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9909A -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99909A CN101599909A CNA2009101578465A CN200910157846A CN101599909A CN 101599909 A CN101599909 A CN 101599909A CN A2009101578465 A CNA2009101578465 A CN A2009101578465A CN 200910157846 A CN200910157846 A CN 200910157846A CN 101599909 A CN101599909 A CN 1015999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stack
- stack equipment
- vlan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当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该堆叠设备的堆叠拓扑模块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使所述堆叠设备在初始化完成之前根据所述设置转发接收到的流量。本发明中,堆叠系统的设备即使没有完成设备初始化,也可以正确转发接收到的流量,从而保证数据业务流量的正常发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交换机已经支持两个机框堆叠,组成虚拟交换系统VSS,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堆叠系统,可以将整机交换容量大幅提高,例如提高到1.44T,并且通过跨设备聚合与汇聚(或者接入层)设备链接,提供系统可靠性,缩短故障恢复时间。分布式设备进行堆叠技术还存在以下优势:堆叠系统作为一台设备,提高了系统的端口密度,简化管理手段,通过堆叠口聚合和跨设备聚合,在链路层实现负荷分担和链路备份,提供链路恢复的快速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提供框式设备堆叠技术,或者称为智能弹性架构(IntelligentResilient Framework,IRF),该框式设备堆叠技术可以支持多台设备堆叠。如图2所示,每台堆叠设备可以最多设置两个堆叠口,分别称为堆叠口1和堆叠口2,即图2中的Port1和Port2;每一个堆叠口又可以由多个成员端口聚合而成。在IRF组网中,堆叠口的正确配置至关重要,相邻设备两台设备,例如A和B,必须是A的堆叠口1和B的堆叠口2相连,例如图2中所示的四台设备堆叠,每一条堆叠链路两端分别对应不同的堆叠口。此外堆叠端口目前支持HG+、HG2两种HG(High Grade,高级)模式,分别称为normal(正常模式)和enhanced(增强模式),链路两端的HG模式必须配置相同。
虽然堆叠系统具有各种优点,但是在堆叠系统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各堆叠设备的启动时间不同,或者加入堆叠的先后顺序不同,堆叠系统中各堆叠设备的配置恢复状态也有时间差别,导致堆叠系统中可能存在未恢复配置的堆叠设备;进一步的,如果第二层、第三层正常业务流量转发经过未恢复配置的堆叠设备,该第二层、第三层业务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错误处理,例如当堆叠设备的VLAN配置未恢复时,堆叠设备将丢弃接收到的非默认VLAN的业务流量,上述出现未配置恢复状态的堆叠设备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堆叠系统拓扑振荡时。
堆叠系统拓扑振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已经稳定建立的拓扑由于堆叠线路等问题,导致拓扑形态变化,这种情况下由于各堆叠设备都已恢复配置,高性能的堆叠拓扑收敛算法就可以保证业务流量只有毫秒级别的丢包;其二是新设备加入已经稳定建立的堆叠系统,因为新加入的设备需要同步恢复堆叠系统配置,如果业务流量在新加入的设备恢复配置之前转发经过该设备,则会由于新加入的设备未恢复配置而被错误处理。
本申请主要解决后一种堆叠系统拓扑振荡时,设备错误处理业务流量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新设备加入堆叠系统时导致的堆叠系统拓扑振荡。
如图3所示,设备S4加入堆叠系统中,构成环状拓扑。在设备S4加入堆叠系统后,堆叠拓扑算法会重新计算拓扑路径。此时,设备S1向S3发送业务流量时,设备S1重新计算拓扑路径,发现S1-S4-S3路径为最短路径,因此,设备S1通过S1-S4-S3路径向设备S3发送业务流量。但是,设备S4加入堆叠系统后,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过程和配置恢复过程,在初始化过程,设备S4需要初始化堆叠拓扑模块等功能,在配置恢复过程,设备S4接收堆叠系统的主堆叠设备下发的VLNA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配置恢复后,设备S4才可以进行流量转发;但是,当设备S4刚刚加入堆叠系统时,由于尚未完成配置恢复过程,因此设备S4无法进行正常的流量转发,导致出现流量不通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当有新设备S4加入堆叠系统中时,预先配置堆叠系统将设备S4的一侧作为未链接状态,重新生成链状拓扑,构造成新设备加入链状拓扑末端方案,如图4所示,对于链状堆叠拓扑,设备S1、S2以及S3之间的业务流量转发路径不发生改变,新加入设备S4通过S4-S1路径进行配置恢复通讯。当设备S4恢复配置后,堆叠系统重新下发环状拓扑,按照流量负载分担算法,重新调整堆叠系统业务流量转发路径,如图5所示,此时设备S1向S3发送的业务流量可以通过S1-S4-S3路径正常发送。
基于上述分析,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在于:
原堆叠系统需要首先生成链状拓扑,下发拓扑信息,然后在新加入设备恢复配置后,调整为环状拓扑,过程复杂,且当有多台设备发生重启时,导致链状拓扑的链路中断,进而造成业务流量传输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在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前,堆叠设备能够转发接收到的流量,避免堆叠系统中流量的中断。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所述堆叠系统中包括一个主堆叠设备与一个或多个从堆叠设备,所述堆叠设备中包括堆叠拓扑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当堆叠系统中的所述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使所述堆叠设备在初始化完成之前根据所述设置转发接收到的流量。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包括: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非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或者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向其他堆叠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接收所述其他堆叠设备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响应,所述响应中携带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非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堆叠设备配置VLAN信息以及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当堆叠系统中有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所述主堆叠设备广播所述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具体为: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与所述堆叠系统的其他设备交互拓扑信息,计算所述堆叠设备到达其他堆叠设备的最短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包括:
所述堆叠设备根据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生成流量转发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包括单播转发表项、组播转发表项以及所述堆叠设备上端口的VLAN配置。
所述VLAN信息具体为VLAN的有无,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具体为组播转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所述堆叠设备上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具体为: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下发到所述驱动模块,由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VLAN信息创建相应的VLAN,并根据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生成相应的组播转发表项,建立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VLAN以及所述组播转发表项和/或单播转发表项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后,所述堆叠设备接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创建VLAN,并在检测到所述堆叠设备内已经创建的VLAN时,向所述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
所述堆叠设备使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覆盖在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时获取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系统具体为智能弹性架构IRF堆叠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转发的装置,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中或者作为所述堆叠设备使用,所述堆叠系统中包括一个主堆叠设备与一个或多个从堆叠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堆叠拓扑模块,用于当堆叠系统中的所述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
转发表生成模块,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下发的配置信息,生成流量转发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单播转发表项信息;
流量转发模块,与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到堆叠系统中的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时,根据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生成的流量转发表转发所述流量。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非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或者
向所述其他堆叠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接收所述其他堆叠设备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响应,所述响应中携带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具体用于:
与所述堆叠系统的其他设备交互拓扑信息,计算所述堆叠设备到达其他堆叠设备的最短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
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VLAN信息创建相应的VLAN,并根据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生成相应的组播转发表项,生成所述流量转发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存储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VLAN、以及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组播转发表项和/或单播转发表项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配置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后,接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创建VLAN,在检测到所述堆叠设备内已经创建的VLAN时,向所述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使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覆盖在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时获取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系统具体为智能弹性架构IRF堆叠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当堆叠系统中的设备初始化时,在该设备进行初始化的过程中,通过该设备的堆叠拓扑模块计算拓扑路径获取单播转发表项,并同步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表项信息,进而根据该单播转发表项、VLAN信息和组播表项信息转发接收到的流量,使处于初始化状态的设备具有转发业务流量的功能,从而保证堆叠系统流量的正常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虚拟交换系统VSS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框式设备堆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新设备加入堆叠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新设备加入堆叠系统的构成链状拓扑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新设备加入堆叠系统的构成环状拓扑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流量转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流量转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流量转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通过该设备中的堆叠拓扑模块在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前同步主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通过与其他堆叠设备交互设备信息,计算拓扑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进一步的,该新设备生成包括上述组播转发表项、单播转发表项以及VLAN信息的流量转发表,从而在该堆叠设备恢复配置之前,当接收到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时,可以根据流量转发表进行流量转发,避免堆叠设备配置未恢复导致的流量中断。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所述堆叠系统中包括一个主堆叠设备与一个或多个从堆叠设备,所述堆叠设备中包括堆叠拓扑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601,当堆叠系统中的所述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
