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6580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6580A
CN104516580A CN201410394309.3A CN201410394309A CN104516580A CN 104516580 A CN104516580 A CN 104516580A CN 201410394309 A CN201410394309 A CN 201410394309A CN 104516580 A CN104516580 A CN 104516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repetitive
stub area
sharp structur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43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珣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31236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54437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1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电极层。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沿一第一方向连续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基板区域上,其中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其中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以及第二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与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基板区域上。每一第一重复单元沿第一方向的两边缘均为第一分支区域。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单层电极式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触控面板通常利用很多个触控板以单层或是双层的结构来建构。以下请参照图1,图1示出一种以单层结构来建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触控面板100包括有基板110与单层电极层120,其中此电极层120包括多个感测单元G100,各感测单元G100包括第一电极122与第二电极124。为了针对触控面板100执行触控监测,电容触控面板100提供了多条通道E1~E8以及F1~F8,其中通道E1~E8各自是以三角形的第一电极122构成,而通道F1~F8各自是以三角形的第二电极124构成。也就是说,每个感测单元G100对应于通道E1~E8中的一个与通道F1~F8中的一个。在单一个感测单元G100中,第一电极122与第二电极124设置为相同面积的直角三角形,但两个三角形的斜边相邻且上下颠倒排列。第一电极122的宽度由第一侧S102沿第二方向D2朝向第二侧S104缩减,而第二电极124的宽度由侧边S104沿第二方向D2朝向侧边S102缩减。如此一来,各通道E1~E8可以响应于使用者触碰于第一电极122的面积而获得感测信号并且各通道F1~F8可以响应于使用者触碰于第二电极124的面积而获得感测信号。触控面板100可以根据通道E1~E8中的一个与通道F1~F8中的一个所获得的感测信号来判断使用者触碰的位置。
举例而言,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感测信号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使用者碰触触碰点T1时,通道E5~E7与通道F5~F7会接收到信号SE5~SE7与SF5~SF6。如此,触控面板100会判断出触碰点T1是位于通道E6与通道F6的中间。使用者碰触触碰点T2时,通道E6~E8与通道F7~F8会接收到信号SE6~SE8与SF7~SF8。如此,触控面板100会判断出触碰点T2是位于通道E7与通道F8的中间。使用者碰触触碰点T3时,通道E7~E8与通道F8会接收到信号SE7~SE8与SF8。如此,触控面板100会判断出触碰点T3是位于通道E8内而不在通道F1~F8中。如此一来,使用者如果要沿着轨迹T进行触碰操作,触控面板100所计算得到的却是轨迹T’,其中轨迹T’在末端发生偏移现象,也可称为甩尾现象。因此,触控面板100存在有感测精确性不佳的问题,特别是边缘处的感测精确度往往无法正确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理想的感测精确性。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电极层。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沿一第一方向连续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基板区域上,其中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其中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以及第二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与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基板区域上。每一第一重复单元沿第一方向的两边缘均为第一分支区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是第一类重复单元或第二类重复单元,其中第一类重复单元分别对应一对通道,第二类重复单元对应两对通道。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是第一类重复单元。或是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是第二类重复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各第一重复单元沿第一重复单元的一个中线为一对称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在各第一重复单元中,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是一尖形结构。尖形结构最窄处与最宽处分别靠近该触控面板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是一尖形结构,尖形结构最窄与最宽处分别靠近该触控面板的第二侧与第一侧。在各第一重复单元中,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以及一或多个完整尖形结构,其中两个部分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靠第一重复单元的两侧,而一或多个完整尖形结构设置于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包括一或多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部分尖形结构是一直角三角形。完整尖形结构是一非直角三角形。非直角三角形是一等腰三角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划分为一或多个第一基本单元,且各第一基本单元分别对应N对通道当中的一对通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属于第一类重复单元或第二类重复单元,其中第一类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基本单元,第二类重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基本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i个第一基本单元等效上具有Xi组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i=1~N。若第i个第一基本单元所在的第一重复单元属于第一类重复单元,则Xi=Pi。