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8685A -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8685A CN104568685A CN201510016477.3A CN201510016477A CN104568685A CN 104568685 A CN104568685 A CN 104568685A CN 201510016477 A CN201510016477 A CN 201510016477A CN 104568685 A CN104568685 A CN 1045686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ltrafine dust
- seal case
- particle size
- ultra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的气溶胶超细微粒在箱体内发生沉积和凝并时的测试装置和分析方法。所述的装置主要包括密封箱体、混合风扇、HEPA过滤器、空气进入管道、抽气真空泵、阀门1、抽气管道、气溶胶发生器、气溶胶微粒、连接管道、阀门2、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电脑、通讯电缆、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所述的方法是先测试低浓度超细微粒的衰减,得出不同粒径的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再通过高浓度超细微粒的演变,由Bernouli方程求解出平均凝并系数。本发明试验系统清晰完整,计算分析方法正确合理,对于定量确定污染源微粒排放因子以及设计和评估新型空气净化器净化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物测试装置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超细微粒在密封箱体内的沉积系数和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的污染,空气源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人类68%的疾病与空气污染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把室内空气污染列为18类致癌物质之首。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发认识到清洁空气对人身健康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气溶胶颗粒物污染是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颗粒物质(PM)是由酸类、有机化学、金属、和土壤或尘埃粒子组成的颗粒和液滴。人们根据颗粒的产生及在人体呼吸道沉积位置将颗粒分为3类:超细微粒(颗粒直径<0.1μm),细颗粒PM2.5(颗粒直径<2.5μm),粗颗粒PM10(颗粒直径<10μm)。大多燃烧源PM2.5并非直接生成,而是由超细微粒经过凝并以及一系列大气化学反应转化而成。因此,超细微粒作为PM2.5的前体物质,研究其在空气中的传输动力学原理,对分析PM2.5的排放来源以及设计空气净化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超细微粒由于粒径非常细小,其在大气颗粒物中所占质量比例并不高,但超细微粒的数量非常多。因此,通常研究超细微粒的方法是对其数量浓度的迁移变化进行分析。在超细微粒的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同时发生沉积与凝并的现象。超细微粒沉积是在布朗运动、重力、热泳力、以及静电力作用下撞击到壁面的现象,很难直接测量;超细微粒凝并是超细微粒之间相互碰撞而团聚形成新的颗粒物的现象。沉积与凝并是引起超细微粒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现象往往在超细微粒运动过程中同时发生,其相同点是都会引起颗粒物数量的减少,不同点是沉积会使得颗粒物总体质量的降低,凝并并不直接减少空气中颗粒物的质量。但这两种现象同时发生的时候,很难直接区分颗粒物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更大。气溶胶微粒的排放管道或者是类似空气净化器的箱体,都会存在超细微粒的沉积与凝并同时发生的现象,评估其值的大小对这对于预测排放或者是设计新型空气净化器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的沉积和平均凝并系数进行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主要包括密封箱体、混合风扇、HEPA过滤器、空气进入管道、抽气真空泵、阀门1、抽气管道、气溶胶发生器、气溶胶微粒、连接管道、阀门2、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电脑、通讯电缆、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密封箱体顶部吊装混合风扇;箱体外空气经过HEPA过滤器净化处理后由空气进入管道连接箱体;抽气真空泵通过阀门和抽气管道连接到密封箱体;气溶胶发生器放置在密封箱体底部中央;气溶胶发生器在密封箱体内释放气溶胶微粒;超细微粒粒径谱仪由阀门2和连接管道采样测试密封箱体内气溶胶微粒;超细微粒采样测试所得超细微粒数据通过通讯电缆传输到电脑;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放置在箱体内检测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及压力。
本发明通过气溶胶发生器生成多分散的气溶胶微粒,气溶胶微粒生成数量的多少可气溶胶发生器控制。
所述的HEPA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在99.99%以上。
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在密封箱体内产生的超细微粒数浓度范围在0~108个/cm3,
所述的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测量的超细微粒数浓度范围在0~108个/cm3,测量的颗粒物粒径范围在5nm~1μm,粒径谱分段数在32个以上。气溶胶微粒在密封箱体内的扩散通过混合风扇作用,均匀分布在密封箱体内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密封箱体洁净: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监测箱体内颗粒物数浓度的同时,仪器会抽取密闭箱体内的空气,同时从外部进入的空气经过HEPA净化后进入箱体内,当粒径谱测试仪监测到箱体内数浓度接近与零的时候,可以认为密闭箱体已经被净空,这时关闭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同时关闭管道阀门。
2)超细微粒沉积率测试:启动气溶胶发生器,同时启动混合风扇,打开阀门,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当发现超细微粒数浓度值达到103个/cm3级别时,关闭气溶胶发生器。
让密闭箱体内超细微粒发生自然沉积,连续监测3分钟左右,记录数据,按下面公式计算不同粒径段的超细微粒沉积率。
