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4868A - 一种木料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料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74868A CN104674868A CN201510093548.XA CN201510093548A CN104674868A CN 104674868 A CN104674868 A CN 104674868A CN 201510093548 A CN201510093548 A CN 201510093548A CN 104674868 A CN104674868 A CN 1046748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ber
- claw
- hinged
- hinged seat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料夹具,包括起吊架和两个木料夹持部,木料夹持部均包括卡爪、第一铰接座和液压油缸,起吊架上还设置有第三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上设置有第三铰接钉,第一铰接座上还设置有第一铰接钉,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且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数量差为1个,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错开布置;所述卡爪均呈弧形杆状,每个卡爪的自由端上还螺纹连接有顶尖,所述顶尖的自由端为尖端。本发明结构简单,对木料具有良好的夹持性能,同时对木料的直径或厚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料搬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料夹具。
背景技术
木料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用于制作型腔、大型机械设备的包装盒、家庭生活中的床头柜、收纳箱体、茶几,作为装修装饰制作成木质地板、实木门等。木料的市场需求量大,用于专门针对木料加工和运输的装置的设计研发工作对木料工业具有促进作用。
现有技术中,企业针对原木和切割后的条形木的搬运主要通过人工或者柔性吊带的形式进行搬运,以上过程中绳索或者吊带的套设均需要至少将木料的一端悬空完成套设,以上过程不仅影响搬运效率,同时针对大批量或者单块较大的木料时,劳动强度过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企业针对原木和切割后的条形木的搬运主要通过人工或者柔性吊带的形式进行搬运,以上过程中绳索或者吊带的套设均需要至少将木料的一端悬空完成套设,以上过程不仅影响搬运效率,同时针对大批量或者单块较大的木料时,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料夹具。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木料夹具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达到目的:一种木料夹具,包括起吊架和设置在起吊架上的两个木料夹持部,所述木料夹持部均包括卡爪、第一铰接座和液压油缸,起吊架上还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上设置有第三铰接钉,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在卡爪上,第一铰接座上还设置有第一铰接钉,所述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钉和第一铰接钉与第三铰接座和第一铰接座铰接连接,卡爪的一端与起吊架铰接连接,且液压油缸可制动对应卡爪绕卡爪与起吊架的铰接点转动,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且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数量差为1个,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错开布置;
所述卡爪均呈弧形杆状,两个木料夹持部上的卡爪的内凹面相对形成木料的夹持空间,每个卡爪的自由端上还螺纹连接有顶尖,所述顶尖的自由端为尖端。
具体的,设置的起吊架用于本发明与其他吊装或搬运设备的连接,两个木料夹持部的卡爪构成木料的夹持空间,以上夹持空间的宽度受两个液压油缸的控制,即在制动液压油缸的过程中,卡爪绕其与起吊架铰接点转动来实现上述目的。这样,即可实现卡爪对木料的夹持和松懈。本发明中,通过分别在木料夹持部上设置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同时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错开布置的结构形式,旨在实现两排卡爪在收拢过程中,若木料的直径较小或者木料较薄,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的卡爪可分别运动至另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间隙之间,以实现对直径较小或者木料较薄时,本发明仍能完成对木料的良好夹持,以使得本发明对木料的直径或厚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通过在卡爪的自由端上螺纹连接顶尖,首先是设置的顶尖自由端为尖端的形式,使得本发明在夹持木料的过程中,如木料本身堆放在松软的底面上,顶尖可引导卡爪深入地下,以使得在木料与本发明相互作用时木料可更深入夹持空间的底部,这样,可防止木料从夹持空间中滑落,利于本发明对木料夹持的稳固性和稳定性;其次,顶尖与卡爪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如木料被堆放在硬质底面上,如混泥土底面,由于木料本身不会嵌入地表以下,这样,可通过拆卸掉顶尖的形式,完成本发明对木料的夹持,由于卡爪的自由端无尖端,可防止本发明对底面造成损害。
更进步的技术方案为:
还包括两个分别与木料夹持部对应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用于两个木料夹持部分别与起吊架的铰接连接,所述起吊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第四铰接钉,第二铰接座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接钉,第二铰接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四铰接钉和第二铰接钉铰接连接。
