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2224A -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2224A
CN104642224A CN201510044145.6A CN201510044145A CN104642224A CN 104642224 A CN104642224 A CN 104642224A CN 201510044145 A CN201510044145 A CN 201510044145A CN 104642224 A CN104642224 A CN 104642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eel
ladder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41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2224B (zh
Inventor
刘利平
王倩
帅滇
吴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441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2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2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2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2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7Hatching, e.g. incub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包括机体、进水机构、排污机构、注水机构、排水机构;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经第一阶梯管与进水机构及排污机构相连通;所述机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机体的下部设有两个注水机构。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结合鳗鲡孵化器和其他生物孵化器的设置原理,发展了一套独特的适合于鳗鲡受精卵孵化及初孵仔鱼培育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具体涉及用于孵化鳗鲡受精卵和培育鳗鲡初孵仔鱼的单体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鳗鲡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鳗鲡生活史的特殊性,其人工繁殖成为世界难题,人工养殖所需的苗种一直靠天然捕捞供给。近年来,日本鳗鲡的人工繁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0年,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结合长期对日本鳗鲡进行的远洋生态调查,对已有40余年研究历史的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涉及的亲鱼选育、催熟、催产、优质卵判别、仔鳗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人工培育的亲鳗进行催熟催产,获得少量的日本鳗鲡子二代。
在鳗鲡幼体培育的过程中,日本将鳗鲡受精卵养殖至丙烯酸树脂制的透明水槽中,此水槽设有注水装置和排水装置,两装置均位于水槽顶端位置。水箱上端装有日光灯,在饵料投放的时候,停止注水利用鳗鲡的厌光性给它照明,经过15分钟的喂食之后,将注水开关重新打开,将残留在水槽底部的食物冲洗掉。这些工作要从早上7点开始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共需进行五次,在最后的一次投食结束后,用虹吸管将鱼移至换过新鲜水的水槽中。由于频繁的操作,对仔鱼有较大的损伤,仔鱼畸形率高;同时,因为鳗鲡仔鱼原本生活在大洋的清洁海水里,长时间在水槽底部残留的饵料腐化使得水质恶化,也是导致仔鱼存活率非常低的原因。而且每天将全部鳗苗转移至新鲜水里,这也是一个很繁重的工程。目前国内没有关于河鳗初孵仔鱼培育装置及其改进方法的相关报道,申请人通过对孵育初孵仔鱼的设施研究,从而人工繁殖获得大量的河鳗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因此,本发明设计一种新型装置,对鳗鲡受精卵和初孵仔鱼进行孵化和培育。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适合河鳗孵化与培育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包括机体、进水机构、排污机构、注水机构、排水机构;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经第一阶梯管与进水机构及排污机构相连通;所述机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水管及第二阶梯管,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机体内,所述第二阶梯管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且开口向下;所述机体的下部设有两个注水机构,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延伸至机体内;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在水平方向上呈交叉分布。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材质为甲丙烯酸甲酯。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上部为顶端开口的圆柱部分。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下部为圆形横截面直径由上大到下小,且外壁呈平滑坡度的机体下部。
更优地,所述圆柱部分与机体下部连接为一体或通过法兰连接。
更优地,所述圆柱部分的外壁透明。
更优地,所述机体下部的外壁不透明。所述机体下部的外壁上涂有避光的黑色颜料。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下方还设有支架。
更优地,所述支架呈具有四个支脚的桌状。
