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1455B -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1455B
CN104601455B CN201510097089.2A CN201510097089A CN104601455B CN 104601455 B CN104601455 B CN 104601455B CN 201510097089 A CN201510097089 A CN 201510097089A CN 104601455 B CN104601455 B CN 104601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lient
user
information safety
safet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70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1455A (zh
Inventor
孙吉平
韩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70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1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1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其中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存储入第一信息安全设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将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将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一用户标识信息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互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简化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间的互动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等)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为方便。久别重逢的朋友之间或初次结识的朋友之间,通常会相互告知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号码,互加好友以便日后经常联系。或者同一圈子的朋友、网友通常会建立聊天群组,以便互相交流沟通。然而,现有的即时通讯软件的各客户端之间的互动并不十分便利。例如,朋友之间留QQ号码时,需要双方各自登录自己的QQ客户端,一方搜索另一方的QQ号码并发送加好友请求,另一方点击确认同意之后,才能建立QQ好友关系,如果见面时手机上尚未安装对方所要求的即时通讯软件,或者处于上网信号微弱的场所,无法当场完成互动的,还需要更换场所进行后续操作,导致互动过程的完成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间的互动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其中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存储入第一信息安全设备;
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将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
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互动。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系统,其中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其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安全设备;
所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其存储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以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互动。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和系统,使得通过与即时通讯软件的客户端关联的信息安全设备可直接传输客户端的用户标识信息以进行各客户端之间的互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信息互动方法中,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以收发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消息或者电子邮件等通信数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首先将特定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存储入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之后,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可以由第一用户随身携带。同时,第二用户拥有与该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匹配的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并可以随身携带。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处于同一场所并需要将第二用户加为该即时通讯软件客户端中的好友时,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分别操作所携带的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以在两者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将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之后第二用户可将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以将之前接收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随后,第二客户端可通过该第一用户标识信息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互动。
不同于即时通讯消息和电子邮件等只需单端发送的通信数据,这里的互动指的是包括加好友和邀请加入聊天群等需要即时通讯软件的两个用户之间配合互动才能完成的动作过程。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例如两个QQ用户在想要互加好友或者一方邀请另一方加QQ群时,他们只需要在处于同一场所时各自操作自己的信息安全设备使之直接互相通信,将各自的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对方的信息安全设备中,之后分别登录即时通讯软件的客户端时,该信息安全设备即可将接收的对方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即时通讯软件相应客户端,客户端再根据该用户标识信息与服务器交互后完成加好友或加群操作。登录客户端之后该交互过程可以自动完成,即客户端在与信息安全设备通信连接后自动从中读取他方用户标识信息并完成加好友或加群操作,从而能够非常便利地完成加好友或加群等互动过程。
通过本发明的信息互动方法,通过信息安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通信,实现了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间的便捷互动,免去了用户当场或之后登录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来手动输入对方的例如QQ号码等才能进行互动的繁琐过程,简化了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互动操作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和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可以是无线Key,这两者之间通过红外、NFC或蓝牙方式通信,以简化用户的操作过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上可以设置有触屏或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该触屏或按键来手动输入与上述互动相关的指令,例如当第一用户要通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向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时,可通过操作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上的触屏或按键来进行发送,第二用户则可通过操作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上的触屏或按键来确认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可以设置有语音输入控制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语音输入控制模块来将声音指令作为与上述互动相关的指令,例如当第一用户要通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向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时,可通过声音对第一信息安全设备输入发送指令,第二用户则可通过对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输入语音指令来确认接收。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运行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第二终端设备运行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可通过服务器与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
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可包括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第一通信模块配置为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将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安全设备。
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可包括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存储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第二通信模块配置为与第一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并且第二通信模块配置为与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以将接收到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之后,第二客户端通过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接收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而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互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系统,例如两个QQ用户在想要互加好友或者一方邀请另一方加QQ群时,他们只需要在处于同一场所时各自操作所携带的信息安全设备进行直接互相通信,将各自的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对方的信息安全设备中,之后分别登录即时通讯软件的客户端时,该信息安全设备即可将接收的对方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即时通讯软件相应客户端,客户端再根据该用户标识信息与服务器交互后完成加好友或加群操作。登录客户端之后该交互过程可以自动完成,即客户端在与信息安全设备通信连接后自动从中读取他方用户标识信息并完成加好友或加群操作,从而能够非常便利地完成加好友或加群等互动过程。
