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3958A -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 Google Patents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3958A
CN104683958A CN201510116912.XA CN201510116912A CN104683958A CN 104683958 A CN104683958 A CN 104683958A CN 201510116912 A CN201510116912 A CN 201510116912A CN 104683958 A CN104683958 A CN 104683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s
message related
information
ptt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69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3958B (zh
Inventor
马克·阿龙·林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83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3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本发明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设置即按即说群呼叫的系统及方法。当在无线装置106上识别出潜在目标108到114时,建立呼叫消息400中的呼叫设置信息以减少呼叫设置时间及整个系统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本案是分案申请。该分案的母案是申请日为2007年2月27日、申请号为200780006348.X、发明名称为“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的发明专利申请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环境中的通信。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设置即按即说群呼叫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群通信系统中的即按即说(PTT)呼叫允许在不同位置中的多个用户同时通信。群通信系统常由商业(例如,出租车、公共汽车及卡车的车队、施工队等)及政府当局(例如,政策及法律执行机构、消防部门、军事用户、森林消防员等)使用。在即按即说呼叫期间,一个用户(例如,出租车调度员)可同时向群中的其余成员传输。起始群通信的用户有时被称为发起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起者控制哪一个用户具有发言权来传输,同时所有其它用户收听。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群通信系统以较不集中的方式组织,使得群中的不同成员轮流传输,同时所有其它成员收听。在任一情况下,当发起者开始进行群通信的过程时,呼叫必须首先设置于群通信系统中以允许所有参与的用户传输并接收信号,包括所述呼叫的控制信号。
通常使用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方案来实施若干用户之间的即按即说群呼叫。这些IP方案的实例包括作为会话起始协议(SIP)的Q交谈信号传输协议(QSP)。若干用户之间的即按即说呼叫的倾向于比两方之间的常规呼叫需要长得多的时间来设置。当PTT呼叫的发起者决定发出群呼叫时,所述发起者选择众多目标用户参与所述群呼叫且按下PTT按钮。发起者必须一直等到被授予发言权,然后才能开始群呼叫。在常规群通信系统中,从发起者按下PTT按钮的时间到授予发言权以开始PTT群呼叫的时间,存在相当大的延迟。这个等待时间周期是由于在完成群呼叫过程中必须执行的若干任务。在设置群呼叫过程中的任务中的一者涉及收集各种目标用户的信息,及接着以数据包的形式封装呼叫消息。所需要的是一种在设置群PTT呼叫的过程中发生较少等待时间的群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文中所揭示的本发明的方面通过提供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即按即说群呼叫的方法及系统而解决上述的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方面,提供检测正设置PTT呼叫且接着检测所述PTT呼叫的呼叫参数的信息的指示的设备、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媒体。响应于检测到信息(例如,目标信息)的指示,将所述信息添加到呼叫消息模板以开始构造呼叫消息。在检测到对所述信息的证实或对所述信息的取消后,即更新所述呼叫消息以添加或删除信息的指示。如果无线装置从用户接收到输入(例如,压下PTT按钮以开始群通信),则呼叫消息从所述无线装置传输到无线通信系统以开始寻呼所述群通信的目标。
附图说明
附图并入在说明书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且与一般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描绘可发生群通信的通信系统;
图2A及图2B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PTT无线装置;
图3A及图3B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始PTT群呼叫时的活动的流程图;及
图4描绘呈SIP INVITE消息的形式的示范性呼叫消息。
具体实施方式
在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及相关图式中,揭示了本发明的方面。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替代实施例。另外,将不详细描述或将省略本发明的众所周知的元件,以便不会混淆本发明的有关细节。
本文中使用词“示范性”来意谓“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本文中任何描述为“示范性”的实施例未必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优先或有利。同样,术语“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需要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均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势或操作模式。
另外,根据将由(例如)计算装置的元件执行的动作的序列而描述许多实施例。应认识到,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动作可由特定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正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者由两者的组合来执行。另外,可将本文中描述的动作的这些序列考虑为完全体现于在其中已存储一组对应的计算机指令的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执行后,将使相关联的处理器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性。因此,可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已预料所有的形式皆在所主张的标的物的范围内。此外,对于本文中描述的每一实施例,对应形式的任何这些实施例可在本文中被描述为(例如)“逻辑”或“逻辑,其经配置以”执行所描述的动作。
