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2976A - 用于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2976A
CN104662976A CN201280076060.0A CN201280076060A CN104662976A CN 104662976 A CN104662976 A CN 104662976A CN 201280076060 A CN201280076060 A CN 201280076060A CN 104662976 A CN104662976 A CN 104662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adaptation
interference
sinr
frames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进华
钱雨
王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6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04L1/002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in which the algorithm uses adaptiv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链路适配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Description

用于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链路适配,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蜂窝无线系统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背景技术
除非另有说明,本节描述的方法不是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因包含在本节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3GPP正在研究动态UL DL子帧配置,并且中国工业和信息技术部(MIIT)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在后者中,动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此后简称动态TDD)被认为是改善热点和室内场景下的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采用动态TDD,相邻小区可以被配置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图1示例了两个相邻小区被配置了不同UL DL子帧配置时的上行链路干扰源差异。小区A和B分别被配置了TDD子帧配置1和2。在小区A中,子帧2和7经历来自小区B中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干扰,而子帧3和8经历来自小区B中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
在下行链路中,根据所配置的CFI,PDCCH被指定为在前1至3个符号中发送。在上行链路中,PUCCH被指定为在旁侧PRB上发送。
图2和3分别示出了CRS和上行链路DM-RS的帧结构。
·子帧3和8被配置为针对小区B的下行链路子帧但针对小区A的上行链路子帧。对于小区B,在这些子帧中,控制区域中的发送信号和来自小区B的CRS不干扰上行链路DM-RS,但干扰小区A的上行链路中的一些数据符号。因此,难以确保无线信道质量测量和估计精度。
·子帧2和7被配置为小区A和小区B中的上行链路子帧。在上行链路中,由于上行链路DM-RS符号经历与数据符号相似的干扰(因为UE在所分配的PRB的所有符号上发送信号),可以确保信道质量测量和估计精度。
链路适配应根据无线电条件、可用时频资源、缓冲状态、预定义参数等来适配发送数据速率,使得可以优化系统性能和/或用户体验。
以下描述上行链路适配的简单示例。在不影响描述本发明的情况下,假设UE具有满缓冲业务。在针对UE调度的PRB上,在每帧中测量SINR以在即将到来的子帧进行MCS选择。为了保持预定的BLER目标,使用基于PUSCH CRC校验状态来适配的delta值来克服测量误差、信道变化和干扰。此时,当前上行链路子帧中分配的PRB上的有效SINR可以表示为式1:
effectiveSINR=measSINR+Δadapted
                                                  -式1
此处,measSINR是当前子帧中所用上行链路PRB上测量的SINR;Δadapted是所述delta值;effectiveSINR是预期的有效SINR。
分配特定数目PRB时的最大可用SINR可以估计为式2:
(以dB为单位)
                                                 -式2
此处,PH是36.211中定义的上行链路功率净空;NPRB,meas是当前上行链路子帧中所用PRB的数目;NPRB,x是能够在即将到来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分配的PRB的可能数目之一。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使用如式3所示的跳跃算法来适配Δadapted。当存在PUSCH解码失败时,应用满步长下调,当存在PUSCH解码成功时,应用与BLER目标成正比的上调。
                                                 -式3
实际上,可能存在考虑各种因素的特定优化,例如,PRB分配和用户功效之间的折衷、小区间干扰和用户体验。作为系统性能优化方面的一个示例,当小区中存在多个具有上行链路业务的用户时,小区可以尝试在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中调度多个用户,并且可以仅向所调度的用户中的每一个分配可用上行链路PRB的一部分。此时,与仅在子帧中静态地调度单个用户的情况相比,用户可以具有较高的有效SINR,并且被调度较高的MCS。
当部署动态TDD时,当相邻小区被配置了不同的UL DL子帧配置时,不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干扰特性、无线质量测量和估计精度可能极为不同。对于特定子帧,当所有相邻小区将其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时,每个小区中子帧中的干扰可以很好的进行估计,因为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影响包括在信道估计中。当相邻小区中的一些(称为该子帧的小区集DL)将该子帧配置为下行链路子帧,但其他小区(称为该子帧的小区集UL)仍将该子帧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时,由于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无法充分捕捉来自小区集DL的CRS和PDCCH的干扰影响这一事实,小区集UL可能低估干扰,从而高估SINR。当小区集DL中的任一个仅在子帧上发送CRS和PDCCH时,尤其如此。
对于特定子帧,在小区集UL中,当针对所有上行链路子帧应用单个公共上行链路适配环时,受小区集DL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触发产生极为保守的delta值。这可能使未经历来自任意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严重劣化。
图4和5分别示出了当存在从小区B到小区A的CRS干扰和CRS+PDCCH干扰时两个室内微微小区的测量。图4和图5测量的简要配置可分别如以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图4测量的简要配置
表2:图5测量的简要配置
可以看到:当存在来自小区B的CRS干扰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存在单个链路适配环时,由于小区A中子帧3和8中SINR高估,导致上行链路子帧2、7劣化。
当存在较强的UE对UE干扰时,对于下行链路中的链路适配存在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分别提出了改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链路适配的方案。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
在又一示例中,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在该情况下,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备选地,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备选地,所述第二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表征。
在该情况下,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可以包括: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
备选地,所述第二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干扰可以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例如,所述CRS的强度可以是CRS的RSRP。
备选地,所述干扰可以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CSI-RS的强度指示。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取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如果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UE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UE。
在又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在该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备选地,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备选地,所述第二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表征。
在该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可以包括: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
备选地,所述第二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HARQ ACK/NACK反馈。
备选地,所述干扰可以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适配方法,包括:对第一子帧集合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对第二子帧集合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在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链路适配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在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链路适配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在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链路适配装置,包括:链路适配单元,被配置为对第一子帧集合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并对第二子帧集合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导致以下益处和优点:
