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1473A -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1473A
CN104571473A CN201310481471.4A CN201310481471A CN104571473A CN 104571473 A CN104571473 A CN 104571473A CN 201310481471 A CN201310481471 A CN 201310481471A CN 104571473 A CN104571473 A CN 104571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display unit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14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1473B (zh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814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1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1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1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设置有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的主体以及设置有可控感应器件的固定件,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通信单元和可控感应器件的操作,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可控感应器件发出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通信单元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并且显示单元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Description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式设备以及与穿戴式设备通信的移动终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通过在穿戴式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位置追踪关系来使用穿戴式设备浏览移动终端中的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电子产品。另一方面,当前悬浮触控技术已经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主要应用形式为两种:(1)电磁电容屏幕与电磁触控笔,即,电磁电容屏幕可以感受到其上方悬浮的电磁触控笔所在的位置,其技术原理为移动终端电磁电容屏幕上的电磁板检测电磁触控笔上的电磁以及其变化,从而确定电磁笔的移动和位置;(2)自电容互电容屏幕,自电容互电容屏幕可以感受到其上方悬浮的手指所在的位置,其技术原理为移动终端自电容互电容屏幕检测用户手指电容,从而确定用户手指的移动和位置。然而,当用户不方便拿起移动终端时,用户将无法快速有效地浏览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信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穿戴式设备快速有效地浏览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信息的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穿戴式设备和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检测穿戴式设备的接近及其位置从而使用穿戴式设备快速有效地浏览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信息的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穿戴式设备和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设置有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的主体以及设置有可控感应器件的固定件,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通信单元和可控感应器件的操作,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可控感应器件发出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通信单元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并且显示单元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通过发出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b)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c)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传感器单元、显示单元、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当传感器单元感测到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时,控制单元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控制通信单元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并控制通信单元将显示单元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穿戴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感测到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时,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并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b)将所述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穿戴式设备。
因此,可以快速有效地浏览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信息,打破了传统的操作方式,带来了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的全新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为穿戴式设备的示例的智能手表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的操作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A至图7C是示出应用图5和图6的通信方法时穿戴式设备显示的信息的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这里所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作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应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环境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将不以理想的或者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它们。
这里,移动终端表示可以是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PDA、PMP等。穿戴式设备表示能够由用户佩戴并且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装置,例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设备可通过短距离通信方法(例如,蓝牙通信、近场通信等)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穿戴式设备可具有或不具有存储装置。此外,穿戴式设备可具有网络连接功能或不具有网络连接功能。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参照图1,移动终端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0、输入单元120、相机单元130、广播接收单元140、存储器150、无线通信单元160、扬声器171、麦克风172、显示单元180以及传感器单元190。
CPU110作为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可控制移动终端的整体操作,并可包括用于对音频流和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解码器(未示出)。CPU110可处理并控制通信(例如,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对音频流和视频流进行解码和输出。此外,CPU110可控制显示单元180显示各种用户界面(例如,包括虚拟键盘的输入界面),并可对显示单元180上显示的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另外,CPU110可包括数据编解码器。
在显示单元180被实现为触摸屏的情况下,输入单元120可仅具有少量按键。例如,用于移动终端开关机的电源键。
相机单元130可包括镜头、成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模数(A/D)转换器等。相机单元130可通过捕捉对象的图像来获取图像信号,可将获取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将数字信号发送到CPU110。CPU110可对由相机单元130提供的数字信号执行图像处理(诸如噪声去除和颜色处理)。CPU110可在显示单元180上显示由相机单元130捕捉的对象的图像。
广播接收单元140可通过广播频道(诸如地面广播频道、卫星广播频道或双向频道(诸如互联网))接收广播节目。在广播接收单元140通过广播频道接收广播节目的情况下,广播接收单元140可包括:调谐器(未示出),用于通过调谐输出传输流,并用于对输入广播信号进行解调;解复用器(未示出),将由调谐器输出的传输流解复用为视频流和音频流。
存储器150可存储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全部操作的程序。例如,存储器150可以存储CPU110使用的各种配置程序以及信息推送装置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此外,存储器150临时存储在操作期间产生的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例如,存储器150可存储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本等。
无线通信单元160可执行与其他移动终端或各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例如,当移动终端100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鉴权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00将接入无线网络,从而无线通信单元160可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执行与其他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60可被构造为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诸如蓝牙、近场通信、Zigbee、WLAN、Wi-Fi、家庭RF、UWB、无线1394或者它们的组合。
扬声器171重放在呼叫期间发送和接收的音频数据、包含在接收的消息中的音频数据以及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50中的音频文件的重放的音频数据等。麦克风172可从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外部接收音频信号,并可将接收的音频信号发送到CPU110。
显示单元180可显示各种用户界面。在显示单元180被实现为触摸屏的情况下,触摸屏可通过设置在其下的触摸传感器感测用户的触摸,并将由于用户的触摸而产生的触摸信号发送到CPU110,从而CPU110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触摸屏可显示虚拟键盘,虚拟键盘可包括作为对象的虚拟数字键和虚拟功能键。当用户点击特定对象时,触摸屏将相应的触摸信号发送到CPU110。
传感器单元190可包括感测电磁变化的传感器、感测电容变化的传感器和感测热量变化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传感器还能检测外部装置(例如穿戴式设备)在显示单元180上的投影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传感器单元190可包括能够检测外部装置的接近以及外部装置在显示单元180上的投影位置的任何类型的传感器。
传感器单元190连续地感测外部装置(例如,穿戴式设备、电磁触控笔、用户手指等)发出的感应信号。这时,传感器单元190使用各种感应方法(例如但不限于,电磁感应、电容感应、热量感应等)来感测外部装置发出的感应信号。可选择地,传感器单元190可感测外部装置发出的特定的编码信号,并对感测到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当传感器单元190感测到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时,CPU110确定在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而非其他类型的设备。这时,CPU110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使用短距离通信方法将显示单元180上与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
