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8257A -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8257A
CN104548257A CN201510047582.3A CN201510047582A CN104548257A CN 104548257 A CN104548257 A CN 104548257A CN 201510047582 A CN201510047582 A CN 201510047582A CN 104548257 A CN104548257 A CN 104548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usion
tube joint
transfusion tube
interior ax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75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475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8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48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8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07Infusion of two or more substances
    • A61M5/1408Infusion of two or more substances in parallel, e.g. manifolds, sequencing val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内轴和套设于内轴外部的外壳,所述内轴可相对外壳转动,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一输液管接头,内轴内设有一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二输液管接头,转动所述内轴可使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分别与每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相通,第一输液管接头及第二输液管接头均可与输液管连接。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在病人输液时实现吊瓶的傻瓜式切换,简单快捷,降低换瓶时的风险,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有效监控输液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治疗过程,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吊瓶或吊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或其他物质。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医生会给病人开多瓶(或多袋)注射液,病人在输液时将注射液一瓶接一瓶地注入静脉中,前一瓶注射液注射完成后需要换下一瓶注射液进行注射。
现有技术中在执行上述过程时,是由医护人员通过人工将输液管从前一个吊瓶中拔下插入后一个吊瓶中,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会对每个病人进行监控,当医护人员注意到某一个吊瓶中的注射液将用完时,会提前一段时间前往该病人,准备换药;在医护人员比较忙而未注意到时,病人自己也会呼唤医护人员来进行换药;在一些情况下,医护人员及病人均未注意到吊瓶中注射液已经用完或将要用完,此时输液管仍插在病人身上,待输液管内注射液所剩无几时,其压力会小于人体内血液压力,会导致血液倒流入输液管,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虽然上述情况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严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液方法及换液设备效果较差,存在较大风险。
中国专利CN201320310008.9,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其通过一个三通将多根输液管简单连接起来,材料消耗大、管路体积大,实用性较差,也不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中国专利CN 201320073717.X公开了一种新型输液器,其结构也比较简单,体积较大,同样也不能够实现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包括内轴和套设于内轴外部的外壳,所述内轴可相对外壳转动,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一输液管接头,内轴内设有一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二输液管接头,转动所述内轴可使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分别与每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相通,第一输液管接头及第二输液管接头均可与输液管连接。
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在病人输液时实现吊瓶的切换,简单快捷,降低换瓶时回针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有2-6个。使该内旋式旋转换液器一次能够连接2-6个吊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远离第二输液管接头的一端延伸出外壳,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远离第一输液管接头的一端延伸出内轴。这种结构的第一输液管接头及第二输液管接头更方便与上输液管及下输液管连接。
进一步地,延伸出内轴的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的侧部设有分管。通过分管可向输液管内加灌生理盐水或其他药液,不使用时可用塞子塞住,以防杂质混入;分管也可用来排气。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及外壳通过硅胶紧固圈相连。硅胶紧固圈的设置可使内轴与外壳连接更为紧密,使处于待工作状态的吊瓶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及第二输液管接头相邻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的设置使第一输液管接头与第二输液管接头的连接更紧密,不存在漏气、漏液的现象,硅胶密封圈还可防止各吊瓶内的药液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的侧壁及外壳的内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至少一对凹槽,每对凹槽内设有一个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的设置能够使外壳与内轴配合的更为紧密,使空气及其他杂质不会混入,也能够防止药液泄漏,防止药液相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为直线型,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为L型。这种结构的第一输液管接头能够方便药液的流通,第二输液管接头为L型,其一边可与第一输液管接头连接,另一边通过内轴的轴心伸出内轴,可使药液能够顺利地流下。第二输液管接头也可以是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上设有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上设有十字沉孔或一字沉孔或内六角沉孔。使用者借助十字螺丝刀或者其他工具或者不借助任何工具均可旋拧内轴。内轴上没有该旋转驱动部时用手直接旋拧内轴也可以实现内轴的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可使内轴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上设有十字突起或一字突起或内六角突起。驱动装置可实现内轴的自动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使用时,外壳上的第一输液管接头可与连接吊瓶的输液管连接,内轴上的第二输液管接头可与连接头皮针的输液管连接,由于第一输液管接头有多个,因此外壳上可连接多个吊瓶;旋转内轴,可使第二输液管接头分别与每个第一输液管接头相通,使同一时间内,至多有一个吊瓶处于工作状态。
