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0664A -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0664A
CN104660664A CN201310730666.8A CN201310730666A CN104660664A CN 104660664 A CN104660664 A CN 104660664A CN 201310730666 A CN201310730666 A CN 201310730666A CN 104660664 A CN104660664 A CN 104660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ertium quid
host node
module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06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0664B (zh
Inventor
李宜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y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y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60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0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6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储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客户端装置的指令;以及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广播所述指令予所述储存系统中的主节点与次节点以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进行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相同运作,并且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主节点的确认与来自所述次节点的确认,其中所述主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主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所述次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次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本发明可提升所述储存系统的可靠度,避免阶段被中断的问题,及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

Description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储存局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的控制,尤指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储存系统的控制在某些状况下可能发生问题。例如:当主节点(Primary Node)脱机后,次节点(Secondary Node)会在短时间内接手服务。然而,在所述次节点开始运作的那一刻,因为所述传统的高可用性储存系统尚未针对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目的端(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Target,iSCSI Target)的状态同步,就导致阶段(Session)被中断。此外,基于所述传统的高可用性储存系统的控制,所有的信息流量都会通过所述主节点,使得所述主节点成为效能瓶颈。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方法以提升储存系统的效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以提升所述储存系统的效能。
本发明的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利用中介者(Broker)模块接收来自客户端装置(Client Device)的指令;以及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广播(Publish)所述指令予所述储存系统中的主节点(Primary Node)与次节点(Secondary Node)以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进行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相同运作,并且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主节点的确认(Acknowledgement)与来自所述次节点的确认,其中所述主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主响应者(Primary Responder)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次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次响应者(Secondary Responder)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装置,其中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装置包括有:网络模块;以及处理电路,耦接至所述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是用来公开网络服务予所述装置,以维持所述储存系统的运作,并且所述处理电路是用来控制所述储存系统的运作。尤其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中介者模块,用来通过所述网络模块接收来自客户端装置的指令。另外,所述中介者模块广播所述指令予所述储存系统中的主节点与次节点以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进行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相同运作,并且接收来自所述主节点的确认与来自所述次节点的确认。此外,所述主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主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次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次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提升所述储存系统的可靠度。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避免阶段(Session)被中断的问题。此外,可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3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于第三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的初始化运作。
图4绘示图3所示的所述控制方案针对主节点模式的运作。
图5绘示图3所示的所述控制方案针对次节点模式的运作。
图6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于第四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
图7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于第五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
图8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于第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
图9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于第七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
图10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于第八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装置
100S(1),100S(2),100S(3),100S(4)    储存局域网络
110                                处理电路
110B                               程序代码
120                                网络模块
200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
210,220                            步骤
ACK                                针对指令的确认
BRK                                中介者模块
BRK(0),BRK(1)                      中介者子模块
DSR                                直接服务器回传
EXT_IP(0),EXT_IP(1)                因特网协议地址
iSCSI_cmd,iSCSI_init               指令
iSCSI_INT                          发起端
iSCSI_TGT(0),iSCSI_TGT(1)          目的端
ONL,OFFL,SB,WT                     目的端的状态
PUB,REP,REQ,SUB                    控制方案中的角色
S                                  电源的状态
SW(0),SW(1),SW(10),SW(11)          交换器
