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8276B -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8276B
CN104708276B CN201510068768.7A CN201510068768A CN104708276B CN 104708276 B CN104708276 B CN 104708276B CN 201510068768 A CN201510068768 A CN 201510068768A CN 104708276 B CN104708276 B CN 104708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groove
multiple material
welding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87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8276A (zh
Inventor
李向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687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8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8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8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8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82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2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首先选择201不锈钢做为基材,304不锈钢做为复材,然后在基材上打上坡口;随后将基材以及复材叠加,使得基材坡口所在的面与复材贴合,采用焊接的方式,在坡口处将基材以及复材连接,然后在基材上打能放置钢管的孔;再通过检漏以及抽真空,保证了基材以及复材的连接处没有缝隙,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最后依次通过热轧以及冷轧得到合格的产品。本发明通过将201不锈钢以及304不锈钢进行复合,使其既具有304不锈钢的优点,作为建筑、装饰材料使用,又降低了成本;步骤紧凑,效率高,且生产出的复合板成品率高,质量好,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复合板作为一种重要的板材,可以做为装饰用材料(各种栏杆、灯杆、旗杆、家用电器面板、电梯轿厢扣板、建筑幕墙等),其可完全替代纯的不锈钢。现有技术中对单面复合板在制造的过程中多采用多层叠加,再将其拆开的方式制作,内部的面没有接受到挤压,故使用效果不佳。基板以及复板直接制造会出现不易连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率高,制造出的复合板质量好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和复材的制备,首先,选择201不锈钢做为基材,304不锈钢做为复材;然后,用等离子切割机对基材和复材进行切割,使得两者的长宽尺寸相同;
2)制备坡口,在基材的4条棱上均打上坡口,以形成4个倾斜的坡面,坡底均位于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坡面的长度为20~25mm,倾角为30~40°;
3)基材和复材表面处理,对基材和复材的外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掉污垢和氧化层,使其呈现出金属光泽,处理方法为:喷砂、抛丸、磨床、铣床或酸洗;
4)钻竖直孔,在基材的坡面所在的第一表面上,临近坡口处钻直径为6mm的竖直孔,竖直孔的深度为基材厚度的1/2—2/3;
5)基材和复材叠加,将基材以及复材在压力平台上进行叠加,使得两者上下对齐,同时保证基材坡口所在的面与复材相贴合;
6)焊接,首先,在坡口处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采用小电流锻焊的方式;然后,在坡口处满焊形成焊肉将基材以及复材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坯;
7)钻横向孔,在基材的侧面上钻直径为6mm的横向孔,横向孔的深度以与竖直孔贯通为宜,横向孔的上边缘与基材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竖直孔的深度;
8)检漏,首先,在横向孔内插入直径为6mm的钢管,同时将钢管与横向孔焊接牢固,然后,用毛刷蘸取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均匀地涂刷于焊肉表面,最后,向钢管中接入压力≥0.5Mpa的惰性气体,检查焊肉处是否有泄漏,如有泄露应补焊至无泄漏;
9)抽真空,用扩散泵与钢管连接对基材以及复材进行抽真空;
10) 热轧,在1780热连轧机组进行轧制,
轧制条件为:
加热温度(烟气温度):1250~1280℃;
坯子出炉温度:1150~1200℃;
开轧温度:≥1100℃;
终轧温度:≥950℃;
轧制厚度:3~4mm;
卷取温度:≤700℃;
11) 热轧后处理:热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酸洗;
12) 冷轧:在12辊或20辊冷轧机组上进行轧制。
步骤6)中打底焊时电流为200-450A,打底焊方式: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
步骤6)中坡口满焊时,采用自动埋弧焊,首先用≤500A的电流,然后用500~700A的电流。
步骤4)中,竖直孔与坡口之间的距离为10—12mm。
