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687A -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687A
CN104654687A CN201510004649.5A CN201510004649A CN104654687A CN 104654687 A CN104654687 A CN 104654687A CN 201510004649 A CN201510004649 A CN 201510004649A CN 104654687 A CN104654687 A CN 104654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emperature
fluid reservoir
saturated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46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687B (zh
Inventor
何一坚
张胜
李�荣
王祎
陈光明
唐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00046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储液罐中冷凝液压的初始增压比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值,以使得系统性能COP(制冷能效比)最大,且储液罐在冷却子过程冷却水量最小。最佳初始增压比只由制冷剂种类,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决定;但可以通过调整储液罐体积和制冷阶段的时长取得。对于实际存在的系统,制冷种类,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制冷量和储液罐体积是确定的,从而取最佳初始增压比时,制冷阶段的时长是唯一确定的。只需要相应地控制制冷阶段时长,即可使得系统工作在最佳初始增压比状态,从而使得COP最优,冷却水用量最少。实现方式简单,效果明显,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广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大有裨益。

Description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喷射器能够利用高压流体提升低压流体的压力。喷射制冷系统利用喷射器取代传统制冷系统中的机械压缩机,如图1所示,其中1为发生器,2为蒸发器,3为冷凝器,4为喷射器,5为液体泵,6为节流阀。喷射制冷系统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有利于缓减能源和环境压力。
从冷凝器3出来的一部分液体用作制冷,另一部分液体弥补发生器1产生高温高压所减少的液体。但在冷凝液进入发生器1之前,需经过加压才能顺利进入发生器1。常规喷射制冷系统利用液体循环泵给冷凝液加压以将其输送进发生器1。在常规喷射制冷系统,液体循环泵是唯一的耗电部件,取消其可使得该系统更为理想地应用于电能限制场合。同时,液体循环泵易出故障和维修不便的问题使得系统不稳定性上升。所以有了无泵式喷射制冷系统。
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利用发生器的高温高压蒸气平衡储液罐中的冷凝液以实现冷凝液增压目的,从而取消了液体循环泵,如图2所示,其中标号7、8、9、10、11和12均表示切换阀,13为喷射器,14为蒸发器,15为节流阀,16为冷凝器,17为储液罐,18为冷却水套管,19为发生器。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一个运行周期,可分为制冷阶段和增压阶段。在开机前,图中所有的切换阀都处于关闭状态。打开切换阀7、切换阀8和切换阀12,开始制冷阶段。高温高压流体通过切换阀7从发生器19进入喷射器13作为工作流体将从蒸发器14中出来的低温低压流体引射进喷射器13,在喷射器13中两者混合平衡能量,以中温中压的混合流体从喷射器13出口出来,进入冷凝器16。混合流体在冷凝器16中放热冷凝后,一部分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在蒸发器14中蒸发提供冷量,另一部分存储在储液罐17中。待储液罐17中冷凝液液位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发生器19需要的液体不足时,关闭切换阀7和切换阀8,系统结束制冷阶段。加压阶段由加压,回液和冷却三个子过程构成。打开切换阀10,系统进入加压子过程。发生器19产生的高温高压液体进入储液罐17,将储液罐17中的冷凝液升温升压;直至储液罐17中的冷凝液的温度和压强与发生器19中的相同时,打开切换阀11,此时系统由加压阶段的加压子过程进入回液子过程。当储液罐17的布置位置高于发生器19时,储液罐17中的高温高压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发生器19,发生器19中的高温高压蒸气继续进入储液罐17以平衡发生器19和储液罐17的压力;当储液罐17的布置位置不高于发生器19时,在来自发生器19的高温高压蒸气推动下,储液罐17中的高温高压液体进入发生器19。当储液罐17中无液体剩余时,关闭切换阀10和切换阀11,结束回液子过程;打开切换阀9,关闭切换阀12,开始冷却子程序。直至储液罐17的压力降至满足冷凝器冷凝液进入要求(冷凝器向储液罐输液结束后,储液罐的中制冷剂处于温度为冷凝温度的气液两相状态),关闭切换阀9,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完成。该工作周期切换阀的动作,如表格1所示。
表1.蒸气增压喷射器制冷系统(单储液罐)一个周期内切换阀动作