以上公式中,第一行公式是超细微粒衰减率方程,是一阶微分方程,可积分求解为第二行结果。其中,N为超细微粒数浓度,单位个/cm3;t为时间,单位s;β为超细微粒沉积率,无量纲;α为由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采样抽气带来的室内箱体换气率,可由仪器采样流量计算得到,无量纲;N0为超细微粒初始浓度,单位个/cm3;i为粒径段,代表不同粒径大小。
3)超细微粒平均凝并系数测试:启动气溶胶发生器,同时启动混合风扇,打开阀门1和阀门2,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当发现超细微粒数浓度值达到105个/cm3级别以上时,关闭气溶胶发生器。
让密闭箱体内超细微粒发生自然沉积和凝并,连续监测3分钟左右,记录数据,确定GMD(几何平均直径),按照(1)式确定超细沉积率β,按下面公式计算平均凝并率。
上面公式中,第一行是超细微粒同时发生沉积和凝并的微分方程,是一个典型的Bernouli方程,第二行的为求解结果。其中,N为超细微粒总数浓度,单位个/cm3;k为平均凝并系数,无量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和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装置和方法,通过在密闭箱体内由气溶胶发生器生成低浓度的超细微粒,经过均匀混合,采用具有粒径分辨率的公式,首先计算出不同粒径的超细微粒的沉积系数,然后由气溶胶发生器生成高浓度的超细微粒,由公式计算出平均凝并系数。本发明的所提供的测试系统和方法可用于预测超细微粒排放因子计算和新型空气净化器及除尘装置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箱体、2混合风扇、3 HEPA过滤器、4空气进入管道、5抽气真空泵、6阀门、7抽气管道、8气溶胶发生器、9气溶胶微粒、10连接管道、11阀门、12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3电脑、14通讯电缆、15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个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个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箱体内超细微粒的沉积和凝并系数进行测试系统主要包括1密封箱体、2混合风扇、3 HEPA过滤器、4空气进入管道、5抽气真空泵、6阀门、7抽气管道、8气溶胶发生器、9气溶胶微粒、10连接管道、11阀门、12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3电脑、14通讯电缆、15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密封箱体1顶部吊装混合风扇2;箱体外空气经过HEPA过滤器3净化处理后由空气进入管道4连接密封箱体1;抽气真空泵5通过6阀门1和抽气管道7连接到密封箱体1;气溶胶发生器8放置在密封箱体1底部中央;气溶胶发生器在密封箱体1内释放气溶胶微粒9;超细微粒粒径谱仪12由11阀门2和连接管道10采样测试密封箱体1内气溶胶微粒9;超细微粒粒径谱仪12采样测试所得气溶胶微粒9数据通过通讯电缆14传输到电脑13;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15放置在箱体内检测箱体内测试空气温度、湿度及压力。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根据Hinds的《Aerosol Technology:properties,behavior,andmeasurement of airborne particles》,超细微粒由凝并带来的衰减率与超细微粒数浓度有二次方的关系,而与沉积率的关系是一次方线性关系。在0.1μm以下的粒径范围,标准状况下单分散气溶胶的凝并系数在10-10cm3/s量级,而由布朗运动产生的扩散沉积系数就在10-6cm2/s以上。在同时存在沉积与凝并的气溶胶演变过程,低浓度的气溶胶衰减主要由沉积造成,因此,本发明通过先测试低浓度超细微粒的衰减,得出不同粒径的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再通过高浓度超细微粒的演变,由Bernouli方程求解出平均凝并系数。
本发明在对密封箱体1的测试过程中,考虑了三个因素对测试结果准确度的影响,第一个是超细微粒粒径谱仪12本身的采样抽气会带来密封箱体1内超细微粒的减少;另一个是超细微粒粒径谱仪12采样抽气,为了保持气压平衡,必须跟外界通气,外界环境中的颗粒物会影响测试结果;第三个因素是超细微粒在密封箱体1内的浓度分布不均匀,导致测量点不能代表箱体内的平均水平。对第一个因素是通过将测试仪器的抽气量纳入到衰减的计算公式,作为换气率引入到公式;对第二个因素的影响,通过安装HEPA过滤器3将外界环境的颗粒物进行过滤,这样可以排除外界颗粒物的干扰。对第三个因素通过加装顶部的混合风扇2,在超细微粒的排放过程中,转动混风扇,使箱体内烟气快速扩散混合。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如下:
1)密封箱体1洁净:打开阀门11,打开阀门6,启动真空抽气泵5,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抽取密闭箱体1内的空气的同时,监测密封箱体1内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从外部进入的空气经过HEPA过滤器3净化后进入箱体内,当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监测到超细微粒数浓度接近与零的时候,可以认为密闭箱体已经被净空,这时关闭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同时关闭阀门6、阀门11,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15显示的箱体内温度、湿度与压力值。
2)超细微粒沉积率测试:启动气溶胶发生器8,同时启动混合风扇2,打开阀门11,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当发现超细微粒数浓度值达到或超过103个/cm3时,关闭气溶胶发生器8,。
停止混合风扇2,让密闭箱体1内超细微粒发生自然沉积,连续监测3分钟左右,记录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超细微粒数浓度值为纵坐标,对不同粒径的超细微粒衰减作图,并按公式(1)对超细微粒的衰减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不同粒径段的超细微粒沉积率。
公式(1)中,第一行是不考虑凝并情况下的超细微粒衰减率方程,是一阶微分方程,可积分求解为第二行结果。其中,N为超细微粒数浓度,单位个/cm3;t为时间,单位s;β为超细微粒沉积率,无量纲;a为由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采样抽气带来的室内箱体换气率,可由仪器采样流量计算得到,无量纲;N0为超细微粒初始浓度,单位个/cm3;i为粒径段,代表不同粒径大小。
3)超细微粒平均凝并系数测试:启动气溶胶发生器8,同时启动混合风扇2,打开阀门6和阀门11,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当发现超细微粒数浓度值达到105个/cm3级别以上时,关闭气溶胶发生器8。
停止混合风扇2,让密闭箱体1内超细微粒发生自然沉积和凝并,连续监测3分钟左右,记录数据,确定超细微粒GMD(几何平均直径),按照公式(1)式确定超细沉积率β,按公式(2)计算得出平均凝并率系数k值,同时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15显示的箱体内温度、湿度与压力值。