以上通过第二铰接座实现卡爪与起吊架铰接连接的结构形式,由于卡爪自由端与起吊架之间具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铰接点,这样可实现两个木料夹持部之间能够形成宽度更大和更小的夹持空间,利于本发明对木料尺寸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第二铰接座将卡爪与起吊架连接,便于在起吊脚设置为框形或门式结构时,同样可以将卡爪设置的较宽,利于本发明在木料夹持或起吊过程中性能的稳定性。
为增大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其与木料相互作用能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以防止木料自转影响本发明性能的稳定性,所述卡爪上还设置有条形棱。
为最大程度发挥所述条形棱的作用,所述条形棱的长度方向与夹持空间的长度方向平行。
为避免条形棱在木料上造成过深的压痕影响木料的使用性能,所述条形棱为柔性垫。
作为一种易于制造的顶尖结构形式,所述顶尖呈棱锥状或圆锥状,顶尖上用于与卡爪的连接端位于顶尖面积较大的一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分别在木料夹持部上设置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同时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位置错开布置的结构形式,旨在实现两排卡爪在收拢过程中,若木料的直径较小或者木料较薄,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的卡爪可分别运动至另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的间隙之间,以实现对直径较小或者木料较薄时,本发明仍能完成对木料的良好夹持,以使得本发明对木料的直径或厚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2、通过在卡爪的自由端上螺纹连接顶尖,首先是设置的顶尖自由端为尖端的形式,使得本发明在夹持木料的过程中,如木料本身堆放在松软的底面上,顶尖可引导卡爪深入地下,以使得在木料与本发明相互作用时木料可更深入夹持空间的底部,这样,可防止木料从夹持空间中滑落,利于本发明对木料夹持的稳固性和稳定性;其次,顶尖与卡爪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如木料被堆放在硬质底面上,如混泥土底面,由于木料本身不会嵌入地表以下,这样,可通过拆卸掉顶尖的形式,完成本发明对木料的夹持,由于卡爪的自由端无尖端,可防止本发明对底面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木料夹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顶尖,2、卡爪,3、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钉,5、第二铰接钉,6、第二铰接座,7、液压油缸,8、起吊架,9、第三铰接钉,10、第三铰接座,11、第四铰接钉,12、条形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木料夹具,包括起吊架8和设置在起吊架8上的两个木料夹持部,所述木料夹持部均包括卡爪2、第一铰接座3和液压油缸7,起吊架8上还设置有第三铰接座10,所述第三铰接座10上设置有第三铰接钉9,所述第一铰接座3固定在卡爪2上,第一铰接座3上还设置有第一铰接钉4,所述液压油缸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钉9和第一铰接钉4与第三铰接座10和第一铰接座3铰接连接,卡爪2的一端与起吊架8铰接连接,且液压油缸7可制动对应卡爪2绕卡爪2与起吊架8的铰接点转动,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2,且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数量差为1个,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位置错开布置;
所述卡爪2均呈弧形杆状,两个木料夹持部上的卡爪2的内凹面相对形成木料的夹持空间,每个卡爪2的自由端上还螺纹连接有顶尖1,所述顶尖1的自由端为尖端。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起吊架8用于本发明与其他吊装或搬运设备的连接,两个木料夹持部的卡爪2构成木料的夹持空间,以上夹持空间的宽度受两个液压油缸7的控制,即在制动液压油缸7的过程中,卡爪2绕其与起吊架8铰接点转动来实现上述目的。这样,即可实现卡爪2对木料的夹持和松懈。本发明中,通过分别在木料夹持部上设置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2,同时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位置错开布置的结构形式,旨在实现两排卡爪2在收拢过程中,若木料的直径较小或者木料较薄,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的卡爪2可分别运动至另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间隙之间,以实现对直径较小或者木料较薄时,本发明仍能完成对木料的良好夹持,以使得本发明对木料的直径或厚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通过在卡爪2的自由端上螺纹连接顶尖1,首先是设置的顶尖1自由端为尖端的形式,使得本发明在夹持木料的过程中,如木料本身堆放在松软的底面上,顶尖1可引导卡爪2深入地下,以使得在木料与本发明相互作用时木料可更深入夹持空间的底部,这样,可防止木料从夹持空间中滑落,利于本发明对木料夹持的稳固性和稳定性;其次,顶尖1与卡爪2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如木料被堆放在硬质底面上,如混泥土底面,由于木料本身不会嵌入地表以下,这样,可通过拆卸掉顶尖1的形式,完成本发明对木料的夹持,由于卡爪2的自由端无尖端,可防止本发明对底面造成损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还包括两个分别与木料夹持部对应的第二铰接座6,所述第二铰接座6用于两个木料夹持部分别与起吊架8的铰接连接,所述起吊架8上还设置有两个第四铰接钉11,第二铰接座6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接钉5,第二铰接座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四铰接钉11和第二铰接钉5铰接连接。
以上通过第二铰接座6实现卡爪2与起吊架8铰接连接的结构形式,由于卡爪2自由端与起吊架8之间具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铰接点,这样可实现两个木料夹持部之间能够形成宽度更大和更小的夹持空间,利于本发明对木料尺寸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第二铰接座6将卡爪2与起吊架8连接,便于在起吊脚设置为框形或门式结构时,同样可以将卡爪2设置的较宽,利于本发明在木料夹持或起吊过程中性能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易于制造的顶尖1结构形式,所述顶尖1呈棱锥状或圆锥状,顶尖1上用于与卡爪2的连接端位于顶尖1面积较大的一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为增大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其与木料相互作用能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以防止木料自转影响本发明性能的稳定性,所述卡爪2上还设置有条形棱12。
