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660A - 现场仪器设备和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现场仪器设备和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660A
CN104702660A CN201410730392.7A CN201410730392A CN104702660A CN 104702660 A CN104702660 A CN 104702660A CN 201410730392 A CN201410730392 A CN 201410730392A CN 104702660 A CN104702660 A CN 104702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or
evaluating
field instrument
operational mode
instrument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03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660B (zh
Inventor
安德烈亚斯·艾森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ga Grieshaber KG
Original Assignee
Vega Grieshaber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ga Grieshaber KG filed Critical Vega Grieshaber KG
Publication of CN10470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1P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21099Two independent interfaces, one for pc, other for remote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34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modules instead of normal networ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428Field devi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131Field device with gateway function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pc and other fiel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一种现场仪器设备100,所述现场仪器设备为了与评估装置105a、105b通信,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运行模式运行,所述两个运行模式使用相同的访问数据。

Description

现场仪器设备和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4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登记号13 195 692.2的优先权,所述优先权的整个范围内通过参考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的领域。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仪器设备和一种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完成测量任务时,现场仪器或现场仪器设备用于检测物理测量值。物理测量值例如能够是运行时间、距离、压力、流量或温度。从测量到的物理测量值能够推导出感兴趣的测量值。感兴趣的测量值例如能够是从物理的信号运行时间中确定的在容器中的物位。对于信号运行时间确定能够使用雷达信号。
为了物理测量,现场仪器通常在远离所属的显示仪器所在地点、远离评估装置所在地点和/或远离操作装置所在地点的地点使用。因为评估装置和/或操作装置通常位于中央的调度台中或中央的控制中心(Control Center)中。因此,评估装置通常必须经过远路程提供由现场仪器生成的测量值。为了跨接所述远路程能够使用直接的线连接。然而,代替直接的线连接也能够使用设置在评估装置和现场仪器之间的通信网络。与通信网络的连接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以有线的方式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网络自身也能够以任意组合使用无线的或有线的传输技术,以便将至少两个彼此远离的地点连接。作为传输介质能够应用私人的和公开的通信网络。
为了访问通信网络通常能够根据选择的通信网络,使用无线的传输技术、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或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与特征尤其在于大的无线电范围的GSM、UMTS、GPRS或LTE相反地,也能够使用在地点上受限的无线的访问技术,例如WLAN(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所述WLAN通常基于IEEE-802.11协议族标准,WiFiTM、ZigBee或有线的访问技术的示例是调制解调器连接或DSL-Links(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Line)的使用。
然而,如果现场仪器或现场仪器设备准备用于经由通信网络进行通信,那么所述现场仪器也指示,通信网络是基本上一直是可用的。如果通信网络会中断,那么不再能够进行数据和尤其测量值的传输。
移动终端设备或移动用户设备(UE)、例如智能电话能够具有网络共享模式(Tethermode),在所述模式中建立智能电话与PC(个人电脑)的连接,以便PC能够实现经由GSM/UMTS的互联网连接。移动终端设备因此承担调制解调器的角色。
发明内容
可能存在需求是,将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和/或操作装置灵活地连接。
