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5409A -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5409A
CN104635409A CN201410612711.4A CN201410612711A CN104635409A CN 104635409 A CN104635409 A CN 104635409A CN 201410612711 A CN201410612711 A CN 201410612711A CN 104635409 A CN104635409 A CN 10463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lens
light
light source
lens
suppl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27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5409B (zh
Inventor
秋山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315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85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315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6894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3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5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5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21V5/043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the lens having cylindrical faces, e.g. rod lenses, tor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09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having refractive surfaces only
    • G02B19/001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having refractive surfaces only at least one surface having optical pow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52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aser diode
    • G02B19/005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aser diode in the form of a laser diode array, e.g. laser diode ba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2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shaping the light b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光轴对准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具备: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光源;来自多个光源的光所入射的第一柱面透镜;以及来自第一柱面透镜的光所入射的透镜单元。第一柱面透镜的母线与第一方向平行。透镜单元具备与多个光源分别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柱面透镜,多个柱面透镜各自的母线与第一方向交叉。多个柱面透镜中的第二柱面透镜与相邻的柱面透镜独立地确定配置。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投影机是将从光源部出射的光根据图像信息由光调制装置进行调制,并通过投影透镜将所得到的图像进行放大投影的装置。近年来,作为使用于这样的投影机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能够获得高辉度且高输出的光的半导体激光器(LD)等的激光光源受到注目。
以往,在具备由上述那样的激光光源构成的光源装置的投影机中,使用多个球面透镜以阵列状配置的准直透镜阵列(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8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若构成阵列光源的多个光源中的任一光源的位置从规定的位置错开,则各光源与各准直透镜的光轴对准变得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状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进行光轴对准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光源;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所入射的第一柱面透镜;来自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光所入射的透镜单元;支撑所述透镜单元的支撑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引导部,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母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透镜单元具备与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柱面透镜,所述多个柱面透镜各自的母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所述多个光源包含第一发光元件,所述多个柱面透镜包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柱面透镜,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独立于所述多个柱面透镜中的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相邻的柱面透镜,并根据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配置而配置。
根据第一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结构,能够通过第一柱面透镜以及第二柱面透镜将从光源出射的光平行化。另外,能够通过使各第二柱面透镜分别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从而与光源进行光轴对准。因此,能够简便且可靠地进行针对多个光源的各个的光轴对准。
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从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出射的光的最大放射角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第一方向上的光源彼此的间隔。由此,能够使第一柱面透镜小型化。
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所述第二柱面透镜具有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透镜面垂直的第一平坦面,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经由所述第一平坦面而被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件。
根据该结构,在对准时,能够容易地使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支撑部件移动。
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所述第二柱面透镜具有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透镜面相对的第二平坦面,所述第二平坦面与所述引导部接触。
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二平坦面沿引导部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第二柱面透镜平行移动。即,能够在将向第二柱面透镜的光的入射角保持为恒定的同时,进行第二柱面透镜的对准。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第二平坦面优选采用与上述第一柱面透镜相对的结构。
