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4573A - 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4573A
CN104594573A CN201410708058.1A CN201410708058A CN104594573A CN 104594573 A CN104594573 A CN 104594573A CN 201410708058 A CN201410708058 A CN 201410708058A CN 104594573 A CN104594573 A CN 104594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line
ridge
batten
cloudy
pitched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80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4573B (zh
Inventor
郑秋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ju Lezhu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郑秋锁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郑秋锁 filed Critical 郑秋锁
Priority to CN2014107080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4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4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4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4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4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涉及坡屋面阴脊防水技术领域。该金属排水槽,包括沟槽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沟槽两侧边的两个边沿,所述金属排水槽由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而成,所述预制弯折线沿着所述金属板的长度方向设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需要在金属板预制弯折线处弯折成金属排水槽,并将该金属排水槽固定安装在坡屋面阴脊处,不仅施工简单、快捷,对工人的要求低,施工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对周围屋面瓦的污染,影响屋面的整体外观;另外,金属排水槽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屋面阴脊处,不会有脱落的危险,且排水防水效果好,不会有渗漏水的隐患。

Description

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坡屋面阴脊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别墅、花园洋房等坡屋面阴脊处,往往需要进行防水处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审美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别墅、花园洋房等高档建筑,开发商对外观的要求更高,一般要求阴脊防水处理完成后屋面比较美观。
目前,建筑工程上对坡屋面阴脊进行防水处理,普遍采用水泥卧瓦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水泥容易污染周边的瓦屋面,且阴脊处的瓦片难与屋面的瓦片融为一体,影响屋面的整体外观;2)排水及防水性能差;瓦片易脱落有安全隐患;3)施工过程复杂,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且施工速度慢,从而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可见,对坡屋面阴脊处,采用水泥卧瓦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不仅防水效果差,而且施工后屋面的整体外观效果差,且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排水槽,包括沟槽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沟槽两侧边的两个边沿,所述金属排水槽由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而成,所述预制弯折线沿着所述金属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金属板为1060-O态铝板。
优选地,所述预制弯折线包括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和第三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位于所述金属板的中线上;所述第二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左侧,且所述第二弯折线距离所述金属板的左侧边20-30mm;所述第三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右侧,且所述第三弯折线距离所述金属板的右侧边20-30mm。
优选地,所述预制弯折线还包括第四弯折线和第五弯折线,所述第四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之间,且所述第四弯折线距离所述第二弯折线20-30mm;所述第五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三弯折线之间,所述第五弯折线距离所述第三弯折线20-30mm。
金属排水槽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
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挂瓦条,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所述挂瓦条分别为第一挂瓦条和第二挂瓦条,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20-25cm;
步骤2,将所述金属排水槽的两个所述边沿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的上端面上;
步骤3,在所述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顺水条,所述顺水条垂直于所述挂瓦条,且所述顺水条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所述边沿上;
步骤4,在所述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屋面瓦,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所述屋面瓦分别为第一屋面瓦和第二屋面瓦,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0-15cm。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5,在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与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沟槽之间设置截流结构。
优选地,所述截流结构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或泡沫。
优选地,所述截流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屋面瓦接触,所述截流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沟槽接触。
更优选地,所述截流结构的横断面为梯形。
具体地,所述挂瓦条横向安装。
具体地,所述挂瓦条和所述顺水条的尺寸均为:宽度*厚度=26mm*38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22cm。
优选地,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坡屋面阴脊防水处理中,只需要利用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成金属排水槽,并将该金属排水槽固定安装在坡屋面阴脊处,即可完成坡屋面阴脊处的防水处理,使用这种金属排水槽,不仅施工简单、快捷,对工人的要求低,施工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对周围屋面瓦的污染,影响屋面的整体外观;另外,金属排水槽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屋面阴脊处,不会有脱落的危险,且排水防水效果好,不会有渗漏水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挂瓦条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2是金属排水槽的两个边沿分别搭接在第一挂瓦条和第二挂瓦条的上端面上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3是在挂瓦条上安装顺水条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4是在顺水条上安装屋面瓦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5是在第一屋面瓦和第二屋面瓦与金属排水槽的沟槽之间设置截流结构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1第一挂瓦条,2第二挂瓦条,3金属排水槽,4顺水条,5第一屋面瓦,6第二屋面瓦,7截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排水槽,包括沟槽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沟槽两侧边的两个边沿,所述金属排水槽由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而成,所述预制弯折线沿着所述金属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金属排水槽的制作简单,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金属排水槽的沟槽和边沿弯折成不同的角度,以适应施工现场的情况。同时,在制作金属板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压制有不同数量和设置在不同位置的预制弯折线,使现场工人可以直接根据预制弯折线制成金属排水槽,操作简便且快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弯折线可以包括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和第三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位于所述金属板的中线上;所述第二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左侧,且所述第二弯折线距离所述金属板的左侧边20-30mm;所述第三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右侧,且所述第三弯折线距离所述金属板的右侧边20-30mm。
其中,第一弯折线用于将金属板对折,形成沟槽;第二弯折线和第三弯折线分别用于形成连接在沟槽两侧的两个边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弯折线还可以包括第四弯折线和第五弯折线,所述第四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之间,且所述第四弯折线距离所述第二弯折线20-30mm;所述第五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三弯折线之间,所述第五弯折线距离所述第三弯折线20-30mm。
其中,第四弯折线或第五弯折线用于形成具有两个拐角的边沿。
上述两种预制弯折线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几乎可以满足大多数的施工现场的情况。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立即的,为了适应使用需求,可以将金属板的表面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比如波浪形,由于屋面瓦一般是制作成波浪形的,所以表面是波浪形的金属板可以与屋面瓦很好的实现融合,形成一体化屋面,从而可以保证屋面外观的整体效果。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金属板上压制预制弯折线,还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金属板的表面制作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不同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将金属排水槽应用于坡屋面阴脊的防水处理中,可以将金属板的表面制作成波浪形,以适应屋面瓦的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板优选采用1060-O态铝板。1060-O态铝板含铝量达到99.6%以上,又可以称为纯铝板,该铝板具有良好的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的加工要求(冲压,拉伸)成型性高,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
