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0626A -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0626A
CN104660626A CN201310578890.XA CN201310578890A CN104660626A CN 104660626 A CN104660626 A CN 104660626A CN 201310578890 A CN201310578890 A CN 201310578890A CN 104660626 A CN104660626 A CN 104660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ing parameters
user
controlled
occup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88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5788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06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7910 priority patent/WO2015070584A1/zh
Priority to US15/037,166 priority patent/US2016027750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660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6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7Managing security policies for mobile devices or for controlling mobile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服务器将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智能终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益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因能安装相当丰富的应用软件,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例如,智能终端进入一些涉世未深,自制能力较差的儿童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使用智能终端,他们可以上网搜寻自己关注的信息,也可以安装各种自己喜欢的应用,可以畅享应用游戏带来的快感;然而,他们在享受智能终端带来的便利和享受时,通常忘了时间,或安装、观看对他们身心有害的信息,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他们智能终端某些应用的使用及应用的使用时间段进行限制。
目前,对智能终端的监控,只在于对智能终端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获取,而不存在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无法很好的管控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服务器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B、该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B1、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请求时,该服务器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
B2、该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A1、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该服务器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分析是否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
A2、在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A3、在没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设置该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的权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C、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D、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优选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请求时,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及
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及分析模块,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是否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在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在没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设置该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的权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参数就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服务器将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需要强调的是:图1所示流程图仅为一个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知,任何围绕本发明思想构建的实施例都不应脱离于如下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A、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服务器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B、该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以下是本实施例逐步实现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具体步骤:
步骤S11,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服务器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具体的,服务器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用户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登录信息,以登录该服务器,用户在首次访问该服务器时,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注册一个该服务器的登录账号,并获取到该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信息,智能终端的用户在该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注册成功后的登录账号及其对应的验证信息登录该服务器。智能终端的用户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指定控制端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及密码)和被控端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及密码),即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端的身份信息通过服务器的验证,以获取到控制终端的权限,并预先设置被控制的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中,为用户在第一终端通过该服务器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控制端的身份信息,以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在第一终端的用户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时,第一终端的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该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输入控制端的身份信息的验证是为了获取到设置控制参数的权限;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被控端的身份信息登录到第二终端,以获得使用该第二终端的权限,并按照对应的控制参数使用该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获取设置控制参数的权限的过程包括:该第一终端的用户向该服务器发出验证请求,该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分析是否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在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在没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设置该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的权限。
同样,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获取使用该第二终端的权限的过程包括: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向该服务器发出验证请求,该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接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分析是否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在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该第二终端的用户获取到该第二终端的使用权限,并按照设置的控制参数控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使用;在没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二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二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使用该第二终端的权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终端被限制使用、第二终端的网络被限制使用或第二终端被限制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第二终端被限制使用对应的控制参数为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方可获取得到该第二终端的使用权限,第二终端的网络被限制使用对应的控制参数为第二终端的用户不能使用网络或第二终端的用户只能使用固定时长的网络,第二终端被限制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控制参数为需要向控制该第二终端的第一终端请求以获取到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权限。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QQ、浏览器或纸牌游戏;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能否下载或运行待控制应用程序或运行待控制应用程序的时长。例如,第一终端预先设置的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为QQ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为每天能使用QQ30分钟。
步骤S12,该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具体的,该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来的控制参数后,有用户使用该第二终端时,该第二终端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控制用户对第二终端的使用,即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例如,若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被限制使用,则该第二终端的用户需要输入身份验证信息方可获取得到该第二终端的使用权限;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以为QQ为例,QQ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每天能使用QQ30分钟为例,若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QQ,则控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当天只能使用QQ30分钟,在使用QQ的时间到达30分钟时,关闭QQ或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
本实施通过服务器将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1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指令时,该服务器将该更改指令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
步骤S14该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指令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具体的,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若该第二终端的用户需要变更该第二终端当前使用方式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时,向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指令,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指令时,该服务器将该更改指令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该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指令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若该响应信息为同意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的更改请求时,则该第二终端根据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进行更改,并根据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例如,当用户在使用QQ时,该第二终端按照接收到的第一终端的设置参数设置用户每天使用QQ的时间为30分钟,当使用QQ的时间达到25分钟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向该服务器发送QQ使用时间的更改请求(该更改请求包括延长QQ使用时间10分钟的更改数据),该服务器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并接收该第一终端基于该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将该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QQ使用时间进行控制,若该响应信息为同意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的更改请求时,则将QQ使用时间延长10分钟,在QQ使用时间达到40分钟时,关闭QQ或者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若该响应信息为拒绝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的更改请求时,则不变更QQ使用时间,在预先设置的QQ时间30分钟达到时,关闭QQ或者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若在该第一终端为响应该更改请求时,则该第二终端在预先设置的QQ时间30分钟达到时,关闭QQ或者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以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使用网络为固定时长为例,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以用户运行某个应用程序为固定时长为例,则在到达离使用固定时长预设时间时,提醒用户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即将到达,提醒用户是否需要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进行延长,在用户确定需要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进行延长时,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步骤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进行预设时长的延长,即实现一步操作实现对某个权限限制的延长。所述预设时间包括但不限于5分钟或2分钟;所述预设时长包括但不限于10分钟或30分钟。