这样一来,通过引导部,第二柱面透镜与第一柱面透镜以仅以规定距离分离的状态相对配置。由此,能够防止第二柱面透镜与第一柱面透镜接触。
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所述引导部规定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与所述透镜单元的间隔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引导部作为第一柱面透镜与第二柱面透镜的间隔物发挥作用。
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还具备支撑所述多个光源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多个光源与第一柱面透镜的光轴对准。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采用下述结构:所述支撑部件具备支撑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
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进行多个光源与透镜单元的对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照射照明光的照明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所述照明光而形成图像光的光调制装置;以及投影所述图像光的投影光学系统,作为所述照明装置,使用上述第一方式所述的光源装置。
根据第二方式的投影机的结构,由于具备上述光源装置,因此本投影机本身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光轴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3(a)、图3(b)是表示半导体激光器的要部构成的图。
图4(a)、图4(b)是表示准直光学系统的详细构成的图。
图5是准直光学系统中的光轴的对准工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8(a)、图8(b)是表示准直光学系统的详细构成的图。
图9(a)、图9(b)是准直光学系统的工作说明图。
图10(a)、图10(b)是准直光学系统的工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准直光学系统的构成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a…固体光源(光源),8…前级柱面透镜(第一柱面透镜),
8M…母线,8a、12a…柱面透镜面(透镜面),8c…设置面,
9…透镜单元,11…基础部(支撑部),12…柱面透镜(第二柱面透镜),
12M…母线,12b…平坦面(第二平坦面),
12c…设置面(第一平坦面),21a…上表面(第一平面),
22a…上表面(第二平面),31、32…间隔部件(引导部),
40…升降支撑部(第二支撑部),100、100A…投影机,
101R、101G、101B、101RA、101GA、101BA…照明装置,
104…投影光学系统,200…控制装置(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此外,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有的为了使特征易于理解,出于方便将作为特征的部分放大表示,并非限定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与实际相同。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00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投影机100是在屏幕SCR上显示彩色影像(图像)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另外,作为该投影机100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光源使用能够获得高辉度·高输出的光的半导体激光器(LD)等的激光光源。
投影机100具备:照明装置101R、101G、101B;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合成光学系统103;和投影光学系统104。
照明装置101R、101G、101B分别出射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相对应的激光(照明光)。
照明装置101R、101G、101B除了如后述那样作为光源分别具备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相对应的半导体激光器以外,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而且,各照明装置101R、101G、101B朝各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照射照明光。
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根据图像信号分别对来自各照明装置101R、101G、101B的激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各色相对应的图像光。
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包括液晶光阀(液晶面板),分别根据图像信息对与各色相对应的照明光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光。此外,在各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的入射侧以及出射侧,配置有偏振板(未图示),仅使特定方向的直线偏振光(例如S偏振光)的光通过。
合成光学系统103将来自各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的图像光合成。
合成光学系统103包括十字分色棱镜,对其入射来自各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的图像光。合成光学系统103将与各色相对应的图像光合成,并朝投影光学系统104出射该合成的图像光。
投影光学系统104包括投影透镜组,将由合成光学系统103合成的图像光朝屏幕SCR放大投影。由此,在屏幕SCR上显示经放大后的彩色影像。
照明装置101R、101G、101B如上述那样除了作为光源分别具备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相对应的半导体激光器(光源)以外,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的说明中,以照明装置101R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了对照明装置101G、101B的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照明装置101R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3(a)、图3(b)是表示在照明装置中出射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部分的图。图4(a)、图4(b)是表示照明装置101R中的准直光学系统的详细构成的图,图5是用于对准直光学系统中的光轴的对准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101R具备光源单元10、远焦光学系统4、衍射光学元件6和重叠光学系统7。
光源单元10包含:包含多个固体光源2a的阵列光源2;和将从各固体光源2a出射并入射其中的光L1转换为平行光的准直光学系统3。
远焦光学系统4对通过准直光学系统3转换后的平行光的尺寸(光点直径)进行调整。衍射光学元件6使衍射光L2入射至重叠光学系统7,通过重叠光学系统7而重叠了的光L3作为照明光照射至光调制装置102R。
如图3(a)所示,阵列光源2中,在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第一平面)21a上,多个固体光源2a配置成1列。此外,在图3(a)中示出了多个(例如7个)固体光源2a设置于后述基础部11的第一基台21上的状态。
如图3(b)所示,固体光源2a是从所出射的光的光轴方向观察具有较长方向W1和较短方向W2的细长矩形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光源2a出射具有与较长方向W1平行的偏振方向的红色光(直线偏振光)L1。光L1向较短方向W2的扩展比光L1向较长方向W1的扩展大。因此,光L1的剖面形状BS成为以W2为较长方向的矩形形状或椭圆形状。即,能够以较短方向W2规定从各固体光源2a分别出射的光L1的最大放射角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固体光源2a的较长方向W1上的宽度例如为18μm,固体光源2a的较短方向W2的宽度例如为2μm,但固体光源2a的形状并不限于此。
