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0918B -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0918B
CN104580918B CN201510053300.0A CN201510053300A CN104580918B CN 104580918 B CN104580918 B CN 104580918B CN 201510053300 A CN201510053300 A CN 201510053300A CN 104580918 B CN104580918 B CN 104580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hooting
processing
size
sub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33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0918A (zh
Inventor
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533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0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0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第一图像;显示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基于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方法,在拍摄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当前预拍摄图像与另一图像合成后的效果,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之后,就可以获得合成之后的图像,并且用户在拍摄过程可以根据当前的合成效果灵活地调整拍摄对象,以便拍摄出理想的图像,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发明还公开相应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子设备都具有拍照功能,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电子设备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提供多种拍摄模式,例如:怀旧模式、自然模式和黑白模式,使得用户拍摄的照片能够呈现相应的效果。
但是,目前电子设备提供的拍摄方式仍然较为单一,如何进一步丰富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式,提高用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能够丰富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
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
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第一图像包括:获取一个图像;依据控制指令对所述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成第一图像,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缩放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裁剪操作;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包括:
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或者,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所述预拍摄图像,并且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预拍摄图像均可见。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包括: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所述第一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将经过第一操作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于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包括: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对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所述第二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将经过第二操作处理后的图像叠加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图像;
控制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和预处理子单元: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一个图像;所述预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控制指令对所述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成第一图像,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缩放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裁剪操作;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或者第二控制子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所述预拍摄图像;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所述预拍摄图像,并且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预拍摄图像均可见。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所述第一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经过第一操作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于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优选的,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图像提取子单元、第三处理子单元和第四处理子单元:所述图像提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所述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所述第二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所述第四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经过第二操作处理后的图像叠加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以及上述任意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方法,在用户拍摄过程中,电子设备不仅显示预拍摄图像,同时还显示预先获取的第一图像,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预拍摄图像与第一图像进行合成之后的初始效果,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电子设备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基于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方法,在拍摄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当前预拍摄图像与另一图像合成后的效果,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之后,就可以获得合成之后的图像,并且用户在拍摄过程可以根据当前的合成效果灵活地调整拍摄对象,以便拍摄出理想的图像,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像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能够丰富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第一图像。
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在电子设备存储的图片中选择其中一个图片作为第一图像,还可以拍摄获取第一图像。在电子设备与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一个图片作为第一图像。当然,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将某一图片中的一部分截取出来作为第一图像。
步骤S12:显示获取到的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
图像处理装置在获取到第一图像之后,由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单元显示获取到的第一图像。并且,图像处理装置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图像采集,由显示单元同时显示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也就是说,用户在拍摄过程中,显示单元不仅显示预拍摄图像,还同时显示第一图像,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预拍摄图像和第一图像合成之后的初始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预拍摄图像是随着拍摄对象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
步骤S13: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
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后,图像处理装置响应该拍摄指令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实施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输入拍摄指令。例如:通过按下电子设备中的特定物理按键输入拍摄指令,或者通过触摸电子设备触控单元中显示的虚拟按键输入拍摄指令,或者通过语音方式输入拍摄指令。
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方法,在用户拍摄过程中,电子设备不仅显示预拍摄图像,同时还显示预先获取的第一图像,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预拍摄图像与第一图像进行合成之后的初始效果,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电子设备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基于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方法,在拍摄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当前预拍摄图像与另一图像合成后的效果,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之后,就可以获得合成之后的图像,并且用户在拍摄过程可以根据当前的合成效果灵活地调整拍摄对象,以便拍摄出理想的图像,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第一图像。
本发明公开一种获取第一图像的方法,包括:获取一个图像;依据控制指令对该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成第一图像。实施中,该预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缩放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裁剪操作;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其中,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透明度参数调整操作、对比度参数调整操作和饱和度参数调整操作。
图像处理装置在电子设备存储的图像中选择其中一个图像,或者拍摄一个图像,或者在网络选择一个图像并进行下载。之后,用户根据需求对该图像进行处理,例如:对图像进行缩放,将图像缩放至用户设定的尺寸(如经过缩放后的图像与电子设备的预拍摄图像的尺寸一致);对图像进行裁剪操作,仅保留图像中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操作,获得该图像中的部分图像,之后对裁剪得到的部分图像进行镜像操作或者旋转操作,将获得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当然,还可以对获取到的图像和经其他处理(如裁剪操作、镜像操作、旋转操作)后的图像执行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从而调整图像的显示效果。实施中,可以根据预拍摄图像的显示效果参数对图像进行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使得第一图像的显示效果与预拍摄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接近。
另外,图1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2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例如:在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也就是说,当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时,显示单元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仅在显示单元的指定区域显示第一图像。其中,该指定区域可以由用户设定,用户根据需求确定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之后用户执行相应的操作,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设定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的区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图像会遮挡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