Sync                               同步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装置100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储存装置。例如:所述储存系统可包括至少一服务器(诸如一个或多个服务器),而每一服务器可包括多个实体储存装置诸如多个硬式磁盘驱动器。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实作上,装置100可包括所述储存系统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且所述储存系统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储存局域网络(StorageArea Network,SAN)。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装置100包括处理电路110与网络模块120,而处理电路110与网络模块120是彼此耦接。依据本实施例,网络模块120是用来提供网络服务予装置100,以维持所述储存系统的运作。例如:网络模块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电路。另外,处理电路110可包括至少一处理器以执行程序代码110B,并且执行程序代码110B的处理电路110是用来控制所述储存系统的运作。尤其是,处理电路110包括中介者(Broker)模块(未显示于图1),用来控制所述储存系统。例如:所述中介者模块可为程序代码110B中的至少一程序模块,诸如至少一软件模块,其中程序代码110B可代表执行于上述至少一服务器的程序。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程序代码110B可内嵌于处理电路110,并且所述中介者模块可为硬件电路,诸如处理电路11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中介者模块可为位于上述至少一服务器之外的电子装置。
图2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装置100,尤其是上述的处理电路110,诸如通过上述至少一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代码110B的处理电路110。例如:通过利用计算器程序产品,诸如储存有程序代码110B(尤其是其安装版本)的光盘片,所述储存系统的管理人员可将程序代码110B安装于装置100,其中所述计算器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110B(尤其是其安装版本)以指示上述至少一处理器进行图2所示的方法200。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所述方法说明如下:
于步骤210中,装置100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网络系统中的客户端装置(Client Device)的指令,其中所述客户端装置可通过所述网络系统存取(Access)所述储存系统中的数据。例如:所述储存系统可为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以下简称为「iSCSI」)储存系统,且所述指令可为iSCSI指令。
于步骤220中,装置100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广播(Publish)所述指令予所述储存系统中的主节点(Primary Node)与次节点(Secondary Node)以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进行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相同运作,并且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主节点的确认(Acknowledgement)与来自所述次节点的确认,其中所述主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主响应者(Primary Responder)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次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次响应者(Secondary Responder)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例如:所述客户端装置可为iSCSI阶段(iSCSI Session)的发起端(Initiator),而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可为所述iSCSI阶段的目的端(Target)。
请注意,图2绘示步骤210与步骤220的运作。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例如:装置100还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进行其它运作。实作上,针对所述iSCSI阶段,所述发起端所看到的因特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以下简称为「IP地址」)是所述中介者模块的对外IP地址,故建立所述iSCSI阶段的运作可以视为所述发起端和所述中介者模块建立所述iSCSI阶段(亦即,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来建立所述iSCSI阶段),其中所述中介者模块在收到用来建立所述iSCSI阶段的特定指令时,可将所述特定指令广播给多个目的端(诸如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未显示于图2)以建立所述iSCSI阶段。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依据本实施例,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将代表所述指令的信息暂时地储存于装置100中的缓冲区(其可利用装置100中的内存、硬盘或任意的非挥发性储存媒体来实施),以指出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目前阶段的运作尚未完成。另外,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中的特定节点以直接服务器回传(Direct Server Return)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其中所述特定节点的选择对应于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的状态,并且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中的另一节点不回应所述客户端装置。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所述储存系统中用来实施上述多个目的端的一组服务器可以互相沟通,而所述组服务器可通过投票的方式于所述组服务器当中推举(或选择)出要作为所述主节点的某个服务器,然后这个服务器(或另一个服务器)可将推举结果通知所述中介者模块。于是,被推举为所述主节点的这个服务器可自行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于本实施例中,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检查所述客户端装置是否传送对应于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的确认。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到对应于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的所述确认的后,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清除所述缓冲区中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这表示所述指令的相关运作已被处理完毕。尤其是,在所述缓冲区仅仅用来暂时地储存上述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的状况下,清除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等同于清空所述缓冲区。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例如:在所述主节点处于在线(Online)状态ONL的状况下,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选择所述主节点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所述主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又例如:在所述主节点处于脱机(Offline)状态OFFL的状况下,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选择所述次节点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所述次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尤其是,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依据所述缓冲区当中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来控制所述次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实施例的某些变化例,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的角色可以重新定义,尤其是可以交换。例如:在所述主节点处于异常状态(例如:脱机状态OFFL或无法接收指令的状态)的状况下,装置100可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将所述次节点与所述主节点各自所代表的网络储存装置分别定义为最新的主节点与最新的次节点,以利用所述最新的主节点以上述的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在后续各个实施例中,中介者模块BRK可作为上述的中介者模块的一例,而发起端iSCSI_INT可作为上述的发起端的一例,且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可作为上述的目的端的例子。为了便于理解,某些实施例中绘示一些控制方案中的各种角色,诸如广播(Publish)PUB、响应(Response)REP、要求(Request)REQ、与订阅(Subscribe)SUB,并且绘示一些目的端状态,诸如等待状态WT、在线状态ONL、脱机状态OFFL、与待命(Standby)状态SB,其中符号「S」代表电源的状态,尤其是电源正常的状态。
