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2672A - 用于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2672A
CN104712672A CN201410723292.1A CN201410723292A CN104712672A CN 104712672 A CN104712672 A CN 104712672A CN 201410723292 A CN201410723292 A CN 201410723292A CN 104712672 A CN104712672 A CN 104712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energy storage
energy
output shaft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3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2672B (zh
Inventor
多米尼克·赫尔科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712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2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3/00Gearings based on repeated accumulation and delivery of energy
    • F16H33/02Rotary transmissions with mechanical accumulators, e.g. weights, springs, intermittently-connected fly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46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 F16H3/48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 F16H3/52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comprising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3/54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comprising orbital spur gears one of the central gears being internally toothed and the other externally toot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驱动负载时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其中储能设备具有用于马达的输入轴、用于负载的输出轴和机械的储能元件,其中机械的储能元件设计用于,通过输入轴的或输出轴的沿第一方向的转动运动而被加载并且通过输入轴的或输出轴的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运动而被卸载。

Description

用于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持马达、尤其是用于支持离合器致动马达的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有价值地参考现有技术DE 10 2009 019 581 A1公开一种具有储能器的杠杆致动器,借助于所述杠杆致动器,能够避免机械设计的超定从而避免高的致动螺杆的负载和轴承负载。
发明内容
在此提出的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改进现有技术,尤其是减小操纵离合器所必需的马达功率并且在此维持高的应用灵活性。
所述目的尤其通过一种用于在驱动负载时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来实现,其中储能设备具有用于马达的输入轴、优选不同于输入轴的用于负载的输出轴和优选与输入轴和/或输出轴运动耦联的机械的储能元件,其中机械的储能元件设计用于,通过输入轴或输出轴、优选两个轴沿第一方向的转动运动被加载并且通过输入轴或输出轴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运动被卸载。
马达优选为车辆中的马达,尤其优选为离合器致动马达。负载尤其优选为离合器的操纵设备,优选经由离合致动器。
由此,实现必需的马达功率的减小,因为储能元件在驱动负载时、例如在操纵离合器时(在“常开(normally-open)”或者说no离合器的情况下的接合,在“常闭(normally-closed)”nc离合器的情况下的分离——沿第二转动方向)能够输出能量进而支持马达、例如离合器致动马达并且在其他情况下(例如no离合器的分离或在nc离合器中的接合——沿第一转动方向)能够吸收能量以用于后续的输出。因此,能量再生和使用马达的、尤其是离合器致动马达的两个转动方向是可能的。尤其地,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较高的应用灵活性,因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由于其输入和输出轴能够灵活地并且普遍地使用,因为所述设备能够插入在马达轴、尤其是离合器致动马达和负载输入轴、尤其是离合器致动器之间的运动链中。因此,储能设备能够用作为模块化的、适用于不同应用的储能器,所述储能器能够耦联在不同现存的轴之间的传动机构中。尤其为用于下述应用的储能器:所述应用具有主力方向(主力矩方向)。
