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9389A - 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9389A
CN104699389A CN201410045097.8A CN201410045097A CN104699389A CN 104699389 A CN104699389 A CN 104699389A CN 201410045097 A CN201410045097 A CN 201410045097A CN 104699389 A CN104699389 A CN 104699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rby
display
mobile statu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50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嘉骏
陈羿帆
林玠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techz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techz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techz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techzo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99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9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商家可以通过投放广告来宣传产品。为了使广告能够有效地达到其宣传效果,对于广告供应商而言,如何吸引人群通过或驻足于广告前方,是可供思考及欲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可利用传感器以及显示屏幕所构成的互动媒体来感测通过此互动媒体的路人,并可随着路人的移动状态而在三维场景中以多种型态来显示对应于路人的三维物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互动媒体而以较为趣味的方式来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并通过呈现影子跟随的效果而达到与路人的互动,可有效地吸引路人的关注。

Description

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互动媒体(interactive media)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反应路人其移动状态的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店家或厂商可以通过电子广告播放装置(例如,大型发光二极管屏幕、液晶显示屏幕)来播放广告,以此宣传产品、销售活动或是提供优惠信息。
因此,为了使广告能够有效地达到其宣传效果,对于广告供应商而言,如何吸引人群通过或驻足于广告前方,是可供思考及欲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可利用传感器以及显示屏幕所构成的互动媒体来感测通过此互动媒体的路人,并可随着路人的移动状态显示对应于路人的三维物件,以此通过趣味的方式来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有效地吸引路人的关注。
本发明的互动显示方法适用于具有深度获取单元及显示单元的电子装置。互动显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利用深度获取单元检测相对应电子装置的路人,并在显示单元所显示的至少一个三维场景中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利用深度获取单元检测路人相对应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以及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利用深度获取单元检测路人相对应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的步骤包括利用深度获取单元获得对应于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以及依据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判断路人的移动状态为移动或驻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当移动状态为移动时,依据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调整第一物件以对应于路人在三维场景中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当移动状态为驻留时,调整第一物件的形状、透明度以及动画效果至少其一,以转变第一物件而成为第二物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依据路人的深度信息,决定第一物件相对于路人的显示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当该第一物件移动至不同的三维场景时,依据对应的三维场景以调整第一物件的形状、大小、位置至少其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物件是获取自路人的路人图像、预设图像以及预设动画的其一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深度获取单元、显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深度获取单元用以检测相对应电子装置的路人,并检测路人相对应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显示单元用以显示至少一个三维场景,并在三维场景中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处理单元耦接深度获取单元以及显示单元,用以分析路人的移动状态,并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深度获取单元获得对应于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且处理单元依据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判断路人的移动状态为移动或驻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该移动状态为移动时,上述的处理单元依据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调整第一物件以对应于路人而在三维场景中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该移动状态为驻留时,上述的处理单元调整第一物件的形状、透明度以及动画效果至少其一,以转变第一物件而成为第二物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单元依据路人的深度信息,决定第一物件相对于路人的显示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件移动至不同的三维场景时,上述的处理单元依据对应的三维场景以调整第一物件的形状、大小、位置至少其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物件是获取自路人的路人图像、预设图像以及预设动画的其一或其组合。