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8035B -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8035B
CN104598035B CN201510090180.1A CN201510090180A CN104598035B CN 104598035 B CN104598035 B CN 104598035B CN 201510090180 A CN201510090180 A CN 201510090180A CN 104598035 B CN104598035 B CN 104598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display
coordinate system
smart machin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01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8035A (zh
Inventor
熊文龙
王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01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8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8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8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8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80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23D-info-object: information is displayed on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 of a three dimensional manipulable object, e.g. on the faces of a cube that can be rotated by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本发明实现了用户可以通过看到的三维立体画面中的光标来实现相应的操作,大大提交了人机交互能力。

Description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与普通的2D(Two Dimension)画面显示相比,3D(Three Dimension)显示技术利用人体立体视觉的原理使人眼看到的画面变得立体逼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深受观众的喜爱。3D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现在也逐渐由传统的电影院大银幕过渡到家庭里的电视,甚至出现在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终端设备上,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3D显示技术仅仅限于人们对3D画面的观赏,不能进一步进行操作。举例而言,当用户裸眼看手机的显示屏时,用户看到的是显示屏上的2D画面,光标显示的位置和用户看到的光标的位置是一致的,因此能准确识别出显示屏上光标的所在位置并进行点击、拖移等操作。但是,当用户戴上3D眼镜去看手机显示屏上的2D画面时,用户看到的是虚拟的三维立体画面,并非是显示屏上的2D画面,因此用户看到的光标在整个三维立体画面中的位置与显示屏上显示的位置不一致,甚至出现看不到光标的情况,导致用户无法准确识别出显示屏上光标的位置,进而无法对光标进行控制实现相应的操作,大大限制了人机交互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虚拟的三维立体画面无法准确判断出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光标的位置,进而无法对光标进行控制来实现相应的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实现了用户可以通过看到的三维立体画面中的光标来实现相应的操作,大大提交了人机交互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选取的输入模式,并根据所述输入模式确定所述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显示图像是基于单画面显示图像生成的;
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图像偏移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转换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与所述转换单元连接,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第三确定单元和模拟单元;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确定单元与所述模拟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所述模拟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连接,用于获取用户选取的输入模式,并根据所述输入模式确定所述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显示图像是基于单画面显示图像生成的;
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图像偏移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输入设备和智能设备,所述输入设备和所述智能设备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转换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与所述转换单元连接,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为终端或头戴式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依据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第二坐标系的第一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并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使得用户对输入设备的操作、光标在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位置以及光标在用户看到的三维立体图像中的位置是相对应的,从而实现用户对光标的控制和操作,大大扩展了3D显示技术中人机交互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实施例一中第一坐标集的坐标转换为对应的第二坐标系坐标的举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实施例一中另一个第一坐标集的坐标转换为对应的第二坐标系坐标的举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中光标在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轨迹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根据单画面显示图像处理为两个与左、右眼对应的显示图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方法实施例一:
参见图1,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输入设备可以是触摸屏、触摸板、鼠标、键盘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所述触摸屏与所述触摸板的区别在于,所述触摸屏有显示功能,所述触摸板没有显示功能。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在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连接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输入设备来对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光标进行控制。如果用户裸眼直接看2D画面,那么用户眼睛看到的画面和普通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画面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根据所述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转换为光标的实际坐标集直接进行显示。但是当用户在看3D画面过程中,由于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是两个二维画面,而用户眼睛看到的画面是一个三维画面,因此,如果智能设备显示屏直接按照光标的第一坐标集进行显示,则反应到用户眼睛里的光标位置就会发生错位或者根本看不到光标,而导致用户无法准确识别出光标的操作位置。所以,在所述步骤S101中,通过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确定的只是预显示光标的第一坐标集,需要根据步骤S102至S104对所述第一坐标集进行处理才能进行显示。
所述依据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对预显示光标的第一坐标集进行确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举例而言,当所述输入设备为鼠标且所述操作信息为从位置A移动至位置B时,所述第一坐标集至少包含所述鼠标在位置A时对应的光标的位置坐标a以及鼠标在位置B时对应的光标的位置坐标b,所述第一坐标系可以以坐标a为原点进行建立,还可以以坐标b为原点进行建立。
此外,为了能够使用户的操作动作与光标的显示基本同步,可以将获取所述操作信息的时间周期尽可能的缩短,例如1ns。
步骤S102: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通常情况下,一个3D立体图像是基于两个不同的2D显示图像形成的,这两个2D显示图像是符合人体立体视觉原理的图像,所述人体立体视觉原理是指由于人的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物体到两眼的光线存在一个角度,这就使得两眼看到的物体存在差异,大脑会根据这个差异形成对立体景象的感觉。用户的双眼在通过3D立体图像显示器观看这两个2D显示图像时,实际看到的是一个虚拟的3D立体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两个2D显示图像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位置可以有多种,例如全屏、居于屏幕中间、分别位于左、右屏等等,所述两个2D显示图像的尺寸比例一般为1:1。在本发明中,可以基于这两个显示图像的其中一个显示光标,光标数量为1个;或者同时基于这两个显示图像显示光标,光标的数量为2个。