此外,在照明装置101G中,各固体光源2a对准直光学系统3的光入射面出射绿色光(直线偏振光),在照明装置101B中,各固体光源2a对准直光学系统3的光入射面出射蓝色光(直线偏振光)。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光源单元10具有阵列光源2以及准直光学系统3和保持这些的基础部(支撑部件)11。以下,在使用图4、图5的说明中,使用XYZ坐标系进行说明。图4、图5中,X方向规定从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光轴的方向,Y方向规定多个固体光源2a的排列方向,Z方向是与XY方向正交的方向并规定铅垂方向。
如图4(a)、图4(b)所示,基础部11包含第一基台21和第二基台22。第一基台21与第二基台22一体地形成。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第一平面)21a以及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第二平面)22a与规定水平面的YX平面平行。即,上表面21a与上表面22a相互平行,上表面21a设定于比上表面22a高的位置。第一基台21设计为,使从配置于上表面21a的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光轴与后述的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8M交叉。
多个固体光源2a以各激光发光面与YZ平面平行的状态沿Y方向(第一方向)排列于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21a。即,本实施方式中,各固体光源2a的发光区域沿Y方向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从各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最大放射角方向(图3(b)所示的较短方向W2)成为与固体光源2a的排列方向(第一方向)即Y方向正交(交叉)的Z方向。
准直光学系统3包含前级柱面透镜(第一柱面透镜)8和透镜单元9。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透镜单元9粘合固定于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
前级柱面透镜8具有:沿Y方向的母线8M;凸状的柱面透镜面(透镜面)8a;和平坦的背面8b。即,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8M与配置有多个固体光源2a的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21a平行。
前级柱面透镜8以使背面8b(里面)侧与各固体光源2a的发光区域相对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前级柱面透镜8,其侧面成为平坦的设置面8c,该设置面8c固定于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从而背面8b沿铅垂方向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面8c与上表面22a之间配置有间隔部件30,但也可以不配置间隔部件30。通过设置间隔部件30,能够调整前级柱面透镜8的高度使光L1的光轴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8M交叉。
根据这样的结构,前级柱面透镜8仅在与母线正交的ZX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从而使光L1在ZX平面内平行化。
另一方面,透镜单元9具有多个柱面透镜(第二柱面透镜)12。透镜单元9具有与固体光源2a对应的数量的柱面透镜12。各柱面透镜12与相邻的其他柱面透镜12独立,并根据固体光源2a的配置而配置。
柱面透镜12以其母线12M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方向(Y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母线12M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方向正交。即,柱面透镜12具有:沿Z方向的母线;凸状的柱面透镜面(透镜面)12a;和平坦面(第二平坦面)12b。柱面透镜12以使平坦面12b(里面)侧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柱面透镜面8a相对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柱面透镜12,其侧面成为平坦的设置面(第一平坦面)12c,该设置面12c固定于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从而平坦面12b沿铅垂方向配置。
基于这样的结构,柱面透镜12仅在与母线正交的XY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从而使光L1在XY平面内平行化。
本实施方式中,前级柱面透镜8在经由间隔部件31将与第一基台21(固体光源2a)之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下粘合固定于上表面22a。间隔部件31在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上且配置于第一基台21的侧面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背面8b之间。
另外,柱面透镜12在经由间隔部件32将与前级柱面透镜8之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下粘合固定于上表面22a。此外,柱面透镜12以进行了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光轴的后述对准的状态粘合固定。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单元10能够通过包含2个柱面透镜的准直光学系统3将从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转换为平行光。
接着,对光源单元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在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21a设置有多个固体光源2a(阵列光源2)的基础部11。接着,在基础部11的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暂时配置前级柱面透镜8和透镜单元9。此时,也一并配置间隔部件30、31、32。
调整间隔部件30的厚度,使从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光轴和前级柱面透镜8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例如,调整间隔部件30的厚度,使从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光轴与母线8M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8M与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21a平行,因此容易进行多个固体光源2a与前级柱面透镜8之间的光轴对准。
在该状态下,经由例如弹簧等施力部件通过螺钉向柱面透镜12的柱面透镜面12a侧推压透镜紧固部件,成为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不倾斜的状态。
这里,由于前级柱面透镜8仅在XZ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因此无需考虑在Y方向上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级柱面透镜8经由间隔部件31将与固体光源2a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因此,前级柱面透镜8在调整时以与间隔部件(引导部件)31接触的状态在Z方向上被引导。由此,前级柱面透镜8的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位(对准)只需考虑1个方向(Z方向)即可,因而简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间隔部件31用作使前级柱面透镜8移动时的引导部,但并不局限定于此,作为引导件也可以使用设置于上表面22a的壁或脊状部。
在前级柱面透镜8的对准后,使UV固化粘合剂浸透于间隔部件30、31、32、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与基础部11的缝隙中。
接着,使用例如镊子等的道具使各柱面透镜12在水平方向上独立移动,由此进行调整使从固体光源2a出射并透射了前级柱面透镜8的光L1的光点到达规定位置。
例如,保持经由柱面透镜12的光L1照射于屏幕SCR上不变的状态,使柱面透镜12在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上沿水平方向(Y方向)移动。作为柱面透镜12,由于其设置面12c是平坦面,因此能够使其相对于上表面22a容易地移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基础部11,由于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与第一基台21的上表面21a是平行的,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多个固体光源2a与各柱面透镜12的对位。