步骤s602,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使所述堆叠设备在初始化完成之前根据所述设置转发接收到的流量。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流量转发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
其中,堆叠系统中进行设备初始化的堆叠设备可以是原有堆叠系统中发生重启的堆叠设备,也可以是新加入堆叠系统的设备。
堆叠设备内包括驱动模块、堆叠拓扑模块和其他一些功能模块,在设备初始化过程中,首先初始化驱动模块,然后再由该驱动模块来触发堆叠拓扑模块进行初始化,然后再进行其他功能模块的初始化。其中,本应用场景中,堆叠拓扑模块初始化过程中,堆叠设备通过该堆叠拓扑模块获取进行流量转发所需要的信息,具体见步骤s702。
步骤s702,堆叠拓扑模块与其他堆叠设备进行交互,同步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
堆叠拓扑模块初始化过程中,堆叠设备通过该堆叠拓扑模块与其他堆叠设备进行交互。堆叠拓扑模块获取其他堆叠设备的拓扑信息,并计算该堆叠拓扑模块所在的堆叠设备与其他堆叠设备之间的最短拓扑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存储该计算得到的最短路劲信息。
同时,在与其他堆叠设备交互的过程中,堆叠拓扑模块获取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优选的,堆叠拓扑模块同步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具体的,堆叠拓扑模块同步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可以为:堆叠设备通过堆叠拓扑模块向主堆叠设备发送同步请求,请求同步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主堆叠设备接收堆叠设备发送的同步请求后,向堆叠设备发送请求响应,该响应中携带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堆叠拓扑模块获取主堆叠设备发送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还可以为:预先配置主堆叠设备周期性的向堆叠系统中的其他堆叠设备广播自身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堆叠设备通过堆叠拓扑模块获取到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该广播周期的具体值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或者,主堆叠设备配置VLAN信息以及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当有新的堆叠设备加入堆叠系统进行初始化时,或者当堆叠系统中原有设备重启后及进行初始化时,主堆叠设备广播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堆叠设备通过堆叠拓扑模块接收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其中,优选的,主堆叠设备中每一条VLAN信息存储在一个bit中,例如主堆叠设备可以将4k条VLAN信息存储在512个字节中,每个字节8个bit,一共4096个bit,每条VLAN信息占用一个bit,一共4k条VLAN信息占用4000个bit,每一bit上用0或者1标识是否存在VLAN、以及该VLAN的VLANID,其中1标识存在对应的VLAN,0标识不存在对应的VLAN。堆叠设备通过同步512个字节并逐一检测bit上的0或者1获取VLAN信息,即相应的VLAN是否存在。主堆叠设备上的组播表项信息为组播标识信息以及对应的MAC地址,与VLAN信息的存储相似,该组播表项信息存储在若干字节中,当有多条组播表项信息时,可以将每一条组播表项信息存储在一个bit中,堆叠设备通过同步存储组播表项信息的字节获取组播表项信息。
步骤s703,堆叠拓扑模块将获取到的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单播转发表项信息下发到该堆叠拓扑模块所在的堆叠设备,堆叠设备生成流量转发表。
具体的,堆叠设备根据VLAN信息配置堆叠设备的各端口,使设备的各个端口在接收到来自其他堆叠设备的流量时,能够判断该流量是否来自可以进行通信的VLAN。具体到VLAN在各端口上的配置过程,可以为:堆叠拓扑模块将VLAN信息下发到驱动模块,根据步骤s701中的介绍,驱动模块先于堆叠拓扑模块完成初始化。驱动模块根据VLAN信息创建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的VLAN,并建立堆叠端口与这些VLAN的对应关系。对于同步获得的已知组播转发表项或者堆叠拓扑模块生成的单薄转发表项,驱动模块获取堆叠拓扑模块下发的这些表项,将堆叠端口加入这些表项的出端口掩码中,建立堆叠端口与组播转发表项和/或单播转发表项之间的关系。因此,当堆叠端口上接收到流量时,堆叠设备通过堆叠端口上的VLAN配置可以迅速判断该流量是否属于已经创建的VLAN,并根据转发表项找到相应的堆叠端口向外转发流量。
本应用场景中,进一步的,堆叠设备可以通过驱动模块根据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单播转发表项信息,生成流量转发表,该流量转发表中包括单播转发表项、组播转发表项,单播或者组播转发表项中包括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与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应的端口,堆叠设备根据该流量转发表转发接收到的流量。
步骤s704,在配置恢复之前,堆叠设备转发接收到的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
具体的,堆叠设备接入堆叠系统后,堆叠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开始重新计算拓扑路径,获取本设备到达目的设备的最短路径,并修改各自的单播转发表项。此时,新加入的堆叠设备很有可能成为其他堆叠设备重新计算后得到的最短路径中的节点,即该新加入的堆叠设备需要转发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此时,当堆叠设备接收到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后,查找流量转发表,根据该流量的VLAN信息、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等选择相应的出端口转发该流量。
堆叠设备接收到的流量包括单播流量和组播流量,当堆叠设备接收到单播流量时,堆叠设备需要查找单播转发表项,根据预先计算获得的最短路径发送该单播流量;当堆叠设备接收到组播流量时,则堆叠设备需要查找组播转发表项,根据从主堆叠设备同步获取到的组播转发表项查找相应的端口进行转发。
例如,结合图3所示,设备S4为新加入的堆叠设备,加入之前,设备S1向设备S3发送业务流量的路径是S1-S2-S3;在设备S4加入堆叠系统后,设备S1重新计算本设备到达设备S3的最短路径为S1-S4-S3。因此,设备S4加入堆叠系统后,设备S1通过路径S1-S4-S3向设备S3发送业务流量,将业务流量首先向设备S4发送。设备S4接收到该业务流量时,若设备S4已经完成上述步骤s701到步骤s703所描述的过程,则设备S4首先查找流量转发表,根据端口的VLAN配置判断该业务流量的VLAN信息是否在已经配置的VLAN信息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设备S4根据该流量的目的地址查找单播转发表项选择出端口向设备S3转发;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设备S4丢弃该报文。其中,设备S4接收业务流量的端口和转发业务流量的端口类型不同,分别为堆叠口1或者堆叠口2。
步骤s705,堆叠设备完成配置恢复过程,接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
具体的,堆叠设备完成配置恢复过程后,主堆叠设备向该堆叠设备下发各类配置信息,其中包括上述堆叠设备已经获取的VLAN信息和组播表项信息。
堆叠设备根据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在堆叠设备的各模块内创建VLAN,并在检测到驱动模块已经创建的VLAN时,直接向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不再使用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在驱动模块内重复创建VALN。对于此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组播表项信息,堆叠设备接收该组播表项信息,使用该新接收的组播表项信息直接覆盖步骤s702中获取的组播表项信息。