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可利用深度获取单元检测通过的路人,而在三维场景中对应显示相应于路人的三维物件,并通过检测路人正在移动或驻留,而对应调整三维物件为跟随路人移动或是转变其显示型态。此外,依据路人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相对距离或是三维物件所经过的场景不同,上述物件也可相应地调整其显示方式及型态,以此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而产生互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互动媒体而以较为趣味的方式来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并能够呈现影子跟随的效果而达到与路人的互动,可有效地吸引路人的关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互动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互动显示方法的范例;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互动显示方法的范例;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互动显示方法的范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400、500:电子装置;
110、210、410、510:深度获取单元;
120、220、420、520:显示单元;
130:处理单元;
212、412、512:可检测范围;
222、522:街道布置;
226:橱窗;
228:布告栏;
240:操控区;
250:数字标牌区;
260、460、560:路人;
426、428:子场景;
462、464、466、562、564:路人图像;
A~H:位置;
S310~S34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店家或厂商可以通过电子广告播放装置来宣传其产品或相关活动。为了使广告能够有效地达到其宣传效果并进而达到其广告效益,对于广告供应商而言,如何吸引人群通过或驻足于广告前方,是可供思考及欲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可利用传感器以及显示屏幕所构成的互动媒体来感测通过此互动媒体的路人,并可随着路人的移动状态而在三维场景中以多种型态来显示对应于路人的三维物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互动媒体而以较为趣味的方式来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可有效地吸引路人的关注。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请参照图1,电子装置100包括深度获取单元110、显示单元120以及处理单元130。其中,处理单元130分别耦接于深度获取单元110以及显示单元120。
深度获取单元110可用以检测相对应电子装置100的路人,并检测路人相对应电子装置100的移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例如是一或多个深度摄影机(depth camera)、具有多镜头的立体摄影机、用以建构三维图像的多个摄影机的组合或其他可检测三维空间信息的图像传感器,并以此取得所检测到的路人的深度信息。深度获取单元110可设置于能够获取到显示单元120前方图像的位置。例如,深度获取单元110可配置于显示单元120的附近或是显示单元120的下方。应用本实施例者可依据其设计需求来决定深度获取单元110对于路人的检测范围,从而决定出其设置位置、取像方向等配置情形。
显示单元120例如为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等离子显示器、真空荧光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简称FED)及/或其他合适种类的显示器,在此并不限制其种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20用以显示至少一个三维场景,并于所述的三维场景中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其中,三维场景例如是中古世纪的街道场景,并以三维显示技术而在三维场景中显示多种三维物件,例如街道、石柱、布告栏等,应用本实施例者可增减三维场景中所显示的物件,或也可使用其他任意风格的布置。上述的第一物件可以是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并对应路人所获取的路人图像,也可以是对应其他图案的预设图像或是预设动画,或是上述图像的任意组合。显示单元120所显示的三维场景以及第一物件可通过互动媒体而以趣味且多元的显示方式及型态来吸引路人的目光。
处理单元130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是其他可编程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可编程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或其他类似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互动显示方法。
在此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详细说明。请参照图2,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可以是一个互动媒体并设置于公共场所,因此,电子装置200可以对应检测到的路人而显示动画、图像或信息,以此吸引路人的目光并进而产生互动。如图2所示,电子装置200的显示单元220是一个长形屏幕,其中并利用三维图像显示技术以显示图像,以此通过虚拟实境让经过电子装置200的路人能够有身历其境的感受。举例来说,长形屏幕的总长可以为6米,且互动屏幕区域则可达5米,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限于此,应用本实施例者可依据其需求而选择长型屏幕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20的内部显示的是一个中古世纪的街道场景,且此街道场景中的街道布置222是利用鹅卵石花纹所铺满。此外,街道场景还可包括其他诸如橱窗226、布告栏228等多种三维物件,以此呈现此街道场景中不同的子场景。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20也可以显示不同的场景或物件来替代上述的街道场景,或是同时显示多个不同风格的场景布置,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电子装置200的深度获取单元210可安装在显示单元220的下方,用以拍摄及检测通过并进入其可检测范围212内的路人。如图2所示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可包括在显示单元220下方的4个深度获取单元210,且当路人260进入上述深度获取单元210所对应的可检测范围212内时,深度获取单元210即可判断检测到路人260。