由于1060-O态铝板具有上述优良的性质,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而成金属排水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金属排水槽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1所示,在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挂瓦条,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所述挂瓦条分别为第一挂瓦条和第二挂瓦条,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20-25cm;
步骤2,如图2所示,将所述金属排水槽的两个所述边沿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的上端面上;
步骤3,如图3所示,在所述挂瓦条上安装顺水条,所述顺水条垂直于所述挂瓦条,且所述顺水条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所述边沿上;
步骤4,如图4所示,在所述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屋面瓦,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所述屋面瓦分别为第一屋面瓦和第二屋面瓦,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0-15cm。
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按照坡屋面阴脊的形状和挂瓦条的结构,将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压制成金属排水槽,并将压制而成的金属排水槽的边沿搭接在挂瓦条和顺水条之间,与现有技术中,在阴脊处卧瓦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施工方法简便、快捷;而且金属排水槽的安装牢固,不会存在脱落的安全隐患;另外,不会造成对屋面瓦的污染,从而影响屋面的整体外观效果;施工过程中,将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设置为10-15cm,可以保证屋面阴脊处的排水槽具有较大的排水能力;由于搭接在挂瓦条和顺水条之间的金属排水槽的边沿上面覆盖了一定宽度的屋面瓦,所以水不会从金属排水槽的边沿处渗漏,使金属排水槽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
进一步地,还可以选用表面制作成波浪形的金属排水槽,使其安装完成后能够与屋面瓦之间形成良好的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屋面的外观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避免从金属排水槽的边沿和挂瓦条、顺水条的搭接处渗漏水,在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与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沟槽之间设置截流结构,如图5所示。
顺着屋面瓦流向金属排水槽的水,如果水量很大,水流很急,有可能会飞溅到金属排水槽的边沿和挂瓦条、顺水条的搭接处,并在该搭接处发生渗漏水现象,设置了截流结构后,该截流结构可以将水阻挡在外,而不会使其飞溅至该搭接处,发生渗漏水,保证该金属排水槽具有更好的防水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截流结构可以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或泡沫。优选泡沫材料的截流结构,因为泡沫材料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施工安装比较简单,且成本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截流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屋面瓦接触,所述截流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沟槽接触。使截流结构实现彻底的截流。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选用尺寸稍大的泡沫材料的截流结构,由于泡沫材料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因此,可以将泡沫材料与屋面瓦、金属排水槽紧密的接触,实现更好的截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使用横断面为梯形的截流结构。既可以节省材料用量,又可以保证良好的、紧密的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挂瓦条横向安装,顺水条则纵向安装,适合本领域内的大多数的安装情况,适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安装习惯。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特殊需求,挂瓦条也可以纵向安装,顺水条则横向安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挂瓦条和所述顺水条的尺寸均为:宽度*厚度=26mm*38mm。该厚度与大多数的成材率高的挂瓦条和顺水条原材料的厚度一致。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尺寸的挂瓦条或顺水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22cm。该尺寸可以保证屋面瓦能够从边沿和顺水条、挂瓦条的搭接处延伸出足够的长度,避免水能够顺着屋面瓦的内表面回流到该搭接处,发生水的渗漏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2cm。该尺寸可以保证坡屋面阴脊处具有足够的空间由于排水,保证其具有较大的排水能力。
通过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在坡屋面阴脊防水处理中,只需要利用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成金属排水槽,并将该金属排水槽固定安装在坡屋面阴脊处,即可完成坡屋面阴脊处的防水处理,使用这种金属排水槽,不仅施工简单、快捷,对工人的要求低,施工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对周围屋面瓦的污染,影响屋面的整体外观;另外,金属排水槽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屋面阴脊处,不会有脱落的危险,且排水防水效果好,不会有渗漏水的隐患。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的时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并发进行。
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设备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计算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车载智能设备等;所述的存储介质,例如:RAM、ROM、磁碟、磁带、光盘、闪存、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记忆棒、网络服务器存储、网络云存储等。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金属排水槽,包括沟槽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沟槽两侧边的两个边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排水槽由压制有预制弯折线的金属板在预制弯折线处弯折而成,所述预制弯折线沿着所述金属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1060-O态铝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弯折线包括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和第三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位于所述金属板的中线上;所述第二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左侧,且所述第二弯折线距离所述金属板的左侧边20-30mm;所述第三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右侧,且所述第三弯折线距离所述金属板的右侧边2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弯折线还包括第四弯折线和第五弯折线,所述第四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之间,且所述第四弯折线距离所述第二弯折线20-30mm;所述第五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三弯折线之间,所述第五弯折线距离所述第三弯折线20-30mm。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排水槽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
6.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挂瓦条,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所述挂瓦条分别为第一挂瓦条和第二挂瓦条,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20-25cm;
步骤2,将所述金属排水槽的两个所述边沿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的上端面上;
步骤3,在所述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顺水条,所述顺水条垂直于所述挂瓦条,且所述顺水条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所述边沿上;
步骤4,在所述坡屋面阴脊两侧的坡屋面上安装屋面瓦,靠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所述屋面瓦分别为第一屋面瓦和第二屋面瓦,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0-1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在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与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沟槽之间均设置截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结构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或泡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屋面瓦接触,所述截流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金属排水槽的沟槽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结构的横断面为梯形。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瓦条横向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瓦条和所述顺水条的尺寸均为:宽度*厚度=26mm*38m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瓦条和所述第二挂瓦条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22cm。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屋面瓦和所述第二屋面瓦朝向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侧边至所述坡屋面阴脊的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2cm。
CN201410708058.1A 2014-11-28 2014-11-28 利用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04594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8058.1A CN104594573B (zh) 2014-11-28 2014-11-28 利用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8058.1A CN104594573B (zh) 2014-11-28 2014-11-28 利用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4573A true CN104594573A (zh) 2015-05-06
CN104594573B CN104594573B (zh) 2017-02-22