本发明描述一种现场仪器设备和一种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本发明的主题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确定。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描述具有测量装置和通信装置的现场仪器设备。测量装置构建为用于确定测量值和用于与通信装置通信。测量值的确定和通信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通信装置构建为,为了与评估装置连接和/或为了与操作装置连接,设定或采用运行模式。运行模式能够从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中选择。在一个示例中,在选择运行模式时可以激活所选择的运行模式,而同时去激活其他运行模式。第一运行模式通过使用通信网络的方式能够实现通信装置与评估装置和/或与操作装置的间接连接。第二运行模式能够实现通信装置与评估装置和/或与操作装置的直接连接。间接的和直接的连接使用相同的传输技术。尤其,可以在现场仪器设备中使用相同的传输装置或相同的通信装置。在一个示例中,传输技术可以具有通信协议或通信标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描述一种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的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借助于测量装置确定测量值。所述测量值的确定可以与现场仪器设备之内的其余功能无关地、例如与通信功能无关地进行。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测量装置与通信装置通信。因此,测量装置例如能够将所确定的测量值转发给通信装置和/或通信装置能够将参数转发给测量装置,以便设定所述参数,即以便参数化测量装置。为了与评估装置连接,所述方法可以设有设定能够从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中选择的运行模式。当设定第一运行模式时,能够实现与评估装置经由通信网络的间接的连接,并且当设定第二运行模式时,能够实现直接的连接。间接的和直接的连接使用相同的传输技术,尤其相同的传输协议和/或相同的协议栈。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运行模式与第二运行模式的不同之处可以在于,在第一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能够主动地建立与通信网络的连接,而在第二运行模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等待对评估装置连接的询问。当将对建立连接的询问发送给通信网络时,能够主动地建立连接。因此,所述询问可以用访问数据的询问进行答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当其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描述具有指令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当其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软盘、硬盘、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介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或EEPROM(带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能够实现程序代码的运行或下载的通信网络、如互联网也能够视作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通信装置能够与评估装置和/或与操作装置可选地经由通信网络间接地连接或基本上在没有中间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来直接连接。因此,现场仪器设备可以设为,不仅能够经由通信网络建立与评估装置的连接,而且可以将评估装置直接连接在现场仪器设备上。
换言之,通信装置构建为,可选地建立到通信网络的连接或接受其他装置的连接期望。在一个示例中,通信装置也可以构建为,能够同时建立与通信网络的连接并且接受其他装置的连接期望,以便例如经由至少两个不同的接口或端口、分别借助于不同的或相同的访问数据建立与其他装置的连接。建立通信装置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可以称作现场仪器设备的“自身的连接”。为了同时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建立连接,能够存在多个通信装置或者在唯一的能够实现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中的并行运行的通信装置上能够存在大量接口,所述接口使用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访问数据并且能够彼此独立地运行。
由于通信装置自身允许或接受连接而实现的连接可以称作现场仪器设备的“外部连接”。自身的连接与外部连接不同地通过主动地建立连接来实现。
在自身连接中,通信装置可以采用客户的角色。在外部连接中通信装置可以采用服务器的角色。可选的连接可以通过切换运行模式实现并且尤其通过切换通信装置在相应的连接之内所采用的角色来实现,即所述通信装置是否发动连接或对连接期望作出反应。用于相应的连接的传输技术是用于自身连接和用于外部连接的相同的传输技术。传输技术可以在示例中表示为对连接建立和通信、尤其所使用的协议,例如GSM、LTE、UMTS、IEEE802.x负责的硬件。此外,可以总是使用仅在不同方向上运行的相同的端口或相同的接口。因此,可以足够的是:在通信装置上仅实现唯一的通信标准或唯一的通信协议。自身连接也能够是到通信网络的访问连接,然而所述通信网络在主干网络(Backbone)中使用其他技术。然而在通信装置自身中可以不发生协议转换。通信装置可以是关于协议同类的。
在有线连接中,角色的切换也能够具有物理特性或接口的切换。例如能够通过将通信构建为源头或汇点的方式切换角色。在一个示例中,通信装置构建为,用于提供测量值和/或用于接收指令。
不仅用于确定或换算测量值的信号处理装置,而且还有例如能够用于将命令或指令发送到现场仪器设备上的操作装置可以理解为评估装置。然而,评估装置也可以理解为能够示出所确定的测量值的显示装置或显示设备。因此,评估装置可以构建为,用于评估测量结果,用于参数化、即用于设定现场仪器设备的参数、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和/或用于操作现场仪器设备。尤其,测量装置可以是能通过评估装置影响或控制的。基本上,评估装置和操作装置可以在相应装置处理或提供的信息的流向方面是不同的。在评估测量值时,信息可以从现场仪器设备流向评估装置。在操作时,信息可以从评估装置流向现场仪器设备。例如,在现场仪器设备中的物理测量值可以改变为物位。通常,现场仪器设备为了改变具有接收原始数据、即未处理的物理测量值且改变为物位的信号处理装置。但是也能够考虑的是,将物理的原始值、原始数据或原始测量数据发送至评估装置并且在那里改变为物位。因此,现场仪器设备能够在没有信号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运行。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能的是,从原始数据确定的物位发送到评估装置并且然后在那从中计算出体积。对于体积计算,在评估装置中设有相应的在另外的处理步骤中确定另外的测量大小的信号处理装置。
通过经由通信网络或经由直接连接设置可选的连接能够实现简单且灵活地建立到现场仪器设备或到现场仪器的连接。尤其能够考虑,通信网络通常位于现场仪器设备和/或评估装置的范围之外,相反评估装置和现场仪器设备直接邻近。通信网络的故障也能够被容忍,因为虽然经由通信网络的连接故障但是通过建立外部连接还存在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的直接连接的可选的替选方案。连接参数存储在现场仪器设备中并且可以在两个运行模式中使用。
