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0563A - 用于眼科的光学治疗和诊断装置的患者接口 - Google Patents

用于眼科的光学治疗和诊断装置的患者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0563A
CN104510563A CN201410498315.3A CN201410498315A CN104510563A CN 104510563 A CN104510563 A CN 104510563A CN 201410498315 A CN201410498315 A CN 201410498315A CN 104510563 A CN104510563 A CN 104510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interface
intermediary element
connector
source
funct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83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0563B (zh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拉特延
托马斯·斯蒂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Original Assignee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filed Critical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510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0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0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0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61F9/008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using laser
    • A61F9/009Auxiliary devices making contact with the eyeball and coupling in laser light, e.g. goniolenses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眼科施用头(300)联接至患者眼部(900)的患者接口(100),该患者接口包括联接至患者眼部的患者侧接口结构(150)以及用于将患者接口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200)的源侧接口结构。源侧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和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通过提供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的联接来限制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移动性。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通过提供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的联接而在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的同时将患者接口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

Description

用于眼科的光学治疗和诊断装置的患者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联接用于将辐射源的光辐射施用在患者眼部上的眼科施用头的患者接口以及一种将设置在患者接口与眼科施用头之间的中间元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计用于与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眼科施用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眼科施用头联接至患者眼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激光的用于眼部组织的治疗和/或诊断的用途。这种装置例如具有基础装置和施用头,其中,该基础装置具有用于产生例如飞秒激光脉冲的激光脉冲的激光光源,该施用头具有与患者眼部联接的用于治疗的投影物镜。施用头例如可以借助于铰接臂可动地连接至基础装置,其中,该铰接臂可以同时用于将光束从激光光源引导至施用头。例如,在EP1731120中公开了这种结构。还设置有如下装置:该装置具有结合在基础装置中的施用头,或者在该装置中设置有其他结构。 
施用头借助于患者接口机械地且光学地联接至患者眼部,例如联接至患者眼部的角膜或巩膜,其中,患者接口可以包括透明接触体,从投影物镜散出的激光脉冲通过该透明接触体被引导,并且该透明接触体借助于与角膜的机械接触关于患者接口和投影物镜对所述角膜进行紧固。除借助于接触体的联接外,还可以替代性地提供液体联接,其中,例如生理盐溶液的联接液体位于角膜与投影物镜之间。例如从WO2012031277中已知了对应的患者接口。该患者接口可以借助于布置在角膜上的吸入环和真空联接至患者眼部。大多数吸入环具有两个密封唇状部。该唇状部应用至巩膜、巩膜和角膜,或者仅应用至角膜。此外,存在具有仅一个环并且产生跨越整个眼部的真空的变体或由多个吸入室/吸入杯状部构成的变体。吸入环为最普遍的附接方法,然而,还存 在其他已知解决方案。通过已知的系统,患者接口例如借助于螺钉接头、卡口式连接件或真空联接来联接至施用头。 
US2008/287927描述了一种利用了用于保护眼部以免与设置在施用头与眼部之间的基准体直接接触的保护膜的用于眼科激光治疗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用于附接至眼部的吸入环并且设计成例如借助于环形承载框架接纳保护膜。该吸入环设置有用于附接至施用头的联接装置。根据US2008/287927,该联接装置设计为螺钉接头、卡口式连接件或卡扣机构。 
US2012/0283708描述了一种可以联接至激光系统的施用头并具有将设置在眼部上的接触透镜的眼科患者接口。US2012/0283708描述了一种附接至接触透镜的柔性连接元件,该柔性连接元件允许接触透镜在对接期间相对于施用头旋转和/或横向运动。在未做进一步描述的情况下,该文献引用了一种用于抑制接触透镜相对于施用头的进一步运动的“挠曲及锁定”机构。 
就眼科激光应用中使用的患者接口而言,存在使其他应用领域中已知的许多构型的转移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变得不可能或不实际的大量的挑战和边际条件。显著的限制来源于装置接近患者眼部并且特别是患者接口与患者眼部直接物理接触。除高安全性要求外,还要求患者接口至少设计成能够易于操作并能够牢固附接。 
尽管患者眼部上的操作点附近的空间条件狭窄且拥挤,但是在治疗期间患者眼部对使用者而言应当能够被触及并能够被观察到。患者接口和其他部件从而应当很少地妨碍可触及性和可视性。 
由于在光束的错误指向的情况下的可能会导致不期望的损伤并且甚至是眼部组织的破坏的重大医疗风险,因此,设置在从投光器至患者眼部的光束路径的区域中的部件必须准确地安置并对准,并且安全地彼此联接或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激光应用的装置特别是患者接口,以及与所述患者接口相互作用的不具有现有技术的缺点中的至少 某些缺点的装置。本发明所针对的特定问题为提议一种患者接口、中间元件以及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眼科用途的施用头,其以简单且紧牢固的连接满足了最初描述的将患者接口联接至施用头的要求中的至少某些要求中的全部要求或部分要求。 
根据本发明,这些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进一步公开了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 
用于联接用于将辐射源的光辐射施用在患者眼部上的眼科施用头的患者接口包括: 
-患者侧接口结构,该患者侧接口结构设计成联接至患者眼部,和 
-源侧接口结构,该源侧接口结构设计成将患者接口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该中间元件设置成布置在施用头与患者接口之间。 
