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8243B -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8243B
CN104548243B CN201410805338.4A CN201410805338A CN104548243B CN 104548243 B CN104548243 B CN 104548243B CN 201410805338 A CN201410805338 A CN 201410805338A CN 104548243 B CN104548243 B CN 104548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usion
valve
transfusion
order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53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8243A (zh
Inventor
龙宏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ua Wo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hua Wo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ua Wo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hua Wo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53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8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4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8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07Infusion of two or more substances
    • A61M5/1408Infusion of two or more substances in parallel, e.g. manifolds, sequencing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04Flow controllers
    • A61M5/16827Flow controllers controlling delivery of multiple fluids, e.g. sequencing, mixing or via separate flow-path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它是将2条或2条以上的输液通道的中下端并联在一起,通过调整各输液瓶或罐的悬挂高度,或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部分或全部成排空状态,或依输液秩序先后将各输液瓶或罐内压强从高到低保持在一定范围或恒定水平,使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在未输完时压强始终大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的压强而保持一定的压强差;由输液器根据各输液通道之间的压强差和控制阀状态自动确定换瓶秩序和换瓶时机完成自动秩序换瓶输液工作;并可配备输液监护装置监护输液状态并报警和配备手持式可移动输液支架方便对多瓶输液瓶进行移动。它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器,具体是利用各输液通道间的压强差完成各输液通道之间的自动秩序换瓶工作。
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普通输液器因只有一个输液通道,在输液瓶数较多时常需医务工作人员在前一输液瓶中的药液输完时人工将输液器插入下一瓶输液瓶中换瓶,换瓶工作的时间段不长,又靠人工看护输液状况及换瓶时机来提醒医务工作人员换瓶,尤其是当病人数量较多且分散时,频繁的换瓶工作使医务工作人员工作十分繁忙和工作压力较大而无暇顾及输液状况和换瓶时机,常需病人或家属观察输液状况和换瓶时机,病人或家属又常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不及时提示医务工作人员换瓶,或虽病人或家属提示但因医务工作人员繁忙而不能及时换瓶时,经常发生因医务工作人员换瓶不及时而延误输液工作并因药液过渡下降而增加换瓶工作任务,使输液工作更加复杂和繁重,而智能自动换瓶输液系统因结构复杂和成本及使用费用过高难以在普通病人输液中普及,急需价格实惠结构简单且能实现自动换瓶的输液器出现。同样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和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普通输液器不能实现自动换瓶且需人工看护换瓶时机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各输液通道之间的压强差实现自动依次换瓶的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本发明是这样完成的:它是将2条或2条以上的输液通道的中下端并联在一起,通过调整各输液瓶或罐的悬挂高度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中的最高液面与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或罐中的最低液面始终持平或低于输液秩序在前的最低液面,使输液秩序在前的瓶或罐中液面在未输完时始终高于输液秩序在后的瓶或罐中液面而产生压强差;或在各输液通道中安装单向阀、透气防水阀、浮力阀、组合排气止回阀等流体控制阀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部分或全部成排空状态,使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或罐中的药液在未输完时对下部的压强始终大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中的药液对下部的压强而产生压强差;或依输液秩序先后将各输液瓶或罐内压强从高到低保持在一定范围或恒定水平,使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在药液未输完时压强始终大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的压强而保持一定的压强差;使压强较小的输液通道只有在压强较大的输液通道的药液输完后才能自动进入输液状态而实现自动换瓶,由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根据各输液通道之间的压强差自动确定换瓶秩序和换瓶时机,完成自动秩序换瓶输液工作。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加工内部有浮阀且在浮力的作用下能将上部管口或阀壁完全密封的浮力阀;或在阀体上部的输液管末端安装有定位架、定位杆或有加长定位孔的单向阀将浮阀与密封阀分开并由球形、柱形等合适形状的浮阀在浮力的作用下控制单向阀开关的浮力阀;或将密封性能好、灵敏度高的浮阀经末端带钩的挂钩、末端向内折的挂套或可折叠的连接件悬挂在上部输液管末端的浮力阀;将浮力阀安装在并联处上方各分支输液管上或与现有输液器连接,由浮力阀自动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中浮力阀阀门以下的空气自动排完后将阀体上部输液通道封闭使浮力阀以上的管道成排空状态,而使前后输液通道产生压强差。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加工阀体上部接口连接外壁带透气防水膜的直通接头或在伸入阀体的输液管上加工筛孔并安装透气防水膜或在阀体侧壁中上部或顶部安装透气防水膜,将止回阀、止回瓣或上部有开口、下部呈扁平状管壁紧贴在一起能将管路封闭阻止流体回流的单向阀的开口紧套或紧密连接在直通接头或透气防水膜下方接口或阀体上部输液管上,组成组合排气止回阀;或直接用透气防水膜加工止回阀、止回瓣或上部开口、下部呈扁平状管壁紧贴在一起能将管路封闭的既能阻止药液回流又能透气防水的单向阀,将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膜结合在一起组成结构更简单的组合排气止回阀;将组合排气止回阀安装在各分支输液管中或与现有输液器连接,由组合排气止回阀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中带透气防水膜的直通接头或透气防水膜最高位置以下的空气自动排出并使组合排气止回阀以上的管道成排空状态,而使前后输液通道产生压强差。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加工端面为球形、锥形、平面、弧形等合适的形状的球形或柱形浮阀,使浮阀能与上下输液管口径或阀体端面的球面、锥面、平面、弧面、环形端口吻合且能完全密封或使浮阀能关闭上部单向阀且下部端面能与阀体底部的球面、锥面、平面、弧面、环形端口密封的能双向控制流体流动的双向浮力阀,或加工阀体中上部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膜、或中上部带具有透气防水功能的单向阀,底部带轻质止液阀、经可折叠的连接件连接的密封性能好灵敏度高的浮阀或能与阀体底部的环形、球面或锥面端口完全吻合的球形浮阀的能双向控制流体流动的双向组合排气止回阀;或加工在阀体底部安装能阻止药液完全流完的止液膜的能双向控制流体流动的双向浮力阀或双向组合排气止回阀,将双向浮力阀或双向组合排气止回阀安装在各分支输液管中或与现有输液器连接,既能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部分保持排空状态而产生压强差,又能使秩序在前的输液管在药液输完时浮阀、轻质止液阀、浮阀或球形浮阀下沉密封输液管道或由止液膜阻止药液排完而产生负压,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中的药液能迅速流入输液管而进入输液状态,提高换瓶的效率和可靠性。