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6441A -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6441A
CN104686441A CN201310653307.7A CN201310653307A CN104686441A CN 104686441 A CN104686441 A CN 104686441A CN 201310653307 A CN201310653307 A CN 201310653307A CN 104686441 A CN104686441 A CN 104686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crab
shrimp
pond
br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33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533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6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6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6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lighting in, or attach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65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存在的养殖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等技术问题。本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养殖池、暂养池、蟹装置。养殖方法步骤如下:A、净化海水,加温净化后海水;B、加温后海水输送至暂养池、养殖池和养殖箱;C、转移虾苗到养殖池,养虾苗为成虾,养蟹苗为成蟹;D、捕起成虾,消毒肥水,重复养虾,捕起成蟹,重复养蟹。本发明具有养殖效率好、集约化程度高、成活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水养殖业中,目前大部分采用露天池塘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的方法,大多采用虾、蟹、贝混养的方式,以至于池塘长年不得空闲,没有时间清理和消毒,造成池塘污染、病菌容易爆发,养殖效益连年下降,为了使海水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创立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和方法。本发明采用全自动、节能、环保、高效的工厂化设施养殖方法,符合我国渔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十分有效和科学的方法。
目前,只有采用海水单独养殖虾的专利如(CN201557452U)所公开的对虾养殖高位池,它是由半埋式虾苗养殖池和成虾养殖池构成,虾苗养殖池的底面高于成虾养殖池的底面0.9m~1.0m,虾苗养殖池与成虾养殖池相通并且其间设有闸门:成虾养殖池的底面是一个中心部低,边缘高的有一定坡度的面,成虾养殖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位于池内中央垂直放置且与较长的池壁面平行。该养殖高位池提高了虾苗成活率,但这种养虾的装置均没有能够将养虾和养蟹等其他养殖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导致集约化程度并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本系统还包括一养虾装置和一养蟹装置,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虾装置和养蟹装置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虾装置包括用于养殖虾的养殖池,该养殖池的侧边设有用于养殖虾苗的暂养池,所述的养殖池和暂养池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到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加温至预设的温度,然后将加温过的海水灌入暂养池、养殖池和养蟹装置中供养殖所用,养殖中产生的污水又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去污。本装置的将养蟹和养虾放置在一起联合养殖,使得两者可以共用一个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池至少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养殖池之间设有走廊,所述的走廊下方开设有地下通道,所述的养蟹装置位于该地下通道内。在养殖池之间的走廊下方设置地下通道,且将养蟹装置设置在该地下通道内,能够提高养殖的土地利用率,多层次的利用土地。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蟹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通道内的若干个至少能够容纳一只蟹的养殖箱,所述的养殖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的养殖箱上还设有取蟹口,所述的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之间串联有一个微生物培养池。海水加温装置输送出的恒温海水灌入微生物培养池内培养后灌入养殖箱内,然后将青蟹苗放入在该养殖箱内,等养殖成体后,通过取蟹口将其取出。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进水管道包括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所述的养殖箱的进水口和支进水管相连,所述的支进水管均和总进水管相连。通过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能够将多个养殖箱并联一起供水和排水,方便管理。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箱上还开设有观察口,所述的养殖箱内设有水压感应器和监控探头一,所述的出水口处设有泄压阀,所述的水压感应器和泄压阀相连。观察口主要用于平时养殖时人工观察所用,监控探头一主要用于在监控室内大面积监控所用,泄压阀用于调整养殖箱内的水压。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地下通道内设有箱体支架,所述的养殖箱放置在箱体支架上,该养殖箱在箱体支架上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整齐排列。养殖箱整齐排列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密度,方便管理。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暂养池的水位高度大于养殖池,且暂养池和养殖池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在暂养池内养殖一段时间后的虾苗可以通过连接管路利用高度差游到养殖池中。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池上方设有伞状大棚,该伞状大棚的顶端设有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所述的养殖池的水底设有监控探头二。