为了提供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在一个示例中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例如族IEEE 802.11中的协议。因此,通过选择用于间接连接的通信协议,也可以确定直接连接的通信协议的选择。换言之,通信装置可以具有仅唯一的协议栈。使用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选择可以确定:通信装置是否能够发动或能够结束连接询问。
为了能够经由进行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建立到现场仪器设备或到现场仪器的连接,访问数据可以存储在现场仪器设备中。在登录到通信网络上时,可以由通信网络询问验证数据或由现场仪器设备询问访问数据。为了登录到通信网络上,可以设定、选择或配置第一运行模式或间接的运行模式。在其中现场仪器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登录的间接的运行模式中,通信网络、尤其通信网络的识别访问数据的网络节点采用验证服务器的角色。现场仪器设备采用验证客户的角色。因此,客户可以建立自身的连接。
然而,到通信网络的访问数据可以存储在现场仪器设备中。借助于所述访问数据,现场仪器设备能够在通信网络中验证。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密匙用作访问数据。除了密匙以外也能够要求网络名称。在WLAN网络或Wi-Fi网络的示例中,网络名称是所谓的SSID(服务集标识)。密匙与相应地使用的验证协议相关。在无线LAN(WLAN)的范围中的验证协议的示例是有线等效协议(WEP)、Wi-Fi保护访问(WPA)或WPA2。此外,能够使用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KIP)。为了验证参加者,也能够使用预共享密匙(PSK)或扩展验证协议(EAP)。作为基本的传输协议能够将不同表示方式的IEEE标准802.11的、例如作为IEEE 802.11i用于WLAN的访问。为了验证,也能够在通信网络中使用RADIUS服务器。在其他的无线访问网络中能够使用无线应用协议(WAP),以便能够实现登录到移动无线电网,如GPRS或UMTS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提出,使用在现场仪器设备中存储的用于通信网络的访问数据,例如访问密匙和SSID,以便本身提供用于其他设备的访问。为了存储访问数据例如能够在现场仪器设备中设有为此而设的寄存器、RAM、ROM、SIM卡或EPROM作为存储装置。换言之,现场仪器设备可以可选地在通信关系中用作客户端或服务器。当现场仪器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登录以便与评估装置、操作装置或显示装置通信时,现场仪器设备根据通信网络的询问或请求来提供访问数据。然而,如果现场仪器设备本身提供用于其他的装置的访问网络,如评估装置、显示装置或操作装置,那么现场仪器设备将对于访问数据的询问发送到要登录的装置上,使得验证所述现场仪器设备。然后使用在现场仪器设备中存储的访问数据,以便验证想要以直接的路径与现场仪器设备连接的装置。在现场仪器设备中检验由所述装置提供的验证数据。为了直接的连接,现场仪器设备可以复制或模拟通信网络。
对访问数据的询问通常以如对连接建立的询问相反的方向进行,即与连接要求相反的。
评估装置可以具有用于显示测量值的显示装置还有用于参数化现场仪器设备的操作装置。为了保证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建立附加的通信连接。例如,对通信网络的访问和/或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的直接连接可以位于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层模型的下层上。在一个示例中,间接的连接和直接的连接能够是点对点连接或层2连接。所确定的测量值、参数化数据(待设定的参数)、询问指令、对现场仪器或来自现场仪器的命令能够在更高的层、例如层3上处理。为了在更高的层上通信,能够使用无连接的或面向连接的协议。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也能够使用隧道连接。作为评估装置也能够使用具有相应的加载的应用或用件的参与终端设备,如PC、计算机;移动设备,如笔记本、智能电话或平板PC。所述应用可以用于建立连接和用于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选择状态或运行模式的功能,所述状态或运行模式确定:通信装置是否能够经由通信网络与评估装置连接或通信装置是否能够直接与评估装置连接。换言之,所述方法具有选择决定通信装置是否能够经由通信网络与评估装置连接或者通信装置是否能够与评估装置直接连接的连接模式、运行模式或连接状态。通过发送连接要求,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与通信网络连接的。通过等待连接要求,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直接连接的。
换言之可以表示,所述方法设为用于选择,通信装置是否允许与通信网络连接和/或通信装置是否允许在基本上不使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与评估装置直接连接。
术语“直接连接”可以意味着,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基本上不使用网络基础设施。换言之,直接连接可以是与度1(Metrik 1)的实际的点对点连接。这可以意味着,在评估装置和通信装置之间或者建立直接的链接或者建立直接的无线电连接。此外可以意味着,实际上,由评估装置或通信装置生成的信号根据通信方向在通信装置或在评估装置上终止。此外,在通信装置和评估装置之间在直接连接时基本上不进行已传输的数据在缓存或寄存器中暂存并且此外可以基本上没有协议转换发生。在经由通信网络间接连接时,发生在通信终点之间的协议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信装置可以为与评估装置的直接连接提供通信访问网络。这使用与在通信网络中的连接相同的硬件。换言之,通信装置可以物理地实现与另一装置的连接可能性。然而是否提供访问网络与通信装置是否构建为用于检验访问数据相关。是否能够实现到访问网络的登录与通信装置是否构建为用于提供访问数据相关。
借助于现场仪器设备、尤其借助于通信装置提供通信访问网络可以通过选择现场仪器设备在通信关系中的角色来实现。
术语“通信访问网络”可以包含通信装置构建为用于实现评估装置的验证的事实。通常,通信装置能够实现任意的点对点连接。所述点对点连接能够无线地、即基于无线电,或者有线地、即借助于直接连接的电缆进行。在这样的点对点连接中,接收到的数据仅可以转发到预设的地点。为了控制数据的流动并且尤其为了控制数据流的方向,借助于验证机制来保障对通信装置的访问。通过所述措施也可以确保,基本上没有未经授权的参加者能够使用这样的点对点连接。由此,通过使用验证机制可以提出,仅授权的评估装置能够进行与现场仪器设备的接触,即使经由纯物理连接层面的通信是可行的也是如此。因此,通信装置可以拒绝由未验证的参加者提供的数据。
为了提供访问网络,在现场仪器设备中存在验证装置,其中验证装置构建为,用于在进一步处理通信数据之前,检查评估装置的对于期望的操作的授权并且在成功地确定授权之后负责转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信装置构建为,将通信装置用于登录到通信网络上的访问数据用于与评估装置的直接连接。
为了登录到通信网络上,例如可以将访问数据存储在现场仪器设备的通信装置中的寄存器中。针对在通信网络中的登录过程,通信装置可以对由通信网络发动的询问作出反应。随后,通信装置可以提供验证数据或访问数据。访问数据例如能够具有单独形式的或以任意组合形式的用户名、密码或SSID。