本应用场景中,由于堆叠设备在初始化过程中具备转发流量的功能,因此,当堆叠系统中出现多台设备重启时,该堆叠系统仍然可以维持业务流量的正常发送。
本应用场景提供的流量转发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IRF堆叠系统。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堆叠设备在设备初始化过程中,获取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通过与其他堆叠设备交互设备信息,计算拓扑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从而在该堆叠设备恢复配置之前,当接收到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时,可以根据上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单播转发表项进行流量转发,进行流量转发的过程简单高效,保证在堆叠系统中存在未完成配置恢复状态的堆叠设备,或者多个设备重启时,仍然可以进行流量的正常发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转发的装置,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中或者作为所述堆叠设备使用,所述堆叠系统中包括一个主堆叠设备与一个或多个从堆叠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堆叠拓扑模块11,用于当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将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该堆叠拓扑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其他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或者向其他堆叠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接收所述其他堆叠设备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响应,所述响应中携带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该堆叠拓扑模块11还用于与所述堆叠系统的其他设备交互拓扑信息,计算所述堆叠设备到达其他堆叠设备的最短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
其中,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可以为原有堆叠系统中发生重启的堆叠设备,或者新加入堆叠系统的设备。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堆叠拓扑模块优先完成初始化,在堆叠拓扑模块完成初始化的过程中,该模块与其他堆叠设备的堆叠拓扑模块交互拓扑信息,并同步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堆叠拓扑模块通过与其他堆叠设备的堆叠拓扑模块交互拓扑信息,计算该堆叠拓扑模块所在的堆叠设备与其他堆叠设备之间的最短拓扑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存储计算得到的最短路劲信息。同时,在与其他堆叠设备交互的过程中,优选的,堆叠拓扑模块同步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堆叠拓扑模块可以向主堆叠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或者,预先配置主堆叠设备在堆叠系统中有堆叠设备初始化时广播其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从而堆叠拓扑模块可以接收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其中,优选的,主堆叠设备中每一条VLAN信息存储在一个bit中,例如主堆叠设备可以将4k条VLAN信息存储在512个字节中,每个字节8个bit,一共4096个bit,每条VLAN信息占用一个bit,一共4k条VLAN信息占用4000个bit,每一bit上用0或者1标识是否存在VLAN、以及该VLAN的VLAN ID,其中1标识存在对应的VLAN,0标识不存在对应的VLAN。堆叠设备通过同步512个字节并逐一检测bit上的0或者1获取VLAN信息,即相应的VLAN是否存在。主堆叠设备上的组播表项信息为组播标识信息以及对应的MAC地址,与VLAN信息的存储相似,该组播表项信息存储在若干字节中,当有多条组播表项信息时,可以将每一条组播表项信息存储在一个bit中,堆叠拓扑模块通过同步存储组播表项信息的字节获取组播表项信息。
转发表生成模块12,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11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堆叠拓扑模块11下发的配置信息,生成流量转发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主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单播转发表项信息。
该流量转发表中包括单播转发表项、组播转发表项,单播或者组播转发表项中包括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与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应的端口,堆叠设备根据该流量转发表转发接收到的流量。该转发表生成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VLAN信息创建相应的VLAN,并根据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生成相应的组播转发表项,生成所述流量转发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存储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VLAN、以及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组播转发表项和/或单播转发表项的对应关系。
流量转发模块13,与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12连接,用于接收到堆叠系统中的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时,根据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12生成的流量转发表转发所述流量。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配置接收模块14,用于当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后,接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创建VLAN,在检测到所述堆叠设备内已经创建的VLAN时,直接向所述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使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覆盖在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时获取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该模块检测到堆叠设备内已经创建的VLAN时,不再使用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重复创建VALN,直接向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所应用的堆叠系统,优选的,为IRF堆叠系统。