步骤5)中基材和复材叠加的过程中,基材位于复材上部,基材坡口所在的面朝下。
步骤9)中抽真空以使得复合坯中压力≤5Pa,观察是否能够持续10分钟以上,如果可以,即压力值没有出现反弹的现象,则用热煅法密封钢管。
步骤1)中所述的基材和复材的厚度比为8.5:1.5—9:1。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外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和复材的制备,首先,选择201不锈钢做为基材,304不锈钢做为复材;然后,用等离子切割机对基材和复材进行切割,使得两者的长宽尺寸相同;
2)制备坡口,在基材的4条棱上均打上坡口,以形成4个倾斜的坡面,坡底均位于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坡面的长度为20~25mm,倾角为30~40°;
3)基材和复材表面处理,对基材和复材的外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掉污垢和氧化层,使其呈现出金属光泽,处理方法为:喷砂、抛丸、磨床、铣床或酸洗;
4)基材和复材叠加,将基材以及复材在压力平台上进行叠加,使得两者上下对齐,同时保证基材坡底所在的面与复材相贴合;
5)填堵坡口,在坡口与复材的夹缝中放入钢丝,该钢丝经过了酸洗、清水冲洗后烘干,或手工以砂布清理干净;
6)焊接,在钢丝外侧的坡口处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采用小电流锻焊的方式,打底焊时电流为200-450A,打底焊方式: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然后,在钢丝外侧的坡口处满焊形成焊肉将基材以及复材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坯,坡口满焊时,采用自动埋弧焊,首先用≤500A的电流,然后用500~700A的电流;
7)钻孔,在焊肉处横向钻孔,孔的直径为6mm,孔的深度以钻穿钢丝为准;
8)检漏,首先,在孔内插入直径为6mm的钢管,同时将钢管与孔焊接牢固,然后,用毛刷蘸取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均匀地涂刷于焊肉表面,最后,向钢管中接入压力≥0.5Mpa的惰性气体,检查焊肉处是否有泄漏,如有泄露应补焊至无泄漏;
9)抽真空,用扩散泵与钢管连接对基材以及复材进行抽真空,抽真空以使得复合坯中压力≤5Pa,观察是否能够持续10分钟以上,如果可以,即压力值没有出现反弹的现象,则用热煅法密封钢管;
10) 热轧,在1780热连轧机组进行轧制,
轧制条件为:
加热温度(烟气温度):1250~1280℃;
坯子出炉温度:1150~1200℃;
开轧温度:≥1100℃;
终轧温度:≥950℃;
轧制厚度:3~4mm;
卷取温度:≤700℃;
11) 热轧后处理:热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酸洗;
12) 冷轧:在12辊或20辊冷轧机组上进行轧制。
步骤4)中基材和复材叠加的过程中,基材位于复材下部,基材坡口所在的面朝上。
步骤1)中所述的基材和复材的厚度比为8.5:1.5—9:1。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将基材和复材的厚度比控制在8.5:1.5—9:1,从而在保证复合板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2、坡口形成的坡面的长度为20~25mm,倾角为30~40°,既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又避免了焊接工作量较大,使用的过程中,焊缝处出现问题的的情况;3、基材和复材的外表面处理选择在打坡口后,可以提高坡口处的外表面质量,避免因坡口处存在污垢造成连接不牢固的现象;4、竖直孔的深度为基材厚度的1/2—2/3,从而解决了过浅时,横向孔的钻取比较困难,过深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5、横向孔的钻取在焊接之后进行,从而提高横向孔的强度,同时避免焊渣通过横向孔以及竖直孔进入基材以及复材的连接处;如果在没有焊接时就钻横向孔,很容易因没有支撑出现基材内部的金属变形;5、横向孔以及竖直孔的钻取均没有在焊肉上操作,是因以往的复合过程中,在焊肉上钻孔,会加快钻机的劳损,且比较麻烦;此处在基材上钻取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劳动强度;6、打底焊的过程中,采用小电流一方面保证了焊接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因过多热量输入造成基材和复材的氧化的问题,保证焊接质量;7、满焊的过程中,先采用2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先采用≤500A的电流,再采用500~700A的电流,依然是为了减少热量输入,防止基材和复材被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3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3抽真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4-6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4-6抽真空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和复材的制备,选择201不锈钢作为基材1,304不锈钢作为复材2,因304不锈钢的成本高于201不锈钢的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成品的性能,基材1以及复材2的厚度比为8.5:1.5;在选择好基材1以及复材2后,用等离子切割机对基材1和复材2进行切割,使得两者的长宽尺寸相同;从而使得两者在叠加的过程中边缘平齐。
