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187B - 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4187B
CN104584187B CN201380043468.2A CN201380043468A CN104584187B CN 104584187 B CN104584187 B CN 104584187B CN 201380043468 A CN201380043468 A CN 201380043468A CN 104584187 B CN104584187 B CN 104584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tubing
electrode
coil portion
discharge lamp
coil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34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4187A (zh
Inventor
林武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8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4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6Seals between parts of vessels; 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04Electrodes; Screens; Shields
    • H01J61/06Main electrodes
    • H01J61/073Main electrodes for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732Main electrodes for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6Seals between parts of vessels; 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Leading-in conductors
    • H01J61/366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84Lamps with discharge constricted by high pressure
    • H01J61/86Lamps with discharge constricted by high pressure with discharge additionally constricted by close spacing of electrodes, e.g. for optical pro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32Sealin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01J9/323Sealing leading-in conductors into a discharge lamp or a gas-filled discharg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如下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线圈状限位器安装于电极棒,该线圈状限位器用于在密封管相对于玻璃管的熔接作业中限制玻璃管相对于电极棒朝电极侧滑动。作为其解决手段,线圈状限位器(40)具有:线圈部(41),其由金属线材的一部分构成,具有与玻璃管(21)抵接的玻璃管侧端部(42),而且,在从直径小于或等于电极棒(17)的自由状态朝扩径方向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自身的内表面会紧贴于电极棒的外周面;以及一对端部结构部(43、44),它们分别由金属线材的两端构成,位于比玻璃管侧端部靠电极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放电灯的现有例。
该放电灯具有:电极(阴极或阳极),其位于玻璃制的放电容器内;电极棒(电极芯棒),其利用一个端部支承电极;玻璃管(保持用筒体),其以与电极分离的方式安装于电极棒的周面;以及密封管(侧管),其与玻璃管的外周面熔接,该密封管构成为放电容器的一部分且一端与发光管连接。而且,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确公开,但通常在电极棒的周面安装有金属环,该金属环位于隔着玻璃管与电极相反的一侧。
在将密封管熔接于玻璃管的外周面时,为了均匀对密封管整体进行加热,使密封管与玻璃管一起旋转。这样,玻璃管会随着密封管的旋转动作而沿轴向移动,因此,容易在玻璃管与金属环的相对面形成间隙。假设在玻璃管与金属环的相对面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将密封管熔接于玻璃管时,在放电灯的点亮中,当放电容器内变为高压时,有可能在密封管的与该间隙相对的部分产生裂纹,使放电容器因该裂纹而破损。
但是,专利文献1的放电灯具备用于解决该问题的线圈部件。
专利文献1的线圈部件是将钨丝相对于电极棒卷绕成双层而成的,其电极侧端部与电极分离。另一方面,线圈部件的玻璃管侧端部与玻璃管的端面抵接,由此,限制了玻璃管在电极棒上朝电极侧滑动,因此,玻璃管与金属环的相对面处于没有间隙的状态。
因此,在将密封管熔接于玻璃管的外周面时,即使密封管旋转,也不易在玻璃管与金属环的相对面形成间隙,因此,产生上述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62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1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963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线圈部件在安装于电极棒之前不是线圈形状,是通过卷绕于电极棒才成为线圈形状。即,由于使钨丝一边塑性变形一边双层且紧密地卷绕于电极棒,因此,线圈部件相对于电极棒的安装作业非常繁琐。尤其是,当在玻璃管的端面形成有用于收入线圈部件的玻璃管侧端部的凹部(参照在例如专利文献2的电极侧玻璃管的端面形成的凹部)的情况下,该安装作业极其困难。
此外,还具有如下缺点:一旦将线圈部件卷绕于电极棒后,进行线圈部件相对于电极棒的位置调整将非常繁琐。
本发明提供如下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线圈状限位器安装于电极棒,该线圈状限位器用于在密封管相对于玻璃管的熔接作业中限制玻璃管相对于电极棒朝电极侧滑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放电灯的特征在于具有:电极,其位于玻璃制的放电容器的发光管内;电极棒,其在一个端部支承所述电极;玻璃管,其以与所述电极分离的方式安装于该电极棒的外周面;密封管,其与该玻璃管的外周面熔接,构成所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发光管连续;以及线圈状限位器,其由金属线材构成并安装在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所述线圈状限位器具有:线圈部,其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一部分构成,具有与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面抵接的玻璃管侧端部,而且,在从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棒的自由状态朝扩径方向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自身的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以及一对端部结构部,它们分别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两端构成,位于比所述玻璃管侧端部靠所述电极侧的位置。