优选地,储能设备作为附加的模块设在离合器致动器中。尤其在直接操纵的离合器中,在同时动态要求高时必须在小负载的情况下经过长的无效路径(Totweg)并且在大负载的情况下经过短的路线。
机械的储能元件优选为下述构件,所述构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吸收机械能并且再次输出机械能。例如,所述机械的储能元件是弹簧,例如为螺旋弹簧或盘簧。
输入轴(或驱动器)优选与马达轴(例如,离合致动器马达的马达轴)连接。输出轴(或输出装置)优选与负载(例如离合器的操纵设备,优选经由离合器致动器,并且在那里例如与离合器致动器的螺杆)连接。优选地,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优选仅除了小的弹性之外例如通过用于感测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力矩的感测元件出现直接的、优选恒定的角度关系,所述力矩优选用于控制切换机构。
尤其优选地,储能设备能够沿第二方向在没有卸载的情况下运动,只要不需要对马达进行支持。对此,设备优选具有一个、优选两个飞轮,其中的至少一个飞轮能够根据负载切换,即飞轮的输入端和飞轮的输出端在切换状态中沿一个转动方向耦联并且沿另一个转动方向脱耦并且在另一个切换状态中沿两个转动方向脱耦。
尤其优选地,储能设备具有传动机构,例如行星齿轮组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借助于所述传动机构,在储能元件和输入轴和/或输出轴之间存在传动的耦联。由此传动力/力矩的加载和通过储能元件对马达的支持是可能的。优选地,储能设备附加地具有飞轮,所述飞轮优选在传动机构部件之间沿特定的方向将运动耦联或脱耦。
优选地,在输入轴上在操纵储能设备期间不出现力方向的反转。由此避免间隙(Spieldurchgang),所述间隙例如能够更强地磨损轴承。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的范围中,将(运动地)耦联或脱耦优选理解成存在两个构件的机械连接,所述机械连接将一个构件的运动(例如转动运动)直接或间接地变换成另一个构件的运动。将(运动地)脱耦或被脱耦优选理解成不存在两个构件的这种机械连接。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马达是离合器致动马达,优选为双离合器致动马达,并且负载为离合器的、优选双离合器的操纵设备,优选为离合器致动器,优选为双离合器致动器。
由此,获得仅涉及离合器致动系统的已经提到的优点。尤其地,不必应用专门匹配于不同应用的杠杆致动器或其他的补偿机构。此外,可能的是,由于对旋转运动的支持,在储能设备中已经设有自动的磨损再调整装置,借此不需要单独的磨损再调整装置。
优选地,借助于依据力矩切换的飞轮(例如,在下文中描述的第一飞轮),优选在与滑动离合器(例如,在下文中描述的滑动离合器)连接的情况下,将自动的磨损再调整装置集成在储能设备中。优选地,输入轴与离合器致动马达耦联并且输出轴与离合器的操纵设备优选借助于离合器致动器、例如离合器致动器的螺杆耦联。优选地,储能设备集成到(双)离合致动器(例如所谓的动力组)中。例如在致动器的运动链中的任意点上,储能设备的轴中的至少一个耦联到致动器的轴上。
离合器的操纵设备优选为下述设备,所述设备通过机械的调整路径接合或分离离合器(连接或松开)。例如,所述操纵设备是可松开的离合器的接合轴承或分离轴承。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设备具有自动的切换机构,优选为机械的切换元件,借助于所述切换机构,储能元件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优选两个轴沿第一方向转动运动时与为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中的至少一个轴、优选两个轴耦联,并且借助于所述切换机构,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优选两个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运动时,储能元件根据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的力矩与为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中的至少一个轴、优选两个轴在一个切换状态中耦联并且在另一个切换状态中脱耦。
以所述方式,如果存在沿第一方向的转动运动,那么始终能够实现储能元件的加载。如果存在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运动,那么能够实现依据负载的卸载。
如果伴随着轴的转动优选经由运动转换装置、例如传动机构或滑轮组出现储能元件的弹性变形或回复变形,那么优选存在轴中的一个轴和储能元件之间的耦联。如果伴随着轴的转动不出现这种变形或回复变形,那么优选存在脱耦。
根据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力矩,耦联或脱耦优选借助于切换机构来进行,其方式在于,力矩传感器(例如感测元件)将传递的力矩转化成力矩传感器的特定的、定向的偏转并且通过偏转在大于或小于力矩阈值时触发机械的切换过程,所述切换过程在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相应地耦联储能元件并且在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使储能元件脱耦,优选地借助于可切换的飞轮,例如在下文中描述的第一飞轮。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切换机构由纯机械的切换元件构成。