伞状大棚搭建方便,在顶部设置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后能够提高养殖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伞状大棚包括一根立柱,所述的立柱的上端固设有向四周辐射的拉索,所述的拉索的下端固定在养殖池的边缘,所述的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设置在立柱的顶部。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自动通风装置包括若干个鼓风机,所述的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周向滑动连接在立柱上的投饵机,所述的投饵机采用电动机驱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拉索的优选方案为单条钢丝,直径在2.0mm到3.0mm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池采用混凝土结构,该养殖池的池底为锅底形且中央连接有排污管,所述的排污管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沉淀池、一级砂滤池、蓄水池和二级砂滤池,所述的沉淀池和海水连通,所述的二级砂滤池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通。海水先经沉淀池作沉淀处理,然后经过一级砂滤池作初步的过滤处理,然后在蓄水池中储蓄,然后经过二级砂滤池作进一步的过滤处理。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二级砂滤池的底部设有微生物网和活性炭层。微生物网和活性炭层能够过滤掉海水中的多余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海水加温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淡水供给机构、热泵机组、热能交换器和预热池,所述的预热池和二级砂滤池、热能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热泵机组还连接有一个淡水回收机构。淡水供给机构给热泵机组提供淡水,热泵机组给淡水加热后输送至热能交换器中和海水进行热交换,使经过热能交换器的海水水温增高。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淡水供给机构包括至少一口淡水井,所述的淡水回收机构包括至少一口回水井。
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管和污水处理池,所述的污水收集管和上述的排污管、养殖箱的出水管相连通。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加温至20℃到28℃之间。
B、将经过海水加温装置加温后的海水输送至暂养池、养殖池和培养池,经培养池微生物培养后输送至养殖箱。
C、将虾苗在养虾装置中养殖50天到70天至成虾,将蟹苗放入养殖箱中养殖3到5个月至成蟹,每个蟹苗对应一个养殖箱;
D、将养虾装置中的成虾起捕,消毒肥水,重复养虾,将养殖箱中的成蟹起捕,然后重复养蟹。
本方法的原理在于将养虾和养蟹共用一个供水装置,养虾的过程中分为虾苗在暂养池中养殖和成虾在养殖池中养殖,养蟹的过程是放置在养殖箱中单独养殖,这样最大程度上实现海水处理装置的综合利用,同时蟹苗单独养殖能够防止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
在上述的一种利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的养殖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先将海水引入到海水净化装置中的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输送至该装置中的一级砂滤池进行过滤,然后输送至该装置中的蓄水池进行储存,然后用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海水输送至该装置中的二级砂滤池进行再过滤,然后引入到海水加温装置中的热能交换器进行加温,将加温后的海水引入到预热池中储存。
在上述的一种利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的养殖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的加温温度优选为25℃。
在上述的一种利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的养殖方法中,所述的步骤C中的养虾装置包括暂养池和养殖池,虾苗先放入暂养池养殖10天至20天,然后将暂养池中的虾苗转移至其一侧对应的养殖池中养殖到成虾。
在上述的一种利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的养殖方法中,虾苗在暂养池中的养殖时间优选为15天;虾苗在养殖池内的养殖时间优选为60天;蟹苗养殖时间优选为4个月,蟹苗养殖每年要养殖3茬,养殖虾苗和成虾一个周期大约控制在三个月,每年养殖4茬,虾苗分别在2月份、5月份、8月份、11月份投入到暂养池中养殖。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在养殖池之间的走廊下方设置地下通道,且将养蟹装置设置在该地下通道内,能够提高养殖的土地利用率,多层次的利用土地。本养殖方法将养虾的过程中分为虾苗在暂养池中养殖和成虾在养殖池中养殖,养蟹的过程是放置在养殖箱中单独养殖,这样最大程度上实现海水处理装置的综合利用,同时蟹苗单独养殖能够防止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养殖池和暂养池的分布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养殖池和伞状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地下通道和养蟹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本系统还包括一养虾装置和一养蟹装置3,养虾装置包括用于养殖虾的养殖池1,该养殖池1的侧边设有用于养殖虾苗的暂养池2,海水净化装置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养殖池1、暂养池2和养蟹装置3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海水净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沉淀池11、一级砂滤池12、蓄水池13和二级砂滤池14,沉淀池11和海水连通,二级砂滤池14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通。海水先经沉淀池11作沉淀处理,然后用提水泵20输送至一级砂滤池12,经过一级砂滤池12作初步的过滤处理,然后在蓄水池13中储蓄,然后经过二级砂滤池14作进一步的过滤处理。二级砂滤池14的底部设有微生物网和活性炭层。微生物网和活性炭层能够过滤掉海水中的多余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海水加温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淡水供给机构、热泵机组15、热能交换器16和预热池17,预热池17和二级砂滤池14、热能交换器16相连通,热泵机组15还连接有一个淡水回收机构。淡水供给机构给热泵机组15提供淡水,热泵机组15给淡水加热后输送至热能交换器16中和海水进行热交换,使经过热能交换器16的海水水温增高。淡水供给机构包括至少一口淡水井18,淡水回收机构包括至少一口回水井19。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管和污水处理池,污水收集管和上述的排污管10、养殖箱5的出水管相连通。