此外,电子装置200还具有操控区240,且上述深度获取单元210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操控区240的下方,以此检测并取得路人260对应的深度值及操作手势,以作为路人260对于操控区240的互动操控之用。详细来说,当路人260位于操控区240前方,且电子装置200通过设置于操控区240下方的深度获取单元210而检测到路人260及其对于操控区240的操作时,处理单元即会依据检测到的操作,而通过图像辨识或三维深度分析等技术分析上述操作以取得分析数据,并且于数据库(未示于图)比对所取得的分析数据,来判断分析数据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动作指令,并可据以对操控区240中的物件执行上述指令。例如,当深度获取单元210检测到路人260做出手指向内抓以成握拳状态的动作时,处理单元即判断此操作动作为选取,并将会依据对应于操控区240画面中的特定物件执行选取此特定物件的操作。
另外,电子装置200还包括数字标牌区250,用以提供路人260关于此电子装置200的信息及说明。对于上述电子装置200中的操控区240或数字标牌区250等不同功能性质的区域配置,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图2实施例示出的是当深度获取单元210检测到路人260通过电子装置200前方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210可相对于电子装置200的其他方向(例如后方、右前方等)而对路人进行检测。另外,深度获取单元210还可以同时检测多个通过电子装置200的路人,并可通过多核心的处理单元或是多个处理单元而分别对各路人所对应的路人图像及其深度信息进行处理。
接下来则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互动显示方法。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互动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电子装置100,以下即搭配图1中电子装置100的各项元件,说明本实施例方法的详细流程。
在步骤S310中,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相对应电子装置100的路人。具体而言,深度获取单元110可以获取其可检测范围内的图像,并由处理单元130对所获取图像进行后续分析。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在取得所获取的图像之后,可由处理单元130先进行图像去背动作,以此区别图像中的前景与背景,并确认前景中是否包括路人所对应的人体图像。处理单元130可以利用例如区块检测(blob detect)算法来找出图像中属于人体的区块,并通过取得此区块对应的特征值与预先建立的特征值进行比对,当两者相符时,处理单元130即可判断图像中的上述区块为人体图像。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检测路人的步骤,处理单元130也可以通过其他算法来判断图像中是否包含对应路人的人体图像。在此并不限定判定并取得对应于路人的人体图像的方式。
在步骤S320中,显示单元120在其所显示的至少一个三维场景中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详细来说,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物件可以是由深度获取单元110对路人所获取的路人图像。因此,当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到经过电子装置100的路人,并取得此路人对应的路人图像及其对应的深度信息之后,显示单元120可以依据深度信息所代表的路人与电子装置100之间的相对距离,而决定以上述路人图像作为第一物件时将其显示于三维场景中的位置。换句话说,随着路人与电子装置100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同,第一物件显示在三维场景内的位置也会对应于路人而有远近程度的调整。如此一来,当路人经过电子装置100,且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到路人而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时,通过显示单元120对第一物件的适当设置,可以此模拟出影子的效果,让路人对此三维场景有更逼真的感受。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20也可以显示预设图像、预设动画,或是结合所获取的路人图像的其一或其组合,而作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并以此与路人进行互动。例如,当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到路人时,显示单元120可以使用足球的预设图像作为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并依据路人的位置而将此足球显示于三维场景中。或者,显示单元120也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来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例如弹跳或滚动中的足球。由上述可看出,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显示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以此提供路人与电子装置之间的人机互动来达到吸引路人关注的目的。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图像或预设动画也可以是钮扣或是动物等其他图案来实现,本发明对于预设图像或是预设动画的选择并不加以限制。
回到图3的流程,在步骤330中,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路人相对应电子装置100的移动状态,并在步骤340中,处理单元130会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而调整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具体来说,在一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路人其移动状态的步骤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30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以获得对应于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而据以判断路人的移动状态为移动或驻留。接着,处理单元130会依据路人移动状态的不同,而决定第一物件相应的显示型态。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即是利用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以此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并通过呈现影子跟随的效果而达到与路人的互动,从而吸引路人的关注。
在此先详述处理单元130如何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以获得对应于路人的深度信息以及移动方向,并以深度获取单元110为双眼摄影机(具有左、右镜头的立体摄影机)以及彩色深度摄影机(Red/Green/Blue-Depth camera;RGB-D camera,以下简称RGB-D摄影机)的两种实施方式分作说明如下。
首先,以深度获取单元110为具有左、右镜头的立体摄影机为例,在此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可依据左、右镜头之间的间距、左、右镜头的焦距以及左、右图像对于各像素的像差,以此获得路人图像对应于深度获取单元110的深度值,且此深度值即对应了路人与深度获取单元110之间的距离,并可供处理单元130作为上述路人的深度信息。