图1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可用以实施无线群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群通信也可被称为即按即说通信、调度服务、网络广播服务(NBS)或点对多点通信。从一个无线装置将群通信(有时被称作群呼叫)传输到一群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它无线装置。“网络”是经授权并配置以在群通信系统中相互通信的一群装置。举例而言,无线装置106到112可以是网络的成员,且因此将能够参与群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无线装置;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甚至包括数十或数百个无线装置。属于一网络的无线装置可被称作所述网络的“成员”。虽然根据涉及无线装置而讨论群通信及网络,但网络也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参与群通信的陆上通信线电话,例如,经由公共服务电话网络(PSTN)连接的电话114。电话装置114可以是具有即按即说能力的陆上通信线电话。
无线装置可属于一个以上网络,但通常在特定时间,所述装置可能仅参与与一个网络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的不同成员可轮流传输并接收群通信。一些实施例可经实施以使得无线装置可能能够在网络中具有仅监视特权。
使用一类通信设备及网络(包括第一代(1G)、第二代(2G)及第三代(3G)设备),可实施群通信系统。虽然一些旧版1G网络设备仍在操作,但大多数网络利用2G及/或3G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1G模拟无线网络分布广泛,但无法容易地针对无线通信的快速扩张而升级。与1G网络相比,2G数字系统提供增加的容量及更多的服务。当前在操作中的一些2G系统包括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及美国基于过渡标准136(IS-136)及过渡标准95(IS-95)的蜂窝式电话系统。在适当配置的3G、2G或1G系统中,可进行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群通信。通常,将通信系统主要地实施为3G系统,但也包括与1G或2G技术兼容的旧版设备。使用到网络中的每一无线装置的半双工通信链路,可将群通信系统实施为即按即说(PTT)无线系统。使用经证实的技术,在现有通信系统中可发生网络成员间的通信。举例而言,图1中描绘的示范性群通信系统100包括3G设备(例如,RNC 120到122及节点B 124到128)以及旧版2G设备(例如,BSC 130到132及BTS 134到138)。
以使用因特网协议(IP)的若干技术中的任一者,可传输群通信消息。举例而言,这些通信技术可包括CDMA(码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及使用例如GSM或用于通信或数据网络中的其它类似无线协议的编码技术的混合的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从一个网络成员到所述网络的其它成员的单个专用广播信道上传输网络的群通信。可以给定频率范围或通信信道来实施所述专用广播信道。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同频率或信道的集合可由用于群通信的控制器分配给所述网络。
一些系统可使用因特网语音协议(VoIP)来传输以语音信息编码的数据。来自无线装置的通信可封装为VoIP帧且使用网络广播服务(NBS)(一VoIP应用程序)来传输。在美国专利申请案第09/518,985号及美国专利申请案第09/518,776号中进一步详细地描述NBS系统,所述两个申请案皆申请于2000年3月3日,且其中的每一者皆以引用方式按其各自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PTT群通信可符合1xEV-DO标准且可经配置用于半双工或全双工语音通信。1xEV-DO标准是1xEV-DV标准的数据优化的变化形式(“1xEV-DO”代表1x演进数据优化)。虽然1xEV-DO是针对数据输送而优化,但通过传输经包化的语音数据,“数据”信道也可用于语音通信。1xEV-DO标准(有时被称作IS-856、HRDP(高速率包数据)或CDMA-DO)与现有的CDMA网络(例如,CDMA2000系统)兼容。此允许未必需要全新的硬件及/或软件来实施1xEV-DO。通过使用1xEV-DO,操作者可升级其系统以按成本有效、效率高的方式提供高级数据服务。
WCDMA是可用以实施群通信系统的另一技术。WCDMA是3G技术,其使用CDMA空中接口而非TDMA,因此增加了GSM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在3G UMTS系统(全球移动电信系统)中使用WCDMA而用于高达2兆位/秒的速率的宽带语音、数据及视频。由ITU的IMT-20003G规范指定的WCDMA也称为直接序列(DS)模式。
在图中描绘的无线装置106-112能够参与群通信,且可以类似于图2中描绘的示范性无线装置210的方式来配置。群通信系统100包括许多符合3G的节点B 124到128,且每一者经配置以维持与有时被称为用户设备(UE)或接入终端(AT)的无线装置106到108的无线连接。每一节点B又连接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120到122中的一者。根据3G,RNC 120与RNC 122经由Iur接口而互连,因此允许RNC之间的局域通信交换。亦即,可建立RNC-RNC通信链路以用于在具有已连接的RNC的节点B处登记的移动订户之间的通信,而不经由MSC来路由链路。举例而言,可经由两个RNC之间的Iur接口,将从无线装置106到无线装置108的通信从RNC-120路由到RNC-122。
为了说明,示范性群通信系统100也包括许多2G基地收发站(BTS)134到138。BTS 134到138中的每一者连接到基站控制器BSC 130到132中的一者。与3G RNC不同,2G BSC通常不具有局域BSC-BSC通信交换的能力。BCS、RNC及系统100的其它各种元件通常经由可包括光纤电缆链路及因特网及/或PSTN的部分的陆上通信线的网络而互连。使用这些陆上通信线,可连接MSC 140、RNC 120到122、节点B 124到126、BSC 130到132及BTS 134到138。在一些情形下,可使用RF链路或卫星链路来互连系统100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元件。
RNC 120到122及BSC 130到132各自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MSC 140。MSC 140连接到PSTN 142且连接到陆上通信线PSTN用户,例如,可以是具有即按即说能力的陆地通信线电话的电话装置114。MSC 140也经由服务的GPRS服务节点(SGSN)144而连接到因特网150。一些PTT装置112可直接连接到因特网150,例如,经由无线接入点或其它因特网端口。可将无线装置106到112实施为无线电手持设备或蜂窝式电话,但也可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装置,例如,无线连接的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寻呼机、导航装置、音乐或视频内容下载单元、无线游戏装置、编目控制单元或者经由空中接口而无线通信的其它类似类型的装置。
