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0086A -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0086A
CN104640086A CN201510108640.9A CN201510108640A CN104640086A CN 104640086 A CN104640086 A CN 104640086A CN 201510108640 A CN201510108640 A CN 201510108640A CN 104640086 A CN104640086 A CN 104640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de
instruction
predetermined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86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龙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KUPAI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KUPAI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KUPAI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KUPAI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086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0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中方法应用于终端,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本发明实现了在用户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的通知。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在用户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此处的终端指手机、具有通信功能的平板等终端设备。
收发短信与接打电话为终端的最主要功能,当用户持有终端时可在终端接收短信或接入电话时,根据终端提醒进行短信的接收处理和电话的接听处理;然而终端有可能被用户处于遗忘的状态,如用户外出时忘记携带终端,此时对于终端接收的短信和接入的电话,用户将无法及时处理;现有技术中,终端可将未处理的短信和电话设为未处理状态,以便在用户再次持有终端时,通过未处理状态的短信和电话,清楚终端在处于遗忘状态时,接收了哪些短信和接入了哪些电话。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终端虽然可将未处理的短信和电话设为未处理状态,以便用户再次持有终端时处理未处理的短信和电话;然而在终端在处于遗忘状态的过程中,向用户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的其他用户并不知晓用户遗忘了终端,其他用户可能会持续向用户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这无疑会对终端用户和其他用户造成诸多的不便。
因此,如何在用户在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进行通知,以使其他用户知晓用户当前遗忘了终端,减少其他用户持续向用户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的情况,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以在用户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进行通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可在终端中预先存储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在用户遗忘所述终端时,可通过与所述终端不同的第一终端向所述终端发送通讯指令,并在该通讯指令中携带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终端在接收该通讯指令,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后,可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从而使得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可对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实现在用户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的通知,减少用户在遗忘终端时,其他用户持续向终端用户发送短消息和拨打电话的情况,减小用户遗忘终端对终端用户和其他用户造成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又另一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又再一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另又一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判断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接收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判断模块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定消息发送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定消息发送模块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再一结构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又另一结构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又再一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中,包括手机、具有通信功能的平板等终端设备;参照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第一终端与应用有图1所示方法的终端不同,不过显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也可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此处仅表示对于某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时,需采用另一终端发送通讯指令实现;
可选的,通讯指令可以为终端内置的通讯应用所能接收的短消息,包括文字短消息、语音短消息、彩信等,短信为短消息的一种典型形式;对于具有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功能的终端,通讯指令也可以为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语音提示,通过按键键入的DTMF信号。
步骤S110、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若是选用短消息方式进行通讯指令发送,可通过对短消息内容进行识别,判断识别的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实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的判断;
若是选用DTMF方式进行通讯指令发送,则可对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进行识别,判断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是否匹配,实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的判断。
步骤S120、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可选的,第一模式表示终端当前处于遗忘状态,终端可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通知其他终端用户当前遗忘了终端;发送预定消息的其他终端用户的选取策略,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终端用户的亲人朋友等预先设定的其他终端用户,或者是终端根据选取策略所判断出的需要发送预定消息的其他终端用户(如其他终端用户在所述终端遗忘期间,发送了多数量的短信或拨打了多数量的电话的等);对于发送预定消息的其他终端用户的具体选取策略,本发明实施例不作严格限制,只要能够通知其他终端用户当前遗忘了终端,减少用户在遗忘终端时,其他用户持续向终端用户发送短消息和拨打电话的情况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可在终端中预先存储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在用户遗忘所述终端时,可通过与所述终端不同的第一终端向所述终端发送通讯指令,并在该通讯指令中携带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终端在接收该通讯指令,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后,可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从而使得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可对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实现在用户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的通知,减少用户在遗忘终端时,其他用户持续向终端用户发送短消息和拨打电话的情况,减小用户遗忘终端对终端用户和其他用户造成的不便。
可选的,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可以是将终端内具有管控通信功能权限的应用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如将通讯录应用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可选的,通讯指令可以为短消息,在此情况下,由于终端处于遗忘状态,因此终端所接收的短消息用户并无法及时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将短消息置于未处理状态后,调取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并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从而判断所识别的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并在所识别的内容中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将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参照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短消息;
步骤S210、判断所述短消息是否在设定处理时间内处理,若否,执行步骤S220,若是,执行步骤S260;
步骤S220、将所述短消息置于未处理状态;
可以看出,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表示的是,在短消息接收后,设定处理时间内未处理的短消息;
