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3447B -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03447B CN104703447B CN201510144649.5A CN201510144649A CN104703447B CN 104703447 B CN104703447 B CN 104703447B CN 201510144649 A CN201510144649 A CN 201510144649A CN 104703447 B CN104703447 B CN 1047034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ooling
- liquid
- heat exchange
- natural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机柜,所述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机柜柜体和设置机于柜柜体内的多个液冷服务器,其设有液冷装置对液冷服务器进行直接的液冷散热,还设有自然冷却冷水装置进行辅助散热。本发明高密度制冷、换热效率高、能耗低、可解决局部热点、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噪音小、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高密度机柜的不断增加,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也逐渐增高,但设备的功率消耗也随之增大,导致机柜内设备的发热量越多。据统计,目前国内大型IDC机房内机柜服务器发热量大,且基本为全年8760h运行,对于不采用新风的机房而言,全年均需供冷,导致空调系统能耗巨大,其空调能耗约占数据机房整体能耗的40%~50%。
传统数据机房送风方式有底板风道送风、冷热通道隔离送风和全房间制冷送风等方式,该模式已不满足现代化机房高密度机柜的制冷需求,出现了局部过热、耗电量大、机房空调能耗过高、噪音大等问题。同时机房精密空调需反复加湿、除湿运转或配套专用除湿机进行机房空气湿度、露点控制,以确保设备内部不发生凝露,导致机房空调系统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增大。如果机房的散热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威胁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如何在满足设备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机房内空调系统的能耗是空调行业和数据机房运营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节能角度考虑,目前有直接采用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为机房降温的方案,其优点是制冷效率高、初投资低、能耗低,但缺点是引入室外冷空气后,使得室内空气洁净度、湿度难以保证,带来了安全隐患,后期运行维护量较大。另外也有采用气气蜂窝式换热器,将热管热空气与室外冷空气间接换热,从而降低机房内温度;其优点是在利用室外冷源时不引入室外的空气,不影响机房内的空气的洁净度和湿度,缺点是初投资相对较高,换热器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堵塞,需要定期清洗,维护工作量大。
而且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大功率、高发热密度的服务器应用越来越多,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部分行业用户的单个机柜的最大运行功率已经达到10~15kW左右,但由于空气冷却方式散热效率的局限,使得大功率服务器的应用也难以突破15kW/机柜以上。
液冷散热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最高效、最先进的散热方案,其原理是将液态换热介质直接通入具有液冷功能的服务器内部,把主要发热元件--芯片(CPU)产生的热量带走(占整个服务器发热量的70~80%),采用液冷散热方案,理论上甚至可以使得单位机柜功率突破50kW/以上。但目前这种散热方案仅存在于高校实验室和极少数企业内部小范围研究,而未能形成实用化推广应用,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种采用液冷散热的服务器,其机柜需要内置液冷水分配系统,这就需要对液冷服务器机柜进行专门的定制设计,而机柜生产厂家一般是标准化生产,现阶段也没有掌握液冷水分配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无法为液冷服务器用户配套提供内置液冷水分配系统的机柜产品,特别是旧机房的升级改造,如果想改为液冷散热方案,要对全部服务器机柜都进行替换为内置液冷水分配系统的机柜,无论是改造工程量和成本都非常高昂,极大地局限了液冷散热技术的发展普及。另外,液冷散热系统只能带走70~80%的服务器发热量,但仍然有20~30%的热量需要辅助制冷装置承担,对于液冷服务器这种单机柜功率高达50kW以上的高密度应用,每个机柜需要辅助制冷装置处理10~15kW以上的热量(总功率的20~30%),如果辅助制冷装置仍然采用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极易出现机柜的局部热点问题,影响服务器的元件寿命,这也是高密度液冷服务器推广应用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010261284.1专利名称为《服务器机柜及其液冷散热系统》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机柜,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服务器及液冷散热系统,所述外壳内设有靠近所述服务器的导热板,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外的致冷器及将所述导热板与致冷器热连接的管路,所述服务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于所述外壳内形成热流,所述热流在导热板处冷却,所述管路延伸出所述外壳外,并分别与所述致冷器的相对两端相连通,以将所述导热板从服务器吸收的热量传递至致冷器处进行热交换。该专利虽然也是采用液冷散热,但服务器的热量是通过导热板间接吸收带出,其冷却效果不明显,导致服务器的热量不能高效地被液冷散热系统带走,故会有局部热点、寿命短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210545675.5专利名称为《一种服务器机柜冷却系统》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机柜冷却系统,包括置于服务器机柜内部的液冷箱、服务器机柜内水冷散热器、柜内空气散热器、第一储液箱以及室外外冷系统,液冷箱包括集成在一个箱内的翅片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第一水泵,板式换热器热水侧、第一水泵、第一储液箱及服务器机柜内水冷散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成第一循环回路,外冷系统、柜内空气散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及板式换热器冷水侧通过管道连接成第二循环回路。该专利采用第二循环回路带走第一循环回路的热量,但第一循环回路的散热器是对整个服务器机柜内部空气进行导热,并无直接针对服务器发热体芯片进行导热,这导致该专利散热效率低、效果差,另外,第一循环回路设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运行时发热较多,需要专门设置换热器来传递第一水泵运行积聚的热量,这无疑给系统造成负担,从而进一步地降低系统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制冷效率高效果好,不会出现局部热点问题且无需对机柜进行改造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机柜,所述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机柜柜体和设置机于柜柜体内的多个液冷服务器,设有液冷装置对液冷服务器进行直接的液冷散热,还设有自然冷却冷水装置进行辅助散热。本发明通过采用液冷散热技术进行主制冷,自然冷却技术技术进行辅助制冷,主辅配合制冷,一方面制冷效率高效果好,不会出现局部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无需对机柜进行改造,这给液冷散热提供了普及使用的可能性。
