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6701B -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6701B
CN104506701B CN201510014253.9A CN201510014253A CN104506701B CN 104506701 B CN104506701 B CN 104506701B CN 201510014253 A CN201510014253 A CN 201510014253A CN 104506701 B CN104506701 B CN 104506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 information
associated person
amended
information
preparatory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42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6701A (zh
Inventor
苗子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42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6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6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6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6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本发明使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可通过第二系统进行通信,而不用手动将第一系统中的重要联系人添加至第二系统,使得联系人信息的添加更加智能,且通信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个人隐私以及安全的重视,保证通信过程中通信数据安全问题则变得极为重要,现有的移动终端往往通过设置不同的系统,如未设置安全策略的第一系统以及设置安全策略的第二系统,用户可将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信息存储于第二系统或者在第二系统中运行。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系统未设置安全策略,可能会导致第一系统中重要的联系人进行通信时出现泄密的情况,但无法智能的将第一系统的重要联系人信息添加至第二系统,导致联系人添加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联系人添加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
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优选地,所述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的步骤包括:
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 第二系统;
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同意信息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优选地,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所述联系人信息中有联系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
将确定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优选地,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频率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时,所述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通信频率;
确定所述通信频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
优选地,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提取联系人信息中的关键词;
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 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同意信息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联系人信息中有联系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确定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优选地,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频率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通信频率;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通信频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
优选地,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提取联系人信息中的关键词;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和装置,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并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配置有安全策略的第二系统并保存,使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可通过第二系统进行通信,而不用手动将第一系统中的重要联系人添加至第二系统,使得联系人信息的添加更加智能,且通信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步骤S3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处理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可包括增加联系人信息以及修改联系人信息中部分字段的情况,在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对应于增加联系人信息的操作时,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为新增联系人信息,在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对应于修改联系人信息中部分字段的操作时,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为进行部分字段修改的联系人信息。该联系人信息可为通话联系人的信息,也可为其它通信软件(如QQ以及微信等)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步骤S20,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由用户基于需要进行设置,例如:1)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步骤S20包括:提取联系人信息中的关键词;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可为联系人信息中用户标识中提取得到的关键词,即可将用户标识按照预设的词库拆分为多个关键词,该拆分得到的关键词即提取得到的联系人信息总的关键词;2)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步骤S20包括: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通信数据,并提取所述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 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可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过滤得到。以上所列举出的第一预设条件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他第一预设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
步骤S30,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的方案包括:1)将第一系统中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复制至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存储路径中,并将第一系统中的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删除;2)删除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一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关联。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提高将联系人信息由第一系统移动至第二系统的灵活性,所述步骤S30包括:
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联系人信息分类界面,以供用户选择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所在分组;
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时,确定选择信息所对应的分组关联的存储路径;
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中确定的存储路径,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
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并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配置有安全策略的第二系统并保存,使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可通过第二系统进行通信,而不用手动将第一系统中的重要联系人添加至第二系统,使得联系人信息的添加更加智能,且通信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为提高联系人信息移动的准确性,参照图2,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步骤S32,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同意信息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将联系人信息由第一系统移动至第二系统之前,显示选择界面以供用户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在用户同意时,才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使得联系人信息的移动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为进一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参照图3,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40,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S50,在所述联系人信息中有联系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与第一预设条件相同,也可与第一预设条件不同,例如:1)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频率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时,所述步骤S50包括: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通信频率;确定所述通信频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联系人信息每种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频率的权重,计算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联系人信息每种通信方式的通信频率,并基于预设的权重对每种通信方式的频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联系人信息的通信频率。例如通话联系人信息可包括通话以及短信两种通信方式,可设置通话以及短信两种通信方式的权重,并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通话以及短信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频率,按照预设的权重对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频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联系人信息的通信方式。2)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步骤S20包括: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通信数据;提取所述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可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过滤得到。以上所列举出的第一预设条件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他第一预设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 不进行一一穷举。该关键词可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过滤得到。以上所列举出的第一预设条件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他第一预设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
步骤S60,将确定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
参照图4,图4为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可包括增加联系人信息以及修改联系人信息中部分字段的情况,在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对应于增加联系人信息的操作时,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为新增联系人信息,在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对应于修改联系人信息中部分字段的操作时,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为进行部分字段修改的联系人信息。该联系人信息可为通话联系人的信息,也可为其它通信软件(如QQ以及微信等)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由用户基于需要进行设置,例如:1)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提取单元,用于提取联系人信息中的关键词;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可为联系人信息中用户标识中提取得到的关键词,即可将用户标识按照预设的词库拆分为多个关键词,该拆分得到的关键词即提取得到的联系人信息总的关键词;2)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通信数据;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可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过滤得到。以上所列举出的第一预设条件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他第一预设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内,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