在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并且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均可见。也就是说,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由显示单元在不同图层分别进行全屏显示,并且位于下层的图像能听透过位于上层的图像可见。
实施中,显示单元可以在顶层显示第一图像、在底层显示预拍摄图像,通过调整第一图像的透明度,使得预拍摄图像能够透过经过调整后的第一图像可见。显示单元也可以在底层显示第一图像、在顶层显示预拍摄图像,通过调整预拍摄图像的透明度,使得第一图像能够透过经过调整后的预拍摄图像可见。
另外,本发明中,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实现。下面分别结合图2和图3进行说明。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1:获取第一图像。其中,步骤S21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前文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22:在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
步骤S23: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
其中,第一操作处理至少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对第一图像的边缘区域进行羽化操作,使得第一图像的边缘与预拍摄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接近。通过对第一图像进行边缘模糊化处理,使得第一图像与预拍摄图像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
当然,该第一操作处理还可以包括其他操作,例如色调平均操作,其目的是使最终合并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接近、不产生变化突兀的感觉。
步骤S24:将经过第一操作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于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在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由用户指定,也可以与之前显示第一图像的指定区域一致,之后对两个图像进行合并操作以形成一个图像。
本发明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首先获取第一图像,在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显示单元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同时显示单元在指定区域显示第一图像,之后响应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以便对第一图像的显示效果进行调整,之后将调整后的第一图像叠加在当前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对两个图像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在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一尺寸较小的第一图像后,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并在指定位置显示该第一图像,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之后,电子设备生成一合成图像,并且在该合成图像中,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作为背景,经过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在该背景上。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31:获取第一图像。其中,步骤S31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前文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32:在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并且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均可见。
步骤S33: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
实施中,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可以为:将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由用户选定的部分提取出来。另外,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还可以为: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特定对象的图像。该特定对象可以为人物或者其他物体。例如,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人物图像。
步骤S34:对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
其中,第二操作处理至少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通过对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边缘模糊化处理,使得提取出的部分图像与第一图像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
当然,该第二操作处理还可以包括其他操作,例如色调平均操作,其目的是使最终合并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接近、不产生变化突兀的感觉。
步骤S35:将经过第二操作处理后的图像叠加于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在对从预拍摄图像中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叠加在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由用户指定,之后对两个图像进行合并操作以形成一个图像。
本发明图3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首先获取第一图像,在第一图像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显示单元在不同图层分别全屏显示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之后响应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提取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对提取出的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以便对提取出的图像的显示效果进行调整,之后将调整后的图像叠加在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对两个图像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在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一尺寸较大的第一图像后,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全屏叠加显示预拍摄图像和第一图像,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后,电子设备生成一合成图像,并且在该合成图像中,第一图像作为背景,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经处理后叠加在该背景上。
本发明上述公开了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装置。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100、控制单元200和图像处理单元300。
其中:
图像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第一图像。图像获取单元100可以在电子设备存储的图片中选择其中一个图片作为第一图像,还可以拍摄获取第一图像。在电子设备与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图像获取单元100还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一个图片作为第一图像。当然,图像获取单元100还可以将某一图片中的一部分截取出来作为第一图像。
控制单元200,用于显示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图像获取单元100在获取到第一图像之后,由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单元显示获取到的第一图像。并且,控制单元200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图像采集,由显示单元同时显示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300,用于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
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在用户拍摄过程中,电子设备不仅显示预拍摄图像,同时还显示预先获取的第一图像,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预拍摄图像与第一图像进行合成之后的初始效果,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电子设备按照预设规则将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基于本发明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拍摄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当前预拍摄图像与另一图像合成后的效果,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之后,就可以获得合成之后的图像,并且用户在拍摄过程可以根据当前的合成效果灵活地调整拍摄对象,以便拍摄出理想的图像,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中,图像获取单元10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第一图像。这里对图像获取单元100的一种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像获取单元100包括获取子单元101和预处理子单元102,如图5所示。
获取子单元101用于获取一个图像。
预处理子单元102用于依据控制指令对获取子单元101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成第一图像。其中,预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缩放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裁剪操作;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
利用图5所示的图像获取单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相应的第一图像,而不会限制于已有图像。
实施中,控制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或者第二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图像获取单元100获取的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在图像获取单元100获取的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并且第一图像和预拍摄图像均可见。
图像处理单元300的一种结构如下,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其中: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该第一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实施中,第一操作处理还可以包括其他操作,如色调平均处理。
第二处理子单元与第一处理子单元连接,用于将经过第一操作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于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300的另一种结构如下,包括图像提取子单元、第三处理子单元和第四处理子单元。
其中:
图像提取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
第三处理子单元与图像提取子单元连接,用于对图像提取子单元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该第二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实施中,第二操作处理还可以包括其他操作,如色调平均处理。
第四处理子单元与第三处理子单元连接,用于将经过第二操作处理后的图像叠加于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实施中,图像提取子单元可以将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由用户选定的部分提取出来。另外,图像提取子单元可以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特定对象的图像。该特定对象可以为人物或者其他物体。例如,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人物图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以及本发明上述公开的任意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在使用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拍摄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当前预拍摄图像与另一图像合成后的效果,在用户输入拍摄指令之后,就可以获得合成之后的图像,并且用户在拍摄过程可以根据当前的合成效果灵活地调整拍摄对象,以便拍摄出理想的图像,提高了用户体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
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同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预拍摄图像;其中,所述预拍摄图像是随着拍摄对象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