此时,如图5所示,光L1的光点在屏幕SCR上移动。例如,能够通过将光L1的光点与标记于屏幕SCR上的对位用标志MK进行比较,来进行柱面透镜12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位(对准)。例如,调整至使从柱面透镜12的柱面透镜面12a出射的光L1转换为沿X方向的平行光的位置。
这里,由于柱面透镜12仅在XY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因此无需考虑在Z方向上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柱面透镜12经由间隔部件32将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因此,柱面透镜12在调整时在平坦面12b与间隔部件(引导部件)32接触的状态下顺畅地被引导,因而对准容易。另外,在对准时通过间隔部件32能够防止柱面透镜12以及前级柱面透镜8发生接触。另外,能够在保持向柱面透镜12的光L1的入射角恒定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柱面透镜12的对准。
由此,柱面透镜12的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位(对准)只需考虑1个方向(Y方向)即可,因而简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间隔部件32用作使柱面透镜12移动时的引导部,但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引导件也可以是设置于上表面22a的壁或脊状部。
如上述那样,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各柱面透镜12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准结束后,从上部照射UV光而使粘合剂固定。此后,将透镜紧固部件、弹簧、螺钉等拆下。此外,透镜紧固部件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粘合于柱面透镜12。
这样一来,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单元10的组装便完成了。
回到图2,远焦光学系统4包括透镜4a、4b。衍射光学元件6包括计算机合成全息图(CGH: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
衍射光学元件6具有下述功能,即,通过将入射的光L1衍射,而使入射至后述的光调制装置102R的红色光(衍射光)L1的强度分布均匀化,而且,提高入射至光调制装置102R的光L1的利用效率。
衍射光学元件6包括表面起伏型全息图元件,该表面起伏型全息图元件中,在例如含石英(玻璃)、合成树脂等的透光性材料的基材的表面具有由计算机设计的微小的凹凸构造。另外,衍射光学元件6是利用衍射现象对入射光的波面进行转换的波面转换元件。特别是,借助相位调制型的CGH能够几乎不损失入射光波的能量地进行波面转换。因此,CGH能够产生均匀的强度分布和/或单纯形状的强度分布。
衍射元件图案包括这样的微小的凹凸构造,其中,具有:相互深度不同且形成为剖视为矩形状的多个凹部;和在这些凹部之间相互高度不同且形成为剖视为矩形状的凸部。衍射光学元件6中,对于衍射元件图案而言,能够通过适当地调整包含凹部的宽度以及凹部的深度(凸部的高度)在内的设计条件而使衍射元件图案具有所希望的扩散功能。另外,作为使衍射元件图案的设定条件最佳化的方法,例如能够举出迭代傅立叶法等运算方法。
这里,对衍射光学元件6入射从偏振方向转换元件5出射的多个光。因此,从衍射光学元件6出射多个1级衍射光。另外,各1级衍射光的主光线相互平行。因此,本发明中,在无特别限定的情况下,将这些多个1级衍射光的光束作为一个衍射光L2来处理。另外,该衍射光L2的中心部处的主光线的方向为通过多个1级衍射光的光束的中心且与各1级衍射光的主光线平行的方向。
另外,衍射光学元件6生成衍射光分布,使配光分布作为整体成为矩形状,并且该配光分布的长宽比(纵横比)与照明对象(光调制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的长宽比(纵横比)一致。由此,能够使作为整体成为矩形状的照明光高效地入射于成为矩形状的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的图像形成区域。
另外,在衍射光学元件6中,优选,使光L1垂直地入射于衍射光学元件6的入射面6a。光L1的光轴方向与入射面6a正交。由此,用于获得上述的衍射光L2的CGH的衍射光学设计变得容易。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101R,在进行准直光学系统3与固体光源2a的光轴对准时,能够仅通过使各柱面透镜12分别沿第一方向(与柱面透镜12的母线交叉的方向)移动来进行光轴对准。因此,能够简便且可靠地进行针对多个固体光源2a的各个的光轴对准。
另外,从各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最大放射角方向与固体光源2a的排列方向正交。另外,前级柱面透镜8在柱面透镜12的母线方向上使光L1平行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使柱面透镜12小型化来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通过作为衍射光学元件6使用CGH,能够在减小因重叠光学系统7而产生的收差的同时,生成具有更均匀的照度分布(辉度)的照明光。而且,能够对作为照明对象的上述光调制装置102R的图像形成区域高效地照射这样的照明光。
因此,通过将该照明装置101R、101G、101B适用于投影机100,投影机100本身也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而且能够进行图像品质优秀的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00中,由于使规定的直线偏振光的照明光分别从照明装置101R、101G、101B出射,因此能够使照明光可靠地入射至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00A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投影机100A在具备控制装置(控制部)20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00不同。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及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投影机100A具备:照明装置101RA、101GA、101BA;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合成光学系统103;投影光学系统104;和控制装置(控制部)200。
照明装置101RA、101GA、101BA分别出射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相对应的激光(照明光)。
控制装置200与照明装置101RA、101GA、101BA以及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电连接,并控制它们的驱动。
照明装置101RA、101GA、101BA的各个除了作为光源具备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相对应的半导体激光器(光源)以外,是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照明装置101RA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而关于照明装置101GA、101BA的详细说明则予以省略。
照明装置101RA在准直光学系统3受控制装置200控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照明装置101R不同。因此,以照明装置101RA的与照明装置101R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照明装置101RA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8(a)、图8(b)是表示照明装置101RA中的准直光学系统的详细构成的图,图9是用于对准直光学系统的构成以及工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另外,图10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辉度的经时变化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图10中,使初始的辉度为100。
如图7所示,照明装置101RA具备光源单元10A、远焦光学系统4、衍射光学元件6和重叠光学系统7。