具体地讲,当传感器单元190感测到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时,CPU110确定在移动终端上方存在外部装置。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发出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其后,当传感器单元190感测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发出的与第一强度不同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时,控制单元190确定在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接着,当无线通信单元160接收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发出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时,CPU110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这里,无线通信单元160接收到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或者传感器单元190感测到的编码信号包括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可选择地,紧接在与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无线通信单元160可从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无线通信单元160可根据预定通信协议(例如,但不限于蓝牙)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例如,但不限于蓝牙配对)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这里,由于CPU110包括编解码器,因此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均可以编码的数据。这样,即可提高信号精度,又可确保数据安全。
另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与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传感器单元190可感测穿戴式设备在显示单元180上的投影位置。具体地讲,传感器单元190可感测穿戴式设备中设置的可控感应器件在显示单180元上的投影位置。然后,CPU110可提取显示单元上以投影位置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将提取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这里,CPU110可提取以参考点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CPU110可提取包含参考点在内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或者不包含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例如,CPU110可提取所述预定范围的图像,然后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将提取的图像发送到穿戴式设备。这里,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可小于等于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
进一步讲,CPU110可将提取的信息(例如但不限于,文字信息、图像等)放大,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将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可选择地,CPU110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将经反色处理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可选择地,如果所述预定范围之内存在未被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隐藏信息,则CPU110可提取隐藏的信息,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60将隐藏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框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200包括设置有显示单元210、控制单元220和通信单元230的主体201以及设置有可控感应器件240的固定件202。控制单元220可控制显示单元210、通信单元230和可控感应器件240的全部操作。当穿戴式设备200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可控感应器件240发出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穿戴式设备200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然后通信单元230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穿戴式设备200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并且显示单元210显示接收到的信息。这里,控制单元220可包括数据编解码器。因此,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200之间传输的数据均可以编码的数据。
具体地讲,可控感应器件240可发出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这样,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感应信号时,将发出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响应于通信单元230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控制单元220可控制可控感应器件240发出与第一强度不同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这样,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感应信号时,将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响应于通信单元230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控制单元220可控制通信单元230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从而使穿戴式设备200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这里,可控感应器件240可以是可控电磁器件、可控电容器件或可控发热器件。因此,可控感应器件240可发出电磁变化感应信号、电容变化感应信号和热量变化感应信号,而通信单元230可使用短距离通信方法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控感应器件240可包括能够发出任何可控的感应信号的器件。
通信单元230发出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或者可控感应器件240发出的编码信号可包括穿戴式设备200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可选择地,紧接在穿戴式设备200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即,紧接在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之后),通信单元230可将包括穿戴式设备200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此外,通信单元230可根据预定通信协议(例如,但不限于蓝牙)将包括穿戴式设备200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发送到与穿戴式设备200建立通信连接(例如,但不限于蓝牙配对)的所有移动终端。通信单元230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屏幕上以可控感应器件240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例如,预定范围内显示的文字信息、该预定范围的图像等)。这里,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在从移动终端接收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之后,控制单元220可将接收到的信息放大,并控制显示单元210显示经放大的信息。控制单元220还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并控制显示单元210显示经反色处理的信息。可选择地,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将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或者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对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之后得到的信息。此外,接收到的信息还可以是移动终端从所述预定范围内提取的未被显示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隐藏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穿戴式设备200可实现为智能手表。以下参照图3对智能手表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为穿戴式设备的示例的智能手表的示图。
参照图3,智能手表可包括表体、表带和卡扣。表体对应于穿戴式设备的主体,表带与卡扣对应于穿戴式设备的固定件。显示单元210、控制单元220和通信单元230可设置在表体内,可控感应器件240可设置在卡扣内。此外,表带中可设置有用于控制可控感应器件240的控制线路。另一方面,如果可控感应器件240是有源器件,表带内还可设置有用于向可控感应器件240供电的供电线路。控制单元220可控制可控感应器件240发出感应数值变化的感应信号或编码信号。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4,在操作401中,穿戴式设备位于移动终端上方,并且通过可控感应器件发出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在操作402中,移动终端感测到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由此确定在其上方存在外部装置,然后,在操作403中,移动终端将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发送到穿戴式设备。在操作404中,当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时,通过可控感应器件发出与第一强度不同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在操作405中,移动终端感测到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由此确定在其上方存在的外部装置是穿戴式设备,然后在操作406中,移动终端将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发送到穿戴式设备。最后,在操作407中,当穿戴式设备接收到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时,穿戴式设备将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从而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其后,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可以开始进行数据通信。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穿戴式设备可发出编码信号,接收到所述编码信号的移动终端可对所述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与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5,在步骤S501中,当感测到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时,移动终端可确定在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并可与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具体地讲,当感测到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时,移动终端可发出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然后,当感测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而发出的与第一强度不同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时,移动终端可确定在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接着,移动终端可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最后,当接收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发出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时,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如上所述,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或者所述编码信号包括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可选择地,紧接在与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移动终端可从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此外,移动终端可根据预定通信协议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在步骤S502中,移动终端可将屏幕上与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如上所述,穿戴式设备设置有发出感应信号的可控感应器件,移动终端可包括感测电磁变化的传感器、感测电容变化的传感器和感测热量变化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以便感测穿戴式设备发出的感应信号。