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4979B -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 Google Patents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4979B
CN104524979B CN201510011142.2A CN201510011142A CN104524979B CN 104524979 B CN104524979 B CN 104524979B CN 201510011142 A CN201510011142 A CN 201510011142A CN 104524979 B CN104524979 B CN 104524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late
baffle
filter unit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11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4979A (zh
Inventor
刘久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111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4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4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4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4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4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卷式膜新型静态混流隔网,由若干个隔网条组成,通过隔网条框架进行固定,以相等的间隔沿进料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所组成,隔网单元具有三个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的流体通道,流体在隔网单元内进行静态混流,不产生漩涡和湍流,且流体流经隔网时不存在流体死角。本发明的卷式膜新型静态混流隔网,能将膜表面附近和流道中心的流体相互迁移,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不会产生漩涡和湍流,这不同于现有各种方案,不仅降低了膜截留物质的表面浓度,增加传质速率,强化了流体混合,而且在有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同时,减小了因隔网的加入导致膜运行时增加的压降和泵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卷式膜隔网,特别涉及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处理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作为一种单元操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在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电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透过流量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降低,其影响因素有:①浓差极化使得膜表面溶质要向本体溶液扩散,从而形成阻力,使透过流量降低;②被分离溶质与膜的相互作用或在膜表面的浓度高于溶解度,使溶质在膜表面或膜孔内产生吸附或沉积,即膜污染,使膜透过流量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一直制约着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使膜分离效率的降低,而且还极大地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
为了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影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和控制方法,如原料液预处理、膜表面改性、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附加场强化、膜清洗和改变膜结构等,其中加入隔网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进料液隔网能够帮助进料液创造均匀的流体通道,通过增加进料液流道的剪切速率以及混合垂直于膜表面方向的流体,减少靠近膜表面的截留物质,实现传质速率的增加,降低膜污染速率。
现有国内外螺旋卷式膜元件所使用的导流隔网大多采用缠绕式或者层叠式网筋结构,网筋间呈矩形或菱形排列。在结构上都是由沿流道方向的较粗的纵向筋,与横向夹置在流道内较细的横向筋构成,所有流道平铺一层,构成导流隔网,但在网眼四角和膜面接触的位置形成死角,容易造成原料液溶质的沉积污堵,并且由于横向筋和膜面的紧密接触降低了膜元件实际使用面积。为此,中国专利CN201906567U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将夹置于纵向筋之间的横向筋从偏向流道一边改移到纵向筋中间部位,使横向筋不与膜表面接触;中国专利CN202151550U和中国专利CN202155150U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减少膜面接触,增加径向流量,以及增宽加厚流道来减轻网眼四角易污染沉积;中国专利CN102600728B提供一种由多层纵向筋构成的流道组成且没有横向筋的X旋流卷式膜导流隔网,通过X旋流的促二次流作用,促进层流扰动转变为湍流,加强了溶质扩散的推动力和传质效应。
但是,现有的导流隔网都在有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提高传质的同时,增加了膜运行时的压降和泵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使膜表面附近和流道中心的流体相互迁移,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强化流体混合,提高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网条组成,隔网条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两端固定在带有卡槽的隔网条框架上;隔网条框架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组成,隔网单元与隔网单元两两相互紧贴,隔网单元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由一块后置面板、三块挡板、两块侧板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前置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上角和右挡板右上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上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后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后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由一块前置面板、三块挡板、两块侧板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后置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下角和右挡板右下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下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前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前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左侧板与下半部分左侧板紧密相连,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右侧板与下半部分右侧板紧密相连,并与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的前置挡板、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的后置挡板共同形成中心流体通道。
所述隔网条框架的卡槽以相等的间隔固定隔网条,隔网条沿进料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挡板与侧板的高度和宽度均与前置面板、后置面板高度相等,前置挡板和后置挡板的长度均是左右挡板长度的两倍,侧板的长度A、侧板之间的间距B,前置面板和后置面板的宽度C、高度D、隔网单元的长度E、宽度F,圆孔直径G满足:A在0.5~1.5mm,B/A=3~6,C/A=1~4,D/A=1~2,E=2B+2D,F=A+2C,G/A=0.5~0.7。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能将膜表面附近和流道中心的流体相互迁移,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流体流经隔网时不存在流体死角,隔网单元开设的小圆孔降低了隔网与膜的接触面积,这使得隔网的加入,不仅降低了膜截留物质的表面浓度,增加传质速率,强化了流体混合,而且在有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同时,减小了因隔网的加入导致膜运行时增加的压降和泵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通过在挡板和前置挡板上开圆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流体的漩涡和湍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图2是隔网单元及流体流经隔网单元示意图;
图3是隔网单元x轴方向俯视图;
图4是隔网单元y轴方向侧视图;
图5是实例1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6是实例2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7是实例3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8是实例4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9是实例5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10是实例6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11是实例7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12是实例8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图13是实例9采用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与常规隔网时,膜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与泵功耗(QΔP)之间关系图;
