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8388B -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8388B
CN104578388B CN201410852926.3A CN201410852926A CN104578388B CN 104578388 B CN104578388 B CN 104578388B CN 201410852926 A CN201410852926 A CN 201410852926A CN 104578388 B CN104578388 B CN 104578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power system
power supply
electric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29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8388A (zh
Inventor
张有林
郭清风
米雪涛
钱强
郝占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108529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8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8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8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采用现有的供电方式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急剧膨胀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从节省能源及环保的角度出发,也出现了一些将光伏发电用于空调供电系统的方案,其中,这些方案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入到技术成熟的空调供电系统的直流侧,以组成混合供电系统。
然而,上述混合供电系统中电路结构较为复杂,所用功率器件也较多,从而导致供电成本提高,进一步,上述电路中的光伏并网控制器大多情况下都放在室外机风机腔,这样就使得并网控制器的散热片较小,从而导致散热能力降低。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供电的方式不仅供电成本高、效果差,而且在供电过程中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也较低。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采用现有的供电方式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判断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
可选地,上述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包括:检测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其中,上述通电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获取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若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满足上述供电条件,则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一供电模式包括:关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第二变换器处于稳压状态。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若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满足上述供电条件,则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二供电模式包括: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逆变状态,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若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不满足上述供电条件,则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三供电模式包括: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若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不满足上述供电条件,则为上述负载配置第四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四供电模式包括:关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负载降低所消耗的电能,以使上述负载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若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为零时,则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五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五供电模式包括: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关闭上述第二供电系统中的第二变换器。
可选地,上述第一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上述第二变换器为Boost变换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供电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配置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上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上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上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上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
可选地,上述获取单元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检测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其中,上述通电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
可选地,上述配置单元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满足上述供电条件时,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一供电模式包括:关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第二变换器处于稳压状态。
可选地,上述配置单元包括: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满足上述供电条件时,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二供电模式包括: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逆变状态,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可选地,上述配置单元包括:第三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不满足上述供电条件时,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三供电模式包括: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可选地,上述配置单元包括:第四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不满足上述供电条件时,为上述负载配置第四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四供电模式包括:关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负载降低所消耗的电能,以使上述负载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
可选地,上述配置单元包括:第五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上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上述输出电能为零时,为上述负载配置第五供电模式,其中,上述第五供电模式包括: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关闭上述第二供电系统中的第二变换器。
可选地,上述第一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上述第二变换器为Boost变换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实现结合第一供电系统及第二供电系统两种供电系统,为负载配置多种供电模式,从而达到在为负载供电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供电系统的利用率,避免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的浪费,进而解决由于采用现有的供电方式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通过利用标准6开关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 le,I PM)构成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与第二供电系统中的第二变换器,从而实现简化电路结构,使得控制板体积减小,节省供电成本,并提高电路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供电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供电配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供电配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供电配置过程中的稳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供电配置过程中的稳压示意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供电配置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配置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2,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
S104,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
S106,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供电配置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对空调的供电配置过程中,其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市电供电系统,第二供电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节能供电系统: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系统、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例如,负载以空调为例,根据上述市电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与负载的判断结果,为空调配置与其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上述举例只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第一供电系统和第二供电系统为负载配置与其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从而实现了根据负载的需要配置多样化的供电方式,进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将一种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提供给负载所导致的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指示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的执行信息,其中,上述通电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例如,第一供电系统可以但不限于空调常用的市电供电系统,通过检测市电供电系统输出端的电压和/或电流,可以得到上述市电供电系统是否在为上述空调供电,进而得到市电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是否满足负载供电需求。其中,第二供电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利用清洁能源进行供电的供电系统,例如,以光伏供电系统为例,获取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端的供电电压及供电电流,从而得到光伏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进一步,通过比较光伏供电系统的供电电能与负载所需电能,从而判断出是否需要结合第一供电系统供电,若需要,进一步确定所需补充的差值电能。进一步,上述比较光伏供电系统的供电电能与负载所需电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比较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与直流母线上的电压,通过实时调整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从而保证直流母线上的电压稳定地输出到负载,实现为负载稳定供电。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实现结合第一供电系统及第二供电系统两种供电系统,为负载配置多种供电模式,从而达到在为负载供电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供电系统的利用率,避免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的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包括:
