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7519B - 具有信号触头阵列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信号触头阵列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7519B
CN104577519B CN201410729303.7A CN201410729303A CN104577519B CN 104577519 B CN104577519 B CN 104577519B CN 201410729303 A CN201410729303 A CN 201410729303A CN 104577519 B CN104577519 B CN 104577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gnal
module
array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93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7519A (zh
Inventor
R·E·哈姆纳
C·D·里特
J·S·麦克莱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77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7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7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75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5Printed circuits including an angle between each other
    • H01R12/737Printed circuits being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130)包括具有配合侧(136)和第一和第二安装侧(138、140)的连接器本体(131),配合侧(136)包括信号和接地触头(206、216)的通信阵列(139),第一和第二安装侧(138、140)具有信号和接地触头(208、218)的相应的安装阵列(142、144)。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中的每一个被构造为安装至相应的电路板。信号和接地导体(220A、220B、222)延伸穿过连接器本体,并通信地将通信阵列联接至每个安装阵列。配合侧沿着配合轴线(191)面向,且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沿着与配合轴线垂直的安装轴线(192)面向相反的方向。

Description

具有信号触头阵列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被构造为传输数据信号。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可以被用于通信系统中,例如电信设备、服务器、数据存储器、传输装置等等。一些通信系统包括子卡组件,这些子卡组件可以通过背板(或中平面)组件彼此通信地联接。每个子卡组件包括安装到电路板(称为子卡)的插座连接器。背板组件包括安装到背板(或中平面)电路板的插头连接器。子卡组件的插座连接器的每一个与不同的插头连接器配合,从而将子卡组件通信地联接至背板组件。
插座连接器包括接合背板组件的配合侧和安装至相应电路板的安装侧。配合和安装侧典型地朝向彼此垂直的方向。在许多连接器中,配合侧和安装侧具有密集的触头阵列,该触头阵列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
插座连接器安装到其上的子卡包括电镀通孔阵列,该通孔阵列接收插座连接器的信号和接地触头。接收信号触头的电镀通孔电连接至电路板的信号迹线。许多电路板包括多个信号层,其中每个信号层具有多个信号迹线。不同层的信号迹线通过层中的过孔而连结。因此,沿着电路板中的信号迹线传播的信号可能会遇到多个接口,在该多个接口处信号层的过孔电连结不同的信号迹线。一般地,沿着信号迹线增加这种接口的数量将增大信号衰减(或信号质量损耗)。
电连接器(包括上面讨论的插座连接器)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增大穿过电连接器的信号迹线的密度。更大的密度允许更小的装置和/或使能更大的数据吞吐量。为了适应插座连接器中信号迹线的更大密度,对插座连接器安装到其上的电路板已经进行了变型。例如,在电路板上添加信号层,以为将信号迹线引导至或引导远离电镀通孔提供更多的空间。然而,如上所述,添加的信号层对应于传播信号遇到的更多的接口,这会负面地影响信号质量。增加层数也增加了电路板的成本。
除了上述方面,常规子卡组件的一个缺点是,插座连接器具有固定的几何结构,其只提供安装至单个子卡的单个安装阵列。插座连接器除了能够联接至插头连接器,可能期望插座连接器还能够安装至多个子卡。例如,具有两个安装阵列的插座连接器可以被安装到两个子卡。这种插座连接器可能减少安装阵列的触头密度,使得可以使用更薄的子卡,同时还保持了插座连接器的总的吞吐量。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多个安装阵列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能够通信地联接至三个电路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具有配合侧和第一和第二安装侧的连接器本体,其中配合侧包括信号和接地触头的通信阵列,第一和第二安装侧具有信号和接地触头的相应的安装阵列。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中的每一个被构造为安装至相应的电路板。信号和接地导体延伸穿过连接器本体,并通信地将通信阵列联接至每个安装阵列。配合侧沿着配合轴线面向,且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沿着垂直于配合轴线的安装轴线面向相反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其可以与图1的通信系统一起使用。
图3是可以与图2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触头模块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可以与图2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触头模块的隔离的透视图。
图5是包括多个触头模块的模块组件的前端视图。