以上提到的目的通过本发明来实现,这特别地是由于源侧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和另一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通过提供与中间元件或施用头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来限制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移动性。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通过提供与中间元件或施用头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而在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的同时将患者接口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第一源侧患者接口从而是有利的,这是由于其设计成使得通过在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中间元件或施用头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之前——即,不需要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中间元件或施用头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的情况下——提供与中间元件或施用头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来限制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移动性,从而限制了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移动性。 
与元件相关的术语“源侧”和“患者侧”指示该元件在操作对准时面向施用头或患者眼部并且在操作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施用头或患者眼部。 
对移动性的限制指示对于运动的机械自由度的数目减小但是至少一个自由度仍然可用。刚性联接指示消除了所有自由度并且刚性联接的 元件大致用作共用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精确地设置了两个联接部或联接点,这两个联接部或联接点设置成使得在准确地产生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的情况下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相对运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联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部例如由于患者接口因重力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掉落而不再准确的情况下,患者接口改变其相对于施用头和中间元件的位置和/或取向,并且,在具有对应设计的变体中,患者接口在其改变位置阻塞激光束以免进入患者眼部。与之相比,借助于三个或以上的更多数目的联接点使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联接牵涉如下风险:例如,联接部中的一个联接部在操作期间分离,其中,剩余联接部继续将患者接口保持在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上,但是却不再以足够的刚性紧固患者接口,并且因此相对运动变得可能而不会引起使用者的注意,以及/或者激光束被防止进入患者眼部。必须指出的是,在患者接口位于眼部上时对特别是具有多于两个联接点的联接部进行的视觉检查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困难的。 
在患者接口的安装状态下,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刚性联接——如果适用——允许激光脉冲准确对准到患者眼部中的目标点或目标区域上。 
第一和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优选地设置在患者接口的面向彼此的侧部或壁上。 
因此,患者接口预先确定了用于将其安装至施用头或如果适用安装至中间元件的以下途径:从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如果适用与中间元件未联接并且从而与其分离的未联接状态开始,首先通过将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来产生第一联接部。在保持所述第一联接部的情况下(并且仅到此时)的同时,患者接口可以通过例如翘起或回转运动之类的运动相对于施用头或者如果适用相对于中间元件运动,直到通过将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而产生另一第二联接部为止。 
有利地,患者接口和施用头或者如果适用和中间元件设计成使得第二联接部所需的患者接口的运动可以用一只(单个)手来实现。 
第一和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用于与对应的配对件的可拆 卸联接,特别是非破坏性地可拆卸联接。如以下所述,联接件可以设计用于在单手操作中在几乎不用手操纵的情况下的简单拆卸。 
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联接的单手应用及拆卸对于有施用头附加至回转臂并且将用手保持或引导的眼科激光系统的使用而言是特别有利的。对于使用者而言,从而可以通过手的较少的简单运动在用另一只手保持施用头的同时利用一只手实现与患者接口并且如果适用与中间元件的联接及拆卸。 
有利地,患者接口设计为用于在眼部治疗和随后的处理期间单次性使用的一次性产品。患者接口可以设计为由塑料制成的多部件式注塑成型件。额外地或替代性地,可以使用诸如金属之类的其他材料以及/或者诸如深拉或切割过程、或3D打印技术之类的其他制造技术。 
患者接口可以设计为碗形形状并且朝向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为大致凹形并且朝向患者为大致凸形,其中,该凹形形状可以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对应凸形形状互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在维持至少一个自由度的同时与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以相互锁定的方式联接。其借助于大致点状联接部以相互锁定的方式联接。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可以设计为凹口、孔、盲孔或大致凹形的元件,例如在患者接口的壁中的凹陷部。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可以设置为凸形元件,例如在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壁上的栓或突块。这种结构使得凸形元件和凹形元件、或孔或凹口彼此接合,从而在患者接口安置在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上时形成了相互锁定的连接。替代性地或额外地,联接部例如可以磁力地或借助于真空来实现。此外,凸形元件可以设置在患者接口上,并且对应的凹形元件、凹口或孔可以设置在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上。根据患者接口的设计、尺寸和重量,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和对应的第一联接件配对件每一者还可以通过多个单个的元件来实现,例如由两个或更多个栓或突块与对应数目的凹形元件、孔或凹口来实现。有利地,该单个元件将被设置成使得由于其设计,其同时形成和/或释放了联接部。因此,形成第一源侧患者接口和对应的第一联接件配对件的所有的元件对总是共同地处于或者是联接状态或者是未联接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在与第 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时产生用于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强制导引。该强制导引可以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设定患者接口,使得对于患者接口而言,当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已经与第一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时,在导致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的一个方向上,例如翘起或回转运动之类的仅一个运动是可能的。