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8126A - 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8126A
CN104518126A CN201410301865.1A CN201410301865A CN104518126A CN 104518126 A CN104518126 A CN 104518126A CN 201410301865 A CN201410301865 A CN 201410301865A CN 104518126 A CN104518126 A CN 104518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ayer
electrode
organic light
lumines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8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8126B (zh
Inventor
宋在一
俞台善
金铜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18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8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形成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板。有机层板包括空穴传输层、多层发光结构和电子传输层。多层发光结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这些发光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该电荷传输控制层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之间的边界上并且控制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之间传输的电荷量。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中的第一发光层在空穴传输层与电荷传输控制层之间,并且由包括第一掺杂剂和空穴传输材料的宿主的混合物形成。空穴传输层和电荷传输控制层都由与第一发光层的宿主相同的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提高效率的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该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从视觉上表现电气信息信号的显示器领域快速发展。因此,已经对各种平板显示装置进行了研究,以开发诸如厚度薄、重量轻和功耗低等的性能。
平板显示装置的代表性示例有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器(FED)、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电润湿显示器(EWD)和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
其中,OLED是利用自身发光的有机发光装置来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
有机发光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与第二电极,以及形成在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板(laminate)。并且,有机发光装置基于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流动的驱动电流而发光。有机层板包括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复合产生光的发光层。并且,有机层板根据发光层中所包含的掺杂剂的材料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作为提高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或产生白光的一种方法,已经提出了多叠层(multi-stack)结构。多叠层结构表示其中形成在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板包括多个叠层的结构。这里,各个叠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
图1是例示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普通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示例性所示,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普通有机发光装置10包括彼此相对的阳极11和阴极12、形成在阳极11与阴极12之间的多个叠层13和14、形成在叠层13与14之间的电荷发生层15、形成在阳极11与多个叠层13和14之间的空穴注入层16以及形成在阴极12与多个叠层13和14之间的电子注入层17。
叠层13和14各自包括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和电子传输层(ETL)。
按照包括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质中至少两种的多层结构形成电荷发生层15,以便产生将要传输到多个叠层13和14的空穴和电子。
即,电荷发生层15充当将电子注入到叠层13(该叠层13比另一个叠层14更靠近阳极11)中的阴极。而且,电荷发生层15充当将空穴注入到叠层14(该叠层14比叠层13更靠近阴极12)中的阳极。
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10包括很多发光层,由此与具有包括一个叠层的单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可以具有提高效率的优点。然而,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10包括很多层间边界,由此可能具有驱动电压高和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缺陷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发光层以便提高效率并且减小驱动电压以便延长寿命的有机发光装置。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的部分内容在下面的描述中得到阐述,并且部分内容对于阅读下面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获知。通过书面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那样,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连接到形成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以及有机层板,该有机层板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空穴传输层、多层发光结构和电子传输层。
这里,所述多层发光结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借助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该电荷传输控制层形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边界上,并且控制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之间传输的电荷量。
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中,布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电荷传输控制层之间的第一发光层由包括第一掺杂剂和与所述第一掺杂剂对应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宿主(host)的混合物形成,并且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电荷传输控制层由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宿主相同的材料形成。