图6是可以与图2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可以与图2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放大前端视图。
图8是可以与图2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连接器护罩的侧视图。
图9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放大的前部。
图10是穿过连接器护罩的触头通道的放大前端视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与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对齐的触头通道的放大视图。
图12是电连接器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接合至配合连接器的相应特征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
图13是图1的通信系统完全组装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包括被构造以传输数据信号的通信系统,以及这种系统的电连接器和组件。电连接器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定位以形成多个触头阵列的信号触头以及可选的接地触头。多个触头阵列可以通信地彼此联接。触头阵列可以被称为通信阵列或安装阵列。例如,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通信阵列和两个安装阵列的电连接器。安装阵列可以安装至相应的电路板,且通信阵列可以接合可被安装至另一电路板的另一个连接器。可替换地,通信阵列可以直接安装至电路板。安装阵列的每一个可以都通过电连接器通信地联接至通信阵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阵列是二维阵列,其中触头形成多排和多列触头。然而,在替换实施例中,触头阵列可以仅具有一排或一列触头。在某些实施例中,通信阵列可以是高密度阵列,使得通信阵列在每100mm2具有至少12个信号触头或者在每100mm2具有至少20个信号触头。
例如,电连接器可以是子卡组件的插座连接器或背板组件的插头连接器。本文所述的通信系统和电连接器可以被构造为用于高速差分信号传输,例如10Gbps、20Gbps或更高。另外,电连接器可以被构造为具有指定的特性阻抗,例如85ohm或100ohm。然而,可以理解,本文所述的电连接器可以被用于不是背板系统或不是高速信号传输系统的其它应用中。
本文所述的电连接器能够通信地将第一电路板联接至第二和第三电路板。例如,第一电路板可以是背板或中平面电路板,且第二和第三电路板可以是子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和第三电路板可以平行于彼此相对地延伸,其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当电连接器接合到第一电路板时,电连接器可以定位在该空间中,且夹在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在这些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可以称为双卡(dual-card)组件,或者,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为三卡(tri-card)系统。
在特定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包括模块组件,该模块组件具有多个触头模块,触头模块具有多个选定的旋转位置。每个触头模块可以具有安装边缘,该安装边缘包括接合电路板的一个的信号和接地触头。触头模块可以定向为使得一个或多个触头模块接合第一电路板,而且一个或多个触头模块接合第二电路板。特别地,本文所述的触头模块可以具有定位为具有旋转对称性的附加特征,用于联接至连接器护罩。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旋转对称性”是指触头模块具有附加特征的相同的布置或构造,不论是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或处于第二旋转位置。这样,触头模块可在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中的每一个上联接到连接器护罩。该附加特征可以包括物理限定的结构,该结构直接接合连接器护罩的其它物理限定的结构。例如,附加特征可以是凸起或限定用于接收凸起的空腔的表面。附加特征也可以是闩锁。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100的分解透视图,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电路板组件10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104。作为参考,电路板组件102、104相对于相互垂直的轴线191-193布置,轴线191-193包括中心配合轴线191、安装轴线192和横向轴线193。在配合操作期间,电路板组件102可以沿着配合轴线191朝向电路板组件104推进。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组件104是背板组件,且第一电路板组件102是被构造为直接接合背板组件的子卡组件。然而,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限于背板(或中平面)的应用。
电路板组件104包括电路板108和安装至电路板108的电连接器110。电路板108可以是例如母板。电连接器110可以被称为配合连接器或插头连接器。电连接器110具有电触头的触头阵列(或插头阵列)112,该阵列包括信号触头114和接地触头116。在图1中,信号触头114成对设置,其中每个信号对由相应的接地触头116围绕。信号触头114可以被构造为传输数据信号,例如差分信号,且接地触头116可以被构造为电屏蔽信号触头114。例如,每个接地触头116可以是C形或L形,并围绕单对信号触头11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触头阵列112还包括接地屏蔽件或壁118。接地屏蔽件118沿着触头阵列112的外列布置,并且还构造为电屏蔽相应的信号触头114。
电连接器110还包括连接器壳体120。如图所示,连接器壳体120包括一对侧壁122、124,该对侧壁在它们之间限定了连接器接收空间126。侧壁122、124彼此相对并沿着安装轴线192彼此隔开。触头阵列112被定位在连接器接收空间126中。在替换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20可以具有其它构造。例如,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20可包括沿着横向轴线193彼此隔开的另一对侧壁。