可以实现这种强制导引,这是由于一旦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一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时,患者接口的凹形形状的内壁就以基本没有游隙的方式靠着施用头的对应外壁支承,从而形成用于所述内壁的滑动导引。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需要将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这种设计确保了患者接口的安装仅在指定的且正确的方式下是可能的,并且患者接口在其安装状态下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正确地安置并定向。有利地,使用者仅需要检查第二接口联接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成借助于卡扣或闩锁连接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作为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患者接口可以具有弹簧闩,并且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可以具有对应的配对闩。弹簧闩和配对闩可以设置成使得其在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端部位置中必然地彼此接合,从而锁定或捕抓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在操作条件下,患者接口的运动端部位置与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位置和取向对应。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包括能够用手释放的例如弹簧闩的卡扣杆。其还可以设计成柔性的并且在其端部上具有用于与配对闩接合的闩。单手释放可以借助于解锁键来提供,该解锁键为卡扣杆的一部分并且闩和配对闩的啮合例如可以通过例如借助于用手指或拇指的压力而使闩弹性弯曲来释放。如果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例如出于刚性的目的——通过多个单个卡扣杆的组合来实现,则其可以在结构上连接成允许卡扣或闩与配对闩的啮合的接合释放,并且从而允许该联接部的释放。 
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弹簧闩和配对闩的结构可以颠倒。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代替相互作用的闩,使用了例如突块的凸形元件位于患者接口上并且对应的凹形元件、凹口或孔位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上的结构,或者例如突块的凸形元件位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上并且对应的凹形元 件、凹口或孔位于患者接口上的结构。 
在这个范围上,卡扣或闩锁连接是特别有利的,这是由于所完成的联接——即,因出现动力的不连续性而引起的接合或捕抓——能够容易地以可感触到的方式拆卸并且此外连结有典型的卡扣或点击声音,从而向使用者提供了额外的声学反馈。 
原则上,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和对应的第二联接件配对件还可以通过两对或更多对构造上的单个元件来实现。用于第一和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的单个元件的数目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是可以的:其中,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由为了联接而与作为第一联接件配对件的两个对应的栓啮合的两个孔形成,而同时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由相对于该孔对称地设置的单个弹簧闩形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患者接口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弹性的。在形成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时,该患者接口有弹性地被张紧。患者接口的弹性张紧在确保了正确的位置和取向的同时确保了患者接口以紧密的并且没有游隙的方式附接在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上。患者接口的至少部分的弹性可以通过患者接口的适当定形以及材料选择来实现,例如利用注塑成型来形成所述患者接口。通过这种设计,患者接口总体上具有所需的弹性。替代性地,还可以使用例如弹簧的特定的弹性元件。此外,弹性可以通过第一和/或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在它们被设计成使得其在联接状态下——即,在与对应的联接件配对件啮合的情况下——被预张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与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的联接需要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不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联接。这种设计适当地确保了——根据用于患者接口的正确布置的特定安装顺序——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总是首先与其对应的联接件配对件联接,并且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仅在之后被联接。这种目的可以通过将在以下实施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述联接件的适当设计以及第一和第二源侧患者接口的适当布置以及来实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患者接口包括能够用一只手保持的握持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握持结构与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是一体的。能够用手保持的握持结构对于在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联接之前或联 接期间患者接口的精细安置和对准而言是有利的。在——根据患者接口的可能的应用——患者接口首先联接至患者眼部并且随后联接至施用头时,握持结构显得特别有利。为了结合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中,弹性卡扣杆,例如,如上所述,卡扣杆的解锁键,可以设计为握持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患者侧接口结构包括用于提供与患者眼部的刚性真空联接部的吸入环。该吸入环意于放置在患者眼部的角膜上并且可以具有双壁结构,该双壁结构具有内壁以及与内壁同轴且等距的外壁,其中,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空间设计为用于产生负压力或真空并且通向患者眼部的环形中空室中。该吸入环可以具有与该间隙流体联接的连接部,例如用于与负压力或真空泵连接的连接件。在这种结构中,激光束在应用期间延伸穿过由内壁围绕的空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患者接口设计成以某种程度填充以例如生理盐溶液之类的光学联接液体。待填充的联接液体的量被度量得使得在将患者接口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之后,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之间的空间完全地以液体填充。联接液体优选地在患者接口联接至患者之后并在患者接口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之前被填充。除了以液体进行填充外,施用头还可以借助于放置在患者眼部上的接触体联接至患者眼部。该接触体可以为施用头或患者接口的一部分。另外,薄膜或膜可以作为无菌屏障被插入。 
根据另一方面,将设置在患者接口与眼科施用头之间的中间元件可以设置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 