也可以是,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玻璃管侧端部向所述电极侧突出的玻璃管侧突部。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玻璃管侧突部位于所述线圈部的外周侧。
此外,也可以是,在从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沿所述线圈部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和所述玻璃管侧突部在所述线圈部的周向上以小于180°的角度错开位置,所述玻璃管侧突部比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更靠从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朝向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所述线圈部的卷绕方向侧。
也可以是,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末端位于比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靠所述玻璃管侧的位置。
也可以是,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突出的电极侧突部。
此外,也可以是,由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构成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
也可以是,所述线圈部为单层卷绕结构。
也可以是,由含有钨、钽、钼和铌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构成所述线圈状限位器。
在本发明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放电灯具有:电极,其位于玻璃制的放电容器的发光管内;电极棒,其在一个端部支承所述电极;玻璃管,其以与所述电极分离的方式安装于该电极棒的外周面;密封管,其与该玻璃管的外周面熔接,构成所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发光管连续;以及线圈状限位器,其由金属线材构成并安装在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所述线圈状限位器具有:线圈部,其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一部分构成,具有能够与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面抵接的玻璃管侧端部,而且,所述线圈部在处于自由状态时,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棒;以及一对端部结构部,它们分别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两端构成,位于比所述玻璃管侧端部靠所述电极侧的位置,该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插入步骤,使处于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棒的自由状态的所述线圈部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直到直径大于所述电极棒,并且,将所述电极棒插入到所述线圈部中;安装步骤,使所述玻璃管侧端部与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面抵接,而且,利用所述线圈部产生的缩径方向的弹性力,使该线圈部的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以及熔接步骤,使所述密封管覆盖所述玻璃管的外周面,将该密封管熔接于所述玻璃管。
也可以是,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玻璃管侧端部向所述电极侧突出的玻璃管侧突部,所述插入步骤为如下步骤:在抓住所述玻璃管侧突部并使所述线圈部朝扩径方向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所述电极棒插入到所述线圈部中。
也可以是,所述玻璃管侧突部位于所述线圈部的外周侧。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从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沿所述线圈部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和所述玻璃管侧突部在所述线圈部的周向上以小于180°的角度错开位置,所述玻璃管侧突部比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更靠从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朝向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所述线圈部的卷绕方向侧。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末端位于比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靠所述玻璃管侧的位置。
也可以是,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突出的电极侧突部。
此外,也可以是,由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构成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
也可以是,所述线圈部为单层卷绕结构。
也可以是,由含有钨、钽、钼和铌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构成所述线圈状限位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线圈状限位器具有玻璃管侧端部,该玻璃管侧端部与玻璃管的电极侧的端面抵接,而且具有线圈部,该线圈部在自由状态下直径小于或大于电极棒。因此,如果使线圈部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直到直径大于电极棒,并将电极棒插入到线圈部中,则能够顺利地进行电极棒对线圈部内的插入。进而,在使玻璃管侧端部与玻璃管的电极侧的端面抵接状态下,利用线圈部产生的缩径方向的弹性力,使该线圈部的内表面紧贴于电极棒的外周面,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线圈状限位器安装于电极棒。