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在输液管开口向下的∩型针头或出液管的进液口安装由固定在针头上的支点、活动安装在支点上且柔软而有弹性的能密封针口的密封杠杆、浮头组成的浮力控制阀,或在针头或出液管∩型管向上部分的最高位置处安装输液管针头向上的输液通道凸入浮力阀阀腔的底部、输液管针头或出液管向下的输液通道与浮力阀的阀腔中上部连通、浮头经阀腔上部凸入阀腔为宜的开孔与阀体中能上下密封输液通道和阀腔上部开孔的密封阀活动连接的浮力阀,在输液瓶或罐中药液输完时能将输液通道自动封闭阻止药液继续向下流动而使下面的管道产生负压;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中的药液能迅速流入输液管而进入输液状态,提高换瓶的效率和可靠性。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用3根或3根以上的带浮力阀的输液管并联连接,并依输液秩序将输液秩序在后的浮力阀或组合排气止回阀的安装或悬挂高度低于输液秩序在前的浮力阀或组合排气止回阀的安装或悬挂高度,使输液秩序越靠后的支管与秩序第一支管的压强差越大;或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上浮力阀中浮阀的体积加工的比输液秩序在前的大,使输液秩序在后的浮阀所受的浮力比输液秩序在前的大,打开输液通道的时间更晚;或将2个或2个以上的浮力阀加工成密封高度不等、相互之间可部分或全部连通的连体浮力阀,使只有输液秩序在前浮力阀全部打开且无药液继续输液后,秩序在后的浮力阀才能打开继续输液;或用浮力阀或组合排气止回阀与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流体控制阀搭配使用,灵活的调整各支管的排空长度而调整压强差,提高自动换瓶的稳定性。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将侧壁带透气防水膜的直通接头或上部带透气防水膜上下贯通的能让液体流通而将空气自动排出的透气防水阀安装在各分支管的单向阀、浮力阀、组合排气止回阀或并联处以下,使各分支输液管中的空气流过时能迅速排出,保证输液的安全性,降低或取消对单向阀、浮力阀、防水阀或组合排气止回阀的排气要求。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加工一组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带浮力阀或带组合排气止回阀、瓶盖穿刺器、输液管、空气过滤器的分支输液器,与现有的带三叉连接器的输液器连接;或加工一组带单向阀、瓶盖穿刺器、输液管、空气过滤器的分支输液器,与现有的可视滴管中的药液储存量大于分支输液器容积的带三叉连接器的输液器连接,组成仅能自动换瓶一次的输液器,用于输液瓶数只有两瓶的自动换瓶工作,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在浮力阀两端输液管中安装带能让药液自由通过的筛孔、固定连接杆、中心定位孔的定位架,在浮阀上安装一定位杆并穿过上下中心定位孔;或在浮阀的两端加工或安装疏齿状支杆或支点;或在浮力阀上部输液管的末端安装有定位架、定位杆或有加长定位孔的单向阀;或将浮力阀中的浮阀加工成无接缝的球形,将浮力阀的上端底面加工成或安装与无接缝球形浮阀吻合密封的锥形或球形接口,或在有接缝的球形浮阀的接缝处加工轻质翼膜、翼片等或将球形浮阀的一半加工的比另一半重,稳定球形浮阀浮动的方向,阻止球形浮阀的环形接口与锥形或球形接口接触;或将浮力阀中的浮阀与密封垫之间经能轻松实现自由转动的球形万向节或相互垂直连接的两组转轴连接;或将浮力阀中的浮阀上端安装或加工中间部分带锥尖角度小、锥底直径较输液管或浮力阀的端口小、尖端始终对准输液管或浮力阀端口的锥形导向锥的密封垫,或直接在浮力阀中的浮阀上端中间部分安装或加工锥尖角度大、锥底直径较输液管或浮力阀的端口大、尖端始终对准输液管或浮力阀端口的锥形导向密封锥;提高阀门或浮阀上下移动或浮动的方向稳定性。
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是将两个分支输液管直接与可视滴管接通,并将各插入输液瓶或罐的输液管直接向上的针头开口改成先向上后再折回向下或一次以上折回的∩型进液管;或将原第二输液通道的上端加工成开口向下的弯管并伸入增加的(以带止液排气阀为宜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而将第二与第三输液管与原来第一与第二输液管的连接方法一样同时伸入增加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内,并使与增加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连接的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部分或全部注入药液,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成排空状态,并可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第三与第四输液管或以此类推连接更多的输液管;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增加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的药液在常压下难以克服表面张力压入向上的进液管或输液管而进入输液管中,只有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的药液输完并产生负压的条件下才能被吸入输液管中,或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的药液输完对下部压强减小后在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1]自身较大压强的作用下压入输液管,完成自动换瓶输液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可实现自动换瓶输液工作,不须等待在前一输液瓶或罐中的药液输完时再由人工换瓶继续输液;并可进行多个轮回的自动换瓶工作,大大降低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2、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与滴速、流量或振动智能传感监护系统配合可组成智能输液系统而随时监护病人的输液状况,确保输液持续可靠和安全。
3、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技术原理既可在医疗领域,也可用于其它需依次添加液体成分的工业领域,只需将各连接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适当调整即可,以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止液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止液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分支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连体止液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输液管开口向下的针头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悬挂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密封输液管向下开口的浮力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3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2组合排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2组合排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4带轻质止液阀的组合排气止回阀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1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2浮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2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2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2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2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它是在现有输液器的可视滴管[4]上部输液管[2]的适当位置增加一输液管[2]并经三岔管与原有的输液管[2]汇合(也可将增加的输液管[2]直接与原有的三岔管接头[3]连接),并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的最高液面与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的最低液面持平或低于输液秩序在前的最低液面,使输液秩序在前的液面在未输完时始终高于输液秩序在后的液面而产生压强差。