光源单元10A包含:包含多个固体光源2a的阵列光源2;和将从各固体光源2a出射并入射其中的光L1转换为平行光的准直光学系统3。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光源单元10A具有:阵列光源2以及准直光学系统3;基础部(第一支撑部)11;和升降支撑部(第二支撑部)40。以下,在使用图8、图9的说明中,使用XYZ坐标系进行说明。在图8、图9中,X方向规定从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的光轴的方向,Y方向规定多个固体光源2a的排列方向,Z方向是与XY方向正交的方向且规定铅垂方向。
准直光学系统3包含前级柱面透镜(第一柱面透镜)8和透镜单元9。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前级柱面透镜8,其侧面成为平坦的设置面8c,设置面8c设置于第二基台22的上表面22a。前级柱面透镜8在经由未图示的间隔部件将与固体光源2a之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下设置于上表面22a。前级柱面透镜8在母线8M的一端侧安装有驱动机构51。该驱动机构51能够使设置面8c与上表面22a接触的状态的前级柱面透镜8沿母线8M方向移动。驱动机构51的驱动由控制装置200控制。
根据这样的构成,使前级柱面透镜8能够沿母线8M方向移动。前级柱面透镜8在与固体光源2a相对的状态下移动。另外,前级柱面透镜8的背面8b沿铅垂方向配置。
柱面透镜12以其母线12M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方向(Y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升降支撑部4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母线12M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8M的方向正交。即,如图9(a)所示,柱面透镜12具有:沿Z方向的母线12M;凸状的柱面透镜面(透镜面)12a;和平坦的背面12b。
前级柱面透镜8仅在与母线8M正交的ZX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由此将光L1在ZX平面内平行化。柱面透镜12仅在与母线12M正交的XY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由此将光L1在XY平面内平行化。柱面透镜12设置成对准了的状态以能够将透过前级柱面透镜8的光L1良好地平行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前级柱面透镜8的母线8M的方向以及柱面透镜12的母线12M的方向相互正交的构造,因此能够使各透镜的移动构造简单化。
柱面透镜12以使背面12b(里面)侧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柱面透镜面8a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升降支撑部40。
本实施方式中,柱面透镜12在经由间隔部件32将与前级柱面透镜8之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下设置于升降支撑部40。即,柱面透镜12的背面12b与间隔部件32接触。另外,柱面透镜12的侧面成为平坦的设置面12c,该设置面12c设置于升降支撑部40。
升降支撑部40是XZ平面上的剖面为正方形的四棱柱状的部件,在+Y方向的端部安装有驱动机构50。该驱动机构50使升降支撑部40沿着与ZY平面平行的第二基台22的侧面22b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升降。驱动机构50的驱动由控制装置200控制。
即,柱面透镜12能够在设置面12c与升降支撑部40的上表面40a接触的状态下沿母线12M方向移动。
柱面透镜12以与固体光源2a相对的状态移动。另外,柱面透镜12的背面12b沿铅垂方向配置。另外,柱面透镜12在移动时成为背面12b与间隔部件32接触的状态。因此,柱面透镜12能够在相对于前级柱面透镜8在X方向上保持间隔的状态下移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单元10A能够通过包含2个柱面透镜的准直光学系统3将从固体光源2a出射的光L1可靠地转换为平行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b)所示,在从前级柱面透镜8出射的光L1的路径上设有能够将光L1的一部分受光的受光传感器42和使光L1反射至受光传感器42的半透半反镜43。受光传感器42检测光L1的辉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根据受光传感器42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机构50、51的驱动。
在采用了出射激光的固体光源2a的照明装置101RA中,会产生激光导致的光集尘。因此,在光L1的光密度高的区域会吸引异物(例如废物、尘埃等)。由此,会在构成准直光学系统3的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各柱面透镜12附着污染。这样一来,恐会引起准直光学系统3的透过率降低、图像品质降低之类的问题。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光源单元10A中,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在其母线(8M或者12M)的方向上移动。
以下,以光源单元10A的工作为主体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根据受光传感器42的检测结果,随时监视光L1的辉度变化。控制装置200在光L1的辉度降低至规定的阈值的定时使驱动机构50、51驱动。
例如,如图10(a)所示,控制装置200在光L1的辉度降低至规定的辉度的90%的情况下使驱动机构50、51驱动。但是,在产生使驱动机构驱动的需要的情况下,实际上控制装置200在固体光源2a的起动开始时或者起动结束时就使驱动机构50、51驱动。
例如,如图9(b)所示,驱动机构50使升降支撑部40例如向上方移动从而使柱面透镜12向上方(+Z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驱动机构51(参照图8(a))例如使前级柱面透镜8向+Y方向移动。
这里,前级柱面透镜8仅在XZ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因此无需考虑在Y方向上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准。由此,即使在前级柱面透镜8在+Y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阻碍光L1的平行化。
另外,各柱面透镜12仅在XY平面内产生透镜效应,因此无需考虑在Z方向上相对于固体光源2a的对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柱面透镜12在经由间隔部件32将与前级柱面透镜8之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下移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台22的侧面22b与间隔部件32的端面成为同一平面。因此,柱面透镜12在使与前级柱面透镜8之间的间隔得到可靠地保持的状态下移动。因此,即使在各柱面透镜12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阻碍光L1的平行化。
伴随着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各柱面透镜12的移动,光L1相对于各透镜的入射位置变化。由此,在光L1的光轴上,配置有不受光集尘的影响因而未被污染的透镜部分。其结果是,如图10(a)所示,能够使辉度再次恢复至初始的值(100%)。
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各柱面透镜12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控制装置200使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各柱面透镜12往复工作。该情况下,在前级柱面透镜8的受到污染的部分或者柱面透镜12的受到污染的部分再次配置于光L1的光路上的情况下,由于光集尘,辉度已经降低至规定的辉度的90%。由此,在以下的工作中,控制装置200在光L1的辉度从90%降低至80%的定时使驱动机构50、51驱动。其结果是,如图10(a)所示,能够使辉度再次恢复至90%。同样地,对于控制装置200,随着固体光源2a的驱动时间t(s)变长,即使是在驱动了驱动机构50、51的情况下,能够恢复的辉度也会降低。因此,在恢复后的辉度低于5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0也可以产生表示维护或更换准直光学系统3的意思的信号。
根据该结构,通过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的移动,能够使因光集尘而造成的不良情况(辉度降低)的产生得到抑制,能够延长透射率降低至维护或透镜更换的基准的时间。其结果,能够延长照明装置101BA、101GA、101RA的制品寿命或维护周期。
