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9534A -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9534A
CN104579534A CN201410857121.8A CN201410857121A CN104579534A CN 104579534 A CN104579534 A CN 104579534A CN 201410857121 A CN201410857121 A CN 201410857121A CN 104579534 A CN104579534 A CN 104579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clockwork
clock equipment
mast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71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9534B (zh
Inventor
尹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71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953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1528 priority patent/WO20161069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9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从时钟设备根据与主用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与该主用主时钟设备的延时,确定与该主用主时钟设备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与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否则,与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同时与多条不同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因此在对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计算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确定当前的对时过程是否准确,从而确定对时通道及主时钟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从而保证了对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以太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目前SDH网络中进行PTP时钟同步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最初搭建主、从时钟设备时,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都连接上GPS天线,由于此时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都是与GPS卫星进行通信,因此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此时是同步的。此时主时钟设备持续的向从时钟设备发送同步报文,从时钟设备接收同步报文,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量,根据收发时间戳,确定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链路延时Delay,并将该Delay保存下来,作为之后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固有链路延时。
当去掉从时钟设备上的GPS天线后,从时钟设备再接收到主时钟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时,通过与保存的Delay的比较,确定出与主时钟设备的偏差,从而实现对时。
当SDH链路发生变化时,主时钟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从时钟设备自身出现了问题,之前测量出的Delay将会失去意义,此时从时钟设备无法确定自身此时是否需要进行时钟调整,从而导致从时钟设备对时失败。
虽然在现有的PTP网络中存在多个主时钟设备,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作为主时钟设备,其他的都是备用主时钟设备,作为备用主时钟设备,在其未升级为主时钟设备之前其不向外发送PTP同步报文,备用主时钟设备的存在也无法在链路发生变化时,对从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因此,现有的在SDH网络中的时钟对时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保证从时钟设备的准确对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从时钟设备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对时通道,该方法包括:
从时钟设备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
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
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为了保证时钟对时的准确性,当原主用主时钟设备恢复时仍能作为备用主时钟对整个对时过程进行检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时钟设备与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
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时,针对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为了有效的提高链路故障、从时钟设备故障检测的及时性,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用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判断该延时与保存的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的差是否在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差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时,向所述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为了保证时钟对时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用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的PTP报文,确定每次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
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之间的差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停止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并针对所述从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所述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包括:
所述从时钟设备根据基于BMC算法,确定出的各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按照各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确定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从时钟设备和通过不同的对时通道与所述从时钟对时的主时钟设备;
从时钟设备,用于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各主时钟设备,用于与所述从时钟设备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
为了保证时钟对时的准确性,当原主用主时钟设备恢复时仍能作为备用主时钟对整个对时过程进行检测,所述从时钟设备,还用于与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时,针对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为了有效的提高链路故障、从时钟设备故障检测的及时性,所述主时钟设备,还用于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判断该延时与保存的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的差是否在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当所述差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时,向所述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为了保证时钟对时的准确性,所述主时钟设备,还用于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的PTP报文,确定每次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之间的差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停止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并针对所述从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所述从时钟设备,具体用于根据基于BMC算法,确定出的各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按照各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确定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从时钟设备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从时钟设备根据与当前的主用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该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该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进行对时,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同时与多条不同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并且针对每个主时钟设备保存了该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和主从时钟偏差值,因此在对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计算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确定当前的对时过程是否准确,从而确定对时通道及主时钟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且在对时出现问题时也能及时的采用其他的备用主时钟进行对时,从而保证了对时的准确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目前SDH网络中进行PTP时钟同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从时钟设备与多个主时钟设备建立对时通道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过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详细过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效保证对时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结合说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从时钟设备的准确对时,从时钟设备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如图2所示的该从时钟设备与多个主时钟设备建立对时通道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从时钟设备分别与走不同SDH网络路径的三台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
在对时之初,从时钟设备和三台主时钟设备都连接有GPS天线,由于此时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都是与GPS卫星进行通信,因此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此时是同步的。
三台主时钟设备都通过其对应的对时通道向从时钟设备发送PTP同步报文,经过一段时间后,从时钟设备将会学习到其与各个主时钟设备所在链路的延时,将学习到的各个延时针对每个主时钟设备保存到本地。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从时钟设备中针对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有与其之间的延时Delay0,并针对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和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分别保存有与其之间的延时Delay1和Delay2。
另外,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根据针对每台主时钟设备记录的每台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确定每台主时钟设备与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其中offset=T1-T2-Delay,其中T1为主时钟设备发送sync报文的时间,T2为从时钟设备接收到sync报文的时间,Delay为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延时。由于此时,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都连接有GPS天线,即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同步,因此此时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为0。
