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3511A -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3511A
CN104683511A CN201310648470.4A CN201310648470A CN104683511A CN 104683511 A CN104683511 A CN 104683511A CN 201310648470 A CN201310648470 A CN 201310648470A CN 104683511 A CN104683511 A CN 104683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low frequency
intelligent mobile
interfac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484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基旆
李广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484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3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3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包括:智能型手机主体,包括壳体、运算处理单元;一低周波脉冲模块,设于手机内部,包括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藉以输出高压电子脉冲的第一输出电极及第二输出电极;一作用电极单元,包括第一作用电极及第二作用电极,电性连接第一输出电极及第二输出电极;一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藉以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的输出电压、频率;导电接口,以电性连接第一、第二输出电极与第一、第二作用电极;且该第一作用电极设于壳体上端,第二作用电极则设于壳体侧边;用户持拿手机时就能直接接触第二作用电极,并可将第一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可令智能型手机兼具有电子针灸功能。

Description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手机;特别涉及一种兼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创新智能型手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智能型手机已经是使用普遍率相当高的一种电子通讯产品,其所具备的实时上网、影音传输、电子娱乐等功能,将便携设备推向另一个崭新的世界,更大幅提升的人们的生活便利性。
智能型手机发展至今时间并不算太长,虽然相关业界已陆续提供许多的应用程序(APP)供消费使用者选择使用或购买,但相较于广大多元的消费使用者需求可能性而言,其实仍旧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存在,有待相关业界再加以思索创新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就较佳实施例形态而言包括:一智能型手机主体,包括具有电性连接接口的一壳体、一运算处理单元以及一显示与触控面板;一低周波脉冲模块,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内部,该低周波脉冲模块包括一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藉以输出高压电子脉冲的至少一第一输出电极以及一第二输出电极;一作用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作用电极以及一第二作用电极,电性连接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以及第二输出电极;一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执行于智能型手机主体的运算处理单元,藉以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的输出电压、频率;一导电接口,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内部,藉以电性连接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的输出正、负电极与该作用正、负电极;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设于壳体上端,第二作用电极则设于壳体至少一侧边;藉此,使用者持拿手机时就能直接接触到该第二作用电极,并可将壳体上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还提供所述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另一实施形态,其有别于较佳实施例之处包括:一延伸式导电接口,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外部呈一延伸导电线形态,该延伸式导电接口包括一延伸端以及一电性接口,其中电性接口藉以与壳体的电性连接接口组接,电性连接接口内端则与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电性连接;第一作用电极设于延伸式导电接口的延伸端,第二作用电极则设于壳体一侧边并与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二输出电极电性连接;藉此,使用者持拿手机时就能直接接触到该第二作用电极,并可将延伸式导电接口延伸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本发明的又一主要目的,还提供所述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又一实施形态,其有别于较佳实施例之处包括:一延伸式导电接口,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外部呈一延伸导电线形态,该延伸式导电接口包括一延伸端以及一电性接口,其中电性接口藉以与壳体的电性连接接口组接,电性连接接口内端则与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及第二输出电极电性连接;第一作用电极与第二作用电极设于延伸式导电接口的延伸端呈分开状形态;藉此,用户可将延伸式导电接口延伸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与第二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本发明的主要效果与优点,能够令智能型手机兼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而具有电子针灸的效果,进而能够达到进一步提升智能型手机产品功能与附加价值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外部还包括呈附加式的保护外壳实施例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型手机结构形态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型手机结构形态的又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包括下述构成:
一智能型手机主体10,包括具有电性连接接口115的一壳体11、一运算处理单元12以及一显示与触控面板13;(注:智能型手机内部基本上须具备的内存、操作系统软件等与本发明技术特征无直接关联,即不赘列)
一低周波脉冲模块20,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10内部,该低周波脉冲模块20包括一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23、藉以输出高压电子脉冲的至少一第一输出电极21以及一第二输出电极22;
一作用电极单元30,包括至少一第一作用电极31以及一第二作用电极32,电性连接低周波脉冲模块20的第一输出电极21以及第二输出电极22;
一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40,执行于智能型手机主体10的运算处理单元12,藉以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20的输出电压、频率;