-可以保护和确保不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性能,并且可以实现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期望性能;
-可以保护和确保不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性能,并且可以实现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期望性能;以及
-低实现复杂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举例说明了具有不同TDD配置的两个相邻小区的示例;
图2示出了两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示例;
图3示出了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示例;
图4a示出了当仅存在CRS对PUSCH干扰时的上行链路性能(每子帧SINR);
图4b示出了当仅存在CRS对PUSCH干扰时的上行链路性能(每子帧BLER);
图4c示出了当仅存在CRS对PUSCH干扰时的上行链路性能(每子帧上行链路吞吐量);
图5a示出了当存在CRS对PUSCH干扰和PDCCH对PUSCH干扰时的上行链路性能(每子帧SINR);
图5b示出了当存在CRS对PUSCH干扰和PDCCH对PUSCH干扰时的上行链路性能(每子帧BLER);
图5c示出了当存在CRS对PUSCH干扰和PDCCH对PUSCH干扰时的上行链路性能(每子帧上行链路吞吐量);
图6示出了可应用本申请的示例无线通信场景;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在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可应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无线通信场景;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在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单个链路适配环的仿真结果;
图10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双链路适配环的仿真结果;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100的框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在针对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2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照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除非上下文另行规定,相似的标记通常标识相似的组件。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说明性示例或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制。可以采用其他示例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此处给出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其他改变。将易于理解:此处总体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以多种不同配置来安排、替换、组合和设计,所述多种不同配置全部是易于想到的并且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中,链路适配环可以指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链路适配中应用的一种机制或策略。
图6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示例无线通信场景。如图6所示,存在三个基站(分别表示为BS 610、BS 620和BS 630)以及BS 610所服务的一个UE(即,UE 640)。将理解的是,可以存在更少或更多的BS,并且可以存在多于一个UE。
对于一个子帧,假设其被配置为针对BS 610的上行链路子帧,即,在BS 610和UE 640之间存在上行链路传输,但该子帧被配置为针对BS 620和BS 630的下行链路子帧。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该子帧中BS 620和BS 630的下行链路传输可能干扰BS 610和UE 640之间的上行链路传输。
考虑到图6,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在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700。
如图7所示,BS 610可以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S710)。
作为示例,所述干扰可以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优选地,所述CRS的强度可以指CRS的RSRP。
作为另一示例,所述干扰可以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者CSI-RS的强度等指示。
此外,所述干扰可以根据相邻小区间的通知(例如X2上的通知)来确定。
接着,BS 610可以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S720)。
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BS 610可以对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S730,S720的“是”分支)。
作为非限制示例,此处第一链路适配环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对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的操作可以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备选地,第一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可选地,方法700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S740,S720的“否”分支),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作为非限制示例,第二链路适配环可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对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MCS。此外,第二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例如,当被取为Δadapted时,可以根据式3基于与对应上行链路子帧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来适配第一/第二SINR补偿因子。用于每个上行链路子帧的链路适配的参数不必是相同的,包括例如BLER目标、HARQ发送尝试的目标数目、以及初始delta值等。
采用方法700,每个UE的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上行链路子帧组。UE的每个上行链路子帧组存在一个上行链路链路适配环。以下,关于如何将上行链路子帧划分为不同的上行链路子帧组并且针对每个组应用单独的上行链路链路适配环给出示例的详细方案。
当检测到任一相邻小区的CRS(或者以及其他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并且在上行链路子帧中CRS的强度(例如RSRP)超过预定阈值时,该上行链路子帧可以从缺省上行链路子帧组中提取:
如果没有现有上行链路子帧组经历上述来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可以建立新的上行链路子帧组,并且针对该上行链路子帧组创建新的链路适配环。
否则,当存在现有上行链路子帧组经历上述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作为所提取的上行链路子帧,所提取的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被添加至现有上行链路子帧组。此处,用于该现有上行链路子帧组的链路适配环也适用于新添加的子帧。
类似地,如果每个上行链路子帧属于现有上行链路子帧组,小区可以监控干扰源是否已经改变。具体地,如果来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消失(例如干扰邻小区的被测RSRP低于预定阈值),上行链路子帧应从当前上行链路子帧组中提取并被包括至缺省上行链路子帧组。
此外,每个链路适配环可以对应于所测干扰所来自的一个相邻小区(即干扰相邻小区)。例如,如果干扰改变为来自另一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被包括至具有相同干扰源的另一上行链路子帧组(如果这样的上行链路子帧组存在的话),并且用于该上行链路子帧组的链路适配环可以直接应用于新添加的子帧。否则,可以建立新的上行链路子帧组,并且上行链路子帧将被包括至新的上行链路子帧组。
作为一个示例,当存在如图1所示的两个相邻小区时,子帧3、8被包括为一个上行链路子帧组,而子帧2和7被包括为另一上行链路子帧组。对于每个上行链路子帧组,基于与属于上行链路子帧组的上行链路子帧相对应的PUSCH CRC校验结果,来创建和维护一个单独的链路适配环。
这样,可以改进上行链路系统性能,以保护不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免于遭到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妨害;并实现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期望性能。
图8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无线通信场景。如图8所示,存在三个UE(分别表示为UE 810、UE 820和UE 830)以及一个基站(即,BS 840),其中,UE 810由BS 810服务,UE 820和UE 830均是相邻小区的UE。将理解的是,可以存在更多或更少的UE,并且可以存在多于一个BS。
对于一个子帧,假设其被配置为针对BS 840的上行链路子帧,即,在BS 840和UE 810之间存在下行链路传输,但该子帧被配置为针对BS 840的相邻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即,是针对UE 820和UE830的上行链路子帧。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UE 820和UE 830在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可能干扰BS 840与UE 810之间的下行链路传输。
考虑到图8,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在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800。
如图9所示,BS 840可以获取与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S910)。
作为示例,所述干扰可以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此外,所述干扰可以由BS 840基于来自UE(如UE 810)的报告来测量,或者由UE测量然后报告给BS 840。
接着,BS 840可以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S920)。
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BS 840可以对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S930,S920的“是”分支)。