应该理解,对本发明的以上概述和以下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被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普通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例示图2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的有机层板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层板的能带图;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的有机层板的截面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层板的能带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全部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首先,参照图2至图5,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和其中包括的有机发光装置。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3是例示图2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的有机层板的截面图,并且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层板的能带图。
如图2示例性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10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下文中称为“TFT阵列基板”)110和形成在TFT阵列基板110上的有机发光装置阵列120。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TFT阵列基板110包括沿彼此交叉的方向形成的选通线(未示出)和数据线(未示出),以便限定多个像素区域和形成在选通线与数据线之间的交叉区域并且与各个像素区域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FT。
各个薄膜晶体管TFT包括形成在基板101上的栅极GE、形成在基板101上并且覆盖栅极GE的栅绝缘层102、形成在栅绝缘层102上并且至少部分交叠栅极GE的有源层ACT以及形成在栅绝缘层102上以便彼此分开并且接触有源层ACT的两侧的源极SE和漏极DE。
薄膜晶体管TFT由形成在栅绝缘层102上的保护层103来覆盖。
有机发光装置阵列120包括与各个像素区域对应的有机发光装置EL。有机发光装置EL包括:第一电极121,该第一电极121形成在保护层103上的各个像素区域处;第二电极122,该第二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21相对;以及有机层板123,该有机层板123形成在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之间。
例如,有机发光装置阵列12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121,该第一电极121形成在保护层103上的各个像素区域处;堤岸BK,堤岸BK形成在保护层103上的各个像素区域外部并且与各个第一电极121的边缘交叠;有机层板123,该有机层板123形成在第一电极121上;以及第二电极122,该第二电极122形成在有机层板123的整个上表面上。
第一电极121连接到不与数据线相连(未示出)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SE和漏极DE中的任意一个。
此外,与图像显示表面相对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中的任意一个可以由反射金属材料形成,而另一个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或者,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都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并且有机发光装置阵列120还可以包括与图像显示表面相对的反射膜。
如图3示例性所示,有机发光装置EL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以及形成在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之间并且包括多层发光结构210的有机层板123。
如果第一电极121是阳极并且第二电极122是阴极,则有机层板123还包括:空穴传输层220,该空穴传输层220由空穴传输材料形成在第一电极121与多层发光结构210之间;以及电子传输层230,该电子传输层230由电子传输材料形成在多层发光结构210与第二电极122之间。
有机层板123可以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空穴注入层221,该空穴注入层221由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在第一电极121与空穴传输层220之间;以及电子注入层231,该电子注入层231由电子注入材料形成在第二电极122与电子传输层230之间。
多层发光结构210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这些发光层利用激子(通过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而产生激子)从激发态到基态的变化而放出的额外能量来发光;以及形成在各个发光层211与212之间的电荷传输控制层213。
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可以由包括不同发光掺杂剂的材料形成,由此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即,如图4示例性所示,如果多层发光结构210包括第一发光层211和第二发光层212,则第一发光层211由包括与第一颜色对应的第一发光掺杂剂D1和与第一发光掺杂剂D1对应的第一宿主H1的有机发光材料形成。此外,第二发光层212由包括与第二颜色对应的第二发光掺杂剂D2和与第二发光掺杂剂D2对应的第二宿主H2的有机发光材料形成,该第二颜色不同于第一颜色。
例如,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掺杂剂D1可以是红色掺杂剂,并且第二发光层212的第二掺杂剂D2可以是蓝色掺杂剂。
通常地,适合于发光掺杂剂的宿主可以用作电子传输材料。即,第一发光层211和第二发光层212的第一宿主H1和第二宿主H2可以是电子传输材料。
此外,如上所述,空穴传输层220由空穴传输材料(HTM1)形成,并且电子传输层230由电子传输材料(ETM)形成。
这里,虽然电子传输层230以及第一宿主H1和第二宿主H2通常由不同的电子传输材料(ETM)形成,但是电子传输层230以及第一宿主H1和第二宿主H2也可以由相同的电子传输材料(ETM)形成。
例如,作为被选为电子传输层230以及第一宿主H1和第二宿主H2的电子传输材料,可以使用NPB(N,N'-双(萘-1-基)-N,N'-双(苯基)-联苯胺)、β-NPB(N,N'-双(萘-2-基)-N,N'-双(苯基)-联苯胺)、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螺-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螺二芴)、螺-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2,7-二氨基-9,9-螺二芴)、DMFL-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甲基芴)、DMFL-NPD(N,N'-二(萘-1-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甲基芴)、DPFL-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苯基芴)、DPFL-NPB(N,N'-双(萘-1-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苯基芴)、α-NPD(N,N'-双(萘-1-基)-N,N'-双(苯基)-2,2'-二甲基联苯胺)、螺-TAD(2,2',7,7'-四(N,N-二苯基氨基)-9,9-螺二芴)、NPAPF(9,9-双[4-(N,N-二-萘-2-基-氨基)苯基]-9H-芴)、NPBAPF(9,9-双[4-(N-萘-1-基-N-苯基氨基)苯基]-9H-芴)、螺-2NPB(2,2',7,7'-四[N-萘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PAPB(N,N'-双(菲-9-基)-N,N'-双(苯基)-联苯胺)、2,2'-螺-DBP(2,2'-双[N,N-双(联苯-4-基)氨基]-9,9-螺二芴)、螺-BPA(2,2'-二(N,N-二苯基氨基)-9,9-螺二芴)、TAPC(二-[4-(N,N-二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螺-TTB(2,2',7,7'-四(N,N-二甲苯基)氨基-9,9-螺二芴)、β-TNB(N,N,N',N'-四-萘-2-基-联苯胺)、HMTPD(N,N,N',N'-四(3-甲基苯基)-3,3'-二甲基联苯胺)、α,β-TNB(N,N'-二(萘基)-N,N'-二(萘-2-基)-联苯胺)、α-TNB(N,N,N',N'-四-萘基联苯胺)、β-NPP(N,N'-二(萘-2-基)-N,N'-二苯基苯-1,4-二胺)、TTP(N1,N4-二苯基-N1,N4-二间甲苯基苯-1,4-二胺)、NDDP(N2,N2,N6,N6-四苯基萘-2,6-二胺)、TQTPA(三(4-(喹啉-8-基)苯基)胺)、3DTAPBP(2,2'-双(3-(N,N-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联苯基)、TFB(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4,4'-(N-(4-仲丁基苯基)二苯胺)])、聚-TPD(聚[N,N'-双(4-丁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DBTPB(N4,N4'-二(二苯并[b,d]噻吩-4-基)-N4,N4'-二苯基联苯-4,4'-二胺)、DOFL-NPB(N2,N7-二(萘-1-基)-9,9-二辛基-N2,N7-二苯基-9H-芴-2,7-二胺)、DOFL-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9,9-二辛基芴)、VNPB(N4,N4'-二(萘-1-基)-N4,N4'-二(4-乙烯基苯基)联苯-4,4'-二胺)、ONPB(N4,N4’-二(4-(6-((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己基)苯基)-N4,N4’-二苯基联苯-4,4’-二胺)、OTPD(N4,N4’-二(4-(6-((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己基)苯基)-N4,N4’-二苯基联苯-4,4’-二胺)和QUPD(N4,N4’-二(4-(6-((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己基)苯基)-N4,N4’-二(4-甲氧基苯基)联苯-4,4’-二胺)。