在处理单元130确认上述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所获得的深度信息之后,处理单元130还可通过取得路人其位移上的变化,从而推算出路人的移动方向。详言之,处理单元130可以通过对多张随时间而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来得到路人的位移变化。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的左镜头随时间而获取了多张左图像。之后,处理单元130即可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所取得的上述多张左图像,而判断路人对应的人体图像在各张左图像中相对于整张左图像的位置,并以此比较人体图像在各左图像中的位置差异,从而获得路人在二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接着,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先前获得的深度信息以及上述的二维位移变化,从而整合并推算出路人在三维空间中所对应的移动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也可以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为RGB-D摄影机,以获得对应于路人的深度信息以及移动方向,以下详作说明。
在此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为RGB-D摄影机,且可包括彩色摄影机、红外线摄影机以及红外线投光器。其中,彩色摄影机用以获取二维图像,而红外线摄影机以及红外线投光器则用以取得图像的深度信息。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可通过红外线投光器发出红外线光源,并通过红外线光源碰到拍摄物件反射的时间,以此判断路人与红外线摄影机之间的距离,从而将此距离提供给处理单元130并作为路人的深度信息。
与前一实施例类似,处理单元130也可依据上述所获得的深度信息,再利用路人的位移变化,从而获得路人的移动方向。因此,处理单元130可以使用深度获取单元110中的彩色摄影机,并通过对彩色摄影机随时间所获取的关于路人的多张二维图像进行分析,而得到路人的位移变化。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通过深度信息以及位移变化,并经运算而取得路人的移动方向。
需说明的是,以上通过深度获取单元110为双眼摄影机以及彩色深度摄影机来说明关于路人的深度信息与移动方向的取得方式,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110也可以由其他可获取深度信息的装置来实现,应用本实施例者可依其使用的深度获取装置种类而采用相对应的实施方式,以此获得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特征。另外,上述关于路人的移动方向也可以通过路人的移动量或是移动向量来作为判断路人移动状态的特征,对此,本发明也不限制判断路人其移动状态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物件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位置会依据路人相对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而决定,因此,显示单元120必须在深度获取单元110获得对应路人的深度特征之后,才能够据以将第一物件显示。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一物件的显示位置不考虑与路人深度特征的相关性,而以预设位置或随机等方式决定显示第一物件的位置,则对于显示单元120显示第一物件以及深度获取单元110取得路人的深度特征这两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则不需加以限制。应用本实施例者可依照其设计需求而决定并调整上述显示第一物件以及取得路人的深度特征的步骤流程。
在处理单元130取得路人的移动状态以及深度特征之后,对应于路人的移动状态不同,接下来将针对路人为移动或驻留的情况,分别说明其个别调整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的方式。首先说明路人为移动时的情形。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30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而获得的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特征,并据以得知路人经过电子装置100且正在移动时,处理单元130会依据正在移动中的路人其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而对应路人来调整第一物件,使得第一物件可以在三维场景中随着路人的移动方向而对应地移动。而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还可以依据路人的深度信息,而决定并调整第一物件相对于路人的显示位置。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4所示出的范例。其中,位置A、B、C分别代表路人460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于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位置,而位置D、E、F则是分别相应于上述各时间点时,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显示在三维场景中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路人图像462、464、466作为路人460分别位于位置A、B、C时所对应的第一物件,并由电子装置400的显示单元420将这些路人图像显示于三维场景中。当路人460经过电子装置400并进入电子装置400的深度获取单元410的可检测范围412内,且深度获取单元410在位置A检测到路人460时,处理单元可通过深度获取单元410获取包括路人460的图像,从而获得路人460所对应的移动方向和深度信息。此处处理单元获得对应于路人460的移动方向和深度信息的实施方法已于之前的实施例有详细说明,故其细节请参阅前述。
因此,如图4所示,处理单元可以对应在位置A的路人460而在三维场景中鹅卵石街道上的位置D上显示路人图像462,以作为对应于路人460在位置A时的第一物件。需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可依据路人图像462所处的三维场景,而对应决定路人图像462的显示型态。以在位置D上显示的路人图像462为例,此时处理单元会依据鹅卵石街道为平面而对应将路人图像462以平躺的方式显示于鹅卵石街道上。
接着,当处理单元通过深度获取单元410的检测而得知路人460朝左前的方向而从位置A往位置B移动时,由于路人460逐渐往电子装置400靠近,故深度获取单元410可以检测到路人460与电子装置400之间的距离变小。因此,处理单元可据以决定在路人460的移动过程中,相应于路人460的路人图像在三维场景中的显示位置。例如,相较于路人460在位置A时与电子装置400的相对距离,当路人460移动至位置B时,由于其与电子装置400之间的相对距离较近,故处理单元会将第一物件的显示位置决定于离路人460较近处(如三维场景中鹅卵石街道上的位置E),并依据深度获取单元410对于路人460在位置B时所获取到的图像而显示路人图像464。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可以对应于路人460而镜像地显示路人图像464。因此,处理单元即可对应于路人460的移动状态及其深度信息,而对应地在三维场景中决定相应于路人460的第一物件的显示位置以显示第一物件。