中间元件设置成布置在根据本公开的患者接口与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眼科施用头之间,并且该中间元件包括: 
-患者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和 
-源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 
患者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和另一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形成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并且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形成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 
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计成通过与患者接口的第一源侧患者接 口联接件联接来限制患者接口相对于中间元件的移动性。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计成在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已经与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联接的同时通过与患者接口的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联接而将患者接口刚性地联接至中间元件。 
中间元件设置成布置在患者接口与施用头之间,从而在安装的状态下产生了夹置结构。该中间元件可以类似于患者接口设计成碗状。该中间元件朝向施用头具有与施用头的大致凸形形状互补的大致凹形形状。该中间元件朝向患者接口具有与患者接口的大致凹形形状互补的大致凸形形状。在这种结构中,中间元件类似于保护盖覆盖或包绕施用头的面向患者的一部分。 
第一和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计成与患者接口的第一和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相互作用。例如,如果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为例如销、栓或突块之类的凸形元件,则第一患者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对应地设计为例如呈凹陷部、孔或凹口的形式的凹形元件,反之亦然——如果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为例如呈凹陷部、孔或凹口的形式的凹形元件,则第一患者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对应地设计为例如销、栓或突块之类的凸形元件。相同的情况适用于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 
根据本公开的中间元件可以具有在安装状态下靠着施用头的出射窗或投射物镜支承的例如呈透明膜的形式的光透明分离体。 
可选的中间元件使施用头与患者接口分离并保护施用头例如免受污染。根据以上描述,使用光联接液体,例如膜或薄膜之类的可选的可用的透明分分离体进一步保护施用头免于与也可能被细菌和组织细胞污染的接触液体接触。替代性地,中间元件还可以包括接触体。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源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设计成将中间元件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源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和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计成在与施用头的第一施用头联接件联接时限制中间元件相对于施用头的移动性。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计成在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已经与第一施用头联接件联接的同时通过与施用头的第二施用头联接件联接而将中间元件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 
在中间元件的这种设计中,该中间元件以与患者接口被联接至中间元件的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联接至施用头。因此,对于第一和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的设计而言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构造和原理。因此,对于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实施方式而言,参照了以上描述,其中,就与施用头的联接而言,中间元件代替了患者接口。 
在一个示例性但非强制性的操作方法中,例如,如上所述,隔离的患者接口借助于真空联接至患者眼部。随后,患者接口的在操作条件期间面向施用头的凹形侧以某种程度被填充以类似于碗状件的联接液体,其中,该联接液体与患者眼部的角膜直接接触。分离地,中间元件联接或安装在施用头上。在最后的步骤中,与患者眼部联接的患者接口与中间元件联接。 
如上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与施用头的对应的配对件均可以由单个元件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单个元件形成,其中,相同的考虑和原理适用于数目和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设计用于与患者接口共同使用的眼科施用头,以便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使用。 
眼科施用头包括第一施用头联接件和第二施用头联接件。第一施用头联接件和第二施用头联接件设计为用于与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联接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以及用于与患者接口的另一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联接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替代性地,第一施用头联接件和第二施用头联接件设计用于与中间元件的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和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联接。第一和第二施用头联接件在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设计为协同患者接口或中间元件与施用头的联接。 
根据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联接用于将辐射源的光辐射施用在患者眼部上的眼科施用头的方法。 
该用于借助于患者接口将眼科施用头联接至患者眼部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建立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接触,该中间元件设置成布置在施用头与患者接口之间; 
-通过在患者接口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之间建立第一联接部来限制患者接口相对于施用头或中间元件的移动性; 
-通过在维持第一联接部的同时在患者接口与施用头之间建立第二联接部而将患者接口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或中间元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中间元件刚性地联接至施用头的步骤。其他可选的方法步骤直接来源于对患者接口、中间元件以及施用头的以上描述以及以下实施方式。 
