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4702A -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4702A
CN104714702A CN201310690441.4A CN201310690441A CN104714702A CN 104714702 A CN104714702 A CN 104714702A CN 201310690441 A CN201310690441 A CN 201310690441A CN 104714702 A CN104714702 A CN 104714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touch
touch frame
infrared touc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04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4702B (zh
Inventor
刘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uchuant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904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4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4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4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4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红外触摸框(1),通过USB接口与红外触摸框(1)相连接的电脑主板模块(2),以及通过I2C接口与红外触摸框(1)相连接的电视主板模块(3)构成。本发明性能非常稳定,能彻底克服电视控制主板不能和红外触摸框进行关联通讯,进而导致触摸功能不能很好的在电视主板和电脑这两个模块之间切换的缺陷。

Description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外线触摸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电脑电视一体机一般多用于商业和教育领域的演示和书写,使用者通过手指或教鞭等类似的书写工具在电视的液晶屏幕上书写点击,从而控制内置或外接的电脑,实现PPT 演示或多媒体教学。其中,其触摸功能则是通过安装在液晶屏四周的红外线触摸框连接电脑实现的。
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多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演示人不能通过触摸的方式来对电视通道进行切换或者对电视进行更加复杂的功能调整。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电视通道切换动作和功能调整属于电视主板控制范畴,需要使用遥控器或者功能较弱的面板按键来实现。当演示人需要离开电视屏幕去找放在附近的遥控器或操作不那么方便直观的面板按键时,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演讲的中断。(2)当演示者离开电视屏幕走到台下时,若想对电脑做一些诸如PPT翻页、关闭电脑声音等操作时,往往需要重新回到电视屏幕前使用触摸屏或者鼠标,从而导致操作不够灵活和及时。
综上所述,产生上面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电视控制主板没有和红外触摸框进行关联通讯,从而导致触摸功能不能很好的在电视主板和电脑这两个模块之间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电脑电视一体机所存在的电视控制主板不能和红外触摸框进行关联通讯,进而导致触摸功能不能很好的在电视主板和电脑这两个模块之间切换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主要由红外触摸框,通过USB接口与红外触摸框相连接的电脑主板模块,以及通过I2C接口与红外触摸框相连接的电视主板模块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触摸框由微控制器,通过地址总线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接的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和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组成;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通过发射的红外线与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相连接,且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还通过AD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由用于接受红外线的受光二极管阵列、与该受光二极管阵列相连接的接受逻辑控制电路、与接受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RC网络滤波电路、与RC网络滤波电路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以及与信号放大电路相连接的选板逻辑电路组成;所述选板逻辑电路则通过AD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由用于红外线发射的发光二极管阵列,与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相连接的发射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为了较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微控制器采用32位的STM32F103C8T6型ARM处理器。
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启动,红外触摸框接受外部输入的动作控制信号;
(2)判断该动作控制信号是否是触摸信号?是,则系统开启电视主板模块(3)的触摸功能,同时冻结电脑主板模块(2)的触摸功能;否,则红外触摸框(1)通过USB接口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同时冻结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红外触摸框接受外部输入的动作控制信号”,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系统启动,进行逻辑扫描,并通过触摸算法得到触摸信息;