注:标记“√”和“×”分别表示状态“开”和“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循环泵式蒸压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流程优化方法以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在现有的蒸气增压装置的基础实现上,仅需要调整制冷阶段的时长t1,即可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中至少包括有一套用于气化制冷剂的发生器以及与发生器相连用于中转回收冷凝剂的储液罐,系统运行包括制冷阶段和增压阶段;所述增压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加压,回液和冷却三个子过程;系统运行时根据制冷阶段的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预设初始增压比,所述初始增压比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储液罐中制冷剂气体与制冷剂液体的体积比;根据所述预设初始增压比计算并控制制冷阶段的时长,使储液罐在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具有预设的初始增压比即最佳初始增压比。
初始增压比γ定义为加压子过程刚开始时,储液罐中制冷剂气体与制冷剂液体的体积比。在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中,在其他参数不变时,存在最佳初始增压比,以使得系统性能COP(制冷能效比)最大,且储液罐在冷却子过程冷却水量最小。预设初始增压比即最佳初始增压比由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制冷剂种类决定。
具体可以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初始增压比:
( h bg - h siiL ) v siiL = γ × ( h bg - h sig ) ( 1 + γ ) × v sig + h bg - h siL ( 1 + γ ) × v siL
式中:
γ为初始增压比;
vsig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工作流体的饱和气体比体积;
vsiL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工作流体的饱和液体比体积;
hbg为蒸气发生室向液体加压室输出的饱和气体工作流体的焓值;
hsig、hsiL分别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即进液温度下的液体加压室中饱和气体工作流体和饱和液体工作流体的焓值;
vsiiL为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即出气温度下的液体加压室中饱和气体工作流体的比体积;
hsiiL为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即出气温度下的液体加压室中饱和气体工作流体的焓值。
而调整引射比、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储液罐体积、制冷量、制冷剂种类和制冷阶段时长可以改变初始增压比。在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应用中,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制冷量、储液罐体积和制冷剂种类按照一定的要求确定;引射比由喷射器尺寸、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确定,可以通过实验测得或者通过模拟得到。所以,最佳初始增压比可以仅通过调整制冷阶段的时长t1实现;制冷阶段的时长t1的调整可以通过控制位于发生器和喷射器之间的切换阀、及位于冷凝器与储液罐之间的切换阀(两切换阀开关状态相同,开关操作同步)实现。
根据如下公式由初始增压比计算制冷阶段的时长:
γ ( 1 + γ ) × v sig + 1 1 + γ × v siL = Q c 1 × t 1 V × w × ( h eg - h eL ) + 1 v g 3
Qc1为制冷量;
w为喷射器的引射比;
V为储液罐体积;
t1为制冷阶段的时长;
vg3为回液子过程中,即发生温度下,发生器需要向储液罐提供的高温高压蒸气的比体积;
heg、heL分别是处于蒸发温度时饱和气态制冷剂、饱和液态制冷剂的焓值。
结合到本发明应用的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可以通过位于发生器与喷射器之间的切换阀7、及位于冷凝器与储液罐之间的切换阀8(两切换阀开关状态相同,开关操作同步)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来控制制冷阶段的时长。
低温低压的储液罐在加压子过程中,冷凝液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强(在气液两相平衡状态时,温度和压强一一对应)的升高而变小,如图3所示,为常用制冷剂R134a、R142b、R123和R717的饱和气态(用下标“g”表示)和饱和液态(用下标“L”表示)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数据来自软件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在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原先的冷凝液体积膨胀。而由发生器传递给储液罐用来加压的高温高压蒸气经过热平衡过程也冷却成液体。所以加压子过程结束后,储液罐中的液态制冷剂体积增加。如果初始增压比过小,即初始增压时,储液罐中液态制冷剂体积过大,则加压子过程结束时,甚至在加压过程中,因储液罐中的液态制冷剂体积增加过度而有压力未达到回液要求的液态制冷剂由储液罐溢出,扰乱发生器的正常工作,从而使得整个制冷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如果初始增压比过大,即初始增压时,储液罐中冷凝液体积过小,意味着储液罐体积相对增大,则在回液子过程结束时,储液罐中剩余的高温高压蒸气越多。这部分高温高压蒸气不但无法被利用,而且需要消耗冷却水。所以,当初始增压比过大时,被浪费的热量和冷却水量增大,系统性能下降。为了使得系统稳定运行且同时具备最佳性能(最大COP和最少冷却水量),所以初始增压比不宜不大,亦不宜过小。当取得一个的初始增压比,使得增压过程结束时,储液罐中原先的低温低压的冷凝液正好充满整个储液罐,没有空隙,也就没有多余的体积来浪费热量,这样的预设初始增压比即为最佳初始增压比。
本发明主要算法原理如下:
在增压阶段加压子过程刚开始时,储液罐中气体的体积为Volsig,液体的体积为VolsiL,则初始增压气液比γ的数学表达式为:
γ = Vol sig Vol siL - - - ( 1 )
在增压阶段加压子过程中,发生器为了将储液罐中的冷凝液增压到回液要求,需向储液罐中输入气体质量为Mg2。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即在回液子过程开始时,储液罐中的冷凝液的质量Msii为,