连接器组件102包括电连接器130,电连接器130也可被称为插座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30包括模块组件132和联接至模块组件132的连接器护罩或壳体134。例如,模块组件132可包括一系列分立的或不同的触头模块200,当模块组件132被组装时,这些触头模块200并排堆叠。触头模块200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彼此联接。例如,触头模块200可以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使得触头模块200通过连接器护罩134间接彼此联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触头模块200的侧面特征(未示出)可以直接彼此接合,以将触头模块200并排保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组件132和连接器护罩134可以共同被称为电连接器130的连接器本体131。如图所示,连接器本体131包括可分离的部件,例如连接器护罩134和模块组件132。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被组合。例如,模块组件132可以包括与本文所述的连接器护罩134的特征相似的特征。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不需要分离的连接器护罩。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模块组件132包括分立的触头模块200。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模块组件可以是包括与本文所述的多个触头模块相似的特征的单一的结构。
连接器护罩134被构造为插入连接器接收空间126,并且与连接器壳体120配合。电连接器130包括配合侧136和安装侧138、140。配合侧136可包括连接器护罩134的沿着配合轴线191面向电连接器110的一部分。在不使用连接器护罩的替换实施例中,模块组件132可包括配合侧136。安装侧138、140沿着安装轴线192面向相反的安装方向。
配合侧136和安装侧138、140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应的触头阵列,该触头阵列包括沿着连接器本体131的相应侧设置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例如,配合侧136包括接合触头阵列112的通信阵列139(图5所示)。更具体的,触头阵列112的信号触头114可以直接接合通信阵列139的信号触头206(图3所示),且触头阵列112的接地触头116可以直接接合通信阵列139的接地触头216(图3所示)。安装侧138、140还分别包括安装阵列142、144,其可以具有下面所述的相应的信号和接地触头。
连接器组件102还包括一对电路板(或子卡)146、148。电路板146、148被构造为分别接合安装侧138、140。更具体的,每个电路板146、148包括电镀通孔(PTH)152的板阵列150。PTH152被布置为接收安装阵列142、144的相应的触头。
图2是电连接器130的局部分解视图。模块组件132包括多个触头模块200,这些触头模块可以单独称为触头模块200A-200G。虽然在图2中未示出,模块组件132还包括触头模块200H(图5所示)。每个触头模块200A-200H被构造为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在图2中,连接器护罩134联接至触头模块200A-200F,并且被定位为接收触头模块200G和触头模块200H。
虽然下文是具体参考触头模块200G,其它触头模块200A-200F和200H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类似的特征。如图所示,触头模块200G包括具有多个边缘211-214的模块本体202,边缘211-214包括配合边缘211、安装边缘212、模块或非安装边缘213以及模块或后边缘214。触头模块200G还包括沿着配合边缘211设置的多个信号触头206和沿着安装边缘212设置的多个信号触头208。信号触头206将形成通信阵列139(图5)的一部分。由于图2中触头模块200G的旋转位置,信号触头208将形成安装阵列144的一部分。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触头模块200G还具有沿着配合边缘211设置的多个接地触头216和沿着安装边缘212设置的多个接地触头218。类似的,接地触头216将形成通信阵列139的一部分,且接地触头218将形成安装阵列144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触头模块200A-200G具有不同的定向。如本文所述,触头模块200A-200G可以选择性的定位或定向以形成安装阵列142、144。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触头模块200A-200G具有交替的定向,使得每个触头模块200A-200G与(多个)相邻的触头模块具有不同的定向。更具体的,触头模块200A、200C、200E和200G具有第一旋转位置,使得相应的安装边缘212面向第一安装方向M1,且触头模块200B、200D和200F具有第二旋转位置,使得相应的安装边缘212面向第二安装方向M2。当通信系统100(图1)被完全组装时,安装方向M1和M2沿着安装轴线192(图1)在相反方向上。
具有相同旋转位置的触头模块的安装边缘212面向同一方向,以与其它触头模块的非安装边缘213形成安装侧中的一个。例如,触头模块200A、200C、200E和200G的安装边缘212和触头模块200B、200D、200F和200H的非安装边缘213共同形成安装侧140。触头模块200A、200C、200E和200G的信号和接地触头208、218共同形成安装阵列144。触头模块200B、200D、200F和200H的安装边缘212和触头模块200A、200C、200E和200G的非安装边缘213共同形成安装侧138。触头模块200B、200D、200F和200H的信号和接地触头208、218共同形成了安装阵列142。然而,不论触头模块的旋转位置,触头模块200A-200H的信号和接地触头206、216共同形成了通信阵列139。因此,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一半信号触头206通信地联接至安装阵列142,且另一半信号触头206通信地联接至安装阵列144。
图3是一个示例性触头模块200的放大侧视图。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沿着配合边缘211的信号触头206和接地触头216是能够在不同位置之间弹性弯曲的接触梁。如下更详细地描述,接地触头216被定位为围绕信号触头206。沿着安装边缘212的信号触头208和接地触头218是导体尾部(conductor tail),其被构造为插入到相应的PTH152(图1)中。