(A2)触摸信息发送到电视主板模块;
(A3)判断是否允许通过USB发送到电脑,是,则通过USB发送信息到电脑;否,则执行步骤(A4);
(A4)进行手势逻辑判断,并判断是否有手势产生;有,则将手势信息发送给电脑主板模块;否,则执行步骤(A5);
(A5)处理I2C接收到的数据;
(A6)判断是否有遥控器命令,有,则发送相应USB键盘值到电脑;否,则设置允许通过USB发送到电脑标志。
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红外触摸框接收触摸信号;
(A2)电视主板模块判断是否有触摸信息数据,有,则执行步骤(A3);否,则返回步骤(A1);
(A3)接收触摸信息数据;
(A4)判断是否需要操控电视菜单?是,则电视主板模块触摸功能启动,进入电视操作状态,并执行步骤(A5);否,则电脑主机模块开启,进入电脑操作状态;
(A5)判断电视操作状态是否完成?是,则进入电脑操作状态;否,则持续电视操作状态,并重复步骤(A5),直至系统进入电脑操作状态时结束。
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电视主板模块接收IR信号;
(B2)判断是否操控电脑主机模块?是,则进入电脑操作状态,直至结束;否,则进入电视操作状态,直至结束。
同时,步骤(1)中所述的“动作控制信号”包括在红外触摸框上形成的划动动作信号和通过遥控器产生的遥控信号,且所述红外触摸框按HID设备协议标准将触摸信息通过USB接口传输给电脑主板模块。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便于实现和操作。
(2)本发明性能非常稳定,能彻底克服电视控制主板不能和红外触摸框进行关联通讯,进而导致触摸功能不能很好的在电视主板和电脑这两个模块之间切换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红外触摸框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开启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流程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名称为:
1—红外触摸框,2—电脑主板模块,3—电视主板模块,4—遥控器,11—微控制器,12—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3—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21—发光二极管阵列,122—发射控制逻辑电路,131—受光二极管阵列,132—接受逻辑控制电路,133—RC网络滤波电路,134—信号放大电路,135—选板逻辑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构成,即由红外触摸框1,通过USB接口与红外触摸框1相连接的电脑主板模块2,通过I2C接口与红外触摸框1相连接的电视主板模块3,以及遥控器4构成。
其中,红外触摸框1为电脑主板模块2和电视主板模块3的中转站,其建立了电视主板模块3和电脑主板模块2之间的通讯桥梁,使用户既能通过触摸操控电视菜单,又能通过遥控器4操控电脑主机。当人离电脑主机较远需要使用遥控器4来操控电脑主机时,其首先是通过遥控器4发出控制信号给电视主板模块3的接收器,然后再通过电视主板模块3发信号给红外触摸框1微控制器11,最后通过微控制器11来控制电脑主机模块2。
该红外触摸框1由微控制器11,通过发射地址总线与微控制器11相连接的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以及通过接受地址总线与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组成。
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通过发射的红外线与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相连接,即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与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之间通过红外线无线相连。同时,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还通过AD总线与微控制器11相连接。为了确保使用效果,该微控制器11优先采用32位的STM32F103C8T6型ARM处理器来实现。
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由两部分构成,即由用于红外线发射的发光二极管阵列121,以及与该发光二极管阵列121相连接的发射控制逻辑电路122组成。而所述的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则由用于接受红外线的受光二极管阵列131、与该受光二极管阵列131相连接的接受逻辑控制电路132、与接受逻辑控制电路132相连接的RC网络滤波电路133、与RC网络滤波电路133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134,以及与信号放大电路134相连接的选板逻辑电路135组成。同时,该选板逻辑电路135还通过AD总线与微控制器11相连接。
为了确保效果,该红外触摸框1按HID设备协议标准将触摸信息通过USB接口传输给电脑主板模块,以实现红外触摸框1与电脑主板模块之间的通讯。
实施例2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具体实现方法,其整体流程如图2所示,即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启动,红外触摸框接受外部输入的动作控制信号;
(2)判断该动作控制信号是否是触摸信号?是,则系统开启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同时冻结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否,则红外触摸框通过USB接口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同时冻结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
其中,所述的“红外触摸框接受外部输入的动作控制信号”,其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即包括以下步骤:
(A1)系统启动,进行逻辑扫描,并通过触摸算法得到触摸信息;
(A2)触摸信息发送到电视主板模块;
(A3)判断是否允许通过USB发送到电脑,是,则通过USB发送信息到电脑;否,则执行步骤(A4);
(A4)进行手势逻辑判断,并判断是否有手势产生;有,则将手势信息发送给电脑主板模块;否,则执行步骤(A5);
(A5)处理I2C接收到的数据;
(A6)判断是否有遥控器命令,有,则发送相应USB键盘值到电脑;否,则设置允许通过USB发送到电脑标志。