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散热器、分配器、集流器和一次换热介质,所述液冷散热器用于对服务器芯片进行散热,所述分配器通过多根进液连接支管与液冷散热器连接,液冷散热器再通过多根出液连接支管与所述集流器连接,所述一次换热介质通过分配器和进液连接支管进入液冷散热器,再通过出液连接支管流出液冷散热器并由集流器汇集。一次换热介质由分配器通过进液连接支管进入液冷散热器,再通过出液连接支管进入集流器形成循环将液冷服务器的主要热量带走。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冷装置外置安装在机柜柜体上,可以采用固定式或活动式安装,优选固定式安装。
所述一次换热介质为自来水、纯净水、有机溶液、无机溶液或氟利昂,优选采用纯净水。
所述液冷散热器设于服务器芯片附近,或直接与服务器芯片接触。
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包括设在液冷装置上的冷水换热器、水泵、电动调节水阀、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冷水机、连接管路及二次换热介质,所述冷水机与冷水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形成环路,并通过连接管路装载二次换热介质。二次换热介质由冷水机通过进水连接管进入门式冷水换热器,吸收热量后在水泵的循环动力作用下流入水环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冷水机形成循环。所述二次换热介质为水或防冻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包括轴流风机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所述自然冷却换热盘管串联或并联在连接管路上。
具体地,一种方案,连接管路包括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水泵、电动调节水阀、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依次串联设于出水连接管上,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包括轴流风机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所述自然冷却换热盘管串联在出水连接管上。另一种方案,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包括轴流风机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所述自然冷却换热盘管一端与电动调节水阀相连另一端与出水连接管连接并联在冷水机两端。所述电动调节水阀设在所述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处。两个方案相比之下,优选采用串联连接,可以获得更长的自然冷却运行时间和更显著的节能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式冷水换热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冷水换热器的出风侧。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的门式冷水换热器安装在机柜柜体的前门侧或背门侧,优选安装在背门侧;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的门式冷水换热器可以轴转打开,门式冷水换热器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均采用软态管。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的电动调节水阀采用二通阀或者三通阀,优选三通阀。
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串联在连接管路上时,所述服务器散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1)当环境温度为20℃以上时,冷水机开启,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停止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为0%、二次换热介质不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轴流风机也处于停止状态,二次换热介质的所有冷量均由冷水机提供;
2)当环境温度为0~20℃时,冷水机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均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先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利用轴流风机和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的强制对流换热对二次换热介质进行散热预冷,二次换热介质再进一步流经冷水机进行补偿制冷达到所需的温度;
3)当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冷水机停止运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先保持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具体地,所述轴流风机的调节如下: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8℃以下时,减小轴流风机的转速,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上升;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12℃以上时,则增大轴流风机的转速,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下降;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8~12℃之间,则轴流风机的转速保持不变;通过轴流风机调节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8~12℃为最优;
4)当环境温度极低、轴流风机已处于最低转速下、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仍然偏大即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为12℃以下时,则保持轴流风机在最低转速下稳定运行,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来控制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所述电动调节水阀的调节如下: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8℃以下时,减小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上升;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12℃以上时,则开始增大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下降;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8~12℃之间,则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保持不变。通过电动调节水阀调节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8~12℃为最优;
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并联在连接管路上时,所述服务器散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11)当环境温度为0℃以上时,冷水机开启,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停止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为0%、二次换热介质不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轴流风机也处于停止状态,二次换热介质的所有冷量均由冷水机提供;