群通信系统100包括中央数据库,其可配置为通信管理器(CM)系统160的一部分以存储与向所述系统登记的网络的订户成员相关联的信息,例如,用户识别、当前位置及计费信息。CM系统160可包括位于在不同位置处的系统100的各种节点中的分布式装置。在于2002年9月12日申请且让渡给本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US2003/0012149A1号中较全面地描述控制及设置群通信的CM的操作,所述申请案的揭示内容特此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图2A描绘示范性PTT接入终端、无线装置210及无线电接入网络(RAN)240的一些细节。RN 220包括编码器/解码器225,其以适当的编码协议或方案来编码待传输的信息且解码所接收的信息。RN 220包括接收器/传输器电路227,其用于无线地接收来自无线装置210的包且用于将包传输到RNC 230(其可经由陆上通信线而传输)。RN 220也包括处理器221,其含有能够执行或控制无线通信中涉及的过程及活动(且具体来说是本文中阐述的过程及活动)的电路或其它逻辑。举例而言,处理器221可包括逻辑,其经组织以辨别用户欲进行PTT群呼叫且开始设置呼叫消息。RN 220可包括存储器223,其用于存储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各种协议、例行程序、过程或软件。举例而言,存储器223可存储用于与一个或一个以上无线装置210、212通信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传输、方案、协议或策略。此信息也可存储于RNC 230的存储器中,且按需要或者在执行周期性更新及系统维护时传递到RN 220。RNC 230、RN 220以及BCS、RNC及系统的其它各种组件通常经由陆上通信线260(例如,光纤电缆链路、因特网或PSTN)而互连。
如图2A中所示,无线装置210的实施例通常包括执行类似于RN 220的对应部分的功能的功能的处理器或其它逻辑207、存储器209及编码器/解码器电路211。举例而言,编码器电路211或者无线装置210的其它类似电路经配置以编码数据或者以其它方式将数据封入包中,以便传输到RN 220或其它类型的基站。可以一个或一个以上执行驻存经配置的逻辑的处理电路、一微处理器、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一微控制器或者这些组件或其它经配置以至少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操作的类似类型的逻辑硬件、软件及/或固件的组合的形式来配置无线装置210的处理器207。每一无线装置210也具有小键盘213、天线215、接收器/传输器电路217、PTT按钮219及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无线地接收并传输信息的其它控制设备或电子器件。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小键盘”指无线装置上的任何文字数字键(例如,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的标为0到9的按钮),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包括任何按钮、触发器或者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手动(或语音输入)输入的其它类型的开关。小键盘213经配置以接收可用以设置呼叫或在存储器209中存储信息以便将来使用的手动输入的数据。此数据可包括电话号码、PTT地址、将被呼叫的人的姓名及地址或其它联系信息、各种PTT网络的成员列表或者其它此群呼叫信息。发起者的地址及目标地址通常采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形式,但可按电话号码、姓名、图标或者经配置用于在通信系统100中进行PTT群通信的任一其它预定义的寻址方案来表达。无线装置210上面通常安装了一个或一个以上软件应用程序或者其它逻辑以控制且便于无线PTT群呼叫。小键盘213及显示器屏幕也通常用以与PTT应用程序或其它软件交互以指定进行群呼叫的偏好及用户选项。显示器屏幕通常经配置以显示有助于用户拨电话号码或者以其它方式设置PTT群呼叫的字母数字字符。PTT按钮219通常用以起始呼叫消息的传输,因此开始在通信网络中设置PTT群呼叫的过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敲击PTT按钮219以使所述无线装置进入PTT模式,因此开启所述无线装置上的合适的应用程序、菜单、命令、选项或其它环境以开始设置PTT呼叫。
等待时间是PTT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当PTT呼叫的发起者决定呼叫另一用户时,所述发起者通常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目标地址来呼叫、按下PTT按钮,且接着一直等到被授予发言权。对于待设置的群呼叫,可能会耗费数秒到十秒或更多的时间。整个过程中在许多点均会发生等待时间,其中之一是发起者的无线装置的软件收集目标的信息且以数据包的形式封装呼叫消息而耗费的时间。本文中所揭示的各种实施例有助于减少此时间。
无线装置的常规软件通常以收集目标的信息及准备仅在已按下PTT按钮后才发送的数据包来开始所述过程。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当用户正滚动其地址簿或者以其它方式选择目标信息时向软件提供目标信息而减少一些等待时间。每当突出显示一新目标时,无线装置软件可开始以新数据准备呼叫消息,进而预期PTT按钮在任一时间被压下。
举例而言,参看图2B,当用户经由潜在PTT目标的地址簿而迭代时,用户界面(UI)252或其它软件可处理新目标信息,而不管用户对正指示的特定目标进行PTT呼叫的真实意图。软件掌握了目标的信息且可使用所述信息而将所述信息发送到PTT核心254,PTT核心254可接着封装所述信息且将所述信息发送到OEM层256。亦即,UI 252将目标地址发送到PTT核心254,且PTT核心254使用所述目标地址且将其封装于(例如)CALL消息或INVITE消息中。如果在选择此特定目标的同时用户事实上确实按下了PTT按钮(或者以其它方式指示开始PTT呼叫),则已执行目标识别及呼叫消息封装,且将减少呼叫设置等待时间。然而,如果用户并未按下PTT或掠过突出显示的目标地址而未将其选择,则软件可接着放弃其具有此目标的信息的经预封装的呼叫消息。
在所说明的配置中,UI 252可识别潜在目标(例如,突出显示的姓名),其可接着被用以开始通过PTT核心254而设置呼叫消息,假定所述潜在目标事实上将用于PTT呼叫中。接着可将预封装的消息传递到OEM层256,使得其驻存于OEM层256处且当接收到PTT命令时是可用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所说明的实施例允许两个潜在水平的等待时间减少。识别潜在目标且将所述潜在目标传递到PTT核心254减少了PTT核心254用于查询UI 252以获取目标信息的时间。另外,通过预封装呼叫且将其发送到OEM层256,也去除用于从PTT核心254获取呼叫消息数据的时间。因此,当在OEM层256处接收起始呼叫的PTT输入时,可直接在OEM层256中处理所述呼叫。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避免常规系统中的多个水平的延迟。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图2B的功能表示仅意欲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面。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说明的实施例。相反,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减少因目标获取及呼叫消息的封装致使的延迟,而不管在何情况下实施这些功能。视特定实施方案的细节而定,一些功能可以不同方式实施或者可由不同组件执行。举例而言,可在OEM层中执行一些功能,而在其它情形中,可绕过所述OEM层。通常,将PTT键按下从OEM层发送到PTT核心。然而,当PTT核心具有待发送的CALL消息时,其可直接将CALL消息提供到OEM层,或者其可使用另一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界面而发送CALL消息。举例而言,可经由可直接与AMSS/DMSS软件通信而不特别涉及OEM层的应用程序界面(例如,ISOCKET BREW界面)来发送数据包。
图3A及图3B描绘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起始PTT群呼叫时的活动的流程图。设置PTT群呼叫倾向于较复杂,且比在两方之间设置常规的点对点呼叫需要更长时间。PTT群呼叫系统常使用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方案来进行通信,这是一个在最初设置群呼叫时可致使延迟的因素。会话起始协议(SIP)是一个基于IP的协议的实例,其常用于在群呼叫系统中的PTT通信。SIP可用以起始交互式通信会话(例如,实时消息传输(IM)及计算机游戏)以及多媒体下载。SIP是类似于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及简易邮件传送协议(SMTP)的基于文本的协议。在无线环境中使用SIP、HTTP及SMTP的一个问题在于这些IP方案倾向于占据相当大量的带宽。在设置群通信呼叫时,将基于SIP的PTT服务实施于具有限定的带宽限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导致过多的延迟。