2、制备坡口,在基材1的上下表面上任意选择一个作为第一表面6,在基材1的4条棱上均打上坡口7,以形成倾斜的坡面,坡底位于基材1的第一表面6上,坡面的长度为20mm,倾角为30°。此处打上坡口7以利于后面的焊接等步骤,所以选择的坡口7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当坡口7过小时,连接不牢固;当坡口7过大时,焊接工作量较大,且使用的过程中,焊缝处出现问题的几率较大。
3、基材和复材表面处理,对基材1以及复材2的外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掉污垢和氧化层,使其呈现出金属光泽,其中处理方法为:喷砂、抛丸、磨床、铣床或酸洗等。此处外表面的处理在打上坡口7后,从而也可以对坡口7进行处理,防止坡口7制备的过程中,在坡口7外表面出现污垢等情况,影响后续焊接,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4、钻竖直孔,当对基材1以及复材2的外表面的清理完成后,在基材1的第一表面6即坡口所在的面上,临近坡口7处钻直径为6mm的竖直孔5,竖直孔5与坡口7之间的距离为6mm,此处当竖直孔5与坡口7之间的距离过近时,会对基材1的强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当距离过大时,横向孔4的深度需要过深,从而增加劳动强度;竖直孔5的深度为基材厚度的1/2。因在后续步骤中竖直孔需要与横向孔4贯通,所以当其深度过小时,横向孔4的设置比较困难;当竖直孔5的深度过大时;一方面劳动强度较大;另一方面基材1的强度会降低。
5、基材和复材叠加,先将复材2放置于压力平台上,然后将基材1放置于其上部,基材1的坡口7所在的第一表面6朝下,从而使得第一表面6与复材2相贴合。此处坡口7朝下设置,方便了焊接,同时由于向上倾斜的坡口7,使得连接更牢固,同时便于在接下来的步骤中进行抽真空的操作。
6、焊接,首先在坡口7处采用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电流为200A,此处选用小电流的200A,一方面保证了焊接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因过多热量输入造成基材1和复材2的氧化的问题,保证焊接质量;然后,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坡口满焊形成焊肉3,从而将基材1以及复材2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坯;自动埋弧焊时,先采用2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用500A的电流,此处依然是为了减少热量输入,防止基材1和复材2被氧化;换成500A的电流是为了提高焊接速度。
7、钻横向孔,在基材1的侧面上钻直径为6mm的横向孔4,横向孔4的深度以与竖直孔5贯通为宜,横向孔4的上边缘与基材1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竖直孔5的深度,此处横向孔4的钻孔在焊接后进行,可以提高横向孔4的强度,同时避免焊渣通过横向孔4以及竖直孔5进入基材1以及复材2的连接处;如果在没有焊接时就钻横向孔4,很容易因没有支撑出现基材1内部的金属变形;通过将横向孔4与竖直孔5贯通,可以形成连通的气腔,此步骤中钻横向孔4,以及步骤4中钻竖直孔5均没有在焊肉3上操作,是因以往的复合过程中,在焊肉3上钻孔,会加快钻机的劳损,且比较麻烦。
8、检漏,此处是为了检测焊肉3处是否有焊接不牢的现象。方法为:首先,在横向孔4内插入直径为6mm的钢管,同时将钢管与横向孔4焊接牢固;然后,用毛刷蘸取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均匀地涂刷于焊肉3的表面;最后,向钢管中接入压力为0.5Mpa的惰性气体,观察焊肉3表面是否出现气泡,以此来判断焊肉3处是否有泄漏,如有气泡则表明有泄露应补焊至无泄漏。
9、抽真空,用扩散泵与钢管连接进行抽真空,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使得复合坯中的压力为5Pa,且能够维持该压力值达到20分钟,没有出现压力反弹的现象时表示连接牢固,随后用热煅法密封钢管。
10、热轧,在抽真空后,在1780热连轧机组进行轧制,
轧制条件为:加热温度:1250℃;坯子出炉温度:1150℃;开轧温度: 1100℃;终轧温度: 950℃;轧制厚度:3mm;卷取温度: 700℃。
11、热轧后处理:热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进行酸洗,形成冷轧基料。
12、冷轧:在12辊或20辊冷轧机组上进行轧制,形成复合板。其轧制参数及轧后热处理和精整工艺遵照201不锈钢工艺参数,轧制厚度遵照用户要求。
冷轧后,按照国际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品包装入库,不合格品做次品处理或直接报废。
实施例2,步骤1、基材1和复材2的制备中,基材1以及复材2的厚度比为8.7:1.3;步骤2、制备坡口7的过程中,形成的坡面的长度为23mm,倾角为35°;步骤4、钻竖直孔中,竖直孔5的深度为基材1厚度的0.55;竖直孔5与坡口之间的距离为11mm;步骤6、焊接中,打底焊时电流为300A;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坡口7满焊形成焊肉3时,先采用3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用600A的电流;步骤8、检漏中,向钢管中接入的惰性气体的压力为1Mpa;步骤9、抽真空中,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使得复合坯中的压力为4Pa,且能够维持该压力值达到15分钟,没有出现压力反弹的现象时表示连接牢固;步骤10、热轧时,轧制条件为:加热温度:1260℃;坯子出炉温度:1170℃;开轧温度: 1200℃;终轧温度: 970℃;轧制厚度:3.5mm;卷取温度: 600℃。