可选的,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可在终端界面或终端通知栏中,以设定的未处理状态图标进行标识,以在用户再次使用终端时进行提示。
步骤S230、调取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
步骤S240、判断所识别的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若是,执行步骤S250,若否,执行步骤S260;
步骤S250、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
所识别的内容中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表示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需将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一模式。
步骤S260、结束流程。
可选的,若所述短消息在设定处理时间内处理,则表示终端当前未被用户遗忘,不需进行后续的第一模式设置流程;若所述短消息中不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表示所述短消息并不是用户发送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短消息,不需进行后续的第一模式设置流程,维持所述短消息的未处理状态,直至用户再次持有所述终端后处理该短消息。
可选的,基于图2所示方法,短消息的类型可以为文字短消息,语音短消息或彩信等;对于文字短消息,终端可直接提取文字短消息的文字内容,判断文字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对于语音短消息,终端需先对语音短消息进行语音识别,将语音短消息转换为对应的文字内容,而后判断文字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可选的,对于具有DTMF功能的终端,通讯指令可以DTMF信号,DTMF信号主要由呼叫所述终端的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在此情况下,第一终端可呼叫所示终端,在呼叫等待时长大于设定呼叫时间时,所述终端可启动DTMF机制,语音提示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在确定第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后,所述终端可获取到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的DTMF信号,所述终端在判断该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相匹配时,可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再一流程图,参照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0、接收第一终端的电话呼叫请求;
步骤S310、判断所述电话呼叫请求的呼叫等待时间是否大于设定呼叫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320,若否,执行步骤S310;
可选的,若在所述电话呼叫请求的呼叫等待时间小于设定呼叫时间时,第一终端的电话呼叫被接听,则终端执行常规通信电话通信流程。
步骤S320、提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
若所述电话呼叫请求的呼叫等待时间大于设定呼叫时间,则表示所述终端当前可能被用户遗忘,可提示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以便所述终端的用户在使用其他终端拨打本终端电话时,能够通过电话方式进行所述终端的模式设置;
可选的,可采用语音方式提示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
步骤S330、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为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的DTMF信号;
第一终端可通过按键键入确定进行模式设置的DTMF信号,终端在接收到该确定进行模式设置的DTMF信号后,则可确定第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此后,可再采用语音方式提示第一终端键入指令,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指令对应的DTMF信号后,该信号可传输至所述终端。
步骤S340、判断所述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是否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相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350,若否,执行步骤S360;
步骤S350、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
所述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相匹配,则表示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可判断所述终端的用户通过其他终端采用电话方式对所述终端的模式进行了设置,需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
步骤S360、结束流程。
可选的,在所述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不匹配时,所述终端可向第一终端发送错误提示指令,指示第一终端重新输入,若输入错误次数达到设定次数,所述终端可与第一终端断开通信连接,或者在第一终端的输入时长大于设定输入时长时,所述终端也可与第一终端断开通信连接,以避免所述终端的通信通道被长时占用。
可选的,对于采用短消息方式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的场景,所述终端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可以为存储于所述终端内的字符指令(包括文字、符号、数字等),如“#第一模式启动”等;对于采用DTMF方式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的场景,为适应于DTMF方式下的信号输入一般为数字的方式,所述终端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可以为存储于所述终端内的数字指令,如“8888679”等;本段中所举出的具体指令仅为示例。
可选的,对于采用短消息方式将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的场景,为避免短消息内容的外泄,所述终端可在根据短消息携带的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将所述短消息进行隐藏处理、删除处理、暗文显示处理等,以避免他人在翻看所述终端时,导致指令内容的外泄。
基于前文描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所述终端可在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下面对于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的具体方案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下文描述的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的具体方案,均基于前文描述的已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参照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0、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接收通讯信息;
通讯信息包括短消息、电话等;此处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可由其他终端发送,包括其他终端发送的短消息或拨打的电话等。
步骤S410、判断所接收到通讯信息的未处理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420,若否,执行步骤S410;
步骤S420、将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置为未处理状态,调取所述预定消息,向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回复所述预定消息,所述预定消息中包括有提示所述发送方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的内容。
可选的,在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只要是终端存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则终端可向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回复所述预定消息,以提示所述发送方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显然,为避免对骚扰短消息或骚扰电话的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可对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的身份进行判断,只有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的身份满足预定要求时,才进行预定消息的发送。
可选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的身份的判断,可通过预定合格身份的发送方来实现,也可通过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的信息发送数量来实现。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又另一流程图,参照图5,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0、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接收通讯信息;
步骤S510、判断所接收到通讯信息的未处理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520,若否,执行步骤S510;
步骤S520、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是否与预定发送方相应,若是,执行步骤S530,若否,执行步骤S540;
可选的,预定发送方可以为终端内预先设置的需要发送预定消息的发送方,具体可视用户设置情况而定;优选的,预定发送方可在终端内置的通讯录应用中进行设置。
步骤S530、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步骤S540、结束流程。
可选的,若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与预定发送方不相应,则终端不向所述发送方发送预定消息,可直接结束流程,维持通讯信息的未处理状态,等待用户再次使用所述终端时处理。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又再一流程图,参照图6,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600、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接收通讯信息;