参看图3A,方法开始于301且进行到303,在303中,无线装置检测到正设置PTT呼叫。举例而言,此可发生于当用户存取存储于所述无线装置上的地址时或者当用户敲击PTT按钮219以使所述无线装置进入PTT模式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装置可感测时刻及/或位置或指示用户有可能发出PTT呼叫的其它经验数据。举例而言,如果施工领班具有在其离开总公司时在每个早晨7:00向全体人员发出PTT呼叫的习惯,则无线装置可经配置以感测:如果所述无线装置在统计上与发起其它PTT呼叫时的预定时间/地点匹配的时间/地点是开启(或接通)的,则PTT呼叫正被设置。一旦所述无线装置已确定所述装置处于发出PTT呼叫的PTT模式,则方法从303进行到305。可以各种方式来识别潜在目标。举例而言,当用户滚动目标的地址簿时,可通过突出显示的选择来识别潜在目标。或者,可识别默认目标。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本文中讨论的实例,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使用将装置设为PTT模式且识别潜在目标的任一方式。
在305中,无线装置开始构造呼叫消息。呼叫消息通常含有例如发起者的地址、目标的地址、加密的类型及其类似物的信息。呼叫消息可为Q交谈信号传输协议(QSP)呼叫消息。SIP INVITE为呼叫消息的另一实例。图4描绘呈SIP INVITE消息的形式的示范性呼叫消息。虽然QSP呼叫消息及SIP INVITE是呼叫消息的两个典型实例,但各种实施例不限于这两个示范性类型的呼叫消息。根据各种实施例,呼叫消息可采用由其中无线装置正操作的通信系统实施的任一预定义的格式或方案。通过检索存储的模板或其它模型呼叫消息及以已知的数据值填充字段,可构造呼叫消息。最初,呼叫消息的一些字段可能并非是已知的,例如,群呼叫的所有目标的地址。然而,随着用户继续与PTT应用程序交互,更多的字段将变得已知,直到已完全指定群呼叫且完成呼叫消息。一旦在305中已开始呼叫消息的构造,则方法进行到307。
在307中,确定无线装置是否已检测到潜在目标地址或者其它PTT群通信参数的指示。所述PTT群呼叫的参与者的目标的指示可来自许多不同的活动或来源。举例而言,当用户存取存储于所述无线装置中的地址簿且突出显示姓名时,可将此动作看作目标地址的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向下滚动突出显示列表中的各个姓名的潜在目标的列表时,每当用户向下滚动所述列表时突出显示目标时,可将其解释为新目标地址的指示。如果用户从列表中选择了突出显示的姓名,则证实潜在目标的指示。然而,如果用户只是继续向下滚动列表、经过所述姓名却未对其进行选择,则放弃将所述指示作为潜在目标,因为未选择姓名。在任一情况下,在突出显示来自地址列表的姓名的时间期间,将其考虑为潜在目标的指示,直到用户选择所述姓名(证实所述指示)或者继续滚动经过所述姓名(废弃所述指示)。当用户(例如)经由键盘或图2A中所示的小键盘213而手动地输入字符时,可发生潜在目标地址的指示的另一实例。可将由用户输入的每一字母/数字看作潜在目标地址的更适时的信息,既而导致呼叫消息被更新以反映由用户输入的最近的字母/数字。当用户存取目标的列表且复选(check)紧靠待选择的目标的方框时,发生潜在目标的另一示范性指示。每当复选一方框时,更新所述呼叫消息以反映新的信息。
如上讨论,所述方法仅基于潜在目标的指示而构造呼叫消息。一旦证实指示是假的(所述指示被废弃),即修正呼叫消息(例如,309)以反映经更新的信息。此方法可增加对无线装置中处理资源的利用,因为在添加到呼叫消息的潜在目标中有许多潜在目标因为被证实是假的而接着被放弃。然而,为了通过节省在已按下PTT按钮之后开始构造呼叫消息所耗费的时间而改进PTT系统的性能,增加的处理器利用是可接受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等待时间是在确定例如PTT系统等延迟敏感应用的性能时的关键因素。因此,减少系统等待时间的任何时间节省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察觉到的性能。
如上讨论的仅基于潜在群呼叫参数的指示(例如,呼叫目标的指示)而构造呼叫消息的过程可被称作构造假设呼叫消息。当已证实或废弃所述信息时,所述假设呼叫消息可经更新以反映更准确的信息。
如果在307中检测到潜在目标地址的指示或呼叫消息的其它新信息,则方法沿着“是”分支进行到309,在309中,将潜在目标地址添加到正构造的呼叫消息。在实践中,或者现有的呼叫消息可经修改以反映新的信息,或者可用新的信息来构造新的呼叫消息且可放弃旧的呼叫消息(或将旧的呼叫消息存储于其它处,以便在新的潜在目标地址被证实并非将成为真实目标时使用)。另外,在307中检测的信息可为在构造呼叫消息时使用的任何类型的信息。为了说明的目的及为了易于解释所述实施例,已根据潜在PTT呼叫目标的指示来描述所述方法。然而,方框307可能需要检测可在呼叫消息中传输的任一群呼叫参数或选项。举例而言,用户可指定呼叫消息中的加密的类型,或者可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目标限制为具有仅收听能力。方框307可涉及检测用以设置群通信的任一呼叫消息参数。返回到307中,如果未检测到潜在目标地址的指示,则在311中不改动正构造的呼叫消息,且方法从307沿着“否”分支进行到311。
在307中,将更新潜在目标的任一新信息纳入考虑范围,且将其视为潜在目标信息(包括被放弃或取消的潜在目标)的指示。举例而言,用户可能正向下滚动无线装置的地址簿中的潜在目标的列表,且由于一潜在目标正突出显示而将其添加到所述呼叫消息。随着用户继续向下滚动,既而突出显示列表上的下一个姓名(未选择潜在目标),则不再突出显示先前添加的潜在目标,因此将其从呼叫消息中移除。方框307涉及检测新的潜在目标以及检测关于潜在目标或呼叫消息的其它方面的任何经更新的或更准确的信息。同样,在307中,确定是否已证实或废弃潜在目标或其它呼叫参数的任何指示。如果在307中检测到呼叫消息的经更新的信息,则方法沿着“是”分支进行到309。在309中,呼叫消息经修正(或替换)以反映经更新的信息。返回到307中,如果不存在对检测的呼叫消息信息的改变,则方法沿着“否”分支进行到311。
在311中,无线装置等待可反映新的信息的任一活动或输入。举例而言,活动或输入包括用户向下滚动到PTT目标的列表中的另一输入、从列表中选择姓名、无线装置上的小键盘输入、按下PTT按钮或者其它类似活动、指令或输入。如果接收到任一输入,或者在已过去预定量的时间之后,方法从311进行到307。所述过程在311中等待的时间量可能并非很长。举例而言,所述方法在311中等待的时间可仅与滚动潜在目标的地址列表上的姓名所耗费的时间一样长,或者甚至短到一毫秒或更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去除“等待”方框311,在所述情况下,方法直接从307或309进行到313。
参看方框313,如果未接收到起始群呼叫的命令或其它输入,则方法沿着“否”分支返回到307。如上所述,一旦用户已选择期望用于群呼叫的所有目标地址,则用户通常压下无线装置上的PTT按钮以起始群呼叫设置。在一些未使用专用PTT按钮的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无线装置处于PTT模式时,通过激活预定义的控制(例如,菜单项)或通过切换“发送”按钮,可进行此操作。在313中,如果接收到起始群呼叫的命令或其它输入,则方法沿着“是”分支进行到图3B的315。
参看图3B,在315中,确定所述无线装置是否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登记。如果所述无线装置未在所述系统中登记,则方法沿着“否”分支从315进行到317,在317中,无线装置及系统来回通信以登记所述无线装置,且向所述无线装置分配业务信道。一旦将所述无线装置向所述系统登记,则方法进行到31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登记过程已完成之前、在正登记无线的同时发送呼叫消息。亦即,在登记过程期间,可将呼叫消息作为在无线装置与通信系统之间发送的消息的一部分或结合所述消息来发送。在其它实施例中,一经确定无线装置处于PTT模式(例如,返回到方框303中),即可开始登记无线装置(如果其尚未登记)的过程。返回到315,如果确定已登记无线装置,则方法从315沿着“是”路径进行到319。