作为非限制示例,此处第一链路适配环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对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的操作可以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备选地,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可选地,所述方法900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S940,S920的“否”分支)。
作为非限制示例,第二链路适配环可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对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此外,第二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ACK/NACK反馈。
例如,当被取为Δadapted时,可以根据式3基于与对应下行链路子帧上的下行链路传输相对应的HAQR ACK/NACK反馈来适配第一/第二SINR(或等效地CQI)补偿因子。用于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链路适配的参数不必是相同的,包括例如BLER目标、HARQ发送尝试的目标数目、以及初始delta值等。
采用该方法,可以改进下行链路系统性能,以保护不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免于遭到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妨害;并实现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期望性能。
将参照图10描述本申请的上行链路中的链路适配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图10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单个链路适配环的仿真结果,图10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双链路适配环的仿真结果。如图所示,在双链路适配环的情况下,子帧2和7的性能可以得到保护。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100的框图。基站11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110、确定单元1120和链路适配单元1130。
获取单元1110可以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作为示例,所述干扰可以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优选地,所述CRS的强度可以指CRS的RSRP。
作为另一示例,所述干扰可以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者CSI-RS的强度等指示。
此外,所述干扰可以根据相邻小区间的通知(例如X2上的通知)来确定。
确定单元1120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链路适配单元1130可以被配置为:在确定单元1120确定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作为非限制示例,此处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链路适配单元1130可以包括:第一选择单元(未示出),被配置为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备选地,第一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检验结果。
可选地,链路适配单元1130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作为非限制示例,第二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链路适配单元1130可以包括:第二选择单元(未示出),被配置为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此外,第二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在针对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200的框图。基站12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210、确定单元1220和链路适配单元1230。
获取单元1210可以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作为示例,所述干扰可以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此外,所述干扰可以由基站1200基于来自UE的报告来测量,或者由UE测量然后报告给基站1200。
确定单元1220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链路适配单元1230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作为非限制示例,此处第一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链路适配单元1230可以包括:第一选择单元(未示出),被配置为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备选地,第一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可选地,链路适配单元1230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作为非限制示例,第二链路适配环可以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如之前提到的Δadapted)表征。在该情况下,链路适配单元1230可以包括:第二选择单元(未示出),被配置为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此外,第二SINR补偿因子可以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例如,当被取为Δadapted时,可以根据式3基于与对应下行链路子帧上的下行链路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来适配第一/第二SINR(或等效地CQI)补偿因子。用于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链路适配的参数不必是相同的,包括例如BLER目标、HARQ发送尝试的目标数目、以及初始delta值等。
应注意,本公开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单元可以进行逻辑或物理组合。例如,基站1100和基站1200可以组合为单个单元。
应强调的是,术语“单元”当在本公开中使用时以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的软件、固件和硬件等多种不同形式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可以实现以下优点:
-可以保护和确保不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性能,并且可以实现受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期望性能;
-可以保护和确保不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性能,并且可以实现受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传输干扰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期望性能;
-低实现复杂度。
本公开的其他配置包括执行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和操作的软件程序,所述方法实施例首先了进行一般性描述然后进行了详细说明。更具体地,计算机程序产品是这样的实施例,其包括编码有计算机程序逻辑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程序逻辑提供相应的操作,以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提供上述链路适配方案。当计算机程序逻辑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计算系统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作(方法)。本公开的这样的配置典型地被提供为:提供或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如光学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硬盘)上的软件、代码和/或其他数据结构;或者其他介质(如一个或更多个ROM或RAM或PROM芯片上的固件或微码);或者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中的可下载软件镜像和共享数据库等。可以在计算设备上安装软件、硬件或这样的配置,使得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结合例如一组数据通信设备或其他实体中的计算设备操作的软件进程也可以提供本公开的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单元还可以分布在多个数据通信设备上的多个软件进程、运行在一组迷你特定计算机上的所有软件进程、或运行在单个计算机上的所有软件进程中。
以上描述仅给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而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因此,在本公开精神和原理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替换、改进等应被本公开的范围所涵盖。
缩略语
3GPP    第三代伙伴计划
BLER    误块率
CFI     控制格式指示符
CP      循环前缀
CRC     循环冗余校验
CRS     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CSI-RS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DL      下行链路
DM-RS   解调参考信号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LB      长块
RS      参考信号
MCS     调制编码方案
MIIT    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IRC     抗干扰合并器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UC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RB     物理资源块
RSRP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X      接收
SINR    信号干扰和噪声比
TDD     时分双工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710)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720)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730)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
