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9923A -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9923A
CN104539923A CN201410728133.0A CN201410728133A CN104539923A CN 104539923 A CN104539923 A CN 104539923A CN 201410728133 A CN201410728133 A CN 201410728133A CN 104539923 A CN104539923 A CN 104539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th
field
eyes
distance
holographic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8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美鸿
高炜
徐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gic e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star Displayte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star Displaytech Co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star Displaytech Co
Priority to CN201410728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9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9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9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lo 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包括: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所述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上述方案,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下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3D显示技术,通过对3D显示装置的前置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从而使人们通过显示屏幕也能欣赏到和现实当中一样的立体图像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基于人眼跟踪算法的3D显示装置,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通常需要规定好观看者和显示设备之间的角度和观看距离。当观看者的位置偏离最佳观看范围时,影响用户3D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能够实现不同距离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所述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
其中,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节3D景深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3D景深。
其中,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属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不调整3D景深。
其中,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3D景深。
其中,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的步骤具体为:将3D景深调整为所述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以及调节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
其中,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比较单元以及调节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3D景深。
其中,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属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不调整3D景深。
其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3D景深。
其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将3D景深调整为所述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能够实现不同距离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即使用户在距离显示屏很远的位置也能具有较好的3D体验,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参阅图1,图1是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执行主体为全息显示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
全息显示装置通过前置摄像头拍摄图片,结合人脸识别数据库从拍摄到的图片中提取人脸图像,以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并从检测到的人脸图像中获取用户的双眼坐标。
S102:根据所述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
全息显示装置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其中,当用户距离全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距离不同时,前置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的尺寸不同,根据人脸图像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也不同。
S103: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
全息显示装置根据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其中,双眼间的距离越小对应的3D景深越小。
调整3D景深的方法可以是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获取双眼间的距离对应的3D景深,从而将当前的3D景深调整为获取的3D景深。双眼间的距离与3D景深可以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从多个预设的3D景深中选择一个与当前双眼间的距离匹配的3D景深进行调整。
调整3D景深的方法也可以是:当双眼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或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固定值、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其中,该预设阈值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用户双眼间的距离。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不调整3D景深。
调整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在计算得到双眼间的距离之后,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获取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计算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计算得到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之后,根据夹角以及3D交织算法,获取3D景深参数进而实时调整3D景深。其中,计算夹角的公式为:
θ = 2 arctan L 2 Z
其中,L为双眼间的距离,Z为双眼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全息显示装置获取人脸图像失败或获取双眼坐标失败时,判断为前置摄像头被损坏或者被物体遮住。由于全息显示装置无法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或者无法从所拍摄的图片中分辨人脸图像,也就不能根据人脸图像获取双眼间的距离,此时,全息显示装置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或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该固定值、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时,也能正常观看全息显示的图像,以防止由于全息显示装置不能捕捉到人眼位置而不能调整3D景深的情况。可选地,当全息显示装置判断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调整3D景深的同时,还可以显示用于标识获取人脸图像失败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便于检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全息显示装置是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检测背光亮度或者人脸图像的亮度,根据获取到的亮度调整3D景深,以使用户在不同的背光环境下看到显示效果较好的全息显示的图像。
其中,获取到的亮度可以是所拍摄的图像中某一部分的亮度,也可以是图像的平均亮度。亮度可以用RGB各分量值来标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标识。调整3D景深的方法与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的方法类似,此处不赘述。
上述方案,全息显示装置通过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即使在距离显示屏很远的位置也能观看3D画面,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参阅图2,图2是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执行主体为全息显示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03~S204,步骤S201~S202与上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S102相同,步骤S201~S202请参阅上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S1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S203:将所述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全息显示装置在计算得到双眼间的距离之后,将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其中,预设阈值范围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用户双眼间的距离。
