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8271B -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8271B
CN104618271B CN201310541753.9A CN201310541753A CN104618271B CN 104618271 B CN104618271 B CN 104618271B CN 201310541753 A CN201310541753 A CN 201310541753A CN 104618271 B CN104618271 B CN 104618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hanger
stacking
plate number
business board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17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8271A (zh
Inventor
刘玭娉
于斌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417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8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8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8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8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8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通过在交换机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即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交换机堆叠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从而可以根据该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实现交换机堆叠系统扩容增加新交换机时,不会影响其他已运行交换机的正常业务。

Description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堆叠是指一网络交换机,既可以单机独立工作,也可以与其他网络交换机一起构成堆叠系统,共同工作,该堆叠系统对外表现的是单个交换机的特性,但是实际端口容量等于该堆叠系统内所有成员交换机的端口容量的总和。
通常地,首先启动需要堆叠的两台或多台交换机,再为每个交换机配置堆叠ID。堆叠系统内的一个交换机称作该堆叠的成员交换机。堆叠ID是成员交换机在堆叠系统内部的成员编号(英文:member ID),用来标识成员交换机。堆叠ID配置完成之后使能堆叠系统,连接堆叠线或者线缆(英文:cable),其中,堆叠线可以是光纤。最后堆叠系统内的所有交换机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后的交换机的主控板上的主控芯片向操作系统申请堆叠所用到的系统资源。
然而,重新启动会导致交换机所在堆叠系统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用以解决交换机堆叠可能导致的系统业务中断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所述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所述单机最大板号表示所述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
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所述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堆叠模式运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具体包括:
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版号;
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交换机的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则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还包括:将所述交换机从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所述堆叠模式运行。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具体包括:
将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所述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所述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所述单机最大板号表示所述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所述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堆叠模式运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版号;
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交换机的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则所述第二分配模块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将所述交换机从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所述堆叠模式运行。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所述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交换机,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
其中,所述主控板和所述业务板通过背板相连;
所述业务板,用于进行业务处理;
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主控芯片、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其中,所述主控芯片上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总线分别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所述易失性存储器连接;
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堆叠最大板号;
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用于为所述业务板提供系统资源;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运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所述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所述单机最大板号表示所述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所述主控芯片还可以执行: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所述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堆叠模式运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控芯片在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可以具体包括: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版号;
所述主控芯片在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交换机的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则所述主控芯片在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还可以执行:将所述交换机从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所述堆叠模式运行。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控芯片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可以具体包括:将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所述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通过在交换机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即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交换机堆叠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从而可以根据该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实现交换机堆叠系统扩容增加新交换机时,不会影响其他已运行交换机的正常业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交换机堆叠系统,两台或者两台以上交换机可以采用堆叠线或线缆(英文:cable)连接,其中,上述堆叠线可以是光纤。两台以上交换机可以形成星形拓扑结构或环形拓扑。本发明实施例所说的交换机是指网络中具有交换能力的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该交换机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该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单机最大板号表示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
步骤102、该交换机根据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该交换机是已经通过堆叠线或线缆与堆叠系统中的其他交换机连接但尚未启动的交换机,也可以是已经与其他交换机连接并且已经启动并完成堆叠操作的交换机,还可以是已经通过堆叠线或线缆与其他交换机连接、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堆叠操作的交换机,还可以是尚未用堆叠线或线缆与其他交换机连接的交换机,对于尚未与其他交换机连接的这类交换机,可以在交换机按上述步骤101和102启动并完成系统资源分配后通过用堆叠线或线缆与其他交换机连接,以加入到堆叠系统。
具体的,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可以预先存储堆叠最大规格版号,上述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中,或者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memory)。上述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中,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NVRA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简称SSD)。在交换机启动过程中,该交换机可以从存储器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版号。其中,该堆叠最大规格版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该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
堆叠最大规格版号大于该交换机的单机最大版号,单机最大板号表示该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其中,业务板是指交换机上设置的具有业务转发和业务处理功能的硬件电路或芯片的PCB板。
进一步的,为交换机分配堆叠最大规格版号后,可以根据该堆叠最大规格版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该系统资源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中被分配的资源。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ynamic random-accessmemory,简称DRAM),系统资源是被分配的DRAM空间。
