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652B - 热动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动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652B
CN104654652B CN201510043132.7A CN201510043132A CN104654652B CN 104654652 B CN104654652 B CN 104654652B CN 201510043132 A CN201510043132 A CN 201510043132A CN 104654652 B CN104654652 B CN 104654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r
generator
connection
pipeline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1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652A (zh
Inventor
李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431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 Y02B30/625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combined with heat or power generation [CHP], e.g. trigen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动联供系统,属于热动联供与热泵技术领域。动力机向工作机提供动力,发生器和蒸发器提供排汽、向热交换器提供第二蒸汽,发生器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吸收器,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第三吸收器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发生器,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连通冷凝器,冷凝器经冷剂液泵连通蒸发器,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连通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冷凝器经第二冷剂液泵依次连通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热交换器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Description

热动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动(电)联供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水蒸气作循环介质的热力循环装置中,为使动力机(汽轮机)具有较高的内部热效率和增大其运行安全可靠性,则要求动力机出口排汽的压力和温度不能过低;这样在冬季时节,环境温度较低,而动力机出口排汽温度较高,则二者之间将会有约40℃甚至更高的温差不能加以利用;再者,以热力发电厂为代表的蒸汽动力循环系统中,排汽的品位虽然很低,但其还有的热负荷往往非常丰富,如能加以有效利用则意义重大。
现有用于冬季采暖的热动联供,亦或有其它供热用途的热动联供,相应的技术方案一般包括:(1)提高动力机出口排汽参数进行供热;(2)利用动力机中间抽汽或分段抽汽进行供热;(3)采用动力机中间抽汽为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高温热源来回收部分排汽热量进行供热。但是,这些热动联供技术措施中都没有对冷环境的充分利用。
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原理,充分利用动力机排汽与冷环境之间的温差,并考虑遵循热能梯级利用原则,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供热与动力机抽汽加热相结合,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供热需求和实现热能利用的合理化——这不仅能够实现温差的有效利用,而且能够减小或消除动力机叶片在湿蒸汽区的工作区间,增大动力机的内部热效率。
由于涉及到热用户用热参数和热负荷、排汽与冷环境之间温差大小、冷环境温度的高低、排汽含有的热负荷多少等多种具体工况,以及考虑对已有热力发电系统的适应,因此需要有多种具体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热动联供系统,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和工作机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和工作机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冷凝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5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和发生器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7.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和发生器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冷凝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7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9.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冷凝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9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1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3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5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第二蒸发器连通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7.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发生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7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9.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9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21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发生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23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吸收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第三吸收器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25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7.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吸收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第三吸收器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27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9.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三冷剂液泵和溶液节流阀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节流阀与第三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第三吸收器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29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第二蒸发器之后第二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第二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与第二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连通,第四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四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第三吸收器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和第四吸收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1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和发生器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和发生器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连通,第四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四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第三吸收器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和第四吸收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3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连接工作机,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连通,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连通,第四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四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与第三吸收器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和第四吸收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5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增设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和第三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2、5-6、11-12、19-20、25-26、31-32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热交换器,取消与热交换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取消与热交换器连通的第二蒸汽通道,取消与热交换器连通的第二冷凝液管路,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4、7-10、13-18、21-24、27-30、33-36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热交换器,取消与热交换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取消与热交换器连通的第三蒸汽通道,取消与热交换器连通的第三冷凝液管路,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下面结合图4和图8所示热动联供系统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实质:
(1)当排汽与冷环境之间温差较小,而排汽流量较大时,采用图4所示热动联供系统,分级实现部分排汽热能品位(温度)的升高。
(2)当排汽与冷环境之间温差较大,冷环境温度较低,采用单一溶液难以充分实现温差利用时,采用图8所示热动联供系统,分路实现部分排汽热能品位的升高,并使另一部分排汽热能得到充分利用。
(3)以图4为例,实际应用工程中,在第二蒸汽通道加装流量调节阀,用来调节热交换器8的热负荷,可满足实际工况变化和节能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1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2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2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动联供系统第2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中,1-发生器,2-吸收器,3-冷凝器,4-蒸发器,5-溶液泵,6-冷剂液泵,7-溶液热交换器,8-热交换器,9-动力机,10-工作机,11-第二发生器,12-第二吸收器,13-第二溶液泵,14-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第二蒸发器,16-第二冷剂液泵,17-第三发生器,18-第三吸收器,19-第三冷剂液泵,20-溶液节流阀,21-第四吸收器,22-第三溶液泵,23-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这里还要给出以下说明:
(1)新汽——指用于热功转化、压力和温度均高于抽汽的动力机用工作介质。
(2)排汽——指的是动力机出口工作介质,如汽轮机出口湿蒸汽中的低压蒸汽。
(3)第二蒸汽——动力机某一位置抽出的、压力和温度均高于排汽的工作介质。
(4)第三蒸汽——动力机某一位置抽出的、压力和温度均高于第二蒸汽的工作介质。
(5)与动力机有关,但不涉及本发明工作原理、与本发明内容无关的部件(如动力输出部件等),不在本发明表述范围。
(6)动力机出口排汽的利用——对于具体的热动联供系统来说,排汽热负荷的利用分为三种情况:①排汽热负荷全部被利用;②排汽热负荷部分被利用;③排汽热负荷不被利用。为此,采用“动力机1或还有排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这样的表述概括排汽利用情况。
(7)以图8为例,由第二发生器11、第二吸收器12、冷凝器3、第二蒸发器15、第二溶液泵13、冷剂液泵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的循环,以氨-水溶液作工质时,第二发生器被习惯称之为精馏塔——此时第二发生器11应增设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8)溶液节流阀——实际装置中,可用溶液管路重力压降取代之。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和工作机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排汽,排汽流经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动力机9还有排汽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2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和工作机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剂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提供排汽。
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2所示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4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流经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并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2提供;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1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第二发生器11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5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4所示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6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4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提供排汽。