为最大程度发挥所述条形棱12的作用,所述条形棱12的长度方向与夹持空间的长度方向平行。
为避免条形棱12在木料上造成过深的压痕影响木料的使用性能,所述条形棱12为柔性垫。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木料夹具,包括起吊架(8)和设置在起吊架(8)上的两个木料夹持部,所述木料夹持部均包括卡爪(2)、第一铰接座(3)和液压油缸(7),起吊架(8)上还设置有第三铰接座(10),所述第三铰接座(10)上设置有第三铰接钉(9),所述第一铰接座(3)固定在卡爪(2)上,第一铰接座(3)上还设置有第一铰接钉(4),所述液压油缸(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钉(9)和第一铰接钉(4)与第三铰接座(10)和第一铰接座(3)铰接连接,卡爪(2)的一端与起吊架(8)铰接连接,且液压油缸(7)可制动对应卡爪(2)绕卡爪(2)与起吊架(8)的铰接点转动,其特征在于,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卡爪(2),且两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数量差为1个,其中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木料夹持部上卡爪(2)的位置错开布置;
所述卡爪(2)均呈弧形杆状,两个木料夹持部上的卡爪(2)的内凹面相对形成木料的夹持空间,每个卡爪(2)的自由端上还螺纹连接有顶尖(1),所述顶尖(1)的自由端为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料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分别与木料夹持部对应的第二铰接座(6),所述第二铰接座(6)用于两个木料夹持部分别与起吊架(8)的铰接连接,所述起吊架(8)上还设置有两个第四铰接钉(11),第二铰接座(6)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接钉(5),第二铰接座(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四铰接钉(11)和第二铰接钉(5)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上还设置有条形棱(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棱(12)的长度方向与夹持空间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棱(12)为柔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1)呈棱锥状或圆锥状,顶尖(1)上用于与卡爪(2)的连接端位于顶尖(1)面积较大的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3548.XA CN104674868A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一种木料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3548.XA CN104674868A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一种木料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74868A true CN104674868A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1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93548.XA Pending CN104674868A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一种木料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74868A (zh) |
-
2015
- 2015-03-03 CN CN201510093548.XA patent/CN10467486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24600B (zh) | 卷材提升机构 | |
CN204689104U (zh) | 一种条形木卡爪 | |
CN204608854U (zh) | 一种利于提高木料转运效率的木料夹具 | |
CN104787574A (zh) | 一种夹木装置 | |
CN110182683A (zh) | 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 | |
CN204607023U (zh) | 一种对木料直径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夹木装置 | |
EP2014603A3 (de) | Fahrzeugkran | |
CN207323384U (zh) | 破壳钳 | |
CN104674868A (zh) | 一种木料夹具 | |
CN211496575U (zh) | 一种吊车起吊用吊钩安全锁定的保险结构 | |
CN104712001A (zh) | 一种用于木料转运的夹持装置 | |
CN206014242U (zh) | 一种用于吊装绝缘子的辅助工具 | |
CN204474136U (zh) | 一种接头式吊钩组 | |
CN205953350U (zh) | 双剪刀式吊具 | |
CN214570013U (zh) | 一种用于箱型构件的翻转装置 | |
CN204490327U (zh) | 工字钢吊装卡具 | |
CN204416919U (zh) | 一种吊装工具 | |
CN211185181U (zh) | 一种市政园林用树木固定支架 | |
CN107128799A (zh) | 一种起重用自动夹紧吊具 | |
CN205820827U (zh) | 一种用于抓斗的检修平台 | |
CN110356957A (zh) | 一种装配建筑用吊装保护装置 | |
CN211813026U (zh) |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物料提升机构 | |
CN203293303U (zh) | 一种木料固定头 | |
CN103334721A (zh) | 抽油机 | |
CN204454260U (zh) | 一种固定式吊钩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