若第i个第一基本单元所在的第一重复单元属于第二类重复单元,则Xi=(Pi+0.5),其中Pi为一正整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X1=XN=PM,X2=…=XN-1=PS,其中PM≤PS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属于第一类重复单元的第一基本单元中,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以及(Xi-1)个完整尖形结构,其中两个部分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靠近第一重复单元的两侧,而(Xi-1)个完整尖形结构设置于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同时,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包括Xi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以及(Xi-1)个完整尖形结构之间,其中Xi为一正整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属于第二类重复单元的任一第一基本单元中,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包括:Xi个完整尖形结构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部分尖形结构设置于靠近第一重复单元的两侧的其中一侧。同时,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包括:Xi个完整尖形结构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其中Xi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而部分尖形结构设置于靠近第一重复单元的该两侧中另一侧,其中Xi为一正整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还包括一第二基板区域,以及该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二重复单元,其中第二重复单元沿第一方向连续设置于基板的第二基板区域上。第二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三电极与一第四电极。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彼此电性独立。第三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三分支区域,以及第四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四分支区域。一或多个第三分支区域与一或多个第四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基板的第二基板区域上。并且,每一第二重复单元的两边缘均为第三分支区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区域上电极层的第一重复单元布局与第二基板区域上的电极层的第二重复单元布局是配置为一对称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区域上电极层的第一重复单元布局与第二基板区域的电极层的第二重复单元布局是配置为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方向相对平移的非对称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在各重复单元中,第二电极的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均位于相同一个第一重复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相邻两者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在各第一重复单元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锯齿形或叉形或梳形或指形。
本发明的另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电极层。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沿一方向连续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基板区域上。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区域。第二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与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基板区域上。在各重复单元中,第二电极的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均位于相同一个第一重复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相邻两者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以单层电极所图案画成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来构成多个重复单元,各重复单元对应于整数对通道并且第一电极的分支区域位于对应的重复单元的两侧。位在边缘的分支区域是设置为面积较小的部分尖形结构,因此触碰点位于边缘时仍有一对的通道可以接收到感测信号,而不会仅有单一对通道接收到信号,藉此改善触控面板的边缘感测不良的情形。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一种以单层结构来建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感测信号示意图;
图3至图8为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重复单元的示意图;
图9至图11为多个分支区域的连接方式的多个实施例;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图13为图12的触控面板的感测信号示意图;
图14~18为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60:重复单元;
12、22、32、42、52、56、62、66、122、1212、1222:第一电极;
12A、22A、32A、32B、42A、42B、52A、52B、56A、56B、62A、62B、66A、66B、1212A、1212B、1222A、1222B:第一分支区域;
14、24、34、44、54、58、64、68、124、1214、1224:第二电极;
14A、24A、34A、44A、54A、54B、58A、58B、64A、64B、68A、68B、1214A、1224A:第二分支区域;
50A、50B、60A、60B:基本单元;
70~90:电极;
72、82、92:分支区域;
74:基底区域;
76、86、96、4230、4240、4250:连接线;
84:互连线;
110、1100、3100、4100、6100:基板;
120、1200、2200、3200、4200、6200:电极层;
100、1000~6000:触控面板;
1102、4102、6102:第一基板区域;
1210、1220、3210、3220、4210A、4220A、6210A:第一重复单元;
4104、6104:第二基板区域;
4210B、4220B、6210B:第二重复单元;
A1~A8、B1~B8、E1~E8、F1~F8:通道;
B12A:最宽处;
CA:完整尖形结构;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100:感测单元;
M1~M3:中线;
N12A:最窄处;
S1、S102:第一侧;
S2、S104:第二侧;
SA8、SB8、SE5~SE8、SF5~SF8:信号;
T、T’:轨迹;
T1、T2、T3、T4:触碰点;
V1:倒置的V形轮廓;
V2:双V形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单层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主要是将单一个电极层图案划分出多个用来进行触控感测的重复单元而实现的。因此,以下所记载的实施例中,每个触控面板都包括有多个重复单元,图3至图8为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重复单元的示意图,其中重复单元的结构设计可以如图3至图8的实施例所示。图12到17的相关说明将描述,重复单元10可作为一最小的重复单元,也即重复排列而构成一整个感测单元。另在不同实施例中,感测单元可包含一或多种不同类型的重复单元。
请参照图3,其为依据一实施例的重复单元的示意图。重复单元10包括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4,其中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4彼此电性独立而分别连接至两个通道。也就是说,一个重复单元10对应于一对通道。
于此图中仅呈现单一个重复单元。在后续如图12到17的实施例中,将会呈现,重复单元10可沿第一方向D1上连续排列,而构成长条状的感测单元,其中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换言之,整个感测单元观之,多个重复单元10连续排列,多个第一电极12可排列为锯齿形,然也可为叉形、梳形或指形的电极。同样地,多个第二电极14也可排列为锯齿形,然也可为叉形、梳形或指形的电极。
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4之间为一倒置的V形轮廓V1的交界,或甚至有空间而产生间隙。优选的,重复单元10沿其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中线M1为一对称结构,因此V形为正V形。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也可为非对称结构(也即V形轮廓可为斜V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呈现U形(正U形或斜U形)轮廓。
