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8541A -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8541A
CN104558541A CN201410811472.5A CN201410811472A CN104558541A CN 104558541 A CN104558541 A CN 104558541A CN 201410811472 A CN201410811472 A CN 201410811472A CN 104558541 A CN104558541 A CN 104558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jugated polymer
polymkeric substance
reaction
acetylenic ketone
poly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14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8541B (zh
Inventor
唐本忠
郑超
胡蓉蓉
秦安军
赵祖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108114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8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8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8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8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8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方法与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在Pd-Cu(I)共催化并加入缚酸剂的条件下,芳基二炔与芳基二酰氯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然后原位加入亲核试剂,发生串联反应第二步生成具有共轭结构的聚合物;将反应完的聚合物溶液在不良溶剂中沉降并收集,干燥既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所述方法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室温下即可高效进行;且聚合单体简单易得,聚合物产率高,分子量高,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原子经济性高,成模性较好。所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在生物和化学荧光检测领域具有广泛运用。

Description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高分子合成方法的发展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烯烃作为传统的高分子合成单体,其合成方法学被广泛研究。通过烯烃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产物具有饱和的主链,属于通用高分子类材料。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现,将具有特殊光电性质的炔烃聚合物推上了历史舞台,使其成为富有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炔烃单体含有C≡C三键,相比烯烃的C=C双键具有更为丰富的化学性质;炔烃单体聚合后得到的聚合物通常含有不饱和的共轭主链,而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这是传统的烯烃聚合不能实现的。因此,炔烃单体可用于构筑具有特殊性质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而发展高效的炔烃聚合方法也成为开发特种高分子材料的首要任务。
理想的聚合反应是从易得的原料开始,通过简单快速、环境友好、高产率的过程来制备所需的聚合物。近年来,在众多合成策略中,多步骤串联反应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在串联反应中,第一步反应生成的活泼中间体直接原位进行后续的反应。这种方法经济环保、简单高效,减少了反应步骤和溶剂用量,通过“原位”的一锅合成法避免了中间体的分离与提纯,并可以高选择性地得到难以合成的复杂杂环结构,对于解决有机合成中的结构和效率问题存在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的中间体。
苯乙炔和苯酰氯可以在Sonogashira偶联反应条件下生成炔酮化合物。炔酮 本身就是一种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结构,含有的活化的间炔和羰基具有很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和丰富的化学性质,适用于一系列后续的反应,是一个理想的串联反应中间体。含有不同杂原子的单官能团的亲核试剂,例如有机硫、有机硒、有机磷、有机硅、具有孤对电子的胺或含氮杂环以及活性亚甲基等,都可以对炔酮化合物进行加成,通过不同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选择性地生成Z型或E型的3,4-加成产物。如果是运用含有双官能团的亲核试剂或者是具有多反应位点的炔烃、酰氯前体,则可以基于炔酮中间体进一步发生环缩聚或者环加成反应,从而生成结构复杂多样的五元、六元和七元环(主要为芳香杂环)共轭结构。目前,基于炔酮结构的多组分串联的小分子反应已经蓬勃发展,但是基于炔酮结构的多组分串联的聚合反应却几乎没有,且多组分聚合反应刚刚兴起,因此可以预见基于炔酮结构的多组分多步串联聚合方法在未来的高分子合成领域中将具有巨大的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得到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和碘化亚铜,以及摩尔比为1:1的芳基二乙炔和芳基二甲酰氯投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加入反应溶剂以及1~20当量的叔胺,在氮气保护和室温条件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无需提纯或后处理,直接在上述聚合管中的反应液内加入0.5~40当量 作为第三单体的亲核试剂,与炔酮低聚物中的炔酮活性基团原位发生亲核加成或者环缩聚、环加成反应,得到含有具烯酮结构或芳杂环结构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粗产物的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串联反应第二步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进行醇洗,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
在上述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中,步骤(1)所述钯催化剂优选为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氯化钯、二(二苯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钯催化剂的投加量占步骤(1)所有物料的2~10mol%,所述碘化亚铜的投加量占步骤(1)所有物料的4~32mol%;
优选的,步骤(1)所述反应溶剂为非质子溶剂,具体包括非极性的甲苯、中等极性的四氢呋喃(THF)、极性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N-甲基吡咯烷酮;
优选的,步骤(1)所述叔胺为三乙胺、N-甲基吗啉或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
步骤(1)反应生成的炔酮低聚物具有如下结构:
所述炔酮低聚物详细的合成以及相关研究可参照已公开的文献报道[Li,J.,Liu,J.,Lam,J.W.,Tang,B.Z.Poly(arylene ynonylene)with an aggregation-enhanc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both hydrazine  and explosive detection.RSC Adv.2013,3,8193],在该文献中所公开的聚合物中含有炔酮结构;
在上述炔酮低聚物的结构中,n为聚合度,数值为2~200的任一整数;Ar1、Ar2为相同的或不同的芳香环衍生物,具体为下述结构式a~u所示结构中的其中一种:
其中,m为1~20的自然数;
步骤(2)所述亲核试剂优选为具有如下结构式A~U结构特征的单体:
在上述结构式a~u和结构式A~U中,R”相同的或不同的为氢原子或烷基链;
所述R’和R”中的烷基链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者环状烷基链,烷基链上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可被氧原子、硫原子、亚砜基、砜基、硅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羰基、羟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或酯基取代,烷基链上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取代。
优选的,当步骤(2)中具烯酮结构或芳杂环结构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粗产物存在可以反应的活性基团时,则可再加入新的亲核试剂作为第四单体继续原位聚合反应,进行串联反应第三步,以此类推,实现多步串联聚合反应;