在319中,无线手持设备将呼叫消息传输到无线通信系统以传递用于设置PTT群呼叫的参数。方法进行到321,在321中,无线装置接收从通信系统返回的确认,其指示已接收到所述呼叫消息且设置群呼叫的过程正在进行中。视实施方案的具体细节而定,可从系统的RNC或BSC(例如,图1的RNC 120或BSC 130)接收回确认,或可从节点B或基站(例如,节点B 124或基站134)或者从无线装置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其它联系点接收回确认。方法从321进行到323,在323中,从BSC或RNC转发呼叫消息以开始设置群呼叫。在确定所述呼叫消息是用于设置PTT群通信之后,BSC/RNC通常将所述呼叫消息传递到无线系统100中的通信管理器(例如,CM 160)以控制设置群呼叫的过程。CM 160寻呼在呼叫消息中指定的各种目标。在于2002年9月12日申请且让渡给本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US2003/0012149A1号中更全面地描述设置群通信的一个示范性过程,所述申请案的揭示内容特此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方法从323进行到325,在325中,确定群呼叫设置是否完成。
在325中,确定群呼叫设置是否完成。从用户按下PTT按钮以发送呼叫消息的时间开始,直到已发送各种寻呼且已接收回响应来完成群呼叫设置,可能耗费少于一秒到多达若干秒或更多的时间。如果尚未设置群呼叫,则方法经由“否”分支进行到327,且又返回到325,用于进一步的设置程序,直到已合适地设置了群呼叫。一旦在325中已确定已完成群呼叫的设置,则方法从325经由“是”分支进行到329。在329中,授予用于群呼叫的发言权,既而允许网络的成员中的一者开始讲话。通常,在方框329中,最初将发言权授予发起者。一旦在329中授予发言权,则方法进行到331且结束。
提供所述图式旨在解释并实现本发明且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某些用于实践在图式的方法方框图中展示的本发明的活动可采用与所述图式中所示的次序不同的次序来执行,或者以不同于本文中提供的示范性描述的方式来描述。举例而言,在方框313中检测是否已压下PTT按钮以发送呼叫消息的动作可在任何时间结合所有其它步骤在后台连续地执行,而非如图3A中所示在311之后及307/315之前执行。同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从图中省略指定等待可反映新信息的下一个活动或输入的方框311。另外,各种实施例的许多元件可被称作除本文中用以描述各种实施例的术语以外的其它术语。举例而言,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无线装置”在一些例子中可由术语“用户”替代,(例如,短句“准许无线装置讲话”在一些例子中可解释为意思与“准许用户讲话”相同)。
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及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及信号。举例而言,可能贯穿以上描述而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及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一组合来表示。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也应了解,结合本文中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控制逻辑、说明性方法区块、模块、电路及算法例行程序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固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晰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互换性,上文已关于其功能性而大体描述各种说明性组件、区块、模块、电路及步骤。将此功能性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知晓对于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不应将这些实施决策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者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一组合,可实施或执行结合本文中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区块、模块及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替代地,所述处理器可为任一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计算机或状态机。也可将处理器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此配置。
结合本文中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例行程序或算法的活动可直接体现于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驻存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拆式磁盘、CD-ROM或者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一其它形式的存储媒体中。以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及将信息写入到所述存储媒体的方式而将示范性存储媒体耦接到处理器。替代地,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为一个整体。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驻存于ASIC中。所述ASIC可驻存于用户终端中。替代地,所述处理器及所述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而驻存于用户终端中。
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易于明了对所说明及所讨论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将本文中所界定的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意欲限于本文中所展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本文中揭示的原理及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泛范围。举例而言,群通信(且确切地说是PTT)通常被视为语音通信。然而,语音或数据或者两者皆可作为群通信而传输。
在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时,为了说明且为了清晰起见,使用了特定术语。举例而言,术语“网络”用以表示经授权以相互通信的通信装置用户的群。然而,本发明并不意欲限于如此选择的特定术语。希望每一特定术语包括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等效术语以及以类似方式操作以实现类似目的的所有技术性等效术语。因此,所述描述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意欲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受到广泛保护。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无线装置处设置即按即说(PTT)群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检测与用于所述群通信的第一PTT呼叫参数的第一潜在选择相关的第一信息的第一指示;