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在设备初始化时主堆叠设备预先向该设备下发Vlan配置及其他必需的转发表项,使得该设备获得相应的VLAN配置以及拓扑信息,从而使设备在初始化过程中具有转发过路流量的能力,本方法不需要主堆叠设备多次下发拓扑,对于多台设备先后重启的情况,只要堆叠不散开,就可以保障业务流量不受影响,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业务流量的不受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所述堆叠系统中包括一个主堆叠设备与一个或多个从堆叠设备,所述堆叠设备中包括堆叠拓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堆叠系统中的所述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使所述堆叠设备在初始化完成之前根据所述设置转发接收到的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包括: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非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或者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向其他堆叠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接收所述其他堆叠设备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响应,所述响应中携带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非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堆叠设备配置VLAN信息以及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当堆叠系统中有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所述主堆叠设备广播所述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具体为: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与所述堆叠系统的其他设备交互拓扑信息,计算所述堆叠设备到达其他堆叠设备的最短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包括:
所述堆叠设备根据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生成流量转发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包括单播转发表项、组播转发表项以及所述堆叠设备上端口的VLAN配置。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LAN信息具体为VLAN的有无,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具体为组播转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设备上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上进行设置具体为:
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下发到所述驱动模块,由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VLAN信息创建相应的VLAN,并根据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生成相应的组播转发表项,建立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VLAN以及所述组播转发表项和/或单播转发表项的对应关系。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后,所述堆叠设备接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所述堆叠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创建VLAN,并在检测到所述堆叠设备内已经创建的VLAN时,直接向所述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
所述堆叠设备使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覆盖在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时获取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具体为智能弹性架构IRF堆叠系统。
10、一种流量转发的装置,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设备中或者作为所述堆叠设备使用,所述堆叠系统中包括一个主堆叠设备与一个或多个从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堆叠拓扑模块,用于当堆叠系统中的所述堆叠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时,从其他堆叠设备同步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计算拓扑路径获得单播转发表项;将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所述单播转发表项一起下发到所述堆叠设备;
转发表生成模块,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堆叠拓扑模块下发的配置信息,生成流量转发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VLAN信息、组播转发表项信息以及单播转发表项信息;
流量转发模块,与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到堆叠系统中的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流量时,根据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生成的流量转发表转发所述流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主堆叠设备向所述堆叠系统的非主堆叠设备广播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或者
向所述其他堆叠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接收所述其他堆叠设备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响应,所述响应中携带所述其他堆叠设备的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拓扑模块具体用于:
与所述堆叠系统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信息,计算所述堆叠设备到达其他堆叠设备的最短路径,生成单播转发表项。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表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VLAN信息创建相应的VLAN,并根据所述组播转发表项信息生成相应的组播转发表项,生成所述流量转发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存储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VLAN、以及所述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与所述组播转发表项和/或单播转发表项的对应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完成之后,接收主堆叠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VLAN信息和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的VLAN信息创建VLAN,在检测到所述堆叠设备内已经创建的VLAN时,直接向所述主堆叠设备发送创建成功响应;使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覆盖在所述堆叠设备初始化时获取的组播转发表项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为智能弹性架构IRF堆叠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578465A CN101599909B (zh) | 2009-07-08 | 2009-07-08 |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578465A CN101599909B (zh) | 2009-07-08 | 2009-07-08 |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9909A true CN101599909A (zh) | 2009-12-09 |