根据上述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可得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可应用于荧光检测、生物成像和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采用多步串联聚合反应的方法,利用简单易得的单体,通过以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可得到了各种化学结构易调、种类多样的共轭聚合物材料。通过改变亲核试剂单体反应基团的种类,可以得到含有杂环或者烯酮式结构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改变聚合单体的取代基种类, 可以得到具有多种不同取代基团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所得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均具有特殊的、优异的、新颖的光电性能,并且极大的拓展了共轭聚合物的种类,提供了简便的合成方法。化学结构以及分子量表征数据表明,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简单易得的单体,在简单、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即可高效的得到分子结构复杂、区域和立体选择性高、化学结构易调、分子量较高的光电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下即可高效的进行,通过选用合适的催化体系得到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很高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2)本发明所述方法所用的聚合单体简单易得,操作简便,聚合物产率高,分子量高,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原子经济性高,成模性较好。
(3)本发明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在生物和化学荧光检测领域具有很广泛的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氘代氯仿中的氢谱核磁谱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氮气氛围中的热重曲线。
图3为实施例1的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经不同时间的254nm手持紫外灯照射后的折射率曲线。
图4为实施例1的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经不同时间的254nm手持紫外灯照射后的光致荧光曲线。
图5为实施例1的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四氢呋喃水溶液中加入不同当量的过氧化物mCPBA氧化6h 之后的光致荧光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1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一):
其中,单体M1为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烯,可按照文献[Polym.Chem.2012,3,1481]的公开方法制备;单体M2为对苯二甲酰氯,可由市场购得,本实施例中购自Alfa Aesar公司;单体M3为丁硫醇,可由市场购得,本实施例中购自TCI公司。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烯和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 的四氢呋喃(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继续加入4当量的丁硫醇和催化剂三丁基膦进行Thiol-yne click加成反应,于室温下反应12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1。
经测定分析,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1的产率为96%,重均分子量57900,分子量分布3.44,立体选择性Z/E=76/24,在氮气中热分解温度为342℃。具体检测分析如下:
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ALDI-TOF)、单晶结构分析等表征模型反应小分子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GPC)等表征相应的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模型产物和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产物的溶液和薄膜的光谱性质,同时表征薄膜的折射率。
本实施例1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氘代氯仿中的氢谱核磁谱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看出,氘代氯仿的溶剂峰和水峰分别位于7.26和1.56ppm;除此以外均为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中氢原子的出峰,明显看出图1中有两组峰,分别属于Z和E式结构,而且从谱图中可以计算出Z和E式的比例为Z/E=76/24,Z式占80%左右,说明所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结构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
实施例1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氮气氛围中的热重曲线如图2所示,图2表明所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失重5%时的热分解温度为342℃。
实施例1的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制成薄膜后经不同时间的254nm手 持紫外灯照射后的折射率曲线如图3,图3结果表明所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在630nm处的折射率高达1.70,比一般的如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合物材料要高的多。并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薄膜的折射率逐渐降低。因此,可以通过紫外灯照射的时间来调节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
实施例1的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制成薄膜后经不同时间的254nm手持紫外灯照射后的光致荧光曲线如图4所示,图4表明,虽然得到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原来不发光,但是经过紫外照射之后,荧光逐渐增强,探究其机理可能是光氧化导致的结构中硫原子被氧化而诱导的荧光增强,该种特殊的光学性能使本发明所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光动力学治疗和活性氧荧光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实施例1的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四氢呋喃/水=1:9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当量的过氧化物mCPBA氧化6h之后的光致荧光曲线如图5所示,图5表明,随着过氧化物量的增加,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荧光增强越来越明显,这也基本佐证了推测的图4中光氧化荧光增强现象的机理,并且说明本发明所得共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检测过氧化物的荧光探针。
实施例2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2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二):
其中,单体M2对苯二甲酰氯购自Alfa Aesar公司;单体M4二乙炔基苯购自安耐吉公司;单体M5邻苯二胺购自百灵威公司。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苯和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的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继续加入1.3当量的邻苯二胺和适量的95%乙醇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反应24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2。
实施例3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3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三):
其中,单体M6二溴代对苯二甲酰氯按照文献[Macromolecules 1992,25,7107]的公开方法制备;单体九水合硫化钠(Na2S·9H2O)购自百灵威公司。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烯和2,5-二溴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的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继续加入4当量的Na2S·9H2O和适量的乙醇,80℃加热搅拌反应48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 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3。
实施例4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4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四):
其中,单体M7苯甲脒盐酸盐购自百灵威公司。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烯和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的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加入5当量的苯甲脒盐酸盐与2.5当量的十水合碳酸钠 (Na2CO3·10H2O)的甲醇溶液,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反应24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4。