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步骤1、基材1和复材2的制备中,基材1以及复材2的厚度比为9:1;步骤2、制备坡口的过程中,形成的坡面的长度为25mm,倾角为40°;步骤4、钻竖直孔中,竖直孔5的深度为基材厚度的2/3;竖直孔5与坡口之间的距离为12mm;步骤6、焊接中,打底焊时电流为400A;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坡口满焊形成焊肉3时,先采用3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用700A的电流;步骤8、检漏中,向钢管中接入的惰性气体的压力为2Mpa;步骤9、抽真空中,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使得复合坯中的压力为5Pa,且能够维持该压力值达到10分钟,没有出现压力反弹的现象时表示连接牢固;步骤10、热轧时,轧制条件为:加热温度:1280℃;坯子出炉温度:1200℃;开轧温度: 1300℃;终轧温度: 980℃;轧制厚度:4mm;卷取温度:500℃。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如图3及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步骤:
4、基材和复材叠加,将基材以及复材在压力平台上进行叠加,使得两者上下对齐,同时保证基材坡底所在的面与复材相贴合,在基材和复材叠加的过程中,基材位于复材下部,基材的坡底所在的第一表面6朝上,此实施例的叠加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此处基材坡口所在的面朝上,可以使得坡口内部的杂质更容易从坡口处出去,保证了内部的清洁。
5、填堵坡口,在坡口与复材的夹缝中放入201的钢丝5,该钢丝经过了酸洗、清水冲洗后烘干,或手工以砂布清理干净,此处放入钢丝5的目的为:一方面,形成贯通气腔,以利抽真空;另一方面,尽量堵塞坡口缝隙,防止焊接时焊渣进入。
6、焊接,在钢丝外侧的坡口处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电流为200A,此处选用小电流的200A,一方面保证了焊接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因过多热量输入造成基材1和复材2的氧化的问题,保证焊接质量;然后,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坡口满焊形成焊肉3,从而将基材1以及复材2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坯;自动埋弧焊时,先采用2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用500A的电流,此处依然是为了减少热量输入,防止基材1和复材2被氧化;换成500A的电流是为了提高焊接速度。
7、钻孔,在焊肉处横向钻孔,孔的直径为6mm,孔的深度以钻穿钢丝5为准,将孔钻穿钢丝可以使得该孔与钢丝内侧形成贯通的气腔,利于接下来步骤中的检漏。
8、检漏,此处是为了检测焊肉3处是否有焊接不牢的现象。方法为:首先,在孔4内插入直径为6mm的钢管,同时将钢管与孔4焊接牢固;然后,用毛刷蘸取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均匀地涂刷于焊肉3的表面;最后,向钢管中接入压力为0.5Mpa的惰性气体,观察焊肉3表面是否出现气泡,以此来判断焊肉3处是否有泄漏,如有气泡则表明有泄露应补焊至无泄漏。
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的相同。
实施例5,步骤1、基材1和复材2的制备中,基材1以及复材2的厚度比为8.7:1.3;步骤2、制备坡口7的过程中,形成的坡面的长度为23mm,倾角为35°;步骤6、焊接中,打底焊时电流为300A;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坡口7满焊形成焊肉3时,先采用3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用600A的电流;步骤8、检漏中,向钢管中接入的惰性气体的压力为1Mpa;步骤9、抽真空中,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使得复合坯中的压力为4Pa,且能够维持该压力值达到15分钟,没有出现压力反弹的现象时表示连接牢固;步骤10、热轧时,轧制条件为:加热温度:1260℃;坯子出炉温度:1170℃;开轧温度: 1200℃;终轧温度: 970℃;轧制厚度:3.5mm;卷取温度:600℃。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同实施例4。
实施例6,步骤1、基材1和复材2的制备中,基材1以及复材2的厚度比为9:1;步骤2、制备坡口的过程中,形成的坡面的长度为25mm,倾角为40°;步骤6、焊接中,打底焊时电流为400A;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坡口满焊形成焊肉3时,先采用300A的电流操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用700A的电流;步骤8、检漏中,向钢管中接入的惰性气体的压力为2Mpa;步骤9、抽真空中,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使得复合坯中的压力为5Pa,且能够维持该压力值达到10分钟,没有出现压力反弹的现象时表示连接牢固;步骤10、热轧时,轧制条件为:加热温度:1280℃;坯子出炉温度:1200℃;开轧温度: 1300℃;终轧温度: 980℃;轧制厚度:4mm;卷取温度:500℃。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同实施例4。
本发明通过将201不锈钢以及304不锈钢进行复合,使其既具有304不锈钢的优点,作为建筑、装饰材料使用,又降低了成本;步骤紧凑,效率高,且生产出的复合板成品率高,质量好,易于推广使用。

Claims (7)

