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5995A - 低色差触控基板 - Google Patents
低色差触控基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35995A CN104635995A CN201510116082.0A CN201510116082A CN104635995A CN 104635995 A CN104635995 A CN 104635995A CN 201510116082 A CN201510116082 A CN 201510116082A CN 104635995 A CN104635995 A CN 1046359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material
- printing opacity
- conducting layer
- refractive index
- transparency condu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另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一个第一调整单元,及一个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其中一侧上,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折射率为2~2.4,另一个折射率为1.4~1.6。该第二调整单元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其中一侧上,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折射率为2~2.4,另一个折射率为1.4~1.6。通过设置该第一调整单元与该第二调整单元,可降低色差以提升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基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式且非架桥式的低色差触控基板。
背景技术
常见的触控基板主要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与表面声波式等,其中,电容式的触控基板可举例如GG(Glass-Glass)与GF(Glass-Film),前者需要两次贴合,所以贴合的良率普遍偏低,后者受限于高价ITO薄膜材料掌握在少数日商手中,为了有效降低成本,于是OGS(One Glass Solution)结构受到瞩目。市面上OGS大致可分为架桥式与非架桥式,传统架桥式需通过曝光、蚀刻等来提供形成电容特性的图案,由于制程多道繁琐加上生产设备昂贵等问题,进而衍生出非架桥式触控面板的制造模式。
所述非架桥式触控基板通常包括一个透明板材,以及依序由下至上堆叠在透明板材上一个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个绝缘层与一个第二透明导电层。
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一方向的数个第一图案,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二方向的数个第二图案,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相互交错并以绝缘层隔开。通过在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形成电容,进而提供电容式触控面板功能。由于前述设计不需要架桥结构,可减少光罩数并避免因蚀刻或曝光而发生短路。
不过,随着触控面板尺寸增大的需求,便需要加长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长度以使其能分布于尺寸较大的透明板材,然而长度加长后却会产生电阻增加的问题。
为了克服前述技术阻碍,最常见的作法便是增加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以降低其电阻。此作法虽能解决电阻的问题,但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变厚又会导致严重的色散现象产生,导致该非架桥式触控面板的透光度不平均,使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图形轮廓明显,在外观上显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对于透明板材之间的颜色差异性,其色差问题严重,因而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透明导电层的厚度较厚的条件下能降低色差的低色差触控基板。
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正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正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
本发明所述低色差触控基板,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正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背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
本发明所述低色差触控基板,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背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正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
本发明所述低色差触控基板,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背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背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
本发明所述低色差触控基板,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该第一调整单元与该第二调整单元,并且该第一调整单元的第一调整膜及该第二调整单元的第二调整膜皆如本案所限定的排列顺序时,可有效且大幅降低色差以提升产品质量。此外,低色差触控基板(屏幕)采用全平面贴合(non air-gap)或口字胶贴合(air-gap)于各类显示器模组上,也可得到相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正面图,主要显示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透光板材、一个第一透明导电层与一个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关系;
图3是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第四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透光板材1、一个与该透光板材1间隔的绝缘层2、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2面向该透光板材1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3、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2背向该透光板材1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4,以及一个第一调整单元5、一个第二调整单元6。
该透光板材1的材料具体可为玻璃板材、蓝宝石板材或塑胶板材。所述塑胶板材的材料具体可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该绝缘层2的材料具体可为光阻型绝缘材料(例如:醋酸酯类)、氧化硅(SiO2)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1的第一正面31,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1的第一背面3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1的第二正面41,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1的第二背面42。
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皆为20~200nm,片电阻皆为10~100Ω/□,折射率皆为1.7~2.2,并且皆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具体可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铝锌(AZO)、氧化铟锌(IZO)、氧化锰锌(MZO)、掺镓氧化锌(GZO)或掺镓铝氧化锌(GAZO)等。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材料可相同或不相同,不需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或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小于20nm,将导致其片电阻大于100Ω/□。当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或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大于200nm,其片电阻虽然可低于10Ω/□,但是将导致制造成本提高。因此,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宜为20~200nm且片电阻宜为10~100Ω/□。