实施例5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5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五):
其中,单体M8(2-叠氮基-苯乙醇)购Alfa Aesar公司。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烯和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的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加入2当量的2-叠氮基-苯乙醇与2.4当量的三正丁基膦,室温下继续反应24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5。
实施例6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6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六):
其中,单体M8(苯肼)购自安耐吉公司。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烯和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的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加入2.2当量的苯肼以及乙醇、醋酸溶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继续反应24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6。
实施例7
一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P7所示: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以炔酮低聚物为中间体经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进行制备,反应方程式如式(七):
其中,二乙炔基苯、水合肼、苯甲脒盐酸盐分别直接从安耐吉、Acros和安耐吉公司订购。
所述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CuI,以及摩尔比为1:1的二乙炔基苯和二溴代对苯二甲酰氯加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3次,用针筒注入重蒸的THF进行溶解,然后加入1.05当量的三乙胺,于室温、氮气氛围保护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2h,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在聚合管中加入3当量的水合肼以及12当量的Cs2CO3和适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在80℃油浴中反应12h,撤去油浴,待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苯甲脒盐酸盐在室温下继续24h,得到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多次,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P7。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量的钯催化剂和碘化亚铜,以及摩尔比为1:1的芳基二乙炔和芳基二甲酰氯投入聚合管中,抽真空换氮气,加入反应溶剂以及1~20当量的叔胺,在氮气保护和室温条件下,进行Modified-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反应生成炔酮低聚物,完成串联反应第一步;
(2)无需提纯或后处理,直接在上述聚合管中的反应液内加入0.5~40当量作为第三单体的亲核试剂,与炔酮低聚物中的炔酮活性基团原位发生亲核加成或者环缩聚、环加成反应,得到含有具烯酮结构或芳杂环结构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粗产物的聚合物溶液,完成串联反应第二步;
(3)将串联反应第二步得到的聚合物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无水甲醇中,然后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物,并进行醇洗,再干燥至恒重,得到最终产物共轭高分子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钯催化剂为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氯化钯、二(二苯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催化剂的投加量占步骤(1)所有物料的2~10mol%,所述碘化亚铜的投加量占步骤(1)所有物料的4~32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溶剂为非质子溶剂;步骤(1)所述叔胺为三乙胺、N-甲基吗啉或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反应生成的炔酮低聚物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n为2~200的任一整数;Ar1、Ar2为相同的或不同的芳香环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r1、Ar2为下述结构式a~u所示结构中的其中一种:
其中,m为1~20的自然数,R’相同的或不同的为氢原子或烷基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亲核试剂为具有如下结构式A~U结构特征的单体:
其中,R”相同的或不同的为氢原子或烷基链。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和R”中的烷基链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者环状烷基链,烷基链上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可被氧原子、硫原子、亚砜基、砜基、硅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羰基、羟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或酯基取代,烷基链上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取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得到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在荧光检测、生物成像和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CN201410811472.5A 2014-12-19 2014-12-19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4558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1472.5A CN104558541B (zh) 2014-12-19 2014-12-19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1472.5A CN104558541B (zh) 2014-12-19 2014-12-19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8541A true CN104558541A (zh) 2015-04-29
CN104558541B CN104558541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07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1472.5A Active CN104558541B (zh) 2014-12-19 2014-12-19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854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593A (zh) * 2015-12-30 2016-05-11 安徽大学 一种高相容性水玻璃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279671A (zh) * 2016-08-05 2017-01-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聚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689824A (zh) * 2018-07-17 2018-10-23 郑州大学 芘端基炔酮类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荧光探针的应用
CN111187396A (zh) * 2020-01-07 2020-05-22 复旦大学 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不同侧基取代线性聚乙炔的方法
CN114479163A (zh) * 2022-01-04 2022-05-1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对位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0112A (zh) * 2007-12-07 2008-07-16 华南理工大学 含芳基二乙炔类共轭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1314634A (zh) * 2008-07-04 2008-12-03 南京邮电大学 折线型水溶性聚芳撑乙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15821A (zh) * 2008-07-31 2011-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聚合物、半导体膜、电极、电极活性物质、电化学元件和蓄电装置