公式(2)中,第一行是超细微粒同时发生沉积和凝并的微分方程,是一个典型的Bernouli方程,第二行的为求解结果。其中,N为超细微粒总数浓度,单位个/cm3;k为平均凝并系数,无量纲。
Claims (3)
1.一种密封箱体内超细微粒的沉积系数和平均凝并系数测试系统,主要包括1密封箱体、2混合风扇、3 HEPA过滤器、4空气进入管道、5抽气真空泵、6阀门、7抽气管道、8气溶胶发生器、9气溶胶微粒、10连接管道、11阀门、12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3电脑、14通讯电缆、15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密封箱体1顶部吊装混合风扇2;箱体外空气经过HEPA过滤器3净化处理后由空气进入管道4连接密封箱体1;抽气真空泵5通过阀门6和抽气管道7连接到密封箱体1;气溶胶发生器8放置在密封箱体1底部中央;气溶胶发生器在密封箱体1内释放气溶胶微粒9;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由阀门11和连接管道10采样测试密封箱体1内气溶胶微粒9;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采样测试所得气溶胶微粒9数据通过通讯电缆14传输到电脑13;环境温湿度及压力测试仪15放置在箱体内检测箱体内测试空气温度、湿度及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的抽气量纳入到超细微粒衰减的计算公式,作为换气率引入到公式,通过安装HEPA过滤器3将外界环境的颗粒物进行过滤,排除外界颗粒物的干扰,通过加装顶部的混合风扇2,在超细微粒的排放过程中,转动混合风扇2,使密封箱体1内空气和颗粒物快速混合均匀。
3.一种对密封箱体内超细微粒的沉积和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手段和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密封箱体1洁净:打开阀门11,打开阀门6,启动真空抽气泵,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抽取密闭箱体1内的空气的同时,监测密封箱体1内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从外部进入的空气经过HEPA过滤器3净化后进入箱体内,当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监测到超细微粒数浓度接近零的时候,可以认为密闭箱体已经被洁净,这时关闭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同时关闭阀门6、阀门11;
2)超细微粒沉积率测试:启动气溶胶发生器8,同时启动混合风扇2,打开阀门11,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当发现超细微粒数浓度值达到或超过103个/cm3时,关闭气溶胶发生器8,停止混合风扇2,让密闭箱体1内超细微粒发生自然沉积,连续监测3分钟左右,记录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超细微粒数浓度值为纵坐标,对不同粒径的超细微粒衰减作图,并按公式(1)对超细微粒的衰减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得出带有粒径分辨率的超细微粒沉积系数;
3)超细微粒平均凝并系数测试:启动气溶胶发生器8,同时启动混合风扇2,打开阀门6和阀门11,同时启动超细微粒粒径谱测试仪12,当发现超细微粒数浓度值达到105个/cm3级别以上时,关闭气溶胶发生器8,停止混合风扇2,让密闭箱体1内超细微粒发生自然沉积和凝并,连续监测3分钟左右,记录数据,确定超细微粒GMD(几何平均直径),按 照公式(1)式确定沉积系数,按公式(2)计算得出平均凝并率系数k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6477.3A CN104568685B (zh) | 2015-01-09 | 2015-01-09 |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6477.3A CN104568685B (zh) | 2015-01-09 | 2015-01-09 |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8685A true CN104568685A (zh) | 2015-04-29 |
CN104568685B CN104568685B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308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64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68685B (zh) | 2015-01-09 | 2015-01-09 |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6868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7936A (zh) * | 2016-01-22 | 2016-05-04 | 中国计量学院 | 一种超声波水雾去除超细颗粒物测试系统 |
CN107957386A (zh) * | 2017-12-21 | 2018-04-24 | 台州新立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pm2.5传感器产线的检测装置 |
CN109001087A (zh) * | 2018-05-23 | 2018-12-14 | 上海交通大学 | 可伸入式封闭扫脱再悬浮烟雾箱及其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5947A (en) * | 1974-04-24 | 1976-08-24 | U.S. Philips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
JPH07128215A (ja) * | 1993-10-29 | 1995-05-19 | Shimadzu Corp | 懸濁粒子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01169363A (zh) * | 2007-09-27 | 2008-04-30 | 上海理工大学 | 颗粒粒度、浓度和密度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698255A (zh) * | 2013-12-26 | 2014-04-02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大气颗粒物来源实时解析方法 |
-
2015
- 2015-01-09 CN CN201510016477.3A patent/CN1045686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5947A (en) * | 1974-04-24 | 1976-08-24 | U.S. Philips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