Msi+Mg2=Msii    (2)
其中Msi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的储液罐中的冷凝液的质量,包括气体质量Msig和液体质量MsiL,即,
Msig+MsiL=Msi    (3)
其中,
Msig=Volsig*vsig    (4)
MsiL=VolsiL*vsiL    (5)
其中vsig、vsiL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制冷剂的饱和气体比体积和饱和液体比体积,由制冷剂种类、所处的状态(饱和气体或者饱和液态)和温度决定。
所以,
vsig=volume(制冷剂种类,T=Tsi,X=1)    (6)
vsiL=volume(制冷剂种类,T=Tsi,X=0)    (7)
其中T表示温度,Tsi表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储液罐的温度。X表示干度,“X=1”表示饱和气体,“X=0”表示饱和液体。
加压子过程刚开始,储液罐的温度和冷凝器的温度Tc相同,即,
Tsi=Tc    (8)
制冷剂气体所占体积和液体所占体积之和即为整个储液罐体积V,则
Volsig+VolsiL=V    (9)
加压子过程结束时(相当于回液子过程开始时)储液罐中的质量Msii包括气体质量Msiig和液体质量MsiiL,即,
Msiig+MsiiL=Msii    (10)
Msiig=Volsiig*vsiig    (11)
MsiiL=VolsiiL*vsiiL    (12)
vsiig=volume(制冷剂种类,T=Tsii,X=1)    (13)
vsiiL=volume(制冷剂种类,T=Tsii,X=0)    (14)
Vsiig+VolsiiL=V
其中,Tsii表示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储液罐的温度。此时储液罐的温度和发生器的温度Tg相同,即,
Tsii=Tg    (15)
整个加压子过程,能量守恒,则,
Mg2×hbg+Msig×hsig+MsiL×hsiL=Msiig×hsiig+MsiiL×hsiiL    (16)
其中hbg为发生器向储液罐输出的饱和气体制冷剂的焓,hsig、hsiL分别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储液罐中饱和气体制冷剂和饱和液体制冷剂的焓值,hsiig、hsiiL分别为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储液罐中饱和气体制冷剂和饱和液体制冷剂的焓值。饱和制冷剂的焓值由制冷剂的种类,饱和状态(饱和气态或饱和液态)和所处的温度决定,所以
hbg=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g,X=1)    (17)
hsig=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si,X=1)    (18)
hsiL=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si,X=0)    (19)
hsiig=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sii,X=1)    (20)
hsiiL=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sii,X=0)    (21)
在回液过程中,发生器需要向储液罐提供的高温高压蒸气的质量为Mg3,则
Mg3=Volg3*vg3    (22)
其中,
vg3=volume(制冷剂种类,T=Tg,X=1)    (23)
这部分高温高压的蒸气填充了回液刚开始时,即加压子过程刚结束时,储液罐中制冷剂液体所占的体积,所以,
Volg3=VolsiiL    (24)
储液罐给发生器回液的液态制冷剂弥补了发生器产生蒸气损失的液态制冷剂,所以
MsiiL=Mg1+Mg2+Mg3    (25)
其中,Mg1为发生器在制冷阶段提供的高温高压的蒸气,用作喷射器的冷凝气体,则,
M g 1 = M p w - - - ( 26 )
其中w为引射比,由喷射器结构尺寸,制冷剂种类,喷射器工作流体温度,引射流体温度和混合流体的温度,即发生温度Tb,蒸发温度Te和冷凝温度Tc决定,
w=w(喷射器结构尺寸,制冷剂种类,Tg,Te,Tc)     (27)
Mp为引射流体的质量,由制冷剂种类,制冷量Qc1和蒸发温度Te决定。
M P = Q c 1 × t 1 h eg - h eL - - - ( 28 )
其中,t1为一个周期内制冷阶段的时长,heg、heL分别是处于蒸发温度的饱和气态制冷剂、饱和液态制冷剂的焓值,即
heg=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e,X=1)    (29)
heL=enthalpy(制冷剂种类,T=Te,X=0)    (30)
当选取最佳气液比时,储液罐的液态制冷剂经加压子过程,体积增加到正好占满整个储液罐,即
Volsiig=0    (31)
所以,
VolsiiL=V    (32)
由式(1)-(32),可得,
( h bg - h siiL ) v siiL = γ × ( h bg - h sig ) ( 1 + γ ) × v sig + h bg - h siL ( 1 + γ ) × v siL - - - ( 33 )
以上式子中,焓值和比体积可以利用物性软件查询,如EES、REFPROP。而焓值和比体积只由制冷剂的种类和制冷剂所处的状态(饱和状态下,指气态或者液态,及温度)决定。
根据式(33)可知最佳初始增压比只由制冷剂种类,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决定。对于实际的喷射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受冷凝器冷源限制,制冷剂种类根据一旦选定就不变更换;发生温度可以在热源的温度允许的范围内来优化选取。
在整个周期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加压子过程开始进行时,储液罐中制冷剂的质量为上个周期冷却子过程结束后储液罐中剩余的制冷剂的质量和制冷阶段冷凝器向储液罐提供的冷凝液的质量之合。对增压系统,即发生器和储液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冷凝器向储液罐提供的用作发生器回液的冷凝液的质量和发生器向喷射器提供的工作流体的质量相同,即
Msig+MsiL=Mg1+Mg3+Msiig    (34)
所以,