一导电接口50,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10内部,藉以电性连接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20的第一、第二输出电极21、22与该第一、第二作用电极31、32;
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31设于壳体11上端,第二作用电极32则设于壳体11至少一侧边。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可令智能型手机兼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或称为电子针灸),其实际应用上,当使用者手握持手机主体10时如图2所示,就能直接接触到该第二作用电极32,即可操作使用该低周波脉冲功能,利用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40的执行,可于手机主体10的显示与触控面板13形成一个特定的操控界面135(如图1、2所示,其具体实施形态并无局限),以供操控调整壳体11上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31输出电子脉冲的输出电压、频率启闭及强弱状态,当该第一作用电极31输出电子脉冲时,即可将其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而产生电子针灸效果,使用上相当灵活多元而好用。
如图3所示,其中该手机主体10的壳体11外部还可包括呈附加式的一保护外壳60,以使第一作用电极31设于该保护外壳60上端,第二作用电极32则设于该保护外壳60至少一侧边,又该保护外壳60设有一第二电性连接接口61以与壳体11所设电性连接接口115达成电性连接状态。
其中,该壳体11所设电性连接接口115以及保护外壳50所设第二电性连接接口51,可为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缩写USB)、音讯端子、SMBus(系统管理总线System Management Bus.缩写SMBus)、I2C、IEEE1394(中文名:火线(FireWire)界面,是由苹果公司领导的开发联盟开发的一种高速传送接口)、GPIO(为通用型之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O)的简称)等任其中一种形态。
接着如图4所示智能型手机,为本发明结构形态另一实施例,本例中,该智能型手机主体10、低周波脉冲模块20、作用电极单元30、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40等结构均相同于前述图1、2所揭实施例,而本例相较于前揭实施例的不同点包括:
一延伸式导电接口70,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10外部呈一延伸导电线形态,该延伸式导电接口70包括一延伸端71以及一电性接口72,其中该电性接口72藉以与壳体11的电性连接接口115组接,该电性连接接口115内端则与低周波脉冲模块20的第一输出电极21电性连接;
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31设于延伸式导电接口70的延伸端71,第二作用电极32则设于壳体11至少一侧边并与低周波脉冲模块20的第二输出电极22电性连接;
藉此,使用者持拿手机时就能直接接触到该第二作用电极32,并可将延伸式导电接口70延伸端71所设第一作用电极31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接着如图5所示智能型手机A3,为本发明结构形态又一实施例,本例中,该智能型手机主体10、低周波脉冲模块20、作用电极单元30、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40等结构均相同于前述图1、2所揭实施例,而本例相较于图1、2所揭实施例的不同点包括:
一延伸式导电接口70,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外部呈一延伸导电线形态,该延伸式导电接口70包括一延伸端71以及一电性接口72,其中该电性接口72藉以与壳体11的电性连接接口115组接,该电性连接接口115内端则与低周波脉冲模块20的第一输出电极21及第二输出电极22电性连接;
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31与第二作用电极32设于延伸式导电接口70的延伸端71呈分开状形态;
藉此,用户可将延伸式导电接口70延伸端71所设第一作用电极31与第二作用电极32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31与第二作用电极32可设为夹具形态(如图4、5所示)。
其中,该壳体11所设电性连接接口115以及延伸式导电接口70的电性接口72,可为USB、音讯端子、SMBus、I2C、IEEE1394、APB(Arm Peripheral BUS)、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任其中一种型态。
补充说明的一点是:本发明中所提到的第一输出电极21、第二输出电极22以及第一作用电极31、第二作用电极32,其正极、负极的配置并无局限,举作用电极为例,所述第一作用电极31可以是正极、也可以是负极,当第一作用电极31为正极时,则第二作用电极32即相对为负极,可以此类推,特此申明之。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主要通过手机主体设有所述低周波脉冲模块、作用电极单元、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以及导电接口(或延伸式导电接口)的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以使该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能够通过手机主体的显示与触控面板操控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的作用电极单元输出电子脉冲的输出电压、频率启闭及强弱状态,可令智能型手机兼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而具有电子针灸的效果,进而能够达到进一步提升智能型手机产品功能与附加价值的实用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包括:
一智能型手机主体,包括具有电性连接接口的一壳体、一运算处理单元以及一显示与触控面板;
一低周波脉冲模块,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内部,该低周波脉冲模块包括一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藉以输出高压电子脉冲的至少一第一输出电极以及一第二输出电极;
一作用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作用电极以及一第二作用电极,电性连接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以及第二输出电极;
一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执行于智能型手机主体的运算处理单元,藉以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的输出电压、频率;
一导电接口,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内部,藉以电性连接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的输出正、负电极与该作用正、负电极;
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设于壳体上端,第二作用电极则设于壳体至少一侧边;
藉此,使用者持拿手机时就能直接接触到该第二作用电极,并可将壳体上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的壳体外部还包括呈附加式的一保护外壳,以使第一作用电极设于该保护外壳上端,第二作用电极则设于该保护外壳至少一侧边,又该保护外壳设有一第二电性连接接口以与壳体所设电性连接接口达成电性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设电性连接接口以及保护外壳所设第二电性连接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音讯端子、系统管理总线、I2C、火线界面、APB(Arm Peripheral BUS)、通用型之输入输出任其中一种形态。
4.一种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包括:
一智能型手机主体,包括具有电性连接接口的一壳体、一运算处理单元以及一显示与触控面板;
