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1575A -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1575A
CN104591575A CN201510038770.XA CN201510038770A CN104591575A CN 104591575 A CN104591575 A CN 104591575A CN 201510038770 A CN201510038770 A CN 201510038770A CN 104591575 A CN104591575 A CN 104591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efied residue
coal directly
modified asphalt
stability
asph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87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1575B (zh
Inventor
季节
石越峰
索智
李鹏飞
许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15100387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1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1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1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1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1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石灰岩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测试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再向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改性沥青胶浆;测试改性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和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耗能低、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直接液化是指在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的环境下,并在催化剂和溶剂的作用下使煤分子进行加氢裂解,使其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再进一步加工精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又称为加氢液化。在煤直接液化的过程中,会产生30%的副产品——残渣,即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简称DCLR)。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组成和性质取决于液化用煤的种类、液化工艺条件和固液分离方法,其中固液分离方法起决定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液化工艺倾向于采用减压蒸馏分离技术。煤直接液化残渣是一种高炭、高硫和高灰的物质,含有高达30-50%的重油和沥青烯类产物,可将其作为沥青的改性剂,以提高沥青的性能。因此,诸多科研人员将煤直接液化残渣用于沥青改性。
S.Khare和Suganom等人研究了DCLR的性质,发现了DCLR的基本结构及其热解特性。王寨霞研究了DCLR对石油沥青的改性作用,并发现在沥青中加入7%的DCLR时,改性沥青的相关指标满足美国ASTMD5710-95标准中40-55针入度的级别,提出了DCLR可作为一种沥青改性剂使用。朱伟平用DCLR作为沥青改性剂,研究了DCLR的添加量、配混工艺及配混温度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季节等人对DCLR与沥青共混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了DCLR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曹东伟等人研究了DCLR的调配工艺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发现调配温度升高、调配时间延长会促进DCLR在石油沥青中分散,但也直接导致沥青的老化。
在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再利用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可将其二次开发成沥青的改性剂、中间相沥青等。但是作为沥青改性剂,煤直接液化残渣对沥青的改性作用仅停留在对沥青性能的研究阶段,很少涉及到煤直接液化残渣对沥青胶浆、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然而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全面改善沥青胶浆性能的制备工艺,以提高煤直接液化残渣的附加值,并将其二次合理开发成沥青改性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石灰岩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将煤直接液化残渣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步骤三: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四:采用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和PG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五: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改性沥青胶浆;
步骤七: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共同测试改性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八:在基质沥青中先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再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本发明选用煤直接液化残渣作为沥青改性剂,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然后在煤直接液化改性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以全面提高沥青胶浆的性能。本发明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对提高煤直接液化残渣的附加值以及将其二次合理开发成沥青改性剂具有积极意义。
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是根据沥青针入度的大小确定沥青所适应的气候条件和载荷条件。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的主体是延度、针入度、软化点,辅以沥青的安全性能指标闪点、沥青的纯度指标溶解度、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指标薄膜烘箱试验等,构成了沥青的针入度分级性能体系。
PG分级性能评价体系,是根据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分级,直接采用设计使用温度表示适用范围。
DSR试验,即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用于测定沥青的粘弹性。沥青作为粘弹性材料,它同时具有弹性材料的特性和粘性材料的特性,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被用来评价胶结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抗疲劳开裂能力。为了抗车辙,胶结料需要坚硬和有弹性;为了抗疲劳开裂,胶结料需要柔软和有粘性。沥青的弹性与粘性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BBR试验,即弯曲梁流变试验,用于测定沥青小梁试件在蠕变载荷作用下的劲度。
基质沥青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沥青的技术规定;石灰岩矿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石灰岩矿粉的技术规定。
优选的是,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灰分含量不大于10%。灰分是煤在一定温度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是一种无用且有害的物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灰分的含量。如果灰分超过10%,则灰分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影响沥青胶浆的制备工艺,进而影响所制备沥青胶浆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会提高能耗和成本。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在细磨机中进行加工处理。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直径不大于2mm。煤直接液化残渣经过细磨后,直径小于等于2mm,与基质沥青混合后,能够确保混合均匀,不会形成孔隙,否则会影响沥青胶浆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三中,在基质沥青中加入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添加量为5-20%。
在5-20%范围内,选取几个添加量,比如5%、8%、10%、12%、15%、20%等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几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测试上述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保证其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沥青的技术规定,综合各项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8-12%。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10%。