此外,不是构成线圈状限位器的金属线材的端面(端部结构部的端面)与玻璃管的电极侧的端面抵接,而是线圈部的玻璃管侧端部与玻璃管的电极侧的端面抵接。在假设金属线材的端面与玻璃管的端面接触的情况下,金属线材的端面与玻璃管的端面处于点接触状态,因此,容易因金属线材的端面(线圈状限位器)而损伤玻璃管的端面(容易在玻璃管中产生裂纹)。但是,在本发明中,在线圈部上形成的玻璃管侧端部以面接触状态与玻璃管的电极侧的端面抵接,因此,由线圈状限位器损伤玻璃管的端面的可能性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省略了阳极的阳极侧安装单元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示出内部电极棒和线圈状限位器的分离状态的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箭头方向观察(a)的图。
图4是示出将线圈状限位器的一部分安装在内部电极棒上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图3的箭头方向观察(a)的图。
图5是示出将线圈状限位器安装在内部电极棒上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图3的箭头方向观察(a)的图。
图6是第一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7是第二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8是第三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9是第四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10是第五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11是第六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12是第七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13是第七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正面图。
图14是第八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15是第九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16是第十变形例的线圈状限位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电灯1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灯10具有放电容器11、阳极侧安装单元15和阴极侧安装单元50作为大的构成要素。
玻璃制的放电容器11一体地具备呈大致球状的发光管12和一对密封管13、14,该一对密封管13、14分别与形成于发光管12的一对圆形孔连接且构成为彼此同轴线。
阳极侧安装单元15是结合阳极16(电极)、内部电极棒17(电极棒)、外部电极棒19、内部玻璃管21(玻璃管)、外部玻璃管25、内部金属环28、外部金属环31、玻璃棒34、金属箔38和线圈状限位器40而成的。
直线延伸的内部电极棒17和外部电极棒19均是由金属构成的圆柱部件。能够将阳极16以固定状态支承于内部电极棒17的一个端部。
内部玻璃管21和外部玻璃管25均为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体。内部玻璃管21和外部玻璃管25的外径相同,两者的外径稍小于密封管13和密封管14的内径。关于轴线方向尺寸,内部玻璃管21大于外部玻璃管25。在内部玻璃管21和外部玻璃管25的中心部,分别形成有沿着自身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嵌合孔22和嵌合孔26。内部玻璃管21和外部玻璃管25的两端面均为垂直于自身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此外,在内部玻璃管21的一个端面形成有凹部23。
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是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体。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为相同规格,它们的外径均与内部玻璃管21和外部玻璃管25大致相同。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的两端面均为垂直于自身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在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的中心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29、32。
玻璃棒34是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体,其外径与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相同。在玻璃棒34的两端面的中心部,分别以同轴线状态形成有沿着自身的中心轴线延伸的电极支承孔35和电极支承孔36。玻璃棒34的两端面是垂直于自身的中心轴线的平面。
金属箔38是极薄的带状部件,阳极侧安装单元15具有多片金属箔38。
线圈状限位器40是对含有钽、铌、钨和钼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单一金属线材进行加工而成的部件。在利用包含钽或铌的材料构成线圈状限位器40时,能够具有作为针对氧或氢等的吸气剂的效果。此外,在利用包含钨或钼的材料构成线圈状限位器40时,线圈状限位器40的强度变大(其结果是,对后述的内部玻璃管21的按压力也变大),线圈状限位器40在放电灯10的制造中发生破损或断裂的可能性下降。
线圈状限位器40具有:线圈部41,其是使除了上述金属线材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朝一个方向卷成螺旋状而成的;以及电极侧突部43(端部结构部)和玻璃管侧突部44(端部结构部),它们分别由上述金属线材的两端部构成。线圈部41为单层卷绕,线圈部41的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内径比内部电极棒17的外径稍小或相同。此时,关于线圈状限位器40的线径和内径,可以考虑由内部电极棒17和线圈状限位器40的温度造成的膨胀来决定,以使得在放电灯10的点亮中,线圈状限位器40不会意外移动。其中,线圈部41能够从自由状态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通过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使得线圈部41的内径大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径。此外,线圈部41紧密地卷绕,因此,处于自由状态时构成线圈部41的彼此相邻的螺旋状部相互接触。此外,线圈部4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端面)构成玻璃管侧端部42。电极侧突部43从线圈部41的一个端部朝与玻璃管侧端部42相反一侧直线地延伸。另一方面,位于线圈部41的外周侧的玻璃管侧突部44从线圈部41的另一个端部(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朝与电极侧突部43相同的方向直线地延伸。
另一方面,阴极侧安装单元50是结合内部电极棒17、外部电极棒19、内部玻璃管21、外部玻璃管25、内部金属环28、外部金属环31、玻璃棒34、金属箔38、线圈状限位器40和阴极51(电极)而成的。阴极侧安装单元50除了将阴极51以固定状态支承于内部电极棒17的一个端部这点以外,与阳极侧安装单元15为相同的结构。
接下来,对具有以上的结构部件的放电灯10的组装要领进行说明。
首先,分别按照如下要领,分别组装阳极侧安装单元15和阴极侧安装单元50。