另外,若透射率伴随着透镜的移动而变化,则使用者恐会觉察到透射率的变化,因而带来不快感。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固体光源2a的起动开始时或者起动结束时驱动驱动机构50、51,因此不会使使用者觉察到透射率的变化,能够防止带来不快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00A,由于具备上述照明装置101RA、101GA、101BA,因此不仅能够获得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00所获得的效果,还能够获得抑制与光集尘相伴的不良情况的产生的效果。因此,投影机100A能够进行可靠性高并且图像品质优秀的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受光传感器42仅配置于前级柱面透镜8的后级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将受光传感器42配置于柱面透镜12的后级。或者,还可以在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的后级分别配置受光传感器4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200也可以根据各受光传感器42的受光结果使驱动机构50、51的驱动状态不同。即,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对驱动机构50、51中的至少一方进行驱动。或者,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对于驱动机构50、51中的一方使驱动速度相对低,而对于驱动机构50、51中的另一方使驱动速度相对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多个柱面透镜12一体地移动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采用各柱面透镜12能够独立地移动的结构。
另外,各透镜的移动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在固体光源2a的驱动期间始终对驱动机构50、51中的至少一方进行驱动。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固体光源2a的驱动期间,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始终在移动,因此使因光集尘导致的各透镜的污染的附着量得到抑制。其结果是,如图10(b)所示,能够延迟光L1的辉度经时降低的速度,使因光集尘导致的不良情况(辉度降低)的产生得到抑制,延长透射率降低至维护或透镜更换的基准的时间。由此,能够延长照明装置101BA、101GA、101RA的制品寿命或维护周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规定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透镜12的间隔而使用了间隔部件32,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1(a)所示,使柱面透镜12移动的升降支撑部45本身对柱面透镜12的背面12b进行支撑,由此不使用间隔部件就规定了相对于前级柱面透镜8的间隔。
升降支撑部45能够沿在第二基台22的侧面22b所设置的导轨46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升降支撑部45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通过驱动机构50升降。此外,也可以取代导轨46而在侧面22b设置槽,通过将柱面透镜12嵌入该槽来而移动。
升降支撑部45具有:对柱面透镜12的设置面12c进行支撑的支撑面45a;和相对于支撑面45a垂直且对柱面透镜12的背面12b进行支撑的侧面45b。支撑面45a以及侧面45b相互正交。对于柱面透镜12,由于2个面被支撑于升降支撑部45,因此相对于升降支撑部45得到定位。柱面透镜12的背面12b相对于升降支撑部45的支撑面45a垂直。
由于升降支撑部45经由导轨46而安装于第二基台22,因此如图11(b)所示,即使是在柱面透镜12伴随着升降动作而上升的情况下,仍保持柱面透镜12与前级柱面透镜8的间隔。
这样根据本变形例涉及的结构,能够不使用间隔部件地、在保持前级柱面透镜8以及柱面透镜12的间隔的状态下进行透镜的移动。
本发明并非一定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附加各种变更。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3个光调制装置102R、102G、102B的投影机100,但也可以适用于通过一个光调制装置来显示彩色影像(图像)的投影机。并且,作为光调制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液晶面板,还可以使用例如数字微镜器件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衍射光学元件6使用了表面起伏型全息图元件,但也可以使用体积全息图型元件。另外,还可以使用表面起伏型全息图与体积全息图的复合型全息图元件。

Claims (10)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光源;
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所入射的第一柱面透镜;
来自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光所入射的透镜单元;
支撑所述透镜单元的支撑部件;以及
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引导部,
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母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透镜单元具备与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柱面透镜,
所述多个柱面透镜各自的母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所述多个光源包含第一发光元件,
所述多个柱面透镜包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柱面透镜,
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独立于所述多个柱面透镜中的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相邻的柱面透镜,并根据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配置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从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出射的光的最大放射角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柱面透镜具有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透镜面垂直的第一平坦面,
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经由所述第一平坦面而被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柱面透镜具有与所述第二柱面透镜的透镜面相对的第二平坦面,
所述第二平坦面与所述引导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平坦面与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规定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与所述透镜单元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还具备支撑所述多个光源的第一平面,
所述第一柱面透镜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具备支撑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柱面透镜以及所述第二柱面透镜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在其母线方向上移动。
10.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照射照明光的照明装置;
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所述照明光而形成图像光的光调制装置;以及
投影所述图像光的投影光学系统,
作为所述照明装置,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CN201410612711.4A 2013-11-07 2014-11-04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Active CN104635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1501A JP6318554B2 (ja) 2013-11-07 2013-11-07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3-231502 2013-11-07