由此,设备能够灵活地作为相对于驱动器的附加模块并且不需要附加的电控制装置。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切换机构具有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耦联的感测元件、与感测元件连接的切换元件、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并且借助于切换元件的运动,能够禁用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所述切换元件的运动通过感测元件根据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的并且作用于感测元件的力矩产生。
由此,能够借助于根据负载对两个飞轮的控制来执行对支持的激活。
优选地,储能元件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飞轮的飞轮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即尤其只要第一飞轮沿其脱耦方向转动,那么储能元件越来越强地变形。通过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的复位止动作用,锁止了储能元件的自动的回复变形。第一飞轮锁止沿卸载方向的运动从而用于使储能器沿转动方向被加载。
优选地,第二飞轮耦联到第一飞轮上,其中第二飞轮的飞轮输出端固定至壳体并且第二飞轮的飞轮输入端与第一飞轮的飞轮输出端耦联。第一飞轮的飞轮输入端优选运动地耦联到输入轴和/或输出轴上或者耦连到这些轴中的至少一个轴上和感测元件上。两个飞轮优选相反地耦联,即例如在第一飞轮使其飞轮输入端和飞轮输出端沿第一转动方向脱耦并且沿第二转动方向耦联时,第二飞轮使其飞轮输入端和输出端沿第一方向耦联并且使其沿第二转动方向脱耦。只要没有执行切换元件的切换运动,储能器沿卸载方向一起转动,其中在此第二飞轮空转。
感测元件优选为下述元件,所述元件将力矩转换成特定的相对运动(例如,轴向的移动或偏转、剪切或扭转)。所述感测元件例如是感测轮,所述感测轮经由用于驱动和/或输出的轴向的楔形或斜坡轮廓根据力矩经受轴向移动或者所述感测轮经由弹性连接经受根据力矩的相对于驱动器和/或输出装置的扭转。其优选运动地设置在储能设备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感测元件优选在驱动器和输出装置(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耦联。感测元件的目的是,感测输出装置上的负载(力矩)并且接入第一飞轮还有优选地储能元件的连接点。所述接入例如经由通过输出力矩和斜坡触发的轴向移动而发生作用。
与感测元件连接的切换元件优选为连杆,所述连杆将感测元件的相对运动传递到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上、例如传递到止动爪的枢转点上。根据感测元件的相对运动,由此,锁止元件被置于锁止位置,从而形成沿一个方向耦联的常规的飞轮,或者锁止元件被带出锁止位置,使得飞轮沿两个转动方向脱耦。
飞轮的锁止元件例如为(一个或多个)夹紧滚筒、夹紧体、止动爪、齿盘和/或圈形弹簧。只要禁用锁止元件,那么飞轮沿两个方向打开,使得替代在锁止元件没有禁用的情况下仅沿一个方向,飞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沿两个方向的相对运动是可能的。优选地,通过切换元件,第一飞轮可以说被打开或闭合。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设备具有传动机构,并且储能元件优选借助于切换机构、根据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的力矩以至少两个可能的传动比中的一个传动比与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中的至少一个轴耦联。
以所述方式,卸载(支持)和/或加载根据负载在至少两个传动级中进行。传动比a:b在低负载(或低力矩)的情况下、即在传动切换阈值之下与在高负载(或高力矩)的情况下相比更高,其中a为输出轴的转动并且b为构件的转动,在所述构件上设置有储能元件。优选地,在低力矩的情况下在传动比大于1:1(例如为2:1,这就是说在构件旋转一圈时输出轴旋转两圈,在所述构件上设置有储能元件)时存在支持。因此,卸载在低力矩的情况下进行并且持续更长时间。优选地,在高力矩的情况下(在传动切换阈值之上)在传动比为1:1或小于1:1(例如为1:2,即在构件旋转两圈时输出轴旋转一圈,在所述构件上设置有储能元件)时存在支持。因此,卸载在高力矩的情况下进行并且然而更短。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传动机构是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由此,具有传动的尤其紧凑的构造形式是可能的,这尤其能够实现飞轮的非常有利的并且简单的定位。
储能元件优选安置在行星齿轮组中。在第一实施变型形式中,储能设备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与齿圈运动地、优选直接地(即,优选在没有中间构件的情况下)耦联。在另一个实施变型形式中,储能设备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运动地、优选直接地耦联。
优选地,储能元件、例如存储弹簧的位置取决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位置。如果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齿圈上,那么所述储能元件在常规状态下位于连接片和太阳轮之间,其中储能元件的一个连接点位于连接片上并且另一个连接点位于太阳轮上。如果输入轴和输出轴与太阳轮(直接)耦联,那么所述储能元件首先设置在连接片和齿圈之间,其中储能元件的一个连接点位于连接片上并且另一个连接点位于齿圈上。储能元件优选构成为螺旋弹簧。
优选地,第一飞轮在行星齿轮组中装入相同元件之间,如在无负载状态中的存储弹簧。所述第一飞轮调整或锁止所述元件相对于彼此的首先沿卸载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飞轮用于:使储能器沿一个转动方向被加载。只要没有来自切换机构的信号,那么储能器沿另一个转动方向一起转动。通过切换器打开飞轮。