更优地,所述支架与机体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支架与机体的形状相匹配是指,所述支架的中空部分与所述机体的圆柱部分的形状和面积相同,所述机体下部能够插入所述支架的中空部分,即所述机体能够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四个支脚固定在地面或台面上,进而有效支撑所述机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梯管为在垂直方向上管径由上粗到下细的二级阶梯直管。
优选地,所述通水孔通过中接管与所述第一阶梯管的粗管径一端呈无缝连接。所述中接管镶嵌在所述通水孔位置,并与机体下部的底端保持水平光滑,防止初孵仔鱼碰擦引起损伤。
更优地,所述中接管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阶梯管的粗管内径相等。
更优地,所述中接管的外径与所述通水孔的孔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进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阶梯管连通。
更优地,所述第一阶梯管的细管内径与所述进水管的管外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控制阀门。所述进水控制阀门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使得水流缓缓向上有一个较小的冲力,保持一个较缓的流速,以防冲击力过大对仔鱼造成伤害。同时,由于刚孵化出的鳗苗特别容易出现下颌畸形,通过流速较缓的水流向上的冲力使得鳗苗悬浮于水中,避免鳗苗下游至机体底端造成下颌畸形。
优选地,所述排污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第一阶梯管连通。
更优地,所述第一阶梯管的细管内径与所述排污管的管外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控制阀门。
所述第一阶梯管与所述进水管、排污管呈三通连接,一方面可以有效进水;另一方面,当排污时,采用粗管径可以增大排污效率,管径由粗转细可以直接控制排污时的流速。
优选地,所述排水机构的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上部的侧壁上,所述排水机构为一个,或者,所述排水机构为两个且两个排水机构的排水管沿圆柱部分上部的侧壁对称分布。
更优地,所述排水管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圆柱部分顶端之下的侧壁5±0.5cm位置。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第二阶梯管之间通过由水平转垂直向下的弯头连接。
更优地,所述排水管的管径与所述弯头的管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阶梯管为在垂直方向上管径由上细到下粗的二级阶梯直管。
更优地,所述第二阶梯管的细管径与所述弯头的管径相等。
更优地,所述第二阶梯管的粗管径的下端开口。
更优地,所述第二阶梯管的粗管径长度为8±0.5cm。
优选地,所述第二阶梯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
更优地,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0.1mm。
更优地,所述排水孔的孔间距为1±0.1mm。
更优地,所述排水孔外包有纱绢。
最优地,所述纱绢的细度为100目。该结构可阻止鳗苗随废水一同排出。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控制阀门。所述打开排水控制阀门,通过调节使得进水排水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时刻更换新水,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
优选地,所述注水机构的注水管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下部的侧壁上,所述两个注水机构的注水管沿圆柱部分下部的侧壁对称分布。
更优地,所述注水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下方与机体下部相连接处之上的侧壁5±0.5cm位置。
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在水平方向上呈交叉分布是指,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圆柱部分的水平方向的不同侧面上,所述注水管与注水管之间对称分布,所述排水管与排水管之间对称分布,所述排水管与注水管之间交叉分布。
优选地,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在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分布。
优选地,所述注水管延伸至机体内的一端上还设有鸭嘴式喷头。
更优地,所述鸭嘴式喷头为旋转式的。所述鸭嘴式喷头可旋转360°。
最优地,所述鸭嘴式喷头旋转至斜向下呈45°。使得喷出的水呈顺时针方向。
更优地,所述注水管与所述鸭嘴式喷头之间通过由水平转垂直向下的弯头连接。
最优地,所述注水管的管径与所述弯头的管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控制阀门。所述注水管的控制阀门也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控制水流速度,防止下游至机体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在机体上方根据照度设置距离。
更优地,所述日光灯的照度为500-1000lx。所述lx也叫做勒克斯(Lux),是照度单位,其物理意义是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即每平方米的流明(Lm)数,具体来说1lx=1Lm/m2
更优地,所述日光灯的外面罩有黑色灯罩。所述日光灯只有在投饵时才打开。
优选地,所述培育装置还设有与通水孔相匹配的投饵堵塞管。
所述与通水孔相匹配的投饵堵塞管是指,所述投饵堵塞管的管径与所述通水孔的孔径相等,在投饵时插进机体,堵住通水孔。
更优地,所述投饵堵塞管的管径与所述通水孔的孔径相等。
更优地,所述投饵堵塞管的一端管口堵塞。
更优地,所述投饵堵塞管的长度超过所述机体内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培育装置中使用的管为PVC管。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同时打开进水控制阀门、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保持机体内的水循环;