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表明:随着煤直接液化残渣添加量的增加,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PG高温等级不断增加,PG低温等级逐渐降低。与基质沥青相比,当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添加量小于8%时,与基质沥青相比,虽然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PG高温等级有所提高,但是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利用率低;当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添加量大于12%时,与基质沥青相比,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PG高温等级提高了三个等级,PG低温等级降低了两个等级,导致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不平衡,相差悬殊;当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添加量为8-12%时,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PG高温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而PG低温等级没有变化,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相对平衡,而且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利用率高。更为优选的是1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六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石灰岩矿粉的添加量为0.6-1.2%。
在0.6-1.2%的范围内,选取几个添加量,比如0.6%、0.8%、1.0%、1.2%等的石灰岩矿粉分别加入到添加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几种煤直接液化改性沥青胶浆,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指标,综合评价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以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为0.8-1.0%。
按照胶浆理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具有多级空间网络结构的分散系统,其中沥青胶浆最为重要,起着黏结集料并填充空隙的作用。沥青胶浆的组成结构以及石灰岩矿粉的添加量决定着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变形能力。石灰岩矿粉的添加量过小时,自由沥青过多,易产生滑移,与粗、细集料的黏附性变差;石灰岩矿粉的添加量过大时,自由沥青完全被填料吸收,没有足够的沥青起介质作用,整个沥青胶浆稠度过大,容易变脆、变硬,与粗、细集料的黏附性也会变差;当石灰岩矿粉的添加量为0.8-1.0%时,沥青胶浆与粗、细集料的黏附性才会达到最佳。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130℃。该温度下,基质沥青可完全流动,且均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加热温度为150-160℃。该温度下,煤直接液化残渣可完全熔解,且均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混合温度为150-160℃。该温度下,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可充分混合,且混合均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混合时间为1-2h。该时间内,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可充分混合,且混合均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石灰岩矿粉的加热温度为110-12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的混合温度为150-160℃。该温度下,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可充分混合,且混合均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八中,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的混合时间为1-2h。该时间内,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可充分混合,且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煤直接液化残渣作为改性剂来改善沥青胶浆的性能,对提高煤直接液化残渣的附加值以及将其二次合理开发成沥青改性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工艺方法,且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耗能低、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石灰岩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将煤直接液化残渣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步骤三: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四:采用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和PG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五: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改性沥青胶浆;
步骤七: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共同测试改性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八:在基质沥青中先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再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DM-70道路石油沥青)、石灰岩矿粉的性能指标分别见表1.1、表1.2和表1.3。
表1.1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能指标
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灰分含量小于10%。
表1.2DM-70道路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
DM-70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70号沥青的技术规定。
表1.3石灰岩矿粉的性能指标
石灰岩矿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石灰岩矿粉的技术规定。
煤直接液化残渣在细磨机中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直径为2mm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选取添加量为5%、10%、15%、20%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四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测试上述四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保证其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沥青的技术规定,综合各项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10%。
在基质沥青中添加10%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然后选取添加量为0.6%、0.8%、1.0%、1.2%的石灰岩矿粉分别加入到改性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四种煤直接液化改性沥青胶浆,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指标,见表1.4、表1.5和表1.6。
表1.4沥青胶浆在原样和RTFOT阶段的车辙因子
表1.5沥青胶浆在PAV阶段的疲劳因子
表1.6沥青胶浆在PAV阶段的BBR试验结果
由表1.4、表1.5和表1.6可知,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G*/sinδ)、疲劳因子(G*.sinδ)、蠕变劲度模量(S)均显著提高。综合评价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以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为0.9%。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10℃,将煤直接液化残渣加热到150℃,将石灰岩矿粉加热到110℃;将基质沥青打入反应罐中,再向其中加入添加量为10%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混合温度为150℃,搅拌2h,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然后向改性沥青中加入添加量为0.9%的石灰岩矿粉,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的混合温度为150℃,搅拌2h,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胶浆;最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即为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实施例二: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石灰岩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将煤直接液化残渣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步骤三: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四:采用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和PG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五: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改性沥青胶浆;
步骤七: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共同测试改性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八:在基质沥青中先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再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SK-90道路石油沥青)、石灰岩矿粉的性能指标分别见表2.1、表2.2和表2.3。
