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9023B -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 Google Patents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9023B
CN104519023B CN201310456902.1A CN201310456902A CN104519023B CN 104519023 B CN104519023 B CN 104519023B CN 201310456902 A CN201310456902 A CN 201310456902A CN 104519023 B CN104519023 B CN 104519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otiation
long
endpoint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69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9023A (zh
Inventor
叶小阳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569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902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5214 priority patent/WO2014176965A1/zh
Priority to EP14791971.6A priority patent/EP3051766A4/en
Priority to US15/025,645 priority patent/US2016024168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519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9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6Call signalling protocols; H.323 and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1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wherein the services involve a main real-time session and one or more additional parallel real-time or time sensitive sessions, e.g. white board sharing or spawning of a subcon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4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t the dest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端点,该方法包括: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该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通过预定方式对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在不更改现协议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问题,进而达到了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的效果。

Description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简称为H.323)的视频会议技术中,采用ITU-T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简称为H.245)进行能力集协商的时候,只能对编解码基础能力进行协商,对于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的场景描述、媒体采集源描述、编码组描述、多码流描述部分无法进行协商。比如,来自同一会场的多个采集组合的描述,供接收端进行选择的来自发送端的多个流的组合信息等,无法通过现有的H.245能力协商流程完成。打开逻辑通道时,也只能对逻辑通道的编解码属性进行指定,无法对逻辑通道的复用属性,以及媒体源、编码、和复用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指定。
从技术角度,可以更改现有的H.323协议并扩充H.245能力协商部分,把新增的远程呈现端点的特征能力加入到H.245现有的媒体能力集描述中去,这种解决方案需要对现有的H.323协议栈进行修改,从商业角度会非常困难。而且按照H.245现有的语法扩充能力集消息也会非常复杂。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呈现端点的能力协商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所述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优选地,所述远程呈现特征通过远程呈现特征参数来描述,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采集源描述,采集场景描述,编码属性描述,编码组描述,采集同时能力集描述。
优选地,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包括:获取用于建立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的通道建立信息;依据所述通道建立信息建立用于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依据建立的所述通道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优选地,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包括: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通过传送封装后的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方式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根据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结构,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扩充到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不同部分的方式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
优选地,在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之后,还包括:依据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依据打开的所述双向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呈现端点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协商模块,用于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所述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第二协商模块,用于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优选地,所述第二协商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建立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的通道建立信息;建立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通道建立信息建立用于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第一协商单元,用于依据建立的所述通道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优选地,所述第二协商模块包括: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第二协商单元,用于通过传送封装后的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方式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优选地,所述封装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封装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所述基础能力集信息