JP2013-231501 2013-11-07
JP2013231502A JP6268949B2 (ja) 2013-11-07 2013-11-07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5409A true CN104635409A (zh) 2015-05-20
CN104635409B CN104635409B (zh) 2017-08-22

Family

ID=51862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2711.4A Active CN104635409B (zh) 2013-11-07 2014-11-04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24225A1 (zh)
EP (1) EP2878985A3 (zh)
CN (1) CN1046354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829A (zh) * 2017-04-05 2017-08-04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测速天幕靶用led慢散射光源装置
CN10850868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8761982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毅丰显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集光系统
CN110471192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射装置和衍射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带有投射装置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9005B (zh) * 2013-05-13 2015-08-1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波长转换光源、合光光源及投影系统
CN105579903B (zh) * 2013-10-17 2018-04-24 索尼公司 光源装置、光源单元和图像显示装置
US9645408B2 (en) * 2014-10-31 2017-05-09 Everready Precision Ind. Corp. Surface mount device type laser module
WO2016098281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投射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US10057553B2 (en) 2015-06-19 2018-08-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US10225529B2 (en) * 2015-07-17 2019-03-05 Ne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using a spatial modulation element, proj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DE102016205590A1 (de) * 2016-04-05 2017-10-05 Osram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r rechteckigen Lichtverteilung in einer Beleuchtungsebene
US10365351B2 (en) 2017-03-17 2019-07-30 Waymo Llc Variable beam spacing, timing, and power for vehicle sensors
CN113219660A (zh) * 2021-04-14 2021-08-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r眼镜的投影光机
WO2023057495A1 (en) 2021-10-06 2023-04-13 Trinamix Gmbh Method for alignment of optical components of a project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4723A (en) * 1997-04-11 1998-12-01 Blue Sky Research Laser diode assembly including a carrier-mounted crossed pair of cylindrical microlenses
US20030063391A1 (en) * 2001-10-01 2003-04-03 Tangyu W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ng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US20030118291A1 (en) * 2000-12-14 2003-06-26 Brosnan Stephen J. High brightness laser diode coupling to multimode optical fibers
EP1372016A2 (en) * 2002-06-15 2003-12-17 Brocklehurst John Robert Dynamic shaping of laser beams
CN101263420A (zh) * 2005-01-26 2008-09-10 讯宝科技公司 彩色图像投影系统和方法
US20100290105A1 (en) * 2006-02-24 2010-11-18 Hiroyuki Furuya Wavelength convert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2906624A (zh) * 2010-05-19 2013-01-30 3M创新有限公司 紧凑型照明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5153A (en) * 1992-12-07 1998-04-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cal means for using diode laser arrays in laser multibeam printers and recorders
JP3302458B2 (ja) * 1993-08-31 2002-07-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集積化光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5619245A (en) * 1994-07-29 1997-04-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beam optical system using lenslet arrays in laser multi-beam printers and recorders
US5517359A (en) * 1995-01-23 1996-05-14 Gelbart; Daniel Apparatus for imaging light from a laser diode onto a multi-channel linear light valve
US5888841A (en) * 1996-10-01 1999-03-30 Blue Sky Research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o-optical device with integral lens
US5963577A (en) * 1997-04-11 1999-10-05 Blue Sky Research Multiple element laser diode assembly incorporating a cylindrical microlens
US5861992A (en) * 1997-06-20 1999-01-19 Creo Products Inc Microlensing for multiple emitter laser diodes
US6157502A (en) * 1998-07-02 2000-12-05 Digital Optics Corporation Optical bench circularizer having alignment indent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6407870B1 (en) * 1999-10-28 2002-06-18 Ihar Hurevich Optical beam shaper and method for spatial redistribution of inhomogeneous beam