由于从时钟设备同时与多台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为了在进行对时时,保证对时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多台主时钟设备,基于BMC算法,确定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主时钟设备作为主用主时钟设备,将其他优先级的主时钟设备作为备用主时钟设备,并且记录每台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以便后续在进行对时时使用。
相应的,为了便于后续对时的准确性,及识别对时过程出现误差的原因,准确定位对时过程出现的故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台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到自身的链路延时,并且每台主时钟设备将确定的该从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记录下来,例如对于主用主时钟设备,确定从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在本地记录有该延时为Delay_sm0,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确定从时钟到自身的延时,在本地记录有该延时为Delay_sm1,相应的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在本地记录从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为Delay_sm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301:从时钟设备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某一时刻只有一台主用主时钟设备,其他的与从时钟设备建立对时通道的主时钟设备为备用主时钟设备。在进行对时的过程中,主用主时钟设备与备用主时钟设备都会与从时钟设备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
因为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T1-T2-Delay,其中T1为主时钟设备发送sync报文的时间,T2为从时钟设备接收到sync报文的时间,Delay为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延时,因此从时钟设备根据与每台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中的sync同步报文,可以确定与每台主时钟设备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其中,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之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为offset0,offset0=T1-T2-Delay0。
S302: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303,否则,进行步骤S304。
从时钟设备中针对每台主时钟设备保存有针对该主时钟设备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如图2所示,在从时钟设备中保存有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及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由于此时该主从时钟偏差值为在主从时钟设备连接有GPS天线时测量的,因此在从时钟设备中保存的该每个主从时钟偏差值都为0。
S303: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可以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间的对时通道正常,主用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也都正常,也可以依据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具体的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该主从时钟偏差值为主用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之间的偏差值。
S304: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因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同时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依据BMC算法,确定的三台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分别为主用主时钟设备、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和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当从时钟设备与每台主时钟设备上连接GPS天线时,确定并保存每台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
在进行对时时,每台主时钟设备都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PTP同步报文,因此从时钟设备可以根据保存的每台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分别与主用主时钟设备和每台备用主时钟设备,确定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例如,如图2所示,从时钟设备确定的主用主时钟设备与其之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为offset0,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之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为offset1,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之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为offset2。
首先,从时钟设备对该进行判断,确定该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offset0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说明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之间的对时通道正常,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都正常,可以依据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在依据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时,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依据保存的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当该offset0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时,说明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间的对时通道出现故障,或主用主时钟设备故障,或从时钟设备出现故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该从时钟设备与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
具体的,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BMC算法,确定了每台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因此在备用主时钟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如图2所示的,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则从时钟设备判断是否能够与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从时钟设备在进行判断时,根据保存的该备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确定该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判断确定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否则,选择下一优先级的备用主时钟设备,判断是否采用该下一优先级的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直至选择到满足条件的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
在上述过程中,按照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判断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的主从时钟偏差值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某一备用主时钟设备对应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采用该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此时说明该主用主时钟设备对应的对时通道故障,或者该主用主时钟设备故障;当所有的主时钟设备与该从时钟设备的主从时钟偏差值都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时,很可能是该从时钟出现了故障,当然也不排除每个对时通道都出现了故障,或者每个主时钟设备都出现故障的可能。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同时与多条不同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并且针对每个主时钟设备保存了该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和主从时钟偏差值,因此在对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计算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确定当前的对时过程是否准确,从而确定对时通道及主时钟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且在对时出现问题时也能及时的采用其他的备用主时钟进行对时,从而保证了对时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在SDH网络中实现对从时钟设备的准确对时,从时钟设备同时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通过BMC算法,确定了每台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当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都连接GPS天线时,从时钟设备与每台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PTP同步报文,从时钟设备确定每台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delay,并在本地针对每台主时钟设备保存该延时,根据确定的该延时,确定每台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针对每台主时钟设备保存该主从时钟偏差值。由于主从时钟设备都连接有GPS天线,因此针对每台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都为0。并且,每台主时钟设备也会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delay_sm,每台主时钟设备将确定的该延时保存在本地。
将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上连接的GPS去掉后,每台主时钟设备向从时钟设备发送sync报文,从时钟设备接收到每台主时钟设备发送的sync报文后,根据自身针对每个主时钟设备保存的延时Delay,确定自身与每台主时钟设备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由于当前存在一台主用主时钟设备,其他的主时钟设备都为备用主时钟设备,从时钟设备当前与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时钟同步,与备用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用于对该对时过程进行监控。
当从时钟设备确定了每台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后,判断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该offset0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说明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之间的对时通道正常,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都正常,可以依据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在依据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时,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依据保存的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当该offset0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时,说明主用主时钟设备与从时钟设备间的对时通道出现故障,或主用主时钟设备故障,或从时钟设备出现故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该从时钟设备与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并将该主用主时钟设备降级为备用主时钟设备
具体的,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BMC算法,确定了每台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因此在备用主时钟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如图2所示的,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备用主时钟设备,则从时钟设备判断是否能够与第一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从时钟设备在进行判断时,根据保存的该备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确定该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否则,选择下一优先级的备用主时钟设备,判断是否采用该下一优先级的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直至选择到满足条件的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将进行对时的备用主时钟设备升级为主用主时钟设备,后续从时钟设备与该升级后的备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