为了确保使用效果,该“动作控制信号”包括在红外触摸框上形成的划动动作信号和通过遥控器产生的遥控信号。例如,在电视屏幕左侧由下向上滑动,或在电视屏幕前由右向左滑动等手势动作等等。而“开启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则其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红外触摸框接收触摸信号;
(B2)电视主板模块判断是否有触摸信息数据,有,则执行步骤(B3);否,则返回步骤(B1);
(B3)接收触摸信息数据;
(B4)判断是否需要操控电视菜单?是,则电视主板模块触摸功能启动,进入电视操作状态,并执行步骤(B5);否,则电脑主机模块开启,进入电脑操作状态;
(B5)判断电视操作状态是否完成?是,则进入电脑操作状态;否,则持续电视操作状态,并重复步骤(B5),直至系统进入电脑操作状态时结束。
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其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1)电视主板模块接收IR信号;
(C2)判断是否操控电脑主机模块?是,则进入电脑操作状态,直至结束;否,则进入电视操作状态,直至结束。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红外触摸框(1),通过USB接口与红外触摸框(1)相连接的电脑主板模块(2),以及通过I2C接口与红外触摸框(1)相连接的电视主板模块(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触摸框(1)由微控制器(11),通过地址总线分别与微控制器(11)相连接的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和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组成;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通过发射的红外线与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相连接,且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还通过AD总线与微控制器(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接受控制逻辑单元(13)由用于接受红外线的受光二极管阵列(131)、与该受光二极管阵列(131)相连接的接受逻辑控制电路(132)、与接受逻辑控制电路(132)相连接的RC网络滤波电路(133)、与RC网络滤波电路(133)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134),以及与信号放大电路(134)相连接的选板逻辑电路(135)组成;所述选板逻辑电路(135)则通过AD总线与微控制器(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控制逻辑单元(12)由用于红外线发射的发光二极管阵列(121),与该发光二极管阵列(121)相连接的发射控制逻辑电路(122)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11)采用32位的STM32F103C8T6型ARM处理器。
6.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启动,红外触摸框接受外部输入的动作控制信号;
(2)判断该动作控制信号是否是触摸信号?是,则系统开启电视主板模块(3)的触摸功能,同时冻结电脑主板模块(2)的触摸功能;否,则红外触摸框(1)通过USB接口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同时冻结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红外触摸框接受外部输入的动作控制信号”,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系统启动,进行逻辑扫描,并通过触摸算法得到触摸信息;
(A2)触摸信息发送到电视主板模块;
(A3)判断是否允许通过USB发送到电脑,是,则通过USB发送信息到电脑;否,则执行步骤(A4);
(A4)进行手势逻辑判断,并判断是否有手势产生;有,则将手势信息发送给电脑主板模块;否,则执行步骤(A5);
(A5)处理I2C接收到的数据;
(A6)判断是否有遥控器命令,有,则发送相应USB键盘值到电脑;否,则设置允许通过USB发送到电脑标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电视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红外触摸框接收触摸信号;
(B2)电视主板模块判断是否有触摸信息数据,有,则执行步骤(B3);否,则返回步骤(B1);
(B3)接收触摸信息数据;
(B4)判断是否需要操控电视菜单?是,则电视主板模块触摸功能启动,进入电视操作状态,并执行步骤(B5);否,则电脑主机模块开启,进入电脑操作状态;
(B5)判断电视操作状态是否完成?是,则进入电脑操作状态;否,则持续电视操作状态,并重复步骤(B5),直至系统进入电脑操作状态时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电脑主板模块的触摸功能”,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1)电视主板模块接收IR信号;
(C2)判断是否操控电脑主机模块?是,则进入电脑操作状态,直至结束;否,则进入电视操作状态,直至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动作控制信号”包括在红外触摸框上形成的划动动作信号和通过遥控器产生的遥控信号,且所述红外触摸框(1)按HID设备协议标准将触摸信息通过USB接口传输给电脑主板模块。
CN201310690441.4A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ctive CN104714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0441.4A CN104714702B (zh)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0441.4A CN104714702B (zh)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4702A true CN104714702A (zh) 2015-06-17
CN104714702B CN104714702B (zh) 2018-05-15

Family

ID=53414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0441.4A Active CN104714702B (zh)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47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343A (zh) * 2018-10-23 2019-04-02 深圳市海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框的pc接口信号转接装置及方法