另外,一般情况下,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为矩形,所述第二坐标系可以以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的任意两条邻边为横、纵坐标轴进行建立,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在依据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的其他位置上建立,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显示图像四个顶点的坐标,也可以包括其中一个顶点的坐标以及相邻两个边长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3: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举例而言,参见图2(a),以所述输入设备左下角的顶点为原点、长边为横轴、宽边为纵轴建立第一坐标系,长边为5cm,宽边为4cm。参见图2(b),以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的左下角的顶点为原点、长边OC为横轴、横边OA为纵轴建立第二坐标系,其中长边OC为10cm,宽边OA为5cm。两个2D显示图像分别位于智能设备显示屏的左边和右边,且其面积均占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面积的一半,矩形AEDO代表左边的2D显示图像,矩形EBCD代表右边的2D显示图像。对于左边的2D显示图像,其长边OD的长度是5cm,其宽边OA的长度也为5cm。
从图2(a)和图2(b)首先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的横轴均以cm为单位,因此比例尺为1:1,同理,纵轴的比例尺也为1:1。
假设所述第一坐标集包含坐标(4,3),即图2(a)点X所在的位置,转换后的第二坐标集相应的坐标为(x0,y0),那么由于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横、纵轴的比例关系均为1:1,而且基于图2(b)左边的显示图像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所述x0=4×5/5=4cm,所述y0=3×5/4=3.75cm,即所述图2(b)中点X’所在的位置。
再例如,参见图3(a),以所述输入设备左下角的顶点为原点、长边为横轴、宽边为纵轴建立第一坐标系,长边为5cm,宽边为4cm。参见图2(b),以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的左下角的顶点为原点、长边OC为横轴、横边OA为纵轴建立第二坐标系,其中长边OC为10cm,宽边OA为5cm。两个2D显示图像分别位于智能设备显示屏的左边和右边,矩形DHIG代表左边的显示图像,矩形HEFI代表右边的显示图像,矩形ABED和矩形GFCO的区域填充黑色,即不属于显示图像范畴。对于右边的显示图像,其长边IF的长度为5cm,宽边HI的长度为3cm。
同图2一样,图3中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横、纵轴的比例关系也均为1:1。假设所述第一坐标集包含坐标(4,3),即图3(a)点X所在的位置,转换后的第二坐标集相应的坐标为(x'0,y'0),那么由于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横、纵轴的比例关系均为1:1,而且基于图3(b)右边的显示图像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所述x'0=4×5/5+5=9cm,所述y'0=3×3/4+1=3.25cm,即所述图2(b)中点X”所在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图2和图3的两个例子中,所述两个2D显示图像显示在同一个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2D显示图像可以分别显示在两个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即左眼对应的2D显示图像对应于其中一个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右眼对应的2D显示图像对应于另一个智能设备显示屏上。
步骤S104: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户看到的3D立体图像中光标的位置和光标在显示屏上显示的位置不一致,导致用户无法准确识别出光标在显示屏上的位置,进而无法对光标进行控制以实现相应的操作。以图3为例,用户希望看到光标从三维立体图像的左下角滑动到右上角,那么现有技术中,当用户的手指从图3(a)(输入设备)的左下角滑动到右上角时,对应的显示屏上光标显示轨迹为图4中的线段OB,其中,线段OB与线段GF的交点为J,与HI的交点为K,与HE的交点为L。因此出现的情况是:当光标出现在OJ段时,用户看不到光标的出现;当光标出现在JK段时,用户看到光标出现在三维立体图像的右下角区域;当光标出现在KL段时,用户会看到光标出现在三维立体图像的左上角区域;当光标出现在LB时,用户又看不到光标了。
在本实施中,通过依据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使得光标显示的位置和用户在三维立体画面中的位置相对应,因此用户可以准确识别出光标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进而可以对光标进行控制并实现相应操作,大大提高了人机交互的能力。
以上述例子为例,参见图4(b),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光标在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轨迹变为线段IE(基于右边的显示图像),因此用户可以在三维立体画面中看到光标从画面的左下角移动到右上角,实现了对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光标位置的准确识别以及对光标的控制。
本实施例通过依据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第二坐标系的第一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并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使得用户对输入设备的操作、光标在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位置以及光标在用户看到的三维立体图像中的位置是相对应的,从而实现用户对光标的控制和操作,大大扩展了3D显示技术中人机交互的能力。
方法实施例二
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和输入模式,并根据所述输入模式确定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模式对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操作区域在以所述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的第二位置信息进行选择。
步骤S202: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步骤S203: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其中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
现有技术中在开发3D立体图像显示过程中,可以首先开发一个单画面显示图像,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形式是一个二维图像,但是其内容是一个三维的立体图。然后,根据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开发两个分别与人的左眼和右眼对应的显示图像,所述显示图像是基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各像素对应的位置坐标分别向左或向右进行偏移后的图像,其中,向左偏移得到与左眼对应的显示图像,向右偏移得到与右眼对应的显示图像。例如图6(a)为未处理前的单画面显示图像,处理后与左眼对应的显示图像为图6(b),处理后与右眼对应的显示图像为图6(c)。
需要注意的是,左、右眼各自对应的显示图像各像素的位置坐标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像素的位置坐标的偏移程度不一定相同,在获取所述图像偏移关系时需要确定所述显示图像是哪只眼睛对应的,从而获取相应的图像偏移关系。
在方法实施例一中,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显示图像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来将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该转换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偏移关系,因此用户在输入设备上操作光标的位置和光标显示在三维虚拟立体画面中的位置并非精准对应,尤其是当根据用户的所述操作信息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同时显示两个光标时,用户左眼看到的光标和右眼看到的光标只是部分重合,因此在用户的眼里光标出现了“重影”,产生一种不清楚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用户操作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不仅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图像偏移关系,也即考虑到了用户左、右眼各自对应的显示图像之间的差别,使得用户在输入设备上操作光标的位置和光标显示在三维虚拟立体画面中的位置精准的对应起来,特别是当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同时显示两个光标时,用户左眼看到的光标和右眼看到的光标完全重合,因此在用户眼里看到的只有一个光标,不仅提高了用户操作的准确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步骤S204: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步骤S205: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谓以所述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的方法和所述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的方法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三坐标系可以和所述第二坐标系重合,也可以不重合;所述操作区域可以和所述显示图像重合,也可以不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