更仔细来说,第一电极12包括有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A,而第二电极14本身即由一个第二分支区域14A所构成。第一分支区域12A位于重复单元10沿第一方向D1上的两边缘,而第二分支区域14A位于这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A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重复单元10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均为第一电极的第一分支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的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A都是一端宽另一端窄的尖形结构,其最窄处N12A与最宽处B12A分别靠近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类似地,第二电极14的第二分支区域14A也是一端宽另一端窄的尖形结构,其最窄处N14A与最宽处B12A分别靠近第二侧S2与第一侧S1。在此,尖形结构的最窄端不需限定为尖锐的端部,而可以是圆弧状的端部。
在此实施例,各第一分支区域12A在本实施例为部分尖形结构,也就是为第二分支区域14A的一半,然第二分支区域14A在本实施例为完整尖形结构。以本实施例来说,各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12A的宽度都小于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14A的宽度。在一实施例中,各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12A的最大宽度可以为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14A的最大宽度的一半,不过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所谓的部分尖形结构与完整尖形结构可以分别是直角三角形与非直角三角形。另外,两个部分尖形结构可以组合出一个完整尖形结构,不过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本实施例而言,部分尖形结构为直角三角形而完整尖形结构为两个底与高的尺寸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的等腰三角形。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图4,完整尖形结构可以为底与高尺寸不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的非等腰也非直角的三角形。
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重复单元的示意图。与图3类似,重复单元20包括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4,其中第一电极22包括有两个第一分支区域22A,而第二电极24本身即由一个第二分支区域24A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分支区域22A分别位于第二分支区域24A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第一分支区域22A分别具有部分尖形结构而第二分支区域24A具有完整尖形结构。部分尖形结构与完整尖形结构可以参照前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描述,而不另赘述。不过,在本实施例中,完整尖形结构为底与高尺寸不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的非等腰也非直角的三角形。并且,本实施例的两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22A具有不同的底与高尺寸。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4之间为一倒置的斜V形轮廓的交界或甚至有空间而产生间隙。
请参照图5,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重复单元的示意图。重复单元30包括第一电极32与第二电极34,其中第一电极32与第二电极34彼此电性独立而分别连接至不同的通道。也就是说,重复单元30也是对应于成对的两个通道。另外,第一电极32包括有两个第一分支区域32A以及一个第一分支区域32B,而第二电极34包括两个第二分支区域34A。在此,第一分支区域32A与32B以及第二分支区域34A分别都具有尖形结构,其中两个第一分支区域32A分别为部分尖形结构,而第一分支区域32B以及两个第二分支区域34A分别为完整尖形结构。部分尖形结构与完整尖形结构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而不另赘述。从另一角度来说,两个第一分支区域32A分别具有直角三角形轮廓,而第一分支区域32B以及两个第二分支区域34A分别具有非直角三角形轮廓。
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32A位于重复单元30在第一方向D1上的两边缘,而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32B位于这两个第一分支区域32A之间。同时,各第二分支区域34A(分别具有完整尖形结构)位于这些第一分支区域32A与32B的相邻两者之间,也即第一分支区域32A与32B以及第二分支区域34A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如此一来,第一电极32与第二电极34之间为一双V形轮廓V2的交界或甚至有空间而产生间隙,而且重复单元30沿其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中线M2为一对称结构。在图5中,完整尖形结构为等腰三角形,但不以此为限。在图6中,重复单元40包括第一电极42与第二电极44,其中第一电极42包括有两个第一分支区域42A与一个第一分支区域42B,而第二电极44包括两个第二分支区域44A。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分支区域42A分别位于重复单元40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第一分支区域42A分别具有部分尖形结构而第二分支区域24A与第一分支区域42B具有完整尖形结构。部分尖形结构与完整尖形结构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而不另赘述。不过,在本实施例中,完整尖形结构为两个底与高尺寸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的非等腰也非直角的三角形。并且,本实施例的两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42A具有不同的宽高尺寸。
以图3与图4的实施例来说,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的数目为0,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的数量为1。以图5与图6的实施例来说,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的数目为1,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的数量为2。可以注意到,图5与图6的实施例不同于图3与图4的实施例之处主要在于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与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与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而增加,譬如为3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图3至图6的实施例的共通点在于,重复单元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均为相同电极(上述实施例为第一电极)的分支区域。而不会如图1每一重复单元的两侧分别为不同电极的分支区域。另外,重复单元的第一分支区域均包含两个部分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靠该重复单元的两侧,以及某一数目的完整尖形结构,设置于该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以及第二分支区域包括相同数目的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其中该数目是一正整数。另外,图3至图6的实施例的共通点还包括同一重复单元内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交界呈现一至多个V形或U形轮廓,也即沿第一方向D1的正方向偏斜的交界线以及负方向偏斜的交界线均为成对出现,而不会如图1在重复单元的靠中一边缘出现只沿第一方向D1的正方向偏斜的交界线。