另外,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折射率则是与其形成温度有关,形成温度越高则折射率越低。
当该透光板材1选用玻璃板材或蓝宝石板材等可耐高温的板材时,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可于较高温度(约250~400℃)下形成,且所制得的折射率较接近1.7。另一方面,当该透光板材1选用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较不耐高温的塑胶板材时,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则是于较低温度(约25~150℃)下形成,且所制得的折射率较接近2.2。
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还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第一主体部301,以及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301之间的第一连接部302。所述第一主体部301与该第一连接部302沿着一个第一方向X排列。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还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第二主体部401,以及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01之间的第二连接部402。所述第二主体部401与该第二连接部402沿着一个第二方向Y排列。所述第一主体部30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401不重叠;该第一连接部302与该第二连接部402重叠而形成电容,从而提供电容式触控面板功能。
需要说明是,图2中,该第一方向X与该第二方向Y之间具有一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钝角,本实施例中图2以直角作为示例,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所述第一主体部30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401图案可为矩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本实施例中图2以菱形作为示例,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第一调整单元5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的第一正面31上,该第一调整单元5包括两种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51、52,其中一种第一调整膜51的折射率为2~2.4且厚度为1~10nm,另一种第一调整膜52的折射率为1.4~1.6且厚度为1~50nm。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一调整膜51。
本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第二正面41上,该第二调整单元6包括两种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61、62,其中一种第二调整膜61的折射率为2~2.4且厚度为1~10nm,另一种第二调整膜62的折射率为1.4~1.6且厚度为1~50nm。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1。
在实施上,折射率为2~2.4的第一调整膜51与第二调整膜61的材料具体可为氧化铌(Nb2OX)、氧化钛(TiOX)、氮化硅(SiNX)或氧化锆(ZrOX)。折射率为1.4~1.6的第一调整膜52与第二调整膜62的材料具体可为氧化硅(SiOX)或氟化镁(MgF2)。
参阅图3,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第二实施例,与图1的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图3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第二背面42上,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2。
参阅图4,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第三实施例,与图1的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图4的第三实施例中,该第一调整单元5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的第一背面32上,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一调整膜52。
参阅图5,本发明低色差触控基板的第四实施例,与图4的该第三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图5的第四实施例中,该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第二背面42上,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5中,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与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的数量分别皆为一个,不过在实施上,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与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的数量分别可为两个以上,而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举例。
本发明就以下实验例1~12与比较例1~9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所述实验例1~12仅为例示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在实验例1~12与比较例1~9的试验品中,该透光板材1的材料为玻璃。该绝缘层2的材料为醋酸酯类光阻型绝缘材料。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折射率皆为1.89,厚度为100nm,材料为氧化铟锡。折射率较高的第一调整膜51与第二调整膜61的折射率皆为2.4,材料皆为氧化铌;折射率较低的第一调整膜52与第二调整膜62的折射率皆为1.46,材料皆为氧化硅。
至于实验例1~12与比较例1~9的试验品中,彼此不同的参数整理于下述表1中。
参阅表1,比较例1的试验品不具有第一调整单元5与第二调整单元6,也就是说,比较例1为现有触控基板的结构。
参阅表1与图1,实验例1~3与比较例2、3用于说明该第一调整单元5设置在该第一正面31及该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在该第二正面41的功效。
实验例1就是图1所示的态样,实验例1具有两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两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2具有三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三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3具有四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四个第二调整膜61、62。在实验例1~3中,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一调整膜51。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1。
比较例2、3对于实验例1的差别在于:比较例2的第一调整膜51、5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1;比较例3的第二调整膜61、6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1。
参阅表1与图3,实验例4~6与比较例4、5用于说明该第一调整单元5设置在该第一正面31及该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在该第二背面42的功效。