在组装阳极侧安装单元15时,首先,将内部电极棒17插入到内部金属环28的贯通孔29中,在内部电极棒17的中间位置,通过熔接将内部金属环28固定于内部电极棒17。接着,将内部电极棒17的一个端部插入到内部玻璃管21的嵌合孔22中,使内部玻璃管21的与凹部23的相反一侧的端面和内部金属环28的端面之间没有间隙。接下来,利用一只手把持线圈状限位器40的线圈部41,并且,利用另一只手把持位于线圈部41的外周侧的玻璃管侧突部44并朝离开电极侧突部43(在沿线圈部4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从电极侧突部43朝向周向)的方向牵拉玻璃管侧突部44,由此,使处于自由状态的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使得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的内径大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径。然后,将内部电极棒17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参照图4)。在进一步将内部电极棒17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线圈部41时,线圈部41的位于比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靠电极侧突部43侧的部位由于内部电极棒17而朝扩径方向弹性变形,最终,内部电极棒17贯通线圈部41。接着,在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凹部23的底面面接触后,使手离开玻璃管侧突部44,使通过玻璃管侧突部44作用于线圈部41的外力消失(参照图5)。这样,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朝缩径方向弹性恢复,因此,线圈部41的内表面整体紧贴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表面。此时,与自由状态相比,线圈部41直径变大,因此,线圈部41产生朝向缩径方向的弹性力。因此,线圈部41(线圈状限位器40)相对于内部电极棒17被定位,而且,玻璃管侧端部42被保持在与凹部23的底面接触的状态。因此,内部玻璃管21与内部金属环28的面接触状态得以维持。
在将线圈状限位器40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后,将阳极16以固定状态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的端部。
这样,与组装由阳极16、内部电极棒17、内部玻璃管21、内部金属环28和线圈状限位器40构成的一体物并行地(或前后),组装由外部电极棒19、外部玻璃管25和外部金属环31构成的一体物。即,将外部电极棒19插入到外部金属环31的贯通孔32中,在外部电极棒19的中间位置,通过熔接将外部金属环31固定于外部电极棒19,接着,将外部电极棒19的一个端部插入到外部玻璃管25的嵌合孔26中,使外部玻璃管25的一个端面与外部金属环31的端面面接触。
接下来,使内部电极棒17的与线圈状限位器40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固定状态嵌合于玻璃棒34的电极支承孔35,使内部金属环28的与内部玻璃管21相反一侧的端面与玻璃棒34的端面面接触。接着,使外部电极棒19的与外部玻璃管25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固定状态嵌合于玻璃棒34的电极支承孔36,使外部金属环31的与外部玻璃管25相反一侧的端面与玻璃棒34的端面面接触。
接下来,使多片金属箔38沿与内部电极棒17和外部电极棒19平行的方向延伸,在该基础上使各金属箔38与玻璃棒34的外周面接触。此时,使各金属箔38的周向间隔为等角度间隔,使玻璃棒34的外周面从在相邻的金属箔38之间形成的间隙露出。而且使各金属箔3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的外周面接触,将各金属箔38的两端部分别熔接于内部金属环28和外部金属环31的外周面。
在这样地组装阳极侧安装单元15时,内部电极棒17与外部电极棒19能够经由内部金属环28、外部金属环31和各金属箔38实现电导通。
另一方面,对于阴极侧安装单元50,除了替代阳极16而将阴极51安装在内部电极棒17的端部这点以外,能够按照与阳极侧安装单元15相同的要领来进行组装。
接下来,如图1所示,从与发光管12相反一侧的开口端部,将阳极侧安装单元15插入到密封管13的内部,使阳极16位于发光管12内。同样,从与发光管12相反一侧的开口端部,将阴极侧安装单元50插入到密封管14的内部,使阴极51位于发光管12内。
然后,利用在发光管12形成的贯通孔(图示省略),使放电容器11的内部减压,在该减压状态下,使密封管13和密封管14旋转并利用燃烧器等对外周面进行加热。这样,密封管13和密封管14缩径并熔接于内部玻璃管21、外部玻璃管25和玻璃棒34(从相邻的金属箔38之间露出的部位)的外周面。在密封管13和密封管14缩径并熔接于内部玻璃管21、外部玻璃管25和玻璃棒34的外周面时,如上述那样,线圈状限位器40(玻璃管侧端部42)将内部玻璃管21和内部金属环28之间维持在没有间隙的状态。
最后,利用发光管12的上述贯通孔,抽取放电容器11内的空气,并且,在放电容器11内注入水银或稀有气体等,在注入后,封闭该贯通孔。
使这样地组装的放电灯10的阳极侧安装单元15的外部电极棒19和阴极侧安装单元50的外部电极棒19经由连接电缆及接通/断开控制开关等而分别连接于电源(图示省略)的阳极和阴极。通过将接通/断开控制开关切换到接通状态,在阳极16与阴极51之间施加产生绝缘破坏的电压,由此产生放电而使放电灯10点亮,如果将接通/断开控制开关切换到断开状态,则放电灯10熄灭。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灯10,边使容易弹性变形的单层结构的线圈部41弹性变形边将线圈状限位器40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因此,容易进行线圈状限位器40对内部电极棒17的安装作业。而且,线圈状限位器40安装到内部电极棒17后,线圈状限位器40的线圈部41产生朝向内部电极棒17紧贴的方向的弹性力,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线圈状限位器40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
而且,当再次牵拉玻璃管侧突部44而使线圈部41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直到直径大于内部电极棒17时,线圈部41处于能够相对于内部电极棒17滑动的状态,因此,能够简单地再次调整线圈状限位器40相对于内部电极棒17的位置。
而且,不是线圈状限位器40的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的端面(构成线圈状限位器40的上述金属线材的端面)与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凹部23的底面)面接触,而是使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面接触,因此,因线圈状限位器40而损伤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的可能性较小。而且,由于是使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凹部23的底面)面接触,因此,从线圈状限位器40(玻璃管侧端部42)作用于内部玻璃管21的按压力较大,因此,能够可靠地维持内部玻璃管21与内部金属环28的面接触状态。