S1,检测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其中,通电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
S2,获取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可以包括但不限:获取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可以包括第一变换器:AC/DC变换器,上述第二供电系统中可以包括第二变换器:Boost变换器。从而通过上述变换器实现利用第一供电系统及第二供电系统对负载进行供电配置控制。
例如,如图2所示,检测第一供电系统(例如市电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假设市电供电系统停电,则关闭第一变换器:AC/DC变换器(如右侧虚线框),否则,根据空调的供电模式调整上述A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检测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及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从而实现充分利用两种供电系统的电能,达到提高供电系统的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S1,若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满足供电条件,则为负载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其中,第一供电模式包括:关闭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稳压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变换器可以但不限于AC/DC变换器,上述第二变换器可以但不限于Boost变换器。其中,上述第一变换器AC/DC变换器与上述第二变换器Boost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可以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其中,上述Boost变换器的Qpv及Dpv由图3中标准6开关IPM模块的一路桥臂的Q2及D1组成;双向AC/DC变换器由图3中IPM模块的剩下两路桥臂组成,从而实现简化电路结构,使得控制板体积减小,节省供电成本,并提高电路可靠性。
进一步,上述调整变换器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调整图3所示的晶体管的开闭周期,进而实现对其占空比的控制。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照充裕,光伏最大输出功率大于空调所需功率,同时市电供电系统停电时,关闭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Boost变换器使其工作于稳压状态,为空调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即,光伏供电系统单独给空调器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Boost变换器的稳压控制过程可以如图4中虚线框所示,在获取到光伏供电系统的电压Upv和电流Ipv以及直流母线电压U后,通过控制器判断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的电能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控制器将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其稳定输出,保证可以稳定输出电能给空调。上述双向AC/DC变换器的稳压控制过程可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即,只通过光伏供电系统为其供电,实现了通过利用清洁能源供电而达到的节能作用,进一步,利用变换器稳压,保证了为负载供电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对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的电能实现实时控制,进而保证负载正常运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S1,若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满足供电条件,则为负载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其中,第二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逆变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电能大于空调所需电能,同时市电供电系统正常通电时,控制双向AC/DC变换器工作于逆变状态,控制Boost变换器工作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 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状态,为空调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即,利用光伏供电系统为空调供电,同时将光伏供电系统产生的冗余电能反馈电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双向AC/DC变换器可以实现直流到交流、交流到直流的双向变换,其中,上述逆变状态可以但不限于直流到交流的变换,从而实现将光伏供电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反馈给市电供电系统所在的电网。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即,在光伏供电系统满足供电条件,且市电供电系统正常通电时,将光伏供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输出给负载,同时将光伏供电系统的多余电能反馈到电网,从而实现了充分利用供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保证了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S1,若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不满足供电条件,则为负载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其中,第三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电能小于空调所需电能,同时市电正常通电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控制双向AC/DC变换器使电网工作于整流状态,补偿不足的电能,保证空调的正常工作,并控制Boost变换器工作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状态,为空调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即,利用两种供电系统同时供电,其中,以光伏供电系统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双向AC/DC变换器可以实现直流到交流、交流到直流的双向变换,其中,上述整流状态可以但不限于交流到直流的变换,从而实现将市电供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提供给空调,以补充由于光伏供电系统供电不足所产生的电能差值。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即,利用两种供电系统同时供电,通过在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不足以满足负载所消耗的电能时,结合市电供电系统为负载供电,从而实现了充分利用光伏供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保证了以清洁能源产能的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的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S1,若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不满足供电条件,则为负载配置第四供电模式,其中,第四供电模式包括:关闭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负载降低所消耗的电能,以使负载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电能小于空调所消耗的电能,且市电供电系统停电时,关闭双向AC/DC变换器,进而控制空调系统做降频处理,将空调功率降到与光伏供电系统所发电能相匹配,尽可能将光伏供电系统所发电能全部投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空调功率降到与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相匹配可以但不限于:调整空调工作频率,以使其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四供电模式,即,对负载进行调整,以使其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这种为了使负载正常工作,而采用的直接调整负载所消耗的电能的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光伏供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而且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节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S1,若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为零时,则为负载配置第五供电模式,其中,第五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关闭第二供电系统中的第二变换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一种供电模式:当光伏供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即输出电能为零,且市电供电系统正常通电时,则关闭Boost变换器,控制双向AC/DC变换器工作于整流状态,从而实现由市电供电系统单独给负载供电。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供电配置方法的供电配置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1)获取单元602,用于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
2)判断单元604,用于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