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在病人输液时实现吊瓶的傻瓜式切换,简单快捷,降低换瓶时回血的风险,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有效监控输液过程。
此外,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为医护人员节省大量时间,能够避免切换时因塑料针头拔出,枕头上液体粘上空气中的颗粒物,实现持续输液的效果,使得病人的输液护理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在高速状态下(即第一输液管接头与第二输液管接头完全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在低速状态下(即第一输液管接头与第二输液管接头不完全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的内轴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的硅胶紧固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应用于自动换液输液系统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所应用的自动换液输液系统的调速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内轴101;外壳102;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硅胶紧固圈105;硅胶密封圈106;分管107;旋转驱动部108;电机110;旋转头111;凹槽112;
吊架201;计重器202;吊瓶203;滴斗204;滴速感应器205;上输液管206;下输液管207;监控器208;调速装置209;调速架210;通孔211;伸缩装置212;压力传感器213。
具体实施方式
输液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治疗过程,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吊瓶或吊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或其他物质。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医生会给病人开多瓶(或多袋)注射液,病人在输液时将注射液一瓶接一瓶地注入静脉中,前一瓶注射液注射完成后需要换下一瓶注射液进行注射。
现有技术中在执行上述过程时,是由医护人员通过人工将输液管从前一个吊瓶中拔下插入后一个吊瓶中,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会对每个病人进行监控,当医护人员注意到某一个吊瓶中的注射液将用完时,会提前一段时间前往该病人,准备换药;在医护人员比较忙而未注意到时,病人自己也会呼唤医护人员来进行换药;在一些情况下,医护人员及病人均未注意到吊瓶中注射液已经用完或将要用完,此时输液管仍插在病人身上,待输液管内注射液所剩无几时,其压力会小于人体内血液压力,会导致血液倒流入输液管,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虽然上述情况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严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液方法及换液设备效果较差,存在较大风险。
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改善该问题的工具或方法。
鉴于此,本发明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设计出了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在病人输液时实现吊瓶的切换,简单快捷,降低换瓶时回针的风险。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10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包括内轴101和套设于内轴101外部的外壳102,所述内轴101可相对外壳102转动,所述外壳102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内轴101内设有一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二输液管接头104,转动所述内轴101可使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104分别与每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相通,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及第二输液管接头104均可与输液管连接。
输液管包括与连接吊瓶203的上输液管206以及与连接头皮针的下输液管207。
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在使用时,外壳102上的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与上输液管206连接,内轴101上的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下输液管207连接,其中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与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相通之后,吊瓶203中的注射液可沿下列各部件输入人体:上输液管206→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下输液管207,经上述各部件之后注射液进入人体,完成注射过程。
在前一个吊瓶203中的注射液用完需要切换至下一个吊瓶203时,旋拧内轴101使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前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分离,并与下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相通,可实现吊瓶203的切换。
第一输液管接头103有多个,第二输液管接头104只有一个,因此在同一时间第二输液管接头104至多与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相通,即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吊瓶203处于工作状态,其他各吊瓶203处于待工作状态,或者已经完成工作。
在外壳102上设置了2-6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使该内旋式旋转换液器一次能够连接2-6个吊瓶20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外壳102上设置了4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
