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0494B - 一种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0494B
CN104660494B CN201510073396.7A CN201510073396A CN104660494B CN 104660494 B CN104660494 B CN 104660494B CN 201510073396 A CN201510073396 A CN 201510073396A CN 104660494 B CN104660494 B CN 104660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t
information
module
instant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33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0494A (zh
Inventor
任宝刚
黄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NP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np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np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np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33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0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0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4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1967 priority patent/WO2016127783A1/zh
Priority to US15/675,020 priority patent/US1048484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0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7Directories for hybrid networks, e.g. including telephon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移动终端包括辅助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辅助模块包括即时通信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分别连接即时通信单元和第一通信模块,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第二通信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自身轻巧、紧贴身体的特点,让其成为身体与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广义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两类:
(1)功能较全、尺寸较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能够实现完整或者部分通信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2)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具有移动通信能力的移动终端配合使用,例如智能手环等。
即时通信应用已经成为移动终端用户不可缺少的工具,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应用过程中最常用的功能主要包括:向好友编辑发送文字信息(包括各种表情)、接收查看好友的文字信息、向好友发送多媒体信息(包括图片、动画、视频、音乐、文件等)、接收查看好友发来的多媒体信息。这些即时信息不仅包括语音和文本,还要包括音乐、图片(含GIF)、动画、视频、文件及未来的信息载体。但是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即时信息交流时却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1)每次收发即时信息的操作都必须经过繁琐的操作:用户掏出移动终端,解锁移动终端后进入即时通信应用界面,通过即时通信应用提供的操作界面进行;
(2)在某些场合,如拥挤的公交车上,由于环境嘈杂,用户无法感知即时通信应用的提醒,导致查看信息滞后;
(3)在某些场合,用户不方便掏出移动终端进行收发信息。
目前,已存在应用穿戴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穿戴设备,如在手表上运行即时通信应用。但需要即时通信应用直接在可穿戴设备上运行,不依赖于移动终端独立完成即时通信功能。这需要可穿戴设备必须具有2G以上的移动通信能力、足够的存储空间和内存,电池具备较大容量,主控芯片运算能力必须足以支持即时通信应用独立运行所依赖的软件系统。这将导致可穿戴设备所需成本较高、待机时间较短、体积较大,同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辅助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即时通信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用于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即时信息,利用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所述即时信息和所述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并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所述好友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内容、所述第一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好友标识,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好友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好友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是否接收所述好友信息的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提示信息;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指令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确认指令,执行所述的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步骤。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存在所述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确认信息;
所述输入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内容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二好友标识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发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发送信息包括第三信息内容、第三应用标识和第三好友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将所述发送信息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方式具体为:
将所述好友信息转换为第三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即时通信模块,所述即时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通过所述即时通信模块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即时通信模块,用于在初始化时,与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即时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通过所述即时通信模块发送的好友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中转服务器,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通过所述中转服务器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中转服务器,用于在初始化时,与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中转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通过所述中转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以触发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向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发送安全标识;
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安全标识,以触发目标移动终端获取所述安全标识并向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安全标识和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已登录的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应用账号的授权信息,以触发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授权所述即时通信单元通过所述应用账号登录,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是已被授权允许通过所述应用账号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登录完成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只需可以与移动终端以无线方式通信、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和输出移动设备发送的信息即可,不需要具备2G移动通信网络以上的通信能力,因此,可以在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能够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和可穿戴设备20,移动终端10与可穿戴设备20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移动终端10包括辅助模块11和第一通信模块12,辅助模块11包括即时通信单元111和信息处理单元112,信息处理单元112分别连接即时通信单元111和第一通信模块12,可穿戴设备2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21、控制模块22、输入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第二通信模块21、输入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分别连接控制模块22,其中:
即时通信单元111,用于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即时信息,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并将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其中,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好友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该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
信息处理单元11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该好友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与可穿戴设备20通过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ZigBee连接、射频识别RFID连接、调制无线传输连接、红外连接等。移动终端10具有移动通信能力,可以以无线方式向服务器发送信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