CN102746492A (zh) * 2012-06-25 2012-10-2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共轭主链掺杂的折线型水溶性聚芳撑乙炔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0112A (zh) * 2007-12-07 2008-07-16 华南理工大学 含芳基二乙炔类共轭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1314634A (zh) * 2008-07-04 2008-12-03 南京邮电大学 折线型水溶性聚芳撑乙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15821A (zh) * 2008-07-31 2011-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聚合物、半导体膜、电极、电极活性物质、电化学元件和蓄电装置
CN102746492A (zh) * 2012-06-25 2012-10-2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共轭主链掺杂的折线型水溶性聚芳撑乙炔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忻: "含二乙炔和含吡啶环共轭聚合物的合成_表征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
刘磊: "苯乙炔对酮的催化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593A (zh) * 2015-12-30 2016-05-11 安徽大学 一种高相容性水玻璃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566593B (zh) * 2015-12-30 2021-03-30 安徽大学 一种高相容性水玻璃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279671A (zh) * 2016-08-05 2017-01-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聚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279671B (zh) * 2016-08-05 2019-04-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聚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689824A (zh) * 2018-07-17 2018-10-23 郑州大学 芘端基炔酮类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荧光探针的应用
CN108689824B (zh) * 2018-07-17 2021-01-26 郑州大学 芘端基炔酮类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荧光探针的应用
CN111187396A (zh) * 2020-01-07 2020-05-22 复旦大学 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不同侧基取代线性聚乙炔的方法
CN111187396B (zh) * 2020-01-07 2022-05-20 复旦大学 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不同侧基取代线性聚乙炔的方法
CN114479163A (zh) * 2022-01-04 2022-05-1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对位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8541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8541A (zh) 基于炔酮中间体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iu et al. Supramolecular polypseudorotaxane with conjugated polyazomethine prepared directly from two inclusion complexes of β-cyclodextrin with tolidine and phthaldehyde
Liu et al. Azobenzene‐Functionalized Cage Silsesquioxanes as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Photoresponsive, Nanoscale, Building Blocks
CN105001419A (zh) 一种制备聚硫代酰胺的炔烃、硫和胺的多组分聚合方法
Degirmenci et al. Synthesis of Well‐Defined Telechelic Macrophotoinitiator of Polystyrene by Combination of ATRP and Click Chemistry
Fu et al. Modular‐Approach Synthesis of Giant Molecule Acceptors via Lewis‐Acid‐Catalyzed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for Stable Polymer Solar Cells
Zhang et al. Polysiloxane-based hyperbranched fluorescent materials prepared by thiol-ene “click” chemistry as potential cellular imaging polymers
Grisorio et al. Chain‐Growth Versus Step‐Growth Mechanisms for the Suzuki–Heck Polymerisation of Fluorenyldibromides with Potassium Vinyl Trifluoroborate
Yang et al. High efficiency photoinitiators with extremely low concentration based on furans derivative
Zh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ransition metal-free polymerization route to functional conjugated polydiynes from a haloalkyne-based organic reaction
EP3917993A1 (en) Multi-coat polymer photonic crystal films
Cui et al. Redox-active ferrocenylboronium polyelectrolytes with main chain charge-transfer structure
Liu et al. Narrow bandgap platinum (II)-containing polyynes with diketopyrrolopyrrole and isoindigo spacers
CN104829848B (zh) 一种可溶性含氮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 et al. Double-click synthesis of polysiloxan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olymers with donor–acceptor chromophores
CN106243351A (zh) 无金属催化多组分聚合制备序列可控的线形/超支化高分子及方法与应用
Fan et al. Preparation of spiro-shaped multicyclic polymer by combination of ATRP, CuAAC and photo-induced coupling
Woods et al. Light Directs Monomer Coordination in Catalyst-Free Grignard Photopolymerization
CN109851784A (zh) 一种钌配合物催化制备1,4-立构规整聚三唑的方法
Bicciocchi et al. Donor–acceptor rod–coil block copolymers comprising poly [2, 7‐(9, 9‐dihexylfluorene)‐alt‐bithiophene] and fullerene as compatibilizers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CN100361990C (zh) 含吲哚基团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及其制法
JP2011094066A (ja) 光電子機能部位を有する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ulai et al.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2-bromo-N-(4-(7-(diethylamino)-coumarin-3-yl) phenyl) propanamide: New coumarin-based fluorescent ATRP initiator
Jiang et al. Pyrene‐Based D‐A Molecules as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Visible‐Light‐Induced Aerobic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Sutter et al. A Versatile Synthesis of Long-Wavelength-Excitable BODIPY Dyes from Readily Modifiable Cyclopenta [2, 1-b: 3, 4-b′] dithiophe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