当主用主时钟设备降级为备用主时钟设备后,从时钟设备依然与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时钟设备与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
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时,针对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即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继续与从时钟设备之间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从时钟设备确定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延时Delay0’,当该延时Delay0’保存在某个恒定的值不再变化时,则将Delay0’代替原来的Delay0保存。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详细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01:从时钟设备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从时钟设备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
S402: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403,否则,进行步骤S404。
S403: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之后进行步骤S405。
S404:将该主用主时钟设备降级为备用主时钟设备。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S405:从时钟设备与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S406:判断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是否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407,否则,继续进行步骤S405。
S407:从时钟设备针对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与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继续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并在确定与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之间的延时保持在恒定值时,更新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对应的延时,从而可以保证当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升级为主用主时钟设备时,可以采用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某一备用主时钟设备升级为主用主时钟设备,在采用该当前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的期间,当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对应的链路恢复了,或该主用主时钟设备的故障恢复了,而确定的当前主用主时钟设备对应的主从时钟偏差值位于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从时钟设备还会一直采用该当前的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只有当其超出了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该从时钟设备才在备用主时钟设备中升级一个作为主用主时钟设备,并将该当前的主时钟设备降级为备用主时钟设备,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主备主时钟设备的频繁切换导致的时钟抖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主时钟设备中都保存有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delay_sm,为了及时有效的监控从时钟设备与主时钟设备之间的对时通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
主用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判断该延时与保存的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的差是否在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差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时,向所述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当主用主时钟设备发现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较自身保存的该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delay_sm发生较大变化时,为了使从时钟设备及时了解链路的变化,主用主时钟设备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具体的,主用主时钟设备通过Announce报文中的TLV字段携带异常信息,通知从时钟设备链路变化。当从时钟设备接收到该Announce报文后,从时钟设备不再相信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不再依照该主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对时,将该主用主用主时钟设备降级为备用主时钟设备,按照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将备用主时钟设备中的一个升级为主用主时钟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用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的PTP报文,确定每次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
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之间的差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停止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并针对所述从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该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继续与从时钟设备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delay_sm0,当该延时持续的稳定在一个值delay_sm,虽然与最初的delay_sm0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对应的对时通道,或其自身已经稳定,降级后的主用主时钟设备不再向从时钟设备发送异常信息。由于从时钟设备不再接收到该主时钟设备发送的异常信息,该从时钟设备不再认为该主时钟设备不可信,重新根据与该主时钟设备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确定该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如果该延时值也持续的稳定在一个值附近,则采用该稳定后的延时替换之前确定的延时。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从时钟设备51和通过不同的对时通道与所述从时钟对时的主时钟设备52;
从时钟设备51,用于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各主时钟设备52,用于与所述从时钟设备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
为了保证时钟对时的准确性,当原主用主时钟设备恢复时仍能作为备用主时钟对整个对时过程进行检测,所述从时钟设备51,还用于与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时,针对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为了有效的提高链路故障、从时钟设备故障检测的及时性,所述主时钟设备52,还用于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判断该延时与保存的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的差是否在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当所述差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时,向所述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为了保证时钟对时的准确性,所述主时钟设备52,还用于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的PTP报文,确定每次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之间的差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停止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并针对所述从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为了保证对时的准确性,所述从时钟设备51,具体用于根据基于BMC算法,确定出的各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按照各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确定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从时钟设备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从时钟设备根据与当前的主用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该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该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进行对时,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时钟设备同时与多条不同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了对时通道,并且针对每个主时钟设备保存了该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和主从时钟偏差值,因此在对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计算的主从时钟偏差值,确定当前的对时过程是否准确,从而确定对时通道及主时钟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且在对时出现问题时也能及时的采用其他的备用主时钟进行对时,从而保证了对时的准确性。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时钟设备与至少三条SDH路径中的主时钟设备建立对时通道,该方法包括:
从时钟设备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
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
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时钟设备与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
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时,针对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用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
判断该延时与保存的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的差是否在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差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时,向所述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用主时钟设备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的PTP报文,确定每次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
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之间的差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停止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并针对所述从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包括:
所述从时钟设备根据基于BMC算法,确定出的各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按照各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确定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
6.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从时钟设备和通过不同的对时通道与所述从时钟对时的主时钟设备;