CN101599909B CN101599909B (zh) | 2012-02-08 |
Family
ID=4142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578465A Active CN101599909B (zh) | 2009-07-08 | 2009-07-08 |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99909B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8294A (zh) * | 2009-12-31 | 2011-07-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环形拓扑下的负荷分担方法及设备 |
CN102904705A (zh) * | 2012-11-05 | 2013-01-30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批量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3414773A (zh) * | 2013-08-12 | 2013-11-2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中的mac地址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3581274A (zh) * | 2012-08-09 | 2014-02-1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中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04104570A (zh) * | 2013-04-07 | 2014-10-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618271A (zh) * | 2013-11-05 | 2015-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
WO2015070787A1 (en) * | 2013-11-14 | 2015-05-21 |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Stacking system |
WO2016082573A1 (zh) * | 2014-11-26 | 2016-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堆叠设备 |
CN105743801A (zh) * | 2014-12-08 | 2016-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的流量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12292A (zh) * | 2014-12-29 | 2016-07-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306773A (zh) * | 2018-03-07 | 2018-07-20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网络收敛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8881024A (zh) * | 2018-05-31 | 2018-11-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0881008A (zh) * | 2018-09-05 | 2020-03-13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同步转发数据库的方法 |
CN114513478A (zh) * | 2022-01-07 | 2022-05-17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的防丢包方法及装置 |
CN115022261A (zh) * | 2022-05-20 | 2022-09-06 |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堆叠环境的组播表项同步方法、设备及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4243B (zh) * | 2016-09-30 | 2019-09-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89451C (zh) * | 2007-08-28 | 2010-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以太网交换机堆叠系统管理的方法 |
CN101335716B (zh) * | 2008-07-25 | 2011-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交换机分离或复合的方法及设备 |
-
2009
- 2009-07-08 CN CN2009101578465A patent/CN101599909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8294B (zh) * | 2009-12-31 | 2013-06-2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环形拓扑下的负荷分担方法及设备 |
CN102118294A (zh) * | 2009-12-31 | 2011-07-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环形拓扑下的负荷分担方法及设备 |
CN103581274B (zh) * | 2012-08-09 | 2017-04-1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中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03581274A (zh) * | 2012-08-09 | 2014-02-1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中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WO2014023160A1 (en) * | 2012-08-09 | 2014-02-13 |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Forwarding packet in stacking system |
US9509610B2 (en) | 2012-08-09 | 2016-11-29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Forwarding packet in stacking system |
US9960998B2 (en) | 2012-08-09 | 2018-05-01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Forwarding packet in stacking system |
CN102904705B (zh) * | 2012-11-05 | 2015-06-03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批量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04705A (zh) * | 2012-11-05 | 2013-01-30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批量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104570A (zh) * | 2013-04-07 | 2014-10-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104570B (zh) * | 2013-04-07 | 2018-09-04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3414773A (zh) * | 2013-08-12 | 2013-11-2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中的mac地址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3414773B (zh) * | 2013-08-12 | 2017-02-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中的mac地址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4618271A (zh) * | 2013-11-05 | 2015-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