如图3的放大部分所示,触头模块200包括延伸穿过模块本体202的多个信号导体220A、220B(如虚线所指出)。每个信号导体220A、220B由信号触头206中的一个和信号触头208中的一个端接。在特定实施例中,信号导体220A、220B是包括相应的信号触头206、208的连续的导电材料带。例如,信号导体220A、220B可以由同一片材料冲压和/或蚀刻以形成引线框架。这些带的端部可以被成形以形成信号触头206、208。如图所示,信号导体220A、220B成对布置,其中每对的信号导体220A、220B穿过模块本体202彼此相邻且平行地延伸。
以类似的方式,触头模块200可具有多个接地导体222(也在图3的放大部分中以虚线表示),接地导体222延伸穿过模块本体202。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导体222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沿着单对信号导体220A、220B延伸。例如,接地导体222具有宽度W,该宽度W大于一对信号导体220A、220B两者的组合宽度。接地导体222由接地触头216的至少一个和接地触头218的至少一个端接。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接地导体222包括多个接地触头216和多个接地触头218。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导体222共电位。更具体的,接地导体222可以彼此电连接。
信号导体220A、220B和接地导体222在配合和安装边缘211、212之间的模块本体202内延伸。如图3所示,触头模块200具有直角构造,使得配合边缘211和安装边缘212基本垂直于彼此延伸。对于每个触头模块200,配合边缘211包括一列信号触头206和接地触头216,它们被构造为接合电连接器110(图1)的相应的信号和接地触头114、116(图1)。类似的,安装边缘212包括一列信号触头208和接地触头218,它们被构造为接合相应的PTH152(图1)。
还是如图3所示,模块本体202具有侧表面225,该侧表面包括多个参考元件242和多个参考元件24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参考元件242沿着并接近于配合边缘211分布。参考元件242、244可以是模块本体202的物理特征,例如凸起或凹陷。在其它实施例中,参考元件242、244可以是联接至模块本体202的分离的部件,例如杆或柱。如下所述,参考元件242、244可以被构造为当触头模块200并排堆叠时定向触头模块20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参考元件242的尺寸大于参考元件242,但可以使用其它尺寸或形状。
图4是触头模块200的隔离的透视图。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模块本体202由第一壳体224和第二壳体226形成。壳体224、226可以联接至彼此,其中信号导体220A、220B(图3)和接地导体222(图3)夹在壳体224、226之间。壳体224可以限定触头模块200的第一侧表面225,且壳体226可以限定触头模块200的第二侧表面227。侧表面225、227面向相反的方向。
壳体224、226分别具有护罩固定特征292、294。护罩固定特征292、294被构造为将触头模块200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图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护罩固定特征292、294是分别从非安装边缘213和安装边缘212延伸出的凸起,并且定位为靠近配合边缘211。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定位。例如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可以是模块本体202的表面,其形成构造为接收凸起的凹陷。在其它实施例中,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可以是构造为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的突起或闩锁。
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可以相对于中心模块轴线290定位,使得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具有旋转对称性,以用于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例如,模块轴线290延伸穿过触头模块200的中心。当通信系统100(图1)被完全组装时,触头模块200的模块轴线290可平行于彼此并且平行于配合轴线191延伸。
图4示出了在0°旋转处的触头模块200。如果触头模块200绕模块轴线290旋转180°,触头模块200仍然能够接合连接器护罩134,因为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将交换相对位置。更具体地,护罩固定特征292具有在0°旋转处的第一空间位置,且护罩固定特征294具有在0°旋转处的第二空间位置。当触头模块200绕模块轴线290旋转180°时,护罩固定特征292定位在第二空间位置,且护罩固定特征294定位在第一空间位置。因此,在任一旋转位置上,护罩固定特征292、294具有相同的有效布置或构造,用于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护罩固定特征292、294的结构可以被描述为具有绕模块轴线290的旋转对称性。
虽然本文所述的触头模块200可具有旋转对称性,以用于联接至连接器护罩134,但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旋转对称性不需要触头模块200的所有结构特征是对称的。例如,模块边缘214可具有沿着它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连接器护罩134是否能够联接至触头模块200不会产生影响。这样,旋转对称性仅是针对有效地将部件保持在一起的特征,例如护罩接合特征292、294。