优选地,第二飞轮位于下述元件上,通过存储弹簧和第一飞轮,所述元件与连接片连接。第二飞轮在一侧上固定至壳体。因此,不像在第一飞轮中那样相对锁止转动方向,而是绝对锁止转动方向。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储能元件能够通过移动机械的储能元件的连接点以至少两个可能的传动比与为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中的至少一个轴耦联。
由此,借助于弹簧连接的根据负载的变化来控制传动比变化。
优选地,切换机构设计用于,在至少两个传动比之间通过移动机械的储能元件的连接点来切换。
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作为传动机构的第一实施变型形式中,储能设备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与齿圈运动地直接耦联,并且储能元件与太阳轮并且根据传动比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连接片或齿圈连接。在另一个实施变型形式中,储能设备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运动地直接耦联,并且储能元件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圈连接并且根据传动比与连接片或齿圈连接。
优选地,切换机构为了改变储能元件的连接点具有另一个优选与感测元件连接的切换元件或者已经将第一飞轮锁止或脱耦的切换元件。
优选地,储能元件在负载增大的情况下通过感测元件与被驱动的元件连接,以便实现大的支持。
例如,储能元件具有两个不同的固定机构,例如孔眼或钩以用于悬挂在齿圈或连接片(第一实施方案)中或悬挂在连接片或太阳轮(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切换元件的轴向移动,一个固定机构与齿圈(另一个实施方案:与连接片)连接并且另一个固定机构是自由的(或至少没有通过储能元件加载),或者一个固定机构是自由的(或者至少没有通过储能元件加载)并且另一个固定机构与连接片(另一个实施方案:与太阳轮)连接。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切换机构设计用于,在至少两个传动比之间同样借助于通过感测元件根据作用于感测元件的力矩产生的运动执行切换过程。
由此,具有少量构件的实现方案是可能的,因为需要仅一个感测元件。此外,传动的切换和激活/禁用第一飞轮相互协调,因为应用相同的感测元件。
优选地,负载控制的卸载(飞轮的脱耦)和传动的改变(例如,弹簧连接的改变)经由相同的感测元件在切换元件、例如切换杆或切换连杆向前运动时进行。
在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中,储能元件与滑动离合器耦联。
由此,避免储能元件(例如,存储弹簧)的过载。此外,由此实现进一步的磨损再调整。优选地,滑动离合器在离合器侧固定至壳体并且在另一侧耦联储能元件。
附图说明
现在,根据附图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的加载和卸载循环的阶段,
图2示出具有如在图1中的加载/卸载性能的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其中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作为传动机构存在并且驱动和输出经由齿圈来进行,
图3-8针对图2中的构造形式示出具有全部状态的操纵循环的过程,
图3示出在低负载的情况下输入轴和/或输出轴沿第一方向的向后运动(第一方向)或转动(加载),
图4示出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输入轴和/或输出轴沿第二方向的向前运动(第二方向)或转动,
图5示出在轻微支持马达的情况下的向前运动(第一传动比),
图6示出在完全支持马达的情况下的向前运动(第二传动比),
图7示出在快速加载的情况下的向后运动(第二传动比),
图8示出在正常加载的情况下的向后运动,然而其中第一飞轮脱耦,
图9示出具有如在图1中的加载/卸载性能的根据本发明的储能设备,其中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作为传动机构存在并且驱动和输出经由太阳轮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在常规的离合器操纵循环上的加载阶段5、9、10和卸载阶段6、7、8。这些阶段仅取决于在输出端的负载和操纵方向。
图2作为原理略图示出在经由齿圈23驱动时的储能设备20的原理。输入轴21或马达小齿轮直接位于齿圈23的外齿部24上。输出轴22或致动器小齿轮位于附加环25上,所述附加环又位于齿圈23上。附加环25的力矩(=输出力矩)在所述附加环中测定并且传送给用作为储能器的弹簧28和第一飞轮30。如果输出力矩超过确定值,那么在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30和附加轮25之间的用作为切换器的连接元件32禁用锁止元件30。如果输出力矩继续增大,那么接入存储弹簧28的固定装置35。第一飞轮安置在连接片27和太阳轮29之间,使得连接片27在逆时针运动时带动太阳轮29。存储弹簧28同样安置在连接片27和太阳轮29之间。太阳轮29能够通过第二飞轮借助锁止元件34仅顺时针转动。
图3至8为所述构造形式示出具有全部状态的操纵循环的过程。构件的转动通过位于其上的箭头表示。只要确定可转动的构件,箭头就仅仍作为条状示出。
图3示出沿将储能器加载的方向(第一方向)的运动。驱动器21和输出装置22逆时针转动。齿圈23顺时针运动。行星齿轮26和连接片27同样顺时针转动。太阳轮29以由第二飞轮的锁止元件34锁止的方式保持静止并且在连接片27和太阳轮29之间的弹簧28被加载。如果在输出装置22上仍存在反力,那么所述反力用于弹簧28的加载。连接片27以小于齿圈23的转速运动,因此用于在齿圈23上进行加载所必需的力矩相对于弹簧力矩减小。