步骤S610、判断所接收到通讯信息的未处理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620,若否,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20、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所对应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预定数量,若是,执行步骤S630,若否,执行步骤S640;
若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发送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则说明该发送方多次联系终端用户,存在一定的紧急事情,可向该发送方发送预定消息进行通知。
步骤S630、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步骤S640、结束流程。
显然,图5和图6所示方法可结合,终端可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与预定发送方相应时,向所述发送方发送预定消息;也可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所对应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还可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与预定发送方相应,且所对应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在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并不一定要在存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时,才进行预定消息的发送;所述终端在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可直接调取预定的需要发送预定消息的终端设备的通讯标识,根据所调取的通讯标识,向对应的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预定的需要发送预定消息的终端设备的通讯标识,可以为用户的亲人(如配偶、子女等)的终端通讯标识,具体可视用户设定而定。所述终端在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所述终端可直接向预定的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则可在用户遗忘终端,且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所述终端可主动向用户的亲人等发送通知消息,避免用户亲人等的着急与顾虑。
可选的,所发送的预定消息可以是仅有提示所述终端当前被用遗忘的内容,如“您好!手机未带,非常抱歉,我将在回来后联系您”等;可选的,为便于其他终端用户联系到终端用户,预定消息中也可携带有包括终端用户的其他联系方式的内容,如用户的办公号码,QQ号码,邮箱等;一种优选方式为,在所述预定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标识,由于第一终端为设置所述终端处于第一模式的终端,因此通过第一终端的通讯标识联系到用户的可能性较大,可将第一终端的通讯标识插入预定消息后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通过在预定消息中插入能够联系到用户的联系方式,可提高其他用户联系到用户的概率。
进一步,所述终端接收到的处于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可上传至云端,或用户设定的邮箱,或其他终端设备上,以便用户在遗忘终端时,也可通过其他途径知悉所述终端上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及时作出处理。
可选的,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的另又一流程图,参照图7,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70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步骤S710、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步骤S720、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
步骤S730、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步骤S740、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若接收到通讯信息,且所述通讯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则将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内容发送至设定云端服务器,和/或设定邮箱,和/或设定终端。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S730和步骤S740为并列步骤,两者的执行并不存在特定的先后顺序,即终端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具体发送策略可如前文所示),并将接收到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内容发送至设定云端服务器,或设定邮箱,或设定终端,以便用户可及时查看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所接收到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内容。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终端时,还提供终端模式的恢复机制;即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终端时,可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不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的模式,本发明实施例称此模式为第二模式,第二模式可以为终端的常规通信模式。
一种将终端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方式为:检测对所述终端的界面解锁操作,若所述界面解锁操作与预定的正确界面解锁操作对应,则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用户在再次使用所述终端时,一般需要对所述终端进行界面解锁操作,所述终端在检测到界面解锁操作正确时,可认定当前操作者合法,可切换终端模式为第二模式,避免在用户持有终端时,出现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手动将终端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机制,具体为:检测模式切换操作,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用户再次使用所述终端时,可手动将所述终端的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避免在用户持有所述终端时,出现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的情况。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例进行介绍:
用户在上班时,若将用户手机遗忘在家里,用户可借用同事手机编辑具有设置手机通讯录模式为第一模式的内容的短消息,将该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
用户手机接收该短消息后,检测到该短消息在设定时间内未处理,则提取该短消息的文字内容;
用户手机在检测到所提取的文字内容中具有预定的设置手机通讯录为第一模式的内容后,将手机通讯录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在手机通讯录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后,用户手机检测到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未处理达到设定时间后,判断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发送方是否与手机通讯录中设定的发送方对应;
用户手机在确定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发送方,与手机通讯录中设定的发送方对应时,将同事手机的号码插入预定消息中,向该发送方发送预定消息,提示该发送方手机当前被用户遗忘;
同时,用户手机可将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具体内容(包括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发送方号码,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接收时间,未读短消息的内容等)发送至用户预先设定的云端服务器,和/或,预先设定的邮箱,和/或预先设定终端上;用户可在公司办公时,通过登录上述设定的云端服务器,或登录上述设定的邮箱,或通过上述设定的终端(如放置在公司的备用手机)等,对用户手机接收的未接来电或未读短消息的具体内容进行查看,以便对紧要事情及时作出处理;
在用户回家拿起手机解锁后,手机检测到界面解锁成功,则主动将手机通讯录模式设置为第二模式,不再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并在预定消息中擦除上述同事手机的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实现了在用户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的通知,减少了用户在遗忘终端时,其他用户持续向终端用户发送短消息和拨打电话的情况,减小了用户遗忘终端对终端用户和其他用户造成的不便。进一步,终端可在设置为第一模式时,可向其他用户发送能够联系到用户的联系方式,提升其他用户联系到用户的概率,使得用户能够对紧急事情进行处理。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可应用于终端中,包括手机、具有通信功能的平板等终端设备;参照图8,该装置可以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指令判断模块200,用于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模式设置模块300,用于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采用短消息方式发送通讯指令,对应的指令接收模块100接收的通讯指令具体为短消息;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判断模块200的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9,指令判断模块200可以包括:
短消息调取单元210,用于调取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
内容识别单元211,用于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