JPH07128215A (ja) * | 1993-10-29 | 1995-05-19 | Shimadzu Corp | 懸濁粒子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01169363A (zh) * | 2007-09-27 | 2008-04-30 | 上海理工大学 | 颗粒粒度、浓度和密度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698255A (zh) * | 2013-12-26 | 2014-04-02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大气颗粒物来源实时解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孙在等: "煤燃烧超细微粒粒径谱演变及排放因子的实验研究", 《环境科学》 * |
孙在等: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数浓度排放特征试验", 《环境科学学报》 * |
孙在等: "蜡烛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因子", 《环境化学》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7936A (zh) * | 2016-01-22 | 2016-05-04 | 中国计量学院 | 一种超声波水雾去除超细颗粒物测试系统 |
CN107957386A (zh) * | 2017-12-21 | 2018-04-24 | 台州新立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pm2.5传感器产线的检测装置 |
CN109001087A (zh) * | 2018-05-23 | 2018-12-14 | 上海交通大学 | 可伸入式封闭扫脱再悬浮烟雾箱及其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8685B (zh) | 2017-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8686A (zh) | 一种箱体内亚微米颗粒物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04568691B (zh) | 一种超细微粒数量排放因子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ao et al. | Evolution of PM2. 5 measurements and standards in the 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China | |
Chow et al. | Guideline on speciated particulate monitoring | |
Bauer et al. |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fungal spores to the organic carbon and to the aerosol mass balance of the urban atmospheric aerosol | |
CN104777006B (zh) | 测试粉尘发生装置以及用于评价净化效果的装置与方法 | |
Onat et al. | Assess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size distribution, met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 characterizatio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
Leith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transfer function for a personal, thermophoretic nanoparticle sampler | |
Bergmans et al. | Particulate matter indoors: A strategy to sample and monitor size-selective fractions | |
Karjalainen et al. | Performance of ventilation filtration technologies on characteristic traffic related aerosol down to nanocluster size | |
CN104568685A (zh) | 一种箱体内超细微粒沉积系数及平均凝并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
Li et al. | Diurnal trends of indoor and outdoor fluorescent biological aerosol particles in a tropical urban area | |
CN107389526A (zh)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效率测评方法 | |
CN206960173U (zh) | 一种大气颗粒采集装置 | |
Lazaridis et al. |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door/outdoor particulate matter in two residential houses in Oslo, Norway: measurements overview and physical properties–URBAN-AEROSOL Project. | |
CN206787984U (zh) | 一种静电除尘原理捕集亚微米颗粒的测试系统 | |
Chen et al. |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low flow personal cascade impactor | |
CN106560687A (zh) | 一种内循环式车载空气净化器颗粒物数量浓度净化效率测试系统及方法 | |
Yang et al. |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automated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pollen based on electrostatic enrichment and image analysis with machine vision | |
CN106560690A (zh) | 一种外循环式车载空气净化器颗粒物数量浓度净化效率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10953314U (zh) | 模拟空气细粒子浓度增长和消退的风洞试验装置 | |
Fu et al. | Investig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estimating real-time air exchange rates in a building by using airborne particles, including PM1. 0, PM2. 5, and PM10: A case study in Suzhou, China | |
Morawska | Environmental aerosol physics | |
CN105334143A (zh) | 一种亚微米微粒超声波增强凝并效应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10530596A (zh) | 模拟空气细粒子浓度增长和消退的风洞试验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