归纳而言,在第i个重复单元中,第一分支区域(譬如前述的32B或42B)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的数量为(Zi-1)个,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重复单元的两侧边缘)。此外,第二分支区域(譬如前述的32A或42A)均为完整尖形结构,且数量为Zi个,其中Zi可为任何正整数。
在前述实施例中,重复单元均只连接到单一对通道,在此为方便说明,定义为第一类重复单元。另外,还定义连接于一对通道的结构定义为一个基本单元。由图3至图6可观察出,由于重复单元10~40属于第一类重复单元,故每个重复单元本身即由一个基本单元所构成。
可注意到,于图3至图6的第一类重复单元中,各基本单元等效上具有Xi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Xi=Pi,且Pi为正整数。更具体而言,第一类重复单元的基本单元中,第一电极具有Xi+1个第一分支区域,当中有(Xi-1)个第一分支区域为完整尖形结构(如前述的第一分支区域32B或42B),以及两个第一分支区域分别位于基本单元的两不同侧边且为部分尖形结构(如前述的第一分支区域12A、22A、32A或42A),但这两个位于侧边的部分尖形结构可以等效上组合而成一个完整尖形结构。故一基本单元,第一电极等效上具有((Xi-1)+1)=Xi个完整尖形结构。此外,第一类重复单元的基本单元的第二电极具有Xi个第二分支区域,每一者均为一完整尖形结构(如前述的第二分支区域14A,24A,34A或44A),故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的数量为Xi个。换言之,第二电极同样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综合而言,第一类重复单元的基本单元中,第一电极等效上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第二电极实际上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所以第一类重复单元的基本单元等效上具有Xi组完整尖形结构。
所以,图3的重复单元10或基本单元等效上具有1组完整尖形结构(两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12A与一个完整尖形图案的第二分支区域14A构成一组)。图4的重复单元20或基本单元等效上也具有1组完整尖形结构,图5的重复单元30与图6的重复单元40或基本单元等效上分别具有2组完整尖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类重复单元的每一基本单元等效上可以具有3组完整尖形结构、4组完整尖形结构或是更多组完整尖形结构。
以下图7至图11所描述的重复单元为连接至两对通道,为方便说明,定义为第二类重复单元。
请参照图7,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重复单元的示意图。重复单元50包括第一电极52与56,以及第二电极54与58。第一电极52与第二电极54彼此电性独立而分别连接至一对通道当中的不同通道。第一电极56与第二电极58彼此电性独立而分别连接至另一对通道当中的不同通道。
第一电极52与第一电极56虽然彼此电性绝缘但都连接于同一侧的通道,其中第一电极52与第一电极56整体包括分别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两个第一分支区域52A与56A以及分别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52B与56B。第一分支区域52A与第一分支区域52B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第一电极52,而第一分支区域56A与第一分支区域56B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另一第一电极56。另外,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两个第一分支区域52A与56A分别位于重复单元50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也即重复单元50的最外侧的部分都是由部分尖形结构的分支区域所构成。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52B与56B则位在这两个第一分支区域52A与56A之间。
类似地,第二电极54与第二电极58虽然彼此电性绝缘但都连接于同一侧的通道,其中第二电极54与第二电极58整体包括分别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两个第二分支区域54A与58A以及分别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多个第二分支区域54B与58B。
另外,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两个第二分支区域54A与58A相邻设置而等效上构成一个完整尖形结构CA。本身就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4B位于第一分支区域52A与52B之间,而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8B各自位于第一分支区域56A与56B的相邻两者之间。
简要来说,重复单元50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均为第一电极的第一分支区域。第一电极的第一分支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尖形结构(52A与56A),分别设置于靠该重复单元的两侧,以及3个完整尖形结构(52B、2个56B),设置于该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以及第二电极的第二分支区域包括4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
值得注意的,其他实施例,可具有更多数量的完整尖形结构。换言之,于第i个重复单元中,第一分支区域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的数量为(Zi-1)个,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同一重复单元的两侧边缘)。此外,第二分支区域均为完整尖形结构,且数量为Zi个,其中Zi可为任何正整数。
另外,根据上述定义,连接于一对通道的结构称为为一个基本单元。故在图7中,重复单元50划分为基本单元50A与基本单元50B。重复单元50对应于两对通道,其中各个基本单元50A或50B分别对应一对通道。值得注意,在此实施例中基本单元50A与50B以不同的结构来说明,但在其他如图8的实施例中,基本单元可具有相同的结构。
具体而言,基本单元50A包括第一电极52与第二电极54,类似地,基本单元50B包括第一电极56与第二电极58。
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单元50A等效上包括有1.5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第一电极52的第一分支区域52B与第二电极54的第二分支区域54B都是完整尖形结构而构成一组,而第一电极52的第一分支区域52A与第二电极54的第二分支区域54A都是部分尖形结构而构成0.5组。换言之,基本单元50A的第一电极52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52B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52A,且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52A位于基本单元50A的两相对侧的其中一侧。同时,基本单元50A的第二电极54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4B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4A,且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4A位于基本单元50A的两相对侧的另一侧。在此,Xi为正整数,且以基本单元50A而言,Xi为1。
基本单元50B则等效上包括有2.5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第一电极56的两个第一分支区域56B与第二电极58的两个第二分支区域58B都是完整尖形结构而构成两组,而第一电极56的第一分支区域56A与第二电极58的第二分支区域58A都是部分尖形结构而构成0.5组。换言之,基本单元50B的第一电极56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56B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56A,且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56A位于基本单元50B的两相对侧的其中一侧。同时,基本单元50B的第二电极58具有Xi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8B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8A,且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58A位于基本单元50B的两相对侧的另一侧。在此,Xi为正整数,且以基本单元50B而言,Xi为2。