此外,尽管玻璃管侧突部44的末端部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周面相对,但由于玻璃管侧突部44的末端部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周面朝外周侧分离开,因此,不会因玻璃管侧突部44的末端而损伤内部电极棒17的表面。因此,不会出现如下情况:从内部电极棒17的表面产生的碎屑残留于发光管12内,该碎屑在点亮灯时蒸发而附着于发光管12的内壁,致使发光管12黑化。
而且,由于线圈部41为单层结构,因此,能够将线圈状限位器40的制造成本抑制得较低。
以上,利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以实施各种变形来进行实施。
例如,可以以图6、图7所示方式实施线圈状限位器。
在图6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55中,与线圈状限位器40相比,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较短。因此,与线圈状限位器40相比,在阳极16或阴极51与电极侧突部43或玻璃管侧突部44之间进行放电的可能性降低。在假设以这样的方式发生放电时,放电的电极侧突部43或玻璃管侧突部44因高热而熔化,熔化的部分附着于发光管12的内表面等,有可能引起发光管12的裂纹等,根据本变形例,能够降低这样的风险。
在图7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57中,由构成线圈状限位器40的上述金属线材的一个端部(端部结构部)构成线圈部41的阳极16(阴极51)侧的端部,不存在与电极侧突部43相当的部位。因此,与图6的线圈状限位器55相比,进一步降低了在阳极16或阴极51之间进行放电的可能性。而且,在线圈状限位器57中,在线圈部4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可成为玻璃管侧端部42的部位(在与凹部23的底面抵接时,与凹部23的底面面接触的部位)。因此,线圈状限位器57不仅能够以使位于玻璃管侧突部44的基端侧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凹部23的底面抵接的方式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而且还能够以使另一方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凹部23的底面抵接的方式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
此外,在图8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59中,没有使线圈部41紧密地卷绕,在处于自由状态时,构成线圈部41的彼此相邻的螺旋状部彼此离开。这样,线圈部41更容易进行弹性变形,因此,更容易进行线圈状限位器59相对于内部电极棒17的拆装。
此外,由于不需要使线圈部41紧密地卷绕,因此,线圈状限位器59能够以比线圈状限位器40、55、57低的制造成本来制造。
此外,图9~图11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61、63、65的电极侧突部43均不从线圈部41朝发光管12侧延伸,而是朝玻璃管侧突部44的基端侧延伸。其中,电极侧突部43的末端均在比位于玻璃管侧突部44的基端侧的玻璃管侧端部42靠发光管12侧的位置终结。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将线圈状限位器61、63、65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时,线圈部41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凹部23的底面)面接触,因此,降低了因线圈状限位器61、63、65而损伤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的可能性,而且,能够增大从线圈部41(玻璃管侧端部42)作用于内部玻璃管21的按压力。
而且,线圈状限位器63、65均在线圈部4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可成为玻璃管侧端部42的部位(与凹部23的底面抵接时,与凹部23的底面面接触的部位)。因此,线圈状限位器63、65不仅能够以使位于玻璃管侧突部44的基端侧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凹部23的底面抵接的方式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而且还能够以使位于电极侧突部43的基端侧的玻璃管侧端部42与凹部23的底面抵接的方式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
此外,不仅玻璃管侧突部44位于线圈部41的外周侧,而且电极侧突部43也位于线圈部41的外周侧(在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时,电极侧突部43从内部电极棒17的表面离开),因此能够利用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来使线圈部41进行弹性变形。例如,在用手把持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以与牵拉玻璃管侧突部44的情况相同的量(距离)来朝彼此分离的周向牵拉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在沿线圈部4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时,与仅牵拉玻璃管侧突部44的情况相比,线圈部41的弹性变形量倍增。因此,在利用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来使线圈部41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线圈状限位器61、63、65相对于内部电极棒17的安装作业。
此外,图12、图13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67中,将线圈部41的一部分卷绕成双层。
线圈状限位器67的线圈部41中,使该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为双层卷绕。其中,在线圈部41处于自由状态时,重叠卷绕部41a(位于外周侧的部位)从线圈部41的内周侧部位朝外周侧分离(参照图13)。
在线圈部41处于自由状态时,重叠卷绕部41a从线圈部41的内周侧部朝外周侧分离,因此,线圈部41的内周侧部不会与重叠卷绕部41a发生干涉,能够容易地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
这样的结构的线圈状限位器67中,线圈部41(重叠卷绕部41a)的玻璃管侧端部42的相对于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凹部23的底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线圈部41(玻璃管侧端部42)作用于内部玻璃管21的按压力。
图14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69是以比线圈状限位器67更大的范围形成重叠卷绕部41a的变形例。
而且,图15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71的线圈部41中,使该玻璃管侧端部42侧的端部为三层卷绕。其中,在线圈部41处于自由状态时,三层卷绕的部位(位于最内周侧的内周部、与内周部相对的重叠卷绕部41a和位于重叠卷绕部41a的外周侧的重叠卷绕部41b)彼此分离。