在从所述无线装置的用户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之前,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指示的所述检测,将所述第一信息添加到第一呼叫消息;
基于所述用户克制对所述第一PPT呼叫参数进行真实选择而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为假;
从所述第一呼叫消息中放弃所述第一指示而不传输所述第一呼叫消息;
检测与用于所述群通信的第二PTT呼叫参数的第二潜在选择相关的第二信息的第二指示;
在从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用户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之前,响应于对所述第二指示的检测,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第二呼叫消息;
在已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之后,接收对所述第二信息的证实,所述证实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PTT呼叫参数进行的真实选择;及
传输所述第二呼叫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已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之后,接收传输所述第二呼叫消息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检测已压下所述无线装置上的PTT按钮来指示使用所述第二PTT呼叫参数来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目标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检测选择所述群通信的所述目标地址的输入来指示对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证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检测所述群通信的第二目标地址的第三指示;
响应于对所述第三指示的检测,将所述第二目标地址添加到所述第二呼叫消息;及
响应于接收到取消所述第三信息的指示,从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中移除所述第二目标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检测已突出显示另一目标地址而所述用户未选择所述第二目标地址来指示所述取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呼叫消息是会话起始协议(SIP)INVITE消息或Q交谈信号传输协议(QSP)呼叫消息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TT群通信是半双工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二指示包含:检测从存储在所述无线装置中的地址簿中选择目标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无线装置的显示器上突出显示所述选择来指示对所述目标地址的所述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检测步骤、每一添加步骤和接收步骤在所述无线装置处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为所述第一呼叫消息的修正版本,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为与所述第一呼叫消息无关的新产生的呼叫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放弃将所述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呼叫消息中移除并保存所述第一呼叫消息,或者
其中所述放弃将所述第一呼叫消息整个放弃。
15.一种用于设置即按即说(PTT)群通信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包含:
用于检测与用于所述群通信的第一PTT呼叫参数的第一潜在选择相关的第一信息的第一指示的装置;
用于在从所述无线装置的用户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之前,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指示的所述检测而将所述第一信息添加到第一呼叫消息的装置;及
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克制对所述第一PPT呼叫参数进行真实选择而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为假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第一呼叫消息中放弃所述第一指示而不传输所述第一呼叫消息的装置;
用于检测与用于所述群通信的第二PTT呼叫参数的第二潜在选择相关的第二信息的第二指示的装置;
用于在从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用户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之前,响应于对所述第二指示的所述检测,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第二呼叫消息的装置;
用于在已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之后,接收对所述第二信息的证实的装置,所述证实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PTT呼叫参数进行的真实选择;及
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呼叫消息的装置。
16.一种经配置以进行即按即说(PTT)群通信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包含:
存储器,其经配置以存储在构造呼叫消息时使用的模板;
处理器,其经配置以检测与用于所述群通信的第一PTT呼叫参数的第一潜在选择相关的第一信息的第一指示、在从所述无线装置的用户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之前,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指示的所述检测而将所述第一信息添加到第一呼叫消息、基于所述用户克制对所述第一PPT呼叫参数进行真实选择而确定所述第一指示是假的、从所述第一呼叫消息中放弃所述第一指示而不传输所述第一呼叫消息、检测与用于所述群通信的第二PTT呼叫参数的第二潜在选择相关的第二信息的第二指示、在从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用户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指令之前,响应于对所述第二指示的所述检测,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第二呼叫消息;
用户界面,其经配置以在已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之后接收对所述第二信息的证实,所述证实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PTT呼叫参数进行的真实选择;及
