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6833A -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6833A
CN104506833A CN201410818247.4A CN201410818247A CN104506833A CN 104506833 A CN104506833 A CN 104506833A CN 201410818247 A CN201410818247 A CN 201410818247A CN 104506833 A CN104506833 A CN 104506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uation curve
green
red
blue
residual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82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6833B (zh
Inventor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shida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YST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YST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YST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182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6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6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6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6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6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各投影机分别均投射出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和纯蓝图像,通过调节重叠区的亮度,获得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红绿蓝衰减曲线;根据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四条红色衰减曲线、四条绿色衰减曲线和四条蓝色衰减曲线分别获得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对重叠区中该目标颜色进行衰减,即使该目标颜色为纯白、纯红、纯绿或纯蓝,均可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Description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投影显示系统中,由于单个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图像大小有限,当需要显示超大面积时,通常将多个投影机分别投射出来的图像拼接成所需的超大面积图像,即每个投影机投射出该超大面积图像的一部分,且相邻两个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图像出现重叠区,如图1所示,A和c是第一投影机投射出的第一图像,c和B是第二投影机投射出的第二图像,c是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叠的图像,重叠后的图像如图2所示,此时由A、C和B构成了所需的超大面积图像,由于亮度叠加的原因,图2中重叠区C的亮度是图1中单个投影机投射出的图像区域c的亮度的两倍,同时重叠区C的亮度也是非重叠区A和B的亮度的两倍,如图3所示,坐标X表示图像区域,坐标Y表示亮度,非重叠区A和B的亮度是重叠区C的一半。
为了使该超大面积图像整体画面的亮度一致,需要对重叠区C的亮度进行调整,现有技术通过如图4所示的衰减曲线对重叠区的亮度进行衰减,由于重叠区的像素点用[R G B]三基色表示,所以需要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分别对三种颜色进行衰减,现有技术中有两种方式可以得到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一种是全部投影机均输出纯白的图像,通过调节三条衰减曲线来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调节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就得到最终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另一种是全部投影机均输出纯红、纯绿或纯蓝的图像,分别调节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或蓝色衰减曲线来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调节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就得到最终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或蓝色衰减曲线。
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三条衰减曲线是通过全部投影机均输出纯白的图像调节获得的,当待处理的重叠区是纯红、纯绿或纯蓝的图像时,对重叠区进行亮度衰减后,会使重叠区与非重叠区出现明显的色差;第二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三条衰减曲线是通过全部投影机分别输出纯红、纯绿或纯蓝的图像调节获得的,当待处理的重叠区是纯白图像时,对重叠区进行亮度衰减后,会使重叠区与非重叠区出现明显的色差。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以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包括:
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
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
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
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
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
其中,所述重叠区是组成目标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包括:
衰减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时,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
比重获取模块,用于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
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
其中,所述重叠区是组成目标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各投影机同时投射出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或纯蓝图像,分别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相应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将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作为系数分别与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和纯蓝图像模式下获得的四个红色衰减曲线相乘的和作为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同理得出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利用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对重叠区中该目标颜色进行衰减,即使该目标颜色为纯白、纯红、纯绿或纯蓝,均可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第一投影机和第二投影机投射出的图像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所需的超大面积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所需的超大面积图像不同图像区域的亮度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对重叠区的亮度进行衰减的衰减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流程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纯白图像的像素点对应的RGB为[255,255,255],纯红图像的像素点对应的RGB为[255,0,0],纯绿图像的像素点对应的RGB为[0,255,0],纯红图像的像素点对应的RGB为[0,0,255],多个投影机分别投射出来的图像拼接成所需的超大面积图像,即每个投影机投射出该超大面积图像的一部分,构成该超大面积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形成重叠区,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投影机数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
每个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相邻两个纯白图像形成重叠区,通过调整用于对重叠区像素点[R G B]三种颜色成分进行衰减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具体的调整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使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即色彩一致,此时得到的三条衰减曲线分别记作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
步骤S102、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
利用步骤S101的方法得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与步骤S101不同之处在于,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
步骤S103、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
利用步骤S101的方法得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与步骤S101不同之处在于,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
步骤S104、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
利用步骤S101的方法得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与步骤S101不同之处在于,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
步骤S105、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
所述RGB值为[r_in,g_in,b_in];
所述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w=min{r_in,g_in,b_in};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红色剩余分量r_remain=r_in-w;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绿色剩余分量g_remain=g_in-w;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蓝色剩余分量b_remain=b_in-w;
所述白色分量比重w_ratio=w/(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r_ratio=r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g_ratio=g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b_ratio=b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
