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9754A -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9754A
CN104539754A CN201410687480.3A CN201410687480A CN104539754A CN 104539754 A CN104539754 A CN 104539754A CN 201410687480 A CN201410687480 A CN 201410687480A CN 104539754 A CN104539754 A CN 104539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sleeve
magnet
hall
force
handhel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74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乐
庄贤明
肖松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874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97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9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设备及其状态识别方法,包括:手持设备和用于包裹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以及位于保护套中的磁铁和位于手持设备中的霍尔器件,其中霍尔器件与磁铁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保证休眠功能,提升电池使用时间。

Description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HALL IC(Hall integrated circuit,霍尔器件)触动方式的设计是通过含铁的导磁片,使霍尔集成电路的感应磁铁两端磁力落差,来实现霍尔感应功能及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对于手持设备而言,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手持设备中,导磁片101和霍尔磁铁102设备在保护套11中,并且导磁片101设置在霍尔磁铁102的远离手持设备12的一端,且紧靠霍尔磁铁102。而HALL IC 121设置在手持设备12中,在皮套在手持设备10的下面且未打开状态时,HALL IC 121在垂直方向上与霍尔磁铁102对齐,导磁片101用于隔磁。霍尔磁铁102的充磁方向为水平方向,而HALL IC 121为双极感应的HALL IC,磁通量稍有变化就能感受到。在保护套11稍稍打开,如1度时,HALL IC 121就能感受到磁通量的变化,从而手持设备12就会亮屏。这就使得手持设备很容易造成亮屏的误操作,进行降低电池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能够保证休眠功能,提升电池使用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系统,包括手持设备和用于包裹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以及位于保护套中的磁铁和位于手持设备中的霍尔器件,其中霍尔器件与磁铁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
其中,磁铁的充磁方向为水平方向以使磁铁的内磁力线平行于手持设备的屏幕。
其中,保护套盖合在手持设备的屏幕表面时,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一方向。
其中,保护套翻折到手持设备的背面时,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其中,第一方向为从下往上,第二方向为从上往下。
其中,保护套打开角度小于15度时,霍尔器件识别保护套为盖合状态,以控制屏幕保持休眠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的状态识别方法,包括:将磁铁设置于用于包裹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中;将霍尔器件设置于手持设备中,其中霍尔器件与磁铁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
其中,方法还包括:将磁铁的充磁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以使磁铁的内磁力线平行于手持设备的屏幕。
其中,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的步骤包括:保护套盖合在手持设备的屏幕表面时,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一方向;保护套翻折到手持设备的背面时,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其中,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的步骤还包括:保护套打开角度小于15度时,霍尔器件识别保护套为盖合状态,以控制屏幕保持休眠状态。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位于手持设备中的霍尔器件与位于用于包裹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中的磁铁呈水平放置,并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能够保证休眠功能,提升电池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持设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合上时霍尔器件的磁力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打开时霍尔器件的磁力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持设备系统20包括:手持设备21和用于包裹手持设备21的保护套22,以及位于保护套22中的磁铁220和位于手持设备21中的霍尔器件210,其中霍尔器件210与磁铁220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210位于磁铁220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20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210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220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22的状态。磁铁220的充磁方向为水平方向以使磁铁220的内磁力线平行于手持设备21的屏幕。
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手持设备系统20直接省去了导磁片,因此减少了物料以及装配工序。另外,如图3所示,保护套22在手持设备21正面,即保护套22盖合在手持设备21的屏幕表面时,霍尔器件210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一方向。如图4所示,保护套22在手持设备21背面,即保护套22翻折到手持设备21的背面时,霍尔器件210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在上述过程中,不需要导磁片进行隔磁,减少了物料以及装配工序。霍尔器件210感应到磁力线沿第二方向时,控制使手持设备21进行亮屏操作。而霍尔器件210感应到磁力线沿第一方向时,控制使手持设备21不进行亮屏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从下往上,第二方向为从上往下。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定第一方向为从上往下,第二方向为从下往上。
由于霍尔器件210和磁铁220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如霍尔器件210位于磁铁220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20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对于袋式或翻折的保护套皆适用。具体地,对于翻折的保护套,霍尔器件210位于距离保护套转轴的一侧越远,能够使保护套22打开角度更大时,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如此保护套22打开角度小于15度时,霍尔器件210识别保护套22为盖合状态,以控制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避免误操作而开启屏幕背光,进而可以提升电池使用时间。对于袋式的保护套,霍尔器件210距离开口端越近,使得保护套更远离手持设备时,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避免误操作而开启屏幕背光,进而可以提升电池使用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霍尔器件210和磁铁220在水平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以及磁铁220的强度及大小,来调整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时保护套22可以打开的角度。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手持设备的状态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0:将磁铁设置于用于包裹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中。