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因透气防水膜[5]阻止输液瓶[1]中药液从进气孔中排出,又因自身的压强小于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压强,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未输完时始终不能向下流动,直到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输完即液面低于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瓶[1]中的液面或与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瓶[1]中的液面持平后,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对下部的压强低于或等于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瓶[1]中的液面对下部的压强,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的药液才开始向下流动,完成自动换瓶工作。当输液瓶数大于2瓶时,换瓶时或后,仍需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的最高液面低于输液秩序在前的最低液面,即重新调整各输液瓶[1]的悬挂高度,实现多瓶依次轮换自动换瓶输液工作而无须等待在前一输液瓶[1]中的药液输完时再由人工进行换瓶工作,大大降低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可视滴管[4]上部连接3根或3根以上的输液管[2],并依输液秩序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药液的最高液面低于输液秩序在前的最低液面,完成多瓶依次自动换瓶输液,而无需人为看护和换瓶。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将可视滴管[4]上部的每根输液管[2]均增加可视滴管[4],直接用三岔管或三岔以上岔管连接即可,而省去原有的可视滴管[4]。
结合图5、图3、图7,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上的输液管[2]充入空气,进一步减小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对下部的压强,增加前后输液瓶[1]对下部压强的差,提高依次输液的可靠性,尤其适合在多个输液通道时将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管[2]逐步部分到全部排空。此时为了使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中进入可视滴管[4]中的空气尽快排出而保证输液安全性,可在可视滴管[4]或上部输液管上增加透气防水阀[6],如图5所示;透气防水阀[6]的下端、腰部或管壁安装能让空气自由排出而阻止药液流出的止液阀或透气防水膜[8],透气防水阀[6]的上端安装能让空气自由进出的空气过滤膜[7](空气过滤膜[7]可视具体情况省去),如图3所示。也可在视滴管[4]的中部侧壁上直接安装透气防水膜[8],当可视滴管[4]中的液面低于透气防水膜[8]时,空气自动从透气防水膜[8]排出,当可视滴管[4]中的液面达到透气防水膜[8]的高度时,透气防水膜[8]阻止药液排出。透气防水阀[6]也可用图7、图23、图24、图25等所示的单向浮力阀[9]或图17所示的组合排气止回阀[48]改装代替,浮力阀[9]的下端与可视滴管[4]连通,上端输液管[2]改成排气管并安装能让空气自由进出的空气过滤膜且在阀体中凸出适当长度,中部阀体中安装浮阀[10]能与原输液管[2]即排气管的端口密封,当可视滴管[4]中的液面低于预定高度时,浮阀[10]下降,空气能自动从排气管排出,当可视滴管[4]中的液面达到预定高度时,浮阀[10]紧贴排气管的端口而密封阻止流体排出,排气管的端口以小而薄为宜,以提高浮阀[10]在浮力最大时对端口的压强而提高密封性能;当浮力阀[9]伸入液面较深时,可在阀体上部开孔,使浮力阀[9]与可视滴管[4]内的气体能自由流动,使浮力阀[9]与可视滴管[4]内的液面能保持平衡,保证可视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平稳。透气防水阀[6]也可用图20、图21、图22、图28双向浮力阀[9]改装代替。
结合图2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阻止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或输液管[2]中的药液进入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或输液管[2]中,或阻止在换瓶时药液从输液管[2]中溢出及输液准备过程中药液从其它输液管[2]中溢出,可在各分支输液管[2]中安装上部开口[61]严密粘连或紧贴在输液管[2]中并与输液管[2]连通、下部管壁呈扁平状并紧贴在一起能将管路封闭阻止流体回流的单向阀[31],当本输液管[2]中的压强大于其它输液管[2]中的压强时,单向阀[31]下部的管壁张开使管路连通,药液能正常向下流动而输液;当本输液管[2]中的压强小于其它输液管[2]中的压强时,单向阀[31]下部的扁平状管壁紧贴在一起使管路封闭,阻止其它管路中的药液向本管流动,发挥单向阀的作用。单向阀[31]也可用其它合适的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只能使流体单向向下流动的流体单向控制阀代替。当输液通道在3个或3个以上时,宜将各分支输液管[2]上的流体单向控制阀依输液秩序从高到低安装在各分支输液管[2]上或悬挂在输液支架上。也可用开关或夹子将相应的输液管[2]关闭阻止药液倒流。
实施例2:结合图6、图7,它是在实施例1等的基础上,在可视滴管[4]上部的输液管[2]上增加图7所示的上方输液管向内凸出且内部有浮阀[10]的单向浮力阀[9](,当浮阀[10]与浮力阀[9]的上壁密封较好时上方输液管可不向内凸出),浮力阀[9]的有效容积以大于上部输液管[2]的容积为宜,以防在换瓶过程中浮力阀[9]上部输液管[2]中的空气进入浮力阀[9]下部输液管中而保证输液安全。输液时,先将一输液管[2]插入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将该输液管[2]中的空气排尽,并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的浮力阀[9]竖直向上,在排空过程中,当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药液到达输液管[2]的分支处时将开始向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与浮力阀[9]中流动,并使其浮阀[10]不断向上浮动直到与上方凸出阀体的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上壁紧密接触而使该输液管[2]密封,使阀体[9]中的流体不能继续向上排出而停止排空进程,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浮力阀[9]以上的输液管全部为排空状态即没有药液(,排空高度以大于秩序在前的输液瓶中药液高度为宜,即将浮力阀[9]以上的输液管长度大于输液瓶[1]的高度)。当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插入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时,因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为排空状态,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药液对下方输液管[2]的压强小于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药液对下方输液管[2]的压强,加上浮力阀[9]已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封堵,因此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未输完时,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因压强差不能进入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而处于等待输液中。当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药液输完且输液管[2]中的液面下降到一定位置(一般在低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上浮力阀[9]中的药液高度至各输液管[2]合并处以上)时,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上浮力阀[9]中的药液开始向下流动而降低该浮力阀[9]中的液面高度,浮阀[10]也随着下降而打开输液通道,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在自身压强的作用下进入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中继续输液而完成自动换瓶工作;由于浮力阀[9]上部输液管[2]中的空气进入浮力阀[9]中,又浮力阀[9]的有效容积大于上部输液管[2]的容积,因此浮力阀[9]中的浮阀[10]在输液过程中处于浮力阀[9]中的上下管口之间使浮力阀[9]一直处于开通状态;此时由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对下方的压强已大于原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2]中的压强,加上原输液秩序在前的浮力阀[9]以上输液管[2]已排空,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中的药液开始向原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2]中流动而向上排出空气,并使原输液秩序在前的浮阀[10]不断上浮直到与上方凸出阀体的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上壁紧密接触而将该输液管[2]的通道关闭,停止排空进程,使原输液秩序在前浮力阀[9]以上的输液管[2]全部为排空状态,并进入下一轮自动换瓶准备状态,因此可进行多个轮回的自动换瓶工作而无须等待在前一输液瓶[1]中的药液输完时由人工进行换瓶工作,同时它对各输液瓶[1]的悬挂高度没有严格的要求,换瓶时无需调整各输液瓶[1]的悬挂高度,可使各输液瓶[1]悬挂在同一高度,大大降低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和对输液瓶悬挂支架的要求。