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由包括第一宿主H1和第二宿主H2的有机发光材料(即,电子传输材料)形成,由此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与212之间以比电子的传输等级更低的传输等级来传输空穴。
即,第一发光层211是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中最靠近第一电极121的发光层,由此传输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中除了第一发光层211以外的剩余发光层(即,第二发光层212)的空穴量明显小于传输到第一发光层211的空穴量。换言之,作为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中除了第一发光层211以外的剩余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层212比第一发光层211更远离第一电极121。因此,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中除了第一发光层211以外的剩余发光层的效率下降为小于第一发光层211的效率,由此降低了装置的效率。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发光结构210包括电荷传输控制层213,该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由空穴传输材料(HTM2)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之间的边界上,并且控制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与212之间传输的电荷量(具体为空穴的传输等级)。
这里,空穴传输层220和电荷传输控制层213可以由不同的空穴传输材料(HTM1和HTM2)形成。
例如,作为被选为空穴传输层220和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的空穴传输材料(HTM1和HTM2),可以使用NPB(N,N'-双(萘-1-基)-N,N'-双(苯基)-联苯胺)、β-NPB(N,N'-双(萘-2-基)-N,N'-双(苯基)-联苯胺)、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螺-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螺二芴)、螺-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2,7-二氨基-9,9-螺二芴)、DMFL-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甲基芴)、DMFL-NPD(N,N'-二(萘-1-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甲基芴)、DPFL-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苯基芴)、DPFL-NPB(N,N'-双(萘-1-基)-N,N'-双(苯基)-2,7-二氨基-9,9-二苯基-芴)、α-NPD(N,N'-双(萘-1-基)-N,N'-双(苯基)-2,2'-二甲基联苯胺)、螺-TAD(2,2',7,7'-四(N,N-二苯基氨基)-9,9-螺二芴)、NPAPF(9,9-双[4-(N,N-二-萘-2-基-氨基)苯基]-9H-芴)、NPBAPF(9,9-双[4-(N-萘-1-基-N-苯基氨基)苯基]-9H-芴)、螺-2NPB(2,2',7,7'-四[N-萘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PAPB(N,N'-双(菲-9-基)-N,N'-双(苯基)-联苯胺)、2,2'-螺-DBP(2,2'-双[N,N-双(联苯-4-基)氨基]-9,9-螺二芴)、螺-BPA(2,2'-二(N,N-二苯基氨基)-9,9-螺二芴)、TAPC(二-[4-(N,N-二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螺-TTB(2,2',7,7'-四(N,N-二甲苯基)氨基-9,9-螺-联芴)、β-TNB(N,N,N',N'-四-萘-2-基-联苯胺)、HMTPD(N,N,N',N'-四(3-甲基苯基)-3,3'-二甲基联苯胺)、α,β-TNB(N,N'-二(萘基)-N,N'-二(萘-2-基)-联苯胺)、α-TNB(N,N,N',N'-四-萘基联苯胺)、β-NPP(N,N'-二(萘-2-基)-N,N'-二苯基苯-1,4-二胺)、TTP(N1,N4-二苯基-N1,N4-二间甲苯基苯-1,4-二胺)、NDDP(N2,N2,N6,N6-四苯基萘-2,6-二胺)、TQTPA(三(4-(喹啉-8-基)苯基)胺)、3DTAPBP(2,2'-双(3-(N,N-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联苯基)、TFB(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4,4'-(N-(4-仲丁基苯基)二苯胺)])、聚-TPD(聚[N,N'-双(4-丁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DBTPB(N4,N4'-二(二苯并[b,d]噻吩-4-基)-N4,N4'-二苯基联苯-4,4'-二胺)、DOFL-NPB(N2,N7-二(萘-1-基)-9,9-二辛基-N2,N7-二苯基-9H-芴-2,7-二胺)、DOFL-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9,9-二辛基芴)、VNPB(N4,N4'-二(萘-1-基)-N4,N4'-二(4-乙烯基苯基)联苯-4,4'-二胺)、ONPB(N4,N4’-二(4-(6-((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己基)苯基)-N4,N4’-二苯基联苯-4,4’-二胺)、OTPD(N4,N4’-二(4-(6-((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己基)苯基)-N4,N4’-二苯基联苯-4,4’-二胺)和QUPD(N4,N4’-二(4-(6-((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己基)苯基)-N4,N4’-二(4-甲氧基苯基)联苯-4,4’-二胺)。
如上所述,通过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与212之间的边界上插入由空穴传输材料(HTM)形成的单个电荷传输控制层213,可以提高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之间的空穴的传输等级。因此,可以增大从第一电极121提供并且传输到第二发光层212的空穴量,可以防止第二发光层212的效率降低,由此可以提高装置的效率。
根据本实施方式,包括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第一宿主H1的第一发光层211插入在由空穴传输材料(HTM1和HTM2)形成的空穴传输层220与电荷传输控制层213之间。
由此,如图5示例性所示,在空穴传输层220与第一发光层211之间的边界处和第一发光层211与电荷传输控制层213之间的边界处,能级快速地改变。具体地,在第一发光层211与电荷传输控制层213之间的边界处产生能量势垒,由此限制了驱动电压的减小和效率的提高。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EL中,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中最靠近空穴传输层中的一个发光层包括从适合于发光掺杂剂的空穴传输材料中选择的宿主,并且空穴传输层和电荷传输控制层都由被选为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中最靠近的一个发光层的宿主的空穴传输材料形成。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的有机层板的截面图并且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层板的能带图。