其中,1隔网条、2隔网单元、3隔网条框架、4隔网条框架卡槽、5隔网单元前置面板、6隔网单元后置面板、7隔网单元上部分左挡板、8隔网单元上部分右挡板、9隔网单元下部分左挡板、10隔网单元下部分右挡板、11隔网单元上部分前置挡板、12隔网单元下部分后置挡板、13隔网单元上部分左侧板、14隔网单元上部分右侧板、15隔网单元下部分左侧板、16隔网单元下部分右侧板、17隔网单元两侧流体通道、18隔网单元中心流体通道,图1中箭头方向为进料流体方向,图2中深色箭头表示可见流体的流动方向,浅色箭头表示不可见流体的流动方向,图3及图4中浅部分为前置面板与后置面板的投影,深部分为隔网单元挡板与侧板的投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网条1组成,隔网条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两端固定在带有卡槽4的隔网条框架3上;隔网条框架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2组成,隔网单元与隔网单元两两相互紧贴,隔网单元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由一块后置面板6、三块挡板(7、8、11)、两块侧板(13、14)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7、左侧板13、前置挡板11、右侧板14、右挡板8”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上角和右挡板右上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上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后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后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由一块前置面板5、三块挡板(9、10、12)、两块侧板(15、16)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9、左侧板15、后置挡板12、右侧板16、右挡板10”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下角和右挡板右下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下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前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前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左侧板与下半部分左侧板紧密相连,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右侧板与下半部分右侧板紧密相连,并与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的前置挡板、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的后置挡板共同形成中心流体通道。
流体经过隔网单元时有三类流动方式,一种是经过隔网单元前置面板上表面的流体通过隔网单元的两侧流体通道17进入隔网单元后置面板下表面,一种是经过隔网单元前置面板下表面的流体通过隔网单元的中心流体通道18进入隔网单元后置面板上表面,还有一种是流体直接穿透过前置挡板、后置挡板、左挡板及右挡板处的圆孔处。
实施例1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4 3 1 10 7 0.5
13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3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19cm、宽为14cm的聚醚砜超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葡聚糖(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重要原料)为溶质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120kPa,葡聚糖浓度为5.0kg/m3,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36%。
实施例2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5 2 1 12 5 0.5
13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3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19cm、宽为14cm的聚醚砜超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葡聚糖(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重要原料)为溶质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120kPa,葡聚糖浓度为5.0kg/m3,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50%。
实施例3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4 3 2 12 7 0.5
13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3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19cm、宽为14cm的聚醚砜超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葡聚糖(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重要原料)为溶质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120kPa,葡聚糖浓度为5.0kg/m3,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47%。
实施例4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4 3 1 10 7 0.5
16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5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21cm、宽为18cm的芳香聚酰胺复合纳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重金属废水为料液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1.2MPa,温度为25℃、重金属废水中离子含量为Cu2+100mg/L、Ni2+40mg/L、Pb2+10mg/L、Zn2+20mg/L,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62%。
实施例5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5 2 1 12 5 0.5
16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5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21cm、宽为18cm的芳香聚酰胺复合纳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重金属废水为料液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1.2MPa,温度为25℃、重金属废水中离子含量为Cu2+100mg/L、Ni2+40mg/L、Pb2+10mg/L、Zn2+20mg/L,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80%。
实施例6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4 3 2 12 7 0.5
16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5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21cm、宽为18cm的芳香聚酰胺复合纳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重金属废水为料液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1.2MPa,温度为25℃、重金属废水中离子含量为Cu2+100mg/L、Ni2+40mg/L、Pb2+10mg/L、Zn2+20mg/L,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67%。
实施例7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4 3 1 10 7 0.5
10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1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16cm、宽为12cm的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模拟海水为料液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3MPa,模拟海水中含NaCl20g/L、MgCl22g/L、MgSO43g/L、CaCl21g/L、KCl0.8g/L,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42%。
实施例8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5 2 1 12 5 0.5
13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3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19cm、宽为14cm的聚醚砜超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模拟海水为料液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3MPa,模拟海水中含NaCl20g/L、MgCl22g/L、MgSO43g/L、CaCl21g/L、KCl0.8g/L,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55%。