CN104618271B (zh) * | 2013-11-05 | 2018-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资源分配方法和交换机 |
WO2015070787A1 (en) * | 2013-11-14 | 2015-05-21 |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Stacking system |
CN105794157A (zh) * | 2013-11-14 | 2016-07-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 |
CN105794157B (zh) * | 2013-11-14 | 2019-05-1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 |
WO2016082573A1 (zh) * | 2014-11-26 | 2016-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堆叠设备 |
CN105743801A (zh) * | 2014-12-08 | 2016-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的流量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12292A (zh) * | 2014-12-29 | 2016-07-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306773A (zh) * | 2018-03-07 | 2018-07-20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网络收敛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8306773B (zh) * | 2018-03-07 | 2021-08-31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网络收敛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8881024A (zh) * | 2018-05-31 | 2018-11-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881024B (zh) * | 2018-05-31 | 2021-03-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0881008A (zh) * | 2018-09-05 | 2020-03-13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同步转发数据库的方法 |
CN110881008B (zh) * | 2018-09-05 | 2022-02-18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同步转发数据库的方法 |
CN114513478A (zh) * | 2022-01-07 | 2022-05-17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的防丢包方法及装置 |
CN115022261A (zh) * | 2022-05-20 | 2022-09-06 |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堆叠环境的组播表项同步方法、设备及介质 |
CN115022261B (zh) * | 2022-05-20 | 2024-04-12 |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堆叠环境的组播表项同步方法、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9909B (zh) | 2012-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99909B (zh) |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
US763960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 |
CN102025646B (zh) | 链路倒换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748835B (zh) | 标签交换路径的动态更新 | |
CN102347867B (zh) | 一种堆叠分裂检测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
CN102006184B (zh) | 堆叠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
EP2555476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multicas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2008010136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king uplink standby | |
JP2008288880A (ja) | ノード、通信方法およびノード用プログラム | |
EP3402130B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3166876A (zh) | OpenFlow网络域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JP5764820B2 (ja) | 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CN103281247A (zh) |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的通用路由方法及系统 | |
CN114826891A (zh) | Tsn中控制器间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968751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795518B (zh) | 一种设备间端口模式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651510A (zh) | 业务数据同步发送的恢复处理方法和装置 | |
WO2014090120A1 (zh) | 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02215112A (zh) | 应用于FCoE组网的优化FSPF协议的方法及交换机 | |
CN102833122A (zh) | 一种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 |
US8724518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node, terminal,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468286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physical residential gateway and access node | |
CN104168169A (zh) | 一种mac表项删除方法和设备 | |
CN113595915B (zh) | 转发报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2891798A (zh) | 心跳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