步骤S206: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谓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的方法,与方法实施例一中根据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也不进行赘述。
步骤S207: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本实施例在显示光标的基础上,通过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实现了用户在观看3D立体图像过程中实现对光标的控制和操作,从而实现了与智能设备实现互动,大大增强了人机交互能力,扩展了3D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
设备实施例一
参见图7,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包括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01、第一确定单元402、转换单元403和显示单元404;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1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连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与所述转换单元403连接,所述转换单元403与所述显示单元404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输入设备可以是触摸屏、触摸板、鼠标、键盘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连接,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所述智能设备可以是终端、头戴式显示设备或其他设备,其中,所述终端可以包括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电视等),也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例如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是3D智能眼镜,也可以是3D智能头盔等等,本发明均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输入设备,并且相应选取合适的实现单元以达到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的目的。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所述转换单元403,用于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404,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本实施例通过依据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第二坐标系的第一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并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使得用户对输入设备的操作、光标在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位置以及光标在用户看到的三维立体图像中的位置是相对应的,从而实现用户对光标的控制和操作,大大扩展了3D显示技术中人机交互的能力。
设备实施例二
参见图8,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
为了实现用户和所述智能设备进行进一步交互,在设备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405、第三确定单元406和模拟单元407;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5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406连接,所述第三确定单元406与所述模拟单元407连接;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5,用于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406,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所述模拟单元407,用于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满足不同应用程序的需求,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408,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5连接,用于获取用户选取的输入模式,并根据所述输入模式确定所述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在显示光标的基础上,通过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实现了用户在观看3D立体图像过程中实现对光标的控制和操作,从而实现了与智能设备实现互动,大大增强了人机交互能力,扩展了3D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和一种智能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系统,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
系统实施例:
参见图9,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系统系统包括:输入设备51和智能设备52,所述输入设备51和所述智能设备52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51包括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01、第一确定单元402、转换单元403和显示单元404;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1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连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与所述转换单元403连接,所述转换单元403与所述显示单元404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所述转换单元403,用于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404,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输入设备51可以是触摸屏、触摸板、鼠标、键盘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所述输入设备51与所述智能设备52连接,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
所述智能设备52可以是终端、头戴式显示设备或其他设备,其中,所述终端可以包括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电视等),也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例如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是3D智能眼镜,也可以是3D智能头盔等等,本发明均不做具体限定。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装置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及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和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选取的输入模式,并根据所述输入模式确定所述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图像是基于单画面显示图像生成的;
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图像偏移关系。
4.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转换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与所述转换单元连接,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第三确定单元和模拟单元;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确定单元与所述模拟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所述模拟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连接,用于获取用户选取的输入模式,并根据所述输入模式确定所述第三坐标系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图像是基于单画面显示图像生成的;
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显示图像相对于所述单画面显示图像的图像偏移关系。
7.一种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输入设备和智能设备,所述输入设备和所述智能设备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转换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与所述转换单元连接,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第一坐标集,所述第一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第一坐标系;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二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坐标系建立在所述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图像用于3D立体图像的显示;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依据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坐标集中的各坐标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集中的各坐标,所述第二坐标集对应的坐标系为所述第二坐标系,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坐标集中的坐标显示光标;