中;第二封装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结构,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扩充到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不同部分的方式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打开模块,用于依据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传输模块,用于依据打开的所述双向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呈现端点,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采用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所述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问题,进而达到了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对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中第二协商模块24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中第二协商模块24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中第二协商模块24中封装单元42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呈现端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一;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一的实施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二;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二的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能力协商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该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
步骤S104,通过预定方式对该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其中,上述远程呈现特征通过远程呈现特征参数来描述,该远程呈现特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采集源描述,采集场景描述,编码属性描述,编码组描述,采集同时能力集描述。
通过上述步骤,即依据现有协议架构实现对远程呈现端点的除基础能力进行协商之外,还对远程呈现特征进行协商,该远程呈现特征为除了基础能力集所对应的基础特征之外的特征,不仅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问题,而且将远程呈现特征与基础能力集的会话分开处理,方便独立处理,进而达到了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对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的效果,减少了扩充能力集的复杂度。
通过预定方式对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新建立通道的方式进行二次能力协商,首先获取用于建立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的通道建立信息;依据该通道建立信息建立用于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之后依据建立的通道对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再例如,还可以通过现有的能力集消息的方式来进行二次能力协商,较为简单地,可以先将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终端能力集消息中;之后,通过传送封装后的终端能力集消息的方式对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在将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终端能力集消息中也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比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至少之一来实现对远程呈现特征参数的封装:可以将远程呈现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终端能力集消息中;也可以根据终端能力集消息的结构,将远程呈现特征扩充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不同部分的方式封装在终端能力集消息中。
优选地,在通过预定方式对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之后,还可以依据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依据打开的双向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打开媒体逻辑通道可以是重新打开逻辑通道,因为在之前进行基础能力集协商时已经依据基础能力集协商的结果打开过基础媒体逻辑通道,而且,在重新打开逻辑通道时,可以不关闭之前已打开的基础媒体逻辑通道,而是建立全新的媒体逻辑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远程呈现端点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协商模块22和第二协商模块2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协商模块22,用于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该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第二协商模块24,连接至上述第一协商模块22,用于通过预定方式对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中第二协商模块24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该第二协商模块24包括获取单元32、建立单元34和第一协商单元36,下面对该第二协商模块24进行说明。
获取单元32,用于获取用于建立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的通道建立信息;建立单元34,连接至上述获取单元32,用于依据通道建立信息建立用于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第一协商单元36,连接至上述建立单元34,用于依据建立的通道对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中第二协商模块24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该第二协商模块24包括封装单元42和第二协商单元44,下面对该第二协商模块24进行说明。
封装单元42,用于将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终端能力集消息中;第二协商单元44,连接至上述封装单元42,用于通过传送封装后的终端能力集消息的方式对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中第二协商模块24中封装单元42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封装单元4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封装子单元52、第二封装子单元54,下面对该封装单元42进行说明。
第一封装子单元52,用于将远程呈现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基础能力集信息中;第二封装子单元54,用于根据终端能力集消息的结构,将远程呈现特征扩充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不同部分的方式封装在终端能力集消息中。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2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打开模块62和传输模块64,下面对该优选装置进行说明。