所述水循环是指:通过调节进水控制阀门、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使得进水排水达到平衡,时刻更换新水,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同时,使得鳗苗悬浮于水中,既避免鳗苗下游至机体底端造成下颌畸形,又避免冲力过大对鳗苗造成伤害,也防止下游至机体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
2)使用投饵堵塞管堵塞通水孔,打开日光灯,同时关闭进水控制阀门、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后,进行投饵喂食;
优选地,所述投饵堵塞管堵塞通水孔是将投饵堵塞管贯穿机体下部至第一阶梯管后堵塞通水孔。
优选地,所述投饵喂食时间为14.5-15.5分钟。更优地,所述投饵喂食时间为15分钟。
优选地,所述投饵喂食是将玻璃吸管将饵料送至机体下部的底部进行投饵喂食。
3)投饵喂食后关闭日光灯、移除投饵堵塞管,打开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污控制阀门,将饵料残渣排掉;
优选地,所述排掉饵料残渣是用水通过鸭嘴式喷头将饵料残渣通过通水孔,冲入第一阶梯管,再通过排污管将饵料残渣排掉。
4)关闭排污控制阀门,再打开进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保持机体内的水循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鳗鲡受精卵和初孵仔鱼的培育装置在孵化鳗鲡受精卵和培育鳗鲡初孵仔鱼中的用途。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结合鳗鲡孵化器和其他生物孵化器的设置原理,发展了一套独特的适合于鳗鲡受精卵孵化及初孵仔鱼培育的装置,与少量现有的鳗鲡受精卵孵化设备相比,本装置不需要对仔鱼进行转移。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效率,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通过设置进水机构和排污机构,可以及时清除水中鳗鲡幼苗喂食后剩余的饵料残渣以及死卵,从而保证水质的清新。同时,从低端进水,通过调节进水控制阀门,提供一个较小的冲力,保持一个较缓的流速,以防冲击力过大对鳗苗造成伤害。同时,由于刚孵化出的鳗苗特别容易出现下颌畸形,通过流速较缓的水流向上的冲力使得鳗苗悬浮于水中,避免鳗苗下游至机体底端造成下颌畸形。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通过设置注水机构和排水机构,调节阀门控制水流速度,防止下游至机体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同时,能够时刻更换新水,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在机体下部的外壁上涂有黑色染料,模拟海洋底部环境,有利于鳗鲡仔鱼摄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双排水管培育装置的等轴视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双排水管培育装置的前后侧视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双排水管培育装置的左右侧视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双排水管培育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单排水管培育装置的等轴视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单排水管培育装置的前后侧视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单排水管培育装置的左右侧视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单排水管培育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中投饵堵塞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机体
11   圆柱部分
12   机体下部
13   通水孔
2    进水机构
21   进水管
22   第一阶梯管
23   进水控制阀门
3    排污机构
31   排污管
32   排污控制阀门
4    注水机构
41   注水管
42   注水控制阀门
43   鸭嘴式喷头
5    排水机构
51   第二阶梯管
52   排水管
53   排水控制阀门
54   排水孔
6    投饵堵塞管
7    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包括机体1、进水机构2、排污机构3、注水机构4、排水机构5;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有通水孔13,所述通水孔13经第一阶梯管22与进水机构2及排污机构3相连通;所述机体1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机构5,所述排水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水管52及第二阶梯管51,所述排水管52延伸至机体1内,所述第二阶梯管51与排水管52的一端连通且开口向下;所述机体1的下部设有两个注水机构4,所述注水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注水管41,且所述注水管41延伸至机体1内;所述注水管41与所述排水管52在水平方向上呈交叉分布。
所述机体1的材质为甲丙烯酸甲酯。所述圆柱部分11的外壁透明,可观察鳗鲡受精卵孵化及初孵仔鱼培育情况。所述机体下部12的外壁不透明,所述机体下部12的外壁上涂有避光的黑色颜料,在投饵喂食时,鳗苗负趋光性,聚集在机体下部12,便于收集、清除饵料残渣。
如图1、5所示,所述机体1下方还设有支架7,所述支架7呈具有四个支脚的桌状。所述支架7与机体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架7的中空部分与所述机体1的圆柱部分11的形状和面积相同,所述机体1的机体下部12能够插入所述支架7的中空部分,即所述机体1能够固定在所述支架7上,所述支架7通过四个支脚固定在地面或台面上,进而有效支撑所述机体1。