γ ( 1 + γ ) × v sig + 1 1 + γ × v siL = Q c 1 × t 1 V × w × ( h eg - h eL ) + 1 v g 3 - - - ( 35 )
当制冷剂种类,发生温度,冷凝温度确定时,最佳初始增压比γ确定,蒸发温度和制冷量Qc1根据设计任务可确定,喷射器引射比w由喷射器性能曲线给定(实验测得或通过模拟取得),则为了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系统的自由度为2,即制冷阶段的时长t1和储液罐体积V。对现有的系统,储液罐的体积V已经确定,则只需要根据式(33)和式(35)调整相应的制冷阶段时长t1,即可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使得系统的性能最优。针对现存系统(储液罐体积已定)优化发生温度时,则可根据发生温度确定制冷阶段的时长,以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
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包括单储液罐蒸气增压系统,并联式多储液罐蒸气增压系统,多套并联的蒸气增压系统(可以连续制冷)等,都存在最佳初始增压比;不仅如此,对于以常用的制冷剂为制冷工质的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包括R134a,R142b,R123,R717等制冷剂的饱和液态密度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少,也都存在最佳初始增压比。
通过本发明的研究表明当初始增压比过小时,系统的稳定运行会受到干扰。当初始增压比过大时,系统的COP变小,冷却子过程中冷却水负荷增大。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系统性能COP最大,冷却子过程中冷却水负荷最小。
最佳初始增压比只由系统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制冷剂种类决定。当制冷剂种类、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制冷量、引射比和储液罐体积确定时,通过本发明控制方法仅需调整制冷阶段时长就可以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喷射制冷原理图;
图2现有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原理图(单储液罐);
图3为制冷剂饱和液态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5
以图2所示系统为例,以R134a为制冷剂,制冷量Q为2KW,蒸发温度为10℃,冷凝温度为30℃,储液罐体积为0.013m3。R134a的饱和液态和饱和气态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根据式(33)可知,在确定了制冷剂种类和冷凝温度下,最佳初始增压比仅由发生温度决定。表2中实施例1~15中给出了在80-94℃的发生温度下,对应的最佳初始增压比的值。
通过软件(可参见A.Khalil,M.Fatouh,E.Elgendy,Ejector design andtheoretical study of R134a ejector refrigeration cycl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refrigeration 2011;34:1684–1698)模拟得到以R134a为制冷剂的喷射制冷系统在10℃的发生温度,30℃的冷凝温度下,80-94℃的发生温度最佳尺寸对应的引射比w的值如表2所示。
因为引射比、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制冷量、制冷剂种类和储液罐体积都已确定,所以根据式(35)可知,最佳初始增压比可以仅通过根据发生温度调整制冷阶段的时长t1实现。80-94℃的发生温度对应的制冷阶段的时长t1的控制值如表2所示。制冷阶段的时长t1可以通过控制图2中切换阀7和切换阀8的开关频率进行。
在80-94℃的发生温度下,通过控制图2中的切换阀7和切换阀8使得系统运行在最佳初始增压比,对应的系统性能COP和冷却子过程冷却水负荷Qcool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发生温度下取最佳初始增压最佳比的系统参数
对比例1~14
在最优发生温度84℃下,如果不按照使得系统运行在最佳初始增压比的制冷阶段时长来调整图2中切换阀7和切换阀8的切换频率,而按照固定的初始增压比对应的制冷阶段时长来调整图2中切换阀7和切换阀8的切换频率,则相应的COP和Qcool的值如表3所示。
表3.初始增压比对系能系统的影响
表3可见,随着初始增压比偏离最佳初始增压比的值的增大,即制冷阶段时长的减少,系统性能COP相应地减少。储液罐体积是固定的,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也确定,但是由于制冷阶段的时长随着初始增压比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冷却子过程结束后的储液罐的温度可以相应地增加,冷却子过程中所需的冷却水负荷相应地减少。但是随着初始增压比偏离最佳初始增压比的值增大,系统性能COP降低,相对而言,产生单位冷量所需的冷却子过程的冷却水负荷增大。制冷阶段时长减少3s,COP大约下降0.15%。系统性能能COP对于制冷阶段时长的敏感性高,所以精确控制制冷阶段时长以减少初始增压比偏离最佳初始增压比的值直至取得最佳初始增压比,对提升系统性能的意义重大。

Claims (4)

1.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中至少包括有一套用于气化制冷剂的发生器以及与发生器相连用于中转回收冷凝剂的储液罐,系统运行包括制冷阶段和增压阶段;所述增压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加压,回液和冷却三个子过程;其特征在于,系统运行时根据制冷阶段的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预设初始增压比,所述初始增压比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储液罐中制冷剂气体与制冷剂液体的体积比;根据所述预设初始增压比计算并控制制冷阶段的时长,使储液罐在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具有预设的初始增压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初始增压比:
( h bg - h siiL ) v siiL = γ × ( h bg - h sig ) ( 1 + γ ) × v sig + h bg - h siL ( 1 + γ ) × v siL
式中:
γ为初始增压比;
vsig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工作流体的饱和气体比体积;
vsiL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工作流体的饱和液体比体积;
hbg为蒸气发生室向液体加压室输出的饱和气体工作流体的焓值;
hsig、hsiL分别为加压子过程开始时即进液温度下的液体加压室中饱和气体工作流体和饱和液体工作流体的焓值;
vsiiL为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即出气温度下的液体加压室中饱和气体工作流体的比体积;
hsiiL为加压子过程结束时即出气温度下的液体加压室中饱和气体工作流体的焓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由初始增压比计算制冷阶段的时长:
γ ( 1 + γ ) × v sig + 1 1 + γ × v siL = Q cl × t 1 V × w × ( h eg - h eL ) + 1 v g 3
Qcl为制冷量;
w为喷射器的引射比;
V为储液罐体积;
t1为制冷阶段的时长;
vg3为回液子过程中,即发生温度下,发生器需要向储液罐提供的高温高压蒸气的比体积;
heg、heL分别是处于蒸发温度时饱和气态制冷剂、饱和液态制冷剂的焓值。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发生器与喷射器之间的切换阀、及位于冷凝器与储液罐之间的切换阀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来控制制冷阶段的时长。
CN201510004649.5A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54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4649.5A CN104654687B (zh)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4649.5A CN104654687B (zh)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87A true CN104654687A (zh) 2015-05-27
CN104654687B CN104654687B (zh) 2017-01-11

Family

ID=5324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46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54687B (zh)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68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601A (zh) * 2017-02-24 2017-06-27 重庆大学 一种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发生温度设定方法
CN106958961A (zh) * 2017-02-24 2017-07-18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火用”效率计算的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设计时发生温度的设定方法
CN107036326A (zh) * 2017-05-24 2017-08-11 苟仲武 一种利用射流负压的双温压缩式热泵工作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901296A (zh) * 2021-02-04 2021-06-04 浙江大学 一种实现无泵过程热回收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方法及装置
CN113758074A (zh) * 2021-09-16 2021-12-07 上海海洋大学 基于软件的热力学分析验证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8970A1 (fr) * 1998-05-25 1999-11-26 Austria Haus Technik Aktienge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degivrage par condensation et/ou sous-refroidissement de fluide frigorigene
CN101153757A (zh) * 2006-09-28 2008-04-02 上海理工大学 新型太阳能燃气喷射制冷系统
CN102620465A (zh) * 2012-04-09 2012-08-01 浙江大学 无泵喷射式制冷机
KR20130127624A (ko) * 2012-05-15 2013-11-25 하림 엔지니어링(주) 고온 호기성 발효를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
CN104132486A (zh) * 2014-07-11 2014-11-05 浙江大学 一种无泵式热喷射制冷循环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8970A1 (fr) * 1998-05-25 1999-11-26 Austria Haus Technik Aktienge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degivrage par condensation et/ou sous-refroidissement de fluide frigorigene
CN101153757A (zh) * 2006-09-28 2008-04-02 上海理工大学 新型太阳能燃气喷射制冷系统
CN102620465A (zh) * 2012-04-09 2012-08-01 浙江大学 无泵喷射式制冷机