内容判断单元212,用于判断所识别的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第一结果确定单元213,用于在所述内容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可选的,短消息的类型具体可以为文字短消息或语音短消息;在短消息类型为文字短消息时,内容识别单元211具体可用于,提取所述文字短消息的文字内容;在短消息类型为语音短消息时,内容识别单元211具体可用于,对所述语音短消息进行语音识别,确定所述语音短消息对应的文字内容。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还可采用DTMF信号方式发送通讯指令;对应的,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接收模块100的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10,指令接收模块100可以包括:
呼叫请求接收单元1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电话呼叫请求;
提示单元111,用于在所述电话呼叫请求的呼叫等待时间大于设定呼叫时间时,提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
DTMF信号获取单元112,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为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的DTMF信号。
可选的,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判断模块200的另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11,指令判断模块200可以包括:
匹配判断单元220,用于判断所述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是否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相匹配;
第二结果确定单元221,用于在所述匹配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基于前文描述的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还可在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结合图8和图12所示,该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400,用于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接收通讯信息;
状态设置模块500,用于若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的未处理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将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置为未处理状态;
预定消息发送模块600,用于调取所述预定消息,向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回复所述预定消息,所述预定消息中包括有提示所述发送方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的内容。
可选的,为避免对骚扰短消息或骚扰电话的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可对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的身份进行判断,只有在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的身份满足预定要求时,才进行预定消息的发送。对应的,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定消息发送模块600的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13,预定消息发送模块600可以包括:
身份判断单元610,用于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是否与预定发送方相应;
第一执行单元611,用于在所述身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在所述身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取消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定消息发送模块600的另一种可选结构,参照图14,预定消息发送模块600可以包括:
信息数量判断单元620,用于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所对应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预定数量;
第二执行单元621,用于在所述信息数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在所述信息数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取消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可选的,所述预定消息中除包括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的内容外,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标识,和/或,预先设定的包含用户的其他联系方式的内容。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再一结构框图,结合图8和图15所示,该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还可以包括:
标识调取模块700,用于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调取预定的终端用户的通讯标识;
预定消息主动发送模块800,用于根据所调取的通讯标识,向对应的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终端时,还提供终端模式的恢复机制;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结合图8和图16所示,该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恢复模块900,用于检测对所述终端的界面解锁操作,若所述界面解锁操作与预定的正确界面解锁操作对应,则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又另一结构框图,结合图8和图17所示,该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恢复模块1000,用于检测模式切换操作,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模式下时,将所接收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发送至设定云端服务器,或设定邮箱,或设定终端,以便用户对所述终端处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查看、处理。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的又再一结构框图,结合图8和图17所示,该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还可以包括:
上传模块1100,用于若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接收到通讯信息,且所述通讯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则将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内容发送至设定云端服务器,和/或设定邮箱,和/或设定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该终端可以为手机、具有通信功能的平板等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实现了在用户遗忘终端时,对其他用户的通知,减少了用户在遗忘终端时,其他用户持续向终端用户发送短消息和拨打电话的情况,减小了用户遗忘终端对终端用户和其他用户造成的不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指令为短消息;所述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包括:
调取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
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判断所识别的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若是,则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为文字短消息或语音短消息;
若所述短消息为文字短消息,所述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包括:
提取所述文字短消息的文字内容;
若所述短消息为语音短消息,所述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包括:
对所述语音短消息进行语音识别,确定所述语音短消息对应的文字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将所述短消息进行隐藏处理,或删除处理,或暗文显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的电话呼叫请求;
在所述电话呼叫请求的呼叫等待时间大于设定呼叫时间时,提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
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为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的双音多频DTMF信号;
所述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是否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相匹配;
若是,则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接收通讯信息;
若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的未处理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将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置为未处理状态,调取所述预定消息,向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回复所述预定消息,所述预定消息中包括有提示所述发送方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回复所述预定消息包括:
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是否与预定发送方相应,若是,则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若否,则取消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或,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所对应的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预定数量,若是,则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若否,则取消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标识,和/或,预先设定的包含用户的其他联系方式的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若接收到通讯信息,且所述通讯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则将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内容发送至设定云端服务器,和/或设定邮箱,和/或设定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终端的界面解锁操作,若所述界面解锁操作与预定的正确界面解锁操作对应,则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或,检测模式切换操作,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11.一种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终端不同;
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讯指令中是否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则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预定消息,以提示其他终端用户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指令为短消息;所述指令判断模块包括:
短消息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未处理状态的短消息;
内容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短消息的内容;
内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识别的内容中是否具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第一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容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接收模块包括:
呼叫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电话呼叫请求;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电话呼叫请求的呼叫等待时间大于设定呼叫时间时,提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行模式设置;
DTMF信号获取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模式设置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为第一终端通过按键键入的双音多频DTMF信号;
所述指令判断模块包括:
匹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DTMF信号对应的指令,是否与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相匹配;
第二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通讯指令中携带有预定的设置所述终端为第一模式的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终端设置为第一模式后,接收通讯信息;
状态设置模块,用于若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的未处理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将所接收到的通讯信息置为未处理状态;
预定消息发送模块,用于调取所述预定消息,向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回复所述预定消息,所述预定消息中包括有提示所述发送方所述终端当前被用户遗忘的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消息发送模块包括:
身份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发送方是否与预定发送方相应;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身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在所述身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取消向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在第一模式下接收到通讯信息,且所述通讯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则将未处理状态的通讯信息的内容发送至设定云端服务器,和/或设定邮箱,和/或设定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恢复模块,用于检测对所述终端的界面解锁操作,若所述界面解锁操作与预定的正确界面解锁操作对应,则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或,第二恢复模块,用于检测模式切换操作,将所述终端的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所述终端在第二模式下取消向其他终端用户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模式设置装置。
CN201510108640.9A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Pending CN104640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8640.9A CN104640086A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8640.9A CN104640086A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086A true CN104640086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8640.9A Pending CN104640086A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00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387A (zh) * 2016-08-22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未读通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92A (zh) * 2008-08-28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发送短信的方法
US20110003581A1 (en) * 2008-02-28 2011-01-06 Ssomon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control servi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2300000A (zh) * 2011-09-07 2011-12-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友好提示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3581A1 (en) * 2008-02-28 2011-01-06 Ssomon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control servi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1345792A (zh) * 2008-08-28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发送短信的方法
CN102300000A (zh) * 2011-09-07 2011-12-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友好提示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387A (zh) * 2016-08-22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未读通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8308B (zh)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JP4322299B2 (ja) 着信呼の処理方法
CN100479558C (zh)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CN101951432A (zh) 一种在通信录中增加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370209A (zh) 一种信息伪装方法和系统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475792B (zh) 一种接收离线网络电话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06711A (zh)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45167A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050208933A1 (en) Remote control o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07920154A (zh) 陌生来电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101132A (zh) 一种呼叫转移设置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4506704A (zh) 具有骚扰拦截功能的传真机和/或固定电话机
CN104052882A (zh) 用于过滤蜂窝电话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38314A (zh) 利用通话实现信息安全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3002416B (zh) 一种短信获取手机号码及控制手机来电转接的方法
CN104412569A (zh) 一种管理黑名单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05241B (zh) 一种ussd服务器、hlr服务器和基于ussd的通话转移方法
CN102638624A (zh) 一种实现自动转发来电信息的移动终端及其转发方法
CN102217295A (zh) 语音留言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24335B (zh) 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345792A (zh) 一种自动发送短信的方法
CN104640086A (zh) 一种终端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478586A (zh) 在低电状态下限制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CN109862180A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