12)当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冷水机停止运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先保持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所述轴流风机的调节如下: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8℃以下时,减小轴流风机的转速,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上升;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12℃以上时,则增大轴流风机的转速,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下降;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8~12℃之间,则轴流风机的转速保持不变。通过轴流风机调节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8~12℃为最优;
13)当环境温度极低、轴流风机已处于最低转速下、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仍然偏大即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为12℃以下时,则保持轴流风机在最低转速下稳定运行,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来控制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所述电动调节水阀的调节如下: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8℃以下时,减小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上升;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12℃以上时,则开始增大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使得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下降;当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8~12℃之间,则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保持不变。通过电动调节水阀调节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8~12℃为最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实现服务器机柜和液冷水分配分配装置的分离设计,机柜无需非标定制,在标准机柜柜体上独立安装一个具有水分配系统的液冷装置即可使之具备为液冷服务器提供液冷换热介质的分配和汇集功能,有利于液冷散热技术的实用化推广。
(2)采用液冷散热技术进行主制冷,实现超高密度制冷和超高节能运行,只需提供35~45℃的换热工质(如纯净水)即可完成,无需压缩机制冷等任何机械制冷装置或系统。
(3)采用机柜级高温冷水散热技术进行辅助制冷,完全干工况运行、无冷凝水产生、避免除湿加湿的损耗,送风距离短、实现风机的高效运行,甚至可以无风机运行(通过服务器自身风机进行散热),并有效解决服务器机柜局部过热和存在热点的问题。
(4)应用自然冷却技术,充分利用过渡季节和冬季的自然冷源对辅助散热系统提供冷量,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5)整个系统设计简单,投资低,几乎不占据任何机房空间,提升机房占地利用率。
(6)系统在机房内部无需动力装置、运行无噪音、安全环保,实现数据机房高效节能、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示意图;
其中,1.机柜柜体;2.液冷服务器;3.液冷服务器芯片;4.液冷散热器;5.集流器;6.分配器;7.进液连接支管;8.门式冷水换热器;9.风机;11.出水连接管;12.进水连接管;13.水泵;14.冷水机;15.液冷换热介质;16.二次换热介质;17.出液连接支管;18.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9.轴流风机;20.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1.电动调节水阀;Ⅰ.液冷服务器机柜;Ⅱ.液冷装置;Ⅲ.自然冷却冷水装置。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和原理示意图;
其中,1.机柜柜体;2.液冷服务器;3.液冷服务器芯片;4.液冷散热器;5.集流器;6.分配器;7.进液连接支管;8.门式冷水换热器;9.风机;11.出水连接管;12.进水连接管;13.水泵;14.冷水机;15.液冷换热介质;16.二次换热介质;17.出液连接支管;18.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9.轴流风机;20.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1.电动调节水阀;Ⅰ.液冷服务器机柜;Ⅱ.液冷装置;Ⅲ.自然冷却冷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机柜Ⅰ,液冷装置Ⅱ和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所述液冷服务器机柜Ⅰ包括机柜柜体1和设置机于柜柜体内的多个液冷服务器2,所述液冷服务器2设有液冷服务器芯片3,所述液冷装置Ⅱ包括液冷散热器4、分配器6和集流器5,所述分配器6和集流器5分别通过多根进液连接支管7和出液连接支管17与设置于液冷服务器内的液冷散热器4一一连接,所述液冷散热器4与液冷服务器芯片3接触或设于芯片3附近;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包括设在液冷装置上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安装在门式冷水换热器8出风侧的风机9、进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水泵13、电动调节水阀21、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和冷水机14,所述冷水机14与门式冷水换热器8通过进水连接管11和出水连接管12分别连接形成环路,所述水泵13、电动调节水阀21、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依次串联设于出水连接管12上,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包括轴流风机19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0,所述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0串联在出水连接管11上。
所述的液冷装置Ⅱ外置安装在机柜柜体1上,可以采用固定式或活动式安装,优选固定式安装。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安装在液冷装置Ⅱ上。
所述的液冷装置Ⅱ的进液连接支管7,可以采用硬态管或软态管,优选软态管,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可以安装在机柜柜体1的前门侧或背门侧,优选安装在背门侧;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可以轴转打开,门式冷水换热器8的进水连接管11和出水连接管12均采用软态管。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电动调节水阀21可以采用二通阀或者三通阀,优选三通阀。电动调节水阀21的安装位置可以在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的进口或者出口管路上,优选安装在出口管路上。
所述的液冷装置Ⅱ和液冷服务器2的一次换热介质15,可以采用自来水、纯净水、有机溶液、无机溶液、氟利昂,优选采用纯净水。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二次换热介质16为水或防冻溶液。
本系统运行时,液冷服务器2中的液冷服务器芯片3的发热量占据总发热量约80%,这部分热量由液冷散热器4吸收,并通过流经液冷散热器4的、温度约35~45℃的液冷换热介质15带走,使得液冷服务器芯片3的内部温度保持在60~70℃的正常运行状态。每个液冷服务器2内部的液冷散热器4的液冷换热介质15的流量分配和汇集,均由液冷装置Ⅱ完成:温度约35~45℃的液冷换热介质15从供液总管道流入分配器6后,通过进液连接支管7进入液冷散热器4,吸收液冷服务器芯片3的热量后,变成40~50℃温度状态、通过出液连接支管17进入集流器5、流回集液总管道。