实施例9
选择一种隔网单元尺寸,如表所示:
A(mm) B/A C/A D/A E/A F/A G/A
1 4 3 2 12 7 0.5
13个隔网单元尺寸构成一个隔网条,13个隔网条构成一个隔网,将隔网安装在长为19cm、宽为14cm的聚醚砜超滤膜上,在膜测试装置上以模拟海水为料液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3MPa,模拟海水中含NaCl20g/L、MgCl22g/L、MgSO43g/L、CaCl21g/L、KCl0.8g/L,并与常规隔网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静态混流隔网具有相近或更高的传质性能,在最低泵耗下的膜过程中,与常规隔网相比,采用静态混流隔网后的传质系数提高了近34%。
本发明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能将膜表面附近和流道中心的流体相互迁移,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不会产生漩涡和湍流,这不同于现有各种方案,隔网单元开设的小圆孔降低了隔网与膜的接触面积,这使得隔网的加入,不仅降低了膜截留物质的表面浓度,增加传质速率,强化了流体混合,而且在有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同时,减小了因隔网的加入导致膜运行时增加的压降和泵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网条组成,隔网条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两端固定在带有卡槽的隔网条框架上;隔网条框架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组成,隔网单元与隔网单元两两相互紧贴,隔网单元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由一块后置面板、三块挡板、两块侧板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前置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上角和右挡板右上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上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后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后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由一块前置面板、三块挡板、两块侧板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后置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下角和右挡板右下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下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前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前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左侧板与下半部分左侧板紧密相连,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右侧板与下半部分右侧板紧密相连,并与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的前置挡板、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的后置挡板共同形成中心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所述隔网条框架的卡槽以相等的间隔固定隔网条,隔网条沿进料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所述挡板与侧板的高度和宽度均与前置面板、后置面板高度相等,前置挡板和后置挡板的长度均是左右挡板长度的两倍,侧板的长度A、侧板之间的间距B,前置面板和后置面板的宽度C、高度D、隔网单元的长度E、宽度F,圆孔直径G满足:A在0.5~1.5mm,B/A=3~6,C/A=1~4,D/A=1~2,E=2B+2D,F=A+2C,G/A=0.5~0.7。
CN201510011142.2A 2015-01-11 2015-01-11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Active CN104524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1142.2A CN104524979B (zh) 2015-01-11 2015-01-11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1142.2A CN104524979B (zh) 2015-01-11 2015-01-11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4979A CN104524979A (zh) 2015-04-22
CN104524979B true CN104524979B (zh) 2016-03-23

Family

ID=5284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1142.2A Active CN104524979B (zh) 2015-01-11 2015-01-11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4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7681A (zh) * 2022-08-29 2022-12-20 中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7469A (ja) * 1998-03-23 1999-10-05 Toray Ind Inc 流体分離素子組立体
JP2000042378A (ja) * 1999-08-20 2000-02-15 Toray Ind Inc 流体分離素子
WO2005092483A1 (ja) * 2004-03-26 2005-10-0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TWI262097B (en) * 2005-01-28 2006-09-21 Univ Chung Yuan Christian Feed spacer for spiral-wound membrane module abstract of the invention
JP2009050759A (ja) * 2007-08-23 2009-03-12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CN201906567U (zh) * 2010-12-15 2011-07-27 厦门征成膜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卷式膜隔网结构
CN202538650U (zh) * 2012-04-01 2012-11-21 王旭东 一种x旋流卷式膜导流隔网
CN103316590A (zh) * 2013-07-16 2013-09-25 北京倍杰特国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膜组件用原水隔离件、含该隔离件的膜组件及反渗透膜装置
CN103566768B (zh) * 2013-10-22 2015-08-26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一种提高卷式膜组件耐污染能力的隔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4979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9092U (zh) 高盐特种循环电渗析装置
US20170036167A1 (en) Porous outflow pipe for forward osmosis or pressure-retarded osmosis, and forward osmosis or pressure-retarded osmosis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206109071U (zh) 一种纯水回流反冲洗超滤膜的净水机
CN103495292B (zh) 横向分流式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Hwang et al. Dramatic improvement of membrane performance for microalgae harvesting with a simple bubble-generator plate
JP6113833B2 (ja) 海水淡水化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ネルギー回収装置
CN202460486U (zh) 一种微管膜组件
CN102600728B (zh) X旋流卷式膜导流隔网
CN104492269B (zh)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JP6580048B2 (ja) 海水淡水化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ネルギー回収装置
CN104524979B (zh) 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CN102423638B (zh) 一种平板扰流式动态膜分离设备及膜分离方法
CN204159218U (zh) 正渗透系统
WO2024045769A1 (zh) 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
CA2742251A1 (en) Method for the filtration of a bioreactor liquid from a bioreactor; cross-flow membrane module, and bioreactor membrane system
CN205570110U (zh) 一种ro膜用流道网
CN211246123U (zh) 一种流向非平行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202538650U (zh) 一种x旋流卷式膜导流隔网
CN104307375A (zh) 一种低阻力短流程耐污染的平板膜元件
CN202289883U (zh) 一种平板扰流式动态膜分离设备及水处理装置
CN204093320U (zh) 低阻力短流程耐污染的平板膜元件
CN207862082U (zh) 净水超滤装置
CN101385946B (zh) 膜分离装置
CN205442759U (zh) 一种新型生物慢滤池
CN204073864U (zh) 多通道双层式平板膜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