如图2、3、6、7所示,所述第一阶梯管22为在垂直方向上管径由上粗到下细的二级阶梯直管;所述进水机构2包括水平设置的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与第一阶梯管22连通;所述排污机构3包括垂直设置的排污管31,所述排污管31与第一阶梯管22连通。
其中,如图2、6所示,所述通水孔13通过中接管与所述第一阶梯管22的粗管径一端呈无缝连接。所述中接管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阶梯管22的粗管内径相等。所述中接管的外径与所述通水孔13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一阶梯管22的细管内径与所述进水管21的管外径相等。所述进水管21上设有进水控制阀门23。
其中,如图3、7所示,所述第一阶梯管22的细管内径与所述排污管31的管外径相等。所述排污管31上设有排污控制阀门32。
所述第一阶梯管22与所述进水管21、排污管31呈三通连接,一方面可以有效进水;另一方面,当排污时,采用粗管径可以增大排污效率,管径由粗转细可以直接控制排污时的流速。所述中接管镶嵌在所述通水孔13位置,并与机体下部12的底端保持水平光滑,防止初孵仔鱼碰擦引起损伤。
如图4、8所示,所述排水机构5的排水管52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上,如图4所示,所述排水机构5为两个且两个排水机构5的排水管52沿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对称分布;如图8所示,所述排水机构5为一个且排水机构5的排水管52水平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上。如图4、8所示,所述注水机构4的注水管41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11下部的侧壁上,所述两个注水机构4的注水管41沿圆柱部分11下部的侧壁对称分布。如图4、8所示,所述注水管41与所述排水管42在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分布。
其中,所述排水管52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圆柱部分11顶端之下的侧壁5±0.5cm位置。所述注水管41水平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11下方与机体下部12相连接处之上的侧壁5±0.5cm位置。
如图4、8所示,所述第二阶梯管51为在垂直方向上管径由上细到下粗的二级阶梯直管。所述排水管5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阶梯管51之间通过由水平转向竖直向下的弯头连接。所述排水管52的管径与所述弯头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细管径与所述弯头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粗管径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粗管径长度为7.5-8.5cm。
如图4、8所示,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54。所述排水孔54的孔径为0.9-1.1mm。所述排水孔54的孔间距为0.9-1.1mm。所述排水孔54外包有纱绢。所述纱绢的细度为100目。该结构可阻止鳗苗随废水一同排出。所述排水管52上设有排水控制阀门53。所述打开排水控制阀门53,通过调节使得进水排水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时刻更换新水,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
如图4、8所示,所述注水管41延伸至机体1内的一端上还设有鸭嘴式喷头43。所述鸭嘴式喷头43为旋转式的。优选当所述鸭嘴式喷头43旋转至斜向下呈45°,使得喷出的水呈顺时针方向。
所述注水管41与所述鸭嘴式喷头43之间通过由水平转向竖直向下的弯头连接。所述注水管41的管径与所述弯头的管径相等。所述注水管41上设有注水控制阀门42。所述注水管41的注水控制阀门42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控制水流速度,防止下游至机体1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
所述机体1上方还设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的照度为500-1000lx。所述日光灯的外面罩有黑色灯罩。所述日光灯只有在投饵时才打开。
如图9所示,所述培育装置还设有与通水孔13相匹配的投饵堵塞管6。所述投饵堵塞管6只有在投饵时插进机体1,堵住第一阶梯管22。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管径与所述通水孔13的孔径相等。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一端管口堵塞。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长度超过所述机体1内的高度。
所述培育装置中使用的管为PVC管。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进行阐述。
实施例1
1、装置结构
使用者得到如图1所示的培育装置,如图1-4所示,该装置的桌形支架7高度为1m。所述机体1的圆柱部分11的直径为430mm,高度为300mm;所述机体下部12为直径为430mm的球体的三分之一。所述机体下部12的下端的所述通水孔13的孔径为50mm,通过中接管与之连接的第一阶梯管22为管直径50mm转20mm的直管,与第一阶梯管22呈三通连接的进水管21和排污管31的管径均为20mm。所述注水管41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所述圆柱部分11下方与机体下部12相连接处之上的侧壁对称两侧5cm位置。所述注水管41的管径为20mm,与之连接的弯头的管径为20mm。所述鸭嘴式喷头43旋转至斜向下呈45°。所述排水管52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对称两侧顶端之下5cm位置。所述排水管52的管径为20mm,与之连接的弯头的管径为20mm。所述第二阶梯管51为管径20mm转90mm的直管,其中,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管径为90mm部分的长度为8cm,且该部分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54,所述排水孔54的孔径为1mm,所述排水孔54的孔间距为1mm。所述排水孔54外包有细度为100目的纱绢。