3)配置单元606,用于根据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对第二供电系统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为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供电配置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对空调的供电配置过程中,其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市电供电系统,第二供电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节能供电系统: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系统、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例如,负载以空调为例,根据上述市电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与负载的判断结果,为空调配置与其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上述举例只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第一供电系统和第二供电系统为负载配置与其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从而实现了根据负载的需要配置多样化的供电方式,进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将一种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提供给负载所导致的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指示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的执行信息,其中,上述通电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例如,第一供电系统可以但不限于空调常用的市电供电系统,通过检测市电供电系统输出端的电压和/或电流,可以得到上述市电供电系统是否在为上述空调供电,进而得到市电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判断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是否满足负载供电需求。其中,第二供电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利用清洁能源进行供电的供电系统,例如,以光伏供电系统为例,获取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端的供电电压及供电电流,从而得到光伏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进一步,通过比较光伏供电系统的供电电能与负载所需电能,从而判断出是否需要结合第一供电系统供电,若需要,进一步确定所需补充的差值电能。进一步,上述比较光伏供电系统的供电电能与负载所需电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比较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与直流母线上的电压,通过实时调整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从而保证直流母线上的电压稳定地输出到负载,实现为负载稳定供电。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实现结合第一供电系统及第二供电系统两种供电系统,为负载配置多种供电模式,从而达到在为负载供电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供电系统的利用率,避免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的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获取单元602包括:
1)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其中,通电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
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可以包括但不限:获取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供电系统中可以包括第一变换器:AC/DC变换器,上述第二供电系统中可以包括第二变换器:Boost变换器。从而通过上述变换器实现利用第一供电系统及第二供电系统对负载进行供电配置控制。
例如,如图2所示,检测第一供电系统(例如市电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假设市电供电系统停电,则关闭第一变换器:AC/DC变换器(如右侧虚线框),否则,根据空调的供电模式调整上述A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检测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及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从而实现充分利用两种供电系统的电能,达到提高供电系统的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配置单元606包括:
1)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满足供电条件时,为负载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其中,第一供电模式包括:关闭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稳压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变换器可以但不限于AC/DC变换器,上述第二变换器可以但不限于Boost变换器。其中,上述第一变换器AC/DC变换器与上述第二变换器Boost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可以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 le,I PM),其中,上述Boost变换器的Qpv及Dpv由图3中标准6开关IPM模块的一路桥臂的Q2及D1组成;双向AC/DC变换器由图3中IPM模块的剩下两路桥臂组成,从而实现简化电路结构,使得控制板体积减小,节省供电成本,并提高电路可靠性。
进一步,上述调整变换器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调整图3所示的晶体管的开闭周期,进而实现对其占空比的控制。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照充裕,光伏最大输出功率大于空调所需功率,同时市电供电系统停电时,关闭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Boost变换器使其工作于稳压状态,为空调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即,光伏供电系统单独给空调器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Boost变换器的稳压控制过程可以如图4中虚线框所示,在获取到光伏供电系统的电压Upv和电流Ipv以及直流母线电压U后,通过控制器判断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的电能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控制器将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其稳定输出,保证可以稳定输出电能给空调。上述双向AC/DC变换器的稳压控制过程可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一供电模式,即,只通过光伏供电系统为其供电,实现了通过利用清洁能源供电而达到的节能作用,进一步,利用变换器稳压,保证了为负载供电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对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的电能实现实时控制,进而保证负载正常运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配置单元606包括:
1)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满足供电条件时,为负载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其中,第二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逆变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电能大于空调所需电能,同时市电供电系统正常通电时,控制双向AC/DC变换器工作于逆变状态,控制Boost变换器工作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 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状态,为空调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即,利用光伏供电系统为空调供电,同时将光伏供电系统产生的冗余电能反馈电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双向AC/DC变换器可以实现直流到交流、交流到直流的双向变换,其中,上述逆变状态可以但不限于直流到交流的变换,从而实现将光伏供电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反馈给市电供电系统所在的电网。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二供电模式,即,在光伏供电系统满足供电条件,且市电供电系统正常通电时,将光伏供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输出给负载,同时将光伏供电系统的多余电能反馈到电网,从而实现了充分利用供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保证了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配置单元606包括:
1)第三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不满足供电条件时,为负载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其中,第三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电能小于空调所需电能,同时市电正常通电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控制双向AC/DC变换器使电网工作于整流状态,补偿不足的电能,保证空调的正常工作,并控制Boost变换器工作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状态,为空调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即,利用两种供电系统同时供电,其中,以光伏供电系统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双向AC/DC变换器可以实现直流到交流、交流到直流的双向变换,其中,上述整流状态可以但不限于交流到直流的变换,从而实现将市电供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提供给空调,以补充由于光伏供电系统供电不足所产生的电能差值。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三供电模式,即,利用两种供电系统同时供电,通过在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不足以满足负载所消耗的电能时,结合市电供电系统为负载供电,从而实现了充分利用光伏供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保证了以清洁能源产能的供电系统的供电利用率的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配置单元606包括:
1)第四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不满足供电条件时,为负载配置第四供电模式,其中,第四供电模式包括:关闭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负载降低所消耗的电能,以使负载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
具体结合以下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供电系统输出电能小于空调所消耗的电能,且市电供电系统停电时,关闭双向AC/DC变换器,进而控制空调系统做降频处理,将空调功率降到与光伏供电系统所发电能相匹配,尽可能将光伏供电系统所发电能全部投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空调功率降到与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相匹配可以但不限于:调整空调工作频率,以使其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为负载配置第四供电模式,即,对负载进行调整,以使其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光伏供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这种为了使负载正常工作,而采用的直接调整负载所消耗的电能的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光伏供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而且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节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配置单元606包括:
1)第五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为零时,为负载配置第五供电模式,其中,第五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关闭第二供电系统中的第二变换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一种供电模式:当光伏供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即输出电能为零,且市电供电系统正常通电时,则关闭Boost变换器,控制双向AC/DC变换器工作于整流状态,从而实现由市电供电系统单独给负载供电。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供电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
判断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