还是如图4所示,侧表面227包括多个参考元件246和多个参考元件248。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参考元件246沿着并接近于配合边缘211分布。类似于参考元件242、244(图3),参考元件246、248可以是模块本体202的物理特征,例如凸起或凹陷。参考元件242、244被构造为有助于将壳体224、226保持在一起。然而,参考元件246、248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分别互补于参考元件242、244,使得相邻的触头模块200可以被压在一起。例如,参考元件242、244可以是凸起,且参考元件246、248可以是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分别接收参考元件242、244的凹陷。参考元件242、244、246和248被构造为当相邻的触头模块200并排堆叠时定向触头模块200。例如,参考元件242被插入参考元件246中,且参考元件244被插入参考元件248中。在一些情况下,参考元件242、246和/或参考元件244、248可以彼此接合,以形成操作为防止触头模块200无意地分离的干涉配合。
图5是模块组件132的前端视图,其包括并排堆叠的触头模块200A-200H。在堆叠布置中,一个触头模块的侧表面225(图3)与相邻的触头模块的侧表面227(图4)相接。当触头模块200A-200H被布置为图5所示时,配合边缘211共同形成模块组件132的护罩接合面236。触头模块200A-200H的信号触头206和接地触头216共同形成通信阵列139。信号触头206和接地触头216在通信阵列139中可具有相对彼此的指定的定位或地址。通信阵列139被构造为与电连接器110(图1)的触头阵列112(图1)配合。
图5中的触头模块200A-200H具有交替的旋转位置,使得每个安装侧138、140共同地由多个安装边缘212和多个非安装边缘213形成。如图所示,安装侧138、140分别包括安装阵列142、144。通信阵列139通过信号导体220A、220B(图3)和接地导体222(图3)通信地联接至每个安装阵列142、144。然而,安装阵列142、144的触头密度小于通信阵列139的触头密度。例如,安装阵列142、144具有大致相等的周长或面积,其大致等于通信阵列139的周长或面积,但是每个安装阵列142、144中的信号触头208的数量大约是通信阵列139中信号触头206数量的一半。因此,安装阵列142、144的触头密度大约是通信阵列139的触头密度的一半。在这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46、148(图1)可以比常规电路板具有更少信号层,因为附加的信号层无需用于引导。
应该注意的是,图5示出了触头模块200A-200H的一种布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触头模块200A-200H可以具有不同的旋转位置。例如,触头模块200A-200D可以具有第一旋转位置,且触头模块200E-200H可以具有第二旋转位置。然而,作为另一示例,触头模块200A、200D、200E、和200H可以具有第一旋转位置,且触头模块200B、200C、200F、和200G可以具有第二旋转位置。在上述示例中,处于第一旋转位置的触头模块200的数量等于处于第二旋转位置的触头模块数量。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数量是可以不相等的。例如,触头模块200A-200C和200F-200H可以具有第一旋转位置,且触头模块200D和200E可以具有第二旋转位置。因此,可以构造触头模块200A-200H的多种布置。
图6是触头模块200的配合边缘211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并且更详细的示出了一对信号触头206和一组接地触头216。图6中所示的该对信号触头206和该组接地触头216可以构成单个触头子阵列284。该对信号触头206也可以被称为信号对。如图所示,单个触头子阵列284的接地触头216围绕该对信号触头206分布。
为了清楚起见,信号触头206单独被参考为信号触头250、252,且接地触头216单独被参考为接地触头253-256。如图6所示,信号触头250、252的每一个包括一对接触梁258、2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信号触头的接触梁258、260由同一片金属片冲压形成。接触梁258、260被成形为彼此面对,其间具有触头接收空间261。如图所示,信号触头250、252被定位为彼此相邻,它们之间没有任何接地触头。在某些实施例中,信号触头250、252能够通过触头模块200传输差分信号。
还是如图6所示,接地触头253、256由同一片金属片冲压形成,且接地触头254、255由同一片金属片冲压形成。在触头子阵列284中,接地触头253-256被形成为共同围绕信号触头250、252并使信号触头250、252与其它电磁干扰源电隔离或屏蔽。例如,信号触头250、252形成了通过该组接地触头253-256而与其它差分信号路径隔离的差分信号路径。在特定实施例中,接地触头253、256相对于彼此成形为部分围绕信号触头250,且接地触头254、255相对于彼此成形为部分围绕信号触头25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触头253-256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细长的梁。类似于接触梁258、260,接地触头253-256可以被构造为接合电连接器110(图1)的相应触头,并且被偏转到不同的位置。接地触头253-256被构造为在向内方向上朝向信号触头250或信号触头252偏转。接地触头253-256包括远端262。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262是向内弯曲的。
图7是信号触头250、252和接地触头253-256的平面图。如图所示,接地触头253-256围绕信号区域或空间270,其中信号触头250、252定位在该信号区域或空间中。信号区域270被限定在接地触头253、255之间以及接地触头254、256之间。如本文所述,接地触头253-256和信号触头250、252可相对于彼此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具有旋转对称性。例如,接地触头253-256和信号触头250、252的操作结构在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处可以是基本相同的。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相差约180°。
如图所示,交叉面272、274垂直于彼此延伸,并且在信号区域270的几何中心线276处彼此交叉。更具体地,接地触头253和接地触头255可以沿着交叉面272对齐。对于每个接地触头253、255,交叉面272可以交叉于远端262的中心部。信号触头250、252也基本沿着交叉面272对齐。对于每个信号触头250、252,交叉面272可以穿过触头接收空间261的中心在相对的接触梁258、260之间延伸。