在图7的实施例中,重复单元50属于第二类重复单元而包括两个基本单元50A与50B时,则各基本单元50A或50B分别1.5组与2.5组的完整尖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一重复单元属于第二类重复单元而包括两个基本单元时,每一基本单元可具有Xi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Xi=(Pi+0.5),且Pi为正整数(也即对基本单元50A与50B,Pi分别为1与2)。
在图8中,重复单元60划分为基本单元60A与基本单元60B,且归属于第二类重复单元。在本实施例中,重复单元60包括第一电极62与66,以及第二电极64与68。第一电极62与第二电极64彼此电性独立而分别连接至一对通道当中的不同通道。第一电极66与第二电极68彼此电性独立而分别连接至另一对通道当中的不同通道。
第一电极52与第一电极56虽然彼此电性绝缘但都连接于同一侧的通道,其中第一电极52与第一电极56整体包括分别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两个第一分支区域52A与56A以及分别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52B与56B。类似地,第二电极54与第二电极58虽然彼此电性绝缘但都连接于同一侧的通道,其中第二电极54与第二电极58整体包括分别具有部分尖形结构的两个第二分支区域54A与58A以及分别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的多个第二分支区域54B与58B。
简要来说,重复单元60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均为第一电极的第一分支区域。第一电极的第一分支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尖形结构(62A与66A),分别设置于靠该重复单元的两侧,以及4个完整尖形结构(2个62B、2个66B),设置于该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以及第二电极的第二分支区域包括5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
本实施例不同于图7的实施例之处在于,基本单元60A与60B具有相同组数的完整尖形结构。也就是说,基本单元60A包括第一电极62与第二电极64,其中第一电极62具有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62A与两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62B,且第二电极64具有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64A与两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64B。如此一来,基本单元60A具有2.5组的完整尖形结构。同样地,基本单元60B包括第一电极66与第二电极68,其中第一电极66具有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66A与两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一分支区域66B,且第二电极68具有一个部分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68A与两个完整尖形结构的第二分支区域68B。如此一来,基本单元60B也具有2.5组的完整尖形结构。
根据图7与图8可知,重复单元所划分的多个基本单元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组的完整尖形结构,或是相同数量组完整尖形结构。另外,各个基本单元中具有完整尖形结构组的数量可以随不同需求而有所调整。在此,图7以1.5组完整尖形结构的基本单元50A与2.5组完整尖形结构的基本单元50B说明,而图8以2.5组完整尖形结构的基本单元60A与2.5组完整尖形结构的基本单元60B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基本单元可以具有Xi组完整尖形结构,而Xi=(Pi+0.5),且Pi为任意的正整数。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电极都是由多个分支区域所构成而每个电极都对应于一对通道,其中单个电极中多个分支区域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可以依据不同方式来实现。举例而言,图9至图11为多个分支区域的连接方式的多个实施例。在图9中,单一个电极70可以包括有多个分支区域72、一个基底区域74与一条连接线76,其中每个分支区域75的最宽处都连接于基底区域74以让这些分支区域72电性连接成一体。连接线76的一端连接于基底区域74并且连接线76另一端用来连接驱动电路中的其中一对通道。另外,多个分支区域72、基底区域74与连接线76可以由相同一层电极层所构成,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线76也可以选择以另一电极层构成。在图10中,单一个电极80可以包括有多个分支区域82、多条互连线84与一条连接线86。各互连线84的一端连接对应的一个分支区域82而另一端连接其他的互连线84。连接线86则连接于接在一起的这些互连线84,如此一来分支区域82可以通过连接线86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的其中一对通道。在图11中,电极90包括多个分支区域92以及多条连接线96。在结构上,这些连接线96分别连接于分支区域92而彼此之间并无实际接触。不过,这些连接线96连接至驱动电路时,将会被导通至相同的通道。因此,分支区域92还是可以连接至相同通道。
以下的实施例中,将举例说明触控面板以上述的重复单元作为触控电极时的实施方式。在下文附图中,例如图12至图17,相邻重复单元或是相邻基本单元的间隔有间隙是用以表示相邻两个单元彼此独立,但是图式中的间隙大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请参照图12,触控面板1000包括有基板1100与电极层1200。基板1100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1102。电极层1200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210与1220。第一重复单元1210与1220沿一第一方向D1连续设置于基板1100的第一基板区域1102上。第一重复单元1210与1220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A1~A8与B1~B8。在此,通道A1~A8与B1~B8两两成对,第i个第一重复单元连接于通道Ai与Bi的通道对,其中i在本实施例中为1~8。
各个第一重复单元1210包括一第一电极1212与一第二电极1214。第一电极1212与第二电极1214彼此电性独立,其中第一电极1212包括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12A与一个第一分支区域1212B,而第二电极1214包括多个第二分支区域1214A。在此,第一重复单元1210的结构设计相同于图5的重复单元30的结构设计,因此第一分支区域1212A与1212B以及第二分支区域1214A的配置关系、尺寸、形状等可参照图5的相关说明。整体而言,第一分支区域1212A与1212B以及第二分支区域1214A交错设置于基板1100的第一基板区域1102上,并且每一第一重复单元1210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均为第一分支区域1212A。
各个第一重复单元1220包括一第一电极1222与一第二电极1224。第一电极1222与第二电极1224彼此电性独立,其中第一电极1222包括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22A与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22B,而第二电极1224包括三个第二分支区域1224A。整体而言,第一分支区域1222A与1222B以及第二分支区域1224A交错设置于基板1100的第一基板区域1102上,并且每一第一重复单元1220沿第一方向D1的两边缘均为第一分支区域1222A。在此,第一分支区域1222A都具有部分尖形结构,而第一分支区域1222B具有完整尖形结构,因此两个第一分支区域1222A可以等效地视为一个完整尖形结构。