为了使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及第二输液管接头104更容易与上输液管206及下输液管207连接,设计者对其进行了这样的改进: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103远离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的一端延伸出外壳102,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104远离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的一端延伸出内轴101。这种结构的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及第二输液管接头104更方便与上输液管206及下输液管207连接。
进一步,内轴101及外壳102通过硅胶紧固圈105相连,硅胶紧固圈105的设置可使内轴101与外壳102连接更为紧密,使处于待工作状态的吊瓶203密封效果更好。具体地,内轴101及外壳102均有一部分凸缘,硅胶紧固圈105将内轴101及外壳102的凸缘连接起来,使内轴101及外壳102较为紧密地配合,不会轻易产生松动,且硅胶紧固圈105不会将内轴101及外壳102卡死,二者仍能相对转动。硅胶紧固圈105的作用在于连接内轴101及外壳102,在实际使用时也并不限于硅胶紧固圈105,其他能实现上述功能的连接件也可用在此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及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相邻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密封圈106,硅胶密封圈106的设置使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与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的连接更紧密,不存在漏气、漏液的现象,硅胶密封圈106还可防止各吊瓶203内的药液混合。硅胶密封圈106同样也可用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部件来代替。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101的侧壁及外壳102的内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至少一对凹槽112,每对凹槽112内设有一个硅胶密封圈106。本实施例中凹槽112有两对,附图中可看出。此处的硅胶密封圈106的设置能够使外壳102与内轴101配合的更为紧密,使空气及其他杂质不会混入,也能够防止药液泄漏,防止药液相混合。此处的硅胶密封圈106与上面提到的硅胶密封圈106材质及作用基本类似,只是结构及大小不同。
延伸出内轴101的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的侧部设有分管107,这种设计在本领域是较为常见,通过分管107可向输液管内加灌生理盐水或其他药液,不使用时可用塞子塞住,以防杂质混入;分管107也可用来排气。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为直线型,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为L型。这种结构的第一输液管接头103能够方便药液的流通,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为L型,其一边可与第一输液管接头103连接,另一边通过内轴101的轴心伸出内轴101,可使药液能够顺利地流下。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也可以是弧形。
为了使内轴101更容易旋转,设计者在内轴101上设置了旋转驱动部108,所述旋转驱动部108上设有十字沉孔或一字沉孔或内六角沉孔,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部108上设有十字沉孔,使用者借助十字螺丝刀或者其他工具或者不借助任何工具均可旋拧内轴101。内轴101上没有该旋转驱动部108时用手直接旋拧内轴101也可以实现内轴101的旋转。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为一次性用品。内轴101及外壳102均一次注塑成型,将内轴101扣入外壳102即可完成组装,通过硅胶紧固圈105可使内轴101及外壳102紧密贴合,密封稳定。内轴101及外壳102可采用医用PVC/PP/PE等材料,成本低廉。实际生产时也可采用其他材质。内轴101及外壳102也可采用套接紧固方式,即外壳102上有一个阶梯状套筒,内轴101采用软质材料或外包软质材料,卡进外壳102,卡壳阶梯状可防止内轴101滑出,可实现内轴101及外壳102的密封和固定。
内旋式旋转换液器也可以是非一次性的、可循环利用的,此时其内轴101及外壳102可采用玻璃或其他材质制成,提升其使用寿命。优选地,内轴101及外壳10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使病人及医护人员可清楚看到其内部注射液的流动,在内轴101及外壳102外部也可喷涂记号线以标明液位,通过内轴101及外壳102孔位差开大小(如图4所示),可有效识别流量开关大小。
这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应用于一种自动换液输液系统。
一种自动换液输液系统,包括吊架201,吊架201上设有上述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吊架201上挂有至少两个吊瓶203,每一个吊瓶203通过计重器202与吊架201连接,每一个计重器202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每一个吊瓶203通过上输液管206与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连接,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下输液管207连接,下输液管207连接有头皮针,内旋式旋转换液器还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驱动装置可驱动内轴101转动。
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0,电机110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头111,所述旋转头111上设有十字突起或一字突起或内六角突起。本实施例中旋转头111为十字突起。
这种自动换液输液系统在工作时,先将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其中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相通,将头皮针扎在病人身上,开始输液。以附图9所示的自动换液输液系统为例,刚开始输液时,左边的吊瓶203先工作,右边的吊瓶203处于待工作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左边吊瓶203中的注射液会越来越少,左边计重器202的负载也会越来越小。
计重器202用于检测吊瓶203的重量,获得重量信息,将所述重量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内设有对比单元,对比单元内设有阈值,对比单元将所述重量信息与该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重量信息小于该阈值时,即判定左边吊瓶203内的注射液用完,此时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具体地,由电机110带动旋转头111转动,旋转头111带动内轴101转动,使第二输液管接头104脱离与该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的连接,使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连接右边吊瓶203的第一输液管接头103相通,此时,左边吊瓶203结束工作,右边吊瓶203开始工作。为了使驱动装置能够精确地实现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与第二输液管接头104的对接,第一输液管接头103需均匀地分布在内轴上,且电机110采用伺服电机,通过控制系统能使电机110精确地旋转到预定的位置。