所述机体1上方还设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的外面罩有黑色灯罩。所述日光灯的照度为500-1000lx。如图9所示,所述培育装置还设有与通水孔13相匹配的投饵堵塞管6,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一端管口堵塞,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管直径为50mm,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长度为500mm。
2、使用步骤
先打开进水控制阀门23,使进水控制阀门23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使得水流缓缓向上有一个较小的冲力,保持一个水流向上的较缓的流速,使得鳗苗悬浮于水中,既避免鳗苗下游至机体底端造成下颌畸形,又避免冲力过大对鳗苗造成伤害。
同时,注水控制阀门42也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控制水流速度,防止下游至机体1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
另外,所述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对称两侧设有的两个排水机构5中的排水控制阀门53也处于打开的状态,通过调节排水控制阀门53,使得进水排水达到平衡,时刻更换新水,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排水装置5中设有排水孔54和纱绢结构,可阻止鳗苗随废水一同排出。
当投饵时,将投饵堵塞管6插进机体1机体下部12底部的所述通水孔13,将通水孔13堵塞。然后打开机体1上方的日光灯,先关闭进水控制阀门23、注水控制阀门42以及排水控制阀门53。用玻璃吸管将饵料送至所述不透明的机体下部12的底部,由于鳗鲡的负趋光性,鳗苗会移至该处吃食。喂食15分钟后,关闭日光灯,仔鱼会浮游在水体中,此时移除投饵堵塞管6。打开注水控制阀门42,用水通过鸭嘴式喷头43将饵料残渣通过通水孔13,冲入第一阶梯管22。打开排污控制阀门32,通过排污管31将饵料残渣排掉。再关闭排污控制阀门32,重新打开进水控制阀门23,从底端进水。同时,打开排水控制阀门53,保持机体1内的水循环。
3、使用效果
采用本发明中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与现有常规饲育鳗鲡的水槽相比,具有以下改进。
A)现有鳗鲡仔鱼的培育装置的进水管是安装在水槽的上端,水是从上面进入机体,而本发明中的进水管是从水槽底部进入的,如此便可提供一个流速较缓的水流向上的冲力使得鳗苗悬浮于水中,避免鳗苗下游至机体底端造成下颌畸形。
B)现有鳗鲡仔鱼的培育水槽是完全透明的,而本发明中的水槽是圆柱部分透明,机体下部的外壁上涂有避光的黑漆。在投饵时,打开日光灯,基于鳗苗的负趋光性,会下游,机体下部涂上黑漆后会更有利于鳗苗下游至底部摄食。
C)本发明又加入了注水机构,其中,所述注水管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所述圆柱部分下方与机体下部相连接处之上的侧壁对称两侧5±0.5cm位置。目的是为了防止下游至机体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而现有鳗鲡仔鱼的培育水槽并无注水机构的设计。
D)由于仔鱼投饵阶段每天需进行5次喂食(据日本桥本博报道),按照现有装置每次的残饵便只能留在水槽里,即使有排水管更新水也无法排尽,而鳗鲡仔鱼原本是生活在外洋的清洁海水里,对细菌的抵抗力很弱,所以它会因在水槽底部残留的饵料使细菌增繁,而被侵入的细菌立刻杀死,这也是导致后期仔鱼存活率较低的原因之一。而本发明还加入了排污机构,可及时清除每次投喂之后的饵料残渣以及死苗,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而现有鳗鲡仔鱼的培育水槽并无排污机构的设计。
实施例2
1、装置结构
使用者得到如图5所示的培育装置,如图5-8所示,该装置的桌形支架7高度为1m。所述机体1的圆柱部分11的直径为240mm,高度为200mm;所述机体下部12为直径为240mm的球体的三分之一。所述机体下部12的下端的所述通水孔13的孔径为50mm,通过中接管与之连接的第一阶梯管22为管径50mm转20mm的直管,与第一阶梯管22呈三通连接的进水管21和排污管31的管径均为20mm。所述注水管41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所述圆柱部分11下方与机体下部12相连接处之上的侧壁对称两侧5cm位置。所述注水管41的管径为20mm,与之连接的弯头的管径为20mm。所述鸭嘴式喷头43旋转至斜向下呈45°。所述排水管52水平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任意一侧顶端之下5cm位置。所述排水管52的管径为20mm,与之连接的弯头的管径为20mm。所述第二阶梯管51为管径20mm转74mm的直管,其中,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管径为74mm部分的长度为8cm,且该部分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二阶梯管5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54,所述排水孔54的孔径为1mm,所述排水孔54的孔间距为1mm。所述排水孔54外包有细度为100目的纱绢。
所述机体1上方还设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的外面罩有黑色灯罩。所述日光灯的照度为500-1000lx。如图9所示,所述培育装置还设有与通水孔13相匹配的投饵堵塞管6,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一端管口堵塞,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管直径为50mm,所述投饵堵塞管6的长度为500mm。
2、使用步骤
先打开进水控制阀门23,使进水控制阀门23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使得水流缓缓向上有一个较小的冲力,保持一个水流向上的较缓的流速,使得鳗苗悬浮于水中,既避免鳗苗下游至机体1底端造成下颌畸形,又避免冲力过大对鳗苗造成伤害。
同时,注水控制阀门42也处于打开的状态,调节阀门控制水流速度,防止下游至机体1底端壁上的鳗苗长时间停留因缺氧窒息死亡。