本实施例中,当该通信系统初始化时,即时通信单元将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在该通信系统初始化之后,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到要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即时信息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该即时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包括的即时通信单元,即时通信单元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之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包括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输出该好友信息。其中,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好友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该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可以为QQ、微信、陌陌、易信、来往、探探等即时通信应用,且为多种即时通信应用中的任一种。第一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可以是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的好友,也可以不是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的好友,如陌生好友、从附近搜索到的好友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信息处理单元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的方式具体为:
将该好友信息转换为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格式与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并输出的信息的格式不同时,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到好友信息之后,先将该好友信息的格式转换为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并输出的预设格式信息,以便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好友信息并输出。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喇叭等以语音的方式输出该好友信息,也可以通过显示屏以文字、动画、视频等方式输出该好友信息,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显示屏相结合输出,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启动可穿戴设备之后,还需要建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可以是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起的连接请求,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向移动终端发起的连接请求,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图1所描述的通信系统中,可穿戴设备只需可以与移动终端以无线方式通信和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即可,不需要具备2G以上的通信能力,因此,可以在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能够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和可穿戴设备20,移动终端10与可穿戴设备20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移动终端10包括辅助模块11和第一通信模块12,辅助模块11包括即时通信单元111和信息处理单元112,信息处理单元112分别连接即时通信单元111和第一通信模块12,可穿戴设备2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21、控制模块22、输入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第二通信模块21、输入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分别连接控制模块22,其中:
即时通信单元111,用于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即时信息,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并将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其中,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好友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该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
信息处理单元11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该好友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与可穿戴设备20通过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ZigBee连接、射频识别RFID连接、调制无线传输连接、红外连接等。移动终端10具有移动通信能力,可以以无线方式向服务器发送信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
本实施例中,当该通信系统初始化时,即时通信单元将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在该通信系统初始化之后,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到要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即时信息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该即时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包括的即时通信单元,即时通信单元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之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包括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输出该好友信息。其中,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好友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该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可以为QQ、微信、陌陌、易信、来往、探探等即时通信应用,且为多种即时通信应用中的任一种。第一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可以是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的好友,也可以不是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的好友,如陌生好友、从附近搜索到的好友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还包括即时通信模块13,即时通信模块13连接即时通信单元111,其中:
即时通信单元111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即时通信单元111在初始化时,通过即时通信模块13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即时通信模块13,用于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即时通信模块13,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并发送至即时通信单元111;
即时通信单元111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方式具体为:
即时通信单元111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通过即时通信模块13发送的好友信息。
本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模块可以为一个,这个即时通信模块可以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也可以为多个,每个即时通信模块与一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通信系统初始化时,当即时通信服务器提供与即时通信单元通信的接口时,即时通信单元可以直接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当即时通信服务器未提供与即时通信单元通信的接口时,即时通信单元可以通过即时通信模块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以便即时通信单元通过即时通信模块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在接收到该好友信息之后,向第一通信模块12发送是否接收该好友信息的提示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还用于输出该提示信息;
输入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针对该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确认指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确认指令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确认指令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响应该确认指令,执行所述的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好友信息之后,可以将好友信息包括的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一次性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提醒用户接收到好友信息,当接收到用户输入读取好友信息的读取指令,输出好友信息。也可以先向可穿戴设备发送是否接收好友信息的提示信息,由可穿戴设备输出提示信息,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认指令时,将确认指令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好友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输出好友信息。其中,提醒用户的方式可以为振动、语音、显示屏亮、LED灯闪及其组合等方式。输出好友信息和提示信息的方式可以为语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其中,第一好友标识是发送好友信息的用户的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输入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该查询信息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查询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查询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查询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第一通信模块12发送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确认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确认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该确认信息;
