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7133B -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7133B
CN104677133B CN201510030021.2A CN201510030021A CN104677133B CN 104677133 B CN104677133 B CN 104677133B CN 201510030021 A CN201510030021 A CN 201510030021A CN 104677133 B CN104677133 B CN 104677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or
endless tube
discharging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0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77133A (zh
Inventor
赵慧文
李海
彭继业
杨晓军
李丽梅
梁进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yu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ngyu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ngyu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ngyu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00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77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77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7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77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7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排空气主管、扇段排空气环管、刚性排气支管及放水支管,散热器冷却三角充水后,其中的气体通过刚性排气支管排入到扇段排空气环管中,进而汇集到排空气主管中,排入大气;扇段排空气环管的下部与扇段回水环管之间设置放水支管,在扇段退出运行时,排尽排空气环管中的积水,从而增加了扇段再次投入运行时排气系统的排气容积,可有效避免部分水阻大的冷却三角夹气和气塞情况的发生,防止冷却柱和管束冻结;采用刚性排气支管,代替传统的金属软管,可避免金属软管出现塌落、吸瘪的现象,维护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背景技术
间接空冷系统是由自然通风冷却塔、空冷散热器系统和相关设备、管路构成。空冷散热器系统垂直布置于自然通风空冷塔外,由若干个冷却三角组成。为了便于控制,设计时将散热器分为若干个冷却扇段,每个扇段中的冷却三角均与扇段进水环管和扇段回水环管相连,扇段进水环管和扇段回水环管分别与循环水主进水管和循环水主回水管连接。空冷散热器采用铝质散热器,为保证基管内流态和流速均匀一致,每片管束中不出现流速低的死区,在空冷散热器顶部均设有排空气管道接口,完善的排空气系统能保证空冷系统排气顺畅,系统压力稳定。
目前,已投产的采用铝管铝翅片散热器的间接空冷系统采用的方案,即第一种排气方案,如图1所示,该方案排气系统由金属弯头3、金属软管2与扇段排空气主管1连接;其中由于扇段中各冷却三角之间存在水阻力差,在进行扇段充水时,各冷却三角的充水速度也会有偏差,导致散热器4内的液位高度也存在偏差,因此会出现在水阻大的冷却三角还未充满水时,排空气环管内已经有一定的液位高度,同时,在扇段退出运行时,目前金属软管的高度无法将排空气环管中的积水排尽,导致扇段排气容积不足,所以该方案在扇段投运时会造成散热器夹气和排气不畅的现象,重则造成冷却三角冻结和管束冻裂。
针对上述第一种排气方案存在的现象,现有技术对扇段末端的排空气系统进行了改进,形成第二种排气方案,具体如图2所示,该方案扇段末端排空气系统由金属三通12、两根金属软管2与扇段排空气主管1连接,其中一根金属软管21接至扇段排空气环管的上部,利于空气排出,另一根金属软管22由扇段排空气环管的底部接出,且均与散热器4扇段末端冷却柱连接。此种布置能有效地将扇段排空气环管中积水排尽,但在实际运行中:1)接至排空气环管底部的金属软管高度与冷却柱排空气接口高度相近,导致金属软管出现下塌,在扇段退出时支管下塌部分出现积水,冬季时积水会在支管内冻结,严重时会冻裂支管;2)排空气环管中的水会通过接至排气环管底部的金属软管回流至末端冷却柱内,从而加剧了末端冷却柱夹气的风险;3)扇段退出运行时,依靠重力作用的排水速度很快,接至排气环管底部的金属软管会出现被吸瘪的可能,造成末端冷却柱由于补气不及时而引起排水不畅的现象,加剧了末端冷却柱结冻的风险。
上述两种布置方式同样存在以下问题:虽然金属软管具有重量轻、柔软性好、对空冷散热器接口推力小、易于安装定位、可压缩也可拉伸等优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金属软管塌落、吸瘪的现象,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的排气系统,一方面解决现有的排气方式存在的散热器发生夹气和排气不畅的问题,同时解决金属软管塌落吸瘪而影响间接空冷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其包括排空气主管、扇段排空气环管、刚性排气支管及放水支管,间接空冷系统的每个冷却三角通过刚性排气支管与扇段排空气环管连接,在所述扇段排空气环管末端的下部与扇段回水环管之间设置所述放水支管,所述扇段排空气环管的上部与所述排空气主管连接。
其中,所述扇段排空气环管和每个冷却三角之间设置两根刚性排气支管,两根刚性排气支管分别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两个冷却柱上。
其中,所述刚性排气支管与所述冷却柱之间采用折弯管路。
其中,所述刚性排气支管与所述扇段冷却柱之间通过带螺纹金属弯头及相应螺纹接头连接。