图3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200于第三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的初始化运作,其中初始化指令iSCSI_init可作为上述的指令的一例,且确认ACK可作为上述的确认的例子。于接收到初始化指令iSCSI_init的后,中介者模块BRK广播初始化指令iSCSI_init予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并且接收来自目的端iSCSI_TGT(0)的确认ACK与来自目的端iSCSI_TGT(1)的确认ACK。于本实施例中,在中介者模块BRK的控制下,目的端iSCSI_TGT(0)可利用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来直接响应发起端iSCSI_INT。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图4绘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方案针对主节点模式的运作,其中指令iSCSI_cmd可作为上述的指令的一例,且直接服务器回传DSR可作为上述的直接服务器回传的一例。于接收到指令iSCSI_cmd(例如所述写入指令或所述读取指令)的后,中介者模块BRK广播指令iSCSI_cmd予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并且接收来自目的端iSCSI_TGT(0)的确认ACK与来自目的端iSCSI_TGT(1)的确认ACK。在目的端iSCSI_TGT(0)处于在线状态ONL的状况下,中介者模块BRK选择目的端iSCSI_TGT(0)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目的端iSCSI_TGT(0)以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直接响应发起端iSCSI_INT。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图5绘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方案针对次节点模式的运作。于接收到指令iSCSI_cmd(例如所述写入指令或所述读取指令)的后,中介者模块BRK广播指令iSCSI_cmd予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并且接收来自目的端iSCSI_TGT(1)的确认ACK,其中目的端iSCSI_TGT(0)处于脱机状态OFFL(例如目的端iSCSI_TGT(0)的电源异常),故无法接收指令iSCSI_cmd且没有传送确认ACK至中介者模块BRK。尤其是,在目的端iSCSI_TGT(0)处于脱机状态OFFL的状况下,中介者模块BRK选择目的端iSCSI_TGT(1)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目的端iSCSI_TGT(1)以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直接响应发起端iSCSI_INT。实作上,在等待来自目的端iSCSI_TGT(0)的确认ACK的过程中,中介者模块BRK可检查等待时间区间(其起始时间点可为广播指令iSCSI_cmd的时间点)的长度是否达到预定时间门坎值,来判断目的端iSCSI_TGT(0)是否处于脱机状态OFFL。在没收到来自目的端iSCSI_TGT(0)的确认ACK的状况下,当所述等待时间区间达到所述预定时间门坎值时,中介者模块BRK可判定目的端iSCSI_TGT(0)处于脱机状态OFFL。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图6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200于第四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为了确保整个系统架构没有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SPOF)的弱点,中介者模块BRK可包括中介者子模块(Broker Sub-module)BRK(0)与BRK(1),其中本实施例的中介者模块BRK的工作主要在转送iSCSI指令并维持缓冲状态,且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中的每一者可设置有上述的所述缓冲区。于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中的任一者收到所述指令的后,这个收到所述指令的中介者子模块会以同步信息Sync和另一个中介者子模块沟通,以同步缓冲与系统状态,藉此达成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请注意,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实施,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可以位于不同的实体架构内,诸如两个电子装置,其每一者可通过利用图1所示实施例的所述变化例中的所述电子装置来实施。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图7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200于第五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其中储存局域网络100S(1)可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储存局域网络的一例,而本实施例的中介者模块BRK可包括上述的两个电子装置。如图7的上半部所示,储存局域网络100S(1)可包括耦接于发起端iSCSI_INT与中介者模块BRK之间的一个交换器SW(0),且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共享同一个对外的IP地址EXT_IP(0)。尤其是,一开始,所述储存系统的网络管理人员可指定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中的一者为主中介者子模块(PrimaryBroker Sub-module),其中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中的另一者是次中介者子模块(Secondary Broker Sub-module),且次中介者子模块可作为主中介者子模块的备援装置。于是,所述IP地址EXT_IP(0)会被设定在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上;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就可以使用这个IP地址EXT_IP(0)去跟所述客户端装置连系,并且把所述缓冲区的同步信息Sync传送给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则可随时侦测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是否脱机,并且,当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侦测到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脱机时,便将所述IP地址EXT_IP(0)设定在自己的网络卡上。例如: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可利用封包因特网探查(Packet Internet Groper,PING)指令来侦测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是否脱机。又例如: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可利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联机的方式来侦测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是否脱机。于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将所述IP地址EXT_IP(0)设定在自己的网络卡上的后,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可发出一个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指令给交换器SW(0),以更新交换器SW(0)中的地址解析协议表(ARP Table),因此发起端iSCSI_INT原先欲传送至主中介者子模块的信息则可改为传送至次中介者子模块。如此,对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而言,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与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的角色可以交换。例如:一开始,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可分别为所述主中介者子模块与所述次中介者子模块;然后,当中介者子模块BRK(0)脱机时,中介者子模块BRK(1)变为最新的主中介者子模块,且中介者子模块BRK(0)变为最新的次中介者子模块。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注意,当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任一者利用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来响应的时候,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可预先改为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于本实施例中是上述的IP地址EXT_IP(0)),犹如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是从中介者模块BRK送出的。实作上,所述储存系统的网络管理人员可预先对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进行设定,使得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任一者在发送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时,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恒为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因此,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系统的网络管理人员可不用另外安装软件于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当中。