步骤S11:将霍尔器件设置于手持设备中,其中霍尔器件与磁铁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磁铁的充磁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以使磁铁的内磁力线平行于手持设备的屏幕。对于翻折的保护套,保护套在手持设备正面,即保护套盖合在手持设备的屏幕表面时,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一方向,保护套在手持设备背面,即保护套翻折到手持设备的背面时,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从下往上,第二方向为从上往下。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定第一方向为从上往下,第二方向为从下往上。在上述过程中,不需要导磁片进行隔磁,因此减少了物料以及装配工序。霍尔器件感应到磁力线沿第二方向时,控制使手持设备进行亮屏操作。而霍尔器件感应到磁力线沿第一方向时,控制使手持设备不进行亮屏操作。由于霍尔器件和磁铁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如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对于袋式或翻折的保护套皆适用。具体地,对于翻折的保护套,霍尔器件位于距离保护套转轴的一侧越远,能够使保护套打开角度更大时,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如此保护套打开角度小于15度时,霍尔器件识别保护套为盖合状态,以控制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避免误操作而开启屏幕背光,进而可以提升电池使用时间。对于袋式的保护套,霍尔器件距离开口端越近,使得保护套更远离手持设备时,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避免误操作而开启屏幕背光,进而可以提升电池使用时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霍尔器件和磁铁在水平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以及磁铁的强度及大小,来调整屏幕仍保持休眠状态时保护套可以打开的角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位于手持设备中的霍尔器件与位于用于包裹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中的磁铁呈水平放置,并在水平方向上霍尔器件位于磁铁的靠近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能够保证休眠功能,提升电池使用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系统包括手持设备和用于包裹所述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以及位于所述保护套中的磁铁和位于所述手持设备中的霍尔器件,其中所述霍尔器件与所述磁铁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霍尔器件位于所述磁铁的靠近所述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所述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所述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所述保护套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充磁方向为水平方向以使所述磁铁的内磁力线平行于所述手持设备的屏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盖合在所述手持设备的屏幕表面时,所述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翻折到所述手持设备的背面时,所述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从下往上,所述第二方向为从上往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打开角度小于15度时,所述霍尔器件识别所述保护套为盖合状态,以控制所述屏幕保持休眠状态。
7.一种手持设备的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磁铁设置于用于包裹所述手持设备的保护套中;
将霍尔器件设置于手持设备中,其中所述霍尔器件与所述磁铁呈水平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霍尔器件位于所述磁铁的靠近所述手持设备系统开口端的一侧或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以相互错开,所述霍尔器件为单极霍尔感应器件,以根据所述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所述保护套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磁铁的充磁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以使所述磁铁的内磁力线平行于所述手持设备的屏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所述保护套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所述保护套盖合在所述手持设备的屏幕表面时,所述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一方向;
所述保护套翻折到所述手持设备的背面时,所述霍尔器件感应到的外磁力线沿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磁铁的外磁力线方向识别保护套的状态的步骤还包括:所述保护套打开角度小于15度时,所述霍尔器件识别所述保护套为盖合状态,以控制所述屏幕保持休眠状态。
CN201410687480.3A 2014-11-24 2014-11-24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Pending CN104539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7480.3A CN104539754A (zh) 2014-11-24 2014-11-24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7480.3A CN104539754A (zh) 2014-11-24 2014-11-24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9754A true CN104539754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55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7480.3A Pending CN104539754A (zh) 2014-11-24 2014-11-24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975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210A1 (zh) * 2015-08-18 2017-02-23 陈学良 具有控制功能的智能手表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82183A1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保护壳及终端
WO2020151498A1 (zh) * 2019-01-21 2020-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0996720B2 (en) 2016-11-03 2021-05-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venting protective case from turning off screen by mistake on terminal using hall effect sens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7629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Motorola, Inc. Detecting three different open ranges in a flip device
CN102118459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R Sensor进行手机状态识别的方法及其手机
CN104127010A (zh) * 2014-06-27 2014-11-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保护套和带有保护套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7629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Motorola, Inc. Detecting three different open ranges in a flip device
CN102118459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R Sensor进行手机状态识别的方法及其手机
CN104127010A (zh) * 2014-06-27 2014-11-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保护套和带有保护套的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210A1 (zh) * 2015-08-18 2017-02-23 陈学良 具有控制功能的智能手表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82183A1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保护壳及终端
CN109844682A (zh) * 2016-11-03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保护壳及终端
US10996720B2 (en) 2016-11-03 2021-05-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venting protective case from turning off screen by mistake on terminal using hall effect sensor
US11579657B2 (en) 2016-11-03 2023-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venting protective case from turning off screen by mistake on terminal using Hall effect sensor
WO2020151498A1 (zh) * 2019-01-21 2020-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9754A (zh) 手持设备系统及其状态识别方法
EP2804088A3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4198005A3 (de) Ladegerät und handgerät für mobiles elektrokleingerät
CN203609254U (zh) 电压力锅合盖检测结构和电压力锅
CN103701961B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保护套翻折关屏的结构及方法
CN204316574U (zh) 手机皮套
CN204778158U (zh) 一种称重传感器固定支架
CN204014406U (zh) 一种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CN202872875U (zh) 手机保护壳内嵌磁卡
CN205638005U (zh) 铰链防滑装置
CN102267133A (zh) 一种便携式捡取装置
WO2011089622A3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smelting operations of a furnace.
CN204681371U (zh) 自动识别左右手的nfc移动终端
CN204060709U (zh) 电力隧道
CN203984473U (zh) 一种实现全局视窗交互控制宽屏手机保护套
CN104219396A (zh) 一种大屏幕手机的节能方法
CN203883388U (zh) 损坏率低的电缆剥线装置
CN203141576U (zh) 一种切药机
CN201816429U (zh) 汽车磁吸侧窗遮阳布
CN206548345U (zh) 电热锅底座
CN205487475U (zh) 一种精炼炉水冷电缆的保护隔套
CN207689688U (zh) 一种金属探测器结构
CN204631975U (zh) 单元门口主机
CN205674978U (zh) 一种护罩分体式控制器
CN207012158U (zh) 一种具有电源插头固定卡槽的吸尘器电机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