特别地,患者接口和中间元件形成了用于与适合于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的施用头一起使用的眼科保护系统。因此,患者接口、中间元件以及施用头的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同时公开了对应的保护系统和方法的对应实施方式。类似地,通过示例所描述的方法步骤同时公开了患者接口、中间元件和施用头以及从而形成的保护系统的对应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利用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该实施方式的示例通过以下附图示出: 
图1和图2示出了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施用头、以及中间元件、患者接口和患者眼部。 
图3a和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患者接口与患者眼部的横截面。 
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以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患者接口、中间元件与施用头的联接。 
图5示出了中间元件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等轴侧视图示出了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施用头300、中间元件200以及患者接口100。辐射源特别地为用于产生激光脉冲的激光源或例如用于产生飞秒激光脉冲的脉冲激光束。在下文中,描述以示例的方式着重于激光脉冲,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 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光辐射和辐射源。施用头可以用于治疗的目的也可以用于诊断的目的。还可以设想不仅一个施用头被联接至患者接口100,如在下文中所描述的,而是将多个施用头——例如,一个用于外科手术目的而另一个用于诊断目的——联接至患者接口100。如下情况也是可能的:首先将一个激光用于治疗,所述激光随后被移除但是患者接口100保持对接。随后,执行诸如眼部900的内部透镜的移除之类的其他外科手术程序,并且最后再次应用施用头以便例如执行眼部中剩余的囊袋的后囊膜切开术。 
图2示出了相同的元件在被联接或安装的应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出于说明的目的,所述元件与带角膜905的患者眼部900一起被描绘。在图1中,患者接口100、中间元件200以及施用头300的相对位置与图2的相对位置对应,然而,这些元件沿着光投影轴线X以一定偏移量分离。 
施用头300(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具有呈大致凸形形状的外壳。在前侧上,第一施用头联接件从该施用头突出;所述施用头联接件例如由如图1和图4a至图4e中示出的两个销310形成。 
中间元件200具有碗形形状,并且在面向施用头300的侧部中具有与施用头300的外壳的形状对应的大致凹形形状。在安装状态下,中间元件200类似于包覆件放置在施用头300的面向患者的部分的上方或其外壳的上方并且无游隙地包绕施用头300。例如,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中间元件200还具有把手295,该把手295在安装状态下指向远离施用头300的方向。此外,中间元件200具有激光通道窗260。在该实施方式的一个变体中,激光通道窗260由例如附接在可动承载件上的透明且柔性的保护膜覆盖,该可动承载件又连续地附接至激光通道窗260的边缘。 
与第一施用头联接件的销310对应的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例如由两个孔210来实现,在图1和图4a至图4e中仅示出了一个孔。相对于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置在中间元件200的相对的前侧上的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设计为弹簧闩240。在与施用头300联接时,它与施用头300的外壳的凹部340(在图1、图2中不可视)接合。因此,凹部340为第二施用头联接件。 
类似于中间元件200,患者接口100也具有碗形形状。面向施用头300和中间元件200的侧部具有与中间外壳200的面向患者的凸形形状对应的大致凹形形状。在安装状态下,患者接口100类似于包覆件放置在中间元件200的面向患者的部分的上方并与所述中间元件200刚性地联接。 
患者接口100包括具有圆环形轮廓的吸入环150,该圆环形轮廓的外径具有使得其可以完全地布置在巩膜上的尺寸。吸入喷嘴158从吸入环150的将连接至真空泵(未描绘)的一侧突出。 
如在图1、图3a、图3b和图4b至图4e中所示,患者接口100的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例如由患者接口100的壁中的孔120形成。孔120与代表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并在图1和图4a至图4c中示出的从中间元件200突出的栓220对应。 
例如,患者接口100的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由弹簧闩130形成。如图4a至图4e和图5中所示,对应的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由作为中间元件200上的突出部的与闩130对应的配对闩230形成。 
此处必须指出的是,图1中示出的观察窗320在该系统对接至患者眼部900的状态下允许使用者在患者眼部900上的视野,该系统由患者接口100、如果适用还由中间元件200,以及施用头300构成。在患者眼部900的角膜905上的视野可以通过施用头300、激光出射窗330、中间元件200的激光通道窗260(如果适用,包括保护膜),以及患者接口100的吸入环内部154来实现。 
在下文中,具体地参照图3a和图3b。图3a以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断开关联的状态下的患者接口100与示出的患者眼部900。 
在同轴结构中,吸入环150包括其形状调节成眼部900的曲率的吸入环内壁151b和吸入环外壁151a。如特别是可以在图3b中观察到的,吸入环外壁151a和吸入环内壁151b一起形成了环形中空室152,该环形中空室152的端面靠着角膜905支承使得吸入喷嘴通向所述中空室152中。在图3b中示出的状态中,中空室152可以借助于吸入喷嘴158来排空并且设定在负压力下,从而将患者接口100刚性地联接至眼部900。因此,患者眼部900,特别是角膜905的一部分突出到由吸入环内壁151b定界的吸入环内部154中。 
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包括两个弹簧臂131以及设计成具有能够由手握持的握紧结构的解锁键132(还参见图1)。 
在下文中,明确地参照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图4a、图4b和图4c以示意图示出了最初分离(参见图4a)的中间元件200至施用头300的联接或安装。为了进行安装,第一施用头联接件(销310)首先与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孔210)联接,从而限制了中间元件200相对于施用头300的移动性。在描绘的实施方式中,这是由于销310(第一施用头联接件)安装在孔210(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中而实现的。在这种状态下,如在图4b中描绘的,中间元件200相对于施用头300倾斜或翘起。 
随后,中间元件200相对于施用头300沿由箭头A(参见图4b)指示的方向翘起或回转,其中,通过将销310接合在孔210中形成的联接保持就位。在该运动期间,弹簧杆240的边缘240a与凹部340的相互作用表面340a接触。持续在方向A上的翘起或回转运动使弹簧杆240向外偏转,即,远离施用头300偏转,并且在该运动期间在相互作用表面340a上方滑动。一旦边缘240a在凹部340的捕抓表面340b和相互作用表面340a上方滑动,则由相互作用表面340a沿方向B施加的力停就会止作用并且弹簧杆240沿与方向B相反的方向沿施用头300至端部位置的方向往回扣合,弹簧杆240在捕抓表面340b上搁置在所述端部位置。这与中间元件200的端部位置对应,在该端部位置中,中间元件200刚性地联接或安装至施用头300。图4c中描绘了这种构型。仅基于平移的解决方案也是可以的。 
在示意性等轴侧视图中,图5示出了中间元件200的具有弹簧闩240的部分的外部视图。 
中间元件200随后可以通过简单地向外——即沿方向B远离施用头300——拉动弹簧闩240而与施用头300分离,其中,弹簧闩240与捕抓表面340b的啮合被释放。 
有利地,弹簧闩240和凹部340设计成使得根据图4c处于端部位置中的弹簧闩240不是完全放松而是向内地(沿与方向B相反的方向)施加弹簧力,从而确保了中间元件200在施用头300上的限定的无游隙坐置。此外,在图3的安装状态下,整个中间元件200可以略微弹性拉伸。 另外,施用头300的外轮廓以及中间元件200的凹形形状的内轮廓形成了大致无游隙的滑动副(sliding pairing)。施用头300的外壳从而靠着中间元件200的内壁大致无游隙地支承。由于中间元件200优选地存在弹性,因此,施用头300的外壳在放松的初始状态下同样略微超出中间元件200的内轮廓。 