例如:一块业务板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是200KB,如果堆叠最大规格版号是30,即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该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是30,则为每台交换机分配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为200*30=6000KB。
堆叠最大规格版号是预先设定的,用户可以需求进行配置,但堆叠最大规格版号不能超过交换机运行的软件所能够让交换机参与的堆叠规格。
根据堆叠最大规格版号和每台交换机上能够支持的业务板数便可以确定交换机堆叠系统中最多可以接入多少台交换机,例如:堆叠最大规格版号是30,每台交换机上最多支持10个业务板,则交换机堆叠系统中至少可以接入3台交换机,而每台交换机都分配系统中所有交换机所支持的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即每台交换机各自分配6000KB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而不是每台交换机各自分配200*10=2000KB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
另外,无论该交换机以独立运行的模式启动或是以堆叠模式启动,都获取该交换机的堆叠最大板号,并且根据该堆叠最大板号来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以使交换机在以堆叠模式运行后系统资源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通过在交换机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即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该堆叠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从而可以根据该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实现交换机堆叠系统扩容增加新交换机时,不会影响其他已运行交换机的正常业务。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的详细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01、第一交换机获取第一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
具体的,在第一交换机启动过程该第一交换机从自身的存储器中读取第一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
其中,运行模式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可以存储在NVM中。
该运行模式信息的值为可以在以下3种中选取:不堆叠模式,堆叠模式和免配置堆叠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字符来表示。其中,不堆叠模式表示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独立运行,不加入堆叠系统;堆叠模式表示交换机以堆叠模式运行;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该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运行,并可以在不需要重新启动的情况下加入堆叠系统。例如:运行模式信息的值为0可以表示不堆叠模式,为1可以表示堆叠模式,为2可以表示免配置堆叠模式。
步骤202、第一交换机获取资源申请表,该资源申请表包括和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在运行模式信息的值为堆叠模式和免配置堆叠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堆叠最大规格版号。
具体的,在第一交换机启动过程中该交换机可以从自身的存储器中读取资源申请表。
资源申请表为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例如存储在NVM中。
步骤203、第一交换机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在运行模式信息的值为堆叠模式和免配置堆叠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堆叠最大规格板号,第一交换机根据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交换机的不同的运行模式信息可以申请不同的系统资源,资源申请表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如表1所示,其中系统最大合法板号(英文:available number of board)表示该交换机(如果运行模式信息为不堆叠模式和免配置堆叠模式)或该交换机组成的堆叠系统(如果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可用的最大业务板的个数。对于堆叠模式,系统最大合法板号为堆叠最大规格版号,对于免堆叠模式和不堆叠模式,最大合法板号为单机最大板号。
该交换机所申请的系统资源以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来计算,例如:对于不堆叠模式,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是单机最大板号,那么根据单机最大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对于堆叠模式,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是堆叠最大规格版号,那么根据堆叠最大规格版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对于免配置堆叠模式,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是堆叠最大规格版号,那么根据堆叠最大规格版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对于堆叠模式的交换机,以堆叠模式启动和运行。对于免配置堆叠模式的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启动,但为该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足够该交换机加入堆叠系统后使用,因此,在完成系统资源分配后,可以从免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堆叠模式运行。
在交换机堆叠系统中的交换机完成启动和系统资源分配后,交换机堆叠系统中的交换机可以通过竞争方式确定出主交换机和备交换机,确定出主交换机后,可以由主交换机为交换机堆叠系统中的每个成员交换机分配堆叠标识,交换机堆叠系统中的所有成员交换机可以将自身的配置信息发送给主交换机,该配置信息可以由板,卡和端口三维数组形式表示,其中板表示交换机中有多少业务板,每个业务板上包括多少张卡,每个卡上有多少个端口。例如:1/1/2就表示交换机上包括1个业务板上,该业务板上有一张卡,该卡上有2个端口。其中,业务板上的卡是指具有业务转发和业务处理功能的模块。主交换机可以根据交换机堆叠系统中各成员交换机的堆叠标识和配置信息来执行业务转发操作,实现将业务转发到成员交换机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某一台交换机以堆叠模式启动,则进行堆叠竞争以及主交换机分配堆叠标识的操作后,主交换机可以直接根据各交换机的堆叠标识和配置信息完成堆叠操作。如果该交换机以免配置堆叠模式启动,则该交换机可以以单机模式运行,或者,在获取堆叠标识后从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到堆叠模式运行,再发送配置信息至交换机以完成堆叠操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堆叠竞争确定主交换机之后,主交换机中的主控板可以将交换机堆叠系统中所有成员交换机的堆叠标识和配置信息同步到备控板,这样不仅实现了对交换机堆叠系统的统一化管理,规范了业务运行流程,而且通过在备交换机上备份所有成员交换机的堆叠标识和配置信息,保证了在主交换机的主控板出现故障时,或者是主控板和备控板都出现故障时,整个交换机堆叠系统的业务不受影响,仍能正常运行。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系统扩容增加新交换机时,不会影响其他已运行交换机的正常业务,保证系统中交换机的堆叠。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交换机包括:主控板31和业务板32;
其中,主控板31和业务板32通过背板33相连;
业务板32,用于进行业务处理;
主控板31上设有主控芯片311、非易失性存储器312和易失性存储器313;其中,主控芯片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主控芯片311通过总线分别与非易失性存储器312和易失性存储器313连接;
非易失性存储器312,用于存储指令和堆叠最大板号;
易失性存储器313,用于为业务板32提供系统资源;
主控板31上的主控芯片311,用于运行非易失性存储器312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非易失性存储器312中的堆叠最大规格板号,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所述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所述单机最大板号表示所述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该系统资源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313中被分配的资源。
其中,交换机之间通过专用堆叠端口连接,堆叠端口可以设置在主控板31上,也可以设置在业务板32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主控芯片311还可以执行: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所述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堆叠模式运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进一步的,主控芯片311在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可以具体包括: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版号;
主控芯片311在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该系统资源是易失性存储器34中被分配的资源。
进一步的,若所述交换机的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则主控芯片311在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还可以执行:将所述交换机从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所述堆叠模式运行。
主控芯片311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可以具体包括:将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所述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机,其中主控芯片311运行指令执行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1和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交换机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单机最大板号表示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
分配模块42,用于根据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可选的,获取模块41,还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堆叠模式用于表示交换机以堆叠模式运行;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可选的,获取模块41具体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版号;