液冷服务器2中的其他元件的发热量占据总发热量约20%,这部分热量通过服务器本身风机或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风机9产生的空气流带走,流经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后,空气流的热量被12~15℃的二次换热介质16吸收,使得空气流温度重新冷却到20~25℃左右,重新流入服务器带走服务器内部元件热量,如此循环。
在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循环,门式冷水换热器8内部的二次换热介质16吸收热量后温度由12~15℃升高至17~20℃,在水泵13的循环动力作用下流入冷水机14和水环自然冷却冷水装置18,重新冷却为12~15℃后,流回门式冷水换热器8,如此循环。
在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外循环,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有三种运行模式:
1)完全机械制冷运行模式:环境温度比较高(如20℃以上时),冷水机14开启,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停止运行,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为0%、二次换热介质16不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轴流风机19也处于停止状态,二次换热介质16的所有冷量均由冷水机14提供。
2)混合制冷运行模式:环境温度较低(如0~20℃时),冷水机14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均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16先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利用轴流风机19和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0的强制对流换热对二次换热介质16进行散热预冷,二次换热介质16再进一步流经冷水机14进行补偿制冷达到所需的温度。
3)完全自然冷却运行模式:环境温度较低(如0℃以下时),冷水机14停止运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先保持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16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机19的转速来调节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如果环境温度极低,轴流风机19已处于最低转速下(一般是10~30%)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仍然偏大(表现在二次换热介质16温度偏低,如12℃以下),则保持轴流风机19在最低转速下稳定运行,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来控制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实施例2
如图2,一种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机柜Ⅰ,液冷装置Ⅱ和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所述液冷服务器机柜Ⅰ包括机柜柜体1和设置机于柜柜体内的多个液冷服务器2,所述液冷服务器2设有液冷服务器芯片3,所述液冷装置Ⅱ包括液冷散热器4、分配器6和集流器5,所述分配器6和集流器5分别通过多根进液连接支管7和出液连接支管17与设置于液冷服务器内的液冷散热器4一一连接,所述液冷散热器4与液冷服务器芯片3接触或设于芯片3附近;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包括设在液冷装置上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安装在门式冷水换热器8出风侧的风机9、进水连接管12、出水连接管11、水泵13、电动调节水阀21、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和冷水机14,所述冷水机14与门式冷水换热器8通过进水连接管12和出水连接管11分别连接形成环路,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包括轴流风机19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0,所述自然冷却换热盘管20一端与电动调节水阀21相连另一端与出水连接管11连接并联在冷水机14两端。
所述的液冷装置Ⅱ外置安装在机柜柜体1上,可以采用固定式或活动式安装,优选固定式安装。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安装在液冷装置Ⅱ上。
所述的液冷装置Ⅱ的进液连接支管7,可以采用硬态管或软态管,优选软态管,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可以安装在机柜柜体1的前门侧或背门侧,优选安装在背门侧;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可以轴转打开,门式冷水换热器8的进水连接管12和出水连接管11均采用软态管。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电动调节水阀21可以采用二通阀或者三通阀,优选三通阀。电动调节水阀21的安装位置可以在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的进口或者出口管路上,优选安装在出口管路上。
所述的液冷装置Ⅱ和液冷服务器2的一次换热介质15,可以采用自来水、纯净水、有机溶液、无机溶液、氟利昂,优选采用纯净水。
所述的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二次换热介质16为水或防冻溶液。
本系统运行时,液冷服务器2中的液冷服务器芯片3的发热量占据总发热量约80%,这部分热量由液冷散热器4吸收,并通过流经液冷散热器4的、温度约35~45℃的液冷换热介质15带走,使得液冷服务器芯片3的内部温度保持在60~70℃的正常运行状态。每个液冷服务器2内部的液冷散热器4的液冷换热介质15的流量分配和汇集,均由液冷装置Ⅱ完成:温度约35~45℃的液冷换热介质15从供液总管道流入分配器6后,通过进液连接支管7进入液冷散热器4,吸收液冷服务器芯片3的热量后,变成40~50℃温度状态、通过出液连接支管17进入集流器5、流回集液总管道。
液冷服务器2中的其他元件的发热量占据总发热量约20%,这部分热量通过服务器本身风机或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风机9产生的空气流带走,流经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门式冷水换热器8后,空气流的热量被12~15℃的二次换热介质16吸收,使得空气流温度重新冷却到20~25℃左右,重新流入服务器带走服务器内部元件热量,如此循环。
在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循环,门式冷水换热器8内部的二次换热介质16吸收热量后温度由12~15℃升高至17~20℃,在水泵13的循环动力作用下流入冷水机14和水环自然冷却冷水装置18,重新冷却为12~15℃后,流回门式冷水换热器8,如此循环。
在自然冷却冷水装置Ⅲ的外循环,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有两种运行模式:
1)机械制冷运行模式:环境温度比较高(如0℃以上时),冷水机14开启,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停止运行,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为0%、二次换热介质16不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轴流风机19也处于停止状态,二次换热介质16的所有冷量均由冷水机14提供。
2)自然冷却运行模式:环境温度较低(如0℃以下时),冷水机14停止运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先保持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16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18,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机19的转速来调节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如果环境温度极低,轴流风机19已处于最低转速下(一般是10~30%)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仍然偏大(表现在二次换热介质16温度偏低,如12℃以下),则保持轴流风机19在最低转速下稳定运行,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水阀21的旁通开度来控制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Claims (8)