通信装置的角色进而现场仪器设备的角色能够从客户端转变为服务器并且反之亦然。当现场仪器设备的角色、状态或运行模式从客户端转变为服务器时,现场仪器设备不再是通信网络的参加者或客户端,而是所述现场仪器设备自身提供其他装置能够在其上登录的通信网络和尤其通信访问网络。在所述直接的运行模式中,通信设备可以从评估装置要求询问对现场仪器设备直接访问的验证数据。为了要求验证数据,现场仪器设备可以承担验证服务器的角色并且将用于说明验证数据的要求发送给评估装置,所述评估装置可以以直接路径与现场仪器设备连接。因此,在从通信装置的角度相对于登录到通信网络的直接连接的选择中,所执行的登录程序可以改变并且尤其登录程序可以反转。
在现场仪器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登录的情况下,现场仪器设备对通信网络的或通信访问网络提供验证数据的要求作出反应。所述验证数据或访问数据是与在现场仪器设备提供直接连接的情况下现场仪器设备从评估装置所要求的数据相同的。
概括地说,现场仪器设备的通信装置可选地用作验证客户端或验证服务器。对于不同的使用,在示例中可以可选地加载保证作为客户端的功能的程序代码,以便自身在通信访问网络中登录。然而,当现场仪器设备为其他装置提供通信访问网络或直接连接时,可以加载验证服务器的程序代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信网络和/或通信访问网络是无线电网络或无线网络。
通信装置例如可以为了提供直接连接而占有访问接入点(AccessPoints)、无线访问接入点的功能。无线电技术能够实现在评估装置能够登录的通信网络之间的快速的切换,以至于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进行登录。例如在无线电通信网络失效时,能够转到由现场仪器设备提供的无线电网络上,而不改变连线。为了切换网络,基本上可以仅发生一次验证过程的反转,其中在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角色之间切换。例如当现场仪器设备和/或评估装置移动离开通信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而建立彼此间的直接连接时也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现场仪器设备具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构建为,将通信装置在至少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之间切换。
在第一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能够经由通信网络间接地与评估装置连接。在第二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能够与评估装置直接连接。由此,在第一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能够经由通信网络联系。在第二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能够基本上仅经由直接访问来联系。为了能够区分所述状态,在第一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可以构建为能够对来自通信网络的验证询问作出反应并且提供访问数据,但是自身不产生询问。在第二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可以构建为将验证询问提供给评估装置并且检验接收到的访问数据。
然而也可行的是,多个评估装置在现场仪器设备上运行,其中一个评估装置能够经由直接连接来连接,而其他评估装置能够经由通信网络来连接。通信装置基本上可以具有多个实例,所述实例分别可选地在第一或第二运行模式中运行。因此,可行的是,提供与评估装置的组的同时直接连接和与评估装置的其他的组的间接连接。在一个示例中,也能够使用仅唯一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配置用于直接连接的一组接口和/或配置用于间接连接的另一组接口。在一个示例中,通信装置具有多个分别具有自身的访问数据的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现场仪器设备具有状态识别装置。状态识别装置可以构建为用于识别现场仪器设备在特定的时间点处于哪个状态或哪个使用状态。可以与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无关地识别所述使用状态。然而,状态识别装置可以根据识别出的使用状态选择:通信装置是否能够间接地或直接地与评估装置连接。
换言之,能够借助于状态识别装置选择通信装置的或通信装置的任意实例的第一或第二运行模式。状态识别装置可以构建为,用于识别现场仪器设备处于哪个使用状态并且根据识别出的使用状态选择,通信装置与评估装置是否能够经由通信网络连接或能够直接连接。
状态识别装置也可以考虑特定的使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例如,状态识别装置识别,通行网络故障或离开作用范围并且在此确定,在所述状态识别装置为通信装置选择新的运行模式之前,通信网络的不可联系的使用状态持续多长时间。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在短暂的网络故障时或在重启或重新启动时立即从第一运行模式切换到第二运行模式。等待时间可以产生迟滞作用,以便防止在不同的连接种类之间的快速的来回切换。
此外,状态识别装置可以构建为,用于确定多少还有哪些评估装置运行例如在OSI模型的更高层面的与现场仪器的主动的通信连接。在网络故障之后,例如能够防止在故障前还未连接的新的设备登录到现场仪器设备上,以便防止自给自足地运行的现场仪器设备超负荷。例如,作为用于识别哪些评估装置还应连接的标准能够检验作为访问数据的MAC(媒体存储控制)地址。用于评估多个允许的评估装置的其他的选择标准可以在相应的表中列出。对于间接的和/或直接的访问而被检查的各个访问数据的任意组合是可行的。
第一运行模式可以是客户端运行模式,而第二运行模式是服务器运行模式和/或访问接入点运行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状态识别装置构建为,用于借助于特征值来识别现场仪器设备的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中从一组特征值中选择特征值。所述一组特征值由信号强度、通信网络可用性、地理信息、时间点或时间段以及寄存器条目组成。作为时间段例如能够选择特定的日子和/或特定的时间区间。
经由信号强度例如能够确定,现场仪器设备到达通信网络的工作范围之外进而自身必须提供访问或访问基础设施,以便保持与评估装置的通信。通信网络可用性信号例如能够是控制信号或以规则的间距或持续地在通信网络和通信装置之间交换的可用性标识,以便用信号表示还存在有效的网络连接。所述可用性标识也能够在自身的通道中传输。地理信息可以提供关于现场仪器设备的其所位于的地点的结论。因此,例如能够在不同连接种类或运行模式之间执行根据地点的切换。因此,在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切换可以根据地点进行。在另一示例中,寄存器条目能够经由操作装置、图形的用户界面或Web浏览器设定,由此将运行模式确定为客户端或服务器。
此外,能够在时间上限定运行模式的可用性,使得例如仅在一定的可预设的时间提供直接的连接。因此,例如能够确定,直接连接仅在日子在8:00-18:00之间是可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信装置构建为,用于建立双向的通信通道以借助于评估装置或评估设备来接收命令和/或提供测量值。