另外,如图7的下半部所示,储存局域网络100S(1)可包括耦接于中介者模块BRK以及目的端{iSCSI_TGT(0),iSCSI_TGT(1)}之间的两个交换器SW(10)与SW(11)。此外,应知道的是,本实施例的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于发送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来直接响应发起端iSCSI_INT时,所述服务器回传DSR是传送至交换器SW(0)的后,再通过交换器SW(0)响应至发起端iSCSI_INT,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响应无需通过SW(10)、SW(11)与中介者模块BRK来传送,以节省回应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DSR至发起端iSCSI_INT的时间与避免中介者模块BRK的处理数据量过大。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如前面所述,所述储存系统的网络管理人员可预先对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进行设定。这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实施例的变化例,于一开始中介者模块BRK广播所述指令给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以建立上述的iSCSI阶段的时候,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即可得知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EXT_IP(0),使得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任一者于利用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时,可将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对外IP地址修改为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EXT_IP(0)。
图8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200于第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其中储存局域网络100S(2)可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储存局域网络的一例,而本实施例的中介者模块BRK可包括上述的两个电子装置。如图8的上半部所示,储存局域网络100S(2)可包括耦接于发起端iSCSI_INT与中介者模块BRK之间的两个交换器SW(0)与SW(1),且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分别使用两个对外的IP地址EXT_IP(0)与EXT_IP(1)。
请注意,当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任一者利用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来响应的时候,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可预先改为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例如:上述的IP地址EXT_IP(0);又例如:上述的IP地址EXT_IP(1)),犹如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是从中介者模块BRK送出的。于本实施例中,中介者模块BRK指定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某一个目的端为所述主节点的时候,会控制这个目的端在利用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来响应之前先修改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使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等同于中介者模块BRK的目前的IP地址。例如:在中介者子模块BRK(0)取得主控权的状况下,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可为所述IP地址EXT_IP(0),且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可预先改成所述IP地址EXT_IP(0);又例如:在中介者子模块BRK(1)取得主控权的状况下,中介者模块BRK的IP地址可为所述IP地址EXT_IP(1),且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可预先改成所述IP地址EXT_IP(1)。实作上,由于上述两个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分别使用两个对外的IP地址EXT_IP(0)与EXT_IP(1),因此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可分别为发起端iSCSI_INT以及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建立iSCSI阶段,所以,针对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每一者,其实都建立了两个iSCSI阶段。如此,上述两个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平时都可一起使用,以增大数据流量的上限,其中这两个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在广播各自接收到的处理指令给目的端{iSCSI_TGT(0),iSCSI_TGT(1)}的时候,可互相同步各自的缓冲区中尚未处理的指令的信息给对方。因此,当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中的某一个目的端利用直接服务器回传DSR来响应的时候,这个目的端可将其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预先改为对应的中介者子模块的IP地址,尤其是这两个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当中广播相对应指令(亦即,造成这个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指令)的中介者子模块的IP地址。例如:在造成这个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指令是由中介者子模块BRK(0)所广播的状况下,这个目的端可将这个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预先改为中介者子模块BRK(0)的IP地址。又例如:在造成这个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指令是由中介者子模块BRK(1)所广播的状况下,这个目的端可将这个直接服务器回传DSR的封包中的IP地址预先改为中介者子模块BRK(1)的IP地址。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图9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200于第七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其中储存局域网络100S(3)可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储存局域网络的一例,而本实施例的中介者模块BRK可为上述的至少一程序模块,诸如分别执行于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的程序。如图9所示,储存局域网络100S(3)可包括上述的交换器SW(0)。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是实施成分别执行于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的程序,故设置上述两个交换器SW(10)与SW(11)是不必要的。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图10绘示图2所示的方法200于第八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案,其中储存局域网络100S(4)可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储存局域网络的一例,而本实施例的中介者模块BRK可为上述的至少一程序模块,诸如分别执行于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的程序。如图10所示,储存局域网络100S(4)可包括上述的交换器SW(0)与SW(1)。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中介者子模块BRK(0)与BRK(1)是实施成分别执行于目的端iSCSI_TGT(0)与iSCSI_TGT(1)的程序,故设置上述两个交换器SW(10)与SW(11)是不必要的。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变化例相仿的处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储存装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
利用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客户端装置的指令;以及
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广播所述指令予所述储存系统中的主节点与次节点以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进行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相同运作,并且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主节点的确认与来自所述次节点的确认,其中所述主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主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次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次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系统是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储存系统;以及所述指令是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装置是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阶段的发起端,而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是所述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阶段的目的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将代表所述指令的信息暂时地储存于缓冲区,以指出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目前阶段的运作尚未完成;