本实施例在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进行更改时,向该服务器发送更改请求,该服务器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并将接收的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更加合理化的对智能终端的控制。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步骤S12或步骤S1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5,该服务器实时或定时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
步骤S16,该服务器在预设时间到达时,将获取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发送给该第一终端,以使该第一终端的用户查询或获取接收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
具体的,在有用户使用该第二终端时,该服务器实时或者定时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该使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下载、运行应用程序或运行应用程序的时长等;该服务器在预设时间到达时,将获取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发送给该第一终端,第一终端的用户查询或获取接收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第一终端的用户根据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对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来对应设置对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以便进一步更加合理的对第二终端进行控制。
图4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对智能终端控制参数的设置在智能终端本地实现,而所对智能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涉及控制参数的更改等其他步骤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7,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步骤S18,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具体的,智能终端的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端的身份信息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或者不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向智能终端发出控制参数的设置指令,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本实施通过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如图5所示,为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参数设置模块10,数据转发模块20,验证模块30及分析模块40,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具体的,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优选为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该服务器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用户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登录信息,以登录该服务器,用户在首次访问该服务器时,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注册一个该服务器的登录账号,并获取到该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信息,智能终端的用户在该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注册成功后的登录账号及其对应的验证信息登录该服务器。智能终端的用户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指定控制端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及密码)和被控端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及密码),即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端的身份信息通过服务器的验证,以获取到控制终端的权限,并预先设置被控制的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中,为用户在第一终端通过该服务器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控制端的身份信息,以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在第一终端的用户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时,第一终端的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该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输入控制端的身份信息的验证是为了获取到设置控制参数的权限;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被控端的身份信息登录到第二终端,以获得使用该第二终端的权限,并按照对应的控制参数使用该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获取设置控制参数的权限的过程包括:该第一终端的用户向该服务器发出验证请求,验证模块30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通过分析模块40分析是否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在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验证模块30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在没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验证模块30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设置该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的权限。
同样,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获取使用该第二终端的权限的过程包括: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向该服务器发出验证请求,验证模块30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接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通过分析模块40分析是否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在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验证模块30向该第二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该第二终端的用户获取到该第二终端的使用权限,并按照设置的控制参数控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使用;在没有预存身份验证信息与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验证模块30向该第二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二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使用该第二终端的权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终端被限制使用、第二终端的网络被限制使用或第二终端被限制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第二终端被限制使用对应的控制参数为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方可获取得到该第二终端的使用权限,第二终端的网络被限制使用对应的控制参数为第二终端的用户不能使用网络或第二终端的用户只能使用固定时长的网络,第二终端被限制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控制参数为需要向控制该第二终端的第一终端请求以获取到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权限。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QQ、浏览器或纸牌游戏;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能否下载或运行待控制应用程序或运行待控制应用程序的时长。例如,第一终端预先设置的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为QQ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为每天能使用QQ30分钟。
所述数据转发模块20,用于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具体的,该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来的控制参数后,有用户使用该第二终端时,该第二终端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控制用户对第二终端的使用,即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例如,若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被限制使用,则该第二终端的用户需要输入身份验证信息方可获取得到该第二终端的使用权限;所述第二终端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以为QQ为例,QQ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每天能使用QQ30分钟为例,若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QQ,则控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当天只能使用QQ30分钟,在使用QQ的时间到达30分钟时,关闭QQ或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
本实施通过服务器将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设置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请求时,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及
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具体的,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若该第二终端的用户需要变更该第二终端当前使用方式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时,向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指令,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指令时,该服务器将该更改指令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该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指令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若该响应信息为同意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的更改请求时,则该第二终端根据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进行更改,并根据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例如,当用户在使用QQ时,该第二终端按照接收到的第一终端的设置参数设置用户每天使用QQ的时间为30分钟,当使用QQ的时间达到25分钟时,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向该服务器发送QQ使用时间的更改请求(该更改请求包括延长QQ使用时间10分钟的更改数据),该服务器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并接收该第一终端基于该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将该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QQ使用时间进行控制,若该响应信息为同意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的更改请求时,则将QQ使用时间延长10分钟,在QQ使用时间达到40分钟时,关闭QQ或者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若该响应信息为拒绝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的更改请求时,则不变更QQ使用时间,在预先设置的QQ时间30分钟达到时,关闭QQ或者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若在该第一终端为响应该更改请求时,则该第二终端在预先设置的QQ时间30分钟达到时,关闭QQ或者不再响应用户对该QQ客户端的使用。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以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使用网络为固定时长为例,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以用户运行某个应用程序为固定时长为例,则在到达离使用固定时长预设时间时,提醒用户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即将到达,提醒用户是否需要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进行延长,在用户确定需要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进行延长时,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步骤对网络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进行预设时长的延长,即实现一步操作实现对某个权限限制的延长。所述预设时间包括但不限于5分钟或2分钟;所述预设时长包括但不限于10分钟或30分钟。
本实施例在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进行更改时,向该服务器发送更改请求,该服务器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并将接收的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更加合理化的对智能终端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设置模块10,还用于实时或定时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
所述数据转发模块20,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到达时,将获取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发送给该第一终端,以使该第一终端的用户查询或获取接收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