上述仅是一种特例,在实际应用时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可能不止连接两个吊瓶203,可能是三个或更多,在切换吊瓶203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通过这种自动换液输液系统可实现病人在吊挂多瓶注射液时吊瓶203的自动切换,在实际应用中可排除医护人员的疏忽等认人为因素,使病人免去回针的风险。
优选地,该自动换液输液系统还包括一个监控器208,监控器208可以设置在吊架201上,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地方,监控器208与控制系统相连,监控器208可实时监控吊瓶203的工作状态,以及/或者病人的状况,通过控制系统传输到医护人员的监控终端(电脑或手机或其他设备)上,使医护人员即便不在病人身边,也能了解到病人的状况以及输液的进展情况。
在一些情况下,在前一个吊瓶203还未结束工作时(即注射液还未用完时)就需要切换至下一个吊瓶203开始工作,此时可通过人工来旋拧内轴101,结束前一个吊瓶203的工作,开始下一个吊瓶203的工作。也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控终端里设置控制程序,通过控制程序远程控制驱动装置转动外壳102,进行吊瓶203的切换。
目前的医院一般都具备无线网(也称Wi-Fi),控制系统与其他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均可通过无线网进行传输,计重器202及监控器208距离控制系统较近,计重器202及监控器208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也可通过数据线进行传输。当然,这些数据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传输。
在下输液管207上还设有滴斗204,滴斗204是输液设备中常用的结构件之一。优选地,在滴斗204的外侧设有滴速感应器205,通过滴速感应器205可感应到滴斗204内注射液的滴速,一般情况下,每一滴注射液的重量非常接近,在实际情况下将其看作一致,通过测得的滴速以及每一滴注射液的重量可测算出注射液的注射速度。该滴速感应器205也是与控制系统相连,可将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将该数据传输给监控终端。
自动换液输液系统内可增设显示装置,使其与控制系统相连,显示装置可设置在吊架201上或者其他地方。显示装置上可显示一些重要数据,来提示病人或医护人员,这些数据包括目前的注射速度、目前正在工作的吊瓶203所剩余的工作时间(该数据可通过计算获得:由计重器202检测到该吊瓶203的重量减去空的吊瓶203的重量,除以目前的注射速度可得)等其他数据。
该自动换液输液系统还具有其他许多功能,例如,输液速度过快告警功能:在控制系统内预先设置高速预警值,当控制系统检测计算到目前的注射速度超过该高速预警值时,即发出预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来进行调整。预警信号可通过显示装置发出,也可增设一个预警器来发出该信号,预警器可设置在吊架201上,并与控制系统相连。预警器可以是信号灯或声音播放器。
脱针告警功能:一个吊瓶203在工作时,随着其液位的下降,注射速度会逐步地降低,当控制系统检测计算到目前的注射速度突然加快,即可判定可能存在脱针现象,发出预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来进行调整。
换液提示功能:当该自动换液输液系统进行了吊瓶203切换时,即发出提示信号,提示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明白目前各吊瓶203的工作状态。
堵塞告警功能:在控制系统内预设一个低速预警值,该自动换液输液系统在工作时,控制系统突然检测计算到注射速度低于该低速预警值时,即判定可能存在堵塞,发出预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来进行调整。
该自动换液输液系统还具有速度调节功能,该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当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完全对接时,注射速度为最大值(如图4所示),当第二输液管接头104与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103不完全对接时,注射速度不为最大值(如图5所示),这个过程可通过驱动装置转动外壳102来实现。
此外,设计者还在吊架201上增设了另一种调速装置209,通过该调速装置209可调节下输液管207内注射液的流速。
所述调速装置209包括固定于吊架201上的调速架210,该调速架210上设有通孔211,所述下输液管207从该通孔211内穿过,调速架210内还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伸缩装置212,该伸缩装置212伸出时可挤压所述下输液管207。
当控制系统检测到目前的注射速度高于高速预警值时,驱动伸缩装置212伸出,压缩下输液管207,使该部位的下输液管207截面变小,使其内部注射液的流速降低,可到达降低注射速度的目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装置212为带丝杠步进电机,这种带丝杠步进电机灵敏度较高,容易精确控制伸缩量,进一步可精确控制下输液管207内注射液的流速。
优选地,在通孔211内还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压力传感器213,可感应到该部位的压力,使控制系统能够更精准地控制伸缩装置212的伸缩量。压力传感器213也可以是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下输液管207内注射液的流动,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也可计算出当时的注射速度。
优选地,该调速装置209设于滴斗204的下方。
具体的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存储模块、模数转换器,控制系统可由蓄电池或干电池供电,也可由交流电供电。
这种自动换液输液系统不仅具有上述功能,通过监控器208及监控终端,医护人员还可对病人的回血、过敏、鼓包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分析处理;通过显示装置和预警器可集中显示和控制病人信息、护士信息,将病人输液信息传送给医护人员,实现远程中央控制和调度;集中管理输液日志,详细记录每个病个和每个输液设备的输液日志(这些数据可记录在存储模块中),定时记录输液吊瓶203、输液速度、切换时间,告警内容等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医疗过程查询,确定医疗责任。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以及自动换液输液系统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自动切换吊瓶203、输流速度控制,输液过程全程跟踪记录,实现多人员多层次输液监控,为界定医疗责任提供依据。此外,该内旋式旋转换液器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也可与HIS(中文全称: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进行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文简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英文简称:HMIS或HIS)结合,通过病床二维码扫描、病例二维码扫码快速识别用药信息、病人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全面监控所有病床输液过程和进度。