1.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和复材的制备,首先,选择201不锈钢做为基材,304不锈钢做为复材;然后,用等离子切割机对基材和复材进行切割,使得两者的长宽尺寸相同;
2)制备坡口,在基材的4条棱上均打上坡口,以形成4个倾斜的坡面,坡底均位于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坡面的长度为20~25mm,倾角为30~40°;
3)基材和复材表面处理,对基材和复材的外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掉污垢和氧化层,使其呈现出金属光泽,处理方法为:喷砂、抛丸、磨床、铣床或酸洗;
4)钻竖直孔,在基材的坡面所在的第一表面上,临近坡口处钻直径为6mm的竖直孔,竖直孔的深度为基材厚度的1/2—2/3;
5)基材和复材叠加,将基材以及复材在压力平台上进行叠加,使得两者上下对齐,同时保证基材坡口所在的面与复材相贴合;
6)焊接,首先,在坡口处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采用小电流锻焊的方式;然后,在坡口处满焊形成焊肉将基材以及复材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坯;
7)钻横向孔,在基材的侧面上钻直径为6mm的横向孔,横向孔的深度以与竖直孔贯通,横向孔的上边缘与基材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竖直孔的深度;
8)检漏,首先,在横向孔内插入直径为6mm的钢管,同时将钢管与横向孔焊接牢固,然后,用毛刷蘸取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均匀地涂刷于焊肉表面,最后,向钢管中接入压力≥0.5Mpa的惰性气体,检查焊肉处是否有泄漏,如有泄露应补焊至无泄漏;
9)抽真空,用扩散泵与钢管连接对基材以及复材进行抽真空;
10)热轧,在1780热连轧机组进行轧制,
轧制条件为:
加热温度:1250~1280℃;
坯子出炉温度:1150~1200℃;
开轧温度:≥1100℃;
终轧温度:≥950℃;
轧制厚度:3~4mm;
卷取温度:≤700℃;
11)热轧后处理:热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酸洗;
12)冷轧:在12辊或20辊冷轧机组上进行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打底焊时电流为200-450A,打底焊方式: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坡口满焊时,采用自动埋弧焊,首先用≤500A的电流,然后用500~700A的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竖直孔与坡口之间的距离为10—1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基材和复材叠加的过程中,基材位于复材上部,基材坡口所在的面朝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抽真空以使得复合坯中压力≤5Pa,观察是否能够持续10分钟以上,如果可以,即压力值没有出现反弹的现象,则用热煅法密封钢管。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基材和复材的厚度比为8.5:1.5—9:1。
CN201510068768.7A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8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8768.7A CN104708276B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8768.7A CN104708276B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8276A CN104708276A (zh) 2015-06-17
CN104708276B true CN104708276B (zh) 2017-07-07

Family

ID=5340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876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8276B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8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5633B (zh) * 2015-09-19 2018-01-16 云南昆钢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复合材料托辊的制备方法
CN107775269A (zh) * 2016-08-25 2018-03-09 黄绍华 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5810B (zh) * 2016-11-07 2018-04-13 湖南宝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轧制延伸同步方法
CN107310221B (zh) * 2017-06-26 2020-03-31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抗菌不锈钢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81012A (zh) * 2018-03-30 2018-08-10 张方顺 一种双面不锈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8714B (zh) * 2018-10-13 2020-04-10 山东盛阳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热连轧规模化制备方法