具体的,在有用户使用该第二终端时,该服务器实时或者定时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该使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下载、运行应用程序或运行应用程序的时长等;该服务器在预设时间到达时,将获取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发送给该第一终端,第一终端的用户查询或获取接收的该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第一终端的用户根据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对第二终端的使用信息来对应设置对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以便进一步更加合理的对第二终端进行控制。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参数设置模块50及控制模块60,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5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60,用于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具体的,智能终端的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端的身份信息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或者不通过该服务器的验证,向智能终端发出控制参数的设置指令,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本实施通过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使用进行限制,很好的达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服务器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B、该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B1、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请求时,该服务器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
B2、该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A1、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该服务器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分析是否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
A2、在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A3、在没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该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设置该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的权限。
5.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C、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智能终端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该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D、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该智能终端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6.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以供该第一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第二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该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与该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在用户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发出的,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的控制参数,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参数更改请求时,将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终端;及
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该更改请求对应的更改数据的响应信息时,将该响应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终端,以供该第二终端根据该响应信息对该第二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及/或该第二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及分析模块,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验证请求时,提供验证界面给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是否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在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在没有预存验证信息与接收的验证信息一致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的提醒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的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以获取设置该第二终端的控制参数的权限。
10.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参数就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控制参数设置指令时,提供参数设置界面供用户预先设置智能终端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及/或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在用户对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方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使用方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使用方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及/或,在用户在该智能终端中使用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先设置的待控制应用程序类型时,根据该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参数,对该当前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CN201310578890.XA 2013-11-18 2013-11-18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04660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8890.XA CN104660626A (zh) 2013-11-18 2013-11-18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77910 WO2015070584A1 (zh) 2013-11-18 2014-05-20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5/037,166 US20160277505A1 (en) 2013-11-18 2014-05-20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8890.XA CN104660626A (zh) 2013-11-18 2013-11-18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626A true CN104660626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056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8890.XA Withdrawn CN104660626A (zh) 2013-11-18 2013-11-18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77505A1 (zh)
CN (1) CN104660626A (zh)
WO (1) WO201507058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318A (zh) * 2015-10-29 2016-02-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数的修改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786609A (zh) * 2016-03-30 2016-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3093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远程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06778209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可穿戴设备及其相应的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942B (zh) * 2017-04-24 2023-07-04 广东全安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53182A (zh) * 2021-05-11 2021-08-13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于台区智能终端校准系统及其方法
CN115242425B (zh) * 2022-05-31 2024-03-26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881A (zh) * 2008-07-30 2010-0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30017806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prigg Stephen A Intelligent parental controls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3268255A (zh) * 2013-05-22 2013-08-28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发终端执行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3382B2 (en) * 2010-03-25 2013-05-1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ccess controls for multimedia systems
US9292882B2 (en) * 2011-07-20 2016-03-22 Mark Blinder Social circle based social networking
US8699998B2 (en) * 2011-08-10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text messages on a mobile device
US8571538B2 (en) * 2011-08-10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eb-based parental controls for wirele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881A (zh) * 2008-07-30 2010-0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30017806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prigg Stephen A Intelligent parental controls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3268255A (zh) * 2013-05-22 2013-08-28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发终端执行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318A (zh) * 2015-10-29 2016-02-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数的修改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323318B (zh) * 2015-10-29 2019-09-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数的修改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786609A (zh) * 2016-03-30 2016-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3093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远程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06778209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可穿戴设备及其相应的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8108173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可穿戴设备及其相应的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78209B (zh) * 2016-12-16 2020-08-14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可穿戴设备及其相应的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77505A1 (en) 2016-09-22
WO2015070584A1 (zh)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0626A (zh)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097543B2 (en) Networked device access control
CN104765629B (zh) 一种系统应用的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05488887A (zh) 门禁访问控制方法
CN105263193B (zh) 移动终端的wifi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4144163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22547A (zh) 终端开锁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23102A (zh) 小程序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27406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DE60323409D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triebsmittelsteuerung über ein mobiles endgerät, diesbezügliches netzwerk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dafür
CN103929501A (zh) 智能遥控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9665B (zh)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9067809B (zh) 安全组件的权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170408A (zh) 针对包含随机信息的身份认证模式实现代理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02064A (zh) 无线网络的认证方法和路由器
CN103259785A (zh) 虚拟令牌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KR102118282B1 (ko) 소정 앱 콘텐츠에서의 사용 인증(로그인 정보 인증)을 자동화하는 방법
CN105635060B (zh) 一种获取应用数据的方法、鉴权认证服务器及网关
CN102137044A (zh) 一种基于社区平台的群组信息安全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98728A (zh) 手机账号会员权益绑定方法、手机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KR101997938B1 (ko) Ble를 이용한 디바이스 등록/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888946B (zh) 用于户外大屏的用户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8471409B (zh) 语音对话平台的应用程序接口鉴权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2333045A (zh) 一种社区网络群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1970369A (zh) 无接触的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