第一重复单元1210与第一重复单元1220都属于前述的第一类重复单元而各自对应于一对通道,其中第一重复单元1210具有2组完整尖形结构,而第一重复单元1220具有3组完整尖形结构。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0包括有两个第一重复单元1210以及六个第一重复单元1220,且这六个第一重复单元1220都位在两个第一重复单元1210之间。如果以代数表示这些重复单元的完整尖形结构数量,则第一重复单元1210与1220的第i个等效上具有Xi组完整尖形结构,且X1=XN=PM时,X2=…=X(N-1)=Ps,且PM<Ps。以本实施例而言,i为1~8,N为8,PM为2且PS为3。
另外,第一重复单元1210在第一方向D1上的整体宽度可以小于第一重复单元1220在第一方向D1上的整体宽度,不过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边缘的重复单元为宽度较小的第一重复单元1210,且第一重复单元1210中最外侧的第一分支区域1212A为部分尖形结构,其最大宽度小于完整尖形结构。当使用者碰触于触碰点T4时,对应于第一电极1222的通道A8接收到的信号SA8与对应于第二电极1224的通道B8接收到的信号SB8,图13为图12的触控面板的感测信号示意图,如图13所示。此时,由于信号SA8与信号SB8具有相近的强度大小,触控面板1000可以判断出来触碰点T4大致位于第一重复单元1210的中间位置。借着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图案设计,图1中所记载的甩尾现象即可获得改善,也就是说触控面板1000在边缘处具有理想的感测精确性。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4,触控面板2000包括有基板1100与电极层2200,其中基板1100与前述图12的实施例相同,而电极层2200包括图12的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220但无图12中的第一重复单元1210。也就是说,电极层2200的重复单元都具有相同结构,即全部都是第一重复单元1220。这些第一重复单元1220沿第一方向D1连续排列。由前述实施例可知,电极层2200中,位于边缘的第一重复单元1220具有宽度较小的第一分支区域1222A,且第一分支区域1222A位于第一重复单元1220的最外侧,藉此设计有助于改善触控面板2000在进行感测时发生甩尾现象,而提升触控面板2000的感测精确性。
由图12与图14可知,同一个触控面板中的第一重复单元可以具有相同结构设计也可以具有不同结构设计。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由图3至图6的多种第一类重复单元中选取一种或是多种配置于一个基板上以构成触控面板。因此,图12与图14仅是举例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另外,在图12与图14中,触控面板1000与2000的结构设计都是使用第一类重复单元作为第一重复单元,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图7与图8的第二类重复单元或是选择基于图7与图8的变化形来构成触控面板。举例来说,图1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在图15中,触控面板3000包括基板3100与电极层3200,其中电极层3200包括有两个第一重复单元3210与两个第一重复单元3220。在此,各个第一重复单元3210为图7的重复单元50,而各第一重复单元3220为图8的重复单元60。此外,两个第一重复单元3210位于最外侧,所以所有的第一重复单元3220都位于这两个第一重复单元3210之间。
由图7与图8可知,这些第一重复单元3210与3220各自具有两个基本单元。每一基本单元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A1~A8与B1~B8。在此,通道A1~A8与B1~B8两两成对,且第i个基本单元连接于通道Ai与Bi的通道对,其中i在本实施例中为1~8。如果以代数表示这些基本单元的完整尖形结构数量,则第i个基本单元等效上具有Xi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Xi=(Pi+0.5)且Pi为正整数。以本实施例而言,P1与P8为1而P2至P7为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Pi可以为任意的正整数,且Pi可以为固定的数值。也就是说,每个基本单元具有的完整尖形结构的组数不需特别地限定。另外,以本实施例而言,X1=XN=PM,X2=…=X(N-1)=Ps,且PM<Ps,其中N为8,PM为1.5且PS为2.5。
图1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6,触控面板4000包括基板4100以及电极层4200。基板4100包括有第一基板区域4102以及第二基板区域4104。第一基板区域4102中设置有多个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这些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沿第一方向D1连续排列。第二基板区域4104中设置有多个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这些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沿第一方向D1连续排列。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10B的具体结构分别可以选自于图3至图8中任一种,而第一重复单元4220A与第二重复单元4220B的具体结构分别可以选自于图3至图8中任一种。因此,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可以具有相同组数的完整尖形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组数的完整尖形结构。同时,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可以具有相同组数的完整尖形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组数的完整尖形结构。
另外,第一基板区域4102中的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与第二基板区域4104中的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可以为彼此对称的结构。以本实施例而言,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可以都是前述的第一类重复单元,或是都是前述的第二类重复单元。同样地,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可以都是前述的第一类重复单元,或是都是前述的第二类重复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层4200还包括有连接于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的连接线4230以及连接于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的连接线4240。各条连接线4230由所连接的第一重复单元4210A或4220A朝向第一侧S1延伸出去,而各条连接线4240由所连接的第二重复单元4210B或4220B朝向第二侧S2延伸出去,且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为触控面板4000的相对两侧。不过,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图1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在图17的触控面板5000中,连接于第一重复单元4210A与4220A的连接线4250以及连接于第二重复单元4210B与4220B的连接线4240都朝向第二侧S2延伸出去以连接至对应的通道。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连接线4250的延伸方向外,触控面板5000的结构设计都相同于触控面板4000,因此不另赘述。
另外,图16与图17中第一基板区域4102与第二基板区域4104中的电极层4200布局成对称设置仅是举例说明之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图1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触控面板6000包括有基板6100与电极层6200,其中基板6100具有第一基板区域6102与第二基板区域6104,且电极层6200在第一基板区域6102中具有沿第一方向D1连续设置的多个第一重复单元6210A并在第二基板区域6104中具有沿第一方向D1连续设置的多个第二重复单元6210B。第一重复单元6210A与第二重复单元6210B各自可以由图3至图8的重复单元所构成,也可以由图3至图8的重复单元的变化形所构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区域6102的电极层6200的第一重复单元6210A布局与第二基板区域6104的电极层6200的第二重复单元6210B布局配置为沿与第一方向D1相垂直的一第二方向D2相对平移的非对称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采用多个分支区域所构成的重复单元来构成感测用的电极层,且各重复单元在边缘处具有以部分尖形结构设计的分支区域。如此一来,使用者触碰于触控面板边缘时,触碰点可以重迭于不同通道的分支区域,藉此提升在边缘处的触控精确性。如此一来,现有技术中可能发生的甩尾现象可以获得改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以及