为了提高浮力阀[9]的密封性能,浮阀[10]与浮力阀[9]的外形均以相似的圆柱形且高度比直径大为宜,使浮阀[10]在上下浮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浮阀[10]可用空心筒与橡胶或塑料薄膜密封制成,也可用轻质泡沫材料或两端密封的空心筒作主体,在上表面用橡胶或塑料薄膜包裹海棉等弹性材质制成,使浮阀[10]的上表面柔软而有弹性,使浮阀[10]能较好的密封上方凸出的输液管口径或浮力阀[9]的上壁;浮阀[10]的四周宜加工数量和尺寸适宜、摩擦阻力小的触角或疏齿状支点,以降低浮阀[10]与浮力阀[9]阀壁的接触面积而减小浮阀[10]与阀壁的摩擦力,提高浮力阀[9]的灵敏度和方向稳定性;也可将浮阀[10]用橡胶或塑料薄膜密封包裹球形海棉或球形弹性轻质物体制成;同时浮阀[10]的体积以大于或接近浮力阀[9]上方液面高度与输液管[2]内径的积与浮阀自身质量的和为宜,使浮阀[10]只在浮力的作用下就能密封输液通道,确保自动换瓶秩序依次可靠。浮力阀[9]也可用其它合适的阀体代替。
结合图9,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也可在可视滴管[4]上部用3根或3根以上的带浮力阀[9]的输液管[2]连接,并依输液秩序将输液秩序在后的浮力阀[9]的安装或悬挂高度低于输液秩序在前的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等)的安装或悬挂高度(,输液秩序第一的浮力阀[9]的安装或悬挂高度可自由选择),当其中一输液通道的药液输完或该输液通道的浮力阀[9]中液面下降到一定位置时,其输液秩序在前的各输液管[2]中的液面均开始下降,直到秩序紧接在后输液管[2]的浮力阀[9]中的液面高度下降而打开该输液通道,使输液秩序紧接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在自身压强的作用下进入输液管[2]中完成自动换瓶工作,此时由于输液秩序在前的各浮力阀[9]及以上输液管[2]已排空,输液秩序紧接在后的药液对下方的压强已大于输液秩序在前的各输液管[2]中的压强,输液秩序紧接在后的药液开始向输液秩序在前的各输液管[2]中流动并排空,直到输液秩序在前的各浮阀[10]将输液通道关闭,使输液秩序在前的各输液管[2]浮力阀[9]以上的输液管全部为排空状态,当最后输液瓶[1]进入输液状态时又可进入下一轮连续依次输液状态,大大降低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液通道在3个或3个以上时,为了减小因浮力阀[9]的密封性能差异而至浮力阀[9]内药液填充量不同导致浮阀[10]所受浮力不等,而使输液秩序发生混乱,可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上浮力阀[9]中浮阀[10]的体积加工的比输液秩序在前的大,使输液秩序在后的浮阀[10]所受的浮力比输液秩序在前的大,打开输液通道的时间更晚,使换瓶秩序更加稳定和可靠。
结合图11,在本实施例中,当输液通道在3个或3个以上时,也可将2个或2个以上的浮力阀[9]加工成密封高度不等但中下部或底部通过通道[12]相互之间部分或全部连通的连体浮力阀[9],连体浮力阀[9]的底部既可以加工成图11所示的阶梯状,也可加工成平底或斜坡状;但各浮阀[10]与上部凸出的输液管的触点必需高低不一且高度差距越大越好,使只有输液秩序在前浮力阀[9]全部打开且无药液继续输液后,秩序在后的浮力阀[9]才能打开继续输液,确保输液秩序稳定可靠。各浮力阀[9]的下部也可各自接出输液管以减小药液流动对秩序在后的浮阀[10]的影响而扰乱输液秩序。同样,当输液通道在3个或3个以上时,当也可用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等)与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流体控制阀搭配使用,由于安装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流体控制阀的支管排空长度更大,换瓶时机更靠后,因此能方便的实现三瓶自动依次换瓶,使自动换瓶输液器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和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当浮力阀[9]在关闭时阀中药液的存储量大于上部排空输液管[2]的容积时,可将透气防水阀[6]省去而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图20、图21、图22、图3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浮力阀[9]的稳定性能,可在浮力阀[9]上下输液管中安装如图31所示的带能让药液自由通过的筛孔[46]、固定连接杆[44]、中心定位孔[45]的定位架[35],在浮阀[10]上安装一定位杆[33]并穿过上下中心定位孔[45],如图20所示,使浮阀[10]能准确的与浮力阀[9]的上下底面或输液管接触而密封,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可在浮阀[10]的上下端面增加橡皮、硅胶等密封性能较好的密封垫[34],或直接用橡皮、硅胶等密封性能较好的材料加工浮阀[10];为了降低浮阀[10]上下密封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时的压强,可将浮阀[10]的上下端面加工成球形或锥形端面[36],如图21所示;同样也可在浮阀[10]的两端加工或安装疏齿状支杆或支点[37]代替定位架[35]、定位杆[33],如图22所示,提高浮阀[10]上下浮动的方向稳定性。
结合图23、图24、图25,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浮力阀[9]上部的输液管[2]末端安装带定位架[35]、定位杆[33]、密封垫[34]的单向阀[47],密封垫[34]的下部宜加工成疏齿[38]或不能与阀底完全密封的面以利药液能顺利从单向阀[47]中流动,在浮力阀[9]的阀腔中安装一球形或合适形状的浮阀[10],如图23所示,将浮力阀[9]的浮阀[10]与密封阀分开。在输液过程中,浮阀[10]在浮力的作用下处在定位杆[33]与浮力阀[9]的底端之间而使阀门打开正常输液,换瓶后,秩序在后的输液管中的药液不断流入本浮力阀[9]中,浮阀[10]不断上浮,直到将单向阀[47]的密封垫[34]顶至最高位置将阀门封闭阻止药液继续流入,完成自动换瓶工作。为了使单向[47]的结构简单,可将单向阀[47]的末端一定长度向中心缩小加工长定位孔[51],以稳定定位杆[33]上下移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能,并在变径处加工筛孔[30]方便流体流动,而省去定位架[35],如图24所示。为了降低密封垫[34]密封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时的压强,可将密封垫[34]加工成球形或锥形端面[36],如图25所示。
结合图26、图27、图30、图34,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图30所示密封性能好、灵敏度高、四周带悬挂孔[40]的浮阀[39]经末端带钩的挂钩[41]悬挂在浮力阀[9]上部的输液管[2]末端,如图26所示,使浮力阀[9]的结构更简单。末端带钩的挂钩[41]也可以用末端向内折的挂套[42]代替,此时浮阀[39]的下部宜加工成疏齿[38]或不能与阀底完全密封的面或将挂套[42]向内折的末端加工成疏齿状,以利药液能顺利从浮阀[39]下流动,如图27所示。同样也可在浮阀[39]与凸入浮力阀[9]的输液管[2]的一侧安装可折叠的连接件[55],当浮力阀[9]药液下降后,浮阀[39]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可折叠的连接件[55]的运动轨迹下垂,打开输液通道正常输液;换瓶时当浮力阀[9]药液上升后,浮阀[39]在浮力的作用下沿可折叠的连接件[55]的运动轨迹上浮,直至封闭浮力阀[9]上部的输液通道完成换瓶工作,如图34所示。
结合图28,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将浮力阀[9]中的浮阀[10]加工成无接缝的球形浮阀[10],在浮力阀[9]与上下输液管连接处安装能与球形浮阀[10]吻合密封的环形、锥形或球形接口[43],使球形浮阀[10]在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能与上下环形、锥形或球形接口[43]吻合而自行封闭上下管口,提高浮力阀[9]的性能。也可直接将浮力阀[9]的上下底面加工成与球形浮阀[10]吻合密封的环形、锥形或球形而省去锥形或球形接口[43]。无接缝的球形浮阀[10]也可加工成有接缝的球形浮阀[10],此时需在接缝处加工能稳定球形浮阀[10]浮动方向的轻质翼膜、翼片等,或将球形浮阀[10]的一半加工的比另一半重,使球形浮阀[10]的环形接口始终处在上下半球中间的平面而不能与上下环形、锥形或球形接口[43]接触,而不影响密封性能。
结合图32,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浮力阀[9]中的浮阀[10]上加工球形万向节[53],在密封垫[34]上加工球面万向节[52],并将球形万向节[53]与球面万向节[52]接合在一起并保留适当间隙,使密封垫[34]能轻松实现自由转动,确保密封垫[34]在浮动过程中能与浮力阀[9]的端部或伸入浮力阀[9]中的输液管[2]端口完全密封,提高浮力阀[9]的稳定性能。球形万向节也可用两组相互垂直连接的转轴代替。同样也可在浮阀[10]的两端加工或安装疏齿状支杆或支点[37],提高浮阀[10]上下浮动的方向稳定性。