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中的特定节点以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其中所述特定节点的选择对应于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的状态,以及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中的另一节点不回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检查所述客户端装置是否传送对应于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的确认;以及
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到对应于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的所述确认的后,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清除所述缓冲区中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节点处于在线状态的状况下,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选择所述主节点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所述主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以及
在所述主节点处于脱机状态的状况下,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选择所述次节点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所述次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节点处于所述脱机状态的状况下,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依据所述缓冲区当中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来控制所述次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节点处于异常状态的状况下,利用所述中介者模块将所述次节点与所述主节点各自所代表的网络储存装置分别定义为最新的主节点与最新的次节点,以利用所述最新的主节点以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8.一种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装置,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储存装置,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有:
网络模块,用来提供网络服务予所述装置,以维持所述储存系统的运作;以及
处理电路,耦接至所述网络模块,用来控制所述储存系统的运作,其中所述处理电路包括:
中介者模块,用来通过所述网络模块接收来自客户端装置的指令,其中所述中介者模块广播所述指令予所述储存系统中的主节点与次节点以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进行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相同运作,并且接收来自所述主节点的确认与来自所述次节点的确认,其中所述主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主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而所述次节点代表所述多个网络储存装置当中用来作为次响应者的至少一网络储存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系统是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储存系统;以及所述指令是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指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装置是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阶段的发起端,而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是所述因特网计算机系统接口阶段的目的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介者模块将代表所述指令的信息暂时地储存于缓冲区,以指出对应于所述指令的目前阶段的运作尚未完成;所述中介者模块控制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中的特定节点以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其中所述特定节点的选择对应于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的状态,以及所述主节点与所述次节点中的另一节点不回应所述客户端装置;所述中介者模块检查所述客户端装置是否传送对应于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的确认;以及在所述中介者模块接收到对应于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的所述确认的后,所述中介者模块清除所述缓冲区中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节点处于在线状态的状况下,所述中介者模块选择所述主节点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所述主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以及在所述主节点处于脱机状态的状况下,所述中介者模块选择所述次节点作为所述特定节点,来控制所述次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节点处于所述脱机状态的状况下,所述中介者模块依据所述缓冲区当中代表所述指令的所述信息,来控制所述次节点以所述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节点处于异常状态的状况下,所述中介者模块将所述次节点与所述主节点各自所代表的网络储存装置分别定义为最新的主节点与最新的次节点,以利用所述最新的主节点以直接服务器回传直接响应所述客户端装置。
CN201310730666.8A 2013-11-18 2013-12-26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0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1903 2013-11-18
TW102141903A TWI514250B (zh) 2013-11-18 2013-11-18 用來管理一儲存系統之方法與裝置以及計算機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664A true CN104660664A (zh) 2015-05-27
CN104660664B CN104660664B (zh) 2018-03-06

Family

ID=5113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066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0664B (zh) 2013-11-18 2013-12-26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8687B2 (zh)
EP (1) EP2874375B1 (zh)
CN (1) CN104660664B (zh)
TW (1) TWI5142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33135A (ja) * 2016-08-25 2018-03-01 エヌエイチエヌ 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でループバック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利用してdsrロードバランシング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330044B2 (en) 2016-08-25 2022-05-10 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load balancing using virtual switch in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1028B (en) * 2015-06-12 2016-12-01 Synology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a storage system,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12910981B (zh) * 2021-01-27 2022-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2862A (zh) * 2004-03-19 2007-04-04 “英特尔A/O”股份公司 故障转移和负载平衡
US20090083740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execution of software tasks
CN101471956A (zh) * 2007-12-28 2009-07-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端的储存设备状态的识别及动态更新方法
US7617369B1 (en) * 2003-06-30 2009-11-10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Fast failover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nodes
US20100199042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Twinstrat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and reliable multi-cloud data replication