如上所述,上述传感器还能检测屏幕上与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被发送的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屏幕上以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移动终端可将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然后将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可选择地,移动终端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并将经反色处理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可选择地,如果所述预定范围之内存在未被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隐藏信息,则移动终端可提取隐藏的信息,并将隐藏的信息发送到穿戴式设备。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在步骤S601中,当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穿戴式设备通过发出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具体地讲,穿戴式设备默认发出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响应于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穿戴式设备发出与第一强度不同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随后,响应于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穿戴式设备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从而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如上所述,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或者所述编码信号包括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另一方面,可紧接在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将包括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此外,穿戴式设备可根据预定通信协议将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发送到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所有移动终端。
在步骤S602中,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穿戴式设备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如上所述,包括设置有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的主体以及设置有可控感应器件的固定件,而接收到的信息就是移动终端屏幕上以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这里,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
在步骤S603中,穿戴式设备显示接收到的信息。具体地讲,穿戴式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放大,并显示经放大的信息。此外,穿戴式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并显示经反色处理的信息。另一方面,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将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此外,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对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之后得到的信息。接收到的信息还可以是移动终端从所述预定范围内提取的未被显示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隐藏信息。
图7A至图7C是示出应用图5和图6的通信方法时穿戴式设备显示的信息的示例的示图。
如图7A所示,以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中心,根据放大比例,选取一块与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形状相同而尺寸小于显示单元的尺寸的区域。这时,穿戴式设备可显示经放大的选取的区域中的文字信息或图像。这里,放大操作可以由穿戴式设备或移动终端执行。
如图7B所示,以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中心,扩展选取一块与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的区域。这时,穿戴式设备可显示经反色处理的选取的区域中的文字信息或图像。这里,反色处理可以由穿戴式设备或移动终端执行。
如图7C所示,如果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处存在未被显示的隐藏的文字信息或图像,则移动终端可提取隐藏的文字信息或图像。这时,穿戴式设备可显示移动终端提取的隐藏的文字信息或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使用穿戴式设备,可以快速有效地浏览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信息,打破了传统的操作方式,带来了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的全新操作体验。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用于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可以以硬件或固件被实现,或者被实施为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它们的组合。另外,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还可被存储在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致密盘(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装置和载波(诸如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中或是通过网络下载的计算机代码,其中,所述计算机代码最初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上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上,从而描述于此的方法可使用通用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或专用处理器以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计算机代码、软件模块、软件对象、指令、应用程序、小应用程序、app等来实施,或者在可编程硬件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中被实施。如本领域中所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的硬件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存储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其中,所述存储器和存储器元件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其中,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在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并执行时将实施描述于此的处理方法。此外,将认识到: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施于此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所述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变为用于执行于此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此外,程序可以通过任何介质(例如,通过有线/无线连接发送的通信信号及其等同物)以电子方式被传送。所述程序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以分布于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中,从而以分布的形式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4)

1.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设置有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的主体以及设置有可控感应器件的固定件,
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通信单元和可控感应器件的操作,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可控感应器件发出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通信单元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并且显示单元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控感应器件发出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控制单元响应于通过通信单元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控制可控感应器件发出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并且响应于通过通信单元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控制通信单元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从而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控感应器件包括可控电磁器件、可控电容器件或可控发热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通信单元根据预定通信协议将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发送到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所有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通信单元将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屏幕上以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放大,并且显示单元显示经放大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将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并且显示单元显示经反色处理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对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之后得到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从所述预定范围内提取的未被显示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隐藏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其中,所述主体是智能手表的表体,所述固定件包括智能手表的表带与卡扣,可控感应器件设置在卡扣中。
17.一种用于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方时,通过发出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b)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的建立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
(c)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发出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响应于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发出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并且响应于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从而使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穿戴式设备根据预定通信协议将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发送到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所有移动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将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设置有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的主体以及设置有可控感应器件的固定件,其中,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屏幕上以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将接收到的信息放大,并显示经放大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将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并显示经反色处理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对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之后得到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从所述预定范围内提取的未被显示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隐藏信息。