另外如图所示,交叉面274可以分割信号区域270,使得接地触头253、256和信号触头250在交叉面274的一侧上,且接地触头254、255和信号触头252在交叉面274的另一侧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地触头254、256的每一个从交叉面274偏移相同的距离Y。然而,接地触头254在一个方向与交叉面274隔开,且接地触头256在相反的方向上与交叉面274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触头模块200在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之前和之后,触头子阵列284可以呈现出相同的操作构造或布置。更具体地,在旋转之后,接地触头253和255已经交换位置,且接地触头254和256已经交换位置。在旋转之后,信号触头250、252已经交换位置。有效地,接地触头253-256和信号触头250、252在第一旋转位置时的操作构造或布置与接地触头253-256和信号触头250、252在第二旋转位置时的操作构造或布置相同。然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在触头模块200(图1)旋转之后,触头子阵列284将接合电连接器110(图1)的不同部分。
图8是连接器护罩134的侧视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触头模块200处于本文所述的任一旋转位置时,连接器护罩134能够联接至触头模块200。这些实施例可以使制造商按需要组装或重构电连接器。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器护罩可以被成形为仅当每个触头模块位于指定的旋转位置时而接收触头模块,该指定的旋转位置可以是与其它触头模块相同或不相同的旋转位置。
参照图8,连接器护罩134具有配合侧136、联接壁302、303以及外壁304。虽然未示出,连接器护罩134可包括与外壁304相对的另一外壁。配合侧136被构造为由电连接器110(图1)的连接器接收空间126(图1)接收。在图8中还用虚线或假想线示出,连接器护罩134包括装载侧或面306,其与配合侧136相对。配合轴线191(图1)在配合侧和装载侧136、306之间穿过连接器护罩134延伸。装载侧306被构造为当电连接器130(图1)被组装时而与通信阵列139(图5)相接。装载侧306还与模块组件132的配合边缘211(图3)和护罩接合面236(图5)相接。
图9示出了电连接器130的放大部分,以及特别地,模块组件132和连接器护罩134的配合侧136、联接壁302以及外壁304。如图所示,配合侧136包括触头通道308的通道阵列307。每个触头通道308在配合侧136和装载侧306(图8)之间延伸。触头通道308与通信阵列139(图5)的信号和接地触头206、216(图3)对齐并被构造成为其提供入口。
联接壁302可包括键锁(keying)特征310,该键锁特征有助于在配合操作期间适当的定向电连接器130,并有助于使连接器护罩134与电连接器110(图1)对齐。在特定实施例中,联接壁302包括模块固定特征31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该模块固定特征限定了穿过联接壁302的开口。模块固定特征314被构造为接合护罩固定特征292,以将连接器护罩134附接至模块组件132。虽然联接壁303未示出,联接壁303可以具有与联接壁302相同的特征。
如本文所述,模块固定特征和护罩固定特征(或附接特征)包括物理限定的结构,该结构直接接合其它物理限定的结构,以附接两个部件。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模块固定特征314包括限定用于接收触头模块200的护罩固定特征292的开口或凹陷的表面。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触头模块200可包括用于接收连接器护罩134的相应凸起的开口或凹陷。在替换实施例中,模块固定特征和扩罩固定特征中的任一个可以是直接接合其它部件的表面的闩锁。当连接器护罩134和模块组件132被附接至彼此时,模块固定特征和护罩固定特征可以防止模块组件132从连接器护罩134移开。
图10是连接器护罩134的配合侧136的放大视图,其示出了触头通道321-324的通道子阵列或组320。通道子阵列320的尺寸设计为与触头子阵列284(图6)对齐,使得在配合操作期间触头子阵列284的不同触头可以被接合。为了图示的目的,触头通道321-324在图10中用粗体标出。触头通道321-324在配合侧136和装载侧306(图8)之间延伸。图10所示的配合侧136的一部分包括外壁30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合侧136包括沿着外壁304的一共八个子阵列,这些阵列类似或相同于子阵列320。除了子阵列320,通道阵列307(图9)还可包括其它子阵列。例如,这种子阵列可以具有类似于触头通道321-323的、但不类似于触头通道324的触头通道。
触头通道321-324包括信号通道321、322和接地通道323、324。信号通道321、322中心地定位在子阵列320中。接地通道323、324基本围绕信号通道321、322。例如,接地通道323可以是C形,并包括本体部330、腿部332和腿部334。本体部330在腿部332、334之间延伸并连结它们。腿部332、334基本平行于彼此延伸。这样,接地通道323部分地围绕信号通道321、322。接地通道324基本是平坦的,并且平行于本体部330延伸,其中信号通道321、322在它们之间。因此,接地通道324和接地通道323基本围绕信号通道321、322。
另外如图10所示,接地通道323包括凹陷336、340,且接地通道324包括凹陷338。凹陷338和340大致朝着信号通道321、322延伸。凹陷336远离信号通道321、322延伸。虽然未示出,凹陷336可以朝着触头通道的相邻子阵列的的信号通道延伸。
图11是配合侧136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示出了相对于通道子阵列320的信号触头250、252和接地触头253-256。在图11中,信号触头250、252和接地触头253-256被定位在连接器护罩134后面。如图11所示,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与相应的触头通道对齐,使得当电连接器110、130(图1)配合时,信号和接地触头将被接合。更具体地,接地触头253与接地通道323的腿部332对齐;接地触头254与接地通道324对齐;接地触头255与接地通道323的腿部334对齐;且接地触头256与接地通道323的本体部330对齐。信号触头250、252分别与信号通道321、322对齐。
图12是当电连接器110(图1)和电连接器130(图1)配合时,横向于配合轴线191(图1)截取的连接器护罩134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所示,电连接器110的接地触头116已经被插入接地通道323中,而且一个接地屏蔽件118已经被插入接地通道324中。电连接器110的各个信号触头114已经被插入信号通道321、322中。在配合操作期间,电连接器130沿着配合轴线191朝向电连接器110推进。当接地触头116被插入接地通道323中时,接地触头116接合接地触头253、255和256中的每一个。当接地屏蔽件118被插入接地通道324中时,接地屏蔽件118接合接地触头25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地触头116还接合来自于相邻触头子阵列的接地触头254。如图所示,接地触头254、256分别偏转到凹陷338、340中。