图4c、图4d和图4e进一步示出了患者接口100至中间元件200或施用头300的组装或联接。图4c示出了位于与中间元件200和施用头300断开关联的位置的患者接口。尽管出于清晰和可理解性的目的而未描绘患者接口100,但是如参照图3a、图3b在以上所描述的,患者接口100可以已经借助于吸入环150联接至患者眼部900。替代性地,患者接口100也可以以隔离的方式安装。 
患者接口100以与中间元件200安装至施用头300的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安装至中间元件200,并且从而相应简要地对其进行描述。 
为了进行安装,首先,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孔120)与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销220)联接,并且从而限制了患者接口100相对于中间元件200和施用头300的移动性。类似于第一施用头联接件310,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20设计为销220;类似于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10,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设计为孔120。由于患者接口100相比中间元件200而言更小的尺寸,因此,例如以居中设置的方式设置有单个销220和单个孔120。在图4d中示出了销220(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安装在孔120(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中之后的情况。 
特别地,如果患者接口100已经联接至患者眼部900并且患者接口100的内部如果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填充有联接液体(如果适用,液体在患者接口100联接至眼部900并联接至施用头之后被注入),则所需的相对运动实际上优选地主要并非通过相对于中间元件200移动患者接口100而是移动施用头300来实现,其中,患者接口100例如借助于其握持结构被支承并被保持。换句话说,实际上,与图4d中的示意图不同,施用头300相对于附接的中间元件200是翘起的并且通过将销220安装在孔120中来安装在患者接口100上,而不需要在患者接口100已经附接至眼部900的同时移动患者接口100或眼部900。 
在实施方式的变体中,患者接口100具有患者接口内部153(参见图3a),该患者接口内部153例如朝向患者眼部900以锥形的方式渐缩,使得由吸入环内壁151b限定的内部153在沿患者眼部900的方向应用的情况下逐渐变窄。患者接口内部153设置用于(以可移除的方式)接纳对应的锥形设计的透明接触体(代替液体)。在源侧上,接触体具有朝向施用头300或其激光出射窗330的平面(例如,相对于光轴线法向地延伸)。在源侧上,接触体可以联接至施用头300(例如联接至平面激光出射窗)。在变体中,接触体设计成在面向眼部900的(渐缩形)侧部上是平坦的,并且从而使患者900或角膜905在应用的状态下水平。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患者接口100,一个患者接口用于使接触体水平而另一个患者接口用于接纳流体。用于接触体的材料可以为刚性、弹性或胶状材料。 
随后,患者接口100相对于施用头300和中间元件200沿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翘起或回转,其中,销220与孔120之间的啮合保持不动。类似于之前的运动,患者接口100可以被保持,并且施用头300也可以相对于中间元件200翘起或回转。 
在端部位置,如图4e中所示,作为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的弹簧闩130与作为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的配对闩230(也参见图5)接合。配对闩230与弹簧闩130一起以与弹簧闩240和凹部340相同的方式作用,其中,明显的是,此处使用的具体设计中的每种设计对于功能而言并非是必要的并且从而仅代表实施方式。 
患者接口100随后可以通过沿方向C——即,远离施用头300——简单地按压解锁键132而与中间元件200分离。这释放了弹簧闩130与配对闩230的啮合。 
由于,以相似的方式并根据相同的原理,中间元件200安装或联接至施用头300并且患者接口100安装或联接至中间元件200,因此,还明显的是,通过患者接口100与施用头300的对应的结构性设计,在没有中间元件200的情况下以相同的方式实现的这些元件的直接联接也是可能的。 
在一个变体中,中间元件200和患者接口100均设计为一个部件并且利用注塑成型技术由例如聚碳酸酯的塑料制成。患者接口至少在某种 程度上设计为弹性的,并且在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与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的联接期间弹性张紧。 
附图标记列表 
100    患者接口 
120    孔/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 
130    弹簧闩/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 
131    弹簧臂 
132    解锁键 
150    吸入环 
151a   吸入环外壁 
151b   吸入环内壁 
152    间隙 
153    患者接口内部 
154    吸入环内部 
158    吸入喷嘴 
200    中间元件 
210    孔/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 
220    销/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 
230    配对闩(counter latch)/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 
240    弹簧闩/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 
240a   捕抓表面 
260    激光通道窗/保护膜 
295    把手 
300    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施用头 
310    销/第一施用头联接件 
320    观察窗 
330    激光出射窗 
340    凹部/第二施用头联接件 
340a   相互作用表面 
340b   捕抓表面 
900    患者眼部 
905    角膜。 

Claims (15)

1.一种患者接口(100),所述患者接口(100)用于联接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眼科施用头(300),所述患者接口(100)包括:
患者侧接口结构(150),所述患者侧接口结构(150)设计成联接至患者眼部(900);
源侧接口结构,所述源侧接口结构设计成将所述患者接口(100)刚性地联接至所述施用头(300)或中间元件(200),所述中间元件(200)设置成布置在所述施用头(300)与所述患者接口(100)之间,
其中,所述源侧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和另一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