输入模块23,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内容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并发送至即时通信单元111;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将移动终端接收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提醒用户接收到信息,以便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接收信息;也可以将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发送给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先将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的查询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查询信息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以便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第二信息内容和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当可穿戴设备输入的第二信息内容、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的格式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预设格式不同时,在发送之前,先由移动终端包括的信息处理单元将第二信息内容、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不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不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提示消息,以便用户停止为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发送信息、在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中添加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或重新输入正确的第二好友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通信系统包括即时通信模块13时,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方式具体为: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通过即时通信模块13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即时通信模块13,还用于接收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的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并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输入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发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该发送信息包括第三信息内容、第三应用标识和第三好友标识;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发送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将该发送信息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即时通信单元111;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将包括第三信息内容、第三应用标识和第三好友标识的发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移动终端将第三信息内容和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当可穿戴设备输入的发送信息的格式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二预设格式不同时,在发送之前,先由移动终端包括的信息处理单元将发送信息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
本实施例中,若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不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不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提示消息,以便用户停止为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发送信息、在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中添加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或重新输入正确的第三好友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通信系统包括即时通信模块13时,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方式具体为: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通过即时通信模块13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即时通信模块13,还用于接收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的转换的发送信息,并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将发送信息输入可穿戴设备。当输入方式为语音时,输入模块为语音输入模块,如麦克风等;当输入方式为文字时,输入模块为文字输入模块,如显示屏、按键等。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一次性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内容、好友标识和应用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也可以先通过可穿戴设备将好友标识和应用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当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信息时,再将信息内容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至移动终端,具体选用哪种发送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选择。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信息处理单元112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的方式具体为:
将该好友信息转换为第三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格式与可穿戴设备能够输出的信息的格式不同时,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到好友信息之后,先将该好友信息的格式转换为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并输出的第三预设格式,以便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好友信息并输出。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喇叭等以语音的方式输出该好友信息,也可以通过显示屏以文字、动画、视频等方式输出该好友信息,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显示屏相结合输出,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启动可穿戴设备之后,还需要建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可以是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起的连接请求,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向移动终端发起的连接请求,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即时通信单元111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以触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向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安全标识;
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安全标识,以触发目标移动终端获取安全标识并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包括安全标识和目标移动终端上已登录的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应用账号的授权信息,以触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授权即时通信单元111通过应用账号登录并向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登录完成消息,其中目标移动终端是已被授权允许通过应用账号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
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登录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中,在初始化时,即时通信单元可以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以使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向即时通信单元返回安全标识,由于即时通信单元还未被授权,因此,即时通信单元无法进行登陆。即时通信单元接收到安全标识之后,已被授权允许通过应用账号与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目标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用户输入、向即时通信单元发送安全标识获取请求、即时通信单元主动发送或通过扫描显示安全标识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屏幕来获取安全标识,之后目标移动终端将包括安全标识和应用账号的授权信息发送至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该授权信息表明应用账号对应的用户已经授权即时通信单元可以通过应用账号进行登录。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到授权信息之后,授权即时通信单元通过应用账号登录并向即时通信单元发送登录完成消息,当即时通信单元接收到登录完成消息时,表明初始化完成可以传输信息。
在图2所描述的通信系统中,可穿戴设备只需可以与移动终端以无线方式通信和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即可,不需要具备2G以上的通信能力,因此,可以在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能够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和可穿戴设备20,移动终端10与可穿戴设备20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移动终端10包括辅助模块11和第一通信模块12,辅助模块11包括即时通信单元111和信息处理单元112,信息处理单元112分别连接即时通信单元111和第一通信模块12,可穿戴设备2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21、控制模块22、输入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第二通信模块21、输入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分别连接控制模块22,其中:
即时通信单元111,用于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即时信息,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并将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其中,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好友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该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
信息处理单元11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用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该好友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与可穿戴设备20通过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ZigBee连接、射频识别RFID连接、调制无线传输连接、红外连接等。移动终端10具有移动通信能力,可以以无线方式向服务器发送信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