CN112548499B (zh) * 2020-12-05 2022-11-18 安徽宝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复合钢板的加工方法
CN112643292B (zh) * 2020-12-05 2023-05-12 安徽宝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钢和304不锈钢单面复合板加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8372A (zh) * 2011-06-22 2011-11-23 河南盛荣特种钢业有限公司 单面复合不锈钢冷轧基料的生产方法
CN102764960A (zh) * 2012-07-27 2012-11-07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反应釜筒体用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6305A (en) * 1988-08-18 1990-03-06 Allegheny Ludlum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composite drawn article
CN102441769A (zh) * 2011-09-17 2012-05-09 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薄型钛/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2581554A (zh) * 2012-01-28 2012-07-18 孟庆连 热轧钎焊法生产金属复合板卷的方法
CN103157959B (zh) * 2013-03-18 2015-05-20 四川友麒双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3464970B (zh) * 2013-08-26 2016-08-10 江苏大学 一种制备海绵钛反应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8372A (zh) * 2011-06-22 2011-11-23 河南盛荣特种钢业有限公司 单面复合不锈钢冷轧基料的生产方法
CN102764960A (zh) * 2012-07-27 2012-11-07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反应釜筒体用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8276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8276B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4759842B (zh) 一种不锈钢双面复合板、卷的生产方法
CN103658175B (zh) 一种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CN102773254B (zh) 一种钛-钢单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JP5658709B2 (ja) クラッド合金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92344B (zh) 一种钛-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2990317B (zh) 真空组坯-非真空轧制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卷板的方法
CN102248372B (zh) 单面复合不锈钢冷轧基料的生产方法
CN102240894A (zh) 一种特厚钢板的复合制造方法
WO2009003325A1 (fr)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 tube en acier composite spiralé
CN107009090A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方法
CN103495604B (zh) 锁扣式真空轧制金属复合板的方法
CN108326516A (zh) 一种钛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6808785A (zh) 一种轧制厚规格复合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3962409B (zh) 一种铜线的制造方法
CN107175462A (zh) 一种用于轧制复合板的复合板坯制作方法
CN104259772A (zh) 一种制造钛-钢复合板的方法
CN106607668A (zh) 易焊接覆边不锈钢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CN206796714U (zh) 一种以铌铁复合带为中间过渡层的钛钢复合板
CN102896404B (zh) 层压金属复合坯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41410A (zh) 一种特厚钢板的制造方法
CN110102572A (zh) 一种非真空态轧制钛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8989B (zh) 一种不锈钢单面复合卷的生产方法
CN107262550A (zh) 一种铝铝复合管的制造方法
CN106885054A (zh) 一种钛铜钢三层金属复合翅片管材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