打开模块62,连接至上述第二协商模块24,用于依据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传输模块64,连接至上述打开模块62,用于依据打开的双向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呈现端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远程呈现端点70,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能力协商处理装置72。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在不更改现有协议的基础在,无法实现对远程呈现系统新增特征参数的协商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 Union,简称为ITU)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能力协商的方法和系统。在该方法中,为了方便与标准组织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为IETF)定义的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的远程呈现系统进行互通,把新增的远程呈现端点特征能力的协商,与已有的基础会话能力协商分开处理,这样新增的远程呈现端点特征参数可以尽量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基于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能力协商的方法和系统,通过二次能力协商和重新打开媒体逻辑通道,完成远程呈现端点之间的能力协商和媒体逻辑通道的打开。该远程能力协商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介绍简单介绍两种实施方式:
1.能力协商和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一,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一,如图8所示,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2,两个远程呈现端点之间建立呼叫;
步骤S804,双方通过现有的H.245消息发送基础能力集,并携带用于创建新信令通道的信息;其中,用于创建新信令通道的信息包括采用的传输协议、IP地址、端口号;
步骤S806,双方完成基础能力协商后,基于协商结果打开基础能力的逻辑通道;
步骤S808,基于上述新信令通道的信息,建立传递远程呈现端点特性参数的双向新信令通道;
步骤S810,通过上述新信令通道,传输远程呈现端点特征参数并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步骤S812,基于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重新打开双向逻辑通道,并通过重现打开的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一的实施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2,通过现有H.323协议建立呼叫;
步骤S904,双方进行H.245基础媒体能力协商,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式:双方分别发送H.245基础媒体能力集消息,携带新建信令通道的信息,如IP地址和端口号;双方分别发送H.245媒体能力集的确认消息;
步骤S906,分别打开基于上述基础媒体能力协商结果的逻辑通道;
步骤S908,通过上述新信令通道信息建立传递远程呈现端点特性参数的双向新信令通道;
步骤S910,通过上述新信令通道进行远程呈现端点新特征参数的二次能力协商。具体为:双方分别发送携带远程呈现端点特征能力参数广告的消息,分别进行选择并回复新特征参数的确认消息;
步骤S912,根据二次能力协商结果,分别重新打开媒体逻辑通道;
步骤S914,通过重新打开的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流传输。
2.能力协商和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二,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二,如图10所示,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2,两个远程呈现端点之间建立呼叫;
步骤S1004,双方通过现有的H.245消息发送基础媒体能力集,并完成基础媒体能力协商;
步骤S1006,基于协商结果打开基础媒体逻辑通道;
步骤S1008,通过已有H.245通道并使用H.245能力集消息发送远程呈现端点的新特征参数和回复确认,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其中,使用H.245能力集消息发送远程呈现端点的新特征参数,可以选用下面方式之一:
方式A:利用H.245能力集消息,将特征参数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透传给远端端点;
方式B:根据H.245能力集消息结构和语法,把特征参数分别扩充到消息体的不同部分,传递给远端端点。
步骤S1010,基于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重新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
步骤S1012,通过重新打开的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力协商与打开逻辑通道方式二的实施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2,通过现有的H.323协议建立呼叫;
步骤S1104,双方进行H.245基础能力协商,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双方分别发送H.245基础媒体能力集消息;双方分别回复H.245基础媒体能力集的确认消息;
步骤S1106,双方分别打开基于上述基础媒体能力协商结果的媒体逻辑通道;
步骤S1108,双方进行新特征参数的二次能力协商,例如,可采用以下处理:双方分别通过H.245通道再次发送媒体能力集消息,包含远程呈现端点的新特征参数;双方分别发送媒体能力集确认消息对远程呈现端点的新特征参数进行选择确认,完成二次媒体能力协商;
步骤S1110,根据二次能力协商结果,分别重新打开媒体逻辑通道;
步骤S1112,通过重新打开的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流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远程呈现端点的新特征参数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点媒体采集源描述信息、端点采集场景描述信息、媒体采集同时能力集描述信息、媒体编码描述信息、媒体编码组描述信息。
基于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优选实施方式一:通过新建的信令通道传输二次能力协商参数
S1,端点A和端点B均为三屏远程呈现终端,即每个端点均有3个摄像头,3个显示器;
S2,端点A支持的媒体采集包括:
VC0:左摄像头采集区域
VC1:中摄像头采集区域
VC2:右摄像头采集区域
VC3:全景采集区域
VC4:采集辅流图像
AC0:主流音频采集
AC1:辅流音频采集
S3,端点A采集场景包括:主场景CS1,辅流对应场景CS2;
S4,端点A媒体采集同时能力有:
{VC0、VC1、VC2、VC4},{VC0、VC3、VC2、VC4},{AC0、AC1}
S5,端点A编码属性描述:ENC0(H.263)、ENC1(H.264base profile)、ENC2(H.264highprofile)、ENC3(G.711)、ENC4(G.722宽带音频);
S6,端点A编码组描述:{ENC0、ENC1、ENC2},{ENC3、ENC4};
S7,端点A发起与端点B之间的H.323呼叫,建立呼叫连接;
S8,端点A发送H.245能力集消息,携带终端基础能力集和新建信令通道的信息,端点B通过H.245能力集确认消息进行回复;
其中,新建传输二次能力协商参数的消息的通道所需信息如下,可以在TerminalCapabilitySet消息结构体中的genericInformation部分来描述:
S9,端点A和端点B分别打开彼此间的与基础能力集相对应的媒体逻辑通道;
S10,通过上述新通道信息,建立端点A与端点B之间的同于传输二次能力协商的新信令通道;
S11,端点A通过上述新信令通道发送远程呈现终端新特征参数广告消息,描述本端支持的媒体能力,消息内容包括:
S12,端点B回复远程呈现终端新特征参数配置消息,描述愿意接收来自于A端的媒体信息,消息内容包括:
{VC3,ENC1},{AC0,ENC3}
S13,同S11、S12,端点B向A发送新特征参数广告消息,端点B回复新特征参数配置消息;
S14,根据上述二次能力协商结果,端点A重新打开与B之间的媒体逻辑通道。具体方法,先发送H.245CloseLogicalChannel消息,Reason=reopen,然后再发送H.245OpenLogicalChannel消息重新打开通道;
S15,端点A与端点B之间可以通过重新打开的媒体逻辑通道传输媒体流。
优选实施方式二:通过已有的H.245通道传输二次能力协商参数
S1,端点A和端点B均为三屏远程呈现终端,即每个端点均有3个摄像头,3个显示器;
S2,端点A支持的媒体采集包括:
VC0:左摄像头采集区域
VC1:中摄像头采集区域
VC2:右摄像头采集区域
VC3:全景采集区域
VC4:采集辅流图像
AC0:主流音频采集
AC1:辅流音频采集
S3,端点A采集场景包括:主场景CS1,辅流对应场景CS2
S4,端点A媒体采集同时能力集有:
{VC0、VC1、VC2、VC4},{VC0、VC3、VC2、VC4},{AC0、AC1}
S5,端点A编码属性描述:ENC0(H.263)、ENC1(H.264base profile)、ENC2(H.264high profile)、ENC3(G.711)、ENC4(G.722宽带音频)
S6,端点A编码组描述:{ENC0、ENC1、ENC2},{ENC3、ENC4}
S7,端点A发起与端点B之间的H.323呼叫,建立呼叫连接。
S8,端点A发送H.245能力集消息,携带终端基础能力集,端点B通过H.245能力集确认消息进行回复。
S9,端点A和端点B分别打开彼此间的与基础能力集相对应的媒体逻辑通道。
S10,端点A再次发送H.245终端能力集消息TerminalCapabilitySet,并携带终端A的远程呈现新特征参数,可以采取下述三种方式之一:
a消息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TerminalCapabilitySet消息结构中的GenericInformation部分;
b.消息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TerminalCapabilitySet消息结构中的GenericCapability部分;
c,按照TerminalCapabilitySet的消息结构,把消息内容封装到TerminalCapabilitySet消息结构的不同部分。
内容包括:
S11,端点B通过终端能力集确认消息TerminalCapabilitySetAck,描述愿意接收来自于A端的媒体信息,消息内容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TerminalCapabilitySetAck消息结构中的GenericInformation部分,内容包括::
{VC3,ENC1},{AC0,ENC3}
S12,同10、11,端点B向A发送包含新特征参数的终端能力集消息TerminalCapabilitySet,端点B回复终端能力集确认消息TerminalCapabilitySetAck,完成新特征参数的二次能力协商。
S13,根据上述二次能力协商结果,端点A重新打开与B之间的媒体逻辑通道。具体方法,先发送H.245CloseLogicalChannel消息,Reason=reopen,然后再发送H.245OpenLogicalChannel消息重新打开通道。
S14,端点A与端点B之间可以通过重新打开的媒体逻辑通道传输媒体流。
基于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
1、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新特征参数可以部分放置于终端能力集消息中,在第一次能力协商时完成;剩下部分在第二次能力协商中完成;
2、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完成二次能力协商后,重新打开逻辑通道时,可以不关闭前述已打开的基础媒体逻辑通道,而是建立全新的媒体逻辑通道,并在新的媒体逻辑通道中传输码流。
3、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端点A和端点B可以是远程呈现终端或者远程呈现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 Control Unit简称为MCU)。
4、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端点A和端点B可以有一方是远程呈现端点,另一方是传统的视频会议端点,当传统的视频会议端点不支持远程呈现新特征参数时,则按照传统的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流程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基础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能力协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所述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
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所述远程呈现特征通过远程呈现特征参数来描述,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采集源描述,采集场景描述,编码属性描述,编码组描述,采集同时能力集描述;
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包括: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通过传送封装后的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方式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根据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结构,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扩充到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不同部分的方式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包括:
获取用于建立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的通道建立信息;
依据所述通道建立信息建立用于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
依据建立的所述通道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之后,还包括:
依据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
依据打开的所述双向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4.一种能力协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协商模块,用于通过端点的终端能力集消息进行基础能力协商,其中,所述端点为基于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的远程呈现系统的端点;
第二协商模块,用于通过预定方式对所述端点的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所述远程呈现特征通过远程呈现特征参数来描述,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采集源描述,采集场景描述,编码属性描述,编码组描述,采集同时能力集描述;
所述第二协商模块包括: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第二协商单元,用于通过传送封装后的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方式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所述封装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封装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字符串封装在所述基础能力集信息中;第二封装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结构,将所述远程呈现特征扩充到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的不同部分的方式封装在所述终端能力集消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建立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的通道建立信息;
建立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通道建立信息建立用于进行二次能力协商的通道;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依据建立的所述通道对所述远程呈现特征进行二次能力协商。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开模块,用于依据二次能力协商的结果,打开双向媒体逻辑通道;
传输模块,用于依据打开的所述双向媒体逻辑通道进行媒体传输。
7.一种远程呈现端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310456902.1A 2013-09-29 2013-09-29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Active CN104519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6902.1A CN104519023B (zh) 2013-09-29 2013-09-29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PCT/CN2014/075214 WO2014176965A1 (zh) 2013-09-29 2014-04-11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EP14791971.6A EP3051766A4 (en) 2013-09-29 2014-04-11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APACITY TREATMENT AND TELEPRESCENT POINT