一低周波脉冲模块,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内部,该低周波脉冲模块包括一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藉以输出高压电子脉冲的至少一第一输出电极以及第二输出电极;
一作用电极单元,包括一第一作用电极以及一第二作用电极,电性连接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以及第二输出电极;
一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执行于智能型手机主体的运算处理单元,藉以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的输出电压、频率;
一延伸式导电接口,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外部呈一延伸导电线形态,该延伸式导电接口包括一延伸端以及一电性接口,其中该电性接口藉以与壳体的电性连接接口组接,电性连接接口内端则与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或第二输出电极任其中一者电性连接;
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设于延伸式导电接口的延伸端,第二作用电极则设于壳体至少一侧边并与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二输出电极电性连接;
藉此,使用者持拿手机时就能直接接触到该第二作用电极,并可将延伸式导电接口延伸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设电性连接接口以及延伸式导电接口的电性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音讯端子、系统管理总线、I2C、火线界面、通用型之输入输出任其中一种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电极设为夹具形态。
7.一种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智能型手机主体,包括具有电性连接接口的一壳体、一运算处理单元以及一显示与触控面板;
一低周波脉冲模块,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内部,该低周波脉冲模块包括一高压电子脉冲电路模块、藉以输出高压电子脉冲的至少一第一输出电极以及一第二输出电极;
一作用电极单元,包括一第一作用电极以及一第二作用电极,电性连接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以及一第二输出电极;
一低周波脉冲控制软件,执行于智能型手机主体的运算处理单元,藉以调整低周波脉冲模块的输出电压、频率;
一延伸式导电接口,设于智能型手机主体外部呈一延伸导电线形态,该延伸式导电接口包括一延伸端以及一电性接口,其中该电性接口藉以与壳体的电性连接接口组接,该电性连接接口内端则与低周波脉冲模块的第一输出电极及第二输出电极电性连接;
且其中,该第一作用电极与第二作用电极设于延伸式导电接口的延伸端呈分开状形态;
藉此,用户可将延伸式导电接口延伸端所设第一作用电极与第二作用电极直接点触于欲进行低周波治疗的人体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设电性连接接口以及延伸式导电接口的电性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音讯端子、系统管理总线、I2C、火线界面、通用型之输入输出任其中一种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电极与第二作用电极设为夹具形态。
CN201310648470.4A 2013-12-02 2013-12-02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Pending CN104683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48470.4A CN104683511A (zh) 2013-12-02 2013-12-02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48470.4A CN104683511A (zh) 2013-12-02 2013-12-02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511A true CN104683511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1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48470.4A Pending CN104683511A (zh) 2013-12-02 2013-12-02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351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2400Y (zh) * 2003-04-24 2004-04-21 河南静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电位治疗仪
EP2196239A2 (de) * 2008-12-15 2010-06-16 BIOTRONIK CRM Patent AG Implantierbares medizinisches Gerät mit Mobilfunk-Modem
CN203800964U (zh) * 2013-11-15 2014-08-27 王基旆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2400Y (zh) * 2003-04-24 2004-04-21 河南静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电位治疗仪
EP2196239A2 (de) * 2008-12-15 2010-06-16 BIOTRONIK CRM Patent AG Implantierbares medizinisches Gerät mit Mobilfunk-Modem
CN203800964U (zh) * 2013-11-15 2014-08-27 王基旆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89301U (zh) 一种平板电脑的适配装置
CN104917016A (zh) 充电式集线器
CN202749620U (zh) 一种用于usb数据线/电源线上的显示装置
CN103107880B (zh) 安全认证装置
CN204179433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03800964U (zh)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CN103683366B (zh) 电子设备供电方法、供电处理器、供电装置和系统
EP3998522A1 (en) Electric energy control module,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4683511A (zh)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CN104702265B (zh) 一种穿戴设备中的多功能接口
CN105281395A (zh) 一种充电检测电路、移动终端及充电检测系统
CN209216059U (zh) 笔启动或关闭的触发控制电路
CN209433399U (zh) Usb接口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3589772U (zh) 双usb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207768914U (zh) 一种肌肉电刺激瘦身设备
CN203183518U (zh) 一种微型电刺激治疗仪
CN203423628U (zh) 多功能电源适配器
TWI554077B (zh) Smartphone with low frequency pulse function
CN210517240U (zh) 一种携带充电线的桌面开关
WO2015081500A1 (zh) 具有低周波脉冲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CN205068247U (zh) 一种适配器以及配有该适配器的笔记本电脑
CN205595574U (zh) 一种手机app控制带无线路由器的智能插座
CN205232396U (zh) 一种可给外设充电的机顶盒
CN203520125U (zh) 无线墙壁开关
CN210295081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