所述通信通道可以是在比访问连接更高层上的通信通道。经由所述通道能够进行在评估装置和现场仪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所述信息交换例如能够具有能够用于询问所确定的测量值的询问命令或询问指令。所述信息交换能够具有应在现场仪器设备中设定的参数。然而也能够设有推送(Push)信息,借助于所述推送信息经由所述通信通道提供所确定的测量值。通信通道可以与到通信网络的访问连接无关。
应说明的是,已经与不同的主题相关地描述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尤其,与设备相关地描述一些方面,相反与方法相关地描述另一些方面。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上文和下文中得出:除非另作描述,除了属于一种类型的主题的特征的任意组合以外,在与不同类型的主题相关的特征之间的任意组合也视为本文所公开的。尤其,设备的特征和方法的特征之间的组合应是公开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的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具有到评估设备的不同连接的现场仪器设备。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经由通信网络的间接连接。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的直接连接。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的描述是示意的而不是合乎比例的。在图1至图4的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或相应的元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具有到评估设备的不同连接的现场仪器设备。现场仪器设备100或现场仪器100具有测量装置101。所述测量装置101或测量传感器101能够借助于不同的物理测量原理确定测量值,例如物位、边界位置、温度或压力。测量原理的示例是引导的微波或引导的雷达波、自由传播的电磁波、自由传播的雷达波、自由传播的超声波、温度测量或压力测量。经由连接线路102,测量装置101与通信装置103连接。所述连接线路102用于将测量值转发到通信装置103上或用于接收来自通信装置的参数。
通信装置103具有三个网络接口104a、104b、104c。经由这些网络接口104a、104b、104c,现场仪器设备100能够与评估装置105a、105b连接。通信装置103能够允许到评估设备的唯一的连接或多个并行的连接。这些连接能够彼此独立地通过设定相应的运行模式确定为直接的或间接的连接。在图1中,评估装置105b经由与通信装置103的直接连接来连接,而评估装置105a经由通信网络106间接地与通信装置连接。在此,对于每个接口104a、104b、104c设有个体的用户环境。尤其,每个接口管理接口与接口之间不同的自身的访问数据。在仅能够连接一个评估装置的情况下,设有唯一一组访问数据或唯一一个访问日期。
当经由通信网络106间接连接时,能够使用无线的访问连接107或有线的访问连接108。无线的链接107和有线的链接108分别仅从通信装置103到达通信网络106。通信网络106提供终止在下级平面上的链接107、108的相应的网络访问点109、110。
借助于选择装置111或切换装置111,能够选择通信装置103的运行模式。可行的是,在经由接口104c的直接连接模式和经由通信网络106和经由接口104b或104a的间接连接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接口104c、104b示作无线接口,而接口104a示作网络连接的接口或固定网络接口。在使用有线访问的情况下,在直接和间接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的过程也可以具有访问连接108的改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能够通过切换运行模式使用用以建立到通信网络106的连接的网络接口104b,以便建立与评估装置105b的直接连接。直接连接120刚好也能够切换至间接连接。因此,经由链接120和链接107的连接也能够理解成界面104在不同的时间点104a、104b的表示方式。在相同的接口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时,选择开关111不是如图1所示出的机械开关,而是例如通过加载不同的程序代码切换运行模式的逻辑开关。在另一示例中,开关能够设为用于为相应的运行模式加载不同的用户环境。用户环境可以具有用于特定的评估装置的访问数据。例如,能够从用于到通信网络106中的访问的客户端运行模式切换到服务器运行模式,以便能够实现评估装置105b到通信装置103的访问。
运行模式的切换基本上通过方向的切换来执行,沿所述方向进行验证。在设有评估装置105a经由中间连接的通信网络106的连接的间接的运行模式中,通信装置103可以将存储在其中的验证特征或访问数据提供到网络106。然而在直接的连接模式中,通信装置103以相反的方向询问来自评估装置105b的验证数据。因此,无线连接在这两种情况下经由无线接口104c和104b进行。访问数据能够是网络标识SSID和密码。
即使在图1中示出不同的评估设备105a、105b,这些评估设备通常是同一评估设备。例如评估装置105a不仅能够具有有线的网络接口还可以具有无线的网络接口,或者无线的评估装置105b能够经由通信装置103的无线的接口104c、104b直接连接还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06的无线的访问点109连接。
切换装置111,开关111或运行模式选择装置111由状态识别装置112控制。状态识别装置112例如能够借助于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的信号强度、通信网络可用性信号、地理信息、时间点或时间段或寄存器条目来识别当前存在的状态并且设定相应的运行模式。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的经由通信网络的间接连接。现场仪器设备100能够经由能够是无线的107或有线的108的链接201与通信网络106连接。同样,无线的评估装置105b经由无线的链接202或(未在图2中示出的)有线的评估装置105a经由有线的链接202与通信网络106连接。为了建立连接201、202,尤其访问连接201、202,现场仪器设备100和评估装置105b使用相同的登录数据。
通信网络106能够是无线网络,例如WLAN、GSM、UMTS或LTE,其中作为无线网络的定义基本上由网络106所使用的访问技术推导出。现场仪器设备100和评估装置105b经由通信网络106间接连接,因为在其之间设置有通信网络106。到通信网络106的访问在OSI参考模型的下层上进行。
为了交换信息、例如为了交换测量值或数据以设定参数(参数化数据),构建位于比访问连接201、202更上级的层面的双向的通信连接203,由此访问连接和通信连接彼此无关。为了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06进行经由从评估装置105b到现场仪器设备100的访问连接201和202来建立连接,现场仪器设备100接入到现有的由无线的通信网络106形成的基础设施中。为了所述间接接入,现场仪器设备100不必提供访问可能性。在评估装置105b、105a和现场仪器设备100之间的连接在更高的层面上经由相应的通信连接203进行。