养殖池1至少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每两个养殖池1之间设有走廊,走廊下方开设有地下通道4,养蟹装置3位于该地下通道4内。在养殖池1之间的走廊下方设置地下通道4,且将养蟹装置3设置在该地下通道4内,能够提高养殖的土地利用率,多层次的利用土地。
如图4、图5所示,养蟹装置3包括设置在地下通道4内的若干个至少能够容纳一只蟹的养殖箱5,地下通道4内设有箱体支架6,养殖箱5放置在箱体支架6上,该养殖箱5在箱体支架6上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整齐排列。养殖箱5整齐排列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密度,方便管理。养殖箱5具有进水口5a和出水口5b,进水口5a通过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出水口5b通过出水管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养殖箱5上还设有取蟹口5c。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之间串联有一个微生物培养池21。海水加温装置输送出的恒温海水灌入微生物培养池21内培养后灌入养殖箱内。进水管道包括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养殖箱5的进水口5a和支进水管相连,支进水管均和总进水管相连。通过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能够将多个养殖箱5并联一起供水和排水,方便管理。海水加温装置输送出的恒温海水灌入养殖箱5内,然后将青蟹苗放入在该养殖箱5内,等养殖成体后,通过取蟹口5c将其取出。本实施例中,地下通道4内分为5段,每段两侧各设有1000个养殖箱5,一共10000个养殖箱5。养殖箱5上还开设有观察口5d,养殖箱5内设有水压感应器和监控探头一5f,出水口5b处设有泄压阀5e,水压感应器和泄压阀5e相连。观察口5d主要用于平时养殖时人工观察所用,监控探头一5f主要用于在监控室内大面积监控所用,泄压阀5e用于调整养殖箱5内的水压。
暂养池2的水位高度大于养殖池1,且暂养池2和养殖池1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在暂养池2内养殖一段时间后的虾苗可以通过连接管路利用高度差游到养殖池1中。养殖池1上方设有伞状大棚7,该伞状大棚7的顶端设有自动通风装置8和自动投饵装置9,养殖池1的水底设有监控探头二。伞状大棚7搭建方便,在顶部设置自动通风装置8和自动投饵装置9后能够提高养殖的自动化程度。伞状大棚7包括一根立柱7b,立柱7b的上端固设有向四周辐射的拉索7a,拉索7a的下端固定在养殖池1的边缘,自动通风装置8和自动投饵装置9设置在立柱7b的顶部。自动通风装置8包括若干个鼓风机,自动投饵装置9包括周向滑动连接在立柱7b上的投饵机,投饵机采用电动机驱动。拉索7a的优选方案为单条钢丝,直径在2.0mm到3.0mm之间。养殖池1采用混凝土结构,该养殖池1的池底为锅底形且中央连接有排污管10,排污管10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排污管10采用聚乙烯管制成,直径250mm,池深2.5m。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到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加温至预设的温度,然后将加温过的海水灌入暂养池2、养殖池1和养蟹装置3中供养殖所用,养殖中产生的污水又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去污。本装置的将养蟹和养虾放置在一起联合养殖,使得两者可以共用一个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本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加温至20℃到28℃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5℃。具体来说是先将海水引入到海水净化装置中的沉淀池11进行沉淀,然后输送至该装置中的一级砂滤池12进行过滤,然后输送至该装置中的蓄水池13进行储存,然后用水泵将蓄水池13中的海水输送至该装置中的二级砂滤池14进行再过滤,然后引入到海水加温装置中的热能交换器16进行加温,将加温后的海水引入到预热池17中储存;B、将经过海水加温装置加温后的海水输送至暂养池2、养殖池1和培养池21,经培养池21微生物培养后输送至养殖箱5;
C、将虾苗放入暂养池2养殖10天至20天,然后将暂养池2中的虾苗转移至其一侧对应的养殖池1中,虾苗在暂养池2中的养殖时间优选为15天;将虾苗在养殖池1中养殖50天到70天至成虾,成虾养殖时间优选为60天;养殖虾苗和成虾一个周期大约控制在三个月,每年养殖4茬,虾苗分别在2月份、5月份、8月份、11月份投入到暂养池2中养殖,将蟹苗放入养殖箱5中养殖3到5个月至成蟹,每个蟹苗对应一个养殖箱5,蟹苗养殖时间优选为4个月,蟹苗养殖每年要养殖3茬;
D、将养殖池1中的成虾起捕,消毒肥水,重复养虾,将养殖箱5中的成蟹起捕,然后重复养蟹。
本方法的原理在于将养虾和养蟹共用一个供水装置,养虾的过程中分为虾苗在暂养池2中养殖和成虾在养殖池1中养殖,养蟹的过程是放置在养殖箱5中单独养殖,这样最大程度上实现海水处理装置的综合利用,同时蟹苗单独养殖能够防止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

Claims (10)

1.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养虾装置和一养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虾装置和养蟹装置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虾装置包括用于养殖虾的养殖池,该养殖池的侧边设有用于养殖虾苗的暂养池,所述的养殖池和暂养池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蟹装置包括若干个至少能够容纳一只蟹的养殖箱,所述的养殖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的养殖箱上还设有取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上还开设有观察口,所述的养殖箱内设有水压感应器和监控探头一,所述的出水口处设有泄压阀,所述的水压感应器和泄压阀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至少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养殖池之间设有走廊,所述的走廊下方开设有地下通道,所述的养蟹装置位于该地下通道内,所述的地下通道内设有箱体支架,所述的养殖箱放置在箱体支架上,该养殖箱在箱体支架上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整齐排列,所述的暂养池的水位高度大于养殖池,且暂养池和养殖池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上方设有伞状大棚,该伞状大棚的顶端设有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所述的养殖池的水底设有监控探头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状大棚包括一根立柱,所述的立柱的上端固设有向四周辐射的拉索,所述的拉索的下端固定在养殖池的边缘,所述的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设置在立柱的顶部;所述的自动通风装置包括若干个鼓风机,所述的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周向滑动连接在立柱上的投饵机,所述的投饵机采用电动机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沉淀池、一级砂滤池、蓄水池和二级砂滤池,所述的沉淀池和海水连通,所述的二级砂滤池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通;所述的海水加温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淡水供给机构、热泵机组、热能交换器和预热池,所述的预热池和二级砂滤池、热能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热泵机组还连接有一个淡水回收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加温至20℃到28℃之间;