如图6示例性所示,除了空穴传输层220’、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宿主H1’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由相同的空穴传输材料形成以外,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EL与根据图2至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前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EL相同,并且将省略本实施方式中构造和操作与图2至图5所示的前一个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那部分的详细描述(因为其被认为不是必须的)。
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层板123包括空穴传输层220’、多层发光结构210’和电子传输层230。
多层发光结构210’包括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以及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之间的边界处的电荷传输控制层213’。
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的第一发光层211’布置在空穴传输层220’与电荷传输控制层213’之间,并且由包括第一掺杂剂D1和第一宿主H1’的有机发光材料形成。就这一点而言,第一掺杂剂D1对应于第一颜色。第一宿主H1’是空穴传输材料(U_HTM),但也对应于第一掺杂剂D1。
类似于前一个实施方式,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中除了第一发光层211’以外的剩余发光层(即,第二发光层212)由包括第二掺杂剂D2和第二宿主H2的有机发光材料形成。第二掺杂剂D2对应于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第二宿主H2对应于第二掺杂剂D2。
例如,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掺杂剂D1可以是红色掺杂剂,并且第二发光层212的第二掺杂剂D2可以是蓝色掺杂剂。
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由与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宿主H1’相同的空穴传输材料(U_HTM)形成。
此外,空穴传输层220’由与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宿主H1’相同的空穴传输材料(U_HTM)形成。
换言之,空穴传输层220’、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宿主H1’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由相同的空穴传输材料(U_HTM)形成。因此,如图7示例性所示,空穴传输层220’、第一发光层211’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的能级变得相似,由此可以去除空穴传输层220’、第一发光层211’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213’之间的边界处的能量势垒。从而可以减小驱动电压,由此与图2至图5所示的前一个实施方式相比,可以提高装置的效率并延长装置的寿命。
下面,表格1说明了根据图2至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有机发光装置与根据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有机发光装置的特性之间的比较。
[表1]
驱动电压(V) cd/A EQE(效率)
实施方式1 1.0 1.0 1.0
实施方式2 0.9 1.0 1.1
如表格1所示,可以理解,与根据图2至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根据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有机发光装置可以用减小了0.1V的驱动电压来驱动,并且展示出效率增大0.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EL)包括发出不同颜色光的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由此可以提高效率并有效产生白光。
此外,与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普通有机发光装置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不会将电荷发生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插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与212之间的边界上,而是将由包括空穴传输材料的材料形成的单个电荷传输控制层213或213’插在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和212之间。
由此,与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普通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发光装置可以减少层间边界的数量,由此降低驱动电压。即,与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普通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发光装置可以用低电压驱动,由此可以延长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
此外,因为可以用提高的传输等级在包括电子传输材料的宿主的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211与212之间传输从第一电极121注入的空穴,所以可以防止比第一发光层211更远离第一电极121的第二发光层212的效率减小。
具体地,根据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空穴传输层220’、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宿主H1和电荷传输控制层213’由相同的空穴传输材料形成,由此可以去除空穴传输层220’、第一发光层211’的第一宿主H1以及电荷传输控制层213’之间各个边界处的能量势垒,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驱动电压。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效率并延长装置的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本申请要求2013年10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P2013-0118722的权益,此处通过引用并入该韩国专利申请,如同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样。

Claims (5)

1.一种有机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分别连接到形成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以及
有机层板,该有机层板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空穴传输层、多层发光结构和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多层发光结构包括:
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借助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及
电荷传输控制层,该电荷传输控制层形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之间的边界上并且控制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之间传输的电荷量,其中,
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中的第一发光层布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电荷传输控制层之间,并且由包括第一掺杂剂和与所述第一掺杂剂对应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宿主的混合物形成;并且