结合图33,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浮力阀[9]中的浮阀[10]上密封垫[34]的中间部分安装或加工锥形导向锥[54](,当导向锥[54]的角度较小即较尖时,导向锥[54容易卡在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导向锥[54]底部直径以小于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直径为宜,以便导向锥[54]在浮动过程中能轻松从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滑脱,由导向锥[54]四周的密封垫[34]完成密封工作;当导向锥[54]的角度较大即较秃时,导向锥[54]难以卡在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导向锥[54]底部直径可以大于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直径,以便直接用导向锥[54]代替密封垫[34]),并控制好阀体与浮阀[10]的间隙,使导向锥[54]的尖端始终对准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在浮动过程中,由导向锥[54]的尖部先伸入浮力阀[9]端部或输液管[2]的端口完成对浮阀[10]的导向工作,确保密封垫[34]或导向锥[54]能与浮力阀[9]端部或输液管[2]的端口准确对接而完全密封,提高浮力阀[9]的稳定性能。同样也可在浮阀[10]的两端加工或安装疏齿状支杆或支点[37],提高浮阀[10]上下浮动的方向稳定性。
结合图17、图18,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浮力阀[9]加工成图17所示的组合排气止回阀[48](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有效容积以大于上部输液管[2]的容积为宜),在伸入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的输液管[2]上直接连接外壁带透气防水膜的直通接头或在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的输液管[2]上加工筛孔并安装透气防水膜[29](,也可将透气防水膜[29]安装在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侧壁中上部或顶部);在透气防水膜[29]下方输液管[2]中安装上部开口[61]严密粘连或紧贴在输液管[2]中并与输液管[2]连通、下部呈扁平状管壁紧贴在一起能将管路封闭阻止流体回流的单向阀[31],如图17所示;也可将单向阀[31]的开口[61]紧套在透气防水膜[29]下方的输液管[2]上,如图18所示。当本输液管[2]中的压强大于其它输液管[2]中的压强时,单向阀[31]下部的扁平管壁张开使管路连通,药液能正常向下流动而输液;当本输液管[2]中的压强小于其它输液管[2]中的压强或本输液管[2]输完液进入自动换瓶过程且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液面低于透气防水膜[29]时,在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管[2]中较大压强下,单向阀[31]下部的扁平状管壁紧贴在一起使管路封闭,阻止流体经本单向阀回流,同时透气防水膜[29]会允许其下部的阀中气体经透气防水膜[29]进入上部的输液管或直接从阀壁排出,使其它压强较高的管路药液能流入本组合排气止回阀[48],直到阀中的液面高度达到透气防水膜[29]的最高位置后阻断阀中气体经透气防水膜[29]排出的通道,阻止压强较高的管路药液继续液进入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使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储存的药液量始终大于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上部输液管[2]的容积,发挥组合排气止回阀的作用,使自动换瓶进程中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的空气不能进入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下部的输液管中,提高输液的安全性能。单向阀[31]也可用其它合适的单向阀、止回阀、止回瓣等代替。为了使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结构更简单,可直接用透气防水膜加工上部开口、下部呈扁平状管壁紧贴在一起能将管路封闭阻止流体回流的单向阀[31],使单向阀[31]既有阻止药液回流的功能,又有透气防水的功能,使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膜结合在一起,而省去防水透气阀或膜。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透气防水膜[29]安装在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中部侧壁上,而将各分支输液管[2]的末端伸入组合排气止回阀[48]顶部,并在各分支输液管[2]的末端连接单向阀[31]、止回阀、止回瓣等,使单向阀[31]、止回阀、止回瓣等与透气防水膜[29]相隔一定距离,使组合排气止回阀[48]可起到可视滴管[4]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可单独加工能让液体流动而将空气自动排出的透气防水阀,即侧壁带透气防水膜的直通接头或上部带透气防水膜上下贯通的连接器,并安装在可视滴管[4]与各分支管的单向阀、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之间,使各分支输液管中的空气能迅速排出,保证输液的安全性,降低或取消对单向阀、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排气要求,并可取消原可视滴管[4]上的透气防水阀[6],使整个输液器的生产更简单,便于标准化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液瓶[1]数量较少只需一个轮回就能完成输液时,可将输液秩序排在第一的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省去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当各浮力阀[9]的长度足够大,浮阀[10]的上下浮动范围较大能起到可视滴管[4]同样的可视效果时,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单向阀[31]的下端与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底部距离较大能起到可视滴管[4]同样的可视效果时,可将原有的可视滴管[4]省去而节约生产成本,此时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以上的输液管的容积应小于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中的有效容积。
实施例3:结合图13、图12、图15,它是在实施例1、例2的基础上,将可视滴管[4]以上所有的输液管[2]直接与可视滴管[4]接通,为了阻止在换瓶过程中输液秩序在前的药液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和可视滴管[4]中的空气排出影响可视效果,可在各输液管[2](不同的高度)上安装只能使流体向下单向流动而阻止流体倒流的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21];并将插入输液瓶[1]的输液管[2]针头进液管开口直接向上改成先向上后再折回向下的∩型进液管,并在针口处安装浮力控制阀[13],如图12所示;浮力控制阀[13]的结构由固定在针头上的支点[16]、活动安装在支点[16]上且有柔软而有弹性的能密封针口的密封杠杆[17]、浮头[15]组成,如图15所示。输液时,由于输液管[2]上安装有单向阀[21],当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2]插入输液瓶[1]中后,虽然浮头[15]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密封杠杆[17]的密封端向下转动而打开输液通道,但由于针头∩型输液通道向下折回后开口已向下,输液瓶[1]中的药液需先克服表面张力再向上压入针头进液管,常压下药液较难进入输液管[2]中,只有秩序在前的输液管道产生负压或加大本输液瓶内压力才能将药液将药液吸入或压入输液管[2]中,并打开该输液管[2]上的单向阀[21];换瓶后,输液秩序在后的药液进入可视滴管[4]并产生一定压强,原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2]上的单向阀[21]在可视滴管[4]中压强的作用下关闭,阻止空气从原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2]中排出,保证可视滴管[4]的可视效果;如浮力控制阀[13]在空置及向上竖直摆放时密封性能较好能阻止该输液管[2]中的空气被输液秩序在前的药液排出时,可将各输液管[2]上的单向阀[21]省去。当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2]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中药液未输完插入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瓶[1]中时,虽然浮头[15]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密封杠杆[17]的密封端向下转动而打开输液通道,但由于针头∩型输液通道开口向下,输液瓶[1]中的药液常压下较难克服表面张力进入输液管[2]中,加上输液管[2]中已充满常压空气,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对可视滴管[4]的压力明显小于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对可视滴管[4]的压力而不能打开已关闭的单向阀[21],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不能进入输液管[2]中;当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输完时,浮头[15]因重力的作用下沉将密封杠杆[17]的密封端向上转动而密封输液通道,使输液通道产生负压并不断加大,直到将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中的药液吸入输液管[2]中继续输液,完成自动换瓶工作,并进入下一轮自动换瓶工作准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针头开口向下的∩型输液通道再向上折回使开口仍然向上,而使浮力控制阀[13]的浮头[15]可在浮力的作用下直接开启或密封输液通道,无需通过密封杠杆[17]来控制,或在针头或输液管上安装在输液瓶[1]中药液输完时能自动将输液通道或进液口密封的浮力阀等合适的流体控制阀,使针头密封阀结构更简单。