1.一种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机柜,所述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机柜柜体和设置于 机柜柜体内的多个液冷服务器,设有液冷装置对液冷服务器进行直接的液冷散热,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自然冷却冷水装置进行辅助散热,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包括设在液冷装置上的冷水换热器、水泵、电动调节水阀、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冷水机、连接管路及二次换热介质,所述冷水机与冷水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形成环路,并通过连接管路装载二次换热介质,二次换热介质的温度为12 ~15℃;所述水泵、电动调节水阀、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依次串联设于连接管路上,又或者水泵和电动调节水阀依次串联设于连接管路上,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一端与电动调节水阀相连,另一端与连接管路连接并联在冷水机两端;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散热器、分配器、集流器和一次换热介质,所述液冷散热器用于对服务器芯片进行散热,所述分配器通过多根进液连接支管与液冷散热器连接,液冷散热器再通过多根出液连接支管与所述集流器连接,所述一次换热介质通过分配器和进液连接支管进入液冷散热器,再通过出液连接支管流出液冷散热器并由集流器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包括轴流风机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所述自然冷却换热盘管串联或并联在连接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冷水换热器的出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换热介质为水或防冻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换热介质为自来水、纯净水、有机溶液、无机溶液或氟利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器设于服务器芯片附近,或直接与服务器芯片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串联在连接管路上时,所述服务器散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1)当环境温度为20℃以上时,冷水机开启,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停止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为0%、二次换热介质不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轴流风机也处于停止状态,二次换热介质的所有冷量均由冷水机提供;
2)当环境温度为0~20℃时,冷水机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均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先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利用轴流风机和自然冷却换热盘管的强制对流换热对二次换热介质进行散热预冷,二次换热介质再进一步流经冷水机进行补偿制冷达到所需的温度;
3)当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冷水机停止运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先保持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4)当环境温度极低、轴流风机已处于最低转速下、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仍然偏大即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为12℃以下时,则保持轴流风机在最低转速下稳定运行,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来控制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并联在连接管路上时,所述服务器散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11)当环境温度为0℃以上时,冷水机开启,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停止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为0%、二次换热介质不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轴流风机也处于停止状态,二次换热介质的所有冷量均由冷水机提供;
12)当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冷水机停止运行,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开启运行,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先保持为100%、所有的二次换热介质流经水环自然冷却换热装置,并通过调节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13)当环境温度极低、轴流风机已处于最低转速下、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仍然偏大即二次换热介质出口温度为12℃以下时,则保持轴流风机在最低转速下稳定运行,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水阀的旁通开度来控制自然冷却产生的冷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44649.5A CN104703447B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44649.5A CN104703447B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03447A CN104703447A (zh) | 2015-06-10 |
CN104703447B true CN104703447B (zh) | 2018-01-12 |
Family
ID=5335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44649.5A Active CN104703447B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034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2252A (zh) * | 2015-08-25 | 2017-03-08 | 沈阳乐金空调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冬季能源回收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
CN105716181A (zh) * | 2016-04-05 | 2016-06-29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源装置及散热系统 |
CN107560027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热管复合空调系统 |
CN106647987A (zh) * | 2016-11-15 | 2017-05-10 | 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冷却系统 |
CN107526382A (zh) * | 2017-08-21 | 2017-12-29 | 广东合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装置及液冷散热系统 |