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在合成过程中,当第一图像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尺寸时,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边缘模糊化处理,或者当第一图像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尺寸时,对从所述预拍摄图像中提取的部分图像进行边缘模糊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图像包括:
获取一个图像;
依据控制指令对所述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成第一图像,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缩放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裁剪操作;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包括:
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预拍摄图像;或者,
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所述预拍摄图像,并且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预拍摄图像均可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包括:
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所述第一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
将经过第一操作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于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包括:
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
对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所述第二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
将经过第二操作处理后的图像叠加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图像;
控制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并显示预拍摄图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同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预拍摄图像;其中,所述预拍摄图像是随着拍摄对象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拍摄指令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和当前的预拍摄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在合成过程中,当第一图像尺寸小于预拍摄图像尺寸时,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边缘模糊化处理,或者当第一图像尺寸不小于预拍摄图像尺寸时,对从所述预拍摄图像中提取的部分图像进行边缘模糊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和预处理子单元:
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一个图像;
所述预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控制指令对所述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成第一图像,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缩放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裁剪操作;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或者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全屏显示所述预拍摄图像;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层全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预拍摄图像并在第二图层全屏显示所述预拍摄图像,并且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预拍摄图像均可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操作处理,所述第一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
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经过第一操作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叠加于当前的预拍摄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图像提取子单元、第三处理子单元和第四处理子单元:
所述图像提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拍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提取当前的预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图像;
所述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提取出的部分图像进行第二操作处理,所述第二操作处理包括边缘模糊化处理;
所述第四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经过第二操作处理后的图像叠加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设区域,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像。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CN201510053300.0A 2015-02-02 2015-02-02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580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3300.0A CN104580918B (zh) 2015-02-02 2015-02-02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3300.0A CN104580918B (zh) 2015-02-02 2015-02-02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918A CN104580918A (zh) 2015-04-29
CN104580918B true CN104580918B (zh) 2019-04-26

Family

ID=5309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3300.0A Active CN104580918B (zh) 2015-02-02 2015-02-02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0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772B (zh) * 2015-05-29 2018-03-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和装置
CN106791414B (zh) * 2016-12-29 2019-11-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输入的拍照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06780346B (zh) * 2017-01-19 2021-08-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输入的图片拼接装置及方法
CN106803888A (zh) * 2017-03-06 2017-06-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合成图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683850B (zh) * 2018-05-15 2021-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83851B (zh) * 2018-05-15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TWI738439B (zh) * 2020-07-29 2021-09-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顯示方法及顯示系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119A (zh) * 2002-07-08 2005-01-1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照相装置,拍摄方法和记录拍摄方法的存储介质
CN102055834A (zh) * 2009-10-30 2011-05-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双摄像头拍照方法
CN103247037A (zh) * 2012-02-10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888683A (zh) * 2014-03-24 2014-06-2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N104219452A (zh) * 2014-09-25 2014-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43795A (zh) * 2013-06-10 2014-12-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119A (zh) * 2002-07-08 2005-01-1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照相装置,拍摄方法和记录拍摄方法的存储介质
CN102055834A (zh) * 2009-10-30 2011-05-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双摄像头拍照方法
CN103247037A (zh) * 2012-02-10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243795A (zh) * 2013-06-10 2014-12-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3888683A (zh) * 2014-03-24 2014-06-2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N104219452A (zh) * 2014-09-25 2014-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918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0918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027910B (zh) 预览画面呈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812650A (zh)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52343B (zh) 一种更换应用程序视觉控件的方法及设备
CN107621966B (zh) 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365887A (zh) 生成相册封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9389A (zh) 一种合成可视图像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573485B (zh) 一种显示内容调节方法及终端
JP201117083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6107055A1 (zh) 拼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5699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31804B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20050346A (ko) 얼굴 포즈를 이용한 화상 통화를 위한 화면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82196A (zh) 拍照预览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083371A (zh) 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933891B (zh) 拍照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965699A (zh) 拍摄对象的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JP202108618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映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85609A (zh)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点单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619138A (zh) 游戏中技能特效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327588B (zh) 智能终端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423877B (zh) 影像裁剪方法以及其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6780346A (zh) 一种基于边缘输入的图片拼接装置及方法
JP2011017200A5 (zh)
JP2011017200A (ja) 窓開口部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機能付き窓及び窓開口部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