值得一提的是,路人的深度信息实质上也相应地决定了深度获取单元410所获取的路人图像的尺寸。例如,当路人460在位置A时,由于相对于电子装置400的距离较远,故深度获取单元410获取且对应显示的路人图像462会较小;而当路人460走近电子装置400而来到位置B时,深度获取单元410将会因相对距离改变而获取到较大的图像,故相对于位置D的路人图像462,此时显示于位置E上的路人图像464的尺寸将会较大。
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即时获取路人图像,并利用路人其深度信息来决定显示位置,以此在三维场景中显示第一物件以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如此一来,可以较为真实地呈现影子跟随的效果。
需说明的是,当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跟随路人而移动并进入不同三维场景时,处理单元130可以依据三维场景而对应地调整第一物件的形状、大小、位置至少其一,使得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将会有所变化。请再次参照图4的范例,当路人460从位置B向左移动至位置C的过程中,路人460在位置B所对应的第一物件(即路人图像464)将会相应移动,而从由橱窗和鹅卵石所构成的子场景426中移动并进入显示为布告栏的子场景428。由于三维场景中的鹅卵石街道为平面场景,而布告栏则为直立并位于三维场景中的前景(即距离路人460较近处),因此,处理单元可以将第一物件从原本是平躺于鹅卵石上的路人图像464,因应布告栏的子场景428为直立场景而转变路人图像的显示型态为直立的路人图像466,并依据布告栏为前景,而将路人图像466以大于路人图像464的尺寸显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也可以依据三维场景内各物件的显示形状或是材质而有相应的变化。例如,当三维场景显示为倾斜或是有曲度的地面时,第一物件可以沿着地面的样貌而显示。又或者当显示的三维场景包含花岗石阶梯时,第一物件也能够依照阶梯的形状而对应调整其显示型态,并依据其材质的不同,而可对应调整第一物件所显示的透明度、色彩饱和度,或是其他的变化型态。因此,依据三维场景、材质而对应调整相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可以让显示于三维场景中的第一物件能够更逼真地实现相当于影子的效果,进而吸引路人的注意。
前述实施例中是利用深度获取单元110即时获取的路人图像作为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而在三维场景中显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也可以使用预设图像或是预设动画的方式来作为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例如,预设图像可以使用足球,或是在深度获取单元110首次检测到路人时所获取的路人图像,并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而随之平移而实现随路人移动的效果。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当路人靠近或远离电子装置100而使得的相对距离发生改变时,若希望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即足球)可以较为逼真的方式显示,则处理单元130必须要依据路人和电子装置100之间的相对距离而对应调整足球的大小。例如,当路人靠近电子装置100时,处理单元130会将对应路人所显示的足球调整为较大的尺寸,并由显示单元120将其显示于三维场景中,以此对应路人靠近电子装置100的情况,以呈现较为符合真实的情境。
上述实施例为针对路人正在移动的状况进行说明,而若路人经过电子装置100并因显示单元120所显示的三维场景、或是进入电子装置100的操作区(如图2中所示出的操作区240)并欲进行操作等原因而停下,也即是,当路人其移动状态为驻留时,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也将因为路人在电子装置100前驻留而有不同的显示方式或型态。详细来说,处理单元130可调整第一物件的形状、透明度以及动画效果至少其一,以转变第一物件而成为第二物件。需强调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路人在驻留时所显示的第二物件,并利用互动媒体而以较为趣味且多样化的显示方式来实现与路人的互动,如此一来,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路人的注意。
在此以图5与图6所示出的范例来对路人为驻留的情况进行说明。请先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是利用电子装置500的深度获取单元510所获取的人体图像来显示。因此,当深度获取单元510检测到在其可检测范围512内位于位置G的路人560之后,显示单元520将会依据深度获取单元510获得的对应路人560的人体图像以及深度信息,从而在三维场景中的街道布置522的位置H处显示路人图像562,并据以作为对应于路人560的第一物件。之后,在图6中,当处理单元通过深度获取单元510检测以得知路人560的移动状态,并发现路人560在位置G停留而不动时,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将会转变在位置H处的路人图像562的显示型态,而改以做出挥手动作的路人图像564(如图6所示)作为第二物件以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也可以用其他的动画来呈现路人图像564,例如路人图像564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奔跑、翻滚、倒立、变形、跳跃等其他动作或其组合。另外,第二物件也可以通过调整过图像透明度的第一物件组成,或也可使用其他与第一物件截然不同的图案并显示于三维场景中。总而言之,当处理单元利用深度获取单元510而检测到路人为驻留状态时,通过处理单元将第一物件(如路人图像562)的显示型态转变而成为第二物件(如路人图像564),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趣而多样化的图像显示方式来达到与路人之间的互动,以此有效地吸引路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除了通过检测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所对应的移动变化量来判断路人的移动状态是否为驻留之外,处理单元130还可通过检测路人的肩膀宽度及其脸部图像来判断路人的移动状态,而能够更精准地判断路人是否为驻留。详言之,当路人以正面面向电子装置100时,其人体图像中的肩膀宽度较大;相对的,当路人以侧身面相电子装置100时,其人体图像中的肩膀宽度则较小。因此,此实施例的处理单元130即是通过上述概念,以此检测路人图像的肩膀宽度来判断路人是否面向电子装置100,并将路人面向电子装置100的情况判定为路人可能关注于电子装置100而驻留。故当处理单元130检测并判定路人其人体图像中的肩膀宽度大于一个预设宽度时,代表路人有较大的可能性是面向电子装置100。此时,处理单元130可进一步地自路人其人体图像中的肩膀图像往上搜寻脸部图像,且若处理单元130可从上述人体图像中取得路人的脸部图像时,则处理单元130即可判定路人面向电子装置100,并将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转变而成为第二物件。因此,通过检测路人图像的肩膀宽度以确认路人是否面向电子装置100的方式,可更提升判断路人移动状态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处理单元130也可以依据路人的肢体动作,而改变第一物件的显示型态。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可以对深度获取单元110所获取到的路人图像进行肢体动作的辨识,并当判定路人正在电子装置100的操控区前方并对操控区执行肢体操作时,处理单元130可调整对应于路人的第一物件的透明度强度,以此加强第一物件的透明度使其显示图像淡化。