图7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5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向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流经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第二发生器11提供排汽。
图8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提供排汽,排汽流经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提供给第二发生器11作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11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11,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1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剂蒸汽,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第二蒸发器15、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2提供,流经第二发生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之后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9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8所示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10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8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提供排汽。
图11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10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向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流经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逐步发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提供排汽。
图12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11所示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1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发生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流经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第三发生器17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在第三发生器17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提供给第二发生器11作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11的浓溶液进入第三发生器17、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第三发生器17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11,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1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剂蒸汽,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第二蒸发器15、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2提供,流经第二发生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之后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14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流经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提供给第二发生器11作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11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11,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1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剂蒸汽,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蒸发器4,流经第二发生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之后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进入蒸发器4,蒸发器4的冷剂液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分别向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15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14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提供排汽。
图16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发生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流经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第三发生器17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在第三发生器17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提供给第二发生器11作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11的浓溶液进入第三发生器17、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第三发生器17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11,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1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剂蒸汽,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蒸发器4,流经第二发生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之后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进入蒸发器4,进入蒸发器4的冷剂液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分别向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17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吸收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流经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进入第三吸收器18、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剂液,第三吸收器18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分别向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提供,第二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之后流经第三吸收器18、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18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吸收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17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提供排汽。
图19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三冷剂液泵和溶液节流阀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节流阀20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19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流经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经溶液节流阀20节流降压之后进入第三吸收器18、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剂液,第三吸收器18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分成三路——第一路经冷剂液泵6加压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2提供,第二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之后流经第三吸收器18、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2提供,第三路经第三冷剂液泵19加压进入第二蒸发器15、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三吸收器18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20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四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和第四吸收器21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9降压作功,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动力机9向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排汽,全部或部分排汽流经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对外排出;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吸收器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吸收器2的稀溶液进入第三吸收器18、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剂液,第三吸收器18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吸收器12、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2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发生器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四吸收器21提供;第四吸收器21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进入第二发生器11、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3提供,第二发生器11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进入第四吸收器21、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冷凝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3的冷剂液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冷剂液泵6加热进入蒸发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分别向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提供,第二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加压之后流经第三吸收器18、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2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图21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四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和第四吸收器21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20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热交换器8提供第三蒸汽,第三蒸汽在热交换器8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向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在蒸发器4内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9向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提供排汽。
图22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四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和第四吸收器21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21所示热动联供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机9向发生器1和蒸发器4提供第二蒸汽,第二蒸汽流经发生器1和蒸发器4、逐步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排出,动力机1向第二发生器11提供排汽。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热动联供系统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
(1)动力机出口排汽和冷环境之间的温差得以利用,实现整体系统热能利用的合理化。
(2)高品位蒸汽先作功(发电),品位降低后用于供热,符合热能梯级利用原则。
(3)给出多种具体技术方案,能够应对众多不同的实际状况,有较宽的适用范围。
(4)变工况时,能够优先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供热流程,热交换器热负荷有调节空间,这保证了系统的高效和灵活。
(5)排汽和动力机中间抽汽相结合用于吸收式热泵流程的热源,为满足不同用户和工况需求带来很好的灵活性。
(6)具有抽汽供热和凝汽供热的双重优势,较大程度避免了供热负荷变化对作功(发电)的影响。
(7)丰富了热动联供系统的类型,扩展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应用范围,有利于更好地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来实现温差的充分利用。