图4示出在小负载的情况下的推进(第二方向)。马达小齿轮21和输出装置22顺时针转动。齿圈23逆时针转动。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30锁止连接片27相对于太阳轮29的运动进而防止弹簧28松弛。因此,锁止了在齿圈23、连接片27、行星齿轮26和太阳轮29之间的任何相对运动。太阳轮29能够逆时针转动。整个行星齿轮组26、27、29连同存储弹簧28因此与齿圈23同步地逆时针运动。所述状态假设用于输出装置22的负载小的情况。弹簧28中的能量保持被存储。
图5示出在负载增大的情况下的推进。运动此外在马达小齿轮21和输出装置22上顺时针进行,在齿圈23和连接片27上逆时针进行。第一飞轮通过切换器32打开并且释放连接片27的运动。弹簧28顺时针拉动太阳轮29并且逆时针拉动连接片27。太阳轮29逆时针的运动通过第二飞轮的锁止元件34被锁止。因此,得到逆时针的从太阳轮29、弹簧28和连接片27经由行星齿轮26到齿圈23上的力矩。这在该时间点相应于下述力矩,所述力矩对于加载图3中的储能设备20是必需的。
图6示出在负载继续增大的情况下的推进。运动继续逆时针进行。弹簧28通过切换器32和附加轮25现在在太阳轮29和齿圈23之间张紧。第一飞轮进一步地打开。由此,弹簧28的复位力矩不再通过从连接片27至齿圈23的传动而减小,而是弹簧28的复位力矩直接作用于齿圈23。弹簧28由此当然也快速地卸载。
图7示出在负载高的情况下的向后运动。在此也仍是在太阳轮29和齿圈23之间接入弹簧28。因此,弹簧28被快速地加载并且提供更大的制动力矩。
图8示出在中度负载的情况下的向后运动。所述状态在运动学上相应于在小负载时的向后运动(图3)。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30还通过切换器32被按压,但是这在方向改变时才发生。
图9示出经由太阳轮29在驱动器21情况下的储能设备20的原理。所述变型形式原则上类似于第一变型形式作用,外部和内部互换。在该构造方式中,实现其他的传动比。
借助本发明提出一种机械的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在随负载运动时被加载并且在与负载相反运动时被卸载。优选地,负载是离合器的操纵装置(例如,接合轴承和贴靠在接合轴承上的操纵杠杆)并且储能设备在致动器和操纵装置之间作为机械的储能器提供。优选为纯机械的储能器,所述储能器尤其在大的负载要求的情况下在力矩方面支持驱动马达。存储器优选在全部与操纵方向相反的运动情况下被加载。加载在此优选以传动的方式进行。卸载以操纵力受控的方式优选在一个或两个传动级中进行。储能设备的储能元件优选构成为弹簧,尤其构成为螺旋弹簧。具体的实现方式优选借助行星齿轮组和飞轮、以及存储弹簧进行。弹簧优选设置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元件之间。驱动器和输出装置(输入轴/输出轴)二者在此都经由附加齿轮设置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相同的元件(太阳轮,齿圈)上。其他的元件根据负载切换一个飞轮并且优选还有弹簧的连接。经由行星齿轮组之内的飞轮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离合器的支持仅在抵抗负载运动时才实现并且仅在负载超过预定值时,才进行支持,抵抗所述负载地进行控制。因此,弹簧在需要其的地方卸载。优选地,防止滑动离合器的弹簧的绷紧/锁止。
附图标记列表:
1.具有加载和卸载循环的离合器特性曲线
2.接合力
3.接合位移
4.关于接合位移的接合力
5.向后运动(加载,第一方向)低负载
6.在负载小时在没有支持并且没有加载的情况下的向前运动(第二方向)
7.在中等负载和轻微支持的情况下的向前运动
8.在大负载和大程度支持的情况下的向前运动
9.在大负载并且借助再生进行加载的情况下的向后运动
10.在中等负载并且借助再生进行加载的情况下的向后运动
20.储能设备
21.输入轴(驱动器,例如电动机的轴和/或马达小齿轮)
22.输出轴(输出装置,例如致动器螺杆)
23.齿圈
24.齿圈的用于输入轴、例如用于马达小齿轮的外齿部
25.感测元件(例如,用于输出装置的附加轮,感测轮)
26.行星齿轮
27.连接片
28.机械的储能元件(例如,螺旋弹簧)
29.太阳轮
30.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
31.第一飞轮的锁止元件的枢转点
32.切换元件(作为第一飞轮与感测轮的连接元件)33.在太阳轮上的用于第一和第二飞轮的齿轨
34.第二飞轮的锁止元件
35.弹簧的固定或连接点(下方)
36.马达的转动方向箭头
37.齿圈的转动方向箭头
38.连接片的转动方向箭头
39.行星齿轮的转动方向箭头
40.输出装置的转动方向箭头
41.太阳轮的转动方向箭头
42.在齿圈上的用于第一和第二飞轮的齿轨
43.太阳轮的内齿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驱动负载时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20),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20)具有用于所述马达的输入轴(21)、用于所述负载的输出轴(22)和机械的储能元件(28),其中机械的所述储能元件(28)设计用于通过所述输入轴(21)的或所述输出轴(22)的沿第一方向的转动运动而被加载并且通过所述输入轴(21)的或所述输出轴(22)的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运动而被卸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马达是离合器致动马达并且所述负载是离合器的操纵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储能设备(20)具有自动的切换机构(25,30,31,32,34,35),