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电荷传输控制层都由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宿主相同的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中的第二发光层靠近所述电子传输层,并且由包括第二掺杂剂和与所述第二掺杂剂对应的宿主的混合物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层的所述第一掺杂剂是红色掺杂剂;并且
所述第二发光层的所述第二掺杂剂是蓝色掺杂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层板还包括:
空穴注入层,该空穴注入层由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以及
电子注入层,该电子注入层由电子注入材料形成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
5.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201410301865.1A 2013-10-04 2014-06-27 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Active CN104518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118722A KR20150040118A (ko) 2013-10-04 2013-10-04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013-0118722 2013-10-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8126A true CN104518126A (zh) 2015-04-15
CN104518126B CN104518126B (zh) 2017-08-01

Family

ID=5277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865.1A Active CN104518126B (zh) 2013-10-04 2014-06-27 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97161A1 (zh)
KR (1) KR20150040118A (zh)
CN (1) CN1045181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5956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和使用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1254B1 (ko) * 2016-06-01 2023-04-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44248B1 (ko) * 2016-09-06 2017-06-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발광 소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768A (zh) * 2004-12-13 2006-06-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有机el元件
CN102157694A (zh) * 2009-12-22 2011-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30074654A (ko) * 2011-12-26 2013-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0742A (ja) * 2004-03-25 2005-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712214B1 (ko) * 2005-07-14 2007-04-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768A (zh) * 2004-12-13 2006-06-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有机el元件
CN102157694A (zh) * 2009-12-22 2011-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30074654A (ko) * 2011-12-26 2013-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5956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和使用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7665956B (zh) * 2016-07-29 2019-09-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和使用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US10566562B2 (en) 2016-07-29 2020-02-1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8126B (zh) 2017-08-01
US20150097161A1 (en) 2015-04-09
KR20150040118A (ko) 2015-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8127B (zh) 有机发光器件和具有该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6560935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7887516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包含该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3794730A (zh) 发光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3165817A (zh) 串联型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US932496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2956666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
CN10371522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4752486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665956B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使用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KR102050445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50014639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having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CN106549108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599493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EP1402758A1 (en) Three-termina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KR101878328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2065366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TWI624049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CN104518126B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具有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KR20130029956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845309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2283502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98759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KR20170124012A (ko) 백색 유기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KR102567321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