3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传感器单元、显示单元、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传感器单元感测到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时,控制单元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控制通信单元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并控制通信单元将显示单元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穿戴式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传感器单元感测到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通信单元发出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当传感器单元感测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发出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时,控制单元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并控制通信单元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并且当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发出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时,控制通信单元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通信单元根据预定通信协议从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通信单元从所述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显示单元上以所述穿戴式设备中设置的可控感应器件在显示单元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控制单元将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控制单元对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之后得到的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控制单元从所述预定范围内提取的未被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隐藏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感测电磁变化的传感器、感测电容变化的传感器和感测热量变化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43.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感测到特定的感应信号或者编码信号时,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并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b)将所述移动终端屏幕上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位置处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穿戴式设备。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a1)当感测到第一强度的感应信号时,发出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
(a2)当感测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穿戴式设备检测指令发出的第二强度的感应信号时,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方存在穿戴式设备;
(a3)发出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
(a4)当接收到所述穿戴式设备响应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确认指令发出的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时,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位置追踪关系建立完成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号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定通信协议从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
48.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与所述穿戴式设备建立位置追踪关系之后,从所述穿戴式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的信息的信号。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屏幕上以所述穿戴式设备中设置的可控感应器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投影点为参考点的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范围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尺寸。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将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放大之后得到的信息。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对所述预定范围内显示的信息进行反色处理之后得到的信息。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从所述预定范围内提取的未被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隐藏信息。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感测电磁变化的传感器、感测电容变化的传感器和感测热量变化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CN201310481471.4A 2013-10-15 2013-10-15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Active CN104571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1471.4A CN104571473B (zh) 2013-10-15 2013-10-15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1471.4A CN104571473B (zh) 2013-10-15 2013-10-15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473A true CN104571473A (zh) 2015-04-29
CN104571473B CN104571473B (zh) 2018-09-28

Family

ID=53087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1471.4A Active CN104571473B (zh) 2013-10-15 2013-10-15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147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428A (zh) * 2016-12-02 2017-05-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和穿戴终端
WO2017113194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系统及输入方法
CN110968249A (zh) * 2019-11-28 2020-04-07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676A (zh) * 2010-05-14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与其他设备共享电子设备的内容的方法
US20120068941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ximity Based Input
CN102638611A (zh) * 2011-02-15 2012-08-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CN102685318A (zh) * 2011-02-15 2012-09-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676A (zh) * 2010-05-14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与其他设备共享电子设备的内容的方法
US20120068941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ximity Based Input
CN102638611A (zh) * 2011-02-15 2012-08-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CN102685318A (zh) * 2011-02-15 2012-09-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194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系统及输入方法
CN106648428A (zh) * 2016-12-02 2017-05-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和穿戴终端
CN110968249A (zh) * 2019-11-28 2020-04-07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473B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89001B1 (ko) 단말기 상태에 따른 컨텐츠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87403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089191B1 (ko) 주문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3324394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输入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159218B (zh)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US20070213045A1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data transfer function using motion and method
CN104898473A (zh) 操控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98505A (zh) 智能场景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283876A (zh) 操作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03810594A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输入装置的支付功能的方法
CN104185304B (zh) 一种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83568A (zh) 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4580663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推送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其方法
CN104615655A (zh)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5487658A (zh) 控制应用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17622A (zh) 信息转发方法和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04320774A (zh) 一种升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162889A (zh) 设备找回方法及装置
CN105068651A (zh) 闹钟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7026314A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
CN105228084A (zh) 穿戴式智能设备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穿戴式智能设备
JP2017513416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設備、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472094A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解锁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486717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4571473A (zh) 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