表2.1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能指标
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灰分含量小于10%。
表2.2 SK-90道路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
SK-90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90号沥青的技术规定。
表2.3石灰岩矿粉的性能指标
石灰岩矿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石灰岩矿粉的技术规定。
煤直接液化残渣在细磨机中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直径为1mm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选取添加量为5%、12%、15%、20%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四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测试上述四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保证其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沥青的技术规定,综合各项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12%。
在基质沥青中添加12%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然后选取添加量为0.6%、0.8%、1.0%、1.2%的石灰岩矿粉分别加入到改性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四种煤直接液化改性沥青胶浆,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指标,见表2.4、表2.5和表2.6。
表2.4沥青胶浆在原样和RTFOT阶段的车辙因子
表2.5沥青胶浆在PAV阶段的疲劳因子
表2.6沥青胶浆在PAV阶段的BBR试验结果
由表2.4、表2.5和表2.6可知,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G*/sinδ)、疲劳因子(G*.sinδ)、蠕变劲度模量(S)均显著提高。综合评价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以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为1.0%。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30℃,将煤直接液化残渣加热到160℃,将石灰岩矿粉加热到120℃;将基质沥青打入反应罐中,再向其中加入添加量为12%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混合温度为160℃,搅拌1h,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然后向改性沥青中加入添加量为1.0%的石灰岩矿粉,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的混合温度为160℃,搅拌1h,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胶浆;最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即为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实施例三: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石灰岩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将煤直接液化残渣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步骤三: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四:采用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和PG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五: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改性沥青胶浆;
步骤七: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共同测试改性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八:在基质沥青中先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再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DM-70道路石油沥青)、石灰岩矿粉的性能指标分别见表3.1、表3.2和表3.3。
表3.1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能指标
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灰分含量小于10%。
表3.2 DM-70道路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
DM-70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70号沥青的技术规定。
表3.3石灰岩矿粉的性能指标
石灰岩矿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石灰岩矿粉的技术规定。
煤直接液化残渣在细磨机中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直径为1.5mm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选取添加量为5%、8%、13%、15%、20%的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五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测试上述五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保证其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沥青的技术规定,综合各项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8%。
在基质沥青中添加8%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然后选取添加量为0.6%、0.8%、1.0%、1.2%的石灰岩矿粉分别加入到改性沥青中,混合均匀,制备四种煤直接液化改性沥青胶浆,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指标,见表3.4、表3.5和表3.6。
表3.4沥青胶浆在原样和RTFOT阶段的车辙因子
表3.5沥青胶浆在PAV阶段的疲劳因子
表3.6沥青胶浆在PAV阶段的BBR试验结果
由表3.4、表3.5和表3.6可知,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G*/sinδ)、疲劳因子(G*.sinδ)、蠕变劲度模量(S)均显著提高。综合评价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以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为0.8%。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20℃,将煤直接液化残渣加热到155℃,将石灰岩矿粉加热到115℃;将基质沥青打入反应罐中,再向其中加入添加量为8%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混合温度为155℃,搅拌1.5h,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然后向改性沥青中加入添加量为0.8%的石灰岩矿粉,基质沥青、煤直接液化残渣、石灰岩矿粉的混合温度为155℃,搅拌1.5h,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胶浆;最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即为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发明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上述本发明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煤直接液化残渣、基质沥青、石灰岩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将煤直接液化残渣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
步骤三: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四:采用针入度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和PG分级性能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五: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改性沥青;
步骤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改性沥青胶浆;
步骤七:通过DSR试验和BBR试验共同测试改性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
步骤八:在基质沥青中先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再加入最佳添加量的石灰岩矿粉,制备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灰分含量不大于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在细磨机中进行加工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状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直径不大于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基质沥青中加入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添加量为5-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8-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最佳添加量为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在加入了最佳添加量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改性沥青中加入石灰岩矿粉的添加量为0.6-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岩矿粉的最佳添加量为0.8-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130℃。