分配模块32具体用于:根据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可选的,分配模块42可以具体用于:将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为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如图5所示,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交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该交换机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切换模块43,用于若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为免配置堆叠模式,则第二分配模块根据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将交换机从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堆叠模式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机,与本发明提供的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相对应,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其执行方法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1和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所述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所述单机最大板号表示所述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
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具体包括:
将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所述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所述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堆叠模式运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具体包括:
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规格版号;
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交换机的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则所述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交换机从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所述堆叠模式运行。
5.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表示在组成堆叠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堆叠系统的业务板总数,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大于所述交换机的单机最大板号,所述单机最大板号表示所述交换机所能支持的该交换机的业务板总数;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与每块所述业务板所需要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资源的乘积作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的系统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之前,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运行模式信息,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堆叠模式或免配置堆叠模式,所述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所述堆叠模式运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用于表示所述交换机以独立运行模式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中获取所述交换机的资源申请表,所述资源申请表中包括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以及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所述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和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均为所述堆叠最大规格版号;
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信息对应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板数量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交换机的所述运行模式信息为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则所述分配模块根据所述堆叠最大规格板号为所述交换机分配系统资源之后,将所述交换机从所述免配置堆叠模式运行切换至所述堆叠模式运行。
CN201310541753.9A 2013-11-05 2013-11-05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Active CN104618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1753.9A CN104618271B (zh) 2013-11-05 2013-11-05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1753.9A CN104618271B (zh) 2013-11-05 2013-11-05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8271A CN104618271A (zh) 2015-05-13
CN104618271B true CN104618271B (zh) 2018-03-16

Family

ID=53152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1753.9A Active CN104618271B (zh) 2013-11-05 2013-11-05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827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91688A1 (en) * 2001-05-07 2002-11-14 Vitess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 data switching system
CN1809022A (zh) * 2005-01-17 2006-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10782A (zh) * 2007-08-28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以太网交换机堆叠系统管理的方法
CN101159672A (zh) * 2007-11-09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系统设备号的分配方法
CN101387993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凹凸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动态资源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99909A (zh) * 2009-07-08 2009-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59639A (zh) * 2013-05-24 2013-08-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91688A1 (en) * 2001-05-07 2002-11-14 Vitess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 data switching system
CN1809022A (zh) * 2005-01-17 2006-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10782A (zh) * 2007-08-28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以太网交换机堆叠系统管理的方法
CN101387993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凹凸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动态资源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59672A (zh) * 2007-11-09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系统设备号的分配方法
CN101599909A (zh) * 2009-07-08 2009-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59639A (zh) * 2013-05-24 2013-08-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8271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507B (zh) 根据刀片的物理位置,实现刀片的自动供应和配置的集成软件和硬件系统
CN102647486B (zh) 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302702A (zh) 数据的分片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01726B (zh) 一种核心交换机的接口索引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37780B (zh) 一种服务器节点配置方法及物理节点
CN108881512A (zh) Ctdb的虚拟ip均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747044B (zh) 一种服务锁定方法及系统
CN101808010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和主控板
CN106293934A (zh) 一种集群系统管理优化方法及平台
CN104394017A (zh) 一种堆叠系统的选举方法及主设备
CN102870380A (zh) 刀片服务器的交换板及其端口配置方法
CN104753707B (zh) 一种系统维护方法及网络交换设备
CN103124219B (zh) 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云虚拟基站和资源调度方法
CN102904705B (zh) 一种堆叠系统批量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CN104618271B (zh)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CN104518995B (zh)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交换机虚拟化系统
CN105491061A (zh) 一种访问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84720B (zh) 一种主备服务单元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601412B (zh) 一种独立测试网络系统及其建立方法
CN102404236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中nat端口资源的分配方法
CN103004157B (zh) 网络设备加入集群系统的接口注册方法和设备
US8873427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opology structure of switching equipment, switching equipment and stacking system
CN105847143A (zh) 基于vrrp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1784090B (zh) 一种实现多个无线接入链路与固网链路绑定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93060A (zh) 一种虚拟ip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