借助于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储能元件(28)在所述输入轴(21)或所述输出轴(22)沿第一方向转动运动时与为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的轴(21,22)中的至少一个耦联,并且
借助于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储能元件(28)在所述输入轴(21)或所述输出轴(22)沿第二方向转动运动时根据在所述输入轴(21)和所述输出轴(22)之间传递的力矩与为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的轴(21,22)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切换状态中耦联并且在另一个切换状态中脱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5,30,31,32,34,35)由纯机械的切换元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5,30,31,32,34,35)具有在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之间耦联的感测元件(25)、与所述感测元件(25)连接的切换元件(32)、第一飞轮(30,31,33)和第二飞轮(33,34),并且其中借助于所述切换元件(32)的运动,能够禁用所述第一飞轮(30,31,33)的锁止元件,所述切换元件的运动通过所述感测元件(25)根据在所述输入轴(21)和所述输出轴(22)之间传递的并且作用于所述感测元件(25)中的力矩产生。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储能设备(20)具有传动机构,并且其中所述储能设备(28)根据在所述输入轴(21)和所述输出轴(22)之间传递的力矩以至少两个可能的传动比中的一个与为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的轴(21,22)中的至少一个耦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传动机构是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3,24,26,27,29)。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储能设备(28)能够通过移动机械的所述储能元件(28)的连接点以至少两个可能的传动比与为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的轴(21,22)中的至少一个耦联。
9.在参照权利要求5的情况下、根据权利要求6、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5,30,31,32,34,35)设计用于,同样借助于通过所述感测元件(25)根据作用于所述感测元件(25)的力矩产生的运动在至少两个传动比之间执行切换过程。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20),其中所述储能元件(28)耦联到滑动离合器上。
CN201410723292.1A 2013-12-17 2014-12-03 用于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 Active CN104712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26258 2013-12-17
DE102013226258.2 2013-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672A true CN104712672A (zh) 2015-06-17
CN104712672B CN104712672B (zh) 2019-07-09

Family

ID=5319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3292.1A Active CN104712672B (zh) 2013-12-17 2014-12-03 用于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2672B (zh)
DE (1) DE1020142235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716A1 (de) 2015-04-02 2016-10-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ktoranordn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mechanischen einheit, vorzugsweise zur betätigung einer kupplung
DE102015206016A1 (de) 2015-04-02 2016-10-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inearaktoranordn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mechanischen Einheit, vorzugsweise zur Betätigung einer Kupplung
CN114439889B (zh) * 2022-02-17 2023-10-1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齿轨车动力切换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646C (zh) * 2000-07-14 2006-01-25 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两合公司 一种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轴致动器