另外,所述圆柱部分11上部的侧壁任意一侧设有的排水机构5中的排水控制阀门53也处于打开的状态,通过调节排水控制阀门53,使得进水排水达到平衡,时刻更换新水,为鳗苗提供一个较好的水环境。排水机构5中设有排水孔54和纱绢结构,可阻止鳗苗随废水一同排出。
当投饵时,将投饵堵塞管6插进机体1机体下部12底部的所述通水孔13,将通水孔13堵塞。然后打开机体1上方的日光灯,先关闭进水控制阀门23、注水控制阀门42以及排水控制阀门53。用玻璃吸管将饵料送至所述不透明的机体下部12的底部,由于鳗鲡的负趋光性,鳗苗会移至该处吃食。喂食15分钟后,关闭日光灯,移除投饵堵塞管6。打开注水控制阀门42,用水通过鸭嘴式喷头43将饵料残渣通过通水孔13,冲入第一阶梯管22。打开排污控制阀门32,通过排污管31将饵料残渣排掉。再关闭排污控制阀门32,重新打开进水控制阀门23,从底端进水。同时,打开排水控制阀门53,保持机体1内的水循环。
3、使用效果
采用本发明中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与现有常规饲育鳗鲡的水槽相比,其具体效果同实施例1中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结合鳗鲡孵化器和其他生物孵化器的设置原理,发展了一套独特的适合于鳗鲡受精卵孵化及初孵仔鱼培育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单体使用,也可以多个单元组合成一个系统;成本低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效率,非常值得推广应用。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进水机构、排污机构、注水机构、排水机构;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经第一阶梯管与进水机构及排污机构相连通;所述机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水管及第二阶梯管,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机体内,所述第二阶梯管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且开口向下;所述机体的下部设有两个注水机构,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延伸至机体内;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在水平方向上呈交叉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所述机体的上部为顶端开口的圆柱部分,下部为圆形横截面直径由上大到下小,且外壁呈平滑坡度的机体下部;所述圆柱部分的外壁透明,所述机体下部的外壁不透明;所述机体的下方还设有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管为在垂直方向上管径由上粗到下细的二级阶梯直管;所述进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阶梯管连通;所述排污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第一阶梯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控制阀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控制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的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上部的侧壁上,所述排水机构为一个,或者,所述排水机构为两个且两个排水机构的排水管沿圆柱部分上部的侧壁对称分布;所述注水机构的注水管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下部的侧壁上,所述两个注水机构的注水管沿圆柱部分下部的侧壁对称分布;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在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管为在垂直方向上管径由上细到下粗的二级阶梯直管;所述第二阶梯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外包有纱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延伸至机体内的一端上还设有鸭嘴式喷头;所述鸭嘴式喷头为旋转式的;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控制阀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控制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的外面罩有黑色灯罩;所述培育装置还设有与通水孔相匹配的投饵堵塞管。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同时打开进水控制阀门、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保持机体内的水循环;
2)使用投饵堵塞管堵塞通水孔,打开日光灯,同时关闭进水控制阀门、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后,进行投饵喂食;
3)投饵喂食后关闭日光灯、移除投饵堵塞管,打开注水控制阀门和排污控制阀门,将饵料残渣排掉;
4)关闭排污控制阀门,再打开进水控制阀门和排水控制阀门,保持机体内的水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在孵化鳗鲡受精卵和培育鳗鲡初孵仔鱼中的用途。
CN201510044145.6A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2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145.6A CN104642224B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145.6A CN104642224B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224A true CN104642224A (zh) 2015-05-27
CN104642224B CN104642224B (zh) 2017-03-29

Family