Claims (38)

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和工作机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和工作机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剂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7.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9.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7.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发生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19.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剂液泵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发生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外部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吸收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7.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和第三吸收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7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29.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三冷剂液泵和溶液节流阀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节流阀(20)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19)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第二蒸发器(1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9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2)连通,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第二蒸发器(15)之后第二蒸发器(15)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第二蒸发器(15)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19)与第二蒸发器(15)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冷剂液泵(19)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四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和第四吸收器(21)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1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排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第二发生器(11)和发生器(1)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四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和第四吸收器(21)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3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4)连通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一并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5.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动力机、工作机、第二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冷剂液泵、第三吸收器、第四吸收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动力机(9)连接工作机(10),动力机(9)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动力机(9)还有第三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8)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5)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2)连通,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第三吸收器(18)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第二吸收器(1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和溶液热交换器(7)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四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二发生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理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3)与第四吸收器(21)连通,第二发生器(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16)与第三吸收器(18)连通之后第三吸收器(18)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2)连通,冷凝器(3)和第四吸收器(21)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2)和第二吸收器(12)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8)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蒸发器,将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1)和蒸发器(4)之后蒸发器(4)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调整为动力机(9)增设第二蒸汽通道分别与吸收器(2)和第三吸收器(18)连通,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蒸发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6)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5-6、11-12、19-20、25-26、31-32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热交换器,取消与热交换器(8)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取消与热交换器(8)连通的第二蒸汽通道,取消与热交换器(8)连通的第二冷凝液管路,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3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4、7-10、13-18、21-24、27-30、33-36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热交换器,取消与热交换器(8)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取消与热交换器(8)连通的第三蒸汽通道,取消与热交换器(8)连通的第三冷凝液管路,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CN201510043132.7A 2014-01-27 2015-01-23 热动联供系统 Active CN104654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3132.7A CN104654652B (zh) 2014-01-27 2015-01-23 热动联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6090 2014-01-27
CN2014100460908 2014-01-27
CN201510043132.7A CN104654652B (zh) 2014-01-27 2015-01-23 热动联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52A CN104654652A (zh) 2015-05-27
CN104654652B true CN104654652B (zh) 2017-09-08

Family

ID=53246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132.7A Active CN104654652B (zh) 2014-01-27 2015-01-23 热动联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469B (zh) * 2016-05-30 2020-01-31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322832B (zh) * 2016-05-30 2020-01-31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352591B (zh) * 2016-05-30 2020-01-31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403351B (zh) * 2016-06-15 2020-03-1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440470B (zh) * 2016-06-15 2020-03-1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440468B (zh) * 2016-06-15 2020-03-1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524561B (zh) * 2016-06-15 2020-03-1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482380B (zh) * 2016-06-15 2020-03-1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440474B (zh) * 2016-06-27 2020-04-21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2883A2 (en) * 2007-05-15 2008-11-19 Ingersoll-Rand Company Integrated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201357734Y (zh) * 2009-02-25 2009-12-09 华融万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电动车用吸收式空调器
CN102331110A (zh) * 2011-08-31 2012-01-25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区域热电冷联合能源系统及其方法
CN202381129U (zh) * 2011-11-01 2012-08-15 北京科技大学 动力供给系统
CN102759265A (zh) * 2012-07-12 2012-10-3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褐煤预干燥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2883A2 (en) * 2007-05-15 2008-11-19 Ingersoll-Rand Company Integrated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201357734Y (zh) * 2009-02-25 2009-12-09 华融万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电动车用吸收式空调器
CN102331110A (zh) * 2011-08-31 2012-01-25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区域热电冷联合能源系统及其方法
CN202381129U (zh) * 2011-11-01 2012-08-15 北京科技大学 动力供给系统
CN102759265A (zh) * 2012-07-12 2012-10-3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褐煤预干燥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52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4652B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4654653B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4748439B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4654658B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4929706B (zh) 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CN104963732B (zh) 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CN206352906U (zh)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系统
CN103851823B (zh) 复合发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4864623A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4807236B (zh) 第五类吸收式热泵
CN104180557B (zh)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CN104833128B (zh) 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CN104807241B (zh) 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与第五类吸收式热泵
CN105019954B (zh) 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CN105041396B (zh) 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CN103017398A (zh) 多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4963733B (zh) 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CN106440469A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440468A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201163125Y (zh) 吸收式空调系统
CN106352590A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7421159A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6524560A (zh) 热动联供系统
CN101231044A (zh) 低能耗吸收式空调系统
CN107388618A (zh) 热动联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