US20080022791A1 (en) * 2006-07-26 2008-01-31 Remy International, Inc. Starter motor with bi-directional clutch
KR20090121223A (ko) * 2008-05-20 2009-11-25 루크 라멜렌 운트 쿠프룽스바우 베타일리궁스 카게 레버 액추에이터
CN102528123A (zh) * 2010-12-30 2012-07-0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变速工具
CN103249584A (zh) * 2010-12-17 2013-08-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机械蓄能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646C (zh) * 2000-07-14 2006-01-25 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两合公司 一种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轴致动器
US20080022791A1 (en) * 2006-07-26 2008-01-31 Remy International, Inc. Starter motor with bi-directional clutch
KR20090121223A (ko) * 2008-05-20 2009-11-25 루크 라멜렌 운트 쿠프룽스바우 베타일리궁스 카게 레버 액추에이터
CN103249584A (zh) * 2010-12-17 2013-08-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机械蓄能器
CN102528123A (zh) * 2010-12-30 2012-07-0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变速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672B (zh) 2019-07-09
DE102014223578A1 (de)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35720B1 (ko) 차량의 구동 시스템 제어방법, 구동 시스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및 차량
US8137228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US7883054B2 (en) Jam-tolerant actuator
CA2661198C (en) Jam-tolerant actuator
US10746235B2 (en) Multimode control system for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actuator unit
US20100072725A1 (en) Actuator for generating a rotational positioning movement
WO2011122063A1 (ja) 車両用減速装置
CN102261434A (zh) 变速器的停车机构
CN104159767A (zh) 用于转矩传递装置的操控装置
EP378491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lutch apparatus
CN104712672A (zh) 用于支持马达的储能设备
WO2015030087A1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US20210171090A1 (en) Steering gear for a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KR20180070377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2단 변속기
EP3016784B1 (en) Improved agonist - antagonist actuated joint
CN104340188B (zh) 机电制动装置
CN103671867A (zh) 操纵装置
CN106004398B (zh) 一种双轴驱动系统及配置了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CN205818907U (zh) 一种双轴驱动系统及配置了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JP3129448U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230383802A1 (en) Brake device for railway vehicle
US20190217701A1 (en)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
CN106042912B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及配置了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WO2024077384A1 (en) Proprioceptive actuator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lutch apparatus
JP2021100318A (ja) 駆動装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