S204:根据比较结果调整3D景深,其中,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或大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调整3D景深;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属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不调整3D景深。
全息显示装置根据比较结果调整3D景深。例如,当全息显示装置比较的结果为双眼间的距离属于预设阈值范围时,判断为用户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不调整3D景深。
当全息显示装置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判断为用户不在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减小3D景深,以使用户看到显示效果较好的全息显示的图像。
其中,减小3D景深的方法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比如,将3D景深调整为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但不限于此,该固定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预设景深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的3D景深。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不作任何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不属于预设阈值范围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预设景深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的3D景深。其中,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增大预定幅度,当然也可以不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为双眼间的距离设置多个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不同的3D景深。当判断计算得到双眼间的距离所属的区间后,将当前的3D景深减小到与该区间对应的3D景深。设置的区间以及每个区间对应的3D景深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整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在计算得到双眼间的距离之后,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获取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计算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计算得到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之后,根据夹角以及3D交织算法,获取3D景深参数进而实时调整3D景深。其中,计算夹角的公式为:
θ = 2 arctan L 2 Z
其中,L为双眼间的距离,Z为双眼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全息显示装置获取人脸图像失败或获取双眼坐标失败时,判断为前置摄像头被损坏或者被物体遮住。由于全息显示装置无法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或者无法从所拍摄的图片中分辨人脸图像,也就不能根据人脸图像获取双眼间的距离,此时,全息显示装置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或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该固定值、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时,也能正常观看全息显示的图像,以防止由于全息显示装置不能捕捉到人眼位置而不能调整3D景深的情况。可选地,当全息显示装置判断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调整3D景深的同时,还可以显示用于标识获取人脸图像失败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便于检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全息显示装置是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检测背光亮度或者人脸图像的亮度,根据获取到的亮度调整3D景深,以使用户在不同的背光环境下看到显示效果较好的全息显示的图像。
其中,获取到的亮度可以是所拍摄的图像中某一部分的亮度,也可以是图像的平均亮度。亮度可以用RGB各分量值来标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标识。调整3D景深的方法与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的方法类似。
减小3D景深的方法可以是当获取到的亮度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比如,将3D景深调整为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预设阈值范围以及固定值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不作任何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也可以是:当获取到的亮度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其中,当亮度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增大预定幅度,当然也可以不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为亮度设置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不同的3D景深,当判断获取到的亮度所属的区间后,将当前的3D景深减小到与该区间对应的3D景深。设置的区间以及每个区间对应的3D景深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上述方案,全息显示装置通过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将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3D景深,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即使在距离显示屏很远的位置也能观看3D画面,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下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即使在用户远离显示屏幕,或者摄像头故障、被物体遮住,以及背光较暗甚至黑暗的背光环境中,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全息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0、计算模块320以及调节模块330。
获取模块310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比如,获取模块310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结合人脸识别数据库从拍摄到的图片中提取人脸图像,以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并从检测到的人脸图像中获取用户的双眼坐标。获取模块310将获取到的双眼坐标发送给计算模块320。
计算模块320用于接收获取模块310发送的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比如,计算模块320接收获取模块310发送的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其中,当用户距离全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距离不同时,前置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的尺寸不同,根据人脸图像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也不同。计算模块320将双眼间的距离发送给调节模块330。
调节模块330用于接收计算模块320发送的双眼间的距离,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比如,调节模块330接收计算模块320发送的双眼间的距离,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其中,双眼间的距离越小对应的3D景深越小。
调整3D景深的方法可以是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获取双眼间的距离对应的3D景深,从而将当前的3D景深调整为获取的3D景深。双眼间的距离与3D景深可以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从多个预设的3D景深中选择一个与当前双眼间的距离匹配的3D景深进行调整。
调整3D景深的方法也可以是:当双眼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或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固定值、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其中,该预设阈值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用户双眼间的距离。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不调整3D景深。
调整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在计算得到双眼间的距离之后,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获取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计算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计算得到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之后,根据夹角以及3D交织算法,获取3D景深参数进而实时调整3D景深。其中,计算夹角的公式为:
θ = 2 arctan L 2 Z
其中,L为双眼间的距离,Z为双眼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获取模块310获取人脸图像失败或获取双眼坐标失败时,判断为前置摄像头被损坏或者被物体遮住。由于获取模块310无法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或者无法从所拍摄的图片中分辨人脸图像,也就不能根据人脸图像获取双眼间的距离,此时,调节模块330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或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该固定值、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时,也能正常观看全息显示的图像,以防止由于全息显示装置不能捕捉到人眼位置而不能调整3D景深的情况。可选地,当全息显示装置判断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调整3D景深的同时,还可以显示用于标识获取人脸图像失败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便于检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全息显示装置是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检测背光亮度或者人脸图像的亮度,根据获取到的亮度调整3D景深,以使用户在不同的背光环境下看到显示效果较好的全息显示的图像。