CN107949251B (zh) * | 2017-11-30 | 2019-10-18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水冷数据中心及水冷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 |
CN107995830B (zh) * | 2017-11-30 | 2019-10-18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
CN108323096A (zh) * | 2017-12-30 | 2018-07-24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冷背板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561986B (zh) * | 2018-03-28 | 2023-11-03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冷源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990412B (zh) * | 2019-03-01 | 2020-12-08 | 西安工程大学 | 机械制冷结合自然冷却方式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
CN110056999B (zh) * | 2019-04-25 | 2020-09-01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一种基于热传递原理的机房服务器用散热装置 |
CN110730601A (zh) * | 2019-11-15 | 2020-01-24 |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
US11259447B2 (en) * | 2019-12-27 | 2022-02-22 | Baidu Usa Llc | Composite liquid cooling device |
CN112611586B (zh) * | 2020-12-05 | 2021-07-23 | 广州华源创兴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 | 数据机房液冷系统测试验证方法和系统 |
CN113645805B (zh) * | 2021-07-29 | 2023-02-24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散热器和服务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99018B2 (ja) * | 2003-02-14 | 2008-12-1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ラックマウ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 |
US8051672B2 (en) * | 2007-08-30 | 2011-11-08 | Afco Systems | Fluid cooled cabinet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
US8925333B2 (en) * | 2012-09-13 | 2015-01-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hermoelectric-enhanced air and liquid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
CN203219665U (zh) * | 2012-12-14 | 2013-09-25 | 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机柜冷却系统 |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10144649.5A patent/CN10470344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03447A (zh) | 2015-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03447B (zh) |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104699207B (zh) | 风冷自然冷却热管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104754924B (zh) | 液冷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104320953B (zh) | 一种二次水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104735959B (zh) | 机柜的散热系统 | |
CN104699208B (zh) | 水环自然冷却热管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107182190B (zh) | 一种专用于对服务器进行散热的系统 | |
CN104703449B (zh) | 门式热管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204157201U (zh) | 一种二次水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107182191A (zh) | 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对cpu芯片和服务器进行散热的系统 | |
CN106765760A (zh) | 一种回收机房液冷散热量的供暖系统 | |
CN104703448B (zh) | 门式冷水换热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204598537U (zh) | 一种机柜的散热系统 | |
CN106524364A (zh) |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351986B (zh) | 具有复合冷源的分区内冷型机柜散热系统 | |
CN104703450A (zh) | 列间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204466136U (zh) | 门式热管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206430287U (zh) |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 | |
CN204425887U (zh) | 液冷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204650407U (zh) | 风冷自然冷却热管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104252187B (zh) | 一种二次水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06895121U (zh) | 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对cpu芯片和服务器进行散热的系统 | |
CN206909031U (zh) | 一种专用于对服务器进行散热的系统 | |
CN204425886U (zh) | 门式冷水换热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206365212U (zh) | 具有散热机构的密闭式户外通信机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28313 Shunde City, Foshan province Chencun tow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k, No. ten, No. Road, No. 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SHENLING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13 Shunde City, Foshan province Chencun tow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k, No. ten, No. Road, No. 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