传输器电路,其经配置以传输所述第二呼叫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装置,其进一步包含:
经配置以显示字母数字字符的显示器屏幕。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装置,其进一步包含:
经配置以在已将所述第二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呼叫消息之后接收起始所述群通信的输入的PTT按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传输器电路经配置以响应于对所述PTT按钮的所述输入而传输所述第二呼叫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呼叫消息是会话起始协议(SIP)INVITE消息或Q交谈信号传输协议(QSP)呼叫消息中的至少一者。
CN201510116912.XA 2006-02-27 2007-02-27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83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64,145 US7991416B2 (en) 2006-02-27 2006-02-27 Prepackaging call messages for each target interation in setting up a push-to-talk call
US11/364,145 2006-02-27
CNA200780006348XA CN101390417A (zh) 2006-02-27 2007-02-27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6348XA Division CN101390417A (zh) 2006-02-27 2007-02-27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958A true CN104683958A (zh) 2015-06-03
CN104683958B CN104683958B (zh) 2018-05-01

Family

ID=3820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6348XA Pending CN101390417A (zh) 2006-02-27 2007-02-27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CN2015101169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83958B (zh) 2006-02-27 2007-02-27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6348XA Pending CN101390417A (zh) 2006-02-27 2007-02-27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991416B2 (zh)
EP (1) EP1989897B1 (zh)
JP (1) JP5155195B2 (zh)
KR (1) KR100992332B1 (zh)
CN (2) CN101390417A (zh)
AT (1) ATE494755T1 (zh)
DE (1) DE602007011732D1 (zh)
TW (1) TW200803369A (zh)
WO (1) WO2007101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7041A (ja) * 2005-01-12 2006-07-27 Nec Corp PoCシステム、PoC携帯端末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ポインタ表示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9112872B2 (en) * 2006-06-07 2015-08-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by a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n ad-hoc network
US8457044B2 (en) 2007-09-24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review of bundled messages from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095163B2 (en) * 2009-02-05 2012-01-10 Mobilesphere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02327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1020493A1 (en) * 2009-08-17 2011-02-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ntrol of session parameter negotiation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8434336B2 (en) 2009-11-14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lient initiated transmissions in multiple-user communication schemes
CN102143405B (zh) * 2010-02-02 2016-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恶意呼叫完成指示的方法及装置、主叫侧网络设备
KR101298743B1 (ko) 2011-07-19 2013-08-2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메시지 부하 분산을 위한 푸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0407A1 (en) * 2003-05-28 2004-12-02 Sprint Spectrum L.P. Predictive reserv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for a packet-based real-time media session
CN1714582A (zh) * 2002-12-18 2005-12-28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减少呼叫建立等待时间的方法
US20060019681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Motorola, Inc. Reducing delay in setting up ca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1539A (ja) 1999-03-10 2000-09-22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移動電話機
US6865057B2 (en) * 1999-10-05 2005-03-08 Seagate Technology Llc Gapless longitudinal magnetic recording head with flux cavity
US6477150B1 (en) * 2000-03-03 2002-11-05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148779A1 (en) * 2001-04-30 2003-08-07 Winphori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expediting call establish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FI114074B (fi) 2001-12-07 2004-07-30 Nokia Corp Järjestelmä digitaalisessa radioverkkojärjestelmässä informaation välittämiseksi