从时钟设备,用于根据与主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同步报文,及保存的主用主时钟设备到自身的延时Delay0,确定主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判断该主从时钟偏差值offset0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当其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主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否则,确定其他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并确定该主从时钟偏差值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时,根据针对该备用主时钟设备保存的该主从时钟偏差值进行对时;
各主时钟设备,用于与所述从时钟设备进行PTP同步报文的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时钟设备,还用于与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多次传输PTP同步报文;根据所述多次PTP同步报文,确定每次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的差的绝对值位于设定的延时阈值范围内时,针对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时钟设备,还用于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传输的PTP报文,确定从时钟设备与自身的延时;判断该延时与保存的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的差是否在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当所述差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时,向所述从时钟设备发送链路变化的通知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时钟设备,还用于根据与从时钟设备之间多次传输的PTP报文,确定每次从时钟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延时;当连续预设次数延时之间的差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主用主时钟设备停止向从时钟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并针对所述从时钟设备更新其对应的延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时钟设备,具体用于根据基于BMC算法,确定出的各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按照各备用主时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确定每个备用主时钟设备和自身间的主从时钟偏差值。
CN201410857121.8A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579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7121.8A CN104579534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PCT/CN2015/071528 WO2016106908A1 (zh) 2014-12-31 2015-01-26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7121.8A CN104579534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9534A true CN104579534A (zh) 2015-04-29
CN104579534B CN104579534B (zh) 2017-10-10

Family

ID=5309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7121.8A Active CN104579534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9534B (zh)
WO (1) WO201610690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1462A1 (zh) * 2019-03-11 2020-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时钟同步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39719A (zh) * 2020-07-20 2020-12-04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linux系统的PTP时钟同步精度测试方法
CN112715019A (zh) * 2018-09-21 2021-04-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CN113206719A (zh) * 2021-03-16 2021-08-03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一种基于sdn主时钟的时钟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691337A (zh) * 2020-05-19 2021-11-2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缝精确时间协议的控制方法以及时间感知桥接装置
CN114362866A (zh) * 2021-11-25 2022-04-15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sn网络时间同步主时钟热备系统
WO202212792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时钟源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569B (zh) * 2020-02-27 2024-01-09 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节点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246A (zh) * 2008-01-28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91232A (zh) * 2011-09-0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001720A (zh) * 2012-11-12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4113386A (zh) * 2014-07-09 2014-10-22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以太网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EP2991250A1 (en) * 2013-05-23 2016-03-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tp synchronou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06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246A (zh) * 2008-01-28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91232A (zh) * 2011-09-0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001720A (zh) * 2012-11-12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EP2991250A1 (en) * 2013-05-23 2016-03-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tp synchronous network
CN104113386A (zh) * 2014-07-09 2014-10-22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以太网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5019A (zh) * 2018-09-21 2021-04-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CN112715019B (zh) * 2018-09-21 2022-07-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WO2020181462A1 (zh) * 2019-03-11 2020-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时钟同步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74826A (zh) * 2019-03-11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时钟同步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US11750310B2 (en) 2019-03-11 2023-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ock synchronization packet exch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691337A (zh) * 2020-05-19 2021-11-2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缝精确时间协议的控制方法以及时间感知桥接装置
CN112039719A (zh) * 2020-07-20 2020-12-04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linux系统的PTP时钟同步精度测试方法
CN112039719B (zh) * 2020-07-20 2022-07-12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linux系统的PTP时钟同步精度测试方法
WO202212792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时钟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06719A (zh) * 2021-03-16 2021-08-03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一种基于sdn主时钟的时钟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62866A (zh) * 2021-11-25 2022-04-15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sn网络时间同步主时钟热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6908A1 (zh) 2016-07-07
CN104579534B (zh) 201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9534A (zh)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4113386A (zh) 一种监控以太网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EP3036851B1 (en)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iming references affected by a change in path delay asymmetry between nod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33361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radio relay device
CN104054284B (zh) 通过分组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
RU255608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и способ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US9883474B2 (en) Ring-shaped synchronous network system and time slave station
EP3352392B1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0320507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pagation time of a telegram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network components
CN111385050B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67137B (zh) 用于实现时钟源选取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051A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5120097B2 (ja) 時間同期システムおよび時間同期装置
CN115589273B (zh) Epa通信系统
JP2007101306A (ja) Plc用時刻同期装置
JP2015179999A (ja) 時刻同期装置並びにそのためのバ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時刻同期システム
CN106647228B (zh) 一种换流站主时钟故障判断系统
US11546073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time aware bridge device for seamless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JP2017216563A (ja) 中継装置、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425812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900788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ailure detection capabilities
CN113141227B (zh) 一种基于分级控制的时间确定方法、系统和介质
JP6021233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された装置を同期するための同期方法及び同期装置
CN109451521B (zh) 一种基站密集性分布式组网的gps同步方法
Kurtz et al. Synchronized measurement concept for failure handling in software-defined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