其中,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设计成通过与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联接来限制所述患者接口(100)相对于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的移动性,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设计成通过与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联接而在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与所述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联接的同时将所述患者接口(100)刚性地联接至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设计成在维持至少一个自由度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以相互锁定的方式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与所述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的联接需要将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与所述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设计成在与所述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联接时产生用于所述患者接口(100)的关于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的强制导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设计成借助于卡扣或闩锁连接与所述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接口(100)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弹性的并且在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与所述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联接时有弹性地被张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与所述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20)的联接需要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不与所述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230)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接口(100)包括用一只手保持的握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与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是一体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侧接口结构包括设计用于提供与所述患者眼部(900)的刚性真空联接的吸入环(15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包括能够用一只手释放的卡扣杆。
12.一种中间元件(200),所述中间元件(200)将布置在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眼科施用头(300)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100)之间,所述中间元件(200)包括:
-患者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
-源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
其中,所述患者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20)和另一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30),
其中,所述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20)形成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并且所述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30)形成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
其中,所述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20)设计成通过与所述患者接口(100)的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联接来限制所述患者接口(100)相对于所述中间元件(200)的移动性,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30)设计成在所述第一患者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20)已经与所述患者接口(100)的所述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联接的同时通过与所述患者接口(100)的所述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联接来将所述患者接口(100)刚性地联接至所述中间元件(2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间元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设计成将所述中间元件(200)刚性地联接至所述施用头(300),所述源侧中间元件接口结构包括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10)和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40),其中,所述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10)设计成在与所述施用头(300)的第一施用头联接件(310)联接时限制所述中间元件(200)相对于所述施用头(300)的移动性,并且所述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40)设计成在所述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10)已经与所述第一施用头联接件(310)联接的同时通过与所述施用头(300)的第二施用头联接件(340)联接来将所述中间元件(200)刚性地联接至所述施用头(300)。
14.一种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眼科施用头(300),所述眼科施用头(300)包括第一施用头联接件(310)和第二施用头联接件(320),其中,所述第一施用头联接件(310)和所述第二施用头联接件(320):
-设计为用于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的第一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20)联接的第一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以及设计为用于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的另一第二源侧患者接口联接件(130)联接的第二患者接口联接件配对件,或者
-设计用于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中间元件(200)的第一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10)和第二源侧中间元件联接件(240)联接。
15.一种用于借助于患者接口(100)联接用于辐射源的光辐射的施用的眼科施用头(3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建立所述患者接口(100)与所述施用头(300)或中间元件(200)的接触,所述中间元件(200)设置成布置在所述施用头(300)与所述患者接口(100)之间;
-通过在所述患者接口(100)与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之间建立第一联接部来限制所述患者接口(100)相对于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的移动性;
-通过在维持所述第一联接部的同时在所述患者接口(100)与所述施用头(300)之间建立第二联接部来将所述患者接口(100)刚性地联接至所述施用头(300)或所述中间元件(200)。
CN201410498315.3A 2013-09-26 2014-09-25 用于眼科的光学治疗和诊断装置的患者接口 Active CN104510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1673/13A CH708619A1 (de) 2013-09-26 2013-09-26 Patienteninterface für ophthalmologische, optische Therapie- und Diagnoseeinrichtung.