JP3917491B2 (ja) * 2002-03-08 2007-05-2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レーザ集光装置
US7230968B2 (en) * 2003-07-10 2007-06-12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solid-state laser device using same
JP2005107319A (ja) * 2003-09-30 2005-04-21 Toshiba Corp 光モジュール、光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映像表示装置
DE10354780A1 (de) * 2003-11-21 2005-06-30 Schott Ag Refraktiv-diffraktive Hybridlinse, insbesondere zur Strahlformung von Hochleistungsdiodenlasern
JP4616577B2 (ja) * 2004-04-22 2011-0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表示装置
US7394841B1 (en) * 2007-01-18 2008-07-01 Epicrystals Oy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visual applications
US20080239498A1 (en) * 2007-03-26 2008-10-02 Reynolds Meritt W Random phase mask for light pipe homogenizer
GB201018914D0 (en) * 2010-11-09 2010-12-22 Powerphotonic Ltd Fast-axis collimator array
JP5682813B2 (ja) 2010-11-30 2015-03-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9343868B2 (en) * 2012-08-28 2016-05-17 Optical Engines Inc.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intense laser light from multiple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misaligned collimating optical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4723A (en) * 1997-04-11 1998-12-01 Blue Sky Research Laser diode assembly including a carrier-mounted crossed pair of cylindrical microlenses
US20030118291A1 (en) * 2000-12-14 2003-06-26 Brosnan Stephen J. High brightness laser diode coupling to multimode optical fibers
US20030063391A1 (en) * 2001-10-01 2003-04-03 Tangyu W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ng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EP1372016A2 (en) * 2002-06-15 2003-12-17 Brocklehurst John Robert Dynamic shaping of laser beams
CN101263420A (zh) * 2005-01-26 2008-09-10 讯宝科技公司 彩色图像投影系统和方法
US20100290105A1 (en) * 2006-02-24 2010-11-18 Hiroyuki Furuya Wavelength convert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2906624A (zh) * 2010-05-19 2013-01-30 3M创新有限公司 紧凑型照明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68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7013829A (zh) * 2017-04-05 2017-08-04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测速天幕靶用led慢散射光源装置
CN108761982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毅丰显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集光系统
CN108761982B (zh) * 2018-04-28 2021-01-12 毅丰显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集光系统
CN110471192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射装置和衍射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带有投射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0471192B (zh) * 2018-05-11 2021-09-2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射装置和衍射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带有投射装置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24225A1 (en) 2015-05-07
CN104635409B (zh) 2017-08-22
EP2878985A3 (en) 2015-08-26
EP2878985A2 (en)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5409A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02879988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01173996Y (zh) 激光灯扫描头及激光表演装置
CN1298175C (zh) 图像投影装置和方法
EP3081980B1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CN101529307B (zh) 图像显示设备
US9188846B2 (en) Scanning-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ts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3502887A (zh) 照明装置、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及光学装置
CN102566079B (zh) 激光光源装置
CN101109890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3797414A (zh) 照明装置、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装置
CN103443705A (zh) 照明装置、投影显示装置及直视型显示装置
US20210048736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3376636A (zh) 显示单元和照明装置
CN101663613B (zh) 激光背面照射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81304A (zh) 液晶显示单元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JPWO2008088001A1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1189556A (zh) 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
US8529071B2 (en) Illuminating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using an anamorphic prism assembly
CN104865781B (zh) 照明装置及投影机
CN204374499U (zh) 光轴调整装置及投影装置
JP6318554B2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3161811A1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8563033A (zh) 采用准直激光照射衍射光学元件形成动画图像的光学系统
CN108254908A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