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供电模式包括:第一供电模式,关闭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稳压状态;第二供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处于逆变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第三供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第四供电模式:关闭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并控制所述负载降低所消耗的电能,以使所述负载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第五供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关闭所述第二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变换器;
其中,使用标准6开关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一路桥臂构成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使用所述标准6开关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两路桥臂构成所述第二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变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其中,所述通电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
获取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满足所述供电条件,则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一供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满足所述供电条件,则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二供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不满足所述供电条件,则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三供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不满足所述供电条件,则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四供电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为零时,则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五供电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所述第二变换器为Boost变换器。
9.一种供电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信息及第二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至少包括光伏供电系统;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输出参数是否满足为负载进行供电的供电条件;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所述供电状态信息及对所述第二供电系统进行所述判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负载配置对应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供电模式包括:第一供电模式,关闭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第一变换器,并控制上述第二供电系统的第二变换器处于稳压状态;第二供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处于逆变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第三供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控制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第二变换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第四供电模式:关闭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并控制所述负载降低所消耗的电能,以使所述负载所消耗的电能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第五供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处于整流状态,并关闭所述第二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变换器;
其中,使用标准6开关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一路桥臂构成所述第一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换器,使用所述标准6开关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两路桥臂构成所述第二供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变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系统的通电状态,其中,所述通电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电、停电;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满足所述供电条件时,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一供电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满足所述供电条件时,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二供电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第三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不满足所述供电条件时,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三供电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第四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停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不满足所述供电条件时,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四供电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第五配置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第一供电系统通电,且所述第二供电系统的所述输出电能为零时,为所述负载配置所述第五供电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所述第二变换器为Boost变换器。
CN201410852926.3A 2014-12-26 2014-12-26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578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2926.3A CN104578388B (zh) 2014-12-26 2014-12-26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2926.3A CN104578388B (zh) 2014-12-26 2014-12-26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388A CN104578388A (zh) 2015-04-29
CN104578388B true CN104578388B (zh) 2017-10-27

Family

ID=5309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2926.3A Active CN104578388B (zh) 2014-12-26 2014-12-26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8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078A (zh) * 2015-12-18 2017-06-27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53835A (zh) * 2017-11-22 2018-12-07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
CN109507506A (zh)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电器控制方法及直流电器
CN109494734A (zh) * 2018-12-21 2019-03-1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6411B2 (ja) * 2011-09-30 2016-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CN103427443B (zh) * 2012-05-14 2016-01-20 周锡卫 一种基于多电力智能调配器的新能源发电供电系统
CN203586455U (zh) * 2013-12-11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空调系统
CN203645345U (zh) * 2013-12-24 2014-06-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03632572U (zh) * 2013-12-24 2014-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流器和光伏发用电系统
CN203951203U (zh) * 2014-06-25 2014-11-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离网并网运行的光储联合供电系统
CN204046508U (zh) * 2014-07-11 2014-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388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6239B (zh) 集中-分布混合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CN104901566B (zh) 逆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13176B (zh) 光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8388B (zh) 供电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1562349B (zh) 一种模块化ups的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7031480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CN104521097B (zh) 用于提供不间断电源的装置和方法
CN203645345U (zh) 太阳能空调系统
CN103178549A (zh) 一种用于光伏辅助并网发电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30063B (zh) 一种直流充电装置、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07453403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34553B (zh) 变流器、光伏发用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33142A1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选择器
AU202321999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otovoltaic direct current (dc) bus control
CN203632572U (zh) 变流器和光伏发用电系统
CN203151128U (zh) 三路并联输出的充电电源模块均流控制系统
CN102520783B (zh) 一种可以实现smartrack节能的方法及机柜系统
CN105305494A (zh) 一种用于光伏空调的智能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4467148A (zh) 电源控制电路、方法和装置
CN110521077A (zh) 具有逆变器输入电压控制的电源系统
CN104734546A (zh) 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207488731U (zh) 一种光伏组件网络优化装置
CN206542242U (zh) 一种光伏与电网互动的直流空调供电系统
CN107355948A (zh) 光伏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90389A (zh) 一种主从控制混合微电网中互联变流器功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