步骤S106、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
将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第一红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W_r,第二红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R_r,第三红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G_r,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B_r,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attenu_R=attenu_W_r*w_ratio+attenu_R_r*r_ratio+attenu_G_r*g_ratio+attenu_B_r*b_ratio。
步骤S107、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
将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第一绿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W_g,第二绿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R_g,第三绿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G_g,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B_g,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attenu_G=attenu_W_g*w_ratio+attenu_R_g*r_ratio+attenu_G_g*g_ratio+attenu_B_g*b_ratio。
步骤S108、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
其中,所述重叠区是组成目标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
将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第一蓝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W_b,第二蓝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R_b,第三蓝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G_b,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记作attenu_B_b,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attenu_B=attenu_W_b*w_ratio+attenu_R_b*r_ratio+attenu_G_b*g_ratio+attenu_B_b*b_ratio。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条衰减曲线具体可通过多线段逼近的方法得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投影机同时投射出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或纯蓝图像,分别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相应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将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作为系数分别与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和纯蓝图像模式下获得的四个红色衰减曲线相乘的和作为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同理得出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利用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对重叠区中该目标颜色进行衰减,即使该目标颜色为纯白、纯红、纯绿或纯蓝,均可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可以执行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60包括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1、比重获取模块62和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3,其中,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1用于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时,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比重获取模块62用于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3用于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其中,所述重叠区是组成目标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RGB值为[r_in,g_in,b_in];所述比重获取模块6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w=min{r_in,g_in,b_in};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红色剩余分量r_remain=r_in-w;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绿色剩余分量g_remain=g_in-w;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蓝色剩余分量b_remain=b_in-w;所述白色分量比重w_ratio=w/(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r_ratio=r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g_ratio=g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b_ratio=b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
所述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3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所述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3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所述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63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投影机同时投射出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或纯蓝图像,分别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相应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将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作为系数分别与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和纯蓝图像模式下获得的四个红色衰减曲线相乘的和作为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同理得出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利用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对重叠区中该目标颜色进行衰减,即使该目标颜色为纯白、纯红、纯绿或纯蓝,均可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投影机同时投射出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或纯蓝图像,分别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相应的红色衰减曲线、绿色衰减曲线和蓝色衰减曲线,将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作为系数分别与纯白图像、纯红图像、纯绿图像和纯蓝图像模式下获得的四个红色衰减曲线相乘的和作为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同理得出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利用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和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对重叠区中该目标颜色进行衰减,即使该目标颜色为纯白、纯红、纯绿或纯蓝,均可有效避免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色差。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
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
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
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
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
其中,所述重叠区是组成目标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GB值为[r_in,g_in,b_in];
所述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w=min{r_in,g_in,b_in};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红色剩余分量r_remain=r_in-w;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绿色剩余分量g_remain=g_in-w;
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蓝色剩余分量b_remain=b_in-w;
所述白色分量比重w_ratio=w/(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r_ratio=r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g_ratio=g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b_ratio=b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包括:
将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
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4.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包括:
将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
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5.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包括:
将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
将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
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6.一种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衰减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白图像时,调节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一红色衰减曲线、第一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红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二红色衰减曲线、第二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绿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三红色衰减曲线、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第三蓝色衰减曲线;所述各投影机投射出纯蓝图像时,调节所述重叠区的亮度,当所述重叠区的亮度与所述非重叠区的亮度相同时,获得第四红色衰减曲线、第四绿色衰减曲线和第四蓝色衰减曲线;