在线圈部41处于自由状态时,三层卷绕的部位彼此分离,因此,位于线圈部41的内周侧的部分不会与重叠卷绕部41a发生干涉,能够容易地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
在这样的结构的线圈状限位器71中,与线圈状限位器67和线圈状限位器69相比,线圈部41(重叠卷绕部41a、重叠卷绕部41b)的玻璃管侧端部42的相对于内部玻璃管21的端面(凹部23的底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线圈部41(玻璃管侧端部42)作用于内部玻璃管21的按压力。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线圈部41的长度方向整体上形成双层卷绕部或三层卷绕部,或比三层卷绕进一步增加卷绕数。
图16所示的线圈状限位器73的特征在于玻璃管侧突部44相对于电极侧突部43的周向位置。即,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位于小于180°的角度(在沿线圈部4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连接线圈部41的轴线和电极侧突部43的直线与连接线圈部41的轴线和玻璃管侧突部44的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180°),玻璃管侧突部44比电极侧突部43更靠从电极侧突部43侧朝向玻璃管侧突部44侧的线圈部41的卷绕方向侧。由此,例如,能够容易地利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把持电极侧突部43和玻璃管侧突部44,而且,通过使拇指与食指接近(使电极侧突部43与玻璃管侧突部44沿周向接近),能够简单地使线圈部41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例如,在这样使电极侧突部43与玻璃管侧突部44彼此接近时,与图9~图11的变形例的情况同样地,与仅牵拉玻璃管侧突部44的情况相比,线圈部41的弹性变形量倍增,因此,相对于内部电极棒17的安装作业的效率良好。而且,由于是容易利用夹具或工具进行把持的方式,因此,通过使用夹具或工具,能够高效地进行线圈状限位器73的安装作业。
此外,也可以是,在将线圈状限位器40、55、57、59、61、63、65、67、69、71、73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时,通过牵拉玻璃管侧突部44等,使线圈部41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直到处于自由状态的线圈部41整体的内径大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径,在该状态下,将内部电极棒17插入到线圈部41中,然后,去除施加于玻璃管侧突部44等的外力,由此,使线圈部41朝缩径方向弹性恢复,从而将线圈状限位器40、55、57、59、61、63、65、67、69、71、73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
此外,在处于自由状态的线圈部41的内径微微小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径的情况(例如内径小零点几毫米程度的情况)或等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径的情况下,能够将内部电极棒17的端部插入到处于自由状态的(不利用玻璃管侧突部44等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的)线圈部41的开口端部。在这样插入内部电极棒17时,线圈部41因内部电极棒17的外周面而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进而,由于线圈部41产生的缩径方向的弹性力,线圈部41的内表面整体紧贴于内部电极棒17的外表面。
而且,放电灯10的组装步骤不限于上述的步骤,例如也可以是,在组装由阳极16、内部电极棒17、内部玻璃管21、内部金属环28和线圈状限位器40构成的一体物(或由阴极51、内部电极棒17、内部玻璃管21、内部金属环28和线圈状限位器40构成的一体物)时,在将阳极16(或阴极51)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后,将线圈状限位器40临时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进而,将内部玻璃管21和内部金属环28安装于内部电极棒17,然后进行线圈状限位器40的位置调整,使玻璃管侧端部42与内部玻璃管21的凹部23抵接。
此外,也可以将内部玻璃管21变更为不在阳极16(阴极51)侧的端面设置凹部23的结构。
而且,放电灯10不限于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插入到内部玻璃管21中的内部电极棒17或插入到外部玻璃管25中的外部电极棒19的所有放电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线圈状限位器安装于电极棒,该线圈状限位器用于在密封管相对于玻璃管的熔接作业中限制玻璃管相对于电极棒朝电极侧滑动。
标号说明
10 放电灯
11 放电容器
12 发光管
13、14 密封管
15 阳极侧安装单元
16 阳极(电极)
17 内部电极棒(电极棒)
19 外部电极棒
21 内部玻璃管(玻璃管)
22 嵌合孔
23 凹部
25 外部玻璃管
26 嵌合孔
28 内部金属环
29 贯通孔
31 外部金属环
32 贯通孔
34 玻璃棒
35、36 电极棒支承孔
38 金属箔
40 线圈状限位器
41 线圈部
41a、41b 重叠卷绕部
42 玻璃管侧端部
43 电极侧突部(端部结构部)
44 玻璃管侧突部(端部结构部)
50 阴极侧安装单元
51 阴极(电极)
55 线圈状限位器
57 线圈状限位器
59 线圈状限位器
61 线圈状限位器
63 线圈状限位器
65 线圈状限位器
67 线圈状限位器
69 线圈状限位器
71 线圈状限位器
73 线圈状限位器

Claims (16)

1.一种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灯具有:
电极,其位于玻璃制的放电容器的发光管内;
电极棒,其在一个端部支承所述电极;
玻璃管,其以与所述电极分离的方式安装于该电极棒的外周面;
密封管,其与该玻璃管的外周面熔接,构成所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发光管连续;以及
线圈状限位器,其由金属线材构成并安装在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
所述线圈状限位器具有:
线圈部,其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一部分构成,具有与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面抵接的玻璃管侧端部,而且,在从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棒的自由状态朝扩径方向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自身的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线圈部为单层卷绕结构;以及
一对端部结构部,它们分别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两端构成,位于比所述玻璃管侧端部靠所述电极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其中,