在移动的现场仪器设备100中能够进行,不仅应在现有的基础设施106之内使用所述现场仪器设备而且也应自给自足地使用移动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图1以接口104a、104b示出现场仪器设备100在现有的基础设施106中的运行。
所述基础设施106的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存储的访问数据用于使现场仪器设备100作为允许的网络参加者或客户端在基础设施106上登录。访问数据能够是唯一的访问数据和/或一组访问数据、即用于成功的登录的至少两个参数。在登录和注册之后,现场仪器设备100是对于所述基础设施106的所有其他网络参加者、例如对于评估装置105b可见的。换言之意味着,基于在OSI协议的较低层上的连接,能够在网络参加者105b或评估装置105b和现场仪器设备100之间的较高的协议层上建立连接203。通信网络106上的验证、即注册或登录能够经由不同的访问协议和相应的访问数据,例如WEP、WPA、密匙或密码或也经由在数据载体、如SIM卡(客户识别模块)上或在现场仪器设备100自身中存储的验证信息中进行。
在评估装置105b和现场仪器100之间的连接例如能够是基于IP(因特网协议)的连接,所述连接基本上位于OSI协议层上。在不限制普遍性的情况下,评估装置105b也可以是显示装置或操作装置,借助于其能够从现场仪器设备100接收信息或能够将指令或信息发送到现场仪器设备100上。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现场仪器设备和评估装置之间的直接连接。在能够是移动的现场仪器设备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和评估装置105b之间建立基本上直接的连接301、120。所述直接的连接301、120在图3的示例中无线地、即经由无线电协议进行。然而,直接连接301、120也能够有线地并且通过改接来建立。
为了建立直接连接301、120,在现场仪器100或现场仪器设备100中存储的、能够用于现场仪器设备100也能够在通信网络106中登录的访问数据或验证数据用于:为其他网络参加者105b提供访问点。这样的另外的网络参加者例如能够是将现场仪器设备100用作访问接入点或访问点的评估装置105b。如用于访问到网络106的相同的登录信息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用于验证评估装置105b。然而,在提供访问网络106’时与登录到通信网络106上相反地,现场仪器设备100以服务器模式或访问接入点模式运行。即为了建立连接301、120,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接收到连接询问之后由现场仪器设备100将验证询问发送到评估装置105b,以便要求验证数据。在成功的验证之后,能够进行直接连接301、120。
为了能够实现直接连接,现场仪器设备100模拟通信网络106’,使得评估装置105b基本上认为:在通信网络106中登录。
因此,图2示出现场仪器设备100的间接运行模式,其中现场仪器设备100与评估装置105b的连接基本上仅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06实现。
相反,图3示出直接运行模式,其中评估装置105b直接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登录,尤其登录到模拟的网络106’。因此,现场仪器设备100通过其能够在两种运行模式之间切换的方式构建为用于移动应用。因此,具有评估装置105b和移动的现场仪器设备100的系统能够自给自足地运行。
在使用移动的现场仪器设备100时能够进行,现场仪器设备100不仅在现有的基础设施106之内使用而且也自给自足地使用。因此,评估装置105b与现场仪器设备100的连接建立能够灵活地构成。也能够考虑不同的使用情景。在现场仪器设备100自身中例如能够通过设定运行模式区分:现场仪器设备100是否接入或能够接入到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106’中,或者是否其自身提供给需要的基础设施106’,以便直接接入评估装置105b。在这两种情况下使用相同的访问数据。
由于设有在直接的和间接的连接模式之间切换的可行性,即由于设有相应的切换装置111,能够简化移动设备105b,例如笔记本、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到现场仪器设备100的连接建立。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与运行模式无关地存储有相同的访问数据。所述访问数据能够用于登录到基础设施106并且也能够用于允许连接评估设备105a、105b。
借助于状态识别装置112例如能够确定,移动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应在网络基础设施106的工作范围之外运行或例如由于故障网络基础设施106中断。在这样的没有网络基础设施106的情况下,能够为在评估装置105b和现场仪器设备100之间的连接使用相同的访问数据,以便建立在更高层面上的通信连接203。切换装置111用于设定相应的运行模式。
通过在如图2中示出的客户端运行模式或如图3中示出的服务器运行模式之间灵活地切换,能够实现灵活地操作现场仪器设备100并且扩展使用可能性。
图4示出用于现场仪器设备100与评估装置105b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在静止状态S400中,在步骤S401中借助于测量装置确定测量值。在步骤S402中测量装置与通信装置的通信在现场仪器设备100中进行。测量值的确定与通信过程无关地进行。在步骤S403中选择:通信装置103是否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06间接连接或是否能够经由与评估装置105a、105b的直接连接来连接。对此,现在当前存在的使用状态的评估能够由状态识别装置112使用。选择装置111能够是机械开关或也能够是借助于可加载的程序代码或可改变的寄存器条目的控制器。
现场仪器设备100能够是现场仪器、测量仪器、物料测量仪器、压力测量仪器、边界位置测量仪器、脉冲测量仪器、雷达测量仪器或电容式测量仪器。
因此描述的是一种现场仪器设备100,所述现场仪器设备为了与评估装置105a、105b通信能够以直接的或间接的运行模式运行,所述两种运行模式使用相同的访问数据。
补充要指出的是,“包括”和“具有”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不排除复数。此外要指出的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能够与其他上述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组合地使用。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能够视为是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现场仪器设备(100),所述现场仪器设备具有:
测量装置(101);
通信装置(103);