CN201510038770.XA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91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8770.XA CN104591575B (zh)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8770.XA CN104591575B (zh)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1575A true CN104591575A (zh) 2015-05-06
CN104591575B CN104591575B (zh) 2016-05-25

Family

ID=5311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8770.XA Active CN104591575B (zh)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157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824A (zh) * 2015-09-10 2015-12-23 北京建筑大学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351A (zh) * 2017-08-17 2017-12-19 江苏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煤液化残渣制备的浇筑式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8819A (zh) * 2021-04-14 2021-10-26 新疆大学 一种基于油污泥热解残渣的改性沥青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9491A (zh) * 2021-12-14 2022-05-13 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煤液化沥青的高模量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049820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北京建筑大学 煤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955A (zh) * 2018-12-18 2019-04-26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g分级指标的路面沥青质量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7697A (zh) * 2006-03-30 2006-09-0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1875789A (zh) * 2010-07-05 2010-11-03 长安大学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5292A (zh) * 2012-08-14 2013-04-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7697A (zh) * 2006-03-30 2006-09-0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1875789A (zh) * 2010-07-05 2010-11-03 长安大学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5292A (zh) * 2012-08-14 2013-04-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NGMENG WU ET AL.: "Comparison study of modified asphalt by differen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s and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FUEL》 *
吕冬梅等: "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水渣浆成浆性的研究", 《燃料化学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824A (zh) * 2015-09-10 2015-12-23 北京建筑大学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4824B (zh) * 2015-09-10 2017-06-30 北京建筑大学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351A (zh) * 2017-08-17 2017-12-19 江苏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煤液化残渣制备的浇筑式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8819A (zh) * 2021-04-14 2021-10-26 新疆大学 一种基于油污泥热解残渣的改性沥青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9491A (zh) * 2021-12-14 2022-05-13 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煤液化沥青的高模量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049820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北京建筑大学 煤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49820B (zh) * 2023-10-12 2023-12-22 北京建筑大学 煤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1575B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1575A (zh)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方法
Mohammad et al.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asphalt mixtures that contain biobinder technologies
Kök et al. Evalu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SBS+ Gilsonite modified binder
Mashaan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rumb rubber modified bitume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susceptibility
US9481793B2 (en) Development of a renewable carbon-based bio-modifier for asphalt cement
CN104788971B (zh) 改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方法
Fernandes et al. Effect of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waste materials in bitumen
KR20120073529A (ko) 중온 아스팔트 포장용 조성물
Fu et al.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BS/CR-C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binders in different aging conditions
CN106189291B (zh) 伊朗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Abdelmagid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rice-husk ash and crumb-rubber powder on the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binder
CN105174824A (zh)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Guo et al. Application of design-exper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with waste engine oil
Zakieva et al. Effect of modification of a copolymer of ethylene with vinyl acet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ement and asphalt concrete based on it
Cao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long-term properties of sasobit modified asphalt
CN107290512A (zh)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与石油沥青相容性的评价方法
CN105884264A (zh) 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747A (zh) 一种30号硬质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8350A (zh) 废旧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he effect of bio-oil on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bio-oil recycled asphalt binders
L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quivalent conversion of waterborne epoxy resin emulsified asphalt based on different evaporation methods
CN106675049A (zh) 一种煤直接液化残渣中四氢呋喃可溶物改性沥青的制备技术
Radziszewski et al. Asphalt rubber as an alternative of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Zhang et al. Influence of castor oil-based bio-oil on the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asphalt binder
CN115124280A (zh) 一种高比例rap温拌再生沥青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