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玻璃管侧端部向所述电极侧突出的玻璃管侧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侧突部位于所述线圈部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在从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沿所述线圈部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和所述玻璃管侧突部在所述线圈部的周向上以小于180°的角度错开位置,所述玻璃管侧突部比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更靠从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朝向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所述线圈部的卷绕方向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末端位于比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靠所述玻璃管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突出的电极侧突部。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构成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由含有钨、钽、钼和铌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构成所述线圈状限位器。
9.一种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灯具有:
电极,其位于玻璃制的放电容器的发光管内;
电极棒,其在一个端部支承所述电极;
玻璃管,其以与所述电极分离的方式安装于该电极棒的外周面;
密封管,其与该玻璃管的外周面熔接,构成所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发光管连续;以及
线圈状限位器,其由金属线材构成并安装在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
所述线圈状限位器具有:
线圈部,其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一部分构成,具有能够与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面抵接的玻璃管侧端部,而且,所述线圈部在处于自由状态时,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棒,并且,所述线圈部为单层卷绕结构;以及
一对端部结构部,它们分别由所述金属线材的两端构成,位于比所述玻璃管侧端部靠所述电极侧的位置,
该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插入步骤,使处于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棒的自由状态的所述线圈部朝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直到直径大于所述电极棒,并且,将所述电极棒插入到所述线圈部中;
安装步骤,使所述玻璃管侧端部与所述玻璃管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面抵接,而且,利用所述线圈部产生的缩径方向的弹性力,使该线圈部的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电极棒的外周面;以及
熔接步骤,使所述密封管覆盖所述玻璃管的外周面,将该密封管熔接于所述玻璃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玻璃管侧端部向所述电极侧突出的玻璃管侧突部,
所述插入步骤为如下步骤:在抓住所述玻璃管侧突部并使所述线圈部朝扩径方向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所述电极棒插入到所述线圈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侧突部位于所述线圈部的外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沿所述线圈部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和所述玻璃管侧突部在所述线圈部的周向上以小于180°的角度错开位置,所述玻璃管侧突部比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更靠从所述端部结构部侧朝向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所述线圈部的卷绕方向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侧突部的末端位于比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靠所述玻璃管侧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构成从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突出的电极侧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线圈部的所述电极侧的端部构成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结构部。
16.根据权利要求9~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含有钨、钽、钼和铌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构成所述线圈状限位器。
CN201380043468.2A 2012-09-25 2013-07-08 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584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0394A JP6103868B2 (ja) 2012-09-25 2012-09-25 放電ランプ、及び、放電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JP2012-210394 2012-09-25
PCT/JP2013/068623 WO2014050253A1 (ja) 2012-09-25 2013-07-08 放電ランプ、及び、放電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187A CN104584187A (zh) 2015-04-29
CN104584187B true CN104584187B (zh) 2016-11-16

Family

ID=5038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3468.2A Active CN104584187B (zh) 2012-09-25 2013-07-08 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03868B2 (zh)
KR (1) KR101967021B1 (zh)
CN (1) CN104584187B (zh)
TW (1) TWI590296B (zh)
WO (1) WO201405025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8578A (en) * 1975-06-05 1977-07-2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Short-arc discharge lamp with electrode support structure