US7509425B1 (en) * 2002-01-15 2009-03-24 Dynamicsoft, Inc. Establishing and modifying network signaling protocols
US7043266B2 (en) * 2002-02-04 2006-05-0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ly reducing call-setup latency through management of paging frequency
US20040192363A1 (en) 2003-03-24 2004-09-30 Rosetti David Albert Method for reducing latency in a push-to-talk set-up
GB0328035D0 (en) * 2003-12-03 2004-01-07 British Telecomm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WO2005057890A2 (en) 2003-12-08 2005-06-23 Kyocera Wireless Corp. Push to talk user interfa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tacts
KR100640440B1 (ko) * 2004-08-10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푸시투토크 방식의 통화 중 전화통화 연결 방법
US7822185B2 (en) * 2005-05-10 2010-10-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stant confere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4582A (zh) * 2002-12-18 2005-12-28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减少呼叫建立等待时间的方法
US20040240407A1 (en) * 2003-05-28 2004-12-02 Sprint Spectrum L.P. Predictive reserv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for a packet-based real-time media session
US20060019681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Motorola, Inc. Reducing delay in setting up cal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958B (zh) 2018-05-01
TW200803369A (en) 2008-01-01
DE602007011732D1 (de) 2011-02-17
JP5155195B2 (ja) 2013-02-27
ATE494755T1 (de) 2011-01-15
EP1989897A1 (en) 2008-11-12
KR20080094840A (ko) 2008-10-24
EP1989897B1 (en) 2011-01-05
CN101390417A (zh) 2009-03-18
US20070202906A1 (en) 2007-08-30
KR100992332B1 (ko) 2010-11-05
JP2009528794A (ja) 2009-08-06
WO2007101217A1 (en) 2007-09-07
US7991416B2 (en) 2011-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3958A (zh) 在设置即按即说呼叫时用于每次目标迭代的预封装呼叫消息
CN1813468B (zh) 通信系统中的组呼叫
CN101416536B (zh) 用于一键通应用的发言权控制模板
US8090396B2 (en) Push-to-talk featur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1227418A (zh) 一种实现融合ip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67401B (zh) 利用具有卡应用工具包的性能配置参数请求启动通信会话的装置和方法
EP1732335B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er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PoC communication
CN101931892A (zh) 使用信令信道在无线通信网络上建立对即按即说(ptt)通信的呼叫请求的方法
EP186195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opinions of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participants in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network
WO2008032176A2 (en)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ntact groups
EP1739987B1 (en) Character/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terminal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character/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used therein
CN101646161A (zh) 多接口用户终端
JP2005117570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及び移動体通信方法
CN101835109B (zh) 业务发起方法及终端
CN101213861A (zh) 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的呼叫分隔和控制而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984174B (zh) 短信接收终端发送个性化回执信息的方法
US2006007796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with push-to-talk functionality
US8059566B1 (en) Voice recognition push to message (PTM)
CN100450219C (zh) 通信系统中附加信息的传递方法以及附加信息传递系统
KR101022792B1 (ko) 문자 대화를 지원하는 장치 및 문자 대화 서비스 방법
CN101375615A (zh) 向无线通信设备提供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65061A (zh) 一种群组属性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KR20060095712A (ko) 그룹통신 중 사용자 감정을 표시하기 위한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룹통신 제어방법
KR20070093743A (ko) 원격지에 위치한 단말기의 포워딩 서비스 제어 방법
CN101964956A (zh) 融合ip消息的分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