其中,获取到的亮度可以是所拍摄的图像中某一部分的亮度,也可以是图像的平均亮度。亮度可以用RGB各分量值来标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标识。调整3D景深的方法与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的方法类似,此处不赘述。
上述方案,全息显示装置通过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即使在距离显示屏很远的位置也能观看3D画面,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全息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0、计算模块320以及调节模块330。其中,调节模块330包括比较单元331和调节单元332。
获取模块310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比如,获取模块310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结合人脸识别数据库从拍摄到的图片中提取人脸图像,以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并从检测到的人脸图像中获取用户的双眼坐标。获取模块310将获取到的双眼坐标发送给计算模块320。
计算模块320用于接收获取模块310发送的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比如,计算模块320接收获取模块310发送的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其中,当用户距离全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距离不同时,前置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中包含的人脸图像的尺寸不同,根据人脸图像计算得到的双眼间的距离也不同。计算模块320将双眼间的距离发送给比较单元331。
比较单元331用于接收计算模块320发送的双眼间的距离,将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比如,比较单元331接收计算模块320发送的双眼间的距离,将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其中,预设阈值范围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用户双眼间的距离。比较单元331将比较结果发送给调节单元332。
调节单元332用于接收比较单元331发送的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3D景深。当双眼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3D景深。当双眼间的距离属于预设阈值范围时,不调整3D景深。
比如,调节单元332接收比较单元331发送的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调整3D景深。例如,当调节单元332接收到的比较结果为双眼间的距离属于预设阈值范围时,判断为用户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不调整3D景深。
当调节单元332接收到的比较结果为双眼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判断为用户不在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减小3D景深,以使用户看到显示效果较好的全息显示的图像。
其中,减小3D景深的方法可以是当比较结果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比如,将3D景深调整为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但不限于此,该固定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预设景深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的3D景深。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不作任何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也可以是:当比较结果为双眼间的距离不属于预设阈值范围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预设景深对应于用户观看距离处于预设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时的3D景深。其中,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增大预定幅度,当然也可以不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为双眼间的距离设置多个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不同的3D景深。当比较结果为双眼间的距离所属的区间后,将当前的3D景深减小到与该区间对应的3D景深。设置的区间以及每个区间对应的3D景深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整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计算模块320在计算得到双眼间的距离之后,根据双眼间的距离获取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双眼与全息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计算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计算得到双眼相对于全息显示屏形成的夹角之后,调节模块330根据夹角以及3D交织算法,获取3D景深参数进而实时调整3D景深。其中,计算夹角的公式为:
θ = 2 arctan L 2 Z
其中,L为双眼间的距离,Z为双眼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获取模块310获取人脸图像失败或获取双眼坐标失败时,判断为前置摄像头被损坏或者被物体遮住。由于获取模块310无法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或者无法从所拍摄的图片中分辨人脸图像,也就不能根据人脸图像获取双眼间的距离,此时,调节模块330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或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该固定值、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时,也能正常观看全息显示的图像,以防止由于全息显示装置不能捕捉到人眼位置而不能调整3D景深的情况。可选地,当全息显示装置判断摄像头坏掉或者被物体遮住,调整3D景深的同时,还可以显示用于标识获取人脸图像失败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便于检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全息显示装置是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检测背光亮度或者人脸图像的亮度,根据获取到的亮度调整3D景深,以使用户在不同的背光环境下看到显示效果较好的全息显示的图像。
其中,获取到的亮度可以是所拍摄的图像中某一部分的亮度,也可以是图像的平均亮度。亮度可以用RGB各分量值来标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标识。调整3D景深的方法与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双眼坐标调整3D景深的方法类似。
减小3D景深的方法可以是当获取到的亮度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直接将3D景深调整为一固定值,比如,将3D景深调整为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预设阈值范围以及固定值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当双眼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不作任何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也可以是:当获取到的亮度小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减小预定幅度,比如,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10%,但不限于此,具体减小的幅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此处不作限制。其中,当亮度大于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景深的基础上直接增大预定幅度,当然也可以不处理。
减小3D景深的方法还可以是:为亮度设置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不同的3D景深,当判断获取到的亮度所属的区间后,将当前的3D景深减小到与该区间对应的3D景深。设置的区间以及每个区间对应的3D景深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上述方案,全息显示装置通过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根据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将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3D景深,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3D景深,实现对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全息显示,即使在距离显示屏很远的位置也能观看3D画面,使观看者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下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即使在用户远离显示屏幕,或者摄像头故障、被物体遮住,以及背光比较暗的情况下,都能有较好的3D体验。
以上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Claims (10)

1.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
根据所述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节3D景深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3D景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属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不调整3D景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3D景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的步骤具体为:将3D景深调整为所述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
6.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以及调节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获取双眼坐标;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眼坐标计算双眼间的距离;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调整3D景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比较单元以及调节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双眼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3D景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属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时,不调整3D景深。