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740)第二链路适配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730)第一链路适配环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RS的强度是CRS的RSR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者CSI-RS的强度指示。
9.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910)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920)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如果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930)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
如果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940)第二链路适配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UE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UE。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930)第一链路适配环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15.一种链路适配方法,包括:
对第一子帧集合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
对第二子帧集合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16.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100),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1110),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单元(1120),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链路适配单元(1130),被配置为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130)包括:第一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链路适配环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表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130)包括:第二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干扰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CRS的强度是CRS的RSRP。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干扰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者CSI-RS的强度指示。
27.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200),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1210),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链路适配单元(1230),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在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UE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UE。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230)包括:第一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链路适配环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表征。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230)包括:第二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干扰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36.一种链路适配装置,包括:链路适配单元,被配置为对第一子帧集合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并对第二子帧集合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Claims (40)

1.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710)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720)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730)第一链路适配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740)第二链路适配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730)第一链路适配环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RS的强度是CRS的RSRP。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者CSI-RS的强度指示。
10.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910)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920)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如果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930)第一链路适配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940)第二链路适配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UE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UE。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930)第一链路适配环包括: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17.一种链路适配方法,包括:
对第一子帧集合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以及
对第二子帧集合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18.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100),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1110),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单元(1120),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链路适配单元(1130),被配置为当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130)还被配置为:当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对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130)包括:第一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链路适配环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表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130)包括:第二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CRC校验结果。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干扰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强度指示。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CRS的强度是CRS的RSRP。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干扰由主同步信号(PSS)的强度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强度或者CSI-RS的强度指示。
30.一种用于在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链路适配的基站(1200),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1210),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占用相同时间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UE的上行链路子帧对所述第一U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干扰;
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确定所获取的干扰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链路适配单元(1230),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230)还被配置为:在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对应于所述相邻小区UE中所获取的干扰所来自的相邻小区UE。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链路适配环由第一SINR补偿因子表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230)包括:第一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超过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链路适配环由第二SINR补偿因子表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链路适配单元(1230)包括:第二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SINR补偿因子和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中实际测量的SINR,来选择MCS。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SINR补偿因子基于与所获取的干扰低于预定阈值时的传输相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
3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干扰由PUSCH或PUCCH的强度指示。
40.一种链路适配装置,包括:链路适配单元,被配置为对第一子帧集合应用第一链路适配环,并对第二子帧集合应用第二链路适配环。