US4507584A (en) * 1981-09-15 1985-03-26 Thorn Emi Plc Discharge lamp with metal coil electrode support inserted into cermet end cap
US6369509B1 (en) * 1997-11-07 2002-04-09 Ushiodenki Kabushiki Kaisha Short arc lamp with crack-preventing electric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950919A (zh) * 2004-04-01 2007-04-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07694A (zh) * 2004-12-17 2008-01-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高压水银灯、灯单元和影象显示仪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491B2 (zh) 1972-10-20 1977-03-24
JPS562271A (en) 1979-06-14 1981-01-10 Mitsukazu Kaizaki Specific tool for transporting heavy vehicle
JPS57119455U (zh) * 1981-01-19 1982-07-24
JP2004039349A (ja) * 2002-07-01 2004-02-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圧放電ランプ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US7170228B2 (en) * 2004-06-30 2007-01-30 Osram Sylvania Inc. Ceramic arc tube having an integral susceptor
JP5135016B2 (ja) 2008-03-21 2013-01-30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封止構造を備えた放電ランプ
JP5111188B2 (ja) * 2008-03-25 2012-12-26 ユ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外部電極放電ランプ用給電端子、及び、光源装置
JP2012155959A (ja) * 2011-01-25 2012-08-1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高圧放電ラ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8578A (en) * 1975-06-05 1977-07-2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Short-arc discharge lamp with electrode support structure
US4507584A (en) * 1981-09-15 1985-03-26 Thorn Emi Plc Discharge lamp with metal coil electrode support inserted into cermet end cap
US6369509B1 (en) * 1997-11-07 2002-04-09 Ushiodenki Kabushiki Kaisha Short arc lamp with crack-preventing electric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950919A (zh) * 2004-04-01 2007-04-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07694A (zh) * 2004-12-17 2008-01-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高压水银灯、灯单元和影象显示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67021B1 (ko) 2019-04-09
WO2014050253A1 (ja) 2014-04-03
CN104584187A (zh) 2015-04-29
JP2014067516A (ja) 2014-04-17
KR20150059737A (ko) 2015-06-02
TW201413776A (zh) 2014-04-01
TWI590296B (zh) 2017-07-01
JP6103868B2 (ja)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187B (zh) 放电灯和放电灯的制造方法
CN101593662B (zh) 氙气灯
JP5080327B2 (ja) 封止構造を備えた放電ランプ
CN103021791A (zh) 放电灯
KR102190649B1 (ko) 방전 램프
CN101414540B (zh) 超高压放电灯
JP2009238671A (ja)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放電ランプ
EP2239761A3 (en)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 and lighting device
TWI451470B (zh) 短弧型放電燈之密封部構造
JP2011181449A (ja) 高輝度放電ランプ
JP2010033864A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
JP2008097884A (ja) 高圧水銀ランプ
JP6929763B2 (ja)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放電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JP2012109095A (ja) キセノンショートアークランプ
JP2010534914A5 (zh)
JP4878984B2 (ja)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放電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JP6580500B2 (ja) 放電ランプ
JP2006228470A (ja) 放電ランプ
JP2003092082A (ja) ショートアーク水銀放電ランプ
CN205488037U (zh) 放电灯
CN101996845B (zh) 灯芯
CN105789022A (zh) 两端密封型短弧闪光灯
US8183780B2 (en) Discharge la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ulb neck for a discharge lamp
EP1385238A3 (fr)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électrique pour les tubes à décharge à cathode froide
EP1912248A1 (en) A multi-electrode fluoescent lamp tub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