KR20130127624A (ko) * 2012-05-15 2013-11-25 하림 엔지니어링(주) 고온 호기성 발효를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
CN104132486A (zh) * 2014-07-11 2014-11-05 浙江大学 一种无泵式热喷射制冷循环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J.HUANG等: "Development of an ejector cooling system with thermal pumping eff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
JIN HUA WANG等: "Performance of ejector cooling system with thermal pumping effect using R141b and R365mfc",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彭光前等: "无泵循环喷射式制冷系统比较分析", 《制冷》 *
徐振立等: "一种空调用新型无泵喷射制冷系统", 《暖通空调》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601A (zh) * 2017-02-24 2017-06-27 重庆大学 一种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发生温度设定方法
CN106958961A (zh) * 2017-02-24 2017-07-18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火用”效率计算的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设计时发生温度的设定方法
CN106958961B (zh) * 2017-02-24 2019-06-18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火用”效率计算的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设计时发生温度的设定方法
CN106895601B (zh) * 2017-02-24 2019-06-18 重庆大学 一种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发生温度设定方法
CN107036326A (zh) * 2017-05-24 2017-08-11 苟仲武 一种利用射流负压的双温压缩式热泵工作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901296A (zh) * 2021-02-04 2021-06-04 浙江大学 一种实现无泵过程热回收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方法及装置
CN113758074A (zh) * 2021-09-16 2021-12-07 上海海洋大学 基于软件的热力学分析验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87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4687A (zh)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EP3926257A1 (en) Transduc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929753A (zh) 双工况制冰制冷水的制冷系统
US10605124B2 (en) Hybrid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CN105378399A (zh) 带有可编程orit阀的温度控制系统
CN103644677A (zh) 基于节流闪蒸并实现再生能量自平衡的溶液再生装置
CN112502925B (zh) 太阳能地热能联合驱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7882603A (zh) 构造冷源能量回收系统、热力发动机系统及能量回收方法
CN107238228B (zh) 一种将氨水吸收和喷射复合的制冷循环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1546852A (zh) 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13071B (zh)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958961B (zh) 一种基于“火用”效率计算的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设计时发生温度的设定方法
CN106895601B (zh) 一种蒸气增压喷射制冷系统发生温度设定方法
CN201828076U (zh) 双工况制冰制冷水的制冷系统
CN202350305U (zh) 超低能耗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207701188U (zh) 构造冷源能量回收系统及热力发动机系统
CN207335224U (zh) Co2冷热联供模块机组
CN104731130A (zh) 一种无循环泵式蒸气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1120090U (zh) 一种利用低沸点工质热气除霜的自复叠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1209970Y (zh) 用于船舶高、低温冷库的制冷循环系统
CN2926913Y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103644675A (zh) 一种太阳能直膨式喷射制冷机
CN210861790U (zh) 双发生器连续制冷的喷射式制冷系统
CN211233436U (zh) 一种能双效制冷的二段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103206354A (zh) 一种可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中提高液体输送效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