9.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双眼间的距离在预设景深的基础上减小3D景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将3D景深调整为所述预设景深的百分之十。
CN201410728133.0A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4539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8133.0A CN104539923A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8133.0A CN104539923A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9923A true CN104539923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5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8133.0A Pending CN104539923A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99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109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闪光的方法及拍摄终端
CN105704479A (zh) * 2016-02-01 2016-06-22 欧洲电子有限公司 3d显示系统用的测量人眼瞳距的方法及系统和显示设备
CN106454315A (zh) * 2016-10-26 2017-02-22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虚拟视图转立体视图的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7465909A (zh) * 2016-06-03 2017-12-12 摸辟可有限公司 用于裸眼立体图像的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706A (zh) * 2010-05-24 2011-11-30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眼间距的计算方法
US20120062556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Sumihiko Yamamoto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image process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2917232A (zh) * 2012-10-23 2013-02-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3d显示自适应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297057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东芝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3404155A (zh) * 2010-12-08 2013-11-20 汤姆逊许可公司 具有自适应视差的3d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03760980A (zh) * 2014-01-21 2014-04-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双眼位置进行动态调整的显示方法、系统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706A (zh) * 2010-05-24 2011-11-30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眼间距的计算方法
US20120062556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Sumihiko Yamamoto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image process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404155A (zh) * 2010-12-08 2013-11-20 汤姆逊许可公司 具有自适应视差的3d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0297057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东芝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2917232A (zh) * 2012-10-23 2013-02-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3d显示自适应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3760980A (zh) * 2014-01-21 2014-04-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双眼位置进行动态调整的显示方法、系统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109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闪光的方法及拍摄终端
CN105704479A (zh) * 2016-02-01 2016-06-22 欧洲电子有限公司 3d显示系统用的测量人眼瞳距的方法及系统和显示设备
CN105704479B (zh) * 2016-02-01 2019-03-01 欧洲电子有限公司 3d显示系统用的测量人眼瞳距的方法及系统和显示设备
CN107465909A (zh) * 2016-06-03 2017-12-12 摸辟可有限公司 用于裸眼立体图像的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US10448001B2 (en) 2016-06-03 2019-10-15 Mop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for glass free stereoscopic image
CN107465909B (zh) * 2016-06-03 2020-11-03 摸辟可有限公司 用于裸眼立体图像的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US10855976B2 (en) 2016-06-03 2020-12-01 Mop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for glass-free stereoscopic image
CN106454315A (zh) * 2016-10-26 2017-02-22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虚拟视图转立体视图的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65205A1 (en) Holographic display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human eyes tracking
US927720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generating multi-view point image
CN103955650A (zh) 一种通过调节屏幕亮度防止窥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54836B (zh) 环境光传感器、用户使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601981A (zh)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调整观看角度的方法及全息显示装置
US2013014155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lecting a stereoscopic imaging viewpoint pair
CN105208281A (zh) 一种夜景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4539923A (zh) 一种景深自适应的全息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09997B (zh) 一种调整图像对比度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50112A1 (zh) 一种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JP2014501086A (ja) 立体画像取得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915115A (zh) 根据眼部调整显示画面的方法
CN104581113A (zh) 基于观看角度的自适应全息显示方法及全息显示装置
CN107436681A (zh) 自动调节文字的显示大小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US2020004210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8769636B (zh) 投影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855901A (zh) 摄像头的曝光时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660748A (zh) 用于眼球视线校正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4298482A (zh) 移动终端自动调整输出的方法
CN105472245A (zh) 一种拍照方法、电子设备
US20140210963A1 (en) Parallax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same
CN105609088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78938A (zh) 一种显示器的白平衡装置
CN104602097A (zh)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调整观看距离的方法及全息显示装置
CN113395438A (zh) 眼球追踪技术的图像校正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09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high in the three global digital Building Room 806 No. 9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agic ey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hina Hi Tech in the world, the world's 806 digital building, room thre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ESTAR DISPLAYTECH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