WO2022077243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触控一体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2516Y (zh) * 2008-11-05 2009-07-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
CN101615059A (zh) * 2009-07-09 2009-12-30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电视板卡控制的电视电脑一体机及实现方法
CN201869303U (zh) * 2010-10-29 2011-06-15 北京先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控装置的电视机
CN202995545U (zh) * 2012-11-19 2013-06-12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视电脑一体机
CN103197771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对外接电脑进行遥控的电视电脑一体机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2516Y (zh) * 2008-11-05 2009-07-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
CN101615059A (zh) * 2009-07-09 2009-12-30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电视板卡控制的电视电脑一体机及实现方法
CN201869303U (zh) * 2010-10-29 2011-06-15 北京先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控装置的电视机
CN202995545U (zh) * 2012-11-19 2013-06-12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视电脑一体机
CN103197771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对外接电脑进行遥控的电视电脑一体机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343A (zh) * 2018-10-23 2019-04-02 深圳市海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框的pc接口信号转接装置及方法
CN109558343B (zh) * 2018-10-23 2021-04-20 安徽海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框的pc接口信号转接装置及方法
WO2022077243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触控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4702B (zh)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60041A1 (en) All-in-One Machin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Memory Medium for Realizing Quick Touch in All Channels Thereof
CN103197801B (zh) 一体机及其实现外部设备与内置系统同时触摸的方法
CN103235658B (zh) 一体机及其实现全通道快速触摸的方法
CN103186323A (zh) 一体机及其触摸菜单的调出方法
CN104679324A (zh) 控制模组及其所适用的触控显示器
CN103631406B (zh) 无线触摸屏控制系统及其动态生成菜单的方法
WO2014166365A1 (zh) 对外接电脑进行遥控的电视电脑一体机和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909009A (zh) 数字化红外-蓝牙双桥式通用遥控装置
CN102438029B (zh) 一种实现Android手机远程交互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196780A (zh) 一种大屏幕显示终端触摸控制方法与系统
WO2019196415A1 (zh) 交互智能平板
WO2019196414A1 (zh) 交互智能平板及触摸数据处理方法
CN103235693B (zh) 一体机及其触摸菜单的调出方法
CN104714702A (zh) 基于红外线触摸框的非智能电视触摸互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3982283U (zh) 平板计算机
CN103124338B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音视频播放装置及方法
CN102566878B (zh) 一种实现与电视交互的装置、方法和电视机
CN203204588U (zh) 一种可在电视与电脑之间切换的触摸装置
CN103686285A (zh) 触控终端及其切换安卓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方法
CN109284047A (zh) 多媒体播放的控制方法、触摸板及电子终端
CN203219451U (zh) 一种触摸屏电视系统
CN204117354U (zh) 一种触摸显示系统的主机切换装置
CN204117025U (zh) 一种触摸显示系统的智能盒子
WO2020034602A1 (zh) 模拟触控方法以及装置、系统
CN201348775Y (zh) 具有红外触摸功能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233000 workshop 1,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Jiangqiao Road, bengshan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fuchuan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204, Fangda building, South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SOLUTION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