其中所述测量装置(101)构建为用于确定测量值并且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103)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3)构建为:为了与评估装置(105a,105b)进行连接而设定能够从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中进行选择的运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能够实现经由通信网络(106)的与所述评估装置(105a,105b)的间接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运行模式能够实现与所述评估装置(105a,105b)的直接连接;
其中间接的和直接的所述连接使用相同的传输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构建为:提供通信访问网络(106’),以便能够实现所述通信装置(103)与所述评估装置(105a,105b)的直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3)构建为:将所述通信装置(103)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用于登录到所述通信网络(106)上的访问数据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中与所述评估装置(105a,105b)直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其中所述通信网络(106)和/或所述通信访问网络(107,120,108)是无线电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所述现场仪器设备还具有:
切换装置(111);
其中所述切换装置(111)构建为: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和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所述通信装置(10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所述现场仪器设备还具有:
状态识别装置(112);
其中所述状态识别装置(112)构建为:识别所述现场仪器设备(100)处于何种状态并且根据该状态选择:所述通信装置(103)应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中或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中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其中所述状态识别装置(112)构建为:借助于特征值来识别状态,所述特征值选自:
信号强度;
通信网络可用性信号;
时间点;
时间段;
地理信息;和
寄存器条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仪器设备(100),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3)构建为:建立双向的通信通道(203)以用于借助于所述评估设备装置(105a,105b)接收命令和/或提供测量值。
9.一种用于现场仪器设备(100)与评估装置(105a,105b)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
借助于测量装置确定测量值;
将所述测量装置与通信装置(103)通信;
设定所述通信装置(103)的用于与所述评估装置连接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能够从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中选择;
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能够实现经由通信网络(106)的间接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运行模式能够实现直接连接;
其中间接的和直接的所述连接使用相同的传输技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当其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CN201410730392.7A 2013-12-04 2014-12-04 现场仪器设备和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Active CN104702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95692.2 2013-12-04
EP13195692.2A EP2881813B1 (de) 2013-12-04 2013-12-04 Feldgerät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Kommunizieren einer Feldgerätevorrichtung mit einer Auswerte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660A true CN104702660A (zh) 2015-06-10
CN104702660B CN104702660B (zh) 2017-12-29

Family

ID=49726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0392.7A Active CN104702660B (zh) 2013-12-04 2014-12-04 现场仪器设备和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04075B2 (zh)
EP (1) EP2881813B1 (zh)
CN (1) CN1047026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56953A1 (de) * 2015-02-11 2016-08-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utarkes Feldgerät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zur Fernüberwachung
KR102394620B1 (ko) 2015-11-10 2022-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간 통신 연결 수립 방법 및 장치
JP6759011B2 (ja) * 2016-09-02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8219394A1 (de) * 2018-11-14 2020-05-14 Robert Bosch Gmbh Auswertevorrichtung und Schätzverfahren für eine benachbart zu einem mobilen Gerät auftretende Strömung
DE102019106049A1 (de) * 2019-03-08 2020-09-10 Krohne Mess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sicher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Feldgerät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und einem Endgerät sowie System zur sicher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Feldgerät und einem Endgerät