结合图16,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输液管[2]的针头开口处的浮力控制阀[13]改成图16所示的浮力阀[19],并将控制位置也由输液管[2]的∩型进液管开口下方移到针头进液管向上部分的最高位置处。它是将输液管[2]针头通道向上的部分与浮力阀[19]阀腔的底部连通并凸入阀体[19]内部,将输液管[2]针头通道向下的部分与浮力阀[19]的阀腔中上部连通;在浮力阀[19]阀腔的上部开孔用来安装浮头[15],并将开孔加工成向阀腔内凸出为宜以提高密封性能(,当密封阀[18]与阀体[19]的上下底部密封较好时输液管可不向内凸出);浮头[15]经阀腔上部的开孔与阀体中的密封阀[18]活动连接,密封阀[18]既可加工成平板状也可加工成倒置的圆锥状或其它合适的形状。在输液过程中,当针头插入输液瓶[1]并倒置后,浮头[15]向上浮动拉动密封阀[18]与阀腔上方开孔密封而打开输液通道准备输液,当所有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输完后,在管道负压的作用下,该输液瓶[1]中的药液被吸入输液管[2]而继续输液;当该输液瓶[1]中药液输完后,浮头[15]下沉并推动密封阀[18]将阀腔底部的开口密封,使输液管道产生负压而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进入输液状态继续输液而完成自动换瓶工作,直到所有输液瓶中药液输完。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输液管[2]的针头只加工开口向下的输液通道使针头的结构更简单而易于加工,而在各输液管[2]上安装图8所示的浮力阀代替针头上图15或图16所示的浮力控制阀[13]或浮力阀,使输液瓶[1]中药液输完时能产生负压而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自动进入输液状态完成自动换瓶。
结合图14,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3个输液通道连接在一起进行秩序自动换瓶输液,但需将秩序在后的第二和第三输液通道之间增加(以带透气防水阀[6]为宜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4],将原来的第二输液管[2]伸入增加的可视滴管[4]内并将开口加工成向下的弯管[20],第二与第三输液管[2]的连接方法与原来第一与第二输液管[2]的连接方法一样同时伸入增加的可视滴管[4]。输液时,仍将原来的第二输液通道排空,将增加的可视滴管[4]以上的第二输液管[2]充入适量或充满药液,而将增加的可视滴管[4]内充入适量药液,将第三输液管[2]仍排空。在第一输液管道药液未输完时,增加的可视滴管[4]内的药液因表面张力不能进入第二输液通道;当第一输液管道药液输完后产生负压将增加的可视滴管[4]内的药液吸入继续输液并降低增加的可视滴管[4]内的压强,此时第二输液瓶[1]上的输液管[2]中已充入药液,输液响应速度比第三输液瓶[1]上排空的输液管[2]快而先自动换瓶进入输液状态继续输液,并将第三输液通道继续封闭;当第二输液瓶[1]中的药液输完后又产生负压,将第三输液瓶[1]中的药液吸入输液管[2]自动换瓶继续输液,完成自动秩序换瓶输液工作。此时输液秩序在后的增加的可视滴管[4]以上的第二输液管[2]以越短越好,以减小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与输液管[2]中的药液过高压强过大而将增加的可视滴管[4]内的药液压入原来的第二输液通道中影响输液秩序。同样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将3个以上的输液通道依次连接在一起进行秩序自动换瓶输液,只是每增加一输液通道就需增加一内部有开口向下的输液弯管[20]的可视滴管或合适的容器[4]。
实施例4:结合图8、图4,它是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的药液输完输液管[2]中液面下降过程中,为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能尽快进入输液状态,可将图7所示的浮力阀[9]下方输液管向阀体内部凸出,或将浮阀[10]上下表面加工成能与输液管口径或阀体上下表面吻合且能完全密封的锥形、平面或其它合适的形状使输液管可以不向阀体内凸出;同时浮阀[10]的下表面也以柔软有弹性为宜,使浮阀[10]能更好的密封下方输液管口径,将浮力阀[9]加工成能双向控制流体流动的流体双向浮力控制阀,如图8所示。当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1]的药液输完浮力阀[9]中的液面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浮阀[10]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下方输液管密封阻止药液继续向下流动而使下面的管道产生负压,在管道负压的作用下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1]中的药液就能迅速流入输液管[2]而进入输液状态,提高换瓶的效率和可靠性。此时需浮阀[10]与上下凸出的输液管的空间(即浮阀[10]上下浮动的距离)足够大,以免浮阀[10]在正常输液下沉过程中容易封堵下方凸出的输液管而影响输液进程。此时透气防水阀[6]上方的空气过滤膜[7]可更换成上部盛水的防水阀[11],只许透气防水阀[6]中的气体从防水阀[11]排出,而阻止空气从防水阀[11]进入透气防水阀[6]中,使换瓶时管道中的负压保持稳定而提高换瓶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防水阀[11]也可用能阻止流体回流的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只能使流体单向流动的阀体代替;此时透气防水阀[6]也可用图8所示双向浮力阀代替。当在各分支输液器上或并联处以下安装有直通防水透气阀或防水透气膜时,也应在直通防水透气阀或防水透气膜外安装能阻止空气进入的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使管道负压稳定,保证换瓶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样也可将下部各自接出输液管的连体浮力阀[9]下方输液管均向阀体内部凸出而加工成连体流体双向浮力控制阀。流体双向浮力控制阀也可用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瓣等)与在输液瓶[1]中药液输完时能自动将输液通道或进液口密封的浮力阀等流体控制阀组成的组合阀代替。
结合图19,在本实施例中,在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下端安装轻质止液阀[49],在轻质止液阀[49]上适当位置安装在轻质止液阀[49]浮起时能让药液自由流动的定位板[32],如图19所示。在输液或等待输液时,轻质止液阀[49]浮起,药液能自由流动,当本输液管药液输完时轻质止液阀[49]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与浮力阀[9]底部密封后,使浮力阀[9]下部输液管产生负压,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能快速进入输液状态,提高自动换瓶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同样也可将图34所示的浮阀[39]经可折叠的连接件[55]安装在凸入浮力阀[9]下方输液管[2]的管口,在输液或等待输液时,浮阀[39]在浮力的作用下沿可折叠的连接件[55]的运动轨迹上浮打开输液通道,药液能自由流动;当本输液管药液输完时,浮阀[39]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可折叠的连接件[55]的运动轨迹下沉封闭输液通道,使浮力阀[9]下部输液管产生负压,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能快速进入输液状态。也可用图20、图21、图22、图28、图32、图33等所示的底部带密封垫或底部为锥形或球形能与浮力阀底部贴合密封的双向浮力阀[9]完成自动止液工作,而省去止液阀[49];轻质止液阀[49]也可用安装在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底部的能阻止药液完全流完的止液膜代替。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浮力阀[9]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底部加工成向下凹的球面或锥面,并在浮力阀[9]中安装一与向下凹的球面或锥面能吻合的球形止液浮阀,在输液或等待输液时,球形浮阀浮起,药液能自由流动,当本输液管药液输完时球形浮阀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与阀体底部向下凹的球面或锥面吻合密封后,使下部输液管产生负压,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能快速进入输液状态,提高自动换瓶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实施例5:结合图10,它是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输液瓶数只有两瓶时,可单独加工一组带组合排气止回阀[48](或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浮力阀[9])、瓶盖穿刺器[28]、输液管[2]、空气过滤器[5]的分支输液器,与现有的带三叉连接器的输液器连接,组成仅能自动换瓶一次的输液器,用于输液瓶数只有两瓶的自动换瓶工作,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也可单独加工一组带单向阀、瓶盖穿刺器[28]、输液管[2]、空气过滤器[5]的分支输液器,与现有的带三叉连接器的输液器连接组成一次性的自动换瓶输液器,并使可视滴管中的药液储存量大于分支输液器的容积,同样可安全的完成自动换瓶工作。