从另一角度而言,对于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的透明度的调整方式,还可以依据路人的移动状态为移动或驻留,而有各自对应的调整方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30通过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并得知路人正在移动时,处理单元130可以降低第一物件的透明度,例如将第一物件的颜色加深,以此利用清晰且较为明显的图像来吸引路人的注意。而若处理单元130通过深度获取单元110检测而知路人的移动状态为驻留,也即是此时路人可能已经被电子装置100吸引而驻足观看,则处理单元130可以通过加强对应于路人的第二物件的透明度,使得第二物件的显示图像淡化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通过不同透明度的显示方式来调整第一物件或第二物件的显示型态,也可有助于吸引路人的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也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来实现第二物件与路人之间的互动。例如,电子装置100可以通过例如红外线检测等体感技术,使得作为第二物件的动画可以依据所感应到的路人的操作而改变其显示型态,并产生对应的变化。举例而言,当路人看到所显示的足球动画而对其进行拍击操作,则当足球接收到路人的拍击操作时,将会对应于路人的动作而弹跳至远方。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即可利用动画达到人机互动,以此有效地吸引路人关注。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还可以针对路人的生物特征,而决定其对应的第一物件或是转换自第一物件而成的第二物件。例如,深度获取单元110在检测路人并取得对应的路人图像之后,处理单元130可进一步对此路人图像进行分析,以此取得路人的性别、年龄等生物特征。详细来说,处理单元130可以通过分析路人图像中的脸部图像,以此对路人进行人脸辨识。通过人脸辨识程序,处理单元130可以取得例如脸型、五官比例、五官特征之间的几何关系、皱纹或是痣等脸部特征,并以此判断路人的性别或年龄。另外,处理单元130也可分析路人的人体图像,并依据人体图像所对应的身体区域、手部区域以及足部区域之间的比例或是型态,以此获得路人的年纪或是身高。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以对应路人的年龄,而选择适合路人年龄的预设图像作为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例如,当路人被判定为小孩时,处理单元130可以选择足球的预设图像并通过显示单元120对应路人的移动状态而显示。又或者当路人被判定为年轻男性时,处理单元130则可选择跑车的预设图像作为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上述举例以预设图像作为第一物件进行说明,而需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物件并不仅限于上述举出之预设图像,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依据路人的生物特征而对其对应的路人图像进行调整,而得到对应路人的第一物件或是第二物件。因此,通过人脸或人体辨识技术的结合,使得本实施例的互动显示方法可依据路人的特征而能够较为贴近路人的需求,而更有助于吸引路人注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可利用深度获取单元检测通过的路人,而在三维场景中对应显示相应于路人的三维物件,并通过检测路人正在移动或驻留,而对应调整三维物件为跟随路人移动或是转变其显示形态。此外,依据路人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相对距离或是三维物件所经过的场景不同,上述物件也可相应地调整其显示方式及型态,以此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而产生互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传感器以及显示屏幕所构成的互动媒体来感测通过此互动媒体的路人,并可随着路人的移动状态而在三维场景中以多种型态来显示对应于路人的三维物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互动媒体而以较为趣味的方式来反应路人的移动状态,并能够呈现影子跟随的效果而达到与路人的互动,可有效地吸引路人的关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互动显示方法,适用于具有深度获取单元及显示单元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该深度获取单元检测相对应该电子装置的路人;
在该显示单元所显示的至少一三维场景中显示对应于该路人的第一物件;
利用该深度获取单元检测该路人相对应该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以及
依据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调整该第一物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深度获取单元检测该路人相对应该电子装置的该移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深度获取单元获得对应于该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以及
依据该移动方向与该深度信息,判断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为移动或驻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动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调整该第一物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的该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
当该移动状态为移动时,依据该移动方向与该深度信息,调整该第一物件以对应于该路人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动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调整该第一物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的该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