WO2022106002A1 (de) * 2020-11-19 2022-05-27 Vega Grieshaber Kg Feldgerät, erweiterungsmodul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7373A1 (de) * 2000-11-17 2002-05-22 Vega Grieshaber KG Übertragungssystem für entfernte Sensoren
US20100245931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0278553A (ja) * 2009-05-26 2010-12-09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無線フィールド機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制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120127523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evices and terminal devices that switch communication modes
CN102631206A (zh) * 2011-02-15 2012-08-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6638B2 (en) 2000-11-17 2005-06-14 Vega Grieshaber Kg Sensor uni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7373A1 (de) * 2000-11-17 2002-05-22 Vega Grieshaber KG Übertragungssystem für entfernte Sensoren
US20100245931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0278553A (ja) * 2009-05-26 2010-12-09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無線フィールド機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制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120127523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evices and terminal devices that switch communication modes
CN102631206A (zh) * 2011-02-15 2012-08-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660B (zh) 2017-12-29
US20150156805A1 (en) 2015-06-04
US9504075B2 (en) 2016-11-22
EP2881813A1 (de) 2015-06-10
EP2881813B1 (de)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54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l authent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702660A (zh) 现场仪器设备和用于现场仪器设备与评估装置通信的方法
US83059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information exchange on location aware mesh network devices
CN108512870B (zh)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ES2263031T3 (es) Sistema de prueba para la comprobacion de procesos de transmision dentro de una red de telefonia movil asi como procedimiento para la autentificacionde un telefono movil usando un sistema de prueba de este tipo.
CN105474677B (zh) 安全管理的位置和跟踪服务访问
TWI544825B (zh) 一種建立點對點(p2p)連線之通訊系統及其裝置
CN109525976A (zh) 配网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959928A (zh) 向移动设备动态分配生存性服务的装置和机制
IL25859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thod control
CN104488302B (zh) 无线连接认证方法以及服务器
JP2004201046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アクセス認証技術
KR20120072557A (ko) 이동 단말기,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02143492B (zh) Vpn连接建立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
JP2019036091A (ja) 車両保安システム及び車両保安方法
KR101518929B1 (ko) 텔레매틱스 원격 제어 차량의 외부 해킹 차단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934978A (zh) 针对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传输功率
CN109478352A (zh) 用于在安装场所配置多个访问控制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40112A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271329B1 (ko) 엔에프씨를 이용한 통신망 접속 방법
CN109743237B (zh) 一种app的鉴权方法及网关
US2017031841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two subscribers
KR20160130135A (ko) 사물 인터넷 장치의 서버에 대한 접근 권한을 제어하는 반도체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JP2007006013A (ja) 接続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接続方法
JP6696727B2 (ja) 携帯端末キ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