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第三确定单元和模拟单元;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确定单元与所述模拟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三坐标系为参考系确定智能设备显示屏上操作区域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三坐标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标的操作位置;
所述模拟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位置上模拟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对光标的操作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终端或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1510090180.1A 2015-02-27 2015-02-27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98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0180.1A CN104598035B (zh) 2015-02-27 2015-02-27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0180.1A CN104598035B (zh) 2015-02-27 2015-02-27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8035A CN104598035A (zh) 2015-05-06
CN104598035B true CN104598035B (zh) 2017-12-05

Family

ID=5312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018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98035B (zh) 2015-02-27 2015-02-27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8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9522B (zh) * 2015-07-22 2018-03-13 深圳多新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响应外设设备操作的方法
CN105929953A (zh) * 2016-04-18 2016-09-07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沉浸式环境下的操作引导方法和装置及虚拟现实设备
CN106095238A (zh) * 2016-06-08 2016-11-09 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眼镜的光标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8255317B (zh) * 2018-02-08 2021-09-17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光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227968B (zh) * 2018-02-08 2021-09-17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光标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386A (zh) * 2008-05-21 2009-11-2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光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62577A (zh) * 2012-03-29 2012-09-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显示的光标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71692A (zh) * 2010-06-29 2013-03-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三维显示设备、三维图像捕获设备、和指示确定方法
CN103109539A (zh) * 2010-06-28 2013-05-15 Pnf有限公司 三维立体图像显示系统及利用此系统的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06587A2 (en) * 2011-03-31 2012-10-03 Fujifilm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386A (zh) * 2008-05-21 2009-11-2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光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09539A (zh) * 2010-06-28 2013-05-15 Pnf有限公司 三维立体图像显示系统及利用此系统的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方法
CN102971692A (zh) * 2010-06-29 2013-03-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三维显示设备、三维图像捕获设备、和指示确定方法
CN102662577A (zh) * 2012-03-29 2012-09-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显示的光标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8035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8035B (zh) 基于3d立体图像显示的光标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及系统
US7796134B2 (en) Multi-plane horizontal perspective display
US961910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with viewpoint dependent user interfaces
CN103154858B (zh) 操作输入装置与方法及程序
CN108762482B (zh) 一种大屏幕和增强现实眼镜间数据交互方法和系统
US20100128112A1 (en) Immersive display system for interact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tent
JP5167439B1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US20210012530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236074A (zh) 一种2d/3d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59522A (zh) 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响应外设设备操作的方法
CN108133454B (zh) 空间几何模型图像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交互设备
US20180203706A1 (en) Transitioning Between 2D and Stereoscopic 3D Webpage Presentation
CN102426486A (zh) 一种立体交互方法及被操作设备
CN104680532A (zh) 一种对象标注方法及装置
US20180053338A1 (en) Method for a user interface
KR100971667B1 (ko) 증강 책을 통한 실감 콘텐츠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26032A (zh) 一种交互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US20180205939A1 (en) Stereoscopic 3D Webpage Overlay
CN104637080A (zh)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三维绘图系统及方法
US1172764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ring an immersion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2221880A (zh) 3d图形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JP2013174738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11057612B1 (en) Generating composite stereoscopic images usually visually-demarked regions of surfaces
CN106131533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终端
JP2013168120A (ja) 立体画像処理装置、立体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6

Address after: 100142 Beijing, West Fourth Ring Road, North Road, No. 1, building 6, No. 6042, No. 158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61 Dongcheng District Evergreen Park, No. 1, No. 3507 - 683 (house number) (7),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EVEK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