实施例6:结合图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32、图33等,它是单独加工阀体中上部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膜、或中上部带具有透气防水功能的单向阀,底部带轻质止液阀[49]、止液膜或阀体底部能与阀中球形止液浮阀吻合密封的组合排气止回阀[48]构成流体双向控制阀,如图19所示;或单独加工上下端面为球形、锥形、平面、弧形的球形或柱形浮阀[10],使浮阀[10]的上下端面均能与阀体上部与底部的球面、锥面、平面、弧面、环形端口密封,或使浮阀[10]能关闭上部单向阀且下部端面能与阀体底部的球面、锥面、平面、弧面、环形端口密封,构成双向浮力阀[9],如图8、图20、图21、图22、图28、图32、图33等所示,将流体双向控制阀或双向浮力阀[9]与现有的输液器连接即可构成自动换瓶输液器,既便于流体双向控制阀或双向浮力阀[9]等配件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又利于扩大流体双向控制阀或双向浮力阀[9]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7:它是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各器件尺寸加大,将输液瓶改成输液罐或储藏罐,将输液管[2]改成大流量的流体管道,将直接拔插的针头换成螺丝口或活套连接,其它控制阀、可视窗等部件也不同程度的加大,使压差式免看护自动换瓶输液器可用于其它需依次添加液体成分的工业领域,以提高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和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当输液罐(或储藏罐)的高度或液面高度不便调整且流体管道不便排空或调整、排空后不能使各输液管道产生足够的压强差时,可依输液秩序先后将各输液罐(或储藏罐)内压强从高到低保持在一定范围或恒定水平,使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在药液未输完时压强始终大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的压强而保持一定的压强差,使药液能正常向低压区流动,当输液秩序在前的药液输完后,罐内压强在自动感应器的控制下或透气防水阀等设备的作用下迅速降低,使秩序在后的罐内药液能在自身压强的作用下进入输液通道而自动继续输液完成自动换罐工作。

Claims (10)

1.一种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将多瓶或多罐液体进行自动换瓶输液,其特征是,将2条以上输液通道中下端并联在一起,并使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或输液瓶或罐中的液体在未输完时始终大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或输液瓶或罐中液体对下部的压强而产生压强差,由压强差自动确定换瓶或罐秩序和换瓶时机,使压强较小的输液通道只有在压强较大的输液通道的液体输完后才能自动进入输液状态,完成自动换瓶或罐输液工作,所述压强差包括:将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瓶或罐中的最低液面不低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中的最高液面而始终产生压强差;或依输液秩序先后将各输液瓶或罐内压强从高到低保持在一定范围或恒定水平,使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的压强在液体未输完时始终大于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的压强而保持一定的压强差;或将输液秩序在后输液管部分或全部排空且排空高度不小于秩序在前的输液瓶中起始液体高度而保持一定的压强差;
或在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中设置有负压启动装置密封输液通道,使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中的液体输完后其输液通道自动产生负压而启动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在秩序在后的可视滴管或以上的输液通道中设置能排出空气但不能排出液体的透气防水阀或透气防水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在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或可视滴管中设置只能使流体单向流动而阻止流体回流即反向流动的单向阀、或流体单向控制阀、或透气防水阀、或浮力阀、或组合排气止回阀、或流体双向控制阀、或双向浮力阀、或开关、或夹子类阀门或开关;或在输液管[2]针头进液管针口处设置浮力控制阀或浮力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设置在输液通道上的浮力阀、或可视滴管、或组合排气止回阀的有效容积大于上部输液通道的容积;或浮阀的体积大于或接近浮力阀上方液面高度与输液管[2]内径的积加浮阀自身质量的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输液秩序在后的浮力阀或只能使液体单向流动而阻止液体回流的阀体以上的输液通道成排空状态且排空高度大于秩序在前的输液瓶或罐中液体高度或深度;将输液秩序在后的浮力阀[9]中浮阀[10]所受的浮力比输液秩序在前的大;或各浮阀[10]与上部凸出的输液管的触点高低不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在浮力阀[9]的浮阀[10]上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在浮阀[10]上设置穿过上下中心定位孔[45]的定位杆[33];或在浮阀[10]的两端横向设置疏齿状支杆或支点[37];或带定位架[35]或定位孔[51]、定位杆[33]的单向阀[47]与浮阀[10]组合;或带悬挂孔[40]的浮阀[39]与输液管[2]末端的挂钩[41]或末端向内折的挂套[42]组合;或浮阀[39]与输液管[2]的一侧间设置的可折叠的连接件[55]组合;或球形浮阀[10]与吻合密封的环形、锥形或球形接口[43]组合;或浮阀[10]与密封垫[34]间设置球面万向节[52]或两组相互垂直连接的转轴连接装置组合;或对准输液管[2]或浮力阀[9]的端口的导向锥[54];或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膜的组合排气止回阀[48];
所述稳定装置还包括所述球形浮阀[10]无接缝、或接缝处设置能稳定球形浮阀[10]浮动方向的轻质翼膜或翼片、或将球形浮阀[10]的一半比另一半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在输液通道中设置有负压启动装置密封输液管,使秩序在前的瓶或罐中的液体输完后其输液通道自动产生负压而启动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所述负压启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输液管针头上的使浮力控制阀[13]、或浮力阀[19]、或底部带密封垫或底部为锥形或球形能与浮力阀底部贴合密封的双向浮力阀、或单向阀与液体输完时能自动将输液通道或进液口密封的浮力流体控制阀的组合阀、或在阀体的下端管口设置轻质止液阀[49]或经可折叠的连接件[55]连接的浮阀[39]、或设置在阀体底部的能阻止液体完全流完的止液膜、或设置在阀体底部的止液浮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将侧壁带透气防水膜的直通接头或上部带透气防水膜上下贯通的能让液体流通而将空气自动排出的透气防水阀安装在各分支管的单向阀、浮力阀[9]、组合排气止回阀[48]或并联处以下,使各分支输液管中的空气流过时能迅速排出,降低或取消对单向阀、浮力阀[9]、防水阀[6]或组合排气止回阀[48]的排气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其特征是加工一组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带浮力阀[9]或带组合排气止回阀[48]、瓶盖穿刺器[28]、输液管[2]、空气过滤器[5]的分支输液器,与现有的带三叉连接器的输液器连接;或加工一组带单向阀、瓶盖穿刺器[28]、输液管[2]、空气过滤器[5]的分支输液器,与现有的可视滴管中的液体储存量大于分支输液器容积的带三叉连接器的输液器连接,组成仅能自动换瓶一次的输液器;或单独加工流体双向控制阀或双向浮力阀与现有的输液器连接;所述流体双向控制阀包括中上部带单向阀与透气防水阀或膜、或带具有透气防水功能的单向阀,底部带轻质止液阀[49]、或止液膜、或阀体底部能与止液浮阀吻合密封的组合排气止回阀;所述双向浮力阀包括浮阀[10]的上下端面均能与阀体[9]上部与底部的端口密封的双向浮力阀、或浮阀[10]能关闭阀体[9]上部单向阀且下部端面能与阀体底部端口密封的双向浮力阀。