方便多人监控输液过程,避免人手不足造成输液失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轴和套设于内轴外部的外壳,所述内轴可相对外壳转动,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一输液管接头,内轴内设有一个与外部相通的第二输液管接头,转动所述内轴可使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分别与每一个第一输液管接头相通,第一输液管接头及第二输液管接头均可与输液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有2-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远离第二输液管接头的一端延伸出外壳,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远离第一输液管接头的一端延伸出内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延伸出内轴的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的侧部设有分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及外壳通过硅胶紧固圈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及第二输液管接头相邻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内轴的侧壁及外壳的内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至少一对凹槽,每对凹槽内设有一个硅胶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接头为直线型,所述第二输液管接头为L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上设有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上设有十字沉孔或一字沉孔或内六角沉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旋式旋转换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可使内轴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上设有十字突起或一字突起或内六角突起。
CN201510047582.3A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Pending CN104548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7582.3A CN104548257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7582.3A CN104548257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8257A true CN104548257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66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7582.3A Pending CN104548257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482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3042A (zh) * 2017-03-10 2017-06-13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输液系统
CN109045463A (zh) * 2018-10-24 2018-12-21 庞冰冰 一种医用输液转换接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082A (en) * 1974-09-26 1976-05-18 Arbrook, Inc. Six-way stopcock
CN202875928U (zh) * 2012-05-28 2013-04-17 肖杨 可预设流速的医用多通路输液控制及报警装置
CN103127576A (zh) * 2013-02-08 2013-06-05 郑运婷 多瓶输液装置
CN103877640A (zh) * 2014-03-24 2014-06-25 上海理工大学 输液装置
CN204446788U (zh) * 2015-01-29 2015-07-08 李志文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082A (en) * 1974-09-26 1976-05-18 Arbrook, Inc. Six-way stopcock
CN202875928U (zh) * 2012-05-28 2013-04-17 肖杨 可预设流速的医用多通路输液控制及报警装置
CN103127576A (zh) * 2013-02-08 2013-06-05 郑运婷 多瓶输液装置
CN103877640A (zh) * 2014-03-24 2014-06-25 上海理工大学 输液装置
CN204446788U (zh) * 2015-01-29 2015-07-08 李志文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3042A (zh) * 2017-03-10 2017-06-13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输液系统
CN109045463A (zh) * 2018-10-24 2018-12-21 庞冰冰 一种医用输液转换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8255A (zh) 一种自动输液换液系统
CN109464722A (zh) 一种主动压力式智能输液器、输液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446788U (zh)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CN103263708A (zh) 一种智能输液系统
CN204446786U (zh) 一种外旋式旋转换液器
CN204446789U (zh) 一种自动输液换液系统
CN104548257A (zh) 一种内旋式旋转换液器
CN104548256A (zh) 一种外旋式旋转换液器
CN204995892U (zh) 一种旋转换液器
CN212854236U (zh) 一种带有恒温控速的化疗泵
CN205163805U (zh) 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
CN201921201U (zh) 一种电子输注泵
CN203139210U (zh) 便携式体外循环枸橼酸钠抗凝剂给药监测系统
CN210277862U (zh) 一种全自动静脉滴注系统
CN204815129U (zh) 分体式医用电子输注泵
CN101987212A (zh) 一种分体式医用电子输注泵
CN2282890Y (zh) 便携式医用自动注射泵
CN204815101U (zh) 带有报警器的输液器
CN211584620U (zh) 一种输液机器人
CN216061510U (zh) 一种输液连通管
CN201564885U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输液器
CN206687975U (zh) 安全型医用静脉注射器控制机构
CN2490982Y (zh) 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
CN205268738U (zh) 护理用智能输液器
CN209237048U (zh) 一次性多功能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