US15/025,645 US20160241683A1 (en) 2013-09-29 2014-04-11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apability negotiation, and telepresence endpoi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6902.1A CN104519023B (zh) 2013-09-29 2013-09-29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023A CN104519023A (zh) 2015-04-15
CN104519023B true CN104519023B (zh) 2019-08-27

Family

ID=5184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6902.1A Active CN104519023B (zh) 2013-09-29 2013-09-29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41683A1 (zh)
EP (1) EP3051766A4 (zh)
CN (1) CN104519023B (zh)
WO (1) WO20141769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305A (zh) * 2013-09-29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点信息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CN107332815B (zh) * 2016-04-29 2022-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端点间通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1700526B2 (en) * 2018-06-12 2023-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in-call capability features
US20220094722A1 (en) * 2020-09-24 2022-03-24 Avaya Management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intaining conditional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ing terminable authentication signals
CN114745420A (zh) * 2020-12-23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能力协商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73006B (zh) * 2021-07-21 2024-04-05 北京融讯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专线视频会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4862B2 (en) * 2005-11-09 2011-05-17 Onmobile Global Limited Accelerated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 a multimedia gateway
KR100946886B1 (ko) * 2006-02-07 2010-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진입 방법
CN101222502B (zh) * 2008-01-25 2012-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能力重协商的方法及装置
US9602766B2 (en) * 2011-06-24 2017-03-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with telepresence
CN102868873B (zh) * 2011-07-08 2017-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呈现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2868880B (zh) * 2011-07-08 201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远程呈现的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883131B (zh) * 2011-07-15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呈现系统的信令交互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023A (zh) 2015-04-15
EP3051766A4 (en) 2016-10-05
US20160241683A1 (en) 2016-08-18
EP3051766A1 (en) 2016-08-03
WO2014176965A1 (zh) 2014-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9023B (zh) 能力协商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CN102868873B (zh) 一种远程呈现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3814593B (zh) 在无线显示系统中进行多播的方法及设备
CN102868880B (zh) 一种基于远程呈现的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404547B (zh) 一种实现视频会议级联的方法及终端
US9497390B2 (en)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495929A1 (en) Codec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thereof
CN103369305B (zh) 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中语音对讲同步录音及回放的方法
CN109640028A (zh) 一种将多个视联网终端和多个互联网终端进行组会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27418B (zh) 数据通道建立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4954724B (zh) 一种视频通话切换方法、智能电视终端、移动终端和系统
CN102143349A (zh) 一种基于音频、视频信号分别通过独立通道传输的视频会议实现方法
CN104883344B (zh) 协商媒体能力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2184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022456A (zh) 邀请终端入会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24158B (zh) 多媒体终端及多媒体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0225416A (zh) 一种视频的传输方法、网络终端、智能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CN106209932A (zh) ZigBee节点的远距离通信方法与系统、网关设备和ZigBee节点
CN110034962A (zh) 一种用于无线网络摄像机的网络配置方法及网络配置系统
CN104519304B (zh) 端点信息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远程呈现端点
CN102457698B (zh) 一种视频通讯桥接系统及方法
CN110225293A (zh) 会议级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653034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语音通信系统和方法
CN208079273U (zh) 一种跨网视频传输设备
CN205193914U (zh) 基于蓝牙的视频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