CH01673/13 2013-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0563A true CN104510563A (zh) 2015-04-15
CN104510563B CN104510563B (zh) 2017-08-11

Family

ID=4932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8315.3A Active CN104510563B (zh) 2013-09-26 2014-09-25 用于眼科的光学治疗和诊断装置的患者接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9037B2 (zh)
EP (1) EP2853247B1 (zh)
CN (1) CN104510563B (zh)
CH (1) CH7086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2789A (zh) * 2014-10-17 2023-05-30 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短脉冲激光眼科手术的系统
EP3092986B1 (de) 2015-05-11 2023-06-14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Ophthalmologische unterdruckvorrichtung und patienteninterface
EP3245989A1 (en) 2016-05-17 2017-11-22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Ophthalmolog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EP3260093B1 (en) 2016-06-22 2021-12-22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Ophthalmological patient interface
EP3323393B1 (en) 2016-11-18 2020-05-13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Ophthalmological patient interface
DE102017123293A1 (de) 2017-10-06 2019-04-11 Schwind Eye-Tech-Solutions Gmbh Patienteninterfacesystem, Verfahren zum Koppeln eines Patienteninterfaces mit einem Patienteninterfacehalter, Patienteninterface und Patienteninterfacehalter
US20200038241A1 (en) 2018-08-02 2020-02-06 Optimedica Corporation Full depth laser ophthalmic surgical system, methods of calibrating the surgical system and treatment methods using the same
DE102020206420A1 (de) 2020-05-24 2021-11-25 Carl Zeiss Meditec Ag UV-Laser basiertes System zur Fehlsichtigkeitskorrektur
EP4190286A1 (en) 2021-12-06 2023-06-07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Ophtalmological treatment and manufacture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2514A (en) * 1981-04-02 1984-06-05 Optische Werke G. Rodenstock Optical device for imaging an interior of an eye
US20080071254A1 (en) * 2001-01-29 2008-03-20 Advanced Medical Optics, Inc. Ophthalmic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a surgical laser with an eye
US20120283708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Ferenc Raksi Adjusting ophthalmic docking system
WO2013059719A2 (en) * 2011-10-21 2013-04-25 Optimedica Corporation Patient interface for ophthalmologic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EP2633843A2 (en) * 2012-02-28 2013-09-04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Apparatus for treating eye tissue with laser pul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3667B2 (en) * 2001-01-29 2005-03-08 Intralase Corp. Ocular fixation and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ophthalmic surgical applications
US20080287927A1 (en) 2004-12-02 2008-11-20 Sie Ag Surgic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Protective device for ophthalmic laser treatment
EP1731120B1 (de) 2005-06-09 2008-05-07 SIE AG, Surgic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Ophthalmologische Vorrichtung für die Auflösung von Augengewebe
US7955324B2 (en) * 2005-10-21 2011-06-07 Technolas Perfect Vision Gmbh Cornea contact system
US8632526B2 (en) * 2007-11-07 2014-01-21 Amo Development,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a surgical laser with an eye
AU2010276360A1 (en) * 2009-07-24 2012-02-16 Lensar, Inc. Liquid holding interface device for ophthalmic laser procedures
US8556425B2 (en) * 2010-02-01 2013-10-15 Lensar, Inc. Purkinjie image-based alignment of suction ring in ophthalmic applications
KR101483893B1 (ko) 2010-09-02 2015-01-16 옵티메디카 코포레이션 안과 진단 및 중재시술을 위한 환자 인터페이스
US9237967B2 (en) * 2011-10-21 2016-01-19 Optimedica Corporation Patient interface for ophthalmologic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US20130345682A1 (en) * 2012-06-21 2013-12-26 Markus Hailmann Corneal Contac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2514A (en) * 1981-04-02 1984-06-05 Optische Werke G. Rodenstock Optical device for imaging an interior of an eye
US20080071254A1 (en) * 2001-01-29 2008-03-20 Advanced Medical Optics, Inc. Ophthalmic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a surgical laser with an eye
US20120283708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Ferenc Raksi Adjusting ophthalmic docking system
WO2013059719A2 (en) * 2011-10-21 2013-04-25 Optimedica Corporation Patient interface for ophthalmologic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EP2633843A2 (en) * 2012-02-28 2013-09-04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 Apparatus for treating eye tissue with laser pul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0563B (zh) 2017-08-11
US20150088103A1 (en) 2015-03-26
EP2853247A1 (de) 2015-04-01
CH708619A1 (de) 2015-03-31
US9849037B2 (en) 2017-12-26
EP2853247B1 (de)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0563A (zh) 用于眼科的光学治疗和诊断装置的患者接口
US10722400B2 (en) Hybrid ophthalmic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a surgical laser with an eye
US9615972B2 (en) Ophthalmic laser surgery apparatus, and eyeball fixing portion movement unit and eyeball fixing unit used in the same
CN103648449B (zh) 用于眼睛外科手术的设备和方法
EP2968007B1 (en) Hybrid ophthalmic interface apparatus
RU2434649C2 (ru) Верхний и нижний зажим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й кассеты
JP2017534355A (ja) 短パルス・レーザ眼科手術用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30062353A (ko) 안과 진단 및 중재시술을 위한 환자 인터페이스
JP2016521172A5 (zh)
JP5242596B2 (ja) 眼組織を分解するための眼科用装置
US201603026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isual Cues for Eye Alignment
JP6549584B2 (ja) 2次元前方走査プローブ
US20200253781A1 (en) Liquid patient interface
US20050143718A1 (en) Method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a patient's eye by means of a laser
CA2932131A1 (en) Imaging probes and associa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tilizing an elastomeric optical element
US20190235244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107049365A (zh) 超声波内窥镜以及超声波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JP2005168941A (ja) 眼科撮像方法、眼科光学アダプタ、および眼科光学装置
US11635635B2 (en) Fog shield for a diagnostic ophthalmic lens and method
EP3600185B1 (en)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for ophthalmic surgical laser system
US20080154282A1 (en) Fluidic Coupling For Surgical Hand Piece
KR20230122037A (ko) 입체 이미지 재생을 위한 3d 출력장치
WO2020109899A1 (en) Imaging device for ophthalmic laser system using off-axis miniature camera
RU2021110071A (ru) Способы,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ы офтальм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и измерения
JP2002035129A (ja) 眼薬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