其中,所述刚性排气支管的材质为钢材。
其中,所述两根刚性排气支管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放水支管和所述扇段末端回水管道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的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排气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排气系统中,间接空冷系统的散热器冷却三角充水后,其中的气体通过刚性排气支管排入到扇段排空气环管中,进而汇集到排空气主管中,排入大气;扇段排空气环管的下部与扇段回水环管之间设置放水支管,在扇段退出运行时,排气环管中的积水通过放水支管回流到扇段回水环管,增加了扇段投运时排气系统的排气容积,可有效缓解部分水阻大的冷却三角夹气和气塞情况的发生,防止冷却柱和管束冻结;采用刚性排气支管,代替传统的金属软管,可避免由于金属软管塌落、吸瘪而引起排气不畅和退水不畅现象发生,维护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排气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排气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排气系统所在的间接空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间接空冷系统中散热器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间接空冷系统中散热器与扇段排空气环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扇段排空气环管;2:金属软管;3:金属弯头;4:散热器;5:排空气主管;6:刚性排气支管;7:放水支管;8:扇段回水环管;9:扇段进水环管;10:循环水主进水管;11:循环水主出水管;12:金属三通;13:折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间接空冷系统的排气系统包括排空气主管5、扇段排空气环管1、刚性排气支管6及放水支管7,间接空冷系统的每个冷却三角4通过刚性排气支管6与扇段排空气环管1连接,扇段排空气环管1的下部与扇段回水环管8之间设置放水支管7,扇段排空气环管1的上部与排空气主管5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间接空冷系统内扇段内各个冷却三角4充水时,其中的气体通过刚性排气支管6排入到扇段排空气环管1中,进而汇集到排空气主管5中,排入大气;扇段排空气环管1的末端下部与扇段回水环管8之间设置放水支管7,在扇段退出运行时,通过放水支管7将排空气环管中的积水排至扇段回水环管8中,增加了在扇段再次投入运行时的排气容积,有效防止冷却柱夹气现象发生;采用刚性排气支管6,代替传统的金属软管2,可避免出现金属软管2塌落、吸瘪的现象发生。
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扇段排空气环管1和每个冷却三角4之间设置两根刚性排气支管6,两根刚性排气支管6分别连接在散热器4对应的两个冷却柱上,从而可将冷却三角4对应的冷却柱内的气体分两个支路排入到扇段排空气环管1中。
优选地,如图5所示,刚性排气支管6与冷却柱之间具有折弯管路13,通过合理的管路布置,可以自然补偿散热器4接口处的热膨胀。
一般地,刚性排气支管6为钢管,避免金属软管2使用时塌落和吸瘪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两根刚性排气支管6对称设置,这样使管道排列有序,不占用空间。
具体地,刚性排气支管6和冷却柱均与金属弯头3通过螺纹接头连接,安装拆卸简单易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的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排气系统,散热器4中的冷却三角连接有扇段进水环管9和扇段回水环管8,扇段进水环管9和扇段回水环管8分别与循环水主进水管10和循环水主出水管11连接,通过循环水主进水管10为散热器4提供循环进水,通过循环水主出水管11将扇段回水环管8中的水循环排出,通过上述新型排气系统的设置,可以避免冷却三角4气塞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间接空气冷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本发明排气系统中,扇段投运时,扇段中空气经过刚性排气支管6和扇段排空气环管1汇总至排空气主管5中排入大气;扇段退出运行时,扇段排空气环管1的水一部分通过刚性排气支管6、冷却三角4排出,一部分经过放水支管7排至扇段回水环管8排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排气系统及间接空气冷却系统中,通过采用带弯头的刚性排气支管6避免了由于金属软管2塌落、吸瘪引起排气不畅、冻结的风险;通过放水支管7的设置不仅便于排尽扇段排空气环管1中的积水以增大扇段再次投运时的排气空间,从而极大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排气效率,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在刚性排气支管6与扇段末端冷却柱之间设置折弯管路13,可以自然补偿冷却三角4接口处的热膨胀,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排空气主管、扇段排空气环管、刚性排气支管及放水支管,间接空冷系统的每个散热器通过刚性排气支管与扇段排空气环管连接,所述扇段排空气环管的下部与扇段回水环管之间设置所述放水支管,所述扇段排空气环管的上部与所述排空气主管连接;
所述扇段排空气环管和每个散热器之间设置两根刚性排气支管,两根刚性排气支管分别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两个冷却柱上;
所述刚性排气支管与所述冷却柱之间采用折弯管路;