当该移动状态为驻留时,调整该第一物件的形状、透明度以及动画效果至少其一,以转变该第一物件而成为第二物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调整该第一物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的该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路人的深度信息,决定该第一物件相对于该路人的显示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调整该第一物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的该显示型态的步骤包括:
当该第一物件移动至不同的三维场景时,依据对应的三维场景以调整该第一物件的形状、大小、位置至少其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物件是获取自该路人的路人图像、预设图像以及预设动画的其一或其组合。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深度获取单元,检测相对应该电子装置的路人,并检测该路人相对应该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
一显示单元,显示至少一三维场景,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显示对应于该路人的第一物件;以及
一处理单元,耦接该深度获取单元以及该显示单元,分析该路人的移动状态,并依据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调整该第一物件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的显示型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深度获取单元获得对应于该路人的移动方向与深度信息,且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移动方向与该深度信息,判断该路人的该移动状态为移动或驻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移动状态为移动时,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移动方向与该深度信息,调整该第一物件以对应于该路人而在该至少一三维场景中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移动状态为驻留时,该处理单元调整该第一物件的形状、透明度以及动画效果至少其一,以转变该第一物件而成为第二物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依据该路人的深度信息,决定该第一物件相对于该路人的显示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物件移动至不同的三维场景时,该处理单元依据对应的三维场景以调整该第一物件的形状、大小、位置至少其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物件是获取自该路人的路人图像、预设图像以及预设动画的其一或其组合。
CN201410045097.8A 2013-12-05 2014-02-07 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46993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4650 2013-12-05
TW102144650A TWI524212B (zh) 2013-12-05 2013-12-05 互動顯示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9389A true CN104699389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4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5097.8A Pending CN104699389A (zh) 2013-12-05 2014-02-07 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9389A (zh)
TW (1) TWI5242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9914A (zh) * 2017-08-17 2019-03-01 北京元正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井盖
CN109658841A (zh) * 2019-02-20 2019-04-19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橱窗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93301A (zh) * 2019-12-14 2020-05-01 安琦道尔(上海)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灯光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53842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推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821106A (zh) * 2021-10-08 2021-12-21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透明oled车窗的智能功能导航方法及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672B (zh) * 2015-08-04 2017-06-21 逢甲大學 虛擬園區之體感探索互動系統及方法
TWI748857B (zh) * 2019-08-07 2021-12-01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影像追蹤的商品推廣系統及方法
TWI716959B (zh) * 2019-08-07 2021-01-21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影像追蹤的商品推廣系統及方法
TWI748858B (zh) * 2019-08-07 2021-12-01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影像追蹤的商品推廣系統及方法
US11514617B2 (en) 2020-08-14 2022-11-2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virtual environment during movement and relate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0601A (zh) * 2001-04-12 2002-11-20 同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回应式看板装置
US20110032365A1 (en) * 2009-04-25 2011-02-10 James Yett Array of individually angled mirrors reflecting disparate color sources toward one or more viewing positions to construct images and visual effects