处理模块30,用于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的方案包括:1)将第一系统中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复制至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存储路径中,并将第一系统中的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删除;2)删除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一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关联。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提高将联系人信息由第一系统移动至第二系统的灵活性,所述处理模块30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联系人信息分类界面,以供用户选择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所在分组;
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时,确定选择信息所对应的分组关联的存储路径;
处理单元,用于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中确定的存储路径,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
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处理装置,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并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配置有安全策略的第二系统并保存,使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可通过第二系统进行通信,而不用手动将第一系统中的重要联系人添加至第二系统,使得联系人信息的添加更加智能,且通信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为提高联系人信息移动的准确性,参照图5,所述处理模块30包括:
显示单元31,用于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处理单元32,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同意信息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将联系人信息由第一系统移动至第二系统之前,显示选择界面以供用户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在用户同意时,才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使得联系人信息的移动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为进一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在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联系人信息中有联系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30还用于将确定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与第一预设条件相同,也可与第一预设条件不同,例如:1)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频率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时,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通信频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通信频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联系人信息每种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频率的权重,获取单元计算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联系人信息每种通信方式的通信频率,并基于预设的权重对每种通信方式的频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联系人信息的通信频率。例如通话联系人信息可包括通话以及短信两种通信方式,可设置通话以及短信两种通信方式的权重,并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通话以及短信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频率,按照预设的权重对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频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联系人信息的通信方式。2)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通信数据;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通信数据中的关键词;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可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过滤得到。以上所列举出的第一预设条件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他第一预设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该关键词可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过滤得到。以上所列举出的第一预设条件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他第一预设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
确定所述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所述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
其中,所述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包括:将第一系统中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复制至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存储路径中,并将第一系统中的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删除;删除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一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的步骤包括:
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同意信息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所述联系人信息中有联系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
将确定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频率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时,所述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通信频率;
确定所述通信频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提取联系人信息中的关键词;
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
6.一种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基于第一系统触发的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时,基于所述联系人信息修改操作获取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确定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其中,所述第二系统中配置有安全策略;
其中,所述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包括:将第一系统中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复制至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存储路径中,并将第一系统中的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删除;删除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一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与第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调用接口关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同意信息时,将修改后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所述第二系统。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定时获取第一系统中保存的联系人信息;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联系人信息中有联系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联系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确定的联系人信息移动至第二系统并保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所对应的通信频率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通信频率;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通信频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信频率。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为联系人信息的关键词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提取联系人信息中的关键词;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关键词是否与预设的关键词匹配。
CN201510014253.9A 2015-01-12 2015-01-12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506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4253.9A CN104506701B (zh) 2015-01-12 2015-01-12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4253.9A CN104506701B (zh) 2015-01-12 2015-01-12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6701A CN104506701A (zh) 2015-04-08
CN104506701B true CN104506701B (zh) 2018-01-09

Family

ID=5294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4253.9A Active CN104506701B (zh) 2015-01-12 2015-01-12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67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607A (zh) * 2010-05-10 2010-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3136479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信息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4202734A (zh) * 2014-09-23 2014-12-10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4243716A (zh) * 2014-09-28 2014-12-24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信息获取装置
CN104270525A (zh) * 2014-09-28 2015-01-07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607A (zh) * 2010-05-10 2010-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3136479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信息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4202734A (zh) * 2014-09-23 2014-12-10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4243716A (zh) * 2014-09-28 2014-12-24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信息获取装置
CN104270525A (zh) * 2014-09-28 2015-01-07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6701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9405B (zh) 触屏用户按键行为模式构建与分析系统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KR102125348B1 (ko) 자동 회신 방법, 장치, 설비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CN107392110A (zh) 基于互联网的人脸美化系统
CN105279535B (zh) 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EP1143667A3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wirelessly a network phonebook and a journal database
CN110809095A (zh) 语音外呼的方法和装置
WO2004091084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rovide curr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a network
CN109194689B (zh) 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6936997A (zh) 一种基于社交关系图谱的垃圾语音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6657545A (zh) 拦截推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470405A (zh) 短信拦截方法和装置
CN103905622A (zh) 移动终端中联系人的区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903522A (zh)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家用电器
CN104202462B (zh) 通信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888446B (zh) 用于验证信息接收方产权身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32813A (zh) 一种关闭闹钟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6701B (zh) 基于双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989267A (zh)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07331396A (zh) 输出数字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67894B (zh) 移动终端分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356056A (zh) 语音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817999A (zh) 一种动态壁纸的生成方法及终端
CN105376143B (zh) 一种识别发送者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69210B (zh) 一种通信信息提取方法及信息提取终端
CN104202463A (zh) 一种呼叫过滤方法和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