US20110178983A1 (en) * 2006-11-08 2011-07-21 Hitachi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Fast primary cluster recov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4785B2 (en) * 2001-07-23 2005-09-13 Network Appliance, Inc.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virtual server system
US7406537B2 (en) * 2002-11-26 2008-07-29 Progress Software Corporation Dynamic subscription and message routing on a topic between publishing nodes and subscribing nodes
US7921240B2 (en) * 2004-03-10 2011-04-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hardware acceleration for iSCSI read and write operations and iSCSI chimney
TWI323844B (en) * 2006-12-07 2010-04-21 Invente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king over services of multiple host computers
US8892789B2 (en) * 2008-12-19 2014-11-18 Netapp, Inc. Accelerating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iSCSI) proxy input/output (I/O)
US7996718B1 (en) * 2009-02-12 2011-08-09 Symantec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CN101908377B (zh) * 2010-05-18 2013-05-08 常州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模块化数据记录仪及工作方法
US8898119B2 (en) * 2010-12-15 2014-11-25 Netapp, Inc. Fingerprints datastore and stale fingerprint removal in de-duplication environments
US20160162371A1 (en) * 2011-01-05 2016-06-09 Netapp, Inc. Supporting multi-tenancy through service catalog
CN102843284B (zh) 2011-06-23 2015-08-12 北京飞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SCSI存储节点、架构以及读取、写入方法
US8874863B2 (en) * 2011-08-01 2014-10-28 Actifio, Inc. Data replication system
US9350806B2 (en) * 2012-09-07 2016-05-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Zero copy data transfers without modifying host side protocol stack parameters
US9396459B2 (en) * 2013-03-12 2016-07-19 Netapp, Inc. Capacity accounting for heterogeneous storage systems
US9152687B2 (en) * 2013-06-05 2015-10-06 Netapp, Inc. Cross domain locking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US9111598B2 (en) * 2013-09-16 2015-08-18 Netapp, Inc. Increased I/O rate for solid state stor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7369B1 (en) * 2003-06-30 2009-11-10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Fast failover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nodes
CN1942862A (zh) * 2004-03-19 2007-04-04 “英特尔A/O”股份公司 故障转移和负载平衡
US20110178983A1 (en) * 2006-11-08 2011-07-21 Hitachi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Fast primary cluster recovery
US20090083740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execution of software tasks
CN101471956A (zh) * 2007-12-28 2009-07-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端的储存设备状态的识别及动态更新方法
US20100199042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Twinstrat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and reliable multi-cloud data replica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33135A (ja) * 2016-08-25 2018-03-01 エヌエイチエヌ 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でループバック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利用してdsrロードバランシング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075981B2 (en) 2016-08-25 2021-07-27 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irect server return load balancing using loopback interface in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US11330044B2 (en) 2016-08-25 2022-05-10 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load balancing using virtual switch in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0883A (zh) 2015-06-01
US10298687B2 (en) 2019-05-21
EP2874375A1 (en) 2015-05-20
US20150142909A1 (en) 2015-05-21
CN104660664B (zh) 2018-03-06
EP2874375B1 (en) 2018-10-10
TWI514250B (zh) 201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4160B1 (ko) 사물인터넷 환경에서 클라이언트 식별자를 이용하여 클라이언트 노드들을 논리적으로 그룹화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EP2947907A1 (en) Startup configuration method in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server
CN101841577A (zh) 一种实现域名解析代理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47875B (zh) 一种fc交换网络任意端口接入设计方法
CN110275680B (zh) 一种双控双活存储系统
EP2916522A1 (en) Fil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04660664A (zh) 用来管理储存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CN104346198A (zh) 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315957A (zh) 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及以太网设备
CN102594886B (zh)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7071067B (zh) 一种基于Cgo的高性能证券行情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3685083A (zh) 异步管理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CN107018177A (zh) 一种集中管理和多区域服务的终端管理系统
TWI483603B (zh) 維持連線方法及應用該方法之電子裝置
CN103685017A (zh) 堆叠系统中报文转发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
TW202103475A (zh) 終端設備管理方法、伺服器及終端設備
CN102761780A (zh) 智能遥控器获取媒体元数据的方法
KR20190035592A (ko) 분산 클라우드 환경에서의 분산 브로커 코디네이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143569A (zh) 一种网页录制和直播方法及系统
JP2009075710A (ja) 冗長化システム
US9634987B2 (en) Obtaining a MAC address from an external source
KR102555907B1 (ko) 차량 및 그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JP5176482B2 (ja) 管理プログラム、管理方法、管理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2316136A (zh) 一种双控制器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7645405A (zh) 用来进行唤醒管理的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