一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沿一第一方向连续排列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基板区域上,
其中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
其中该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以及该第二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与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基板区域上,
其中每一第一重复单元沿该第一方向的两边缘均为该第一分支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是第一类重复单元或第二类重复单元,其中该第一类重复单元分别对应一对通道,该第二类重复单元对应两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是该第一类重复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是该第二类重复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重复单元沿该第一重复单元的一中线为一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各该第一重复单元中,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是一尖形结构,该尖形结构最窄处与最宽处分别靠近该触控面板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以及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是一尖形结构,该尖形结构最窄与最宽处分别靠近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第i个第一重复单元中,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靠该第一重复单元的两侧,以及(Zi-1)个完整尖形结构,设置于该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以及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包括Zi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其中i与Zi分别是一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部分尖形结构是一直角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完整尖形结构是一非直角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非直角三角形是一等腰三角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划分为一或多个第一基本单元,各该第一基本单元分别对应N对通道当中的一对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属于第一类重复单元或第二类重复单元,其中该第一类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基本单元,该第二类重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基本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第i个第一基本单元等效上具有Xi组的完整尖形结构,其中i=1~N,若该第i个第一基本单元所在的第一重复单元属于第一类重复单元,则Xi=Pi,若该第i个第一基本单元所在的第一重复单元属于第二类重复单元,则Xi=(Pi+0.5),其中Pi为一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X1=XN=PM,X2=…=XN-1=PS,其中PM≤PS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属于该第一类重复单元的第一基本单元中,
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靠近该第一重复单元的两侧,以及(Xi-1)个完整尖形结构,设置于该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之间,以及
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包括Xi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该两个部分尖形结构以及该(Xi-1)个完整尖形结构之间,其中Xi为一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属于该第二类重复单元的任一第一基本单元中,
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包括:Xi个完整尖形结构,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该部分尖形结构设置于靠近该第一基本单元的两侧的其中一侧,以及
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包括:Xi个完整尖形结构,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分支区域之间,以及一个部分尖形结构,该部分尖形结构设置于靠近该第一基本单元的该两侧中另一侧,其中Xi为一正整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还包括一第二基板区域,以及该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二重复单元,该些第二重复单元沿该第一方向连续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基板区域上,
其中该些第二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该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三电极与一第四电极,该第三电极与该第四电极彼此电性独立,
其中该第三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三分支区域,以及该第四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四分支区域,该一或多个第三分支区域与该一或多个第四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基板区域上,
其中每一第二重复单元的两边缘均为该第三分支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区域上该电极层的该第一重复单元布局与该第二基板区域上的该电极层的该第二重复单元布局配置为一对称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区域上该电极层的该第一重复单元布局与该第二基板区域的该电极层的该第二重复单元布局配置为沿与该第一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方向相对平移的非对称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各该重复单元中,该第二电极的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均位于相同一个该第一重复单元中的该第一电极的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相邻两者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重复单元的该些第一电极与该些第二电极分别为锯齿形或叉形或梳形或指形。
22.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以及
一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沿一方向连续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基板区域上,
其中该些第一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
其中该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以及该第二电极包括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该多个第一分支区域与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交错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基板区域上,其中
