN111786992A (zh) * 2020-06-30 2020-10-16 河北中废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会员注册和认证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2520B (zh) * 2020-11-23 2024-03-19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电话业务实名登记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368A (zh) * 2014-10-21 2015-03-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平台中用户体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2915B2 (ja) * 2003-06-05 2013-07-24 インタートラスト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ピア・ツー・ピアサービス編成ための相互運用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158468B (zh) * 2011-01-26 2014-10-22 清华大学 一种在社交网络服务中分享和获取数据的方法
CN104270386B (zh) * 2014-10-22 2017-09-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应用系统用户信息整合方法及身份信息管理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368A (zh) * 2014-10-21 2015-03-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平台中用户体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073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073B (zh) 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个人信息共享方法和身份认证方法
Sullivan et al. E-residency and blockchain
US82200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ty in global computer transactions that enable reverse-authentication of a server by a client
CN102006271B (zh) 用于在线交易的ip地址安全多信道认证
JP4717886B2 (ja) 電子メールを規制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823447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用信息分享系统以及方法
RU2427893C2 (ru) Способ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лужебного сервер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оплаты услуг (варианты)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м интернете
US20140222690A1 (en) Verification of a person identifier received online
CN108369700A (zh) 移动支付系统
US2010027463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ducting a communication
US20090021349A1 (en) Method to record and authenticate a participant's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an event via a network
CA2671111A1 (en) Identity theft pro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CN109214617A (zh) 一种互联网金融风险定量评估审核系统
CA22605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CN106452793A (zh) 一种电子签名的方法和系统
US1171134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e cross-platform token exchange
CN103353973A (zh) 基于音频验证的银行业务交易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521576B (zh) 互联网用户身份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US11503026B2 (en) Email address with identity string and methods of use
CN101097623A (zh) 一种会员身份认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05140A (zh) 网络用户的身份核实认证系统和核实认证方法
KR20140125299A (ko) 모바일 메시징 기반의 전자서명 인증을 통한 자동이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220343025A1 (en) Process for managing the rights and assets of a user on a blockchain
US200601171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secure transmission of a confidential code through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XPA06006883A (es) Metodo para registro de usuario con un apoderado para trabajo posterior con una de las unidades servidor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