通过本发明的信息互动系统,通过信息安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通信,实现了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间的便捷互动,免去了用户当场或之后登录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来手动输入对方的例如QQ号码等才能进行互动的繁琐过程,简化了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互动操作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和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可以是无线Key,这两者之间通过红外、NFC或蓝牙方式通信,以简化用户的操作过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上可以设置有触屏或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该触屏或按键来手动输入与上述互动相关的指令,例如当第一用户要通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向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时,可通过操作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上的触屏或按键来进行发送,第二用户则可通过操作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上的触屏或按键来确认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可以设置有语音输入控制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语音输入控制模块来将声音指令作为与上述互动相关的指令,例如当第一用户要通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向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时,可通过声音对第一信息安全设备输入发送指令,第二用户则可通过对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输入语音指令来确认接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其中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存储有第一用户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存储有第二用户标识信息的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在待进行互动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操作下直接互相进行无线通信,将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中;
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一客户端,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进行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为加好友或加入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触屏或按键,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输入的发送指令或接收指令,其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对数据的发送或接收进行确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或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语音输入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通过语音输入的发送或接收指令,其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对数据的发送或接收进行确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为无线Key,两者之间通过红外、NFC或蓝牙方式通信。
6.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系统,其中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其存储第一用户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以向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通信以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其存储第二用户标识信息以及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以从第一信息安全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向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通信以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发送到第二客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进行互动;
其中,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在待进行互动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操作下直接互相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为加好友或加入群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或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触屏或按键,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输入的确认指令,所述确认指令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对数据的发送或接收进行确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或第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语音输入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通过语音输入的确认指令,所述确认指令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与第二信息安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对数据的发送或接收进行确认。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安全设备和第二信息安全设备为无线Key,两者之间通过红外、NFC或蓝牙方式通信。
CN201510097089.2A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601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7089.2A CN104601455B (zh)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7089.2A CN104601455B (zh)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455A CN104601455A (zh) 2015-05-06
CN104601455B true CN104601455B (zh) 2019-01-01

Family

ID=53126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7089.2A Active CN104601455B (zh)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1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6738A (zh) * 2017-09-12 2018-03-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906B (zh) * 2006-10-30 2010-09-29 蔡水平 一种无线近距离人群识别感应机及网上配套信息交流系统
CN101335628A (zh) * 2008-03-12 2008-12-31 曹迪 一种基于usbkey的随身无线网络终端运行方法
US8112066B2 (en) * 2009-06-22 2012-02-07 Mourad Ben Ayed System for NFC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LUETOOTH proximity
CN101695007A (zh) * 2009-09-29 2010-04-14 浙江大学 交友手表
CN201805553U (zh) * 2010-08-27 2011-04-20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卡
CN202798840U (zh) * 2012-09-10 2013-03-1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无线特殊人群识别功能的感应式手机挂件
CN103873586A (zh) * 2014-03-26 2014-06-18 山东省数字证书认证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证书的公共帐号管理方法及微博管理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455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4201A (zh) 设备配对
CN102859962A (zh) 在客户计算设备之间建立在线通信会话
CN104065564B (zh) 一种用于问答的方法及装置
EP3402136A1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client and device
CN106254560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752313B (zh) 一种即时通信工具中用户多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3199A (zh) 一种基于个人移动终端的多用户点餐方法及系统
CN103179098A (zh) 一种网络账号的密码找回方法和装置
CN105227430A (zh)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物联网实现方法
CN103873426A (zh) 一种加入社交群组的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系统
CN105991420A (zh) 即时通讯软件及社交圈私隐分类隔离方法及系统
CN103929349A (zh) 一种添加即时消息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78386B (zh) 一种产品的注册方法及系统
WO2016207477A1 (en) Elevator media
CN104348875A (zh) 用于群发数据的方法、云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05703918A (zh) 位置共享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和系统
CN105959909B (zh) 一种推荐好友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72101B (zh) 远程求助的方法、主控移动智能终端和受控移动智能终端
CN104601455B (zh)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CN105610796A (zh) 转移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841141B (zh) 一种多媒体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3812995A (zh)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CN105376143A (zh) 一种识别发送者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39390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2065126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远程登录方法、远程登录系统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872 room 1706, building 59,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2 room 1706, building 59,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HENSI SHUDUN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3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East West Road, No. 10, East Hospital, building No. 5, floor 5, layer 51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2 room 1706, building 59,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end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5th floor 510, No. 5 Building,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ENSESHIELD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