当信号触头114被推进到相应的信号通道321、322中时,每个信号触头114接合接触梁258、260,并且使接触梁258、260远离彼此偏转。随着信号触头114被推进到相应的信号通道321-322中时,接触梁258、260可以被偏置为压靠相应的信号触头114并且沿其滑动。类似地,接地触头253-256可以被偏置为压靠电连接器110的相应接地触头116或接地屏蔽件118。
电连接器110的接地触头116、接地屏蔽件118和信号触头114可以构成插头子阵列384。当相应的触头模块200位于任一旋转位置时,触头子阵列284与相应的插头子阵列384对齐。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触头子阵列284可以接合不同的插头子阵列384,这取决于触头模块200的旋转位置。然而,通道子阵列320可以允许任一旋转位置处的配合操作。
图13是当电路板组件102、104配合时,通信系统100的透视图。如图所示,电连接器130被安装至电路板146、148中的每一个。电路板146、148彼此相对,他们之间具有空间400。电连接器130位于空间400内。当电连接器110、130以如图所示的方式配合时,电连接器130通信地联接至电路板146、148中的每一个,并且还联接至电路板108。因此,通过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电路板108、146和148可以机械地并且通信地连接。另外,基于触头模块200的布置,电连接器110的数据吞吐量可以被分割,使得数据吞吐量的不同部分通过电路板146、148而通信。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130),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配合侧(136)、第一安装侧(138)和第二安装侧(140)的连接器本体(131),所述配合侧(136)包括具有信号触头(206)和接地触头(216)的通信阵列(139),第一安装侧(138)和第二安装侧(140)包括具有信号触头(208)和接地触头(218)的安装阵列(142、144),所述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中的每一个被构造为安装至相应的电路板,所述连接器本体还包括信号导体(220A、220B)和接地导体(222),所述信号导体和接地导体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器本体并通信地将所述通信阵列联接至所述安装阵列中的每一个,其中所述配合侧垂直于配合轴线(191)布置,且所述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沿着垂直于所述配合轴线的安装轴线(192)面向相反的方向;
其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31)包括模块组件(132),所述模块组件具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地联接到彼此的不同的触头模块(200),所述一系列的触头模块共同形成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配合侧(136)、第一安装侧(138)和第二安装侧(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通信阵列(139)和所述安装阵列(142、144)中的每一个都是二维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一系列的触头模块(200)包括至少三个触头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模块(200)中的每一个包括垂直于彼此延伸的配合边缘(211)和安装边缘(212),所述一系列的触头模块包括第一触头模块(200A)和第二触头模块(200B),所述第一触头模块的安装边缘包括所述第一安装侧(138)的安装阵列(142)的信号触头(208)和接地触头(218)中的至少一些,所述第二触头模块的安装边缘包括所述第二安装侧(140)的安装阵列(144)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中的至少一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三触头模块(200C),所述第二触头模块(200B)定位在所述第一触头模块(200A)和第三触头模块(200C)之间,其中所述第三触头模块的安装边缘(212)包括所述第一安装侧(138)的安装阵列(142)的信号触头(208)和接地触头(218)中的至少一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连接器护罩(134),所述连接器护罩联接至所述模块组件(132),并与所述通信阵列(139)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侧(138)和所述第二安装侧(140)具有基本相同的周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通信阵列(139)在每100mm2具有至少12个信号触头(2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电路板(146)和第二电路板(148),所述第一安装侧(138)和所述第二安装侧(140)分别被安装至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
CN201410729303.7A 2013-10-11 2014-10-11 具有信号触头阵列的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77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52,051 2013-10-11
US14/052,051 US9190764B2 (en) 2013-10-11 2013-10-11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array of signal contac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7519A CN104577519A (zh) 2015-04-29
CN104577519B true CN104577519B (zh) 2018-09-11

Family