实验例4就是图3所示的态样,实验例4具有两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两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5具有三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三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6具有四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四个第二调整膜61、62。在实验例4~6中,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一调整膜51。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2。
比较例4、5对于实验例4的差别在于:比较例4的第一调整膜51、5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4;比较例5的第二调整膜61、6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4。
参阅表1与图4,实验例7~9与比较例6、7用于说明该第一调整单元5设置在该第一背面32及该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在该第二正面41的功效。
实验例7就是图4所示的态样,实验例7具有两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两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8具有三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三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9具有四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四个第二调整膜61、62。在实验例7~9中,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一调整膜52。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1。
比较例6、7对于实验例7的差别在于:比较例6的第一调整膜51、5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7;比较例7的第二调整膜61、6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7。
参阅表1与图5,实验例10~12与比较例8、9用于说明该第一调整单元5设置在该第一背面32及该第二调整单元6设置在该第二背面42的功效。
实验例10就是图5所示的态样,实验例10具有两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两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11具有三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三个第二调整膜61、62。实验例12具有四个第一调整膜51、52与四个第二调整膜61、62。其中,在实验例10~12中,所述第一调整膜51、5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一调整膜52。所述第二调整膜61、62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1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1为该第二调整膜62。
比较例8、9对于实验例10的差别在于:比较例8的第一调整膜51、5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10;比较例9的第二调整膜61、62的排列顺序相反于实验例10。
表1
将实验例1~12与比较例1~9进行色差性质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整理如表2。
测量方法是采用CIE1976订定的标准来计算色差值(△Eab*)。具体来说,使用D65光源入射2度角的光线,针对图6所示的A处、B处、C处与D处测量CIE 1976色度座标的明暗度值L*、红绿色度座标值a*与黄蓝色度座标值b*,最后将所测得的A处、B处、C处与D处其各自的L*、a*与b*两两相互进行色度空间座标计算,就是△L*、△a*与△b*,并将其各自平方后总合开根号就是色差值△Eab*。(公式如下:)
参阅图2、6,图6是低色差触控基板的一个外观示意图。图6中的A处为该低色差触控基板中重叠有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的第一主体部301的区域;B处为该低色差触控基板中重叠有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第二主体部401的区域;C处为该低色差触控基板中重叠有所述第一连接部30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02的区域;D处为该低色差触控基板中不重叠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也不重叠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区域。
测量上,分别针对实验例1~12与比较例1~9的A处、B处、C处与D处进行检测后,将实验例1~12与比较例1~9的A处相对于B处的色差值整理于表2的(A-B)栏位中,同时也将A处相对于C处、A处相对于D处、B处相对于C处、B处相对于D处及C处相对于D处的色差值,对应整理于表2的(A-C)、(A-D)、(B-C)、(B-D)及(C-D)栏位中。
表2
参阅表2,比较例1为现有触控基板的结构,并显示现有通过提高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的作法来降低电阻,确实会导致色差现象提升,局部区域的色差值△Eab*最高达到10.64,其产品外观质量较差。
比较例2~9的试验品中,虽然于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3的第一正面31或第一背面32设置该第一调整单元5,以及在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第二正面41或第二背面42设置该第二调整单元6,但由于第一调整膜51、52或第二调整膜61、62非如本案所限定的排列顺序,从而无法达成降低色差的目的,局部区域的色差值△Eab*仍大于5,其产品外观质量尚不良。
由实验例1~12可知,实验例1~12的色差值△Eab*皆低于1,显示第一调整膜51、52及第二调整膜61、62皆如本案所限定的排列顺序时,触控基板的任两部位之间相比较下,其色差确实可大幅降低,从而有效提升产品外观质量。
Claims (8)
1.一种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正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正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色差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3.一种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正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背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色差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5.一种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背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正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高低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色差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7.