所述两根刚性排气支管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排气支管材质为钢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排气支管和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柱之间采用带螺纹金属弯头及相应的螺纹接头连接。
4.一种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系统。
CN201510030021.2A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Active CN104677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021.2A CN104677133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021.2A CN104677133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7133A CN104677133A (zh) 2015-06-03
CN104677133B true CN104677133B (zh) 2018-09-11

Family

ID=5331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0021.2A Active CN104677133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77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966B (zh) * 2020-11-19 2022-03-22 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空冷系统的防护方法与空冷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12521U (zh) * 2015-01-21 2015-09-02 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3491A (en) * 1988-06-13 1990-02-27 Larinoff Michael W Air-cooled vacuum steam condenser
DE10330659B3 (de) * 2003-07-08 2004-12-23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Abdampfleitung für Dampfkraftanlagen
CN201177318Y (zh) * 2008-03-26 2009-01-07 钱志海 一种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户水箱交换供热系统
CN201344593Y (zh) * 2008-12-16 2009-11-11 余红英 变水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器
CN203489776U (zh) * 2013-09-23 2014-03-1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垂直布置双流程空冷散热器充水装置
CN104034181B (zh) * 2014-06-11 2015-04-22 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有限公司 基于三塔合一、两机一塔的间接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
CN204007195U (zh) * 2014-08-05 2014-12-10 大唐阳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空冷岛冬季防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12521U (zh) * 2015-01-21 2015-09-02 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7133A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9605U (zh) 混凝土水冷系统
CN104677133B (zh)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BRPI0510292A (pt) instalação de processamento metalúrgico
CN106095020B (zh) 电力计算机散热系统
CN206116465U (zh) 一体式电池包水冷结构
CN204612521U (zh) 一种排气系统及间接空冷系统
CN209672865U (zh) 一种水蒸发式油冷却装置
CN103884210B (zh) 全热回收热水系统
CN202734336U (zh) 风冷箱型冷水机组设备
CN104697356B (zh) 一种带有斜置冷却三角的间接冷却塔
CN209214402U (zh) 一种空冷循环水系统
CN208872134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的冷凝设备
CN207716925U (zh) 一种带有排空装置的双联管式冷却器
CN107285415A (zh) 一种新型废水汽提装置
CN105953070A (zh) 一种低温连续供氨装置
CN207569905U (zh) 一种电炉烟道安装冷却水装置
CN207149981U (zh) 一种新型配电柜冷却降温装置
CN206405395U (zh) 一种上引连铸组合冷却装置
CN206563513U (zh) 一种风机盘管用换热器
CN213901988U (zh) 一种具有防淋结构的闭式冷却塔
CN219592964U (zh) 一种冷风降温系统
CN107726878A (zh)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CN217877193U (zh) 一种横流式冷却塔专用进水管
CN208187189U (zh) 新型冷却塔
CN206905306U (zh) 水箱组件及空气能水温调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