本实施例中,当该通信系统初始化时,即时通信单元将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在该通信系统初始化之后,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到要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即时信息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该即时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包括的即时通信单元,即时通信单元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之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包括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输出该好友信息。其中,即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和第一好友标识,好友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为该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的任一种,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可以为QQ、微信、陌陌、易信、来往、探探等即时通信应用,且为多种即时通信应用中的任一种。第一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可以是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的好友,也可以不是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的好友,如陌生好友、从附近搜索到的好友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中转服务器30,其中:
即时通信单元111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即时通信单元111在初始化时,通过中转服务器30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中转服务器30,用于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中转服务器30,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并发送至即时通信单元111;
即时通信单元111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方式具体为:
即时通信单元111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通过中转服务器30发送的好友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通信系统初始化时,当即时通信服务器提供与即时通信单元通信的接口时,即时通信单元可以直接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当即时通信服务器未提供与即时通信单元通信的接口时,即时通信单元可以通过中转服务器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以便即时通信单元通过中转服务器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在接收到该好友信息之后,向第一通信模块12发送是否接收该好友信息的提示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还用于输出该提示信息;
输入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针对该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确认指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确认指令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确认指令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响应该确认指令,执行所述的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好友信息之后,可以将好友信息包括的第一信息内容、第一应用标识和第一好友标识一次性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提醒用户接收到好友信息,当接收到用户输入读取好友信息的读取指令,输出好友信息。也可以先向可穿戴设备发送是否接收好友信息的提示信息,由可穿戴设备输出提示信息,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认指令时,将确认指令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好友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输出好友信息。其中,提醒用户的方式可以为振动、语音、显示屏亮、LED灯闪及其组合等方式。输出好友信息和提示信息的方式可以为语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其中,第一好友标识是发送好友信息的用户的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输入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该查询信息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查询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查询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查询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第一通信模块12发送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确认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确认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24;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该确认信息;
输入模块23,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内容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将第二信息内容、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并发送至即时通信单元111;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将移动终端接收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提醒用户接收到信息,以便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接收信息;也可以将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发送给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先将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的查询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查询信息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以便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第二信息内容和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当可穿戴设备输入的第二信息内容、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的格式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预设格式不同时,在发送之前,先由移动终端包括的信息处理单元将第二信息内容、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不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不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提示消息,以便用户停止为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发送信息、在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中添加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或重新输入正确的第二好友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通信系统包括中转服务器30时,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方式具体为: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通过中转服务器30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中转服务器30,还用于接收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的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并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输入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发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模块22,该发送信息包括第三信息内容、第三应用标识和第三好友标识;
控制模块22,还用于将该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21;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该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第一通信模块12,还用于将该发送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12;
信息处理单元112,还用于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将该发送信息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即时通信单元111;
即时通信单元111,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将包括第三信息内容、第三应用标识和第三好友标识的发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移动终端将第三信息内容和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当可穿戴设备输入的发送信息的格式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二预设格式不同时,在发送之前,先由移动终端包括的信息处理单元将发送信息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
本实施例中,若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不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不存在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提示消息,以便用户停止为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发送信息、在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中添加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或重新输入正确的第三好友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通信系统包括中转服务器30时,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方式具体为:即时通信单元111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通过中转服务器30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中转服务器30,还用于接收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的转换的发送信息,并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将发送信息输入可穿戴设备。当输入方式为语音时,输入模块为语音输入模块,如麦克风等;当输入方式为文字时,输入模块为文字输入模块,如显示屏、按键等。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一次性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内容、好友标识和应用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也可以先通过可穿戴设备将好友标识和应用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当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信息时,再将信息内容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至移动终端,具体选用哪种发送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选择。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信息处理单元112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的方式具体为:
将该好友信息转换为第三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12。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格式与可穿戴设备能够输出的信息的格式不同时,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到好友信息之后,先将该好友信息的格式转换为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并输出的第三预设格式,以便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好友信息并输出。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喇叭等以语音的方式输出该好友信息,也可以通过显示屏以文字、动画、视频的方式输出该好友信息,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显示屏相结合输出,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启动可穿戴设备之后,还需要建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可以是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起的连接请求,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向移动终端发起的连接请求,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即时通信单元111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以触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向即时通信单元111发送安全标识;
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安全标识,以触发目标移动终端获取安全标识并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包括安全标识和目标移动终端上已登录的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应用账号的授权信息,以触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授权即时通信单元111通过应用账号登录其中目标移动终端是已被授权允许通过应用账号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
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登录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中,在初始化时,即时通信单元可以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以使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向即时通信单元返回安全标识,由于即时通信单元还未被授权,因此,即时通信单元无法进行登陆。即时通信单元接收到安全标识之后,已被授权允许通过应用账号与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目标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用户输入、向即时通信单元发送安全标识获取请求、即时通信单元主动发送或通过扫描显示安全标识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屏幕来获取安全标识,之后目标移动终端将包括安全标识和应用账号的授权信息发送至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该授权信息表明应用账号对应的用户已经授权即时通信单元可以通过应用账号进行登录。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到授权信息之后,授权即时通信单元通过应用账号登录并向即时通信单元发送登录完成消息,当即时通信单元接收到登录完成消息时,表明初始化完成可以传输信息。
在图3所描述的通信系统中,可穿戴设备只需可以与移动终端以无线方式通信和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即可,不需要具备2G以上的通信能力,因此,可以在实现即时通信的同时,能够缩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降低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要求、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和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辅助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即时通信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当该通信系统初始化时,即时通信单元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直接或间接连接;在该通信系统初始化之后,当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到要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即时信息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该即时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的即时通信单元,即时通信单元利用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类型获取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根据所述即时信息和第一应用标识生成好友信息,之后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该好友信息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输出该好友信息;
当用户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信息时,用户可通过可穿戴设备一次性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内容、好友标识和应用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或者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先将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的查询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查询信息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存在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其后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将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第二信息内容和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好友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是否接收所述好友信息的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提示信息;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指令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确认指令,执行所述的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第二应用标识和第二好友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存在所述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的确认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确认信息;
所述输入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内容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内容、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二好友标识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二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二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发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发送信息包括第三信息内容、第三应用标识和第三好友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包括的好友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若存在,将所述发送信息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还用于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和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以使该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转换的第三信息内容发送至转换的第三好友标识对应的好友,其中,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是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中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将所述好友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方式具体为:
将所述好友信息转换为第三预设格式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即时通信模块,所述即时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通过所述即时通信模块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即时通信模块,用于在初始化时,与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即时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通过所述即时通信模块发送的好友信息。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中转服务器,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通过所述中转服务器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中转服务器,用于在初始化时,与所述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所述中转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单元;
所述即时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通过所述中转服务器发送的好友信息。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在初始化时,与多种即时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为:
向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以触发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向所述即时通信单元发送安全标识;
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安全标识,以触发目标移动终端获取所述安全标识并向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安全标识和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已登录的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对应的应用账号的授权信息,以触发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授权所述即时通信单元通过所述应用账号登录,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是已被授权允许通过所述应用账号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目标即时通信服务器发送的登录完成消息。
CN201510073396.7A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通信系统 Active CN104660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3396.7A CN104660494B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通信系统
PCT/CN2016/071967 WO2016127783A1 (zh) 2015-02-11 2016-01-25 一种通信系统
US15/675,020 US10484842B2 (en) 2015-02-11 2017-08-11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3396.7A CN104660494B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494A CN104660494A (zh) 2015-05-27
CN104660494B true CN104660494B (zh) 2018-11-27

Family

ID=5325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3396.7A Active CN104660494B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4842B2 (zh)
CN (1) CN104660494B (zh)
WO (1) WO20161277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0494B (zh) 2015-02-11 2018-11-27 深圳市奔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
CN104967557B (zh) 2015-05-28 2017-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331302B (zh) * 2015-06-30 2019-10-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5577527B (zh) * 2015-12-28 2019-12-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与微信平台的交互方法、装置和智能手表
CN106528645A (zh) * 2016-10-13 2017-03-22 深圳缪斯智能珠宝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戒指远程信息推送的方法
CN110492936B (zh) * 2019-08-08 2021-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添加好友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380956B (zh) * 2019-08-22 2021-06-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即时通信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216A (zh) * 2014-07-31 2014-1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可穿戴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159206A (zh) * 2014-08-19 2014-11-19 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设备的短信系统及其短信处理方法
CN104243484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301886A (zh) * 2014-10-21 2015-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读取方法及系统、终端、可穿戴设备
CN104320406A (zh) * 2014-11-07 2015-01-28 深圳市鸿宇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8424A1 (en) * 2002-10-16 2004-04-22 Nokia Corporation Web services via instant messaging
US7143118B2 (en) * 2003-06-13 2006-11-28 Yaho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ert delivery architecture
AU2003253373A1 (en) * 2003-08-01 2005-0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US8521155B2 (en) * 2007-12-21 2013-08-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resence-based call switching
US9495456B2 (en) * 2012-06-25 2016-11-15 Google Inc. Selecting, ranking, and/or presenting microsite content
US9448839B2 (en) * 2013-03-08 2016-09-2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Backoff job queue polling mechanism
US9553833B2 (en) * 2013-12-06 2017-01-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nfidential messages in a group chat
KR102102647B1 (ko) * 2014-02-21 2020-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리시버 및 그 제어 방법
DK3117577T3 (da) * 2014-03-12 2019-09-23 Tencent Tech Shenzhen Co Ltd Fremgangsmåde og indretning til at kontrollere perifere indretninger via en social netværksplatform.
US9639522B2 (en) * 2014-09-02 2017-05-02 Goog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determining edit rules for rewriting phrases
US20160179855A1 (en) * 2014-12-23 2016-06-23 Yahoo! Inc. Ubiquitous content access and management
CN104660494B (zh) * 2015-02-11 2018-11-27 深圳市奔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216A (zh) * 2014-07-31 2014-1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可穿戴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159206A (zh) * 2014-08-19 2014-11-19 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设备的短信系统及其短信处理方法
CN104243484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301886A (zh) * 2014-10-21 2015-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读取方法及系统、终端、可穿戴设备
CN104320406A (zh) * 2014-11-07 2015-01-28 深圳市鸿宇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39537A1 (en) 2017-11-23
US10484842B2 (en) 2019-11-19
CN104660494A (zh) 2015-05-27
WO2016127783A1 (zh)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0494B (zh) 一种通信系统
CN105141568B (zh) 安全通信通道建立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4702665B (zh) 信息分享方法和信息分享装置
CN104320163B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6657521A (zh) 一种智能设备语音交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33852B (zh) 一种通过蓝牙设备实现的远程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1098166B (zh) 一种通信设备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08090A (zh) 现场智能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CN104205998A (zh) 用于在蓝牙网络中中继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91217B (zh) 一种分体手机
CN103392328A (zh) 远程控制通讯终端工作的服务器和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4679254A (zh) 基于脑电波实时感应耳机的手机交互系统
CN102647368A (zh) 基于蓝牙的即时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7483320A (zh) 一种群组创建的方法及服务器
KR101990489B1 (ko)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하여 http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61014A (zh) 一种web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2404321A (zh) 一种多终端信息同步系统以及方法
CN105306695B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629919B (zh) 即时通信中用以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204887029U (zh) 一种新型wifi芯片连接路由器的配置系统
CN101951438A (zh) 智能交友装置
CN106571845A (zh) 一种智能手环微信通讯系统
KR20150094197A (ko) 스마트워치 및 그 커뮤니케이션 방법
JP4383700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CN103167432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实现近场信息发送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9

Address after: Qianhai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Qianhai District of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BENPA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7 2 unit 5C, sunshine palm garden, former sea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51800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Ren Baogang

Applicant before: Huang Yong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