CN201280076060.0A 2012-09-26 2012-09-26 用于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Pending CN1046629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2053 WO2014047815A1 (en) 2012-09-26 2012-09-26 Methods for performing link adaptation and related base sta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2976A true CN104662976A (zh) 2015-05-27

Family

ID=5038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060.0A Pending CN104662976A (zh) 2012-09-26 2012-09-26 用于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7358B2 (zh)
EP (1) EP2901785B1 (zh)
CN (1) CN104662976A (zh)
IN (1) IN2015DN00411A (zh)
WO (1) WO20140478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0154A (zh) * 2017-06-02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74488B1 (en) 2013-03-14 2020-05-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adio network nod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alleviating interferenc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19916B2 (en) 2013-03-15 2016-04-1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US9668223B2 (en) 2014-05-05 2017-05-3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links of communication nodes
CN107005973B (zh) 2014-12-05 2021-02-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执行链接自适应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EP3292642B1 (en) 2015-05-04 2020-01-2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WO2017034446A1 (en) 2015-08-25 2017-03-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lan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fficient usage of wlan resources
MX2018014697A (es) 2016-06-01 2019-09-13 Isco Int Llc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acondicionamiento de señales para mitigar la interferencia detectad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US11457453B2 (en) 2016-06-07 2022-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uter-loop adjustment for link adaptation
US10383101B1 (en) 2017-03-06 2019-08-13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link adaptation
US10298279B2 (en) * 2017-04-05 2019-05-21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US10812121B2 (en) 2017-08-09 2020-10-2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84313B2 (en) 2017-08-09 2019-05-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73596B1 (en) * 2017-11-30 2022-05-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ource effici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4787B2 (en) * 2006-10-20 2011-11-08 Stmicro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adaptive channel selection and subfram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52375B2 (ja) * 2010-06-03 2014-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基地局
CN10228111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链路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基站
US8687527B2 (en) * 2010-09-16 2014-04-01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Low complexity link adaptatation for LTE/LTE-A uplink with a turbo receiver
CN102215534B (zh) 2011-05-31 2016-03-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tdd小区间子帧配置协调方法及其装置
US9313747B2 (en) * 2011-07-01 2016-04-12 Intel Corporation Structured codebook for uniform circular array (UCA)
CN102281638B (zh) * 2011-08-02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度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33377A (zh) 2011-11-08 2012-01-25 东南大学 长期演进时分系统中避免交叉时隙干扰的资源分配方法
US8971277B2 (en) * 2012-01-13 2015-03-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ing device
US9119120B2 (en) * 2012-01-23 2015-08-2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50236808A1 (en) * 2012-09-25 2015-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adaptation for flexible subframe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0154A (zh) * 2017-06-02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01785A1 (en) 2015-08-05
EP2901785B1 (en) 2019-02-20
EP2901785A4 (en) 2016-05-18
IN2015DN00411A (zh) 2015-06-19
WO2014047815A1 (en) 2014-04-03
US20150236814A1 (en) 2015-08-20
US10277358B2 (en)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2976A (zh) 用于执行链路适配的方法以及相关基站
US11601246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12978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SI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64129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540255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KR101709024B1 (ko) 기지국 장치, 이동국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JP7054701B2 (ja) 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399386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681697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7130967A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160074545A (ko) 3-d mimo에 대한 csi-rs의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65475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P4366257A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50041106A (ko) 신 캐리어 유형에 대한 기준 신호 설계를 가진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50041103A (ko) 신 캐리어 유형에 대한 기준 신호 설계를 가진 방법 및 시스템
JP7230922B2 (ja) 位相追跡参照信号構成のための方法
US20140376517A1 (en) Opportunistic activation of relays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JP2015505197A (ja) ユーザ機器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325121A (zh) 通訊系統、行動台裝置、基地台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
CN106664578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US11057847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using multiple frame formats
US20190379570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774583B2 (ja) 部分周波数再使用方式を利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チャンネル状態を推定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を利用する端末装置
WO2017130966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120049804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