ID=53234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14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2224B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22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156A (zh) * 2016-11-14 2017-05-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对虾产卵孵化设备
CN109122514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的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9525A (ja) * 1986-05-06 1987-11-11 味野 隆道 しらすうなぎの人工産卵フ化法とその装置
CN1736185A (zh) * 2005-08-18 2006-02-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109761A (zh) * 2013-02-05 2013-05-22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鱼苗批量孵化装置
KR101441825B1 (ko) * 2013-11-26 2014-09-18 차학종 수로식 뱀장어 양식장
CN104186397A (zh) * 2014-09-04 2014-12-10 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过滤系统新型养鱼池
CN204579539U (zh) * 2015-01-28 2015-08-26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鳗鲡初孵仔鱼的单体养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9525A (ja) * 1986-05-06 1987-11-11 味野 隆道 しらすうなぎの人工産卵フ化法とその装置
CN1736185A (zh) * 2005-08-18 2006-02-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109761A (zh) * 2013-02-05 2013-05-22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鱼苗批量孵化装置
KR101441825B1 (ko) * 2013-11-26 2014-09-18 차학종 수로식 뱀장어 양식장
CN104186397A (zh) * 2014-09-04 2014-12-10 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过滤系统新型养鱼池
CN204579539U (zh) * 2015-01-28 2015-08-26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鳗鲡初孵仔鱼的单体养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156A (zh) * 2016-11-14 2017-05-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对虾产卵孵化设备
CN109122514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224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4784B (zh)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仔鱼培育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5647005B2 (ja) 受精卵採取装置
CN103461248B (zh) 一种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
CN203709036U (zh) 一种低污染型水生动物养殖网箱
CN1788696A (zh) 大鲵模拟生态环境养殖方法及装置
CN107251864A (zh) 序批式池塘养殖系统及方法
CN110845087A (zh) 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6024876U (zh) 一种小龙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5340807A (zh)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繁殖方法
CN104756932A (zh) 一种花鳗鲡斜矩阵养殖池
CN104642224B (zh)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CN102265805A (zh) 黄鳝的阶段养殖方法
CN103155889A (zh) 一种三角帆蚌苗种早繁设施及方法
CN205106036U (zh) 一种瘦身鱼养殖池
CN107114296A (zh) 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04579539U (zh) 一种鳗鲡初孵仔鱼的单体养殖装置
CN109845668A (zh) 一种黑斑原鮡流水养殖培育驯化的方法
CN105532520A (zh) 一种宽体沙鳅苗种繁殖方法
CN203482762U (zh) 一种底层水过滤系统与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
CN105941215A (zh) 一种室内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循环排污方法
CN204579504U (zh) 一种河鳗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培育的单体装置
CN208095700U (zh) 一种内稳式循环水孵化培育系统
CN205962376U (zh) 一种秦岭细鳞鲑仿生态流水驯养池
CN105961241A (zh) 一种室内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反冲式排污方法
CN206260545U (zh) 一种适合粘性卵家系选育的孵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