ID=5281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930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77519B (zh) 2013-10-11 2014-10-11 具有信号触头阵列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90764B2 (zh)
CN (1) CN104577519B (zh)
MX (1) MX339781B (zh)
TW (1) TWI620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4850B2 (en) 2015-07-27 2020-07-14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27414A1 (de) * 1983-07-29 1985-02-14 Preh, Elektrofeinmechanische Werke Jakob Preh Nachf. Gmbh & Co, 8740 Bad Neustadt Buchsenleiste
US6345990B1 (en) * 2000-10-02 2002-02-12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ombined stacking and right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783450A (zh) * 2008-12-05 2010-07-21 泰科电子公司 电连接器系统
CN101981764A (zh) * 2008-03-26 2011-02-23 泰科电子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
US8485831B2 (en) * 2011-01-06 2013-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ll mezzanine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120B (zh) * 2007-06-20 2013-02-20 莫列斯公司 具有改进的插针的背板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27414A1 (de) * 1983-07-29 1985-02-14 Preh, Elektrofeinmechanische Werke Jakob Preh Nachf. Gmbh & Co, 8740 Bad Neustadt Buchsenleiste
US6345990B1 (en) * 2000-10-02 2002-02-12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ombined stacking and right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981764A (zh) * 2008-03-26 2011-02-23 泰科电子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101783450A (zh) * 2008-12-05 2010-07-21 泰科电子公司 电连接器系统
US8485831B2 (en) * 2011-01-06 2013-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ll mezzanin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7519A (zh) 2015-04-29
MX339781B (es) 2016-06-09
US9190764B2 (en) 2015-11-17
US20150104978A1 (en) 2015-04-16
MX2014012318A (es) 2015-05-28
TW201526401A (zh) 2015-07-01
TWI620379B (zh) 201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6485B (zh) 印刷电路板连接器足印
CN109273932B (zh) 插座连接器组件
EP1237229B1 (en) Header assembly for mounting to a circuit substrate
US10128619B2 (en) Ground shield for a contact module
CN105390887B (zh) 高速信号隔离电连接器组件
TWI505569B (zh) 高密度連接器組件
CN102255179B (zh) 密度增大的连接器系统
EP1195857B1 (en) Connector easy in wire connection and improved in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US7824197B1 (en) Modular connector system
US7628656B2 (en) Receptacle with crosstalk optimizing contact array
CN102856691B (zh) 无屏蔽、高速、低串音电连接器
CN103296544A (zh) 用于互连具有不同取向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US8899996B2 (en) Stacked connector
CN101335406B (zh) 差分对和屏蔽片整体式双重屏蔽电连接器
CN104577398B (zh) 具有连接器护罩的电连接器
CN108365465B (zh) 具有配合连接器接口的电连接器
US2011009793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plates and ground coupling bar
US873418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plates
CN106067611A (zh) 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EP291273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
CN106486813B (zh) 电连接器组件
SG17545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577519B (zh) 具有信号触头阵列的电连接器
CN104852177B (zh) 电连接器
SG175455A1 (en) Stacking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after: TE CONNECTIVITY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