CN102622081A (zh) * 2011-01-30 2012-08-01 北京新岸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体感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00543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贵州宝森科技有限公司 3d互动展示系统及其展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0601A (zh) * 2001-04-12 2002-11-20 同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回应式看板装置
US20110032365A1 (en) * 2009-04-25 2011-02-10 James Yett Array of individually angled mirrors reflecting disparate color sources toward one or more viewing positions to construct images and visual effects
CN102622081A (zh) * 2011-01-30 2012-08-01 北京新岸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体感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00543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贵州宝森科技有限公司 3d互动展示系统及其展示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9914A (zh) * 2017-08-17 2019-03-01 北京元正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井盖
CN111353842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推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9658841A (zh) * 2019-02-20 2019-04-19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橱窗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93301A (zh) * 2019-12-14 2020-05-01 安琦道尔(上海)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灯光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93301B (zh) * 2019-12-14 2022-02-25 安琦道尔(上海)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灯光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3821106A (zh) * 2021-10-08 2021-12-21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透明oled车窗的智能功能导航方法及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3332A (zh) 2015-06-16
TWI524212B (zh)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9389A (zh) 互动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US7834846B1 (en) Interactive video display system
US2018011331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a 2d video
US20180357981A1 (en) Coordinated multi-view display experiences
US7348963B2 (en) Interactive video display system
US20140118255A1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djusting to a change of user's disposition
US8300042B2 (en) Interactive video display system using strobed light
EP1689172B1 (en) Interactive video display system
US20160231821A1 (en) Display with built in 3d sensing capability and gesture control of tv
ES2675513T3 (es) Dispositivo de procesamiento de imágenes en movimiento, mé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imágenes en movimiento, y medio de registro de información
CN107066962A (zh) 用于通过光学成像进行的对象检测和表征的增强对比度
KR102209745B1 (ko) 광고 및 쇼핑 등 정보를 표시하기 위하여 사용자의 투영 영상 인식을 통한 미러 디스플레이의 정보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392539B (zh) 照明系统和方法
US10854171B2 (en) Multi-user personal display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KR101080040B1 (ko) 공간 증강 현실 기반 인터랙티브 디스플레이 방법
Wang et al. Magic mirror: A virtual handbag shopping system
JP2022515608A (ja) 大面積透明タッ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における視差補正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又は方法
Willis et al. MotionBeam: designing for movement with handheld projectors
Koutlemanis et al. Tracking of multiple planar projection boards for interactive mixed-reality applications
EP4365887A1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KR100926348B1 (ko) 무안경식 3d 온라인 쇼핑몰 구현을 위한 단말 장치 및 이에 의한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04700146A (zh) 图像化计数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Liu et al. 20‐4: An AI‐Driven Aquarium Guide System for Intelligent Museum
Miyata et al. An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imaging systems for museum exhibitions
KR20230115219A (ko) 증강 현실 이미지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