在各该第一重复单元中,该第二电极的该一或多个第二分支区域当中每一者均位于相同一个该第一重复单元中的该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区域相邻两者之间。
23.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以及
一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多个重复单元,连续排列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基板区域上,
其中该些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且同一重复单元内的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呈现一至多个V形或U形轮廓。
24.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区域;以及
一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沿一第一方向连续排列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基板区域上,
其中该些重复单元当中每一者分别对应多对通道当中的整数对通道,且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且同一重复单元内的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沿该第一方向的一正方向偏斜的交界线以及沿该第一方向的一负方向偏斜的交界线均为成对出现。
CN201410394309.3A 2013-10-02 2014-08-12 触控面板 Pending CN1045165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86038P 2013-10-02 2013-10-02
US61/886,038 2013-10-02
TW103123649 2014-07-09
TW103123649A TWI544379B (zh) 2013-10-02 2014-07-09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6580A true CN104516580A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3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4309.3A Pending CN104516580A (zh) 2013-10-02 2014-08-12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91827A1 (zh)
CN (1) CN1045165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876A (zh) * 2011-06-24 2012-01-25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CN102331875A (zh) * 2011-06-24 2012-01-25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CN102439550A (zh) * 2009-05-22 2012-05-02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具有群组电极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140392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Chia-Huang Lee Cover glass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CN103164059A (zh) * 2011-12-12 2013-06-1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35967B1 (ko) * 2009-04-01 2011-05-23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접촉센서 장치
KR101190276B1 (ko) * 2009-10-28 2012-10-12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입력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접촉 위치 검출 방법
CN202720612U (zh) * 2012-03-07 2013-02-06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9550A (zh) * 2009-05-22 2012-05-02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具有群组电极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140392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Chia-Huang Lee Cover glass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CN102331876A (zh) * 2011-06-24 2012-01-25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CN102331875A (zh) * 2011-06-24 2012-01-25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CN103164059A (zh) * 2011-12-12 2013-06-1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91827A1 (en)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8326B (zh) 触控面板
CN104834416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4898912B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38198B (zh) 一种形成互电容触摸屏的电极图案的初始单元
CN101923419A (zh) 设置一维电极的自电容触摸屏及其坐标数据处理方法
CN104182081A (zh) 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及触控装置
CN105094483A (zh) 自电容式触摸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845714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917969A (zh) 触控基板、触摸屏以及显示装置
CN103235663A (zh) 一种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CN104951170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7908319A (zh)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257762B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4516580A (zh) 触控面板
CN104317465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677094A (zh) 触控面板、触控点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111759B (zh) 触控面板
CN109828690B (zh)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JP2014194697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4182103A (zh) 触控面板
TWI544379B (zh) 觸控面板
CN204028884U (zh) 具有线电阻感应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
TW201445377A (zh) 觸控面板及其感應電極結構
CN104536620A (zh)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US11467703B2 (en) Projectiv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suppressed capacitance coupling in corn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