Family

ID=5312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8058.1A Active CN104594573B (zh) 2014-11-28 2014-11-28 利用金属排水槽进行坡屋面阴脊防水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457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73A (ja) * 1996-06-14 1998-01-0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建家屋根谷部の軒先構造
CN102155072A (zh) * 2011-03-18 2011-08-17 北京东方诚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产生坡度的屋面天沟系统
CN202124949U (zh) * 2011-06-28 2012-01-25 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屋面女儿墙等高型防水伸缩缝
CN202359750U (zh) * 2011-12-07 2012-08-01 成都艾珀耐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坡屋面的新型屋面纵向通风器
CN103104059A (zh) * 2012-12-28 2013-05-15 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肩高不同温室山墙的衔接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73A (ja) * 1996-06-14 1998-01-0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建家屋根谷部の軒先構造
CN102155072A (zh) * 2011-03-18 2011-08-17 北京东方诚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产生坡度的屋面天沟系统
CN202124949U (zh) * 2011-06-28 2012-01-25 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屋面女儿墙等高型防水伸缩缝
CN202359750U (zh) * 2011-12-07 2012-08-01 成都艾珀耐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坡屋面的新型屋面纵向通风器
CN103104059A (zh) * 2012-12-28 2013-05-15 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肩高不同温室山墙的衔接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4573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4573A (zh) 金属排水槽及其在坡屋面阴脊防水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
CN205134766U (zh) 一种屋面系统t型码固定座
CN202831425U (zh) 一种带有内天沟排水装置的平屋面
CN213296976U (zh) 一种预制外墙板的防水机构
CN204299046U (zh) 柔性防水屋面压型金属板结构
CN203284985U (zh) 有内天沟的坡屋面
CN201460046U (zh) 一种改进的屋面或墙面用压型钢板板型结构
CN204753984U (zh) 一种多功能金属屋面
CN204059771U (zh) 屋面压型板360度锁边结构
CN204475683U (zh) 一种新型脊瓦
CN213805865U (zh) 一种金属板屋面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CN203257001U (zh) 屋面挑檐板防水构造
CN202280213U (zh) 一种钢结构外天沟
CN202810021U (zh) 预制挑檐防水结构
CN204659089U (zh) 压型金属板保温防水卷材
CN203256991U (zh) 屋面拉索固定部位防水构造
CN205557956U (zh) 一种防开裂漏水的平房屋顶
CN201713994U (zh) 自粘防水带
CN201802010U (zh) 一种保温防水屋面板结构
CN203213412U (zh) 房屋脊瓦
CN211473098U (zh) 防渗水的金属屋面
CN202483087U (zh) 一种上人屋面结构
CN201891218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压型钢板的连接结构
CN214329608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pvc树脂琉璃瓦
CN2732885Y (zh) 连体保温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4

Address after: 100068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No. 18 Feng Zhu Yuan two District 1 Building 5 layer 512

Patentee after: Locke music building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68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No. 18 Feng Zhu Yuan two District 1 Building 5 layer 512

Patentee before: Zheng Qiusu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70 room 6106, 1-13, 6th floor, building 2, yard 1, Haiying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eju Lezhu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68 512, 5th floor, No. 1 Building, Fengzhuyuan 2 District, 18 Jiaomen,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JLZ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