或在两条以上的输液通道上均设置流体单向阀门或开关,在秩序在后的输液通道进入输液状态时,将原秩序在前输液通道的流体单向阀门或开关启动使原输液秩序在前流体单向阀门或开关以上的输液通道全部为排空状态并进入下一轮自动换瓶准备状态,使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可进行多个轮回的自动换瓶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是将两个分支输液管[2]直接与可视滴管[4]接通,并将各插入输液瓶或罐的输液管直接向上的针头开口改成先向上后再折回向下或一次以上折回的∩型进液管;或将原第二输液通道的上端加工成开口向下的弯管并伸入增加的以带止液排气阀为宜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而将第二与第三输液管与原来第一与第二输液管的连接方法一样同时伸入增加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内,并使与增加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连接的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管部分或全部注入液体,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管成排空状态,并可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第三与第四输液管或以此类推连接更多的输液管;使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增加的可视滴管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的液体在常压下难以克服表面张力压入向上的进液管或输液管而进入输液管中,只有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的液体输完并产生负压的条件下才能被吸入输液管中,或在输液秩序在前的输液通道的液体输完对下部压强减小后在输液秩序在后的输液瓶或罐[1]自身较大压强的作用下压入输液管,完成自动换瓶输液工作。
CN201410805338.4A 2014-01-08 2014-12-22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Active CN104548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5338.4A CN104548243B (zh) 2014-01-08 2014-12-22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01582 2014-01-08
CN201420010158 2014-01-08
CN201410805338.4A CN104548243B (zh) 2014-01-08 2014-12-22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8243A CN104548243A (zh) 2015-04-29
CN104548243B true CN104548243B (zh) 2023-07-21

Family

ID=5306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5338.4A Active CN104548243B (zh) 2014-01-08 2014-12-22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48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3365B (zh) * 2018-03-19 2019-07-30 重庆良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器械
CN117180549B (zh) * 2023-11-07 2024-01-19 上海舍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无电力驱动的自动换液输液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26655A1 (de) * 1998-06-16 1999-12-23 Ruediger Dworschak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des Leerlaufens von Infusionsflaschen
CN2478597Y (zh) * 2001-05-31 2002-02-27 罗显泉 自动接瓶输液器
CN102895714A (zh) * 2012-07-14 2013-01-30 钱和革 双路无间断输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2583Y (zh) * 1998-08-05 2001-01-03 张九弘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及与其配合使用的吊架
CN2431885Y (zh) * 2000-02-26 2001-05-30 付燕青 大输液联通装置
CN201088746Y (zh) * 2007-10-30 2008-07-23 余江 自动换药输液器
CN202168979U (zh) * 2011-07-28 2012-03-21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一种连续输液装置
JP5419106B2 (ja) * 2011-10-20 2014-02-19 株式会社大塚製薬工場 薬液セット
CN203208448U (zh) * 2013-05-08 2013-09-25 唐敏峰 多功能静脉输液器
CN204890776U (zh) * 2014-12-22 2015-12-23 龙宏元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26655A1 (de) * 1998-06-16 1999-12-23 Ruediger Dworschak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des Leerlaufens von Infusionsflaschen
CN2478597Y (zh) * 2001-05-31 2002-02-27 罗显泉 自动接瓶输液器
CN102895714A (zh) * 2012-07-14 2013-01-30 钱和革 双路无间断输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8243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693801A (en) Safety cutoff valve for liquid administering apparatus
US2784733A (en) Check valve for parenteral solutions
CN103705998A (zh) 压差式免看护自动换瓶输液器与监护系统
CN202168987U (zh) 一次性使用自排气自止液输液器
CN106456873A (zh) 被动重启式y型接头
CN104548243B (zh)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CN201949452U (zh) 药液自闭阀
CN104117109B (zh) 一种基于浮力原理的自动换瓶输液器
CN204890776U (zh) 压差式自动换瓶输液器
CN204121505U (zh) 一种基于浮力原理的换瓶输液器装置
RU2011148082A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нутривенного введ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средств с механизмом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остановки в капельной камере
CN202179740U (zh) 一次性使用自排气输液器
CN202179756U (zh) 带有悬胆浮沉安全阀滴壶的输液装置
CN106860949B (zh) 自动止液输液器
CN202426960U (zh) 防回血自动止液输液器
CN203842130U (zh) 一种自动止液滴斗和输液顺畅的输液器
CN103272313B (zh)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4121504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换瓶输液器装置
CN206183739U (zh) 一种防滴空精密控速型输液器
CN103990199B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换瓶输液器
CN206081191U (zh) 自动换袋输液器
CN204951842U (zh) 用于输液器上的滴斗
CN203971028U (zh) 一种可拆卸的自动换瓶输液器装置
CN203196058U (zh) 一次性自闭式安全输液器
CN204864329U (zh) 自动排气止液防回血滴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8

Address after: 418000 Liyuan Road Community, Chengzhong Street, Hecheng District, Huaihu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IHUA WO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8000 Liyuan Road Community, Chengzhong Street, Hecheng District, Huaihu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ong Hongy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