比重获取模块,用于依据目标颜色的RGB值获得所述目标颜色中白色分量比重、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蓝色剩余分量比重;
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依据所述白色分量比重、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和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以及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和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获得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
其中,所述重叠区是组成目标图像的相邻两个子图像重叠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GB值为[r_in,g_in,b_in];所述比重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颜色的白色分量w=min{r_in,g_in,b_in};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红色剩余分量r_remain=r_in-w;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绿色剩余分量g_remain=g_in-w;依据所述白色分量计算所述目标颜色的蓝色剩余分量b_remain=b_in-w;所述白色分量比重w_ratio=w/(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r_ratio=r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g_ratio=g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b_ratio=b_remain/(w+r_remain+g_remain+b_remain)。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红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红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绿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绿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衰减曲线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白色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一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二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红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二中间结果;将所述第三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绿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三中间结果;将所述第四蓝色衰减曲线与所述蓝色剩余分量比重相乘获得第四中间结果;所述目标颜色对应的目标蓝色衰减曲线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结果、所述第二中间结果、所述第三中间结果和所述第四中间结果的和。
CN201410818247.4A 2014-12-24 2014-12-24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506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8247.4A CN104506833B (zh) 2014-12-24 2014-12-24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8247.4A CN104506833B (zh) 2014-12-24 2014-12-24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6833A true CN104506833A (zh) 2015-04-08
CN104506833B CN104506833B (zh) 2017-04-05

Family

ID=5294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8247.4A Active CN104506833B (zh) 2014-12-24 2014-12-24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68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7143A (ja) * 2002-10-25 2004-05-20 Digital Zuu:Kk 複数台のプロジェクタによるマルチ映像投影方法、同方法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295026A (ja) * 2006-04-20 2007-11-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輝度補正装置
CN101571663A (zh) * 2009-06-01 2009-1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多投影仪拼接的分布式在线调节方法
US20130321782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CN103714525A (zh) * 2013-12-24 2014-04-09 北京淳中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融合处理的融合带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354674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Multi-projector system, projector, method for adjusting imag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7143A (ja) * 2002-10-25 2004-05-20 Digital Zuu:Kk 複数台のプロジェクタによるマルチ映像投影方法、同方法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295026A (ja) * 2006-04-20 2007-11-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輝度補正装置
CN101571663A (zh) * 2009-06-01 2009-1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多投影仪拼接的分布式在线调节方法
US20130321782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US20140354674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Multi-projector system, projector, method for adjusting imag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714525A (zh) * 2013-12-24 2014-04-09 北京淳中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融合处理的融合带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NG SONG等: "A Theory for Photometric Self-Calibration of Multiple Overlapping Projectors",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
张军等: "多投影仪显示系统异形重叠区域的边缘融合方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贾庆轩等: "多投影面显示系统亮度均衡的实现", 《系统仿真学报》 *
霍星等: "多投影无缝拼接中Alpha融合的研究",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6833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1898B (zh) 畸变减小方法和装置以及头戴式显示系统
Sajadi et al. Color seamlessness in multi-projector displays using constrained gamut morphing
CN102026003A (zh) 一种多屏幕拼接墙颜色校正方法及装置
US8520020B2 (en) Stereoscopic color management
JP6929373B2 (ja) 不均等な色空間における彩度調整
CN104639923A (zh) 一种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702928A (zh) 修正图像交叠区的方法、记录介质以及执行装置
CN104091566A (zh) 显示屏亮色度调节方法、led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83802B (zh) 利用逼近函数的彩色图像修改方法
CN103714525A (zh) 图像融合处理的融合带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99518A (zh) Vr设备的图像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368048B2 (en) Method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scene on an auto-stereoscopic monitor
CN104427317A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5017055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5043086A (ja) 投射装置のクラスターリング方法、これを用いた管理装置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JP689768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48236B1 (ko) 3차원 영상의 색상 보정방법
CN104539922A (zh) 投影融合暗场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255874A1 (en) Method of mapping source colors of an image using a lut having input colors outside a source color gamut
CN104516482A (zh) 一种无影投影系统及方法
CN102752622B (zh) 一种色彩空间三维显示方法
KR101606539B1 (ko) 360도 원형 디스플레이의 3차원 영상 렌더링 방법
CN104506833A (zh) 投影融合区亮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92243B (zh) 一种投影无缝边缘融合方法和装置
WO2018160883A1 (en) Color saturation adjustment in non-uniform color sp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89 1408, Building 29, yard 9, anni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aishi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1408, Building 29, yard 9, anni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KYSTA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