B、将经过海水加温装置加温后的海水一部输送至养虾装置,另一部输送至培养池,经培养池微生物培养后输送至养殖箱;
C、将虾苗在养虾装置中养殖50天到70天至成虾,将蟹苗放入养殖箱中养殖3到5个月至成蟹,每个蟹苗对应一个养殖箱;
D、将养虾装置中的成虾起捕,消毒肥水,重复养虾,将养殖箱中的成蟹起捕,然后重复养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先将海水引入到海水净化装置中的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输送至该装置中的一级砂滤池进行过滤,然后输送至该装置中的蓄水池进行储存,然后用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海水输送至该装置中的二级砂滤池进行再过滤,然后引入到海水加温装置中的热能交换器进行加温,将加温后的海水引入到预热池中储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的养虾装置包括暂养池和养殖池,虾苗先放入暂养池养殖10天至20天,然后将暂养池中的虾苗转移至其一侧对应的养殖池中养殖到成虾。
CN201310653307.7A 2013-12-08 2013-12-08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Pending CN104686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3307.7A CN104686441A (zh) 2013-12-08 2013-12-08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3307.7A CN104686441A (zh) 2013-12-08 2013-12-08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6441A true CN104686441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34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3307.7A Pending CN104686441A (zh) 2013-12-08 2013-12-08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644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9202A (zh) * 2016-12-20 2017-05-31 钦州市康绿宝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锯缘青蟹的养殖方法
CN108862684A (zh) * 2018-08-09 2018-11-23 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暂养海水的加工方法
CN110463648A (zh) * 2019-09-25 2019-11-19 中山市隆新水产种苗养殖有限公司 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11011287A (zh) * 2019-12-13 2020-04-17 蓝淼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9202A (zh) * 2016-12-20 2017-05-31 钦州市康绿宝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锯缘青蟹的养殖方法
CN108862684A (zh) * 2018-08-09 2018-11-23 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暂养海水的加工方法
CN110463648A (zh) * 2019-09-25 2019-11-19 中山市隆新水产种苗养殖有限公司 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11011287A (zh) * 2019-12-13 2020-04-17 蓝淼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1423B (zh) 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JP3207213U (ja) 統合水産養殖システム
CN203492593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装置
CN103478055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装置
CN103999813A (zh) 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多用途水产品生态养殖装置
KR102150284B1 (ko) 복층형 새우 양식장치
CN203226161U (zh) 一种珍珠室内培育装置
CN103503820A (zh) 采用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促使洄游性鱼类自然繁殖的方法
CN102972346B (zh) 甲鱼温室分级放养循环利用的养殖方法
CN104686441A (zh)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CN205213890U (zh) 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06332821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大棚多茬生态养殖方法
CN104255671A (zh) 褶皱臂尾轮虫人工水循环高产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CN105613397A (zh) 一种水产养殖系统
CN203748461U (zh) 一种具有高效排污功能的水产温室养殖池塘
CN106172166A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絮团养殖方式的立体增氧系统及增氧方法
CN206043139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
CN110973056B (zh) 一种集约型室内甲鱼养殖系统
CN110447580B (zh) 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
CN106614141A (zh) 一种流水池高密度养殖鳜鱼的方法
CN205196707U (zh)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CN208095700U (zh) 一种内稳式循环水孵化培育系统
CN108128894B (zh) 一种奶牛和生猪养殖场粪污低成本高效发酵处理系统
CN203482762U (zh) 一种底层水过滤系统与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
CN109006589A (zh) 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