一种低色差触控基板,包含:一个透光板材、一个与该透光板材间隔的绝缘层、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面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绝缘层背向该透光板材的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背面;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个面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正面,以及一个背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背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20~200nm;该低色差触控基板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背面上的第一调整单元,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背面上的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一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一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该第二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二调整膜,其中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2~2.4,另一个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所述第二调整膜是由邻近至远离该透光板材方向依照折射率低高交错排列,并且最邻近该透光板材的第二调整膜的折射率为1.4~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色差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7~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6082.0A CN104635995A (zh) | 2015-03-17 | 2015-03-17 | 低色差触控基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6082.0A CN104635995A (zh) | 2015-03-17 | 2015-03-17 | 低色差触控基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5995A true CN104635995A (zh) | 2015-05-20 |
Family
ID=5321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6082.0A Pending CN104635995A (zh) | 2015-03-17 | 2015-03-17 | 低色差触控基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3599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8500A (zh) * | 2020-02-08 | 2020-06-2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改善单层触控感测装置视觉效果的堆栈结构及触控面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0216A (zh) * | 2009-07-31 | 2010-01-20 | 深圳市旺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防干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及其生产工艺 |
US20100013784A1 (en) * | 2008-07-16 | 2010-01-21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minat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
CN102135845A (zh) * | 2010-01-26 | 2011-07-27 | 索尼公司 | 传感器元件和显示装置 |
CN102194540A (zh) * | 2010-03-11 | 2011-09-21 | 联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反射光调整层的透明导电叠层体 |
CN103295668A (zh) * | 2012-02-29 | 2013-09-11 |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 涂布型透明导电膜结构及其应用 |
-
2015
- 2015-03-17 CN CN201510116082.0A patent/CN1046359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13784A1 (en) * | 2008-07-16 | 2010-01-21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minat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
CN101630216A (zh) * | 2009-07-31 | 2010-01-20 | 深圳市旺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防干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及其生产工艺 |
CN102135845A (zh) * | 2010-01-26 | 2011-07-27 | 索尼公司 | 传感器元件和显示装置 |
CN102194540A (zh) * | 2010-03-11 | 2011-09-21 | 联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反射光调整层的透明导电叠层体 |
CN103295668A (zh) * | 2012-02-29 | 2013-09-11 |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 涂布型透明导电膜结构及其应用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8500A (zh) * | 2020-02-08 | 2020-06-2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改善单层触控感测装置视觉效果的堆栈结构及触控面板 |
CN111338500B (zh) * | 2020-02-08 | 2022-09-20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改善单层触控感测装置视觉效果的堆栈结构及触控面板 |
TWI797421B (zh) * | 2020-02-08 | 2023-04-01 |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一種改善單層觸控感測裝置視覺效果的堆疊結構以及應用其的觸控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94540B (zh) | 具反射光调整层的透明导电叠层体 | |
CN104246913A (zh) | 导电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9041985A1 (zh) | 金属网格、触控显示装置以及改善触控显示装置摩尔纹的方法 | |
US20150041303A1 (en) | Novel ito crossover integrated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8742772B2 (en) | Touch panel sensor | |
CN203746036U (zh) | 触控板 | |
CN102830867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TWI485599B (zh) | 觸控元件以及平面顯示裝置 | |
TWI483153B (zh) | 觸控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
US8822835B2 (en) | Touch panel sensor | |
CN202422065U (zh) | 触控面板 | |
CN103186272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965393U (zh) |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 |
TW201633081A (zh) | 低色差觸控基板 | |
CN104635995A (zh) | 低色差触控基板 | |
CN105005402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3488369A (zh) | 一种无色差触摸屏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5094470A (zh) | 触控传感器的跨接线、制造方法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 |
CN103839959A (zh) | 触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包含其之显示装置 | |
CN202495011U (zh) | Ito薄膜材料 | |
KR102100534B1 (ko) | 전도성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4035645B (zh) | 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920033A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203773523U (zh) | 一种触摸屏 | |
TWI483158B (zh) | 觸控面板及使用其之觸控顯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